时间:2022-07-12 05:29:03
导语: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中部地区贫困县域能否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中部省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以江西省国家级贫困县广昌县为分析个案,对江西特定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进行针对性研究。立足基本县情和面对的发展机遇,提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基本原则,进而明确选择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并通过具体的战略定位加以实现。
关键词:中部崛起;贫困县域;战略选择
中部崛起战略是继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之后,中央提出的又一重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中部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分布而言,约80%的人口在县域,约60%的生产总值由县域经济贡献;中部地区在劳动力、资源和生态等方面的优势,主要也集中在县域。因此,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以县域经济的崛起为重要基础和主要表现。进一步地,江西、山西、安徽、河南、湖北和湖南等中部六省的国家级贫困县数量分别占各省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总数的21.0%、29.4%、21.9%、33.3%、24.3%和16.4%。可见,没有贫困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中部地区的崛起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加快推进中部地区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为重要突破口。江西省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标志着江西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将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贫困县域能否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些学者研究了中部崛起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卢珂(2008)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中部大城市群的有力补充和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也是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李建波(2011)认为县域经济薄弱是制约中部崛起的重要因素,中部与东部的差距主要也是体现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只有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塌陷”问题。
现有关于贫困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大多针对贫困县域的扶贫开发问题,例如如何实施差异化扶贫,如何发挥信贷扶贫功能,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等。这类研究总体上将贫困县域主体置于经济发展的被动角色上,甚至有学者认为“贫困型县域几乎谈不上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探讨贫困县域主动选择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则很少。刘颖琦和王雅坤(2006)通过研究生态脆弱贫困县农业产业特殊性,结合生态脆弱贫困县农业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将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应用于生态脆弱贫困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中,建立了生态脆弱贫困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单纬东(2007)依据战略管理领域的资源理论,探讨了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分别提出和分析了资源丰富型和缺乏型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不同路径,认为资源丰富型县域的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开发和保护现有的资源,如旅游资源、经济作物等,同时,创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
现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研究,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性研究。段培君(2003)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理论,结构优化理论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定向理论,市场运作理论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理论。第二类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一般性对策研究。郭永萍(2004)认为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中,应强调民营经济、特色经济、集群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地位。黄万林(2011)认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甚至实现后来居上,必须实行拿来主义突破战略、差异化突破战略、以特制胜突破战略、无中生有突破战略和非均衡发展突破战略等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第三类是以特定地区为例进行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针对性对策研究。李文利等(2010)认为唐山市的县域经济应定位在“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并从区域协作、开放带动、园区化战略、环境优化、人才开发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发展路径。㈣刘德华(2011)以通辽市县域经济为个案,对这一地区未来发展战略选择的技术支撑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了限制开发区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遵循的原则。
据上分析,我们认为,一方面,中部地区贫困县域不应将自身固化于被动的接受援助的角色上,应该主动选择经济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以中部地区特定县域为个案的针对性研究,不仅有助于该县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对其他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拟通过实地调研,以江西省国家级贫困县广昌为分析个案,对中部地区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进行针对性研究。
二、中部地区贫困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基础
中部地区贫困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立足县情,对本县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有准确的认识,还要结合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寻找发展机遇,这是中部地区贫困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基础。因此,江西省广昌县的基本县情和面对的发展机遇就是其战略选择的基础。
(一)基本县情
广昌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底子薄弱,经济发展落后,人均收入偏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从纵向看,部分经济指标近几年取得较快增长,但与本市其他兄弟县(区)横向比较,则仍显不足,排位相对靠后,差距非常明显。2010年,广昌县生产总值20.2亿元,增长率为15.4%,在全市分别排位第10和第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率为22.9%,分别排位第10和第7;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35元,增长率为12%,分别排位第10和第11。广昌县生态环境优美,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生态环境有恶化倾向,且广昌地处抚河源头,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比一般兄弟县(区)更高。因此,亟需找到一条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新路子。此外,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热潮的兴起,中西部各地区正纷纷推出各项优惠政策,强化招商引资,试图抓住此轮发展机遇,导致本省周边地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本省众多县域经济结构相似,重复建设项目多,如何打造广昌县域特色品牌,强力拉动经济跨越式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任何一个县域经济发展均要面对自身劣势和挑战,关键是要找准本县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广昌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广昌地处江西省东南部,抚州市最南端,因地处省域边缘而往往被认为没有区位优势。但若突破省域局限,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内重新审视,则会发现广昌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广昌居赣、粤、闽之交通要冲,历来“道通闽广”,处在东西“产销半径”的最佳位置,具有贴近市场的优势。广昌通往粤、闽、浙、沪三省一市的公路、铁路交通非常便捷,济广高速公路、昌厦一级公路、206国道、鹰汕铁路穿境而过,福银高速公路、向莆铁路擦肩而行,将广昌与周边的经济增长极城市如南昌、厦门、福州、广州、杭州、上海等分别纳入3至5小时经济圈。
2.资源和生态优势。广昌物产丰饶、资源富庶,尤其是农特产资源非常丰富。广昌是全国最大的优质通芯白莲生产、科研、集散和价格形成中心,被称为“中国通芯白莲之乡”。除白莲外,农特产还有茶薪菇、烟叶、泽泻、茶油、大米。广昌县生态环境优美,作为抚河源头,拥有一流的水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此外,广昌还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昌甘竹“孟戏”流传五百余年经久不衰,被称为“明代戏曲声腔的活化石”。红军长征前著名的高虎脑战役就发生在广昌。
3.物流人脉和网络优势。物流成本高一直是制约本省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几乎抵消了本省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低廉的优势。然而,与省内其他县域比较,广昌的物流业从业群体和企业网络却是广昌的独特优势。2006年广昌被中国物流协会授予“中国物流第一县”称号。目前广昌在外从事物流业的人员近5万人,占全县现有人口近四分之一。由广昌人创办的物流企业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100多个大中城市。物流企业的网络优势、人脉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在合适的条件下将能转化为招商优势、创业优势、产业承接优势,成为推动制造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服务优势。
(二)发展机遇
