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6 10:14:14
导语:在城建档案编研工作思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城建档案信息的需求量大,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并且要求信息集中,传播便捷,有更强的适用性。因此,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和编研产品已成为实现人们对档案信息资源需求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现状远远满足不了用户的要求。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上缺乏认识,认为可有可无,没有长远规划,缺少资金投入;在开发研究深度上留于表面,不重视理论研究,编研成果形式单一,含金量少;在组织管理上不到位,有的没有编研机构,或者有机构也没有投入技术骨干参加等等。如何突破现状,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实现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的创新是当务之急。
一、思想观念求创新
创造的前提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思想观点的不断吐故纳新、推陈出新,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的创新,首先是要实现服务观念和工作思路的同步转变。目前,应树立“四个意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
树立四个意识:一是产业意识。档案工作属于新兴信息产业的一部分,要充分认识档案资源,特别是和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在信息产业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提高产业意识。城建档案新资源开发就是一种信息产业,应详细分割、提高层次,挖掘城档信息资源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服务意识。编研工作不是停留档案的凭证和依据层面上,而是以用户需求为宗旨。全方位、大信息量的经过编研的成果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服务。因此,要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一全局出发,及时进入市场需求调研,分析把握用户需求,牢牢抓住重点,增强编研工作的主动性;三是精品意识。有特色才有形象,有精品才有影响。城建档案工作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地位和影响,需要城建档案编研成果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化产品。要把“编”和“研”相结合,使编研成果“现状”与“实践”融合在一起,提高成果质量;四是经济意识。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在注重实效的同时,要更注重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找准服务对象,使编研开发有针对性、目的性,形成以编研促利用,以利用检验编研的良性循环。
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专业化与社会化的关系。长期以来,城市建设档案编研工作囿于和科技档案的特征,多建设施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服务范畴较窄,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影响面不大,城档不为社会所知。要摆脱为少数城建专业服务的局面,将城档信息资源融入信息社会,扩大服务范围,让更多人了解城档,利用城档,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要走专业化和社会化结合的路子,既要有适合专业人员利用的成果,也要有将专业性、创造性、可读性结合的成果;二是城建档案与“大城建”概念的关系。要摆脱城建档案是单份文件、单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概念束缚。要从城建档案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寻觅城市的历史变迁、建设发展轨迹、建筑风格的形式等等,以大城建、大市政的眼光和思维角度把零散的建筑工程串接起来,构成一条城市发展的线索,这也为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开拓了广泛领域。那看似孤立的一段段防汛墙、一幢幢旧屋新宅、一条条马路、一座座桥梁,只要赋予“大城建”这一概念和主线,就能形成一部最真实、生动的城市发展史解读本;三是后台与前台的关系。/!/编研工作是一项潜心励志、埋头苦干的工作,一直以默默无闻而著称。但时代在发展,档案工作所处的环境、条件、技术需求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档案信息资源要融入信息社会、档案管理工作机制要适应市场经济、档案利用服务要最大化满足需求,就需要档案工作者从后台走向前台,传统的默默无闻精神要弘扬,服务的理念和方式要转变。要加大宣传力度,推出特色产品,服务从被动变为主动。编研工作也以不在是划地为牢,编研资源要整合、编研力量要联动、编研内容要贴近市场、编研成果要宣传推广,编研工作与档案工作要从默默无闻到默默有闻、有声有色,让全社会都了解档案工作、熟悉档案工作、热爱档案工作、支持档案工作。
二、内容形式求创新
现在,不少城建档案馆的编研内容仅限于大事记、工作或馆藏指南、效益汇编、资料汇编等等。深入的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马克思讲“需求是一切动力中最大的动力”。编研工作要紧紧抓住用户需求,从编研内容的选择到编研成果形式,都需要有一个改变和创新。根据城市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工作真实记录”的特性,在编研选题上要做到三点:其一,围绕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这应始终是编研选题的重点。如我市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了专题资料汇编工作,为规划、建设、环保和管理部门以及有关领导、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其二,体现专业特点和地方特色。城建档案含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反映着不同时期的施工技术、基础结构、建筑风格等,对现代设计业、建造业具有极高的借鉴参考价值。城建档案的编研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体现专业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产品。其三,突出服务重点和馆藏优势。常言道“有为才有位”。档案工作的“有为”要靠服务来创造,档案工作的“有位”也要靠服务来提升。选择编研内容要明确服务对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城市建设服务,为社会各界服务。应研究不同利用者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主题。同时,尽可能地凸现人无我有的馆藏优势,逐步探索一套将城建档案内建筑文化、历史文化、科技文化相结合,将城建档案内地域、名人、名宅、历史事件、活动足迹相贯穿,将馆藏档案与收集征集来的资料相融合的编研方法,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馆藏特色、专业特色编新研路子。
