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思考

时间:2022-07-24 10:11:46

导语: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思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思考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思考:香格里拉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考

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大战略布署,全力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和重点建设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6大特色农业”。为努力实现这个目标,香格里拉县委政府结合本县实际,因地制宜相继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全县高原特色农业逐步形成强大的声势。“十二五”期间充分发挥香格里拉县特色农业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深远影响。

一、特色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受到广大消费青睐,特色食品正逐渐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因此,县委政府按照“优布局,建基地,拓市场,创品牌,扶龙头”的农业发展十五字方针,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1.特色青稞种植

香格里拉县是云南省青稞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县,青稞生产是香格里拉县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1年青稞面积达47000亩,产量7264吨。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青稞特殊的生态生产环境及其自身的营养保健价值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青稞正在由一个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发展。

2.特色畜禽养殖

充分发挥特色畜禽养殖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完善管理机制,狠抓落实,着力培育优质特色畜牧业。2011年累计养殖尼西商品鸡18.5万羽,辐射带动周边藏区养殖6万羽。实现产值1500万元。牦牛存栏49448头、出栏6334头。出现了一批牦牛存栏上百头、藏香猪存栏上千头、尼西鸡存栏上万羽的重点户和专业户。

3.特色蔬菜种植

几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蔬菜种植逐步实现了从自产自销向流通商品的转变,如尼西小树辣,过去全乡种植面积还不到10亩,现在达200多亩,小树辣每公斤的价格也从原来的4元涨到现在的16元。冬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500亩,最高亩产值达8000/亩元左右。

4.优质油菜种植

优质油菜主要以春油菜为主,结合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在高原坝区推广10000亩以上,不仅可观赏油菜花,还可以提供优质菜籽油。经济效益明显。

二、特色农业发展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特色农业发展

1.1气候资源

香格里拉县地处高海拔低纬度地带,气候随海拔升高而变化,依次有6个气候带,“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十分明显,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5.4℃,最高值为25.6℃, 最低值为-27.4℃,年平均降水618.4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21天,年平均日照2180.3小时。

1.2农业品种资源

香格里拉县地形地势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显著,植物组合类型复杂,农作物品种多,特色品种显著。种植业特色品种有青稞、春油菜、燕麦、荞麦、冬早马铃薯、尼西小树辣、高原反季蔬菜等;畜牧业特色品种有牦牛、藏香猪、尼西鸡等。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品种资源。

2.农业系统机构建全,技术力量雄厚

香格里拉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网络健全,县有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十一乡镇有乡镇农科站。2012年末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107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2人,农艺师56人。主要负责农作物种植技术推广,科技人员在长期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特色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作为支撑。

3.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香格里拉县把培育加工企业作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招商引资及培育、扶持地方特色企业的方式,逐步培养了一批规模较大、产业化程度较高的龙头企业。

4.政策环境好,群众积极性高

面对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增收乏力的现实,开发特色产业是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县委政府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有利时机,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把打牢农业基础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作为今后工作重点并付诸实践,已得到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培育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特色优势产业,为特色产业开发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特色农业发展建议和对策

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将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但农民收入的增长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须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采取综合的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特色产业思路

各级政府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及时优化特色农业发展策略,进一步拓宽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新思路。一是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制定激励措施。同时还要从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二是积极争取农产品开发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三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正确引导农民进一步解放思路,更新观念。四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试验与推广应用力度,扩大生产经营领域,全面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2.发挥区域优势,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利用香格里拉县独特的气候条件,优越的生态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品种资源,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积极引进项目资金,重点扶持一批带动农户增收效益明显的产业。高原坝区以国道“214”线、纳帕海环湖路旅游线路和顺鑫无公害菜籽油加工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高原春油菜。把尼西乡冬早马铃薯和小树辣发展为外向型蔬菜,提高农户收入。根据实际需要上江乡可适当发展桑园套种有机食用菌大球盖菇等。

