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6 03:49:12
导语: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把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的各种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的、巧妙的手段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其运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理论和思想上的创新。通过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贫困生 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分化,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教育消费的增加,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进入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视线。其个性差异与一般大学生相比比较突出,个性心理和思想素质都有很大不同。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在成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心理障碍。当前,学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经济上给予了专门的照顾。但是,除了要在经济上给予扶助以外,还必须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让他们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更要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人生之路。这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贫困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
1.1 自卑心理
自卑感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贬低。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觉在经济上低人一等,由此导致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陷入自我隔绝或半封闭的心理状态。个性被压抑,心灵被扭曲,出现悲观、消极心理。表现为苦闷、抑郁、落落寡欢、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1.2 嫉妒心理
嫉妒是与别人相比,发现自己在才能、荣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但是由于贫困大学生内心尤为敏感,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并难以克服。
1.3 退缩心理
退缩心理指的是在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能有意识地确立目标,调节和支配行动,通过自己的意志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有些贫困大学生面对贫困,没有战胜贫困的勇气,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而是一味指望社会、政府、学校的资助。在没有被及时地帮助和引导之下,他们就会逐渐形成难以扭转的依赖心理。
1.4 不公平感和不安全感
因为自身有自卑心理,情感相对脆弱,遇事就容易偏激,在归因上出现错误。认为是社会体制的不公,市场经济的缺陷导致了贫富差距。不能正确对待社会问题,有强烈的愤世嫉俗心理。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并且容易把对自身境遇的不满发泄于他人甚至社会,形成反社会人格。
1.5 抑郁焦虑心理
一方面不愿正视自己、不愿接受师生的援助,另一方面又强烈感受到来自家庭沉重的责任和家长强烈的期待,由此产生一种着急、烦躁、忧虑的情绪,从而导致焦躁,敏感多疑,自我防御心理。表现出强烈的失落、茫然、愤懑。常常言语夸张、行为举止极端。在学习上,贫困大学生往往有很高的目标和期望,为了自己的理想与曾经的辉煌,也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但是过高的目标和期望会使自己背负过重的心理压力,由于力所不及而屡屡碰壁,自信心受到打击,很容易转变为自我否定,产生抑郁心理。
2 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意义
2.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然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贫苦生又面临着经济和心理上的“双贫”,容易导致其认知的偏激,思想情绪极不稳定,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仅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展的需要。
2.2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适合学生的特点,更符合教育规律
贫困大学生有着独特的家庭背景和心理特点,所以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关于人的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关于了解认识把握个性心理的手段,不仅能够帮助教育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同时能够使教育者更加深刻地了解学生独特的个性,从而能够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
2.3 有利于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维
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地理解人和人的思想、心理、行为的实质及根源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方法。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来改变学生不良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其次,可以借助心理测验或其他的测评工具来客观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从而对学生施加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可以利用心理辅导的面谈技术、小组讨论、价值澄清训练等心理辅导的方法来和学生交流,从而减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阻力,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维。
3 心理健康教育在对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这里,在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但是,怎样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有机融合起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把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的各种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的、巧妙的手段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它与传统的“说教式”思政工作方法的不同之处是,具有平等性、启发性、易接受性和正向情感的感染性等特点。它强调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发挥情感最大功能,以情育情,以情动人。针对贫困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以下重点从认知心理学的ABC理论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论述如何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被社会所认可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内在规定的复杂性,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状况的多样性、动态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五方面的教育。这五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影响了个体对人对事的态度。目前,主要的教育方法有理论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实践锻炼法等。针对贫困生焦虑、强迫、恐俱、抑郁、神经衰弱等心理特点,说教式的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其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较差。所以,采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对教育对象的心理施加影响,通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式,更能使学生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达到教育的效果。
