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6 08:36:38
导语:在史迹在中学德育的运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古泉州史迹的德育价值
(一)多元文化:兼容并包的品格。泉州是多种宗教自由传衍、共存共荣的乐土。古泉州史迹中的老君岩造像、庵摩尼光佛造像、伊斯兰教圣墓这些遗产点中,包含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不同的宗教,并且这些不同的宗教存在着百花齐放、共生共荣的现象。特别是老君岩造像所在的清源山景区,汇集了儒教、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形成了多教并祀、多神共居的奇特局面。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为已知中国仅存之摩尼教造像,对研讨古代东南沿海与中亚商业、宗教之交流有一定意义。而伊斯兰教圣墓则是我国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公元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之前,还专程到泉州来拜谒。可见,伊斯兰教圣墓在我国宗教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我国极为珍贵的伊斯兰历史文物。多元宗教文化在泉州共生共存、繁荣发展,正体现了泉州人海纳百川、兼容天下的广阔心胸,这种多元文化对中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更是中学德育的重要资源。
(二)尊师重教、崇学尚文的风尚。倡导尊师重教是从古至今的传统风尚。历经千年风霜,凝聚古城文脉的泉州府文庙,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气势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是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受崇学尚文风气的熏陶,自唐至清光绪年间的1000多年里,泉州人中进士的共有2500多人,并涌现出曾公亮、苏颂、李贽、蔡清、俞大猷、郑成功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因此,府文庙蕴含着尊师重教、崇学尚文、立志成才的风气,值得当代中学生传承与发扬。
(三)海洋文化:外向、兼容、商业、进取的秉性。古泉州海外交通发达,史迹中拥有众多海洋文化的遗址:一是石湖码头(泉州港)。从唐朝到元朝,泉州港一直是中国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是世界千年航海史上独占400年鳌头的“世界第一大港”,历史上曾以四湾十六港著名于世。泉州港也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二是江口码头。这是泉州港的重要门户,为宋元泉州港鼎盛时期泉州海外交通和贸易繁荣的重要见证。三是真武庙,供奉水神玄武。从北宋到南宋前期,当地官员将其作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用于祭海。真武庙是泉州海外交通历程的重要史迹,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历史见证之一。四是九日山祈风石刻。在九日山上,“山中无石不刻字”,其中有反映泉州海外交通的13方祈风石刻,是历史上泉州港海外交通研究的珍贵史料,是泉州港“海洋文明”时代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与亚非各国发展海交贸易、友好往来、和平共处的历史见证。五是姑嫂塔和六胜塔。两座石塔是引商船抵岸的指航灯,见证了千百年船来船往的辉煌岁月,也是泉州人漂洋过海、闯荡世界的重要标记。特别是姑嫂塔的凄凉优美的传说,让其成为承载乡愁的精神载体,诉说着海外游子与故乡亲人的无尽情思。这些古泉州史迹中蕴含的海洋文化,体现了外向、兼容、商业、进取的秉性,引领着泉州人民不断走向海洋、走向世界、探求新的生活路向,开拓新的生存疆域。培养当代中学生外向、兼容、商业、进取的海洋秉性,不仅能传承浓厚的地域文化,又能与时俱进,成为极富地方特色的德育资源。
二、发挥古泉州史迹德育价值的途径
(一)优化古泉州史迹德育价值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每个初中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领域与场所,不仅能为初中生提供知识技能的学习,并且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树立正确世界观与人生观、道德观。因此,要使初中生能够接受思想、道德、信念的熏陶,学校在运用古泉州史迹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两种。校园物质环境包括学校地理环境、人文景观、文化传播设施、生活设施和绿化建设等。因此,在校园物质环境要投入资金和人力改建内部环境和设施。如创建古泉州史迹文化长廊;结合古泉州史迹文化资源建立相关网站;通过宣传栏、网站开辟名胜古迹、古泉州名人、古迹传说、古泉州史迹的保护开发等专题介绍。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影视等形成德育资源平台,展现其文化内涵,为学生创建身临其境的感染力和具体形象的审美教化效果。校园精神环境方面,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如开展寻访“古泉州史迹”系列活动、“传承发展海丝文化”系列比赛活动。通过这些感性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上升到理性的思想升华,把古泉州史迹中蕴含的兼容并包、尊师重教、海洋秉性等德育品质真正地溶入平时的行为举止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
