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

时间:2022-07-16 03:40:53

导语: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分析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该文件明确了学前社会教育在整个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在宏观的政策上给予了社会领域教育制度上的支持和指导。当前我国大力倡导基础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并开始关注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现实中,我国幼儿园在社会领域的教育认识和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笔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赣州市的公办园进行抽样调查,经调查分析,提出几点专门针对赣州市公办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实施的建议和对策,目的是为区域公办性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活动实施的改革提供建议,促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不断反思,提高社会教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切实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幼儿园

(一)环境创设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受到成人为其创设的物质环境的深刻影响。儿童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境本身所提供的一些线索和暗示来参与活动。比如,阅读区的进门处在地上粘贴了三双小脚丫,幼儿就知道此区域一次只能有三个小朋友参与。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更多的是在观察儿童活动、分析幼儿心理的基础上,不断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变化的环境,借助环境创设对幼儿提供隐形提示和指导。正如蒙台梭利教育一样,教师要努力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潜移默化地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经验和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环境创设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更好地帮助幼儿达成一些社会教育的目标。幼儿园所要做的就是积极支持和配合教师为幼儿创造一个适合社会性发展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二)园长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实行的是园长负责制,园长全面负责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园长的教育理念必然影响整个幼儿园的教学。因此,园长要不断学习,革新并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重视社会领域教育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同时,给予幼儿教师更多教学上的支持,广泛搜集信息,鼓励幼儿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给予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对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教学的教师予以适当奖励,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三)设置专门的社会领域

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不能因为擅长该领域的老师少,社会活动开展较难,不易把握,而不设置专门的教研组。和其他教研组一样,定期开展开放式的园本教研实践研讨活动,鼓励幼儿教师自由发言、畅所欲言,在平等开放的气氛中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同时,根据本园的园情,和其他幼儿园一起,共同组织园级社会领域课程公开课、观摩活动,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幼儿园课程比赛。可以积极组织“老带新”“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发挥老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模范作用,为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帮助。有条件的幼儿园,应定期或不定期实施园际交流与观摩活动,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总之,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提高社会活动的组织频率和教学质量。

二、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诸如国培、进修等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化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人学习和钻研社会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学方法,拓宽社会教育的学习内容,尤其是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时代特点,提高内容的生活性和趣味性,重点是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活学活用、趣味游戏的方式,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幼儿参与、操作和体验,明确表扬的具体指向性,提高幼儿的参与性和教学效果。比如,中班社会活动《找朋友》。当教师问幼儿喜欢哪些小朋友一起玩时,大部分孩子喜欢的都是班上很受欢迎的幼儿,当问他们为什么时,他们的回答则是:“她很漂亮”“他魔方玩得好”“她有很多芭比娃娃”“他不打我”“他请我吃好多好的”等,这些回答往往是表面化的,而没有指向内部实质,即受欢迎的幼儿其实是表现出了某些亲社会行为,或者是拥有积极友好的交往策略。这样的结果要求幼儿教师在总结小朋友的回答时,应当引导幼儿意识到亲社会行为和积极的交往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朋友,要启发幼儿去思考哪些行为可以帮助我们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并鼓励他们去做。下一个阶段,教师就可以通过情境表演、观察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先帮助幼儿理解分享、谦让、合作等交往策略和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以及哪些具体的行为可以将其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环境,给幼儿提供大量实践、练习、体验的机会和平台,帮助儿童切实习得适宜的交往策略和社会行为。

作者:宋京芸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多元文化论文

一、多元文化融入教育的理解

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现代教育倡导的一种基本理念和一种教育改革。克瑞斯汀(Christine,1999)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基于对民主的信仰和珍视,在存在文化差异的社会中与多种文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确认文化多元化的一种教学和学习取向”,其目标在于“使属于不同人种、宗教、文化、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美国学前教育专家莫里森(G.S.Morrisonrenwei)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帮助儿童理解、欣赏、尊敬其他种族、性别、社会经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使儿童能够在一个不同文化的世界中生活、学习、交往和工作的教育,获得平等的机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在西方,多元文化的概念多立足于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多元文化是尊重和平等对待弱势民族与不同的种族文化。而今,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多民族国家必须直面的挑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文化社会系统的构成不仅来自中华民族内各民族的文化,还来自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等文化形态的冲突与融合。