3.抓质量监管,保障特色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从农业投入品入手,积极开展种子、农药、化肥、兽药及饲料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净化农资经营市场,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按照确保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加快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品种、产地认证、生产技术规范、检疫检测等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加快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打响自己的特色品牌,实现特色农业投入品安全化、产地环境优良化、产品质量优质化。

4.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产业化进程

重点扶持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尽快培育有较大能力的购销、加工、贮运、保鲜能力的流通企事业,以流通促生产。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新型农业产业化动作模式,促进农产品多项增值。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思考:云南省立足高原特色农业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意见,紧紧围绕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部署,以畜牧、果蔬、茶叶、薯类、生物药、蔗糖、花卉、木本油料、橡胶、林产业、咖啡、蚕桑等12类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推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一、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201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企业(除烟草制品外)达5429户,同比增长2.9%;完成现价总产值112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7.58%;实现营业收入1056.40亿元,同比增长23.33%;实现利润总额80.24亿元,同比增长0.73%;实现出货值52.07亿元,同比增长13.56%

(二)规模企业不断壮大,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91户,增加143户,同比增长22.1%;从业人员17.99万人,同比增长27.5%,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的53.05%;全年实现现价总产值862.48亿元,同比增长29.5%,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量的76.84%;完成营业收入808.05亿元,同比增长27.3%,占全省农产品加工总量的76.49%;支付劳动者报酬36.10亿元,同比增长26.8%,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支付劳动者报酬的58.84%。产值1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97家,比上年增加47家,其中5亿元以上25家,比上年增加9家,10亿元以上3家,比上年增加1家。

(三)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33.91万人,比上年净增4.46万人,同比增长2.86%;支付劳动者报酬61.35亿元,同比增长34.6%;直接带动农户179.07万人,带动农户增加收入81.38亿元;支付用于加工的原料采购金额达41.16亿元。

(四)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快

2012年,全省12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了农产品“三品”认证,认证产品267个,其中,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企业83户,产品167个,认证绿色食品企业42家,产品96个,认证有机食品3家,产品4个。截至年底,全省累计认证“三品”企业636家,认证产品1413个,其中,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企业581家,认证产品1277个;认证绿色食品企业378家,认证产品843个;认证有机食品企业13家,产品40个。

(五)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速

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撑下,经过多年努力,云南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开始展现出“绿色、安全、优质”的优势,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12年,以核桃食用油为主的木本油料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2.00亿元,同比增长30.4%;茶叶加工业实现总产值53.88亿元,同比增长25.0%;咖啡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8.62亿元,同比增长35.1%;以野生菌为主的食用菌加工业实现产值22.72亿元,同比增长85.39%;以三七、石斛、滇重楼为代表的生物制药加工业实现90.4亿元,同比增长514.3%;蔗糖加工业实现产值128.47亿元,同比增长22.3%。

(六)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现新突破

云南省作为全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试点省区,2012年,共安排中央奖补资金3000万元,在8个州(市)的10个县市(区)实施,重点以苹果、葡萄、石榴、芒果、大宗蔬菜等云南特色果蔬贮藏保鲜的冷库和马铃薯贮藏窖(库)为主。在农业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各级农业、财政部门上下协调配合,精心组织,通力合作,确保了项目实施有序推进,全面顺利完成试点任务,全年共建设各类农产品初加工设施3061座,其中,单次果蔬贮藏容量约3.5万吨;果蔬干燥能力达到144吨/天。为解决农业是季节性产业,农产品集中上市与市场供求均衡之间的矛盾,化解农业产业化发展瓶颈,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重要环节,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产品减损增效及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主要工作

(一)开展全面督查,促政策落实到位

2011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意见》(云发〔2011〕1号),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完善投融资机制、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实行土地优惠政策、完善人才保障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实行能源优惠政策、完善市场服务体系、鼓励创建品牌等10个方面制定了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为使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云南省农业厅提请省委督查室对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贯彻落实1号文件情况开展了全面督查,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扶持政策的细化落实到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

