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7 11:15:37
导语:在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层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则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文章针对美丽乡村――承德县的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就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从而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到老百姓缺什么、需要什么,并针对“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按照以下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方面,提出要在保障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保障落实的层面上,同时要大力推广形式多样的、并能够充分体现农村各个地方特色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达到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当然十八大中也提到,要努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一步建设。这就要求我们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
自2014年以来,承德县按照党和国家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积极把承德县的各个农村整改成符合具有北方山区特色的“环境整洁、田园风光、设施配套、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虽然在一些地区,农民的收入会呈现逐年增加的状况,而相比之下农村文化的发展想要达到与经济的发展成正比的优良发展状态是远之又远。因此我们为了解承德县目前农村的文化生活现状,进一步深入农村调查,并且更深层次的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更优建设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一、承德县农村文化生活现状
承德县属于承德市的下辖县之一,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积淀丰厚。由于特殊的山区地形,使村庄分布十分分散,我们的调查地点涉及城中村、近郊村、远郊村等富有代表性的村庄,以便充分了解农民的文化生活情况。
近年来,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承德县重点打造了极具自身特色的三张文化名片,他们分别是朝梁子语录碑公园、城市规划展览馆和酒文化博物馆。但这些地标性建筑文化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农村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处于初中文化水平,村民家庭现代化程度也普遍提高,手机或者电话成为主要通讯工具,电脑普及比较广泛。
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农家书屋各村基本具备,几乎每个村都有健身广场,还有篮球场等,像朝梁子村还具有特色建设妇女活动室、乌龙矶村还有光荣院。村民的业余时间活动种类很多,在广场舞盛行的今天,夜晚村中妇女在健身广场活动的身影天天可见,偶有文艺演出,约每半年一次。除此之外,还有送电影下乡活动,这在离县城较近的村子如乌龙矶村、路通沟村每三个月一次,较远的村子如辛家庄村则就是每半年一次。在条件比较好的村庄,如乌龙矶村,还会组织一年一次的集体旅游等活动。在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每个村里的村民还会自发组织起秧歌队、舞龙队、马叉队,有的村子还会组织唱大戏。但是由于组织制度的不完善,这些活动并不能长久地坚持下来,在近几年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了人们饭后的谈资。村民主要业余活动集中在聊天、看电视、广场舞以及打麻将等活动。从更深层面来讲,这些活动的根本作用是打发时间,并不能在精神层面让村民受益,村中健康的文化十分贫乏。
二、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文化活动经常性差,对传统节日不够重视。近几年农村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在经济发展中民俗却逐渐丢失。大部分村子没有规模性的文化活动。比较具有规模性的文化活动举办时间通常只是在春节前后,比如简单组织稍具文化气息的活动,如舞大龙、耍狮子、扭秧歌等。在其他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并没有举行富有节日特点的庆祝活动,比如赛龙舟、赏月等。同时,农民在空闲时间的文化活动也极其简单,一般都是在家看电视或者录像带等,或者是在亲戚朋友家打麻将。由于活动地点除了在家就是外出,所以导致十分缺乏具有集体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一些前几年还有的活动如庙会、灯会,在近几年却停止举办。
2. 村委会对农村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有些村中虽建有书屋或文化中心,并且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但是很多村民并不知情。在我们调查中,数据显示,有仍有7%的村民对村里举办的活动不知情。