在编研成果形式上,因进入信息时代,纸质档案“一统天下”正逐步被纸质档案、声橡档案、电子档案等多种载体并存的局面所替代。因此,传统的编研形式也必须进行转换和创新。一是利用航拍、摄影、摄录像等现代化的装备和技术记录城市的发展,并将其制成专题片、画册、明信片等,这种生动、直观、说服力强的编研成果更能适应
快节奏的社会,为处于“读图时代”的广大群众所接受;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将馆藏内容、城建信息、编研成果等制成网页,向社会提供信息资源,扩大服务领域;三是在保持传统的出版书刊编研形式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尝试以邮票、纪念品的形式形成编研成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编研工作提供了新契机和提出了新要求,网络编研工作已被列入日程,编研成果形式注定要向多载体、全方位、深层次的方向转变。三、组织管理求创新
加强对编研工作的组织管理是加大编研服务力度的保证。目前,受档案部门内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及重视程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城建编研工作组织不健全,管理力度不够,编研成果不理想。笔者认为,编研工作是城建档案工作这一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利用者提供的是一种“再创性”知识产品,有着原始档案所不能替代的信息集中、系统、深入等优势。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编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首先,要把编研工作纳入到本单位业务建设规划中,纳入业务建设的日常管理。对编研工作既要有短期计划、单项任务计划,更要考虑涉及长远规划,这也有助于编研项目系统性、编研成果系列化。其次,要建立专门机构,加大人员投入,实现组织保障。编研人员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编研成果的质量。编研工作能否深入开展并不断提高,说到底,取决于编研人员能否胜任工作和信息资源是否丰富。因此,应把专业水平高、研究能力强、文字功底好的人员选派和充实到编研工作岗位上。第三,要建立横向联系,借助外界力量,实现联动发展。多年来,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基本处于各自为政,依据自身的编研力量和馆藏资源进行开发编研。虽有成效,但局限性也是明显的,难上一个更高的水平。要想有新的突破,可以在馆内编研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借助院校和社会力量,走协作开发或联合编研的路子,从而深入挖掘城建档案的内在价值,提高编研成果的科技含量。第四,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大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对编研成果的社会宣传,适时组织成果会,利用报刊、媒体等,对编研成果广泛宣传,避免编研成果“躲在深闺人不知”的现象,从而促进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档案界的社会意识。
四、基础建设求创新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全方位的提供利用服务是城市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编研工作作为提供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项长期和根本性的工作,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抓好四个方面的基础建设:第一,机制建设。建立城建档案信息需求和利用效果反馈机制,通过对城建档案利用的类别、频率、效益等统计分析,研究潜在的利用需求,预计市场所需的内容和趋势,抓住重点、热点,编研适销对路的产品,从而加强城建档案资源开发及编研选题的针对性、目的性、时效性,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及信息服务功能。第二,资源建设。即大力加强城建档案的接受征集工作,丰富馆藏。因为,丰富的馆藏是提供利用的不解源泉,也是开展编研工作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城建档案工作最大的竞争优势依赖于城建档案。而要保持城建档案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这些档案提供服务。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努力丰富馆藏至关重要。第三,系统建设。要加强信息化、网络化的系统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数码影像技术及电子通讯等现代技术进行城建档案的编研,加快编研速度和成果的多样化,使档案编研信息电子化,从而有利于利用、传播和反馈。进而使档案编研信息更趋社会化、更具时代感。第四,人才建设。创新并建立专家型编研人才队伍。还要注重培养和储备能适应网络时代的编研人才。可采取选派人员进修、委托培训和在职深造等方法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也可以用优厚的待遇直接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做好在职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全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为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除此之外,编研岗位上的研究人员应相对固定。这有利于熟悉馆藏、积累知识、深入研究,打造编研精品。
总之,城建档案的编研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以馆藏档案资料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利用服务为目的,努力开拓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和推进编研工作的开展,并以此促进城建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和扩大城建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一、丰富编研类型,提高编研质量