(二)加大资金投入,促企业加快发展

以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10号文件和2011年省委1号文件为重点,围绕建设高原特色农业,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扶持政策的落实,形成了政府重视、部门协作推动的工作局面,省农产品加工业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继续安排好部门预算的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项目同时,积极提出财政新增2亿元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项目安排方案和4000万元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安排方案,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发展的工作力度,与省金融办协作,将确定的年度213亿元的龙头企业专项贷款指标额度任务分配到有关银行。

(三)精心组织,促进产地初加工项目有效开展

1.切实加强领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省农业厅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分管副厅长亲自抓。项目实施县市(区)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分管的副县(市、区)长担任,县农业、财政、国土部门领导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农业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

2.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项目实施责任落实

省农业厅与各项目实施县签订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实施县的建设任务和责任目标。

3.做好前期调研,确保项目实施落到实处

组织省内及国家级专家深入各项目实施县进行专项调研,确定实施重点和技术路线,努力做到项目实施与现实需求相衔接。

4.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2012〕47号)精神,在调研基础上,针对云南产业特点和现状及需要,遵循“技术本地化、效益最优化”原则,省农业厅、财政厅制定了《云南省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云财农〔2012〕27号),编制印发了《云南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技术指导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技术依据。

5.加大宣传培训,确保项目有效实施

省农业厅举办了贯彻落实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的培训班;重点解读奖补设施的技术指导方案,讲解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指南,参加培训人数130人。项目实施县开展了相应的政策和技术培训。

(四)加强基础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项目管理,进一步完善项目申报、实施、检查、验收和绩效评价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完善修订《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提请云南省统计局审批备案,并获批准执行。三是完善项目网络申报系统。四是启动龙头企业季度网络直报动态监测工作。五是开展全省大规模农产品加工业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全年共培训1400人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融资难仍然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

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业不同程度的出现资金周转不畅,货物库存增加的现象。在融资贷款方面,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很难获得贷款,主要是没有有效的抵押资产,占地变性难以突破,致使融资成本高,加之银行利率上浮比例大,多在30%,有的高达50%以上,使很多企业年综合成本上升,难以承受贷款带来的生产经营压力,造成企业贷款难,贷上款也难还,再也难贷款的循环窘境。

(二)劳动力成本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涨、招工难已成为近一个时期以来较普遍的现象。2012年,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用工成本普遍上涨20%以上,劳动力优势没有得到体现,劳动力成本还高于沿海发达地区,一些附加值较低、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承受。同时,结构性短缺明显,熟练技术工人和特殊工种工人非常短缺。

(三)各级人员的变动加大了工作的难度

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机构改革后,工作人员变动大,特别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一级由原来有乡镇企业管理办公室、有人员编制、有经费,变为现在的缺编制、缺人员、缺经费,县区、乡(镇)一级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就统计工作来说,由于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对农产品加工业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影响较大。

(四)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近年来,云南省在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但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换代的步伐仍较慢。农产品加工业,普遍存在科技含量偏低,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的龙头骨干企业少,优势特色产业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壮大。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思考:实施农业科技供给创新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摘要: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科技要先行。本文在对云南农业科技发展进行梳理的同时,深入分析目前农业科技对三农建设的贡献,并提出确立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社会性及公共性地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及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着力培养新型农民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业科技;供给创新;科技成果转化

一、前言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农业科技作为“三农建设”的重点内容,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有加速集中的趋势,要促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是核心。要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并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

在此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组织如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产品产供销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职业农民等正在而且必将成为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应用的主力军,成为推动农业科技供给创新的主体。这种主体作用的产生和持续发挥,要求农业科技创新和供给工作必须切实尊重广大农业科技需求者的利益和意愿。