摘 要: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因就读环境、经济问题等原因,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孤独等问题,严重的将导致“心理贫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职 贫困生 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的收费普遍比公办高职院校要高,因此入读民办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家境较好,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贫富差距更加巨大,且很表面化,使得民办高职贫困生在经济贫困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易于形成“心理贫困”,给贫困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同时,给学校心里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研究新形势下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成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指导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对所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 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1.1 经济困难是“心理贫困”的主要因素
民办高职院校高收费标准,学生每年近一万五千元的学费,而大多数贫困生又来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大多数家庭从事务农或打短工,没有固定收入。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距很大,贫困学生长期处于悬殊的贫富差距环境中,将对贫困生造成强烈刺激,导致焦虑、抑郁、敏感等情绪状态,严重影响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1]。另一方面,民办高职从本质来说是盈利性的,使得学校的催款压力比公办高职院校更大,部分学生实在无法缴纳便四处借款,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借款后还款的忧虑,让一些贫困生一直处于焦虑的心理状态之中。巨额学费已让贫困大学生望费兴叹,且贫困大学生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逐渐融入城市消费习惯,尤其在交友方面的花费也是巨大的,使得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将自我封闭起来造成心理脆弱、敏感、嫉妒等不良的心理体验,慢慢地陷入到“心理贫困”状态中。
1.2 不良风气是“心理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
现今大学校园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不断地刺激着学生的消费欲望,形成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容易让贫困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极易使其个性和人格产生负面影响,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在表面化的贫富差距下,贫困生一旦被人讥笑自己不时尚、生活寒酸,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从而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失衡而诱发产生了“仇富”、“敌富”的心态。
1.3 资助不当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贫困”
虽然各高校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勤”和“绿色通道”等方面的资助体系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但确一直存在着宣传不到位和教育滞后等问题,如一些高校本身或是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达到自身的宣传效果,或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采取了“写感谢信”、“公示”、“合影”、“上台感言”等做法,这些举措不仅容易加剧贫困生自卑等消极情感的增长,还伤了他们自尊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在接受“施舍”。
1.4 学习期望及压力是“心理贫困”的直接因素
贫困大学生一般都有坚韧的秉性,他们知道唯有自强不息,才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学习上表现出一种不屈的性格特征。然而,入学后学业优势不能立马显现,他们希望引以自豪的唯一优势点失去光芒时,将沉重地打击他们的学习韧劲,因此部分贫困生容易对周围的环境、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不满。
1.5 错误归因是“心理贫困”的消极因素
有部分贫困生将个人及家庭贫困片面地认为是社会、政府给予贫困群体的机会不公平、体制改革与经济政策欠缺等,认为贫困是社会不公平、党和政府执政不当的过程及结果。由于这种认识,他们往往形成愤世嫉俗的心理特点。
1.6 就业压力是“心理贫困”的外在因素
入学初,贫困大学生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他们给自己制订了很高的目标,对未来的就业充满着期待,但由于经常为学费和生活费担忧,所以他们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俭学,并为合理安排学习与勤工俭学的时间而苦恼,长期以往将造成精神紧张。大三就业期间,高职院校中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仍对就业地域和待遇看得过重,不愿意到小城市的民营中小企业去就业[3]。还有部分贫困学生由于个人虚荣心作祟,认为自己从欠发达地区考出来或者从山里走出来,必须找个比较体面的好去处,导致了这些人在职业取向过于急功近利,其选择范围受到限制,影响其健康顺利就业[4]。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在就业过程中不能花费太多金钱来包装自己,遇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外地单位有时因为承担不了来回路费等原因而失去就业机会。再加上和自己竞争的往往是本科生、研究生等等,这就加重了高职院贫困生的自卑心理[5]。面对就业,贫困生的心理变化特别巨大,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高额学费,很多只能举债或贷款,希望三年的付出能换来个好工作。而他们找工作又是孤立无援,心理状态出现波动已屡见不鲜[6]。
2 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1)引导贫困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学校不应该过多地呼吁如何救助贫困生,因为过多强调会让学生觉得救助等于施舍,所以我们应该提倡经常性开展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教育。可以通过课外宣传和课堂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公共场所张贴名人名言等,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前行。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创造和奉献,从而使他们能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做到人穷志不穷。