(一)目前,多数城建档案编研成果都是诸如汇编、文集、简介、目录等一些形式单一,浅层次的资料罗列加简单点评式的类型,分析研究性较差,综合性不强,不能给人们提供直接的建议或方案,档案馆应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在汇编型、编写型的基础上,多开展一些编纂型、声像型、展览型的开发工作,利用城建档案馆现有馆藏,按照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把庞杂、零散的档案信息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必要的加工,并对信息作深入研究、分析、提炼、概括,编辑出内容上更具科学性,形式上更具灵活性,操作上更具经济性的贴近社会需要的档案编研成果。
(二)城建档案编研成果的质量,不仅是一个档案部门业务水平的真实反映,而且也是衡量城建档案编研工作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准,提高档案编研工作质量要注意做好如下四点:
1.领导思想要重视:档案馆领导思想上是否对档案编研工作重视,给予编研工作多少关心和支持是档案编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编研质量能否稳步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机构制度要健全:成立专门的档案编研机构,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是编研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人员要落实:编研人员力量是否足够,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编研成果的质量,因此,应把一些专业水平高、研究能力强、文字功底好的人员选派和充实到编研工作岗位上,促进编研工作的提高和有所创新。设施要配齐: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一些硬件设施如:照相、摄相、录音、复印、打印、扫描、电脑及网络工程等设备,是编研工作有效开展的物质保障。资金要保障:编研成果是一项文化产品,有投入才有产出,要获得一项高质量的编研成果,必要的资金投入是编研工作的血液和润滑剂。
2.选题要精准、新颖。选题的精炼、准确和新颖是档案编研成果质量高低的关键。编研的最终目的是编研成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利用率的高低是衡量编研成果质量优劣的标准。为此,编研人员必须走出馆门、走向社会,深入城市建设第一线,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动态,正确分析和预测在一个时期内城市建设对城建档案信息的需求情况,确定编研工作的方向,在此基础上选定一个精炼准确且新颖的编研主题开展工作,就使得编研出来的成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性、针对性,更贴近社会需求。选材要广采博取,做到准确真实。对符合编研选题内容的尽量多收取,以便在定题时有比较、有选择的余地;准确是指选材切题,要选择最能阐明编研主题内容的档案资料,运用辩证观点,既考虑到内容上的针对性、典型性,也考虑到技术性、先进性,从而做到择优编录;真实是城建档案编研成果的灵魂,在编研实践中要始终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去鉴别,核实档案信息的真实性,确保城建档案编研成果的质量,使得编研成果有实用价值,值得信赖。编研成果要有专业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城建档案含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反映着不同时期的施工技术,基础结构,建筑风格等,对现代设计业、建造业有极高的参考借鉴价值,编研工作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有专业特点的产品;对“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档案信息,我们要经过认真的筛选,整理和加工,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编研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产品。
3.不断丰富馆藏,善于借鉴和联合编研,保证编研成果的高质量。编研工作首先依托的是自身的馆藏信息,丰富的馆藏是高质量编研工作的物质基础。城建档案编研工作最大的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依赖于城建档案,要保持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就要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努力丰富馆藏。做好编研工作还要做到不局限于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要开拓视野,善于借鉴别的国家和地区、其他部门、其他学科领域的已有编研成果,洋为中用,彼为己用,增大编研成果的信息量和含金量。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联合其他部门或其他城建档案编研机构开展编研工作,以克服信息单一、力量薄弱、信息渠道不畅的缺点,有利于互相交流、学习、编研出信息含量大、质量高的编研成果,又可节约资金和时间,提高编研效能。
4.要注重编研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的因素,要提高编研成果的质量,最重要的是选择好编研人员。城建档案编研工作作为信息和价值具体表现形式,已成为城建档案馆的重要部门和信息中枢,因此,在档案部门,最好吸纳一些有责任感、有事业心、热爱本职、精通专业技术知识、熟悉馆藏、文字功底好、肯钻研、综合素质高的业务干部从事城建档案编研工作,才能有效地保障编研工作的高质量。对现有人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尽可能地提供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调动他们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的积极性,边干边学,以干促学,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新时期对城建档案编研工作者的要求。
二、转变观点,提高编研成果的利用
当前,许多优秀城建档案编研成果开发出来后,由于思想观点的制约和缺乏必要的宣传,致使它们仍“藏在深闺无人识”,影响不大,利用不高,没有取得相适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要提高编研成果的利用率。