二、农业科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贡献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技术创新在当前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将发挥更加强大的作用,在改善农产品品质结构和品种结构,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等方面发挥决定性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层次,依靠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增长的新方式,在进行农业内部各产业调整方面,既要进行数量调整,还必须坚持以科技为依托,在品质结构和品种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增加农产品中优质产品比率和优质产品产出率,从而使得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得到提高,达到调整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有关资料显示,近些年我国每年产生农业科技成果达7000多项,但在成果转化和利用方面,没有实现的占很大部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50%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另外,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方面,我国 2007年的数据是48%,而世界发达国家的为 60%-80%,相差近半。要想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必须依靠成果转化,同时科技这一要素与其他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有效配置是关键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基于农业科技成果,科研机构和用户之间所建立的供给与需求的过程。由于区域性特征、农户数量的巨大和生产的分散性,客观上,农业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需要建立较为庞大的体系。农业科研既要遵循“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发展规律来实现自身进步,另外还受到社会需求的推动。因此,有大量农业科技成果属于公益型成果,而部分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商品化的特征,需要通过市场调节保持供求平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技术创新作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收益率等,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先导作用。

产学研三结合通过科技人员自带成果下乡,成果扩散速度加快,使得推广周期大为缩短,农民对科技接受情况也更有成效,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此外,科技示范基地的开展更具示范作用和辐射能力,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实现劳动者技术培训方面成绩显著。

(三)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因此,依靠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是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发展现代科技,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产出,从而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民难以增收,而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是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离不开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程度最终决定了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过去,要素驱动、资本驱动直接决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现在已转向技术驱动,技术、资金搭配人力资源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农户只有不断采用新技术,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四)有效探索新型农民培训

目前,在居民收入方面,我国农村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并有扩大趋势。另外,在科技素质方面,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也存在着较大差距。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青年中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不足 20%,绝大多数都是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学习农业新技术,农民往往心存疑虑,并在接收农业新技术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从客观上要求尽快缩小城乡差别。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科教兴农必须以农民为本,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主体,通过农民采用农业科技成果,既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实现其蕴含的使用价值,还能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及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只有这样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

农户的科技需求欲望、行为动机、既定的行为目标是农户采用科技的三大因素,其中:农户采用科技的原动力是科技需求欲望;农户采用科技的直接力量是行为动机,这是由需求欲望衍生而来的;农户应用科技的根本动力是既定的目标,这也是农民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农民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经营规模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技术选择。在年龄和性别方面,选择资金节约型与高产技术的更多的是年龄较大的农民,对于优质技术与劳动节约型技术,选择更多的是妇女。文化程度对于农民掌握和使用农业科学技术能力具有很大影响,统计表明:能力较差的农户占总数的18.58%,能力一般的占27.88%,而能力较强的占53.54%。在收入水平方面,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技术选择的行为也各不相同:人均收入较高的农户,因为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对于节约劳动力的技术更加青睐,同时也越希望选择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人均收入较低的农户,却更加倾向于选择资金节约型的技术。在经营规模方面,人均耕地与资金节约型技术呈负相关性,耕地较少的地区,单位面积上的物质投入较多。

(五)提高科技素质,增强科技意识

农民在农技推广活动中,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行为通过一系列层次性进行改变:知识的改变――态度的改变――个人行为的改变――群体行为的改变。其中,农民对科学技术态度的改变比知识的改变难度更大,是对事物评价倾向的改变,是一种通过事物认知后在情感和意向上的变化。

在实际的工作中,农业推广部门、首席专家和农业技术服务员充分了解了农民的需求,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所需技术。在制定农技推广计划、评价推广效果时,应当尊重农民的选择权,在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的选择问题上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让农民广泛参与,充分利用农民在长期的劳动中积累的经验,通过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推广观念,农民得以参与其中,农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行为使得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科技意识逐渐增强。

三、对于实施农业科技供给创新的建议

(一)确立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社会性及公共性的地位

农业科研投入方面,应建立起以财政为主渠道,适应农业科研规律和产业特点的长期稳定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项目投入机制。通过加大财政方面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来保障相关科技平台的正常运转,提高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保障水平。

