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3 10:38:14
导语:在财会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策略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逐渐被重视,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学校开始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力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众所周知,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使命。只有在学校就学习好必要的职业道德,才能在工作以后服务好社会。本文主要对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财会人才。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职业道德;形式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中的财会专业能为社会输送大量的财会人才,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指导其明确在具体的财会工作中应遵循哪些具体的制度和规则。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及特点
在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是指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职业规范和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具体职业中的体现。包括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品德及职业责任等方面,是具体行业对社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生活中如“医者仁心”、“工人力量”、“为人师表”等等词语都是对职业道德的诠释。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从业者个人和所在行业以致社会的进步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职业道德具有职业性、实践性、继承性等特点。
1.职业性
职业道德的内容是与具体的职业活动相关的,每一种行业都有其特定的职业道德,某一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本职业从业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发挥作用。
2.实践性
职业道德通过从业者的职业活动体现出来,职业道德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重在行动,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来。
3.社会公共性
各类的职业道德虽然都体现着该行业的特点,但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大体目标都是相通的,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应当有相通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是每个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有了社会公共性,职业道德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中职学校财会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及方法单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法愈发显出其弊端来,照本宣科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小。职业道德教育课在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存在着共同的难题,即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材内容上往往都是大段概念理论,学生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欲望,而学生主动性的丧失进而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产生应付心态,这样的缺乏互动的灌输式教学是难以达到既定目标的。具体到财会专业来说,财经法规有大量的概念和原理,显得较为抽象,如会计、税收、结算、财政等各方面都有复杂的法规和条例,会计职业道德也包括职业理想、工作责任、工作纪律等复杂的构成因素,若只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的灌输教学,没有鲜活案例,没有思考启发,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对教材内容难以理解,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就更难做到身体力行。更进一步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和对会计职业道德概念特性的分析,仅凭对法律条文的熟知并不意味着对财会行业职业道德的理解,在财会专业领域工作中,经常会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实践认知,如果在校期间没有对职业道德进行深刻的领悟,从业后就难以坚守职业道德。
2.教师缺乏重视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群体中,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只有极少部分,大多数是财经院校的毕业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中会更多地关注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认识不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财会专业学生的考试居多,如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称考试、会计电算化考试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以应试为导向,从而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考查。
3.评价方式简单
当前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考核评价方式仍是以卷面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卷面考试结果只能反映出学生对理论的识记程度,无法反映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个人理解和实践能力。而评价主体则是教师个体,缺乏来自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这也会造成评价结果的片面化,所以评价结果与学生对职业道德理解情况之间有较大偏差。学生在从业之后要面对行业和社会评价的时候,其标准往往更倾向与实践能力,这种评价标准的转化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落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三、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
1.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
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中,要对职业道德教育给予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认识财会专业的行业使命和行业道德。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有长远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如把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列为核心课程,在向学生传输职业道德内容的同时,注重培养其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在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统计等课程中,增加道德内容,通过实际案例中出现的道德冲突,分析职业道德在实践中的运用,帮助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准。在课程实施进度上,增加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跨度,不能仅仅通过一学期的法律和职业道德教育课就结束教育进程,因为职业道德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影响,如从《基础会计》开始,就对财会类从业人员的权利、责任以及应具备的各项素质进行渗透式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寓于整个教育阶段,才能保证学生长期的接受到职业道德相关知识。另外,也要对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长期的评价和反馈模式,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技能、自我认识、职业发展规划等项列入考评标准,采取综合评价形式,在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各领域强化正确职业道德观念。
2.形成多元化的职业道德教育形式
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应当创新,创立“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职业道德教学中穿插鲜活的案例,在案例的选择上要侧重于专业知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尤其要注重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热点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讨论主动思考,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或是安排“企业人员进课堂”、社会调查、岗前培训、定期讲座等教育形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职业道德教育,安排学生进行各种职业道德宣传活动、组织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知识问答竞赛和辩论赛等,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在各种活动中得到提高。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树立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学校要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氛围,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在校内营造舆论导向,比如广播、校园网、图书馆、板报等等,营造一个整体化的职业道德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和意识上都能耳濡目染。