1.国家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兴起。国务院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该规划是江西省第一个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揭开了广昌县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序幕。广昌县虽然不在区划范围之内,但是紧邻该区,处于其直接辐射范围内,为广昌县开启了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为发展生态农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生态旅游业等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提供了新机遇。
2.国家“海西经济区”战略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力度的加大,“海西经济区”战略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这将为广昌县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广昌县是江西省向东对接“海西经济区”的桥头堡,具有区位、资源、劳动力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实施建设现代有机农产品市场、“海峡旅游”、绿色食品、原材料基地、生物医药、现代物流业等方面面临较多发展机遇。
3.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热潮。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向内陆地区产业转移进一步加速。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速度和规模正在快速提升。广昌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基于本县比较优势,实现与“长珠闽”地区产业对接,打造县域支柱产业面临较多机遇。
4.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随着国内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观念更新,绿色安全食品、生态旅游、生物医药及保健品产业将面临新的机遇。由于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国家对食品安全性监管将更加严格和重视。“广昌白莲”是一张绿色食品名片,自身又具有良好的山水自然资源,广昌在绿色食品加工方面将大有文章可做。在城市环境危机下,人们对绿色消费之一的生态旅游日益感兴趣,为广昌县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新机遇。随着国家步入老龄化社会阶段,生物医药及保健品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广昌拥有传统中草药种植基础,白莲保健功效全国闻名,在促进生物医药及保健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上具备先天优势。2010年8月,国家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广昌县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现代物流人才及品牌基础,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机遇。
5.现代农业领域越来越受到资本的关注。根据清科数据库的统计,2010年国内农林牧渔及农药、肥料、饲料等农资产品领域披露了VC/PE投资案例数量达到47起,接近2006年以来投资案例数的一半之多,2011年这样的投资热度仍然在延续。除了VC/PE投资以外,以联想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集团,也表现出了进军现代农业的热情。现代农业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广昌县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而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方面却有很大的潜力。立足农业谋发展应当是一条可行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而忽视农业资源优势不仅会缩小产业选择范围,还会削弱县域经济发展基础,错失新一轮发展机遇。
三、中部地区贫困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具体内容
基于中部地区贫困县域经济发展所面对的基本县情和发展机遇,需要针对性地形成本县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高度概括的战略目标,并通过明晰的战略定位去实现。针对广昌的基本县情和发展机遇,可以遵循以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定位。
(一)基本原则
1.生态发展原则。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必然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为前提。位于抚河源头的广昌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始终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广昌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应有助于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从而探索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因此,应立足广昌实际,优先发展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领域。
2.特色发展原则。县域经济的持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突出产业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一定要找准本县的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出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独特的县域品牌形象。广昌有白莲、油茶、泽泻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应依托这一优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等产业。应充分利用好遍布全国的庞大从业群体和物流网络优势,着眼长远,发展具本地优势的现代物流业。
3.集群发展原则。其他地区大量的经济发展实践已证明,特定产业如果在某区域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往往能够推动该区域经济较好较快发展。广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应该特别重视那些在本地具有较强资源优势和根植性,具备在本地形成主导产业集群的较大潜力的产业领域。这些主导产业集群的逐渐形成,将使其辐射联动潜力逐渐得以发挥,不断向县域支柱产业转化,提高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4.产业协调发展原则。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合理的产业结构也不相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升级)是三大产业共同发展基础上的高级化,是因发展速度不均衡而形成的高级化,决不是弱化第一大产业发展的高级化。在强调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还要特别强调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只有合理化基础上的高级化,才具有可持续性。“十一五”期间,广昌县三大产业结构从32:29:39调整为19:50:31,变动之剧烈主要是政府主动调整产业政策、加快工业化的结果。广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应该特别重视三大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要为农业、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尤其需要避免因“结构痴迷”而忽视第一次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战略目标和定位
基于广昌县的自身条件,其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可以概括为,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融入海西经济区发展,立足生态资源,发展绿色经济,壮大特色产业,把广昌打造成承接闽台地区产业转移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和生态环境优美的山水宜居城市。具体来看,广昌应将其经济发展战略定位于以下五个方面。
1.海西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及生态优势,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以抚河为依托,发展别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依托“白莲”这一产业,以“莲”为媒,充分利用“太空莲”花高荷(叶)低、花多的特点推出别具一格的“莲文化”旅游套餐。让游客不仅能欣赏百里莲花的壮观美景,还能领略到博大精深的莲文化。同时,对现有的旅游景点进行修建,打造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等线路,力争经过5-10年把广昌打造成海峡西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2.全国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广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种植有白莲、茶树菇、烟叶、泽泻、茶油等农业特色产品。2010年,广昌种植白莲面积10万亩,产白莲0.85万吨,莲芯250吨,莲藕2.5万吨;种植茶树菇2亿筒,产菇1万吨;种植烟叶6万亩,产烟60万担;种植泽泻2万亩,产泽泻0.21吨;种植茶油林5万亩。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引进、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创新等措施不断提高上述现代特色农业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努力把广昌打造成为以白莲、泽泻、茶油为主要特色的全国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3.全国白莲系列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绿色食品加工是广昌县最具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和植根性的产业,对上下游(尤其是上游)具备很高的拉动潜力,该产业的较快发展能够对本县第一产业乃至县域经济产生较强带动作用。目前广昌已经有了成启食品、莲香食品等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未来广昌依然要大力引进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同时也要采取措施积极培育壮大现有的食品加工企业。通过把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纳入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努力把广昌县打造成为全国白莲系列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4.赣东南生物医药产品生产基地。广昌具有生产泽泻的优越自然气候条件,传统特色农产品白莲荷叶中又能提取能防辐射的花青素(OPC),具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广昌的生物医药产业应以生物(防辐射)保健药及降血脂、护肝等医药产品为重点,通过促进医药资源与科技及资金的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努力把广昌打造成赣东南生物医药产品生产基地。
5.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基地。广昌人创办的物流企业网络遍布全国,物流从业群体庞大。虽然广昌目前并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基础,但可以充分利用物流入脉和网络优势,首先在广昌搭建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建立区域物流协会进而打造以广昌人为主体的全国物流行业协会及物流企业网络,运用信息技术努力构建辐射全国的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基地。
四、结论