(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科研-教育-推广等紧密衔接的成果转化机制,从而推进省、州市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上下联动、左右互动。

(三)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定位,保障公益性服务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加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省、州(市)农(林)科院(校)农业科研基础设施条件、科技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研发适应高原山地农业生产特点的生态安全、节水抗旱等新技术,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加强种子、种苗、种禽、种畜等生物技术选育与繁种研究,开发应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供智力支持。

(五)着力培养新型农民

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引导性、普及性培训,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后备力量培植计划,增强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普及农业生产基本技能。

(作者单位:李学坤为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王润伟为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思考:高原特色农业和绿色经济发展探索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延展,国家相关部门更加注重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也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产业之一。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应该顾及到对高原特色农业与绿色经济的发展,由于高原所处环境特殊,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存留着凸显的优势。但是,在进行高原特色农业与绿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存在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同时也需要面临很多干扰因素。本文将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与绿色经济进行解析与探讨,对高原地势环境进行一个客观的认识。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绿色经济;发展

国内多重的高原,内含着足量的优良资源。为把这样的资源变更成产业框架下的优势,就应预设出特色农业的总括方案。发展高原配有的特色农业,拓展现有的绿色经济路径,能促动传统类别农业与改造后农业的衔接。这样的路径,可发觉到培植类产业带的优点,化解掉农户增收这一疑难。延展新颖的绿色经济,也会整合起高原省份内含的城乡进展,提升特色农业潜藏的跨越性。

1 培育新颖农业的条件

国内含有的很多红土高原,可依凭现存的坝区,以及坡角不大的山地,去搭建带有特色的种植场地。依托高原内含的饲料、多样的草甸、很稀疏的灌木林等,可发展新颖畜牧业。高原内含有足量的水源,附属的气候也适宜,可创设出独特属性的水产业。接纳因地制宜的可行思维,能创设出多重的绿色经济构架,把当地内含的独有物种、区域带有的优势等,变更成特色属性产业存留着的竞争优点。具体而言,培育新颖农业所带有的条件,可分出如下层级:

1.1 独有的地理方位

能发展新颖绿色农业的那些高原地带,都配有独有的地理方位。例如:某省处在不同高原的衔接方位内,含有很悬殊的地势差,以及很复杂的现有地形。省内带有多样的山地、走向特定的河谷、多样盆地等。差别凸显的地块类别,能促动多重作物的培育,提升了这一区域内含的农业潜能。高原这类的地区,惯常含有河流及多样湖泊,这也增添了延展特色农业的固有条件。

1.2 独有的气候属性

国内含有的很多低纬度内高原,归属于季风类别的气候,整合了多重的温度带。这样的区域内,可培育出常年属性的各类别植被。依凭自然框架下的气候,可提升不同季节内含的农业潜能,这也凸显了气候属性的优势。

1.3 生态层级内的优势

高原区域内,惯常带有生态层级内的优势。例如:某省内含的高原中,覆盖了超出50%的森林,比对国内均衡水准,这一地区带有的森林,能超出一倍的数值。高原配有的森林及多重的湿地体系,可存留住水体,以便供应足量的农业支撑。从现状看,多样的特色属性产业,已经带有规模,各类别的花卉及蔬菜等,提升了旧有的市场内份额。

2 现有的发展弊病

2.1带有优势的多重产品基地

限缩了精深属性的加工流程,同时造成现有的多重品牌遇有制约。很多高原内含的农产品基地,带有滞后性,没能被精细开发,没能提升特有领域内含的竞争实力。有的绿色经济类基地,缺失预设的精准加工框架,缺失加工用到的水准指标;还有一些基地,没能延展旧有的规模。这样一来,基地内含的构建要求,就限缩了精细加工的总括水平。资源带有的优势遇有限缩,资源潜藏的优势,没能被变更成特色属性的产业优势。