(2)保护贫困生的经济隐私权。学校应把工作做的更细更实,从新生入校开始,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等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从中筛选出贫困学生的名单,为他们专门建立详细档案。
2.2 增强贫困生的心理素质
(1)创办心理专刊,进行心理测试。可以通过大学生心理协会,创办心理刊物,定期向学生介绍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及简单测试,并附上相应的调整方法,使他们掌握一些完善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技术。
(2)举办励志专题讲座。自卑感强是贫困学生最大的心理障碍,因此在新生进校后不久,应该为他们开设优秀毕业生讲座通过讲述他们在校期间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如何努力奋斗的经验。通过这种方式,让贫困生树立信心,逐渐改变自己的观念。
(3)团体训练及个别咨询相结合。通过团体训练的帮助贫困生之间能相互地交流和了解,让他们能在活动中释放自己的情绪,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学会接受现状努力改变现状。但单有团体咨询不能解决贫困生所有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个别咨询作为补充。各院校一般都设立了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对生,由于贫困学生的自尊心更强,心理咨询教师更要采取主动出击的形式,发出邀请函,约贫困生来谈,通过主动与他们的谈话,解决他们个体性的心理问题。
(4)创造各种机会,为贫困生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场所。尽可能地为贫困生创造各种机会,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如针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创建“自主创业园”中,为贫困生提供一个自主创业的平台绿色通道,鼓励并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缓解经济困难,培养其自立自强的能力。
(5)多渠道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岗位很少,与贫困学生人数相差甚远,因此民办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包括在校期间、寒暑假期间的勤工助学岗位[7]。
(6)加强感恩教育。有部分受助学生觉得社会、国家对他们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感谢政府、感谢国家,如此缺失感恩意识对贫困生人格的塑造和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高校必须尽快建立感恩教育的心理辅导机制,潜移默化地培养受助贫困生感恩意识。除了常规感恩教育之外,对那些在感恩问题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应该加强对其进行心理辅导[8]。
(7)加强就业心态的引导。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建立贫困生档案帮助贫困大学生应从学业、就业、创业几个层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9]。
综上所述,民办高职院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一项长期、系统的艰巨工作,因此我们不仅需要经济上“扶其贫”,更要在精神上“扶其志”,将经济解困和精神解困相结合起来,将教育、管理、引导相结合,努力构建政府、家庭、学校等多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才能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
摘要:高校贫困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党中央构筑的资助体系使得大批贫困生获益。而因贫困带来的心理困恼和心理事件,也引发了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困难。截至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的贫困生达52万,其中特困生16.61万(占学生总数的7.27%)[1]。
1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征
1.1自卑与好强是常见心理冲突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自己瞧不起自己,甚至认为周围的人也看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贫困生由于经济上拮据,与经济条件良好的同学相比形成反差。这种反差影响特别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对贫困生造成精神压力,从而表现出缺乏自信、孤僻等特点。有的贫困生又特别好强、好面子、甚至个别不愿向学校提出资助申请,容易在经济问题上造成心理负担。
1.2抑郁和焦虑是常见的情绪表现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以显著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或有祸事降临,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从而表现出少言、敏感、焦虑、偏执、低落、消沉的特点。
1.3嫉妒和虚荣的心理较强
嫉妒是指对相应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受虚荣心驱使,为了维护自己面子,求得心理平衡,不惜花重金包装自己,盲目与人攀比[2]。贫困的同学感到自己无论学习还是智力、能力等自身条件并不比其他同学差,只是经济困难和成长环境差,便觉得低人一等,还对某些经济比较富裕的同学表现出来的优越感心生不满,心理状态从羞愧到愤怒再到怨恨。
1.4孤僻和逆反心理较严重
孤僻是指孤寡怪僻而不合群的人格表现,高校中不少贫困同学也因为成长环境表现为独往独来、离群索居,对他人怀有厌烦、戒备和鄙视的心理;凡事与己无关、漠不关心,一副自我禁锢的样子;如果与人交往,也会缺少热情和活力,显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他们也常误解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关心,总觉得大家在背后议论自己,笑话自己,讽刺自己,这种逆反根本原因来源于心灵深处的自卑。
2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政府和学校高度重视贫困生资助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帮助在校贫困生完成学业,例如“奖、贷、助、补、勤、减、免”及社会上的各种资助对于贫困生来说都福音,并且金额大,覆盖面广。目前江西省内各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但针对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对江西两所高校近300名同学的问卷调查得出,93.6%的被访同学认为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能很好的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79.5%的被访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贫困生。
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主要有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四个方面[3]。近些年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