中部地区贫困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保证。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研究,在方法论上需要从共性研究向个性研究转化,增加以特定县域为个案的针对性研究。本文以广昌为分析个案,立足其基本县情和面临的发展机遇,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发展、特色发展、集群发展、产业协调发展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四个基本原则,将其发展战略定位为建成海西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全国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全国白莲系列绿色食品加工基地、赣东南生物医药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基地。这为类似广昌这样的中部地区贫困县域,主动、慎重、科学地选择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利用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摆脱贫困现状,富裕一方百姓,避免被边缘化,助力省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责任编校:朱星文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县域经济的内涵:“县”即行政区划名。包括县级市,属行政区划单位“域”即区域,泛指地理空间。“县域”合起来即县的地理空间,也就是以县为地理空间。“县域经济”即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经济。
从所有的县域经济定义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区域经济,区域界线明确。它依附于省、市的区域经济,位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
2.县域经济有一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3.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同时,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二、溆浦县少数民族发展
溆浦县是一个多民族散居县。共居住著土家、瑶、苗、侗等13种少数民族群众。全县有少数民族人口13.3万人,占总人口数15.46%。如同大多数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溆浦县少数民族贫困存在以下几个特点:贫困人口比重大,溆浦县少数民族行政村共105个,占全县行政村的近17%,贫困人口达到5358人;民众文化程度偏低。
深入分析这一困境的原因会发现,如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特点存在共性一样,造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致贫因素也是相似的。具体表现为:
1.恶劣的生存环境限制经济发展。溆浦县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山高林密,土地贫瘠,地少人稀的地区。如自然村落位于温水乡冰脚村的第19瑶族组,人均耕地只有0.2亩。同时,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较差,在水利设施、低产粮田改造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由于地处偏远,人烟稀少,人力不足,要靠他们自身力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就更加困难。
2.偏低的受教育程度制约了经济发展。由于多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要低于其他地区。特别是溆浦县有语言的花瑶、箭杆瑶,他们从小与汉族接触少,导致学生语言不通,大部分学生在中学、小学就已经辍学。
3.由于政策原因,得不到优惠照顾。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聚集区设立专门民族乡、民族州等自治区,溆浦县虽有13.3万少数民族人口,有3个乡少数民族人口过30%,其中有2个乡少数民族人口过60%-80%,但没有一个民族乡,按照现行的民族政策,这13.3万少数民族无法得到优惠和照顾。
三、溆浦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1.溆浦县制发展历史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分辰溪原汉义陵县地,始置溆浦县,属辰州。唐初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废沅陵郡复置辰州,领五县,即沅陵(为辰州治所在地),泸溪(从沅陵分出)、麻阳(从沅陵、辰溪分出)、辰溪、溆浦(从辰溪分出)。唐初曾封李纵为溆王(见《省志》)。 天宝元年(742)辰州改为泸溪郡,溆浦改属泸溪郡。
民国元年,府不辖县,仍置辰沅永靖观察使。民国二年为辰沅道所辖。民国十二年废辰沅道、溆浦县直属湖南省。民国十六年至三十八年溆浦县辖属沅陵行署。
建国后初属沅陵,后属芷江、黔阳专区,1981年1月后属怀化行署、怀化市至今。2000年,溆浦县辖11个镇、32个乡:卢峰镇、低庄镇、观音阁镇、黄茅园镇、江口镇、均坪镇、两丫坪镇、龙潭镇、桥江镇、双井镇、水东镇、北斗溪乡、大华乡、大渭溪乡、伏水湾乡、岗东乡、葛竹坪乡、横板桥乡、九溪江乡、两江乡、龙王江乡、龙庄湾乡、木溪乡、让家溪乡、善溪乡、水隘乡、水田庄乡、舒溶溪乡、思蒙乡、谭家湾乡、陶金坪乡、桐木溪乡、统溪河乡、温水乡、小横垅乡、小江口乡、新田乡、岩家垅乡、沿溪乡、油洋乡、中都乡、仲夏乡、祖市殿乡,总人口798983人。2004年,溆浦县辖14个镇、29个乡。
2.2005-2010年溆浦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溆浦县县域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县域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也不断增长。
2006年,县十届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工业强县”的目标,确定了“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树立了以新型工业化推进溆浦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理念。溆浦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果。2005年至2007年第二产业稳步增长,在经历了2008年的小幅跌落之后,在2009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35.6%,到了2010年的三产比重为22.5:36.6:40.9,改变溆浦县一直以来“一、三、二”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向“三、二、一”的提升,。
“十一五”末,全县工业企业达33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企业68家,从业人员2.3万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1亿元,年均增长23.5%,实现利税总额1.4亿元。累计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1家,共实施工业项目52个,完成工业投入45亿元,其中技改项目38个,总投资35亿元,年均增长35%。并通过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加快节能减排的实施意见,加快淘汰铁合金、电解锰、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实现了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5%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目标。
摘 要:工业不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辽宁加工型县域发展的研究,在弄清发展特点和存在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加快辽宁加工型县域发展的对策措施,对加快辽宁县域发展,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辽宁;加工型;县域经济
工业不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辽宁的县域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这不仅提高了广大农民生活水平,而且推动了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也为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随着加工型县域经济的形成,辽宁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和类型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主要从加工型县域的地位与作用入手,通过对辽宁加工型县域经济特点与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快辽宁加工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工型县域的判断
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县域经济可以划分为农业型、加工型和商贸流通型等县域。加工型县域是随着县域内产业结构演变而形成的。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县域内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份额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尤其是第二产业上升幅度最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的一种以工业为主的县域类型。加工型县域的特点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从就业结构看,由于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县域企业的发展,为新增劳动力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渠道,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高。
加工型县域经济类型的形成既是县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结果,也是经济地域不断发展演变的阶段性产物。所谓的“工业化”,从本质上说,应该是指一个区域的经济结构从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向以非农业的工业经济为主体的方向转换这样一个进程。18世纪晚期,英国的经济开始变革,这一过程后来被称为工业革命。到了19世纪中叶,欧洲、北美的其他国家开始了类似的转变。到19世纪末,日本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发展。以英国为例,由于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业生产提高了近400%。由此,发展的概念便常常被作为了工业化过程的同义词看待,而主要由工业化所带来的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根本性改变,就成为了衡量发展与否的关键性指标。辽宁工业化初始阶段主要还是借助于外力,即受前日本和前苏联的双重影响。由于以重化工为主,这些产业部门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而广大的县域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产业结构多以第一产业为主,经济类型也多为农业型或者林矿型。直到改革开放后,随着大中城市工业的扩张和产业转移,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加工型县域陆续形成。因此,可以这么说,辽宁加工型县域是由农业型县域或者资源型县域演变而来,这也符合经济地域运动规律,见图1所示。
辽宁走的是一条以发展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道路,国有大中型企业处于经济发展的支撑地位,工业布局集中于大中城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轻工业发展缓慢,县域城镇工业发展普遍落后,城镇工业发展对农业、农村的带动作用较弱,工农、城乡二元化发展特征突出,造成辽宁多数县域以农业为主导,而加工型县域发展相对较弱。
综合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人口就业结构以及人均收入等指标,我们大概计算出辽宁属于加工型的县域有6个,包括瓦房店市、普兰店市、海城市、庄河市、新民市和东港市。