2.2近些年递增的极端气候

会引起关联的旱涝等灾难,阻挡了预设的农业构造流程。例如:前年某省遇有规模偏大的旱灾,持续时段很长,且延展到多重农业类区域中。在夏季时段内,高原内含的农业基地,又会遇有接续的降水,造成很多地段的滑坡及洪涝灾难。

2.3很多的高原内含特色基地

没能认知到增添投入量的必备价值,也没能搭建起支撑用到的绿色体系。近些年,财政属性的投入在递增,但是,总括的投入比值,却没能提升旧有的水准,缺失稳固的维持机制。对绿色经济框架下的农户,虽增添了补贴,然而这样的指标还偏低,真实补贴带有的覆盖范畴也没能拓展。支农属性的金额,凸显分散态势,没能构造出稳固的合力。高原内含的很多区域,经由改造的现有金融体制,没能与预设指标契合,农户还存留着融资疑难,绿色经济所带的保险,也延迟发育。

3 可行的改造路径

3.1要添加现有投入

以便获取到关联的政策支撑。必备的高原内含农业支撑,就涵盖了政策及多重投入的支持。为绿色属性的农业,供应足量的资金,能促动总括竞争实力升高。由此可见,省级别的多重机构,应选取实效的筹措路径,分出财政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不同资金。获取到的金额,应着重安设在基地构建和侧重企业培育等流程内,创设并推广现有的绿色经济所用基地。

3.2要创设出新颖机制

搭建出成效更凸显的体系,提升高原内含特色农业的总括实效。要化解掉旧有的自然隔断、可用资源没能集聚、生产所带规模偏小等弊病,选用新颖理念,扭转现存的粗放农业态势。

3.3应对总括的农业固有条件

予以客观认知。从整体这样的层级内,去把握高原内含的农业自然特性。例如:纬度偏低的那些高原,会带有独有的地理方位要素,存留着很复杂的多重地貌等。在热量偏大、降水量也很大的那些高原内,适宜培育产出时段长的作物。要预设限缩灾害程度的可用方案,延展绿色经济带有的框架及规模。添加多重投入,治理好惯常遇有的旱涝等灾难,去除掉高原内含农业的阻碍类要素。

4 结语

要摸索适宜的高原内含特色农业途径,就应创设出新机制,搭建起新颖的农业架构及体系,以便提升现有的农业实效。高原所带有的地理状态,凸显了自然隔断、农业所能用到资源的集聚层级偏低、各类别农户所带的生产规模偏小、产出的农产品很零散等弊病。要接纳新颖栽培理念,以便改造旧有的农业架构,搭建竞争能力凸显的绿色体系。集成多样类别的农产品,增添高原特色属性的产品性能,支撑住优质及绿色的高原内含农业。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思考:云南省楚雄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摘 要:以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为契机,通过对楚雄州农业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阐述,找出楚雄州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楚雄州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分析,以此提出楚雄州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农业发展 高原特色农业 楚雄州

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作为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云南省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根据农业实际和发展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楚雄州作为滇中高原的主体区域和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在资源环境、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州委、州政府以加快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进楚雄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责任感,要求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方面,楚雄要先行一步,将楚雄特色农业做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样板,成为楚雄州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楚雄州农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1.楚雄州农业发展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楚雄州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条件逐步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日益提升,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十一五”期末,楚雄州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52.5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将近一倍。2010年在发生特大持续干旱的情况下,楚雄州仍然取得了粮食总产量达96.03万吨,肉类总产量达33.3万吨,蔬菜总产量125.36万吨的较好收获。2011年,楚雄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81.2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96.75亿元,林业产值16.71亿元,畜牧业产值65.40亿元,渔业产值2.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27元,比2006年增加2242元,年均增长14.18%。