3. 村中文艺工作者整体素质低、年龄大,缺少新鲜血液。民间文艺团队很多,但大都缺少高水平的优秀人才。由于基层的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在乡镇文化站没有正式的编制,这让许多有经验的“老文化人”不能专心工作,另一方面,因为工资福利待遇低,使从事农村文化工作的部分专业人员不能更好的做到爱岗敬业。而村中文艺团体一般都是自发形成,他们自筹经费,演员只有农闲时演出,务农放在第一位。这些人当中最高学历的大多也只是高中,并且他们都是靠自己I悟形成的各具特点的文艺专长,更不乐观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仅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只是为了自娱自乐,并不能更好的将自己掌握的相关技能教授给更为年轻的下一代,使这些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据我们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各村从事文艺事业的文艺工作者的年龄绝大多数集中在60岁上下,由于受到身体和工作等种种原因的限制,他们用来进行文化活动的时间都很少。因此,农村文化活动缺少年轻人参与,农村文化事业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
4. 农村男女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差别极大。女性参与程度较大,但年龄偏高,大多在40岁以上,以五六十岁人为主。男性对文化活动兴趣较低,业余时间大多数会选择在家看电视、打麻将等。
5. 村民的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影响小。很多村民知道村中正在举办文化活动,但对这些活动并无兴趣,甚至有些人对这些活动感到不理解,认为过多的参与这些文化活动会耽误农活,影响其他工作的正常进行,认为是不务正业。同时,村里组织的文化活动频率不高,不能将文化活动持久并长期的坚持下去,由于村中人口分布和地理位置的原因,造成部分文化活动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横向辐射面小,导致群众的参与度很低。
三、原因分析
1. 基层领导干部的老思想。重视经济发展轻视文化建设、思想认识不全面、重视力度太轻。有的乡镇领导认为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是上级的事情,对此没有将文化建设工作提上相应日程上来,在以往的工作具体部署安排上,往往夸大经济发展作为物质基础的实质性作用,而忽视或轻视文化在发展中所起的思想政治的牢固的基础性作用,并没有像重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教育工作等那般重视程度来重视村中文化方面的建设,他们看不到经济与文化之间具有极强的辨证关系,更看不到二者必须协调统一发展,没有认识到经济和文化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以当村委会的精力和资源都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时,农村的文化建设则会被忽视。
2. 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职能作用发挥不突出现象显著。如有的村子名义上有其独立且固定的文化站,或者有的村子实行由一人主抓文化工作,可调查中发现与此同时并没有独立的文化部门来与之应和。同时农村的文化工作一直处于无人组织、无人辅导的瘫痪状态。主要由于农村的文艺人才培训工作一直得不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因此,导致了许多上级曾经颁布的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中断,从根本上不能贯彻落实到农村中去,市里组织开展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基层并没有积极地参与。
3.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簿弱,且结构安排不合理。承德县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贫乏,一些活动场所及大部分必要的器材短缺,且文化设施闲置、挤占、挪用、变卖现象突出。村中活动设施结构安排不合理。把棋盘安放在路灯的旁边,这在夜晚是看不见棋子的,男性村民只能在村中的路灯下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
4. 男性村民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差。受传统观念影响,男性村民很少参与广场舞等活动,认为那些活动适合女性参与。同时,村中没有适合男人参加的文化活动,现阶段并没有如同广场舞风靡妇女一样风靡男人的集体文化活动。农村很多妇女没有正式工作,所以相比较男人有更多时间参加文化活动。
5. 忽视了农村人口结构变化。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人口流动性大,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老人和儿童成为村庄的人口主体。由于基层的文化建设的实施和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忽视了考虑农村人口结构变化。村里老年人都以务农为主,并且很多人是文盲。虽然每个村差不多都设置了农家书屋,但农家书屋的书,老年人根本看不懂,因而也并不感兴趣。有一个很现实的现象,有些村的农家书屋除了自家管理员外没有第二个读者;电影下乡多为抗战、近代片,多围绕乡镇中心工作编排,题材旧、没有吸引力。因此,该类活动也不能吸引农村大众的眼球,村民也因而失去了兴趣。
6. 对农村文化骨干的培训工作不到位。多年来对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一直处于静止状态。由于负责对全县群众文艺骨干进行全面培训工作的是县级的文体局,但局里受到各种不利条件的限制,导致人才培养无法开展。如,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数量的不足,文化艺术的门类种类的不全,加上自身开展城镇文化活动的任务要求,所以培训文化专业人才时间有限,以致被搁浅。
四、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1. 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只有当决策者、执行者认为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时农村文化才能得到持续的深层次发展。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发展,而是文化、经济共同发展。文化的发展会提升村民的凝聚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基础,而经济发展又会反作用于文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2. 加大农村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恰当的宣传可以提高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当大家对文化活动真正感兴趣时,文化建设一定会得到人民的热切支持,那些被淡忘的民俗传统会逐渐回归,曾经热闹的传统节日会再次展现在群众面前。