(二)加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实践证明,工业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其本质是产业化,是各个产业不断从传统经济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其主要特征是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其表现形式是空间集聚、中心城市的形成。实践表明,作为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阶段,工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经济增长量的扩张和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质的变化。从量的扩张上看,工业化最明显的特征是,加工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从质的变化上看,加工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将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的提高。
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于产业水平的提高,即尽快实现由传统低效农业向现代高效工业的转变。辽宁许多县(市)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发展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工业是县域经济和财税增长的主体,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县域经济不断增长的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没有工业的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振兴,就很难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首先,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起步于农业,然而农业的发展是有限度的,因为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一旦供给增大,需求保持相对稳定,农业生产的增长就将趋于停滞,农产品价格自然就会下跌。只有工业的发展才能突破增长的瓶颈制约,因为工业品的需求弹性要比农产品大得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必然被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所取代,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县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国内外县域经济的发展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工业化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区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的增长在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辽宁的实际情况来看,凡是县域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大的县(市),其经济增长就快,反之则慢。2005年,瓦房店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34亿元,增长17.5%,工业增加值增长19%,生产总值增量中的近60%来自于工业。而经济增长缓慢的县域绝大多数都是工业化水平低、以农业为主的县,如彰武县。
第三,工业化促使县域经济结构不断调整。这种调整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就业结构不断优化,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例高,成为就业的主体。2005年彰武县乡村就业人口中有77%集中在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而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庄河市仅有57%。这说明,随着县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口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二是工业部门提供的经济总量在整个县域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增加。在辽宁加工型县域中绝大多数县的工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50%以上,最高的普兰店高达63%。三是加工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轴承业已经成为推动瓦房店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市拥有轴承企业400家,占了全国轴承销售份额的13.8%。全市年产轴承1 800万套,年完成轴承产值55亿元,实缴税金2.4亿元,分别占全市机械工业产值、税收的39%和47%。轴承技术装备和轴承产品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接近国际水平,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货值17.8亿元,占全市工业出口总量34.8%。四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这主要表现在:不断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瓦房店市对主导产业――轴承业的发展确立了“引进新建一批、提升改造一批、扶强做大一批、限制淘汰一批”总体原则,提出以大力推进轴承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发展轴承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提高轴承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为重点,其目标是构筑现代轴承制造业发展新格局,打造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性影响力的轴承产业基地。
第四,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财源。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最大。从长远看,工业经济对财政的支撑地位将日益突出。其一,农业对财政的贡献能力有限。国家对农业实行稳定税赋的政策,特别是费改税后,农业税不会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增产增收主要体现在农民身上,粮食产量越高、产值越大,农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反而越低。其二,目前全省县域的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还比较低,这里有税赋低和征管不力的问题,但同时也说明第三产业仍然是弱质产业,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对财政贡献率不太现实。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工业仍是县域经济的主要财源。
第五,工业是县域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领域。上世纪60年代,西蒙•库兹涅茨的实证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无论就绝对量和相对比重而言,第二产业就业的上升均十分明显。辽宁加工型县域大多处在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过渡阶段。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是这些县域的主要任务。从目前就业结构特点看,第二产业也是安排劳动就业的主渠道。2005年,普兰店市年末单位从业人员53 173人,其中第二产业占了66%,第三产业仅占34%。事实上,工业化过程是工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过程。从辽宁加工型县域的就业形势看,每年都要增加大量城镇就业人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压力相当大。工业不发展,其它产业就带动不起来,就业的压力就缓解不了。
最后,工业化是推动县域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一是现代工业的建立和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的集中,必然会导致原有城市的扩大和新工业城镇的形成。随着工业发展,原有老城已经容纳不下新的企业。以瓦房店为例,在瓦房店城区西部,这里由于土地价格低等因素,吸引了包括大连市在内的一大批企业前来安家落户。现在,一排排现代化工业厂房鳞次栉比,宛如平地兴起一座新兴城市,形成了瓦房店市西郊工业园区。二是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导致农业人口的减少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瓦房店市以大化项目为龙头,在这里计划投资28亿元,建设大连化工产业基地,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8亿元,使全市的工业化水平提高十个百分点;同时,可解决直接就业5 000余人,间接就业3 000人,拉动当地城市化水平为二个百分点。三是工业化改变了城市的地位,使城市竞争力明显增强。近年来,由于瓦房店市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沿海大开放的双重机遇,在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战略思想指导下,依靠体制和机制创新,营造适合市场经济运行的发展环境,瓦房店市创造了工业经济腾飞的新业绩,全市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越发展。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由2003年的第85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44位。在中国最具创新力中小城市百强评选中,名列第30位,在中国最适宜
开设工厂城市评选中,名列第48位。工业化使城市的竞争力明显提升。
二、辽宁加工型县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都比较高,全部是县级市
与其它类型的县域相比较,辽宁加工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我们把辽宁省几个典型的加工型县域(瓦房店市、普兰店市、海城市、庄河市、新民市和东港市与全省几个典型的农业型县域(朝阳县、建昌县、建平县、义县、喀左和康平县)作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城市化程度、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还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加工型县域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农业型县域的水平。这说明加工型县域的发展水平要大大高于农业型县域。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以这些县域也具有较强的经济竞争力。
从产业结构上看,这些县域的第一产业比重都低于25%,第二产业比重都在40%以上,工业化程度较高,个别县(市)的工业化程度超过60%,普兰店市已经高达66%。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新民市也达到了42%。
正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的城市化程度自然高,所以这些县域全部是县级市。
(二)主要围绕大城市和交通沿线分布
位置、交通条件在辽宁加工型县域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位置、交通条件优越的地方,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由于毗邻大城市,这样的县域容易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和发展与大城市配套的零部件产业。事实上,辽宁加工型县域的空间分布也确实如此。如普兰店、瓦房店毗邻大连市,并处于哈大线交通要道上,庄河处在大丹线上,这三个市又同时地处于沿海。由于毗邻大中城市,再加上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从而使这些县(市)成为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