(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过去那种“好女不愁嫁,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想,树立“好酒不怕有人识,酒好也要靠宣传”的超前意识,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编研成果利用工作的开展。编研成果的质量是成果利用工作的前提,而成果利用工作的提升,又促进了编研工作质量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主动向利用者宣传、主动向领导介绍,主动服务,促进编研成果利用。
(二)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为使编研成果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得提高利用率,我们必须注重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入对编研成果的宣传力度。如:在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上以新闻报道形式、专题采访形式或知识专栏形式给予宣传报道,在专业城建档案刊物、业务宣传栏里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网站在网络上向社会公众宣传,还可以向领导,业务联系部门及工作人员赠送资料,直接宣传。总之,宣传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才能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直接提高编研成果的知名度,使编研成果成为一个品牌,达到提高利用率的目的。
(三)要创新利用形式。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为此,我们要立足现有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编研成果的利用形式,促进编研成果利用率的提高;如:利用图片展方式、电视专题片方式、声音解说方式、文字、声音、影像三维动画方式、网站浏览方式、短信阅读方式,邮票、明信片方式等多种形式对编研成果进行传播和利用。总之,城建档案的编研是一项研究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要以库藏档案资料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用服务为目的,不断提高编研成果质量,提升编研成果的利用率,努力推进深化编研工作的开展,便城建档案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彭春华单位:梅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建档案编研工作也显现出其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地位,城市建设的面貌要通过城建档案编研成果来更好的体现,同时城建档案编研工作作为城建档案业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研究性已毋庸置疑,随着城建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化、繁琐化,城建档案管理与编研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城建档案、编研、编研成果
城建档案编研工作是以城建档案馆藏为对象,以满足城市建设和社会利用档案的需求为目的,在研究城建档案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题目,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挑选、编辑和评价,是为城建档案事业和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编研,把城建档案有价值的信息集中、系统地展现在利用者面前,为利用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它是使城建档案管理“深化”,档案资料“活化”,主动有效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向高层次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日益变化的城市面貌,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变化记录下来。
一、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现状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对档案利用的日益频繁,促进了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近年来,尽管编研业务有所发展,但从目前情况看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一)重视“编”而忽视“研”
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目前的瓶颈处于“研究性”编研很少的阶段,大多数只是进行一个初步的编写等工作,所谓“编”充其量也只是档案资料的机械“汇总”,这是在没有深入研究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而真正意义上对于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利用起着重大作用的则是具有创造性的编研成果。
(二)编研成果没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往,城建档案的信息编研资料大多都是为了应付各类检查、评估或作为内部参考资料,真正能走上社会,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并不多。虽然近年来城建档案工作编研工作已经日益呈现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编研成果并不乐观。
(三)选题狭窄陈旧、形式单一
如今,海量的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所要承载的信息成果需要通过不同的形式被展现出来,特别是城建档案编研工作需要借助更多的摄影、声像等技术的应用,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一些画册、专题片上。而现实的情况是,城建档案编研工作选题陈旧、形式比较单一,所以,在城建档案编研工作中要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综合与归纳,找出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意义的结论,并通过不同形式将其充分展现出来。如南宁市城建档案馆创办的《南宁城建档案》季刊、《南宁水城建设》《南宁百年图证》等;本溪市城建档案馆的《本溪市城乡建设年鉴》;近年,由杭州市城管办与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联合制作的40集电视系列片《小巷故事》,生动有趣地叙说了杭州街巷的历史沿革、典故和民间传闻,向世人再现了古老杭州街巷里弄的历史文化内涵。杭州市城建档案馆的《近代杭州图集》《杭州古旧地图集》《杭州金字招牌·中华老字号风采》等。