3. 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文化部门努力向上争取用来建设文化层面的政策性资金和器材,促进农村文化活动的发展;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应充分保证各级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的到位;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研究并进一步解决由于农村文化服务内容的增加而需要扩充人员和经费产生的问题,确保文化服务活动能够顺利圆满地展开。县、乡、村各政府保证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来发展和提高农村公共文化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实施专项的资金及时并且足额到位,构造合理的结构分布,进一步为保证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以及室外的健身场活动所等各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4. 大力创新文化活动新形式,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文化部门和农村可以提倡组织开展村民运动会、村民歌手大赛等文化活动,让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积极调动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营造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活跃的文化氛围,尽最大努力极大程度的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同时,文艺工作者可以把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喜闻乐见的人和事创作并编排成受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可以加大宣传深入农村演出。用创新的形式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提升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质量。
5. 重视对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人才的全面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建设对丰富和提高农民文化生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要将文化人才的全面培训工作同其他社会经济建设工作共同部署,共同大力推进。各级农村政府要提高成立专门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效率。保证尽最大可能建立健全农村文化组织机构的合理性,高效建立各级乡镇文化站,尽可能配足文化工作专业人员,给文化工作者落实编制,形成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
摘要: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传统丧葬习俗是美丽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加强道德教化、维系家庭和宗族伦理、增强乡村凝聚力等重要功能。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农村丧葬习俗在继承传统和接受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功利化、物质化、庸俗化等“异化现象”。为此,在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理,引导传统丧葬习俗与乡村文明的融合。
关键词:乡村;丧葬习俗;异化;美丽乡村;文化
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文化建设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根本性、持久性影响。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将文化建设纳入其全过程,紧紧抓住“文化”这个深层次因素,实现文化建设上的突破。在当前各地建设实践中,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传统丧葬习俗异化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农村传统丧葬习俗具有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心理背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的精神家园和乡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农村整体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农村传统丧葬习俗在现代城市文明的“改造”下日渐式微,又在“传统”意识和心理的惯性下顽强坚守,处于一种矛盾、纠结、茫然之中,出现“异化”现象。因此,认真研究农村传统丧葬礼仪异化,对于积极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守住“乡愁”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传统丧葬习俗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社会道化教育。丧礼现场的庄重严肃、逝者家属的悲戚,往往会使人本能地产生对生命终极价值的思考,激发人对于家庭、亲情、人伦、孝道、生命的情怀,经受一场“精神洗礼”。丧事的体面与否、隆重程度往往与逝者及其子女亲人的声誉、品质、社会关系等因素紧密相连,也会引发人们的自我反省反思,对于人们崇尚道德、积极“向善”、构建美丽乡村的和谐社会关系起到推动作用。