二、多元文化融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必要性

学前儿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他虽然还没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但必须按照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样式受到培养。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儿童全球化视野

过去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一种误区,即:喜欢突出和颂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用意识形态的思维批判和贬低其他文化,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认为“资产阶级思想都是腐朽的”、“资本家只知道享乐”等等,从而树立一种文化对立情绪,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把我们紧紧连接在了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往将面临共同的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要解决各自文化中的问题,必须要培养国际视野、全球眼光,相互借鉴经验。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关注全球动态,了解国际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本土化与国际化接轨。

(二)增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多元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前儿童认识和了解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感知中华民族内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特色、民族礼仪、民族语言,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语言、文化、民族历史的美好与伟大,从而树立自豪感。

(三)培养开放意识和接纳能力

多元文化教育为儿童创造了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文化的机会、接触不同的族群,既知道自己民族的文化与历史遗产,又能学习和感知新的外来文化,同时还增强了他们对其他民族的喜爱,学会接纳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习俗与语言。从小培养儿童开放的意识和悦纳他人的胸怀。

(四)学会分享和理解

儿童出生后作为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人,不仅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多元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帮助儿童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学会不同的礼仪,尊重他人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同情不同民族人民曾经遭遇的磨难。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多元文化视域的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社会教育作为五大领域活动之一,足见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其一生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教育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性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为主要内容。基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必然要与《纲要》规定的内容契合,因此,笔者认为主要应抓住三个方面开展教育。

(一)加深多元文化认知

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生是建立在其社会性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儿童一出生就积极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环境刺激,并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建立认知。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是其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主动与被动感知理解的一种心理活动。儿童对多元文化的社会认知内容包括:了解全世界不同的民族与种族以及他们使用的语言、生活习俗、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经济发展、宗教仪式等等,从而树立儿童多元文化的初步意识,加深其对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丰富性的感知。

(二)培育多元文化情感

学前儿童的多元文化社会性情感是建立在他们的认知基础之上,在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内心感受、心理体验。情感具有动力作用,它渗透在儿童生活和幼儿园活动中,对儿童的认识、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培育学前儿童积极的多元文化情感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培育文化自尊情感,通过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感受丰富性,培植民族文化自尊感。二是培育尊重其他文化的情感,通过面向世界的教育帮助儿童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尊重其他文化。

(三)促发亲社会性行为

学前儿童的多元文化行为的发生一定是基于其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认同并产生相应的社会化情感。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生活中对他人和事情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有可能是亲社会性行为,也可能是反社会性行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幼儿良好的亲社会性行为,比如,对少数民族孩子的服饰表现出喜爱、赞美,对外国小朋友的语言表现出兴趣,等等。

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多元文化视域的实施途径

培育幼儿的多元文化意识是当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育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还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的最佳途径。对学前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本质上要让幼儿认识感知本民族文化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同时增强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意识渗透,初步树立幼儿能以客观公正、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民族和种族文化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对学前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要考虑到每个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每个儿童的家庭背景和语言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儿童的积极情感与多元文化体验连接起来。