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几点体会
城建档案编研工作是较高层次、较高效能的档案利用方式;是促进基础业务建设,扩大城建档案机构社会影响、提高社会地位的强力推手;也是保存城建档案完整和加强城建档案传播的最佳途径。在新时期环境下以及各种因素的转变中,我们必须把城建档案编研工作提到一个重要地位,多渠道、多方法完善和创新城建档案编研之路。
领导重视是做好编研工作的重要保证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城建档案馆的编研室并没有过多的实质性工作,只是简单的资料收集与管理,随着资料的日益增多,我们发现无论是城建档案理论的研究还是工作的实践,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所做的各项工作都应及时总结,长期积累,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写出具有专业特点的编研成果,用来指导工作。所以前提是只有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才能加大资金的投入、指定专业人才负责编研工作,从而把编研工作纳入到馆业务建设规划中,对编研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中间有检查,年底出成果,保证编研成果保质保量。
(二)编研意识创新化
城建档案编研成果创新的前提是编研意识的创新,思想观念的不断改变,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编研意识创新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产业意识。档案属于新兴信息产业的一部分,要提高产业一是,最大限度发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服务意识。编研工作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宗旨,通过编研成果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服务。三是经济意识。要重视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找准服务对象,使编研开发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形成以编研促利用,以利用检验编研的良性循环。
(三)编研成果精品化
编研成果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作品内容的可观性、可读性、可藏性。城建档案编研内容虽立足于档案,但编研成果本身往往也成为重要档案史料,在内容的选择上理应做到深、值、广。所以在编研选题上首先做到围绕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使编研工作进口时代主题,紧跟城市化进程。其次要体现专业特点和地方特色。如不同时期的施工技术、建筑风格等。突出服务重点和馆藏优势。尽可能显示馆藏优势,逐步走出一条有地域特色、馆藏特色、专业特色的编研新路子。现阶段已经有部分城建档案馆着手开展编研创新性、精品化研究成果。
(四)编研人才复合化
城建档案学科跨度大,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特别注重实用性和各种载体的运用。因此,编研工作者不仅需要了解建筑方面的知识、计算机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编排能力等本领,在基础扎实之外还需要不定期开展针对性、系统性的内部和外部培训。
重视人才培养、以提高城建档案编研队伍的整体水平。首先,要提高城建档案编研队伍的基本素质。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深化、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培训,如可以在单位内部设立“职工阅览室”,编研人员及职工可以在阅览室阅览与工作相关及相应的专业技术类书籍,也可以制订相应的借阅制度,以满足职工的需求。还可以针对全馆大部分职工的需求,统一业余时间,诚邀有资质的老师,统一进行学习等;最后,城建档案编研人员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与时俱进,努力掌握计算机、通讯、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总之,城建档案编研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对文字功底及对资料整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以丰富多样的馆藏资料为基础,深入挖掘更深层次编研工作的开展,努力开拓工作思路,不断促进整个城建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和扩大城建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城镇档案;编研;信息处理
城建档案编研工作是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将馆藏城建档案内容,经过分析、加工、编辑成便于直接利用的城建档案资料文献,是开发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何开发好城建档案信息,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自身价值,是当前摆在编研工作上的新课题,愈加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几年来业务实践的体会,在此提出粗浅认识,供大家磋商。
一、围绕经济建设,开发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是编研工作的根本任务
要编出有利用价值、高质量的编研成果,必须时刻注意经济建设的发展,随时掌握城市建设的动态,把编研工作自觉地融入经济建设大潮中,只有紧紧围绕城市建设中心任务,投身于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之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收集建设资料,才以创造出社会真正需要的编研成果。
只有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变“被动”为“主动”,抓住城市建设的重心,方能编出更及时、更全面、更准确的编研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二、丰富馆藏,广泛收集建设资料,是做好编研工作的基础
