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探讨

时间:2022-07-13 03:42:55

导语: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探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探讨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探讨: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

摘要: 农业是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基础性行业,农业生产被给予更多重视。而农业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是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不可忽略的问题。笔者在文章中就农业水利工程中最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0 引言

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受到市场经济以及相关单位的监管力度等的不良影响造成当下农村农业水利建设的盲目性,建设落实得不到位,很多的水利工程没有得到规范。这些阻碍因素让水利工程项目不能够施展其应该具有的作用,没有及时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去足够的水,由此造成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降低。由此笔者在本文中重点探讨了一些有利于水利工程建设和监管的措施,并分析了工程项目后续的管理工作相关方法。

1 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 目前很多的水利工程已经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大部分都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按照当时的修建标准和功能来修建的水利工程显然不能满足当下的农业水利的需求:排灌标准和功能大大降低,常常造成抗水能力不足,排水出现堵塞以及提灌能力过差等状况,这是完全无法适应当下的灌溉需求的。

1.2 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 因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还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在资金投入方面还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建成之后的工程不是工程质量很低就是没有管理经费进行水利监管。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勉强运行的农业水利工程显然会出现很多的故障,让水利工程的功能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这对于农民来说是隐性的灾害,因为要是出现水灾或者是旱灾的话,水利工程起不到效果就会让农作物受到破坏。农民收成减少,收入降低之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

1.3 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不够深入,部门配合意识不强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出现很多盲目的建设,根本没有考虑到水利工程需要的技术、开发的条件以及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比如一个小型水库的建设。要是出现某一处的灌溉漏水的话,一般都不会有水利工程专家进行检查,所以说即便是政府愿意出面进行维修的话,这样的维修也不能有针对性,无法在根源上进行补漏工作。长期以往就只会增加水库漏水的可能性,就算是雨水比较旺的季节,水库也不能给农田运输足够的灌溉用水,要是遇到旱季的话也无法提供水源补给。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工程建设、有始无终工程的建设以及很多的工程纠纷等等情况。这些工程都没有根据实地情况进行的规划方案,施工质量没有保障,没有积极的引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举例来说,笔者调查的某乡(镇)田间灌溉渠道工程,该工程属于农业开发项目,主要是农综办在进行监管,但是这里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工程的管理,由此工程的工期没有具体的规划,即使是工程竣工之后也没有人进行维护和管理。在笔者调查的时候还能看到该工程的很多输水管道里面沉积了很多的淤泥,显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1.4 基本农业水利设施不被重视 一方面,国务院每年都将农业水利工作安排到大工程里面,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但是对于处在偏远地区的农民来说,小型的农业水利工程对他们才最为重要,因为大工程常常涉及不到山区,而大旱旱情又常常出现在农村、山区,所以说这里比较缺乏灌溉用水。但是现在就农业水利工程的经费安排上面,水利部门将重点放在了大型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上面,给予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城市和工业用水建设各种水利措施,确保用水的便利。而针对经济效益不是那么好的农村山区则投入较少的人力财力,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太愿意在山区花钱。工业、房产等方面的建设的确比农业建设赚钱赚得多,赚得快。从另一方面来讲,农民自身也没有在农业水利工程上面给与相应的投入。因为农业水利的建设是集体来完成的工程,四五十年前这些工程得以建立,但是由于农业的改革,分产到户之后这样的集体性项目就没有给与专门的人员进行维修管理。特别是农业纳税改革之后,取消了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更没有人来进行集体项目的管理了。很多的农业水利设施不得不得到搁置。就现在的体制来看,还没有像农村劳动积累和义务工那样的“两工”体制来进行集体项目的管理,所以农村水利公共投入不得不成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短板。