(一)创建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多维体系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因此,各类幼儿园应当基于本地实际,结合民族特色和当地风土人情,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并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形成体系等途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教师培训等途径具体加以落实。1.打造多元文化主题幼儿园。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根据当地民族风情把幼儿园建设成为以民族特色为主题的幼儿园,包括幼儿园的建筑外观、环境装饰、教育理念都可以体现民族特色。在一些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区或者因某种历史原因形成的特定居住区域,例如建设“客家文化幼儿园”、“金沙文化幼儿园”等等,充分彰显和尊重民族文化的独特与多样,从而达到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2.创设多元文化环境。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标识,比如说到新疆的维吾尔族,我们就想起“大盘鸡”。看到哈达,我们就想起藏族儿女热情的歌舞。看到“桑巴舞”,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巴西。幼儿园在考虑幼儿的构成基础上,把多元文化的教育因子植入到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中。例如,打造民族大舞台,定期在幼儿园开展不同民族的服饰秀、歌舞表演等;创设国际走廊,把各个国家的国旗、国徽、民族特色做一个陈列展示,等等。3.设计多元文化主题活动。从幼儿的兴趣特点出发,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为基础,把不同国家、民族的地理、建筑、风土人情、饮食习惯编制成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以主题教育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目的是养成幼儿对多元文化的积极态度,充分让幼儿理解和尊重来自不同民族和种族的文化。例如,很多幼儿园都在开展“大创游”体验活动,具体做法譬如“美国饮食吧”、“美国购物街”、“回族餐厅(或者伊斯兰餐厅)”等等,如果在这些活动中植入多元文化内容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开展师资培训。多元文化教育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教师的水平,对教师进行多元文化理念与教学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理念的人,宽广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知识素养必不可少,同时还要具备性别公正意识和行为,避免幼儿性别角色歧视、种族与民族歧视等等。当前国内的幼儿教师在职培训比较多,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当把多元文化内容作为必选课程。同时每个幼儿园也可以开展园本培训,帮助教师提高多元文化教育意识和能力,引导教师花大量时间练习怎样适当选择教育材料、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

(二)建立多元文化教育伙伴关系

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置身于社会之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时候这种因素变得更为潜移默化和不可控制,甚至更为深刻。这就需要我们把社会中一切有利于儿童社会性良好发展的重要资源充分利用起来。1.挖掘家长的潜在优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中起着关键作用。人的习惯、态度、交往能力都深深地印刻着父母的痕迹。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家长的参与度,挖掘家长的潜在优势。特别是现代城市家庭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在教育和影响孩子方面自觉意识比较强。幼儿园应该把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告知家长,获得家长的认可,从而引导和转变家长的观念和行为,最终影响孩子。例如,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观摩幼儿园的多元文化主题活动、参观多元文化主题走廊等等。2.寻求社区与公共资源支持。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公共资源,补充和丰富幼儿园的多元文化教育载体和途径,提高教育的实效。比如参观民族博物馆、体验民族特色餐饮、玩转民族特色街区、与社区联合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周、邀请历史专家讲解民族历史等等。总之,一个国家公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社会群体是否和谐、国家是否稳定等重大问题。而公民的素质高低则取决于教育,尤其是开始于幼儿阶段的社会教育,因为一个人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之根基形成于学前儿童阶段。而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否具备多元文化的价值认知、积极的情感、恰当的行为,将深深影响我们整个教育甚至整个社会。

作者:蒲永明 单位:成都大学幼儿师范学院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中的运用

摘要: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是一项核心的课程内容。在这门课程当中,我们主要倡导培育孩子们的社会性,同时借助一些正规或者非正规的显性或者隐性教育直接提升孩子们的社会性整体的发展水平。所以,在进行针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课程的时候,需要将正规和非正规、隐性和显性相互融合的方式,保证学生们能够充分地掌握知识,贯彻落实案例教学法,在“做”中“学”,充分地发展学生们质疑能力以及探究能力,锻炼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际应用

学前阶段的儿童社会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当中是一项核心、专业的课程,属于必修课的内容,就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掌握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社会综合能力,同时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针对一些社会教育的内容适当地提出有效且可行的教育措施,构建合理的教学活动计划。就这种情况而言,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强调提升学生可持续性发展、锻炼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水平渐渐地已经变成了教学改革当中非常重点的内容,适当地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对教学方法进行变化、对学生们学习的方式进行调整、督促学生们积极参与、并乐于去动手探究分析,锻炼学生们搜集并处理信息的实际能力、取得新知识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等,这都是新课程理念当中的内容,需要实际教学的实践当中进行落实。学习单单学会了书本上的刻板知识,但是却不会将它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那么即便能够熟练地背诵书上的内容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老师不但需要将书本上刻板的知识传授给同学们,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们了解怎样去学、怎样去用。