从空间分布上看,基本上处于辽中南地区。这一个方面反映出,辽中南地区是加工型县域比较发达的地区,另一方面,也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都较高的辽中南地区为加工型县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独特的工业部门体系和类型
比较分析辽宁6个加工型县域,可以看出,这些县域都以加工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属于加工型,但产业部门结构类型和形成发展条件又各具特点,可以归纳如下几类:
第一类,形成自己较完备的工业部门体系。如瓦房店市的工业门类相对齐全。从理论上讲,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并提高第二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是一个地区或者县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具有涵盖范围广、产业关联度与集中度高、技术壁垒强、投资规模大、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强等特点,对提高县域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拥有发达与先进的制造业,是一个地区走向富强的重要标志和必然选择。事实上也是如此。瓦房店市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加工、肉食品、纺织、服装等行业为主,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经济竞争力。从总体上看,普兰店市和东港市也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类,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如庄河市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大连华都食品有限公司,带动畜牧业发展,使之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现在已经形成年加工肉鸡能力为2 500多万只,带动周边区市4 000多农户、1万多农民饲养肉鸡,养鸡户户均获利1.5万元。此外,华都公司的引入还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20多个厂家提供了每年1 000万元的包装市场,为120多个运输业户提供1 500万元收入。此外,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实木家具生产企业――大连华丰家具有限公司和中国最大的热电厂――庄河发电厂。这些龙头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牵动作用。
第三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工业。如海城市的专业化市场(中国海城西柳服装市场、海城南台箱包市场、海城感王黄金市场、海城建材市场)、新民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海城市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并以此为依托“逆向”发展产业,形成了以服装、轻工以及建材为特色的产业。新民市发挥毗邻特大城市――沈阳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的工业门类。以大民屯及周边乡镇的蔬菜生产基地为依托,以沈阳农业现代示范中心为龙头,加大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取得了良好效益。
(四)辽宁加工型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同辽宁老工业基地一样,辽宁加工型县域经济发展也受到结构性和机制性双重矛盾的制约,经济发展还存在诸多矛盾,尤其是同南方沿海同类型的县域相比,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产业结构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实力较弱,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其他类型的县域相比,辽宁加工型县域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都是最高的。但同南方沿海发达省份相同类型的县域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工业化程度等,辽宁加工型县域都与之有较大的差距。在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上,辽宁加工型县域排名最靠前的海城市也仅仅排在第34位。从主要经济指标上看,也有很大差距。2005年海城市生产总值为266亿元,仅相当于江阴市788亿元的34%;人均收入最高的海城为23 540元,较江苏最高的昆山市113 025元少89 485元,仅相当于20.1%;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的海城市为894.7元,仅为昆山市7 991元的11.2%;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最高的海城市11 690元,仅为昆山市34 062元的34.3%;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最高的瓦房店市是16 062元,仅相当于江阴市24 998元的64.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瓦房店市是5 216元,仅相当于江阴市8 539元的61%。主要经济指标与江苏省加工型县域都有较大差距。从发展趋势上看,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危险。据预测,未来五年,昆山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将继续以平均1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 400亿元,人均GDP达到11 000美元。届时,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5∶50∶48.5,第三产业的比重和第二产业基本持平。这种趋势如不加以改变,辽宁加工型县域与南方同类型县域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2.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工业化和城市化处于“双低”状态
一个县域的产业结构能够反映该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该县域经济结构、投资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以及发展模式等重大经济关系的综合体现。产业结构若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变化,经济就可以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县域就有竞争力,否则就会延误经济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加工型县域取得了较快发展,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但与南方沿海发达省份的县域相比,产业结构升级还是比较缓慢。呈现出农业比重大、工业化水平低、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的格局。2005年,辽宁加工型县域除海城市外,其它县域的第一产业比重都在10%以上,有的高达24.3%,而江苏位于前8位的加工型县域第一产业比重都在6%以下。从工业化水平上看也是如此。辽宁大多加工型县域的工业化程度在40%―50%之间,只有普兰店市(66%)超过了60%。而江苏位于前8位的加工型县域的工业化程度除丹阳市外都超过了60%。从近年来各县(市)的发展速度上看也是如此。在2001―2005年4年间,除东港市(提高了7.2个百分点)发展较快外,其余县域的工业化进程都比较慢。而这一时期却是南方县域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期。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看,辽宁加工型县域多以资源加工为主,产业结构单一、链条短、层次低,经济增长粗放;而南方沿海多数加工型县域已经实现产业升级,已经实现了由过去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现在正在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昆山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工业化水平低,使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造成辽宁工业型县域的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目前,辽宁加工型县域的城市化水平都在30%以下,有的还低于20%。相反,南方发达省份同类型县域的城市化水平多数都在50%以上,个别已经达到60%。2005年昆山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65%,根据发展规划,到2010年其城市化水平将达到80%。1990年庄河市城市化率为13.5%,到2005年达到了16.8%,15年间仅仅提高了3.3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南方沿海省份县域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与工业化水平相比,辽宁加工型县域的城市化水平普遍落后20―30个百分点。县域的城市化是加速农村结构转型的强大动力。城市化源于工业化,又推动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社会化工业大生产中,由生产要素集聚形成城市经济,并由此产生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县域经济虽然肩负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职责,发展农业有其必然要求,但从发展和竞争来看,仅仅依靠农业来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是比较困难的,“无工不富”,必须通过工业牵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形成主导产业链条,实现工农结合、统筹发展。
3.辽宁加工型县域缺乏特色产业
辽宁加工型县域的普遍特点是产业雷同,缺乏特色,不具核心竞争力。一方面缺少像瓦轴这样的大企业,以小作坊、小加工厂居多,企业规模、产品产量和产业规模都不大,影响力也十分有限。县域特色产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把分散的农户及厂家和多变的市场连接起来的特殊性决定了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是要有龙头组织带动,这样有利于特色产品和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大的份额,而辽宁加工型县域恰恰缺少这样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产业结构雷同,多数县域的工业结构是在农副产品加工和资源开发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结构层次低。辽宁加工型县域内拥有丰富的农牧业、能源和矿产资源,但围绕这些优势资源形成的产业,大都加工深度不够,产业链条较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也比较低。在这些资源加工型的产业中,初级产品、中低档产品比重过大,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高,大量优势资源难以形成整体产业优势和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一些资源开采装备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采、选、冶的总回收率很低,资源开发浪费非常严重,经济增长粗放,而高新技术和有创新能力的产业很少。缺乏特色就没有自己的优势,产业也就没有竞争力。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资金缺乏是最主要因素。辽宁多数县域财政增长缓慢,相当数量的县(市)仍停留在“吃饭财政”状态。分税制改革后,各级地方政府先后仿效中央财政的做法向上集中财力,而将事权下放,由此形成了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县域财政负担十分繁重。而有限的资金还要把重点投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对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国债项目对县域工业的扶持力度也十分有限,引进的域外资金(包括外资)也很困难。金融贷款更是如此。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注入的资金,根本无法补偿通过其他渠道的资金流出,加上农村信用社本身亏损包袱严重,不良资产比例也远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自身存在的经营目标游移、股权结构不合理、治理结构和法人自治体系粗糙、缺乏自律等问题,使其成为县域经济主要资金注入渠道的作用远远未能发挥。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辽宁加工型县域工业化推进缓慢。