3高校贫困同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到贫困生中去,了解贫困生的思想动态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要及时地帮助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还要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问题进行“解困”, 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1大力开展的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根据贫困生的特点、爱好和专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下开展多种形式文体活动,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实现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性心理互动,使贫困生获得理解、启发和帮助,减轻其心理危机感。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中心,完善贫困生心理预警和倾述机制[5]。有针对性的开展年级、班级间的活动,穿插有教育意义的团体辅导内容和思想政治教师对贫困生的个体辅导相结合。
3.2把握师辈和朋辈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朋辈心理咨询员可以起到榜样激励作用,能更容易深层次地了解同学的心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迅速,朋辈的说服力与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教师与家长,他们之间容易沟通,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更有说服力。可以建立每个班级都有心理委员、每个寝室都有心理联络人制度,全方位覆盖学生人群。他们和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一起帮助贫困生形成“自助―助人―互助”的机制。
3.3做好感恩教育与激励教育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社会和学校要将感恩教育与学习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逐渐使贫困大学生学会知荣明耻、知恩图报,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同时要让典型引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对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和顽强、豁达、吃苦耐劳、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良好精神风范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摆脱困境。
3.4利用好网络载体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针对贫困生网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受传平等、主动接受、共振效应、方式新奇的特点。能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而开展一些深入实际、适应竞争、有利于发展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让贫困生敞开心扉,锻炼个人沟通能力,两者如能结合的巧妙,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色走向多彩,增强了工作的科学性、生动性、实效性[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中贫困生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贫困生相比,他们不仅要面对高职院校高额的学费,还要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就导致他们在所有贫困生群体中处于弱势,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应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作者通过对当今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以及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能够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帮助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解决心理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压力;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第一、高校贫困生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贫困大学生,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司、财政部教科文司编写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问答》文件规定,贫困大学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支付学杂费和生活费比较困难,或基本生活费得不到保障的学生。
第二、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外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过10条被认为是经典的标准:(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1.2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因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弥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仅可以提高其预见性,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高职院校贫困生由于压力较大,在心理健康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勇敢的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
第二、必要性
贫困本身就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生活压力,而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贫困的意义不仅表现在生活中,也表现在学习上。如果没有足够的学费就很可能导致他们辍学,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也更懂得珍惜,而且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就会给自己更多的学习压力,一旦学习效果不理想必然会出现紧张、压抑、愧疚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所以,积极开展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问题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第二、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教育内容不系统;第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教学质量较差。
2.2 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贫困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这是造成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家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成长环境,父母是子女最早的老师。所以,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的文化素养、思想观念对子女的思想意识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对子女的要求过于严格,就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很好地对待这些压力,心理健康就容易出现问题。
