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7 04:20:00
导语:在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我国高职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职院校、学者都对高职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面对高职教育应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高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与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有质的区别。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理论课程必须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理论知识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走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按照这种思路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根本出发点。下面拟以建筑工程专业为例,分析职业岗位与课程体系相关联的要素。
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分析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据调查,本行业的工作岗位缺口主要为一线施工技术人员岗位群,毕业生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为土建施工企业,从事工程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等业务工作,主要的职业岗位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等。
各岗位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可概括归纳为:(1)职业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身心素质;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协作与团队精神;(2)专业素质要求。施工准备方面:能读懂施工图,掌握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熟悉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分工,熟悉基础、主体、屋面、装饰等几个阶段的施工方案,能协助技术交底,能根据工程实际确定施工人员、材料、机械及现场等准备工作,能编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方面:能根据基础的特点编制或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能根据主体的特点编制或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并进行质量控制;施工组织方面:能编制指导实际施工的一般建筑施工组织方案等等。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内容
通过对上述岗位群工作过程的分析,按职业岗位需求,可得到以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设置思路。即学校教师会同企业专家共同对专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取舍、归纳,提炼并转化为专业岗位(群)行动领域,在此基础上,对原有学科体系下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形成岗位主要课程,构建工作过程化的新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应根据职业岗位特征及完整思维分解学习领域,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序化,从而完成学习领域向学习情境的转化。要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改革各类课程考核办法,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
要体现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课程设置应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具体、明确的课程目标,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设置的实训课程或一体化课程要保障主要职业能力获得的培养途径。要满足行业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还要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既要满足就业岗位的直接需求,更要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储备。
首先,要整合优化理论厚重的课程内容。建工专业学科体系下的建筑力学、结构设计等是理论知识较为深厚的课程,在高职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下,该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剔除繁琐的推论,删去理论性强而工程实际中应用较少的章节,突出适用性、适应性,强化定性分析。教师讲授的内容,应让学生感觉到有用而不难。通过工程实例的体验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归并、整合、优化课程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但不能将课程体系片面理解成完全围绕“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而构建,要设置一定的知识理论支撑,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可使学生在具体职业活动的基础上,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加强知识技能结构化,提高获取知识的技能,为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提供条件。
其次,要强化项目课程开发,突出工学结合理念。要加快项目课程开发,通过工学结合“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所需要的知识与所体验的职业岗位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为学生的文化素质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的有效结合提供平台,促使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有意义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与人交往、独立思考、多元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在项目课程中,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或以小组形式完成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工作成果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搜索能力、新技术学习能力,并且可以逐步完善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的心智结构。
再次,要合理安排课内外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实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来看,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较为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构成土木工程专业职业能力的组成部分。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有关学生生涯教育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和职业选择能力。课程可通过讲座、研修计划及小组活动等形式开展教学,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效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计划力、行动力、沟通能力和表现能力,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拓展个性发展的教育空间。
构建课程体系的多元模式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有: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综合实务能力等;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或理实一体化)、政治思想及职业素质教学体系。
我院土木工程系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了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与实际工程项目对接的思路,形成三年“四台阶递进,跟工程定位”的能力递进培养的教学体系,其工程实践、一体化技能实训教学课时已超过总学时数的50%。此模式顺应了就业导向,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顶岗能力,适应了工作岗位的需要。(见图1)
(一)教学体系
第一个台阶:搭建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平台阶段。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及语言文化素质,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制图与识图、建材、测量等课程的学习和相应的实践教学,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掌握以工程图识读、工程测量为核心的职业基础能力。工程实践的认识实习在施工企业实境下开展,认识工作岗位,通过熟悉企业环境增加感性认识,解决对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工艺、建筑设备机具等工作流程与设备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职业意识。