3.校企合作式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相相比于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主要是因为实际生活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们的认知观念在不断更新,因而仅通过学校的教育不足以满足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而企业中真实的工作环境,能给予学生较为真切的职业道德目标和要求。校企合作共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在多次的实训中学生会遇到课本中没有提到的实际问题,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们积极表达自己在实操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看法,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使得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又能够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训练操作中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的从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校企合作式职业道德教育更注重实践性和方式的多样性,因此对于财会专业来说尤为合适。这种方式可以使得职业道德教育更有针对性,由学生向会计从业人员的角色转换也会更加平滑。然而财会专业又有其自身特殊性,与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作不同的是,该专业对从业人员的严谨性、保密性要求较高,这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是难以达到的,加上企业本身具有逐利趋向,因此财会专业大规模的实习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校企双方应当尽量创新合作方式。比如选派部分优秀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同时派教师去指导实习,学生在单位实习中可以获得实际操作能力与工作经验,教师在企业通过与技术人员的交流以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能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贴近实际。再如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规划与课程设置等事项、校企双方共同聘用优秀的企业员工作为学校德育部门的兼职教师、由企业参与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估工作等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不同的方面着手,对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对学生、学校以及社会都有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对中职学校财会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身特点、存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并找出改善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才能促进职业道德教育实现质的飞跃,真正培养出兼具扎实的职业技术与良好的职业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方晶 单位:肇庆职业学校
摘 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职业的必备条件,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是会计执业队伍的后备军,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但从实际培养的学生来看,职业道德严重缺失,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建设,为了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会计人员,要求在教授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将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在其中,使学生走出校门时就具备起码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职业道德; 职业价值观; 诚信; 渗透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在办理会计业务过程中树立和遵循的基本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总和。它与会计法规一起,是约束会计行为的两大规范。我国《会计法》第39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会计职业道德和人的其他品质一样,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自发形成的,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具体的引导和启发,进行持久的宣传和教育,所以,职业道德的教育,必须从学生抓起,从课堂抓起,随知识的掌握,在心灵深处渗透职业道德意识。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是:
一、教师必须明确“教书与育人”的整体性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因此,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学校课堂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殿堂,更应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宝地。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诚实做人,踏实工作。明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从业的立足之本。没有诚实守信就不可能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提高对是非、善恶、荣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做会计工作,诚实是第一重要的。诚实是做人之本,对会计而言,它就是其职业的生命库。不诚实的人是不可以做会计的,任何一个单位,都不会接受这样的员工。对此,教师首先要以自身的诚信和道德修养去影响学生,做诚信表率。其次,还要正直,有勇气抵制歪风邪气,只有这样,才能保守住诚实的清白,如果患得患失,或抵制不了小恩小惠的诱惑,最终必将身败名裂。最后,要持之以恒。一千次诚实,一次不诚实,必将后患无穷;一千次正直,一次贪利,一定后悔终身。纵观社会,许多会计晚节不保,在本该享受天伦之乐时,却沦为阶下囚,都是没有做到持之以恒。朱基总理为2001年5月16日正式挂牌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不做假账”的校训,要求广大师生对这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点刻骨铭心,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我们的财会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使知识的外延得以延伸,将涉及到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及时地用浅显的案例加以讲解。
二、把职业价值观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价值观教育就是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对既有的价值观加以选择、过滤、重组,并传递给社会成员,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过程。职业价值观既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更是用人单位对人格素质要求的发展取向,具有时代性。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教师,在会计学习的开始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的职业思想为主。针对学生对学校带有一定的新奇感,对自己专业究竟将学些什么一知半解的现状,教师应多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教育学生认识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通过一些具有说服力的具体实例分析告诫他们,如果没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会给企业、国家、社会和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损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把个人的理想同会计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荣誉感、自尊感和心理素质。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逐渐使学生明白,在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中,人的职业不只是谋生的需要,而更是一种服务,是一种服务于社会,同时又得益于社会的有机细胞,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中,逐渐就会懂得人生和职业的价值。
三、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注重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教育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尤其对于规范性很强的会计专业。如果学生对会计理论及技能的学习不够,便很难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即便认识到了,那他所拥有的职业道德也无用武之地。所以,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便为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打下基础。
在会计模拟实习中融入赏罚机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实习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加深专业认识的重要活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机会。教师在设计实习计划时,应尽可能的塑造真实的环境,以便让学生产生各种真实的体会与感受,并将赏罚机制融入其中,使学生认识到违反职业道德的坏处,遵守职业道德的好处,从而在思想上树立起遵守职业道德的习惯。