2.楚雄州农业发展特点。(1)发展条件得到加强。2007年到2011年间,各级政府对农林水建设投入不断增加,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本建设成效显著。楚雄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18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91.25万亩,建成高稳产农田地达100多万亩(400千克以上),高效栽培设施农业面积3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14万千瓦,机耕作业面积近200万亩。随着农村水、电、路、通信等的通达率全面提高,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发展方式日益改善。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农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从83%下降为78%,农村服务业稳定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比由2005年的58.26:5.03:35.40:1.31调整为2011年的53.37:9.22:36.07:1.34,农业比重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比重上升。粮、经种植结构比由67:33调整为63:37,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值持续增长。林业、畜牧业的生产结构也不断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说明资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更加高效。(3)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加强,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良种选育方面,育成“楚粳”、“楚麦”新品种7个,成功选育国家级优质肉猪配套系“滇撒猪”,通过科技推广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楚雄州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楚粳系列水稻良种推广占楚雄州适宜区的80%以上。主要动物疫病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控制、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栽培等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农业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力度加大。楚雄州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810万亩次、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项目2.6万亩、实施粮食作物间套种增粮项目200万亩和地膜玉米种植项目100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4)发展特色逐步显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生产发展要求,初步建立和形成了畜禽、水(干)果、优质稻米、马铃薯、蔬菜、优质茶、精制菜油、人工食用菌等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楚雄州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数量分别达到114个、51个和12个,较“十五”期末分别增加了45个、38个和10个,楚雄州累计认定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的农产品原料基地面积111.72万亩,产量41.9万吨,产值达10.06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累计达到2076个,发展订单农业产值达15亿元,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1466个和13亿元,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有较大提高。

二、楚雄州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与农业发展的需要相比,楚雄州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水库、沟渠、道路的老化现象严重,难于抵抗重大自然灾害的袭击。2009年以来连续大旱造成较大的成灾面积,受灾程度之大,甚至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出现严重困难的状况,凸显了楚雄州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产需要的差距。农机装备水平较低,机械作业在主要产业领域和主要生产环节的覆盖面明显不足,在相当大的区域内人畜动力和手工操作还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

2.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特色产业发展缓慢,优势不突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水平低,产前、产中、产后衔接不够紧密。龙头企业整体还处于散、小、弱的状态,难以带动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缺乏相应的管理技术人才,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低,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普通产品多,名特优产品和品牌产品少,难以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

3.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标准示范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生产物流、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信息化服务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导致了: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不规范,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不强;二是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生产经营程度不高;三是农业生产投入和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4.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不足。一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不够,标准化生产、加工业等重点领域技术成果严重缺乏;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三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科技投入机制。

5.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发展资金需求量大,但整体投入量偏低。财政支农投入主要依赖于国家和省财政,州、县(市)因财政力量薄弱,对农业投入不足,且投入增幅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幅。农村银行、信用社为保证效益防范风险,对农户、涉农企业的贷款条件较为严格,贷款难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户和农业企业因积累能力低下一般缺乏扩大再生产的投入资金,发展资金不足是楚雄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三、楚雄州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条件分析