4.产业配套能力差,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南方发达地区加工型县域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大力发展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加工型县域自发地孕育出许多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如浙江台州的泵业、永康的小五金、义乌的小商品、嵊州的领带、大唐的袜业等。产业集群不仅在国内市场,甚至在国际市场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大唐袜业占国内市场的65%,占国际市场的70%。昆山市通过集中培育和发展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并以此作为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昆山市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使经济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程度明显提高。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民生用品为代表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成为昆山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投资商以台资企业为主,引进了一批龙头项目,基本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分工合作、上下游联动、配套功能比较完善的产业集群。
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产业配套条件。就辽宁加工型县域来说,无论是基础设施和生产配套,还是生活和创业环境的配套,除个别县域(海城和瓦房店市)外,其它与沿海地区同类型的县域具有较大的差距,还不能适应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由于各类市场发育不完善,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技术、信息服务、咨询、培训等中介机构不发达,严重制约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服务体系也不健全。由于中小企业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发育滞后,银行贷款成本高、门槛高,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民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正是这些因素造成辽宁加工型县域还没有真正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三、加快辽宁加工型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加快项目建设,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积极承接国内发达地区和城市的产业转移,在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上实现新突破,通过项目引进,加快推进辽宁加工型县域的工业化进程。为此,地方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中心城市产业向附近县域转移,市区的企业搬迁落户到县域的,其市内腾出的土地应优先纳入城市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并给予合理补偿。围绕中心城市企业配套,加工型县域要积极发展零部件生产,建成一批与中心城市主机配套的零部件加工企业;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在保护好资源和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矿产加工企业,通过外引内联搞好资源深度开发,创一批名牌产品,形成一批优势产业;积极支持县域有条件的工业企业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对重点企业在研发、技术改造项目贴息、老工业基地出口贴息、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开发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培育一批食品生产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立足优化区域资源配置,重点支持和建立具有辽宁特色的加工型县域。
(二)通过园区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县域产业集群
鉴于辽宁市场化程度较低、民营经济不够发达等因素,辽宁加工型县域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工业园区实现产业集聚。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集中,依靠重点骨干企业,推动资产重组,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县域工业发展。通过园区招商,引进科技含量和层次高的项目,将外来企业集聚到园区。通过工业园区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加快传统业的技术和产品换代,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园区内,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培育一批高知名度企业,造知名品牌。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县域工业园区的发展,对于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自建生产用房免缴基础设施配套费。积极发展配套经济,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县域中小型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以产业为纽带,以园区为主要形式,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推动辽宁加工型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强化金融服务,为加工型县域经济发展输液
建立健全适应县域经济特色的信贷管理体系,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探索实行综合授信制度,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可适度发放信用贷款,对负债率低、产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管理规范的企业适当放宽对抵押或担保的要求。对市场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县域中小企业给予重点金融支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扩大现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覆盖面。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信贷向加工型县域倾斜,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规范发展征信中介机构,鼓励民营担保机构发展和企业的互保、联保,逐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省、市财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重点向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倾斜,通过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扩大担保资金规模,搭建融资平台,为县域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依法保护企业家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及财产安全,对纳税多、提供就业能力强、贡献较大的企业经营者,在经济上给予奖励;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领域,并在技改贴息、贷款担保、税收等政策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
(五)加快城市化进程,用城市化推动工业化
城镇化是加快县域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推进城镇化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首先,要加大对加工型县域的投入,完善县域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镇凝聚力和辐射力。通过拓展城镇功能,扩大人口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区环境,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工业化进程。其次,改革县域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建设小城镇的多元化投资体制。第三,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鼓励更多农民进入县域中心城市。第四,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辽宁加工型县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农村城镇化策略,建设各类产业基地,发展特色经济,强化城镇职能。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城镇,如新民市应利用地缘优势,建设卫星城,争取建立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发展为城市服务和提供产品供应的工业,发展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重点是千方百计引进县域以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企业集群;有大型或特大型企业所在的城镇,如瓦房店市要以紧密的产业技术关联为纽带,通过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地能人,大力发展和延长大企业上游和下游产品的产业链,形成并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位于主要交通干线枢纽地位的城镇,如海城市要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建设具有区域影响的大型市场,围绕市场发展加工业,形成规模效应。
摘 要:县域经济研究的对象是指在一定经济管理体制下,根据市场经济条件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分析和解决县域内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问题。全面实现县域范围内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综合效益最优化,实现经济发展综合效益最优化的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的经济收入,解决农民贫困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民贫困问题;农民增收
各国或地区的经验证明,任何区域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本地的资源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两种。自然资源是指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气候资源、草原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般不能流动,即使个别虽可流动,但范围有限,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它在地域分布上的状态。非自然资源泛指劳动力、资金、技术、教育、文化、管理能力和人才。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流动,且流动性较大,因而非自然资源在任何区域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的。非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对劳动力地域分工具有深刻影响。