第二个台阶: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形成专业技术基本应用能力,开设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概预算、钢结构、建筑CAD等专业课程及相应的实训,使专业能力得到强化培养。学生通过结构实训、基础实训、预算实训等环节,在仿真的职业环境和施工现场中进行专项训练。每学期安排2~3周工程实践,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使学生在实际生产第一线的施工、监理等岗位上转变学生身份,以职业徒工的角色直接参与工程生产,在施工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实境化地进行技能训练。
第三个台阶:专业岗位能力强化阶段。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开设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质量检验等课程,其中,施工技术课程分解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予以实施,即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等,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的“应知”要求,为顶岗创造理论条件。此阶段安排集中四周的工程实践,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就业需要,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通过工程实例开展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学习训练。学生通过造价实训、施工实习、施工管理实训、结构设计实训等环节,在仿真的职业环境和真实的施工现场中进行岗前训练。
第四个台阶:职业能力体验阶段。学生通过在预就业单位半年的顶岗实习,在工地现场技术员的指导下,直接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以企业准职工的身份见习工作岗位,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达到毕业就能上岗的要求。在实际岗位上,真题实做完成毕业设计,落实高职学生动态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教学
采用全程“跟工程定位”的行为导向模式,教学采用全程“跟工程四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的教学过程;充分实施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习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实现“四定位”安排,即入学第1~5学期,为每一个学生安排一个工程现场“岗位”,选定一位工地指导师傅,并对应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工地“岗位”随着工程的进展是动态的,随之校外导师也可以是动态变更的。学生在参加校内理论、实训学习的同时,利用专门设置的“工程实践”课及课余时间,到工地直接参与实际工程的建造过程,即边学边干,强化工程实践锻炼。第6学期,学生到企业顶岗,边干边学,得到综合训练,获得“双证”,直到正式就业。
在课程内容方面,将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在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融入规范要求。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各类课程相互间的配比关系构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培养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型人才,因此,课程体系的构成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这也成为高职课程开发的重点与难点,应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以应用为教学重点,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作者简介:
周向阳(1962―),女,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教学。
倪占东(1978―),男,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教学。
林清辉(1980―),男,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实践教学。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通过调研发现现有课程设置存在较多问题,结合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可以构架为“一条主线,三大模块,五个结合”的综合体系。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工作岗位为导向,根据市场发展规律及岗位供求状况培养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1],其最大特点在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根据社会需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体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2],从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专业方向的多样化设置、专业课程的建设等方面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一条途径。
1 课程体系重建的意义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走过了10余年的历史,在不断的探索与调整中,“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成为高职农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主动适应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促进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相融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制定了“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重点建设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的建筑工程类专业群,以核心专业为骨干,以核心课程群和技能群为基础,将教学与岗位需求相结合,进而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2 专业的现状分析
2.1 行业现状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消费结构方面,建筑业是急需发展的产业;②城市化进程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对住宅的需求量逐渐增大。
2.2 专业岗位分析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到最后的施工验收等都贯穿着建筑工程专业,可以说建筑工程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较多。目前与建筑专业相关的有建筑设计、房地产和建筑施工三个主要支柱,在这三个支柱中,又分布着不同的岗位。如图1所示。
2.3 专业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①课程体系覆盖面太广,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重点的课程内容和培养技能,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②课程开发过程中,侧重教学层面,没有重视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学活动比较盲目,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课程设置沿袭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先理论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理论教学方式比较呆板,实践教学手段陈旧,与行业工作岗位的要求相脱节。④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企业没有提供专门的工作岗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学校受实训场地、实训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学生不能在学校完成全部的综合训练,另外,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以及学校经费的不足,尤其是缺乏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变得不现实。各省市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不同、建筑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建筑企业管理方法不同,很难在学校以真实的情境进行教学与训练[3]。
3 专业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内容
课程体系构架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能力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现程度[4]。
3.1 一条主线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以建筑工程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图2所示。