编研工作是以馆藏档案为主要对象,根据市场需求对馆藏进行筛选、加工、浓缩精华,具有概括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所以要加大收集力度、大力地丰富馆藏。另一方面,由于受进馆范围的局限,有很多相关的城建档案资料未能进馆,显然单靠馆藏资料是满足不了编研工作的需要,因此,要突破进馆范围,拓宽收集渠道,去索取有价值的城市建设有关资料,例如:我馆根据市场需求,采取对报纸进行剪裁,参加有关建设方面的会议及到建设单位收集有关城建材料,进行整理、加工汇编成《建设信息》与《城建档案简讯》两刊物发往全国各地及有关领导和单位,这种编研成果,即具有城建档案的真实性,又具有综合性,在实际工作中很受利用者的欢迎。
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是做好编研工作的可靠保证
编研工作是一项政治性、研究性较强的工作,是为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工作,选编什么?怎样取材?都必须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所以编研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编研工作又是一项研究性工作,要求编研人员要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自身素质与业务素质。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和相关科学知识,更要有认真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编研成果质量,才能更好地发挥编研工作为社会各方面服务的作用。
编研工作是一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繁杂工作,所以编研人员要勇于吃苦,不怕困难。如在收集素材中要做到腿勤、嘴勤、手勤,肯付出辛苦。在繁杂的资料整理过程中,要舍得付出时间和精力,还要有不为名、不为利的思想和甘为人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爱岗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编研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四、实现信息处理现代化,是编研工作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编研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采用先进设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存贮,产生磁盘、光盘等编研成果,实现信息处理现代化,才能高效能的、多种服务方式的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达到编研工作的最终目的。开发档案住处资源是城建档案馆发展的目的城建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只有认真搞好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真正满足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城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收集保管,而忽视开发利用的封闭式管理方法,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还应引进市场营销理论,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城建档案的作用。
为加强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应搞好城市建设信息中心的建设,形成馆、处和中心三体合一的管理模式。并依靠社会的力量,利用政府的行政职能,大力发展、吸收建设系统的行政管理部门和规划、勘察、设计、建安、建材等企事业单位以及交通、电讯等有关单位加入建设系统信息网,收集和传播城市建设信息。实现以市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为服务重点,以建设系统和相关单位信息网员为服务战线,以全社会为总服务面的点、线、面立体服务体系。同时利用建设信息中心全国联网的优势,与各城市的建设信息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横向网络联系。
我们还要针对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深度开发。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利用者需求的前提下,根据馆藏档案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专题,选取档案材料,并进行考证、加工,编纂成档案汇编、专题介绍等编研成果,供利用者参考、借鉴,为城市建设等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同时要注重城建档案信息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努力提高城建档案信息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努力提高城建档案住处的实用价值,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也将促进城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建档案工作者,必须随着整个信息社会由提供信息为重点,向着选择信息为重点转化。把城建档案的利用工作,从一般的提供利用,向着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转移,并重点放在“开发”两字上。即把档案中储存的大量信息,采用积极主动的办法,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选择出来。通过分析、综合,提炼出结论性、规律性的数据和论据,也就是信息选择的再加工,为各项建设的决策提供最直接、最真实、最可靠的依据。要做到这一步,首先是要加强城建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保证城建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才能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加工,根据社会需要,主动提供服务。作为城建档案工作者,还要具有敏锐的嗅觉,勤快的手脚和艰苦创业精神。不仅要把已经收集、整理、保管的档案,通过二次加工,由“死”资料变成“活”信息,还要及时掌握、收集城乡建设各方面的动态、新科技信息等等,预测政治、经济、生产建设、科研等多方面对城建档案的需求,不失时机地提供各界利用,力争超前服务。使城建档案馆不仅是全市、全地区城建档案储存中心,开发利用中心,而且是当代城乡建设的信息中心。使全社会各部门各级领导,都体会到城建档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只有紧跟城市建设的步伐,勇于探索,积极进取,才能使编研工作迈向新台阶。(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