一、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经济
自然资源是特殊的生产要素,对专业化和劳动力地域分工将产生很大影响。我省的很多贫困地区有着很多自然资源上的优势。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所以,各个贫困地区应该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特点,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
(二)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除自然资源外非自然资源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劳动力、资金、技术、教育、文化、管理能力、人才等。非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对劳动力地域分工具有深刻影响。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确保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是县城经济发展的保证
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最低标准的基础设施是直接经济活动所必需的,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充足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大幅度降低其他直接生产活动的成本。第二,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增强竞争力。第三,基础设施建设增长能够增进社会福利,减少贫困。第四,基础设施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五,基础设施有利于保护环境。
1、政府投资在农村贫困地区修筑公路,确保村与村之间都能通公路,有利于农村统一的市场形成。
2、要保证通信和信息的顺畅,推进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了解农业知识和外部世界。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开通因特网,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有效性。
3、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政府优先解决对人民群众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应给予没有通自来水的农村投资安装自来水系统,以保证农民身体健康,减少因饮用不清洁的水而导致的疾病和开支,并推动改水改厕等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二)调整产业结构,确保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贫困地区要进一步发展畜牧业,为农民畜牧业生产提供支持政策和社会化服务。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减少广种薄收的种植业的产值比重。同时,调整种植业的内部结构,由生产粮食作物为主转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为主,由生产利益比较低的大豆、玉米为主转向生产利益比较高的水稻、蔬菜为主,并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专业化生产。通过调节各种种植作物的合理生产结构来提高种植业收益和农民收人。
龙头企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政府应采取优惠的政策来引进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使得贫困地区农民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龙头企业给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技术、资金、信息、加工、储藏、咨询等服务,农户按标准向企业交售农产品,并获取报酣。政府还应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保障农民利益。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降低第一产业比重。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应实行减免税收、提供场地、鼓励劳动力转移行业等措施来发展农村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商饮业等,提高二、三产业产值,减少第一产业劳动力和产值比重,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三、打破制约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瓶颈,积极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人,还可以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些剩余劳动力在农村不能创造收益,生活水平低下,数量众多,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影响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是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乡镇企业异军突出,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企业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等因素,乡镇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劣势显现,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是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直接进入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反映出人类社会在物质需求之外的需求增长。一些农民行业协会也可以组织外出打工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学到真正被市场所需求,可以增加收人的有用的技术。
四、建立农村社会保险体系,提高教育水平,是解决农民贫困的根本
(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及时有效地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权益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问题的关键就是缴费主体问题及如何缴费问题。
1、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目的是解决贫困问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人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中,最低生活保障线和社会救济是政府的责任,应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决不能向农民个人伸手。
2、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其中合作医疗是最普遍的形式。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实践证明,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群众通过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好办法,也是促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
3、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除最低生活保障费用由政府承担外,不论是采取哪一种缴费分担的方式,都不会有“免费的午餐”,都是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后盾的。所以,应优先解决贫困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然后再根据社会需要的轻重缓急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而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搞活,是最强有力的社会保障,是消除贫穷和各种社会问题的最根本的途径,也是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保障。
(二)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
教育落后是贫困地区之所以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要提升人的整体素质进而最终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最根本的途径是大力发展以人为本的地方教育。从长远的发展观点看,经济腾飞依赖于教育先行,但就特定地区特定的发展阶段看,只能坚持实施教育与经济协调同步发展的战略。
贫困地区很多学校教学设施落后,资金紧缺,这就要求当地政府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想方设法加大对教育的投人。教师队伍素质低下,弱化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重塑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化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要重点抓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让贫困地区的教师采用比较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以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提高农民收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钟一民 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孙雨南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也是基层经济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切入点。在现阶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 城镇化 工业化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26条明确提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县域经济”是自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首次以独立章节出现在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中。这充分肯定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及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以我国的行政县为地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专业化城镇为中心和增长极,以集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整体功能和区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是中国最基本的政治经济基础。
一、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1.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
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我国的县域经济体2070多个,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总人口的70%之多,地区生产总值份额的60%,财政收入的24%,吸纳劳动力的65%。县域经济的稳定对国家的安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经济的产业基础是农业,而农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县域内具有广阔的农村腹地,巨大的消费市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强力保障。