家庭与宗族伦理维系。传统丧葬习俗的核心是“孝”。“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1],丧礼是对逝者行孝的继续和延伸,丧葬一切仪式、程序、物品都是表达、实现和围绕“孝”进行。一个在父母长辈在世时未尽孝、不尽孝的人,在丧礼上往往会受到严厉的道德批判和惩罚而为人不齿,在社会生活中也可能被边缘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因此,农村传统丧葬习俗“有助于保持群体对宗族传统和历史的记忆,维持道德信仰,群体的凝聚力借此油然而生,通过所有家族成员参与的仪式,家族不断地强化自豪、忠诚和团结的情感”[2]。总之,传统丧葬习俗对于加强传统家庭和宗族伦理,增强凝聚力、强化族群认同等方面发挥着纽带作用。
乡村凝聚力建设。“丧礼重于婚礼,亦重于其他人生仪礼。丧礼是终于一切的大礼。”[3]在农村,丧礼依然是村民普遍重视的大事。丧礼往往由村里或逝者家族中的德高望重者出面主持安排,村民亲友自发协助帮忙或凭吊。在丧礼过程中,一方面村民之间的感情实现交融,有助于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参与丧礼协助事务进一步强化了村民的身份认同和集体观念。因此,丧葬活动为村民调整、修复原社会关系,化解r村内部矛盾、增强村民的集体观念、身份意识和归属感提供了平台,进一步增强乡村的凝聚力。
二、农村传统丧葬习俗的异化及其表现
异化的哲学含义是指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性客体;而这个客体作为一种对立、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农村传统丧葬习俗的异化是指其违背了本身的核心价值、精神和目的,并损害丧礼的教化功能和人伦情怀,主要表现为:
丧礼功利化。传统丧礼是人们表达悲切、同情、关怀和怀念等精神和情感的场域存在。在丧葬活动中,人们自身情感的表达以及与逝者家人的情感交流是最重要的,“随礼”等经济行为只是人们表达关心、缅怀等情感、抚慰逝者家属并愿意与其共同分担痛苦和悲伤的外化。丧礼参加与否、随礼多少以情感为基础。当前农村的丧礼中,非情感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逝者及其家属占有的政治、经济资源等日益成为人们表达丧礼态度的影响因素,丧礼已经成为部分人利益交换的名利场。
丧礼物质化。丧礼本质是情感和精神的外化,其核心价值在于行“孝”,丧葬一切仪式、程序、物品都是表达、实现和围绕“孝”进行。脱离了“孝”的核心,丧礼就失去了基本的价值内涵。儒家思想认为,丧礼“丧至乎哀而止”,“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强调丧事中最重要的是真实的悲戚情感而不是周备宏大奢华的仪式。一些人在逝者在世时不行孝、不尽孝,在其去世后将丧礼视为彰显自身财力或影响力的舞台,重视形式的包装,讲究铺张浮华,刻意营造丧礼的宏大场面。这种“有礼无体”的丧礼,行为与精神脱离,缺乏真实的情感,宏大的丧礼礼仪背后缺乏对生命的敬重,仪式异化为表演。
丧礼庸俗化。中国传统丧礼观秉持“死者为大”,讲求“临丧不笑”、“望柩不歌”、“临丧必有哀色,执绋不笑”、“里有殡,不巷歌”,即人们在丧礼应保持悲戚庄重,在丧礼上出现笑声或无悲戚之情都是应当受到谴责,这也是“礼”、“仁”、“孝”的要求。“送葬之人,不哀不敬,则嫌于禽兽矣,君子齿之”[4],即吊丧之人,如果没有哀伤和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则连禽兽都不如。在目前一些农村丧礼上,不再讲究哀伤之情,现场谈笑不再成为禁忌。有的为了避免悲戚之声不足的清冷或尽可能增强“人气”,甚至组织脱衣舞、肚皮舞、演唱流行歌曲、魔术表演等娱乐节目[5],原本应该庄重肃穆的丧事成了庸俗不堪的戏谑表演场,悲戚、庄重的传统丧礼正被所谓的“现代、时尚”所侵蚀,滑向低俗、病态。
丧葬过度商业化。当前,丧葬的商业化运作机制几乎渗透于丧葬服务的几乎所有环节,已经从丧葬改革开始后的遗体花火、遗体防腐、墓地,到丧葬宴席、司仪、哭丧、丧葬用品、花圈、乐队、车队、风水、表演、修坟的一条龙服务。丧葬的过度商业化不仅弱化了其道化教育功能,挫伤其精神价值,加剧了丧礼的攀比之风,也损害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农村传统丧葬习俗异化的形成机理
(一)社会转型下城市文化的冲击与传统文化的坚守
“社会转型”是一种结构性社会变革和整体性社会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互撞击、改造、消融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结构体系。因此,转型期往往意味着矛盾期。
当前,农村社会正处于深刻转型过程之中,城乡二元结构正在被打破,而新的稳定结构远未形成;传统乡土文明不可避免地与现代城市文明发生角力,处于“接受与抗拒”、“妥协与坚守”的矛盾、无序、迷茫状态。一方面在城市文明的强势介入下,长期以来被标以“落后”、“愚昧”的农村传统丧葬习俗缺乏文化自信和话语主导权,独立性和自主性逐步丧失,经受城市文明的持续性改造和解构,农民的精神世界受到冲击,在城市文明面前不断妥协,农村传统丧葬习俗认同感逐步消逝,“现代”因素不断增多。另一方面,传统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结构依旧完整,农村“熟人社会”的基本形态并未改变,传统伦理道德仍然是农村和农民的基本价值取向。同时,积淀千年的农村传统丧葬习俗又以其强大的文化、精神和心理惯性保持着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广泛地地发挥着其内在的社会影响力,保持维系和调节农村家庭和社会伦理的社会功能,是农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满足着农民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从而表现出对于现代文明的抗争性。这也是一些地方采用行政力量强力推行农村传统丧葬习俗改革和活动往往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二)丧葬习俗要素的变动与结构的重塑
结构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是事物要素及其关系的总和。文化精神领域的结构独立于行动者的意志和意识,影响和制约行动者的思想观念和行动方向。农村丧葬习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精神存在,同样是一种具有结构特性的存在事物。农村传统丧葬礼仪要素主要包括主体、观念、物质三大要素。正是基于这三大要素的动态的相互关联性的链接,农村丧葬习俗才成为一种结构存在。