(二)强化古泉州史迹德育运用的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扩充专业德育人员配置。古泉州史迹德育在中学德育的运用离不开专业化的教育队伍。因此,规范用人标准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学校在招聘德育教师时应该着重考量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的高度及职业道德水平,选拔作风正派、专业性好、能力卓越的人才。招聘的教师应爱岗敬业,能够全面研究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古泉州史迹的具体德育价值,采取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策略,以创新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加强中学德育建设,促进中学德育的有效开展。第二,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高水平的教育培训可促进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的形成。因此,学校应该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各级的德育培训,可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运用心理学的相关技巧,跟踪掌握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波动轨迹,及时对学生德育渗透。另外,还要特别对保护传承古泉州史迹的专业培训,从古迹建筑、古迹历史、古迹传说等入手,系统地学习了解古泉州史迹中所蕴含的文化特性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教师对古泉州史迹的认识,感受古泉州的文化魅力,不断探索古泉州史迹对提升中学生德育的路径。
(三)挖掘古泉州史迹德育价值的教学载体
由于应试的压力,中学课堂教学还是由考试科目的课程学习占据主要的阵地。因此,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古泉州史迹在德育运用的效果,是德育教师应该重点挖掘的。第一,创新教学方法渗透德育。丰富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例如,在思想品德课程教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师生之间》,和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都可以结合泉州府文庙的典故:泮桥石条寓指“七十二贤人”,及孔子对樊迟“因材施教”的故事。再结合学校的古泉州史迹文化长廊,充分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本地史迹,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体验性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德育教育。第二,开发感悟古泉州史迹的校本课程,形成系统的学习,以活动课的形式开发第二课堂,在校内学习古泉州史迹相关人物、古今史实、建筑特点、传说典故等,对古泉州文化进行剖析和解读,促进道德认识的内化。
(四)创新古泉州史迹德育的活动载体
实践出真知。中学的德育教育不能仅拘泥于课堂教学,要把传统课堂扩展开来,走到校园内,再走出校门延伸到社会。这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系列活动,宣传和普及古泉州史迹的知识和文化,引导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启迪和教育。第一,参观走访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看、听、访、查”的方式走访16个古泉州史迹,引导学生近距离的接受古泉州遗迹文化的熏陶,并且深层次地体会当中所蕴含的德育价值。从富有时代烙印的古迹中感悟古代泉州人勤劳勇敢、敢拼会赢的意志力,从潮起潮落的江口码头感受泉州人漂洋过海、闯荡世界的进取秉性,从多种宗教共生共荣的奇特局面感受泉州人海纳百川、兼容天下的广阔心胸……通过实地走访,调动学生地积极性及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设计活动主题,如尊师重教主题、东方大港主题、宗教文化主题等,可以引导学生眼见为实,创设身临其境地感受古泉州史迹。通过多形式的互动、渗透和整合开阔学生的眼界,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达到德育工作的目的。第二,参加“孔庙拜师礼”系列活动。现在,每个新学年开学,泉州市政府、教育局都会在府文庙举行“孔庙拜师礼”仪式。活动一般有三个议程:一是举行孔子圣像祭拜仪式;二是举行拜师礼仪式;三是举行八佾族舞表演。通过学校组织学生去参加这一系列的活动,纪念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孔子,并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综上,古泉州史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与价值,这些都是泉州儿女在历史长河中传承与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把其运用于中学的德育工作,对于中学生吸取泉州文化的德育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大的意义。
作者:林晓东 单位:华侨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