第二、学校因素,这也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过于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重视,教育方式单一、缺少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等。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 完善助学制度,从物质上解决贫困生的基本生活问题
第一、完善助学贷款制度。为了体现对贫困大学生的关爱,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推出了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由银行向贫困生提供无担保优惠性贷款,按照合同,学生毕业后就将毕业单位及时通知银行,一年内开始按季度还款。
第二、拓宽勤工俭学渠道。高职院校与其他的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贫困生进行勤工俭学的渠道比较少。所以,要不断的增加一些勤工俭学岗位,让那些贫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应得的报酬。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让一些贫困生在寒暑假期间去实习,这样不仅可以获取一定的工作报酬,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完善和改进奖、助学金制度,实现奖优和助困相结合。为了激励贫困生进步,国家设立了奖、助学金。实现奖优与助困相结合,使国家的奖、助学金真正起到奖优、助困、促学的作用。
3.2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从思想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一、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在进行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过程中,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相关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形成健康的心理。
第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对我国的国情有所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严重影响着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所以,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民族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出生在贫困的家庭虽然是不能选择的,但自己的未来是可以创造的,我们不能被社会上的不良思想所影响,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开展相关演讲工作,帮助贫困学生树立信心。学校可以经常地邀请一些比较优秀的贫困学生进行演讲,通过他们的学习与奋斗经历来影响其他贫困生,让他们了解到,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如果每个贫困生都能积极的对待学习与生活,放下心理包袱,正确对待贫困,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与未来发展方向,那么成功就会为之不远。
第四、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高职院校应加强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为贫困大学生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从而使贫困生的烦躁情绪、压抑情绪、自卑情绪及时得到宣泄和释放,以缓解心理压力。
[摘要]通过对高职贫困生心理冲突与消极逃避、角色转变与适应障碍、贫富差距与自卑孤僻、就业焦虑与心理困扰心理特征的分析,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及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重点,从学校、学生、家庭三个方面入手,积极、系统地探究相关心理辅导对策,以全面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切实为高职贫困生心理解困,帮助他们实现身心同步的良好发展与成长,使他们成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 心理特征 心理辅导 对策
[作者简介]朱明(1972-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周巧平(1968-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浙江 南京 210048)
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当前国家、社会、高校自身高度重视和共同关注的对象。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由于高教入学率的提高、“三本”学费的相对昂贵,以及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贫困家庭的子女选择就读高职院校。高职贫困生在承载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过高期望的同时,由于人格心理的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兼因高职教育(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的特殊性以及高职学生的现实社会地位(社会认可度不高),他们不仅身负沉重的经济压力,还承受诸多精神压力,其心理负荷远重于一般大学生,因而更容易受到困扰,以致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不适和心理失衡,产生自卑、焦虑、消极、厌学,甚至敌对、轻生等心理问题。
把握当前高职贫困生心理特征及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在加大物质扶助、深化服务的同时,突出精神关爱,进行有效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实现身心同步的良好发展与成长,促使他们真正成长为与时俱进、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在新时期亟须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一、高职贫困生心理特征及成因
由于高职贫困生中的大部分来自相对比较贫困、闭塞、落后的地区,他们有的自卑、焦虑,思想行为与群体格格不入;有的忙于各种兼职以解决自己的学费、生活费而导致学业出现严重问题;有的虽然得到资助,但并未珍惜机会发奋读书、立志成才;更有甚者或因生活铺张、或因品行不端被取消贫困生建档资格,由此带来诸多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
(一)心理冲突与消极逃避
对于大部分高职在校学生而言,读高职大多为被迫之举,进入高职院校是他们与父母最无奈的选择,从而导致不能很快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在学习上缺乏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同时,三年教学计划的安排,与自己理想中的专业又有一定差距,产生心理落差,追求自我实现与现实相悖产生心理冲突,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接纳,对自身的优缺点和实际情况认识不足。面对现实与梦想的落差,容易产生偏执、逃避等消极情绪。
(二)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高职生源类型的多样化造成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习心态比较复杂。进入高职专业学习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因为学习基础差,不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所学知识与实践技能,产生焦虑、畏惧心理,高层次的成才意识不强;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另一部分贫困生而言,甚至会不切实际、勉为其难地向家长争取专转(升)本的机会,很难让高职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其心目中占据比较强的地位。
(三)贫富差距与自卑孤僻