二、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完善儿童社会教育课程

(一)创建广阔的案例教学法的发展空间

进行学前儿童方向的社会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们走出社会之后可以自行设计面向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课程,并且能够展开适当的社会教育探究,针对本科层次同学们而言,需要将实践和研究融合在一起来看。不过因为以往在教学当中,更多的是需要让同学们了解怎样进行幼儿园当中的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工作,严重忽视了对社会教育进行研究的力度。真正进行课程设计以及课程教育都要建立在实践活动的研究基础之上,所以,有关社会教育所展开的实践性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实践活动的设计,需要让学生们在充分掌握并熟练应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充分理解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以及情况,并处理一些在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涉及到一些比较简单的研究和调查,设计这种活动也能够促进老师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使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处理问题。

在我国的俗语当中曾经有“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作为老师,需要让学生们保证充分理解知识基础之上,保证在实践活动当中能够进行有效地利用,并对所学知识展开系统归纳和深入分析理解,进而得到新知识,包括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调查分析的方式。而这也是案例分析法最终的内涵。

将教育寓于活动当中去,从实践活动当中汲取理论,在具体且可感的调查实践活动当中,保证让学生们能够真切感受到调查的过程和对应的结果,并且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随时抓住身边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提升他们的见解。

(二)借助案例教学法指引学生们展开实践性的活动

通常来说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范围都是在校内的,和外界产生的接触并不是非常多,处于这种知识爆炸的背景下,学生们对于信息进行接收的能力比较强,拥有的课外知识也比较丰富。但是培养学生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往往对社会的接触面比较狭窄,而且不能清楚认识社会现象本质,很难独立将知识运用在实际活动当中,要求老师恰当地借助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当中学习知识,并将知识反馈给实践活动。

比方说,老师在指引学生们进行社会调查的时候,可能会涉及到“白色垃圾”的话题,作为老师,可以适当地举出一些白色垃圾的类型以及常见的处理方式,再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例如“白色垃圾从哪里出来的?”、“白色垃圾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等问题,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可以凭借其独特的知识结构做出不同的猜想,再凭借这些猜想进行深入的分析,最终获得结论。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不但理解了白色垃圾的相关知识,同时还提升了他们对环保的认识。

(三)指导学生勇敢质疑、探究

所谓质疑,指的就是发现并提出问题,在学习方法当中是比较重要的方法,如果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而且能令这些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当中得到适当的解决和处理,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学习的知识,同时还能够从其中掌握学生们的独立学习习惯,将被动地位转化成主动地位。

老师想要让学生们在实践当中学习,就必须要引入适当的案例,锻炼学生们大胆地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尤其是在针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课程当中,如果单纯凭借老师进行活动设计,那么即便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也不会吸引学前儿童的兴趣。而最受学生们喜欢、且最适合学生们进行的活动还是自己进行设计,他们能够严格尊重自己所制定出的计划。

比方说,在我国某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进行针对学前儿童展开的社会教育课程当中,老师会经常提出一些和学习内容、日常生活有关的案例,比如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家长对学前儿童的交通守则、社会公德的了解情况等,并从案例当中引出一个课题,保证在开学之初就向学生们布置社会调查的小组作业,借助这种活动,学生们不但能够了解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所具备的意义以及实际任务,同时也基本了解针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进行研究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巩固关于设计问卷、设计提纲、测试可信度等方面的技巧,同时还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结语:

新世纪科学技术都在飞速地发展,案例教学法借助让学生们非常喜欢的形式打破了在学习上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拥有非常直观且形象化的特征,很容易激发学生们进行学习的动机,打造出民主且开放的课堂环境,令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和调查活动当中去,提升其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从整体上来看,案例教学法优势和学前儿童社会课程相互融合,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融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基于“感觉循环动力模型”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受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身心语法程式学)[1] 的启发,在个体咨询和群体教学的工作实践和相关思考中,笔者发现了有效塑造和改变灵魂的工作思路――现暂称之为“感觉循环动力模型”――这是个体自我完善和社会化的有效工作思路,也是帮助个体自我完善并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有效工作思路。笔者在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教学工作中,苦于研究资料的缺乏,常借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进行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相融合的应用性探索与尝试,现试图作初步的系列研究。本文即是系列研究之一:简介“模型”及其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适切性。