主体要素。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打破,农民从对土地的依附中逐渐解放出来,农民大比例进城务工,农村常住人口大量减少,农村呈现“空心化”,传统丧葬习俗所要求的人力资源资源欠缺。同时,由于城里的工作所限,返l奔丧的农民工在时间、精力上无法保证。此外,农村丧葬礼仪的传承已经开始出现断层,具有丧葬礼仪主持技艺的农民越来越少。这就为丧葬商业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可以预见,随着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成长为进城务工的中坚力量和农村现存的具备丧葬礼仪技艺的老人的逐渐逝去,农村丧葬商业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观念与情感要素。在市场经济影响和长期的城市生活环境下,农民的价值观念不断受到重塑。“挣钱”成为农民现实的、首要的目标,崇尚金钱、权力、讲究面子、排场等社会思潮正越来越侵入包括农民和农民工在内的国人心理。丧葬礼仪的主角逐渐由“死者”转移为“活人”,成为逝者家属彰显财富、地位和影响力的舞台。再加上农村常住人口的稀少,有的逝者家属为“聚人气”、“拼场面”公然引入一些低俗演出。一些农民工特别是二代农民工因长期与爷爷、奶奶等长辈异地生活,在情感上也相对疏远。再加上政府长期对传统丧葬礼仪的负面宣传,使得农村丧葬礼仪向形式化、物质化、低俗化方向异化,沦落为一场缺乏情怀、精神的形式表演。
物质要素。物质要素是农村丧葬礼仪的物质构成基础。物质要素主要包括:场域,即丧葬仪式所需要的空间场所,比如原来农村大量存在的宗族祠堂、自家住所等;器具,丧葬习俗所需的各类道具,比如寿衣、孝服、纸钱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原有的宗族祠堂等破坏殆尽,农民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丧葬仪式场域不复存在,丧葬仪式只能退而求其次,进行简单化、形式化处理。丧葬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使人们更便利的获得丧葬器具,同时农村中具有制作寿衣、孝服等丧葬道具的人才也越来越少,人们也不愿意在这方面花费精力,进一步加剧了丧葬商业化。
四、美丽乡村视野下农村传统丧葬习俗的价值重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提出,城镇化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新型城镇化要走传承文化的道路。历经千年积淀而成的农村丧葬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乡村居民(农民)的精神家园里抹不去的乡愁。转型期农村传统丧葬习俗的异化,已经严重侵蚀扭曲了其基本价值精神,侵蚀乡民的精神家园和乡土文化,使乡愁变味变质,亟待引导、扭转、修复。农村传统丧葬习俗的价值重构,重点在于其原有的文化和精神功能是否得以传承和发扬,实现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建设方向:
一是积极进行认知重构。传统丧葬习俗既有人性教化、心灵抚慰等社会价值,也存在着封建迷信和愚昧的落后成分。因此,在价值重构过程中,应剔除其糟粕成分,挖掘发扬其内在的敦厚良善的传统精神和积极的社会价值,让其重新回归到对生命的尊重与人性的关怀上。为此,必须纠正长期以来对其的完全否定的意识,科学公正地看待它,明确其在文化上的正当地位。
二是实现传统丧葬习俗与现代文明的柔性融合。农村传统丧葬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稳定性、传承性、独立性,是一种精神和心理存在。它不同于经济建设,不能用经济效益衡量其价值。因此,在价值重构期间,不能简单地用行政思维进行对城市文明进行强力推进、移植,对传统丧葬习俗进行强力打压、消灭;要尊重丧葬习俗变迁的客观规律,以科学方式实现其与城市文明的柔性融合。
三是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合力。政府要确立丧葬服务业的公益性价值,提高丧葬服务的质量,并给予特殊群体政策倾斜。同时,要建立丧葬服务市场化的准入和监管机制,惩戒非规范的市场行为。同时,要鼓励、培育丧葬服务领域的草根性非营利组织,鼓励人们从事丧葬义工服务,拓展参与殡葬服务的社会主体和活动空间。
作者简介:王震(1980.06-),男,汉族,宁波工程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摘要: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认知理念不够科学、历史包袱有待消解、反文化现象有所抬头、建设不够平衡等问题。为此,要转变基础政府的认知理念,不断增强乡村群体文化自建能力,深入推进乡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
关键词:美丽乡村文化;问题;对策
文化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持久性要素,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实现美丽乡村升级版目标,必须将文化建设纳入其建设全过程,紧紧抓住“文化”这个深层次因素,实现文化建设上的突破。在当前各地建设实践中,“美丽乡村理念融入并成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还存在很大不足,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文化的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遗产做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说,乡村何以美丽的灵魂,恰在于是否能够形成‘文化自觉’。”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应是一项战略工程。只有将美丽乡村作为一种文化内化到乡村居民心里,构建美丽乡村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形成美丽乡村的文化自觉和集体人格,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永续发展。
一、美丽乡村文化的内涵
美丽乡村文化是以乡村自然生态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基于乡村自然环境和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及思维方式的总和。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美丽乡村文化具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发展规律,同时又有着自身明显的文化特质,是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文化反思的产物。