1.内部条件。(1)自然资源。楚雄州是滇中高原的主体部分,山地面积占楚雄州总面积的90%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楚雄州总土地面积4388.7万亩,其中耕地238.36万亩(土地详查资料近400万亩),水田123.95万亩,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较多,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90人,人均土地面积宽阔。(2)生态环境。楚雄州森林面积宽广,林地面积达17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5%,位列全省第二、滇中第一。有自然保护区19个,保护区面积285万亩,其中国家级保护区面积48万亩。境内重化工企业少,没有明显的工业污染。随着天然林保护、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工程的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发展优质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3)社会经济。楚雄州生产总值(GDP)从2006年的217.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8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6年增长75.8%,年均递增11.9%,比全国同期增速高1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也高出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3亿元,增长31.6%,年均递增5.6%;第二产业增加值208.4亿元,增长100.2%,年均递增14.9%;第三产业增加值165.8亿元,增长81.8%,年均递增12.7%。人均GDP从2006年的8441元增至2011年的18416元,年均递增16.9%。2011年,楚雄州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1亿元,为发展楚雄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经济基础。(4)产业基础。经过十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的持续推进,楚雄州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经作物的比例逐步调整,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有所下降,一些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如特色水果、反季蔬菜、中药材、油料作物等的种植面积逐步增长,经济作物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目前,元谋蔬菜、大姚核桃、永仁葡萄、楚粳良种等已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特色产业,为发展楚雄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外部环境。(1)市场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与欧美日特别是东南亚的农业贸易领域不断拓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楚雄的多种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随着欧美日市场技术壁垒不断提高,虽然在某些时候某些领域存在着贸易摩擦,但也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契机,促使我们将市场压力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善农业发展手段,推进高原优质特色农业发展的动力。(2)区位环境。楚雄地处滇中经济圈,是距省会昆明最近的中等城市之一,既有利于将产品高效率低成本地输送到全省最大的市场,继而走向国内外市场,又利于得到强大的省会中心城市的经济技术辐射支持,有效地承接产业要素的流动和转移。在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中,楚雄处于大通道重要的节点上,人流、物流、信息流将给楚雄农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3)政策环境。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桥头堡”战略的机遇,规划发展滇中经济区建设,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增产百亿斤计划、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支持投入力度。近期又召开了全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大会,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和支持对策,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4)国际环境。最近十年,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的时期,农业国际合作的领域和区域不断扩大,中国农业融入国际体系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战略实施后,出境通道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商贸洽谈、交易展销等规模不断扩大,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更为楚雄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四、楚雄州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协同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要建立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加大对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力度,建立和完善分工协调、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实施高原特色农业建设的部门领导责任制,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实行目标管理,纳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内容。

2.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必须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以标准化的生产条件支撑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要大力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重点开展骨干水源工程、农村“五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灌区农田水利等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供水保障能力;大力加强以植树造林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天然林保护、低产林地改造、小流域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重点开展生态公益林保护、低产林地改造,以经济林基地建设的形式,在全面提高林地水土保持能力的同时,增强林业的生产能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对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3.调整产业政策,明确发展重点。发展楚雄高原特色农业,必须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资源有优势、产业有基础、市场有潜力、技术有保障的产业门类,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对投资楚雄特色农业领域的企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各种税费优惠。在市场准入政策上,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开展连锁经营;在品牌建设政策上,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组织,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支持向出口或潜在出口国家和地区申请商标的国际注册,支持这些注册商标争创云南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制,引导和鼓励农民在采用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推动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4.实施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涉及楚雄州各优势特色农业,面广量大,建设时间长,必须以规划为龙头,进行统筹安排。要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制定各部门支持高原特色农业的工作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按规划安排项目资金,加强规划的约束性、指导性,确保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健康有序发展。在产业布局上,立足于楚雄州土地面积宽阔、资源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良、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和地处滇中经济圈所具有的优势,集中政府财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吸引州内外资源向优势产区聚集,对特定区域实施整体开发,以大基地、大园区培育大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带,构造特色产业群,注重规模效益。

5.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战略合作。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实施“桥头堡”战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楚雄州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源、资金和市场,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进入楚雄州现代农业产业的项目建设,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发投资机制,提升楚雄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机制,发挥楚雄州在良种繁育、农业开发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和自主品牌、高技术、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合作。

6.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要逐步健全完善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楚雄州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加大公益性服务覆盖范围,鼓励经营性服务发展。支持发展农机专业化服务,优先发展主要作物、主要作业环节、主要生产领域的农业服务,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村有综合服务社(便利店)、乡有中心超市、县有配送中心三位一体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形成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配送服务。健全和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三项制度,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李皎,副教授,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农村发展与农业组织化、农村政策与法规研究;许玉贵(通讯作者),教授,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云南昆明 6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