一、“感觉循环动力模型”简介

1.产生背景

(1)教学工作的需要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为学前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应用性,长期以来,国内较为系统的教学参考资料只有两本书:张宗麟著的《幼稚园的社会》(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虞永平主编的《社会》(《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1997)。在2001年新的《纲要》颁布实施后,更加认识到对学前儿童进行深入、系统的社会教育的必要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的“社会性发展”部分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而关于教育的研究、尤其是教育应用的研究需要比较细致和漫长的工作。在教学工作实践中发现,借鉴和融合是学前专业学生社会教育课程教学和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必经之路,在借鉴和融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才会产生独特成果。

(2)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启发

既然意识到有必要借鉴与融合,同时又有一定的便利,理所当然地多了一些相关探索和思考。也是机缘巧合,笔者同时兼任心理学教学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有机会接触到传统心理学理论和鲜活的心理工作个案,近年又较多学习了NLP的理论和技术,在多个专业的班级教学和不同类型的个案应用中,发现按某种思路进行工作能简快而有效。

那是怎样的思路呢?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研究意识的增强,渐渐发现上述“模型”。该“模型”的发现受华人NLP大师李中莹老师的启发,前半段直接沿用了他教学中的内容,后半段(自我价值系统、自我意识、社会价值系统、来自自我和社会的愉悦感受对“感觉”的充实和强化)及其整个的圆形图式(循环图)是笔者在对李中莹的教学观摩中和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中得到的。李中莹的犀利简快、李子勋的灵活睿智、尼克•莱佛士(Mr.Nick Le Force)的婉约坚定对模型的探索和创建有潜隐影响。投稿前特别征得李中莹老师关于版权说明的同意。

整个“模型”实际是笔者基于所学、所做、所思而产生的一个假设,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历程,正在从半自觉向更自觉、从不完善向渐完善、从非系统研究向系统研究方向发展。

2.“感觉循环动力模型”的基本涵义

(1)“模型”示意图

(2)“模型”中的主要概念

1)“感觉”:与“蒙台梭利教学”和“心理学”中的“感觉”不同。这里的“感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人、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感受,包括身体和心理的感受,强调感性(基础性),强调主观感受(如情绪感受)。

2)自我价值系统:从根本上统领个体的一切个性反映。是个性中的高级系统。是在与社会系统互动中起着基础作用的初级系统。

3)社会价值系统:从根本上统领个体的一切社会反映。在自我价值系统基础上形成。

4)“悦己、悦人”。“悦己”:在良好的自我体验基础上形成的悦纳自我的积极感受。“悦人”:在价值观指引下的亲社会行为,获得社会积极回馈后产生的对他人、对社会的积极感受。

3.“模型”的构成与要义

(1)本“模型”是简明、有效的心灵工作模型。从“感觉”动力切入,并不断积聚动力,建立和完善自我价值系统,推动人格提升,实现个体社会化,并进一步完善自我。

(2)“社会价值系统”建立在“自我价值系统的基础上”。培养“社会人”要从个体的自我完善或帮助个体进行自我完善开始,最终进入“个体――社会――个体”的大循环。

(3)个体自我的完善一般情况下从“自我价值系统”的完善着眼,从“感觉”着手,进入“感觉――价值――感觉”的中循环。

(4)从自我角度看,“自信、自爱、自尊”的形成与巩固是本系统中的小循环,所形成的“自我价值系统”是外达社会、内固自我的关键环节和系统。

(5)胸有成竹,手中有器;教育有法,教无定法――理解了该模型,可以从任一环节切入,遵循总体思路、有所侧重地进行工作。例如,对大学生做工作时常常直接从“自我价值系统切入”,对幼儿做工作时常常直接从“感觉”切入,步步深入、层层提高。