美丽乡村文化具有传统性、开放性和地域性。它既是“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自然观和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传统性和地域性,又合理吸收和融合城市文化、工I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等文化形态,共同构成一个复合型文化体系,具有开放性。从长远来看,随着乡村自然生态、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不断改善,乡村对社会的吸引力会不断增加,城市“移居”乡村人口数量势必不断增加。
二、当前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认知理念有待转变提升。一是对于乡村文化与生态建设的“短视”。文化建设时间长,短期内很难见到实效。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地方政府更关注修路架桥、亭台楼榭等“立竿见影”的物质层面建设,对于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二是乡村文化过度开发。部分地方将文化建设项目外包给企业,无中生有胡编乱凑的“创造”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和形象,无视文化和生态的属性特征,野蛮开发、过度开发,使得传统乡土文化商业气息过于浓厚,文化缺乏生命力。三是是对西方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盲目追捧。在乡村建筑风格上,跟风模仿西方建筑风格,在文化内容上热“移植”城市文化。
历史包袱有待消解。1. 美丽乡村文化的环境载体建设仍待加强。在长期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过程侵占、破坏了大量的农田林地,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严重的土地、水资源污染问题。由于政策的延续性,农村地区仍然分散地存在大量小型加工厂、家庭作坊、养殖场等污染源。2. 农村地区历史文化建筑毁损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法律保护、资金支持、居民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和城市扩张,农村地区古建筑倒塌、被拆除的不在少数,濒危的历史建筑绝大部分也位于农村地区。3. 文化主题“空心化”问题突出。人是文化传承的关键因素。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现实仍然迫使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程务工,而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几乎是农村中青年的全部。中青年是农村传统文化消费,传承的中坚力量和主流群体,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社会文化的空心化。4. 村庄大量消失。目前村庄撤并、集中上存在过度化倾向十分明显,有的区县提出了“全域城市化”。村庄持续性的大量消失,势必造成美丽乡村“见景不见人”,“乡愁”无处安放。5. 部分乡村早期规划设计不够合理。早期的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对乡村的地方文化和环境特征考虑,未能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固有的传统风貌,导致富有乡村文化特色和田园风光的乡村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
“反文化”现象抬头。表现为:1. 赌博、色情等低俗文化抬头。一些本地村民与外地不法分子相勾结,利用农村治安管理相对薄弱、风险小、房租低的特点,进行“设点赌博”。这些赌博行为不仅容易诱发一些家庭问题,也往往与涉黑组织、高利贷行为紧密相连,严重毒害了乡村的社会风气。而那些日常的“小赌”则更为普遍。一些基层文化管理部门将文化场所出租“创收”,任由“民间演出团体”借“文艺表演”之名,靠一些淫秽色情表演博得人气敛财,有的甚至长达数年之久。2. 非法宗教活动有所抬头。近年来,乡村地区宗教活动具有如下特点:信教群众数量越来越多,商业化建庙建庵比较兴盛,非法宗教场所比例较高。宗教商业化气息浓厚。一些合法的宗教场所成了旅游景点。一些宗教有着严格的集体生活,使教徒感受到了集体归属感,占领了乡村文化“空心化”后的空白。
建设不平衡现象明显。1. 城乡不平衡。相对于城市文化来说,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人员素养、活动经费、服务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明显落后,文化活力较低。2. 村与村差异较大。各地在进行“美丽乡村”试点选取的时候,往往选取一些本来各方面建设基础较好的乡村。这些村庄在文化建设上本就超出了全市乡村文化的平均水平,获得“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后,又获得大量的文化社会资源。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村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根本没有资金用于文化活动支出。3. 群体不平衡。根据专业机构连续几年的调查,乡村地区不同群体对于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上,老年群体的满意度最高,中年群体次之,青年群体的满意度最低。这也从侧面验证了青年不愿留守乡村的原因。4. 建设与管理不平衡。在现有的申报体制、考察评估体制下重项目申报、轻项目管理,重资金投入、轻制度建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缺少管理、多头管理问题比较突出。
三、推进美丽乡村文化的对策建议