1.5 因产权制度改革不规范带来的问题开始显现 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小型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笔者在调查观察到,有一部分的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实行租赁、承包、拍卖以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督和管理,工程的质量堪忧。因为很多的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合同的签订、业主的经营、工程的监督管理以及违规处理等等。所以说常常出现合同规定的操作程序不合理,工程的责任落实不到位,业主经营管理和工程管理方面做得不到位,还有的工程的环境问题等等矛盾和问题。

1.6 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薄弱,急需加强

随着目前各大乡镇机构的改革,乡镇水利站也逐渐并入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很大部分的乡镇水利站管理的小型水库灌区以前有很多人进行管理现在却只有少数几个人来负责。人手上的大幅度减少,而且这少数的负责人员还没有固定的业务,所以说广范围的小型农业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完全不能得到有效的覆盖。即便的雇用管理人员,因为没有制度进行规范,这些人员没有固定的工资和管理,大多都没有真正的进行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所以很多的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常常处在没有人员监管的情况之下。就算是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想要动员农民进行修建的话也比较困难,因为小型农业水利工程所带来的实际利润不高,常常投入大于实际获得的效益。也就是说,现在的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在资金来源上看是十分单一的,单单依靠政府的投资而无法调动社会资源是很难将水利工程建设好的。再加之,目前县乡地方财政普遍吃紧的投入约束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2 解决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对策研究

2.1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水利改革 实际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表明,工程的建设首先要有好的组织领导。各地的水利部门务必要依据所在地区的水利建设实际情况向政府及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把握好时机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也就是说要积极调动所有的资源,有规划、有准备的进行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其次,还要尽力的推动党政领导负责制的落实。党政工作都做好才能让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的能力来进行建设;最后就是要积极完善农村水利改革,一步一个脚印的解决农村水利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要积极的调查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国务院最好能够制定一个全国性的指导意见,加快农业水利立法,从根本上改变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管理薄弱问题,规范地方小型农业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一方面是把以构建和完善农民用水户协会内部管理机制为重点,加快大中小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

2.2 加强农业水利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农业水利工程投入力度 现在我们加强农业水利的科研工作不仅要继承之前的很多根据水文环境建设水利工程的一些优良的传统和经验还要将目光放远世界,积极地吸收来自国外先进而成熟的农业水利工程建筑科研成果。加强彼此的水利建设经验的沟通,积极的推广优良传统经验并不断的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新的科研成果研发。

现在解决农村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困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障大中型农业水利灌溉区域设施建设完备,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并加强节水设施的改造。与此同时更是要尽可能的吸收更多的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专项资金,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促进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解,让年老失修的小型农业水利工程能够得到维护,增加其使用效益。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忽略的基础性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必要步骤之一。

2.3 实行自主管理的模式 村民通过民主方式组建互助合作的用水组织——村水业合作社。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合作社辖区内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供水调度,同时负责向用水户供水并按时收取水费和提供咨询服务。村民是小型水源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建立水业合作社,以股份制形式投资建设小型水源工程,并对其进行建后管理,从中收益,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工程的维护及可持续发展。村水业合作社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在股份设立上,将上级有关部门补助的作为集体股,社员按每户投入,及投工折现作为社员股。

2.4 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后的农村水利建设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自身建设的做法,工程建设与基层水管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要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验收。要进一步调整农村水利资金支出结构,以不断提高基层水管单位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3 结束语

农业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的重要作用。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探讨:试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

摘 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事关乎民,水事大于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江河防洪能力不断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田水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农田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工程来抓。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面。

1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落差4480m,流域面积79.5万km2(包括鄂尔多斯内流区4.2万km2)。黄河水资源量包括河川径流和地下水两部分,都由大气降水补给形成。黄河流域雨雪稀少,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466mm,平均蒸发量1100mm,大部分地区干旱指数2~3,局部地区达到10以上。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均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导致黄河流域旱涝灾害频繁。黄河作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承担着本流域和下游引黄灌区占全国15%耕地面积、12%人口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同时还要向流域外部分地区远距离调水,供水任务十分繁重,用水需求已超出了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2 水利工程建设对农田的影响