注意日常行为习惯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事实上,一个人道德的养成是长期行为习惯训练的结果。一个人做事有责任心、讲原则、与人相处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神强,这一个个优秀的品质都是在日常的行为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而绝不是一朝一夕教育的结果。所以教师在平时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便很快转化成职业道德素质或者能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的要求。
在会计新准则背景下,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财会专业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如何加强对在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乃至会计事业发展的大事,每名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职业道德素养,这样的学生才能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将来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摘 要】职业道德教育在当今会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远超过专业能力的教育。会计是一种经济语言,它所传达的信息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出于各种目的而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其危害的范围和程度将是无法预计和防范的。
【关键词】财会专业 职业道德 教学策略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会计信息造假失真所引起的公众事件层出不穷,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会计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职业,提供的信息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经营者、投资者、社会公众、政府决策和相关利益,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秩序,而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对会计信息直接生产者的一种约束,是促进会计人员诚信工作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当前会计教学中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革新教学方式
首先在会计专业课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会计专业课程一般都是需要用案例来阐释的课程。因此,会计专业课教师要广泛调查搜集正反两方面资料,寻找适合于学生分析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渗透教育。运用反面典型,进行直观、形象、具体的警示教育,可以使在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洁身自好,防微杜渐,做到自警、自律和自重;运用正面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大力宣传表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奉公守法的会计人员,可以弘扬正气、鼓舞士气,增强会计人员固守会计职业道德的信心和决心,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光荣、造假可耻的环境。其次要开展会计专题的辩论赛,在会计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开展会计专题的辩论赛,学生乐意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当中,尤其是对传统观念提出挑战的命题,他们往往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说服对方。最后要注意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职业教育活动,邀请在工作岗位做出优异成绩的优秀毕业生、“校友之星”来校作报告,开座谈会,具体介绍自身成长的经历,运用大量的实例阐述自己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事迹,感谢母校为其成为一名优秀会计工作者所提供的理论和技能上的教育。通过这些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活动,树立专业典型,使学生增强爱岗情感和专业自豪感。
诚信是一个集体、民族、国家生存的根底,更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内心诚实,才能善待周围的人和事,进而维护更高层次的社会关系。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诚信兴企,失信败企。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信”是职业道德教育中必须突出的另一个重点。《会计法》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而社会上受一些歪风邪气的影响,造成许多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因此在财会教学进程中,对学生加强会计诚信的教育,使学生明白信用就是会计的生命,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课后收集一些反面的案例资料,分析会计造假事实及其危害性,让学生知道会计人员失去了工作还可以找,但失去了信用就如同失去了生命。
二、善于合理引导,让学生顾全大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建设也一直处于不断的改革之中,会计制度仍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致使一些会计人员常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课例: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会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应按《会计制度》的要求,如实披露会计信息,而另一方面你的厂长、经理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置国家法律法规、经济利益于不顾,要求你作为会计人员作假账,以实现企业的目的。假如你是某企业的财务人员,你会怎样做呢?坚持原则,如实披露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有可能面临辞退的境遇;而如果按企业领导人的要求作假账,则违背了《会计法》的规定,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在财会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将来的会计工作中始终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以大局为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做好法规的维护与宣传工作,帮助企业合理合法理财。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我国的会计制度发展才会促进市场经济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强调会计制度,让学生杜绝假帐
随着我国《会计法》的颁布实施,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专业课的传授中,我特别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会计制度的各项规定,熟悉相关的财会法规。一方面从保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凭证的填制,还是帐簿、报表的登记和编制,都必须建立审核、签名制度;另一方面从制度的要求来讲,只有完善这些手续,才能分清责任。在专业教学中强调会计法规制度要求,让学生明白会计人员是会计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维护者,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人员应当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指导自己的执业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到帮助企业依法理财。在专业授课中,使学生意识到无论是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还是就业以后职业道德建设,遵纪守规都是重要一环。
四、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牢记社会公众利益,进一步提高会计专业胜任能力
会计的一个特征是会计活动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联系。会计人员的利益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利益,当个人利益、经济主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发生矛盾时,如果会计人员与经济主体利益协调一致而忽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便产生了会计职业道德危机。因此,会计职业的社会公众利益性,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原则,把社会公众利益在第一位。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牢记社会公众利益,要进一步提高会计专业胜任能力。这样在走进社会时,让学生明白爱岗敬业的含义,深刻体会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从事会计工作为荣,敬重会计工作,具有献身于会计工作的决心。
综上所述,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案例举例教学、探究性学习不断地加强和渗透会计人员的职业基本道德,使会计人员在学生时代,初学会计时就能够自省、自规。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这些违法会计行为会给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在会计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今后会计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融会贯通的。
摘 要:由于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就财会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在校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些看法和思路。