3.2 三大模块 通常情况下,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共同构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核心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在能力发展,还是职业生涯,都是设置职业教育课程的重点。因此,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进行调整,使之逐渐变为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三大体系[5]。如图3所示。
3.3 五个结合 根据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加强与企业、行业专家、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合作,依据建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在设置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设置情境教学知识点,将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和能力培养相结合[6]。
3.3.1 在建筑施工识图与绘制能力培养环节中,学生需完成建筑总平面图及总说明识读、建筑平立剖和详图的识读等建筑施工图审查,结构施工图审查(包括结构总说明识读、基础图、柱(墙)和梁板平法图、结构详图的识读)以及图纸会审(图纸会审目的、内容、程序和图纸会审纪要编制)等任务。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将专业课程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CAD,建筑概论等课程内容进行融合。
3.3.2 在施工测量能力培养环节中,要求学生掌握常规测量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和检验校正方法;能使用常规测量仪器进行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复测与加密,培养学生进行测量数据的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将专业课程建筑工程测量、建筑识图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3.3.3 在施工方案编制能力培养环节中,根据现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学生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从总体方案认知(熟悉施工图、学习规范与标准、材料和设备的选择等)、编制和实施具体方案、处理质量安全事故等方面,编制完成基坑支护与降水、开挖土方、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工程、建筑节能等的施工方案。此环节中加大建筑施工技术的课时量,同时引入大量的典型案例,对学生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7-9]。
3.3.4 在工程资料管理能力培养环节中,主要对工程资料的原始收集、整理、编制、移交和归档进行讲解。涉及到参与建设的各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供应单位、质量监督站等)。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将专业课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监理概论等课程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清楚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基本数据、测试结果的原始记录是通过建筑工程资料来反映的,同时也客观见证了工程质量。
3.3.5 在施工项目管理能力培养环节中,要求学生掌握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和组织。从审批项目、建立项目经理部、编制标前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情况、施工安全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控制到项目竣工验收与移交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实际工程的运作与管理方式。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将专业课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工程概预算、建设工程质量验收、建设工程安全控制等专业课分模块,按照岗位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增加对岗位的认同感[10]。
4 结束语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为导向,以企业为根本,以职业素质为核心,制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符合用人单位需求,最终达到学生就业率和对口率明显提升。
摘要: 本文主要以对市场对于人才需求要求调查分析入手,论述我国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措施。
0 引言
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重要的组成因素,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精细化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的技能,还要让他们具有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多种岗位选择的资本。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要针对教育目的的转变而变化,将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为中心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侧重点,养成学生适应就业环境的能力。
1 对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调研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职业具有其发展的特殊性,因此决定建筑管理专业的特点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根据我国对企业招工要求、学生就业优势分析以及社会调查报告等方面分析,认为建筑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编制概预算的能力、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能力、工程资料整理归档的能力、工程合同管理的能力、工程造价软件使用的能力。对于这些能力进行概括主要就是要求学生要在具备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掌握职业的核心能力。
1.1 学生具备的基本能力 ①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应用、网络信息传递、worad处理技术等。②交流能力,将强的语言汇总能力、善于表达与他人交流能力,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③建筑基础技术能力,熟悉基本的建筑设计理论知识,懂得基本施工设备使用能力,处理施工突发事故能力。④估价计价能力,指查阅相关规范,编制概、预算书的能力等。⑤工程实施能力,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合同管理的能力等。
1.2 核心职业能力设定为两项,分别是: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能力,能够依据相关的政策和文件等对工程进行快速的预算能力,对建设市场进行深层次分析与调研能力。②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能力,在相关企业制度与人员的引导下,深入施工现场与各方进行深入的合作,协同施工现场不同工种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施工现场、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材料等符合安全施工的能力,同时具有发现施工安全隐患的能力,做好施工建筑材料管理,并对建筑施工负责任的能力。在完成了市场对于建筑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具体要求之后,高职就可以针对具体的要求,建立有目的的课程设置,进而将高职建筑管理课程与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培训有效结合起来,以此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建筑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2 职业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综合、多角度地展开。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为能力培养服务。为此,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充分调查学生就业范围内的主要工作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需求,并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基础上,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前提,以培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能力这两个核心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侧重于培养能力,理论课程体系偏重于构建知识结构;理论课程体系为实践课程体系打基础,实践课程体系又对理论课程体系提要求,并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更好地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使其具备职业的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所以,无论是理论课程体系还是实践课程体系,均是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展开的。在分析了要培养职业核心能力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针对每一知识点、能力点设置了相关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其实训课程是为培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这一核心能力开设的,而要培养该核心能力先要具备识图能力,故开设了《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CAD》课程及实训;又要知晓建筑材料、房屋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等,具备将工程分部分项的能力,故开设了《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及实训课程。另外,为了培养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这一核心能力,在上述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和《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等课程。