一是解决了灌溉的问题,消除了旱情带来的灾害。二是改良了农田水质。三是节约了农田用水,减少了农田灌溉用水损失。四是排除了农田大涝灾害。五是减少农田水土流失。

3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 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基本上都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的,而这样使得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直接的破坏,导致河流局部形态的均一化和非连续化,最终使得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得到了改变。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有所改变,特别是对水库的建设。水库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特性加上外界太阳的辐射使得其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并且由于在太阳辐射下增大了水面热量辐射值,从而使得蓄水后的坝前水温要高于天然河道水温,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殖。第二,影响河流的水质。河流水速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减小,因此,使得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受到了降低,致使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第三,影响气候和地质。水库的建设会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最终使得原来的气候被改变。

3.2 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一,对大量植被的破坏。水利工程建设必然会使得施工占地而破坏大量的植被,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并且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水将会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中,使得河道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改变,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进一步被恶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导致大量动物的被迫迁移,使得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3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首先,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的原则。每条河流的形状、流水状态、土壤状态都不一,每条河流都具有多样性,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不要只是盲目地效仿成功案例,要根据每条河流的特征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这样能够使河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被保留下来;其次,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由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进行恢复,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不仅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而且还能够减少人们对这种破坏后的人为修复,总而言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再次,以修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原则。河流创造的不仅仅是河流生态系统,它与周边的森林、田地、乡村、城市等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考虑到河流与森林、田地、乡村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4 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环境保护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河流水域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建设真正为农田服务为农民服务。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探讨:试论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风险

摘要: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开放的综合项目,该项目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投入的资金量大、整个工程跨越时间范围宽、工程的机构框架繁杂、参与方比较多等等,另外时间、外部环境和资源对其建设的影响很大。该研究选择层次分析的手段来构建农业水利建设的三重框架风险系统,用Monte Carlo模拟的方法,分析具体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该论文的研究表明:该项建设的风险集中在坝体的渗漏和变形、坝基的渗漏和渗透物。所以,应该在避免坝体变形和渗漏上下功夫,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可能降低工程的风险,使得农业水利工程在增加生态和社会效益上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风险评估;层次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

一、引言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投入资金大、繁杂、建设周期长、需要一定的创新思维、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投入的人力巨大的项目,同时还会受到资源、外部环境、政策、资源的限制和制约,水利工程是规模大、时间跨度大、工程质量比较高,是一个开放且复杂的体系。影响该工程的因素比较多,各种因素关系复杂且密切,由此引起在建设过程中会引发各式各样的风向,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可预知性,分析和评估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我们通常以风险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手段,风险分析已经在证券、工程建设、金融等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本文研究的水利工程来讲,它比一般常见的工程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要大,项目的风险也相对来说大了很多。现阶段,在国内外本领域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究其本质,大多都是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探讨。其中定性分析的手段主要有层次分析法、矩阵表示法、坐标曲线发等等,定量研究的手段有诸如GERT、PERT、VERT的活动网络、模糊数学法、CIM模型、影响图等等。作为项目风险研究的一个主要的分支,投资风险分析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本研究选择了层次分析法这种简单的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水利工程投资的风险。

二、工程项目风险与风险分析

(一)项目风险的概念

风险始终存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我们可以这样概况风险的概念,影响到项目在计划的范畴内如期完成的一切有可能存在的所有的全部因素。所谓风险,是指凡是预测到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的不稳定性。工程项目目标是投入到项目的所有资金、工程完成的进度、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问题。每个项目风向都有三个基本的部分组成:(1)风险结果的不可预知性;(2)风险因素的普遍性;(3)风险事件发生的不稳定性。风险因素是能够引发项目的最终目标达到的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该因素的发生与否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不可预知的,它是由瞬息万变的外部大环境、项目本质的繁杂性以及人物对未来狭隘的预测共同决定的。