关键词:财会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会计信息失真有蔓延之势,会计丑闻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阻碍了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构建。究其原因,管理体制不完善,执法不严,不能有效抑制人们的不良行为是一方面,但不可否认,会计教育体系的缺陷、基本职业道德的缺乏与之有着直接的联系。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修养和素质,对于中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好转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会计本身是一项主观性较强的活动,会计准则赋予会计活动一定的灵活性,对于一些运用中灵活性较强的准则,需要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作出判断,因此,会计人员拥有会计职业必备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会计专业大、中专院校就读的学生是会计队伍的后备军,在校学习阶段是他们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时期,也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对潜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起着基础性作用。但目前中国财会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中国财会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存在缺失
目前中国大多数会计类专业大、中专院校的教学计划反映了突出专业课程、提高专业素质的主导思想,而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及教学过程上却存在缺失。财会专业教学中渗透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少之又少,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在教学过程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表现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但单纯对法律条文的正确理解并不意味着对法律、规范的自觉遵守,尤其是会计专业领域在很多方面都需要会计人员作出自己的职业判断,就更需要会计人员有坚定的道德信仰,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在校学习阶段,没有接受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对职业精神的深刻领悟,希望会计专业学生在从业以后能够自发地遵守职业道德,这肯定是不切实际的。
(二)专业教师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但在当前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不完善情况下,专业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只一味地关注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此外,当前社会财富信息的膨胀化、造假事件的频发、会计舞弊的大量出现、道德诚信危机的扩大化等各种现象,也严重影响了教育者的思想,动摇了教育者的职业道德观念。当教育者本身缺乏强烈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也就忽略了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自觉地融入教学过程中。
(三)会计专业学生认识存在误区
不少会计专业学生本身对思想政治和法制类课程缺乏兴趣,道德教育被学生认为是“空洞”的说教,学生没有强烈的动机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只是将其内容当做应当背诵的教条以应付考试,加上受专业教师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自然而然就认为:“只要专业课学好了,不愁毕业找不到工作”,因此只注重对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将大量的学习时间用于获取各级各类财务资格证书,而对会计职业道德却缺乏了解,更别说具有深刻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了。实际上会计职业道德重要性并不亚于专业技术,会计造假事件中的违规者大多数是会计专业的精英人物,他们利用高超的专业技能来钻国家法律的空子,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样的人才是祸不是福。因此社会对会计职业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关键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校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认识的误区,直接影响到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必然影响到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
二、加强财会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体系
首先要设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将其作为核心课程纳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引起方方面面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使师资、教学条件和教学时间等得到保障,使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财会专业教学体系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其次要丰富会计职业道德教材内容,积极组织会计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借鉴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八个方面展开,结合会计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道德困境和典型案例,共同研究编写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以供各大、中专院校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时选用。
(二)加强对教师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在加强对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加强对教师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学教学岗位上的教师大多具有一些财务资格证书,如高级会计师证、注册会计师合格证、会计证、资产评估师证等。这些教师在将来也有可能离开教学岗位去从事会计工作,因此加强对教师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将对中国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教师作为教育者,其道德素质对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很大,教师的言行、举止、情感、品德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果教育者的自身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甚至低下,这将对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校加强对教师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采用培训、交流研讨、案例讨论等方式进行,同时对教育的效果进行测评,对教师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道德认知水平等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确定其后续阶段的教育内容安排和所教授课程的安排。
(三)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环境
首先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贯穿于专业教学过程始终,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教书与育人”的整体性,做到既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又开展职业道德观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可以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来促进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定期组织学生举行各种形式的会计技能比赛,开展典型案例的辩论赛,定期召开各种专题讲座,通过广播、板报、校园网等各种宣传阵地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学生在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环境中学习,激发其正面、向上职业道德观。
(四)创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系统讲授法,通过对职业道德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传授,让学生通晓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熟练掌握会计业务流程,为其做出的道德行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法,会计职业道德理论、原理一般较枯燥、抽象,若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不易真正领会,甚至会反感,教师在讲授会计课程时要有意识在课堂上结合相关案例资料,尤其是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鼓励学生思考和探讨,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道德观念;三是可以聘请外来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判断教育,其丰富的工作实践或经验教训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四是加强专业实践教学,通过实训、实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会识别和判断虚假的会计信息,促使他们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知识,从而形成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为将来走向社会从事会计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在校财会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起点,对培养会计人员的完美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切实加强中国财会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较强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从而促进中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和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