(6)在遵循原理的基础上产生“多快好省”工作效果的秘诀是:因人、事、时、地而异,因目标而异,对照模型,缺什么,补什么;做什么,做成什么,强化什么。

4.“模型”的工作流程与要点

“感觉”是灵魂工作的一般起点,有“感觉”才有“尝试(行动)”的动力,有“尝试”才有可能积累“经验”,在足够多“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能力”,“能力”被多次“认可”形成“自信”,而后建立“自我价值系统(整个价值系统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完善“自我意识”,来自“自我意识”中悦纳自我和来自“社会价值系统”良性回馈的悦纳他人、悦纳社会的体验再次形成个体新的“感觉”,成为以后继续进行尝试的动力。本模型揭示了灵魂工作的起点(感觉)、程序(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难点(愉悦的感觉)、重点(认可)、关键点(尝试)等问题。

5.“模型”的主要特点与价值

本“模型”有清晰的思路、缜密的逻辑,所呈现的由低到高的工作程序、由简单到复杂的心理结构、层次清楚的心理系统,使该模型易于理解,便于操作。对激发动力、培养能力、增强自信、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等都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思路、具体的做法可循。

二、“感觉循环动力模型”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适切性

幼儿的年龄特征、社会的需要、新《纲要》[2]的要求、社会教育的领域和学科特点均要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深刻久远、和谐统一的教育。本“模型”尤其适用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利于摆脱社会教育的“说教”痼疾,有利于进行多途径、多形式、一致、一贯、潜移默化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将“自然人”塑造成“社会人”的教育,是塑造或改造幼儿灵魂的系统工程,灵魂塑造或改造的根本点和难点是动力问题,灵魂塑造的终极目标是塑造和改变在人格中起统领作用的价值系统。价值系统决定个体人生的方向、社会化状况、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作用的性质,而自我价值系统。系统的基础,抓住建立自我价值系统的根本进行工作则事半功倍。本“模型”便是从动力切入,并不断积聚动力、建立和完善自我价值系统,以推动人格提升、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工作模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及其课程设置艺术的认识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教育被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提出,然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究竟指什么?它和相关教育概念及相关课程领域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这些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澄清与阐释,而理论的不清晰常常会带来实践的混乱。辨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及其课程地位等问题,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定义及其内涵分析

(一)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定义的认识

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定义,有的学者将之表述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具体来说是指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规范、社会文化),形成积极的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掌握与同伴、成人交往以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使幼儿能有效地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教育。也有学者将其表述为:幼儿社会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价值取向,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向幼儿施加多方面教育影响,使其逐渐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

根据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事实与价值的把握,我们认为无论是学科意义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还是课程领域意义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儿童的完整发展。从课程实践角度出发,我们尝试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定义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等多种途径,陶冶儿童性灵,最终实现培育具有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儿童之目的的教育过程。

(二)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涵分析的认识

学前儿童的教育者主要是幼儿园教师,他们是幼儿社会教育的主导力量。虽然家长也十分重要,但在学校教育中家长是教育的合作对象,而不是主要行动者。教育的依据是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与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前者是外在根据,后者是内在根据,学前儿童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强调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是从文化与社会发展这一角度来理解教育的作用的,即教育应当是引导社会发展的活动,应当倡导积极的文化价值,自觉引导孩子批判与反思消极的社会文化价值。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并不以掌握系统的人文社会生活知识为目的,而以丰富儿童心灵、发展儿童社会性、培育儿童良好品德与社会行动能力为目的,其中心灵的丰富是在对生活的丰富体验中获得的,良好的社会理解力、品德与行动能力是在与社会环境积极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可见,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是基于儿童生活事物的人文社会知识,具有启蒙性、基础性与具体性等特点。儿童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社会行动能力的发展都是以此为前提的。儿童性灵作为一种精神潜质,从根本上来说是纯真的,也是充满活力的。《说文》曰:“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这种本初的充满活力的善性是一切道德才能的基础。幼儿教育就是要保护和滋养这种本初的善性,使儿童的成长始终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品德与社会理解力和行动能力相关,是社会理解力与行动能力的方向和灵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帮助孩子养成有品德的性灵、有品德的理解力以及有品德的行动,一切都要以道德和善为原则。