(二)评估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全过程

通常情况下,作为一个系统的过程,风险管理涵盖了风险的辨别、探讨工程风险,其中还有最大化全部工程的积极事件概率和最小化消极事件的概率。它包括了风险管理、风险辨别、风险探究、风险策划、风险监控。风险管理中,风险策划是增进优化、增加决定行为可能,尽可能降低威胁工程目标的步骤。这也对应着风险的严重性以及成本的利润的考验以及是不是可以如实完成等等。本论文主要是依靠以评估风险软件为基础的账单和细节监督来评估建设的工具和技术手段的。

无论是哪一项农业水利工程,其中都含有巨大的信息,在调查工程信息风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工程的种类和规模弄明白,当然也不要忽略了工程建设的基本的信息,包括建设方法、时间、建设者的业务能力的高低、是否具备一定的建设经验,监督方的任务和责任,开发者的资金能力,场地的基本情况。整个工程的风险大小直接由调查的信息的可信度决定。同时还有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数据进行排查,在专家分析这些得到的历史数据后,我们就可以了解到那一部分信息的风险更大还以它的风险的周期有多长等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的过程,我们可以克服和制约风险发生的频率,对于风险的降低和预测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项目投资分解体系

通常情况下,工程投资均由若干个子项目组合而成,以实现投资的总目标为目的,一般采用项目工作分解(WBs)和风险分解(RBs)两者相互结合的手段,这给开展子项目和整个工程建设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所谓的工程结构分解,就是结构分解整个工程的项目,第一部是分解工程项目,分解的内容大体如下:总工程一子工程一孙工程一曾孙工程-……-基本活动,其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基本活动是分解后的最低层内容。在目标的投资方面,风险分解结构即RBs按类别种类将风险因素分解,分层分析探讨其投资影响风险的因素的相关体系,直至到最低层的基本活动结束。如图1、表1所示:

四、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手段

层次分析法即AHP是由著名运筹学家satty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广泛应用在分析决策风险中。该分析法以系统分析思想为基础,将比较繁琐的问题化解成许多个有顺序的、相互之间有联系的层次,综合比较每一层次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的因素,定量分析每一个因素,再采用数学运算的手段将所有的因素进行排序,然后再进行统一的测验,来评估是不是人的感性判断和实际相符,从而选择一种多重目标的评价体系来找出最佳的实施方案。运用该方法来分析探讨改进的模型,建立一个递阶层的机构框架,把全部的水利工程因素按相互联系范畴填入其中。

五、实例

为了更加详细展示以上分析农业水利工程风险方法,我们举一个关于山西省某农业水电工程的例子,根据上述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工程建设存在的风险。该项工程的运行资金由市、县两级级政府结合而成,主要的功能为防洪、排灌、堤围。以该项工程的投资风险资料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创建该项工程的风险因素的集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判断该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是否具有实际可行性。

六、结论

本论文以用层次分析法作为理论基础,创建了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研究的三层结构系统。与现实中具体的实例相结合,通过排序权值和检验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为该水利工程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坝体变形和渗漏、坝基渗漏以及渗透物。作为工程的施工方、投资方以及管理监督方,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可能降低工程的风险,使得农业水利工程在增加生态和社会效益上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探讨:论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发展关系

摘要:分析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研究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关键词:农田水利 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基层水利建设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保障,为了保证基层水利工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更加便于管理,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定,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执行的依据和标准,但因基层水利主管部门在组织水利建设的时候大多是由一些农民自行经营承建,对于施工的过程及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很多施工细节简单化,施工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虽然这些基层水利建设简单,规模较小,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也会制约影响农业的发展。

1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

1.1 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1.2 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只有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1.3 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1.4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加强基层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2.1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解决灌溉的问题,消除旱情带来的灾害

2.2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有利于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

2.3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2.4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从而达到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2.5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改良农田水质,可以减少对农业产业的污染,解决农业面的污染,促进环保农业产业的发展。