3 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建筑工程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设置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建筑工程的领域比较广泛,它既包括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也包括建筑产品的使用过程(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内的管理)。因此工程管理对于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建筑工程管理学习与实训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重要的手段,它是基于建筑工程新特点的要求出现的实践新模式,建筑管理学习与实训相结合的课程安排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实践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以最终实现市场型建筑管理人才目标。结合实践的课程模式是以基础课程为基础,将相关的课程有效的结合,在不影响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课程目标与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比如在建筑施工设计等阶段,根据现实中的工程现状,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自主完成工程的设计等环节;在工程的投标阶段,有老师设定其所在公司的规模以及建筑资质等基本条件,让学生依据老师设定的条件完成对工程的投标。其中标书的设计与工程预算等要学生独立完成,最后按照招投标的运作方式完成建筑实践管理。通过模拟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建筑管理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尤其是对于学生的综合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模拟实践过程也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一次系统的回顾与温习的过程。
3.2 开展教学和考核方法改革 对于教学内容我们应该按照“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方针,在进行教学时要侧重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对于学生容易懂的知识,可以采取学生先自学的策略,然后教师提出实际中的工程管理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思考,进而利用自学的知识解决工程案例中的问题,或者将工程案例管理与自己的知识相结合。
在考试考核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笔试模式,而是将理论与实践应用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由于建筑管理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在进行考试考核时应采取两种形式:开卷与闭卷。对于实践的考核还是应该开卷的形式,重在观察实践操作能力。而对于理论知识应采取闭卷,重在观察他们对于建筑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考试改革方面,开展该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即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培训及考试,其考试成绩即为本门课的成绩。通过社会的认证考试,不仅可以检查实际教学效果,而且通过考试学生可以取得预算员或施工员资格证书,为今后就业做准备。这种课程考核与社会认证考试有效的对接,使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又能获得职业上岗证书。
摘 要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调研与分析,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以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强调以就业岗位中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专业实践技能和顶岗实习培养为关键环节。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核心能力;课程体系;高职院校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普遍采用传统的学科体系和三段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和“教师、教材、教室”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中重理论讲解,轻实战动手能力的培养,重知识传输,轻岗位技能训练等,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1]。因此,构建新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加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对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势在必行。
一、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分析与形成
通过对大量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等活动。明确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和专业综合素质,根据专业就业岗位群及岗位职业技能要求确定职业核心能力。
(一)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及能力要求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鲜明土建岗位特色,实践动手能力强,毕业后即能上岗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就业岗位群的界定和岗位能力的划分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通过调研、整合分析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基本从业岗位,调研表明,施工员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具体从业岗位群划分见图1。
围绕各岗位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要求,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核心,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和顶岗实习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有效性,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具体见表1。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分析
根据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及岗位具体核心能力分析,参照2014年4月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分解为四大核心能力模块:建筑制图与施工图识读能力;施工技术与组织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筑工程概、预、决算能力,具体见图2[2]。四大能力模块中,建筑制图与施工图识读能力是基础,施工技术与组织能力是重点,项目管理能力是关键,建筑工程概、预、决算能力是拓展和延伸。
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已确定的四大基本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突破原有传统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按照专业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步骤,确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其基本思路见图3。此课程体系为贯彻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合作以及理论与实践统一、课堂与现场实训统一、教学与工作实战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一)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课程开发和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以职业岗位群为基准、以基层施工管理典型工作岗位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岗、证、课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培养方式,明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岗位核心能力,确定学习方向,构建基于“工作项目为导向”的系统化新课程体系,具体见图4[4][5]。