转变基层政府认知理念。政府掌握着大量的政策资源、文化资源、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其认知理念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效与成败。在美丽乡村如火如荼推进的现实情境下,政府理应确立关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如下理念,一是“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工程。美丽乡村在本质上是一种观念、价值、精神;只有真正形成一种文化,成为乡村居民乃至整个社会“内化于心”的价值观念,才能实现建设上的根本保证;二是生态价值高于经济利益。真正确立“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的事业”的理念,“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乡村经济的一时发展;三是文化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连续努力,需要数届政府持续不断的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
加强乡村群体文化“自建”能力培育。一是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文化创造力。立足农村,从农民的生产生活出发,充分发挥民间文化和乡土文化人才的才能与智慧,既要创造出农民喜闻乐见而又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村文化,又要把“送文化”与“种文化”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农民从文化建设的局外人到局内人的目标,从被动地参与者到主动地创造者的转变;二是培育乡贤群体。鼓励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知识群体“告老还乡”,成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一支新增的乡贤力量。发挥新乡贤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态保护上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村规民约、敦风化俗、家风家训建设和乡村治理,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三是加强农村地区文化教育工作。文化的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美丽乡村文化的提升从根本上决定于乡村主体的文化素养。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千方百计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农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集体意识、文化意识教育。
加强美丽乡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相关制度,适时制定“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规划”。构建美丽乡村文化发展战略,实现稳定发展、持续建设。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进一步统筹城乡、村村文化建设,实现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推进“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实现农村、城市社^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加大对那些经济条件差、文化基础薄弱乡村的倾斜,实现村村适度平衡,共同繁荣。
加强美丽乡村文化理论研究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是继续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积极开展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开展田野调查,深入挖掘乡村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和内涵;二是加强美丽乡村相关技术人才培养。美丽乡村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开发,需要大量的乡村规划与设计、古建筑恢复与保护、民间艺术传承、乡村文化创意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和传承人员。可以通过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一批直接面向美丽乡村建设、扎根乡村的实用型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做好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相关配套工作。文化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诸生态层面不是各自单线影响文化生成,而是通过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大略格局和走向”。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乡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同步推进。要继续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政治文明建设。坚持把加强村级民主管理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推动村级民主管理创新,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听证制度,做到美丽乡村建设的事情群众提、群众议、群众监督,村级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乡村组织文化建设。推动乡村规划、乡村文化建设“多规融合”,实现乡村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化保护、林地保护、水资源、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各项规划的衔接,确保乡村各项规划参数一致,以实现乡村空间布局的优化。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