2.6节约了农田用水,减少了农田灌溉用水损失,可以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将多余的水积攒起来,以便以后庄稼需要水时可以随时放水灌溉。

2.7大涝天气会引起农田水土流失,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的产量,兴修渠道,引水入渠,不仅可以减少农田水土流失,还可节约水资源。

3不可忽视的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3.1投资量的不足。长期以来,国家投资重点是大型骨干工程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是投入分配中的短板,再加上历史欠账多,县级财政无力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失去了农村水利建设投工投劳的支点。

3.2资金投入渠道分散。除水利外还有国土、发改委、农开办等部门,但基本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工程规划及布局上缺乏整体考虑,建设投资标准也很不一致,造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划内容难以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难度大。

3.3管理机制不健全,管护主体缺位。工程管理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即使部分有专人管理的工程,管理人员报酬低,维修养护经费基本无来源,加上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难以支撑工程的正常运转。

3.4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都建于改革开放前,水利工程体系不完善,蓄水工程少,排水工程多,灌区末级渠系建设亟待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由于受当时的技术、资金条件限制,建设标准低,配套率低,且经几十年运行,老化失修严重,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5地方乡镇和村民对水利建设重视不足。地方乡镇领导以及当地村民对农田水利建设认识不足,认为是经济、土地资源浪费,对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对于修建好的工程也没有给与充分的保护,水利设施出现故障也不及时补修,造成水利设施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3.6各地乡镇机构的水利管理人员对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能力薄弱,有不少水利管理站管理人员没有人员编制并且年龄结构配备也不合理,所具备的文化素质不高,对于水利管理不仅仅缺乏科学知识,而且从意识上也不重视,造成许多水利工程管理不当。

4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中保障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4.1工程施工。必须严格履行监管程序,从项目立项、可研、初设到施工,严格履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完善工程建设从立项到施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环节程序,确保工程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水平发挥效益。同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务必要按照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约定,“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进一步规范施工程序,明确甲乙双方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

4.2加快修复水毁灾毁水利工程建设。及时修复各类灌溉设施,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不断完善农田灌排体系,不断提高农田灌排骨干工程的配套率和完好率,全面实施全国抗旱规划,建设一批抗旱水源工程。

4.3工程节水措施。工程节水是我国水利工程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调整,有一些全局范围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内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大型的水利工程还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们都要为农业灌溉服务,所以对于这些水利工程,特别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

4.4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努力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

4.5完善基层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在目前情况下,政府既不能把农村水利当作“包袱”甩掉,也不能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的做法。在租赁、承包甚至产权转让的工程管理中,要切实防止掠夺性经营。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加强对经营者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协调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对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他建设而减少灌区面积的,组织镇村及时进行相应调节,以确保经营者的利益。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探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探讨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也迅猛增长,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是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改善生产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工作之一。基于我国多数农业水利的建设项目属于大型的工程,而且建设的工期较长、投资巨大,存在的风险也较大。随着农业水利工程的投入加大,农业水利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逐渐显现,面对各种问题,及时地采取措施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规范,更好地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业水利 工程建设风险 健康发展

一、前言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项目的管理人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设单位应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的工作管理中,加强对其的风险分析,并且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便于日常的管理。基于其的建设过程相对复杂、信息量存储较大,管理者在面对这些繁杂的信息及数据之时,无法准确地从中发现并找出信息及数据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而导致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加大,管理人员未能对建设风险进行较好地监控、管理。因此,对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管理及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充分科学地提出解决风险的各种方法,保证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更健康的发展[1]。

二、风险的定义

风险,指的是在实施任务或者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从而影响任务顺利完成的一切风险。风险因素需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三、水利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

1.社会环境风险

社会环境风险包括社会风险和环境风险两个方面,常见的社会风险有:政策及法律法规变更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所引起的风险,而环境风险指的是自然界的力量,如洪水,地震,台风,以及水文,气象,地质等。