(二)新课程体系构建
新课程体系的构建突出专业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强调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采取 “2.0+1.0”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两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施工现场进行顶岗实习以及专业毕业综合设计,培养模式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根据企业行业对技术人员的能力需求,毕业生反馈的意见,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打破分解原有传统的课程体系,将原有“职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选修课程”三层次课程体系按以施工过程为导向重新组合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构建基于以施工过程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6],具体见表2、3。
学校在新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过程中,以工作岗位能力为目标,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为标杆,强化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在调研的基础上,整合工程制图与建筑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等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如将工程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即建筑力学与结构,精选课程内容,压缩理论学习课时,课程教学中增加了平法配筋、结构施工图识读等课内实训环节,同时,通过课程的整合与优化,避免了学生在学习结构的过程中与力学脱节,强化了力学与结构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性。将原有课程体系中建筑施工技术按施工顺序及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拆分”,形成从基础施工技术到装饰工程施工技术共五门课程,即: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配筋、围护结构工程施工以及装饰工程施工,实现了“教、学、做”的有效合一[7]。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新构建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技能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根本,围绕从单项技能训练到单一课程设计,从单一课程设计到专业实训,从专业实训到专业综合技能实训,以递进式进行课程设置,让学生通过三大实训教学模块的学习与实践,做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让学生一毕业就能基本上手上岗。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见表4。
2.顶岗实习基本流程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历届学生从第五学期开始全面进行毕业顶岗实习。为更好地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在顶岗实习前,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制定毕业顶岗实习计划,明确顶岗实习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实习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分配、实习岗位、考核要求及实习方式方法等均由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共同确定,保证实习按计划完成。
学生到企业后,以工程技术人员助理的身份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实习。实习中,学生和企业正式员工一样接受企业的考核与管理,企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习计划,要求学生每天记录实习工作日记,定期书写实结,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的作息时间和规章制度,用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保质保量完成实习工作。实习期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要求实习学生每周最少一次向企业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通过学校实习管理系统平台每周不少于两次向校内指导教师进实习汇报。通过汇报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动向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困惑奠定基础。
3.顶岗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在顶岗实习的教学评价中,学校具体做法为:借鉴德国双元制评价体系,学生实习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分别给予评价再进行综合,企业指导教师从学生的实习情况、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的等多个方面给予评价,学校指导教师则从企业反馈、学生实习汇报、实习资料整理、实习成果以及不定期的实习抽查等对实习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的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出勤到岗情况、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工作实际中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最后将学生的实习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到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践总评成绩之中。考核结果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标准。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重点,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构建了一套适应当前建筑行业的教师易教、学生乐学的新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部分核心专业课程实施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新课程体系的综合特色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而与此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后续工作的重点所在。
【摘 要】针对中高职衔接教育的特点,基于构建衔接教育课程体系的一般原理,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课程体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接收中等职业学生进行高等教育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高职的衔接存在着不少问题。《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客观地指出了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在衔接上存在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所开课程与所用教材体系、教育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一、国内现有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一)一贯制模式。一贯制衔接模式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之一在我国出现最早,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五年一贯制”。“五年一贯制”生源是初中毕业生,通过三二分段开展教学活动,前三年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后面两年主要开设专业课。学生中职毕业后需要参加相关考核,考核通过即可续读高职院校。升学考核由院校内部自己组织实施,续读高职院校的成功率普遍较高。
(二)分段式模式。分段式衔接模式是中职阶段教育和高职阶段教育在不同的两所学校分别完成,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对口招生”。中职毕业的学生通过参加“X+3”(“X”为专业综合,“3”指语p数p外三门文化课)考试,然后录取到协议内高职院校对口专业进行高职阶段的学习。高职院校自主组织专业综合考试的命题,高职学校所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语文和数学两门文化基础课的命题。“对口招生”目前主要有“2+3”或“3+2”衔接模式。
(三)直通车式模式。直通车式衔接模式以学分制作为基础,只要中职学生在校修满文化课程学分,便可以通过本人注册,然后申请到对社会开放的高职院校,从而达到可以继续学习深造的目的。参加该项目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至6年。