二、社会教育在学前儿童整体发展中的课程地位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让儿童学会科学地认识与探究客观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的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欣赏与创造美,还要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

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提出,既具有研究上的意义,也具有实践上的意义。从理论上看,有助于研究者理清社会领域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帮助教育者形成更科学与恰当的教育意识;从实践上看,课程领域的相对区分有助于教育者根据不同发展领域的特点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关照发展的细节,但这种领域区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领域有整体联系的区分,因而在课程实施中,教育者需要建立一种整体教育的观念。

三、如何摆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作为课程领域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在综合与变革以前的幼儿园社会常识教育与幼儿德育基础上出现的一个新的课程领域。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学科,而是一个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儿童主要学习的是如何协调自我、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习得与人和环境互动应有的知识、能力、态度与行为技能等。这一课程领域主要关注的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最终帮助儿童形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与善待世界的基本态度。

(一)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健康教育关系的认识

健康是所有幼儿园课程体系都需要关注的领域,它包括身体的健康、情绪与心理的健康以及道德的健康。其中幼儿情绪与心理及道德健康也是社会领域关注的问题。当孩子有良好的师生与同伴关系时,他就能获得安定与愉快的情绪,并形成安全感与信赖感,这是良好社会情感形成的基础。同时,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可见社会教育与健康教育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但社会教育在关注儿童情绪与心理健康时,更注重它的社会发展性。社会教育的责任是倡导先进的文化价值观与态度行为,这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健康。

(二)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语言教育关系的认识

语言是儿童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儿童才能与人沟通。但从社会教育的目的看,幼儿园教育不能止步于教会孩子说话,还要教会孩子善于倾听,并说礼貌的话、温暖的话、善良的话、优美的话。当孩子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时,他们感受到的不只是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还有作品中人物的丰富心灵,让孩子从作品中体会到善与恶的争战、美与丑的较量。另一方面,如果语言教育没有了美与善的灵魂,就会成为抽象的没有生命的符号教育。在这种教育下,孩子可能会很流利地说有益人、温暖人的话,但也可以很流利地说伤害人的话,这全看教育者如何引导他们在利人利己的立场上运用语言。可见,语言在塑造儿童的社会性品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科学教育关系的认识

引导孩子探索与认识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我们探索与认识世界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世界,还要学会更好地保护世界。科学的技术如果没有仁慈之心的支持,也有可能变成伤害人类自身的利剑。如我们有了更多征服自然的方法,带来的是环境的日益恶化。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必须认识到引导孩子学会认识与探索世界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有一颗仁慈之心,让他们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学会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艺术教育关系的认识

艺术对性灵的陶冶具有特别的作用,艺术教育的价值也正在于它能够展示生命的美,畅想生命的自由,弘扬生命的价值,维护生命的尊严和张扬生命的个性。它的目的是要培养能够运用艺术语言表达丰富美好的情感和进行心灵交流的健康个体。当孩子学会用画笔或是音乐表达出他内心美好的体会和感动时,艺术就产生了。同样,当感受到美与善时,他就已经接受了社会教育。由此,教育要尽可能用艺术化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到各种美与善。

(作者张瑛系驻马店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园长,特级教师)

临颍电业:强化“四个能力” 打牢消防安全

12月5日,临颍县电业局组织安检、物业、信息等部门人员,对局办公大楼进行了消防安全大检查。这是该局强化“四个能力”建设,打牢消防安全管理的一项具体举措。

针对冬季火灾易发、高发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处置能力和安全自救能力,临颍县电业局以三级安全网络人员为重点,组织全局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建设。一是利用安全网例会、班组安全活动等学习机会,开展内部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二是组织开展全员消防安全知识普考,开展逃生、灭火等实践演练活动;三是组织三级安全网络人员对机关及各供电所、变电站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消除企业消防安全死角。通过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上升到了全新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