2.进度风险

进度风险指的是由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最终造成项目工程施工拖延,未能及时按照工期完成。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到施工进度的风险因素如下:①技术风险,由于设计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使得设计出的建筑图纸达不到施工要求,最后还需重新修改设计图纸,此外,部分施工企业因未完成设计图纸,从而只能采用边施工边设计的方法,最终均会影响工程进度;②计划风险,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是目标,项目的计划制定必须以该目标为根本依据,只有符合总目标要求的计划才是合理可靠的计划,不合理的计划及未考虑工程中意外情况的计划均会造成工程的经济损失,形成计划风险,继而影响工程的进度,造成进度风险。

3.费用风险

造成工程项目费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①设计变更,在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由于业主要求或其它原因,经常会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此时就会造成工程量的改变,增加了工程项目的开销,形成费用风险;②经济因素,由于经济突发事件所引起的费用增加而带来的风险,常见的如:通货膨胀,汇率改变,地方保护主义等。③成本预算错误,由于预算人员疏忽或是项目历史数据及信息收集不齐,均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发生费用风险。

4.管理风险

影响管理风险出现与否的因素有:①管理机构的健全与否。若企业的组织及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上下级配合脱节,则发生管理风险的可能性较大。②合同的管理及履行。若合同的管理不完善,则容易出现条款遗漏,表达不正确等问题,同时,施工未按合同履行,双方责任不明,这些问题均会造成管理风险的发生。

四、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分析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指的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水利事业,了解工程建设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预测其发生的概率、造成的损失及影响等,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的相关活动的过程;或者通过水利工程的技术措施,改变对农业生产、发展不利的自然条件,为确保农业的高产量高效率,起到防治自然灾害的作用。风险分析的一般流程是从风险识别开始,发展到风险估计、风险评价,最后是提出解决风险的对策。水利工程建设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加上工程自身的复杂性、长期性及人们的预测能力等影响,从而导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是为了避免、或者减少经济损失,从而更好更快地使农业水利工程顺利实施。

五、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风险分析

1.农业水利工程的调控能力差

基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多数的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建造年代久远,部分农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水利项目建设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及盲目性,从而引发农业水利工程的技术、开发、与经济效益未能合理地兼顾,加大了水利工程正常使用的风险。例如,用于农业灌溉的大坝已严重渗水,相关的负责人员未能从本质上解决此问题,导致枯水季节,农业的灌溉用水紧缺;相反,农田灌溉的丰水期,则水泛成害。如今多数的水利设施较为陈旧、农业水利的调控能力也相对有限、偏低,甚至有部分的农业水利工程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其的抗干旱、抗洪涝的能力差,进而在面对自然灾害或者恶劣气候的变化之时,农业水利工程设施未能发挥保护农业生产及农田的作用[2]。

2.水利工程面临粗放管理的风险增大

近几年,我国的农业水利管理较为粗放,造成农业水利工程过早地就失去了其的使用价值,部分地区因资金短缺,未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护,部分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建成之后,管理的责任未能很好地落实到相关部门单位的人员身上。例如,农业水利引水的渠道出现淤堵、水利发电的泵站遭到严重毁坏等现象频发出现;导致部分水利工程久失修、建设的进度缓慢,加上对其的管理及监督机制还未健全等各方原因,最终,引发部分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相对困难,建设的进度甚至出现长期拖延现象,给农业的生产及日常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因素及影响。

3.农业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存在较为严重的现象:重建设但轻于管理。多数的水利工程项目为半拉子的项目工程、长期均无人看理、出现的工程纠纷也相对较多,由此导致农业水利规划无序、施工技术较低、存在各方面的安全隐患突出。甚至部分水利的设施利用不合理、不充分,长期处于半瘫痪的状态;面对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部分地区的农作物欠收、绝收等现象严重,使农业的水利工程无法发挥其正常使用的功能,进而农民的收入减少、生态农业及农田的建设受影响。