二、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分段式衔接教育充分发挥了中p高职院校各自办学的积极性。但由于两阶段教育在不同学校完成,导致部分教学内容重复,造成学生厌学;中职毕业生往往不能再次突破自己,在高职阶段不能做到大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人才培养方案存在脱节问题。由于中职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中p初级技术人才,中职阶段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严重,基础课开设较少,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课、实践课为主,没有注重对支撑学生后续深造学习关键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对高职阶段更深层次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很难适应。二是课程的设置存在重复现象。一些专业课程设置重复,一方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重复的课程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正如《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所指出的,现行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没有考虑中职生源和普通高中生源的差异性,忽视了与中职教育的对接。而做到课程较好地衔接是整个中高职教育衔接课题中最关键的环节。构建中高职相互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加强中高职衔接的有效举措。
三p基于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原理
(一)课程体系的定义。笔者对课程体系定义的理解分两个层面:一是宏观的层面,二是微观的层面。本课题组在宏观上专注于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微观上则专注于专业内某一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研究。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高职阶段衔接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应该注重学生必须掌握某项专业技能,更应该注重让学生获得学习技能的方法。只有适当夯实理论基础,才能保证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
(三)课程体系构建要突出职业能力的提高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能力突出地表现在对岗位或技术领域的职业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把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能力本位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主流教育思想之一,并且越来越多地为社会各界所认可。“关键能力”是指超越具体专业能力领域以外,而对未来的职业活动生涯发挥着潜移默化作用的专业基础和方法能力,是指一种可转化的、对从业者的将来发展起基础性作用的潜在能力。课题组为解决中高职衔接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继而推动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进一步向前发展,把“关键能力”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四p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
(一)宏观层次上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间的衔接p课程与岗位的衔接,做到所培养出的人才是能够胜任企业所设岗位所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通过用人企业进行专项调研是了解岗位需求最直接的做法,课题组通过对广西部分“2+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开展抽样调查。经调查,企业需求最高的工作岗位依次为:施工员、资料员、质量员、安全员。同时归纳出本专业核心能力为:施工技术与进度控制能力、概预算与资料管理能力、质量控制与质量问题处理能力、安全策划与安全管理能力。
通过岗位调研,针对核心能力,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按照“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的路径进行课程体系开发和构建,路径图如图 1 所示。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课程开发基本原则如下:所设置的核心课程应立足施工员、资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职业岗位实际需要,学用一致;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衔接,学以致用;教学方式与职业能力相对应,注重实训。以《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为指导,行业专家与教师结合企业岗位实际情况共同归纳岗位所对应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分析其所需职业能力。根据工作过程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组织资深专业教师共同规划学习领域,创建学习情境,制订教学方案,最终通过组织实施来达到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开发和构建过程中,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的开发理念将教学设计与工作任务两者有机结合,开发出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高层建筑施工、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质量测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6门专业核心课程,职业岗位与核心课程对应如图2所示。
依据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一般原理和实际调查研究,结合广西部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职生源实际情况,因中职学生在专业上已有一定基础,可以不再重复开设建筑材料这门课程;考虑到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识读的学习;基于职业能力的提高,优化高层建筑施工、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质量测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形成其核心竞争能力。
(二)微观层次上课程体系设计。具体如下:
1.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情境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以能力为本位。对于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中职生源,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工作任务情境,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掌握专业技能并增强工作责任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与延伸拓展的能力。专业课程通过设置一个或几个完整的工程实例任务来贯穿课程的始终。
2.翻转课堂模式。翻转课堂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使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从以往的知识灌输者变成了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甚至成为学习小组中的一员;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指导进行自我组织的探究性学习。翻转课堂模式增加了师生互动的时间,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加强了中职生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核心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课下完成任务,在课堂上展示或交流任务成果。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参加到学习小组中进行讨论,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解决学习小组遇到的困难,对学生进行个别差异化指导。由于讨论的问题都是基于真实项目任务,因此学生从知识的掌握跨越到了系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级阶段,提高了学生面向岗位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归纳为如图3所示。
3.课程评价。在任务驱动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评价由老师、学习小组中的每位成员包括学习者本人共同完成。翻转课堂模式不但重视对最终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对每一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做到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之间统一结合。评价的范围涉及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及进度安排、汇报和成果展示等方面。
【作者简介】温世臣(1979― ),男,硕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