2.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平台
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产业,以农村经济为基本经济,以农村人口作为主要的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农村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基础环节,是推进城乡转型、淡化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县域经济发展好,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吸收了本地的农业剩余人口,增加了农民收入和稳定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大力发展以县域为主体的广大中小城市,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作用是无限的,这是我国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农业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不仅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土地可以集约化规模生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3.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统筹城乡发展客观上要求把工业与城市的现代化、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同时推进。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应该突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经济和社会结构,要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整体统一规划,整合工业化、城市化、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城市现代化与乡村现代化的双向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实行的近十年来,县域经济在协调城乡关系,带动城乡发挥各自优势增强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流通体系上,形成了以县域城区为中心,农村集镇为依托,城乡交融、合理分布具有特色的社会化经济群体;在服务体系上,形成了以连接千家万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服务网络,更好的协调城乡关系;在生产关系上,形成了城乡经济融合的生产网络,使城乡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并逐步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的。
4.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非农就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消费水平。农村是县域经济的广阔腹地,占总人口的70%之多,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与市场容量,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内外需失衡,保障经济均衡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战略对策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延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社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改革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创新。
首先,大力推广“农业区域化安丘模式”。 积极引导扶持流通和加工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效应,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专业化合作,形成利益协调共同体,完善“订单农业”。
其次,增加科技投入。综合利用各种形式及渠道筹集资金,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将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先进的加工方法和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及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最后,加强载体建设。大力开拓市场,提升营销能力,加快建设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建立不同类型、具有地方特色的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和市场信息网络,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现代化交易手段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战略。
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导向,以城镇化为支撑,二者相结合。
1.城镇化战略
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发展和增强县域经济的着力点,也是县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小城镇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发力点,对于接受城市辐射作用,协调县域经济全局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城镇化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点面共同发展,强化县域经济实力,促进县城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这对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三农”问题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实现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形成集聚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
2.工业化战略
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发展县域经济要把工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县域经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积极承接那些对县域经济有促进作用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在县域内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利用县域劳动力竞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产品结构和调整产业布局,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提高县域的综合经济实力。为改善县域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创造条件。选择具有市场需求和发展本县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协调主导产业与其他非主导产业的关系,提高产业关联度。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综合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技术含量的迎合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三)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战略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坚持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导向。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其强大的竞争力、迅速的膨胀力、旺盛的生命力使之迅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和顶梁柱。进一步做做强民营经济,让主力军更加强大,顶梁柱更加粗壮,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活跃城乡市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束缚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这就要求政府给予民营经济相关的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县域经济应该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实施“民营强县”的主体战略,按照“依托优势,突出特色,扩大总量,提升质量,做大做强”的思路,强化措施,大力扶持,做强民营经济。
(四)发展优势产业与集群经济战略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近十年,集群由于持续创新而显现的区域竞争优势,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探求区域竞争力的有效经济组织形式。低交易成本、知识溢出、强连锁带动效应和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使区域集群成为极富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以及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发动机”。
中国已经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密切相结合的阶段。产业集群的发展将逐渐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成长中的产业集群是中国乡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这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重组和城乡间人口流动,形成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城镇或产业集群中心积聚的态势。县域经济中产业的集群发展为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后,实现农村――城市健康有序转型的内生协调机制。
(五)扩权强县战略
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那么就要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经济管理权力,应当不失时机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是增强县域经济自身活力的有效措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减少行政层级给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做到责权统一,强化对县域经济的自主管理。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县财政划归省财政直接管理,减少财政管理层级,激活县级财政活力。财政部在2009年7月公布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中提出2012年底前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推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通过收支划分、资金往来、转移支付和年终结算等改革,实现省与市、县财政间的直接联系。这种财政体制的“扁平化”改革是扩权强县的新突破,在制度上对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问题进行的积极探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期。
作者简介:徐高(1984-),男,江苏,扬州大学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