4.建设资金与水利管理的风险大

我国大力贯彻发展生态农业的方针政策,引起部分农业生产及经营的结构发生变化,各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加大了资金投入的力度,对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及建设方面进行管理。然而,这种局面还未能使农业水利建设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管理部门也未能很好地、有效地、长期地将政策落实到底,长期发展下去,使得多数预期中的建设项目出现停工、搁置现象。一方面,地方的农业部门及政府进行农业的生产发展工作时,发现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不足后才再想方设法去弥补,这已经是徒劳无功了;同时,近年来,国家推行的税费改革制度,使农村地区及农业产区的多数人力及物力涌入城市,从而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的劳动力来源渠道大大缩小,设资金与水利管理的风险提加大农田水利的建设、管理工作与农业的产业结构脱节。

六、提高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防范对策

1.加强管理及防范风险的意识

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发展基金,注重对农业的水利工程进行定期的维修及养护。首先,强化水利施工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提高其的;其次,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宣传,确保其受到洪水、地震、雷击、泥石流等人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出现人为破坏水利工程的现象;最后,管理人员应具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事具有前瞻性、综合素质能力相对较好。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对风险的分析,确定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投资金额,确保项目的正常进行。

2.转变观念走稳定发展之路

减少风险对农业水利工程的影响,首先,政府及建设人员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对于农田的水利建设,要创新、转变传统思路,充分发挥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调节作用及保护的作用,积极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进行建设,确保水利的灌溉、抗旱及排涝的功能;其次,要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农业水利之路,应围绕生态环境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建设相对多元化的水利工程设施,例如,生态水利及景观水利等,增加农业的综合效益;建立农业生态园、农业产区等,保证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3]。

3.建立农业水利建设规划健全审批制度

建农业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是防范风险及减少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事先做好水利工程的规划,健全审批制度,为进一步搞好农业水利的工程建设,发挥其更大的经济效益。建设单位应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资质,完善工程的招标及投标制度,严把质量关;各岗位的人员均明确自己的责任及职责,更好地保证组织机构的优化、认真落实对农业水利风险的管理,并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4 .提高抵御风险的技能

建设部门应努力提高抵御风险的技能,将合同中容易出现的风险进行总结,或者将其编制成册,积极宣传。并对每个项目的合同进行针对性的补充、修改及整合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合同中的条款;加强对于第三方的管理制度,将合同的文本加以规范化,认真落实合同的约定,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管理部门的领导者不但需要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技能,还应与承包商进行信息的交流,并对市场做合理的预判,做到了解市场、预测风险,进而有效地化解风险。在提高抵御风险技能的同时,营造风险管理的氛围,建立监督机制,使抵御风险管理的意识、能力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得以体现。

5.政府做好引导工作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应在农业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在财政的预算中预留或者专门增设农业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根据实际的设施及建设情况,改变现有的落后的设施,增添先进的设施进行建设;或者积极动员当地的农民群众,集资捐款进行建设,筹集用于再建水利工程的经费,正确引导农业水利发展的工作。水利工程的有关负责人应严格制定较为合理的养护修费标准,减少水利工程因无人管理或者年久失修等原因而引发的风险。

6.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

减小风险导致的损失,就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工程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唯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具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到事先防范风险、减少风险。针对当前我国农业水利设施匮乏、技术落后的现状,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队伍的能力,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并从各地方水利部门中,抽调部分精干的技术人员,进入到农业产区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技术指导与管理。水利建设方面,相关部门应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与当地的建设部门及水利管理部门组成科研小组,进行设计。最后,形成较为完善的有关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才能真正将农田水利工作抓好。

7.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合格

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合格,是防止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均加强对其的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条款的有关规定进行建设,防止出现违规操作现象,进而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4]。

七、结束语

总之,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其风险的管理,管理人员提高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各类风险的意识,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防范,减少风险导致的损失,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更好地实现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健康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