在高职院校内,不乏成绩较差然却家境优越的学生,多数人学习散漫,只为混文凭。相对他们而言,高职贫困生则对上学寄托了更大的希望,他们的求职愿望更强烈。于是,颇具讽刺意味和不幸的是:因家庭条件优越花钱如流水且荒废学业者,与因家境贫寒节衣缩食坚持苦读者并存。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因为经济窘迫,易产生自卑、孤僻,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内向、孤僻和不合群,甚至敌对、轻生的情绪。
(四)就业焦虑与心理困扰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规格和就业层次所限,学生抱负水准普遍较低。从学历上讲,本科就业难,专科更难;加之由于制度不完善,人为因素干扰太多,“一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现象的存在,使得一些高职贫困生觉得前途渺茫,没有了学习的热情,有的甚至申请退学。高职贫困生从一进校门即担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在校期间常因生活困窘、求职心切导致工学不能兼顾,从而焦虑不安,甚至普遍出现严重的就业焦虑等心理问题。更有少数同学因急于创业而荒废学业或误入歧途(如参与非法传销等),与家人产生严重分歧与冲突,深陷苦恼之中难以自拔。
二、高职贫困生心理辅导对策
1.广泛开展活动,普及心理知识。为让贫困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提高自我应对与求助的能力,除开设心理学课程,还可充分利用网络(如笔者所在南京化工职业学院开设了“心理绿洲”网站)、广播、板报、手册等多种形式的媒介;可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贫困生了解青年大学生在不同境遇下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以及预防和矫正办法,帮助他们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观念,懂得主动求助,学会互相帮助。
2.建立重点档案,有效开展咨询。通过新生心理普查,筛选出异常心理的同学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并分类建立心理档案。同时,把握群体差异,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发展趋势与差异,探究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与方法,积极做好相关咨询与追踪辅导工作,给予及时援助,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案例一:笔者所在学校2008级福建籍学生,xx,女 ,因同宿舍贫富差距造成的不解、漠然和讥讽而深感痛楚、压抑,甚至想退学,后经心理辅导与物质资助,学习正常,成绩良好,现已如期毕业,顺利就业。
3.健全干预机制,实施危机预案。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贫困生的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在建立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 学院、系部和班级)的基础上,还需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以便在对危机事件加以干预之时,其操作更加有效;同时也确保教育中心和各系部在事后对相关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对事前征兆、事发状态、事中干预、事后疏导等情况认真梳理,尤其对那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措施认真总结,形成案例卷宗存档,以备今后相关工作的参考和提高。
(二)学生对策
1.树立科学观念,学会自我调适。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想要取得良好效果,只依赖于学校与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对于个体身心的健康成长,自己承担着重大责任,应该树立科学的观念,了解自己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以及预防和矫正办法,积极学习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理性情绪方法,通过情绪与行为的成功转变,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不再受异常情绪的困扰;学会控制自身情绪,学会应激与应对,学会坦然面对困难,更加乐观地学习和生活。
2.懂得主动求助,学会互相帮助。通过学习,在对心理辅导有了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应懂得珍惜学校所提供的心理咨询的机会,懂得主动求助,主动预约老师进行辅导,寻求有效帮助,重建支持系统。同时,作为学生骨干(尤其是心理协会成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应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学习和培训,重视在班级建立学生心理互助机制,关心同学,并充分发挥学生互助作用,形成健康、友爱的班级氛围,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最基层网络意义的最大化。案例二:笔者所在学校2008级江苏籍贫困生,xx,女,第一学期末因考试压力大突发症状:幻听,幻觉,迷路等,在其家长到校之前,班级安排专人对其实行24小时全天候陪伴与照顾,确保其平安在校,由家人带回就医。
3.依靠团队力量,重构支持系统。大学生离开家庭来到学校,需要面对的越来越多,作为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主体,除了要不断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还要努力学会利用班级、校园内外的多种资源,重新构建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如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岗位实训及暑期社会实践,拓宽个人生活空间。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接受锻炼,从行动中获得经验与成就感,培养顺利就业、迎接未来生活的信心;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建立友情,获得来自家庭以外的各种支持力量。
(三)家庭对策
1.尊重成长历史,理解学生现状。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家长意志而引发的。迫于生计,贫困家庭的家长望子(女)成龙(凤)的心情更加迫切,认为学习、深造(转本、升本等)在目前是主要的、也是唯一的,不支持或想方设法阻止学生的其他业余爱好和拓展。更有家长强迫学生选择自己不喜欢的高职学校或专业,以至于上学后,对学习没兴趣,生活一团糟,身心健康受损,最终执意退学。案例三:笔者所在学校2006级五年制小高职学生,xx,男,从小因学业问题屡被其父使用皮带当众责打,心理阴影深重,极度厌学,旷课严重,并多次申请退学,尽管多方援助,至今仍未能如期毕业。
2.密切联系家长,达成辅导共识。对于此类因由家长意志引发的学生心理问题,若家庭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学生的心理工作,很难收到实效。需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多方面关注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关心和支持,树立自信,健康发展。仍以上述案例三为例:该生虽经过老师多次辅导与帮助,也已经形成一定的合理认识,但“想改却做不到”,并为此深感苦恼。从成长角度言,要想使其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其父教育方式的改进,才是最积极有效的资源。通过与其父多次电话交流或面谈沟通,最终令其认识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最重要,求学并非生活的全部,需要改进教育方式,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该生一直正常在学。虽未能如期毕业,但可喜的是,该生正在积极参加结业后的换证重修,有望延期毕业。
在社会变革与进步的新时期,我们要紧密结合自身教育与管理的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勇于实践,针对高职贫困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调动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力量,通过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配合、共同努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探索出符合大学生、特别是符合高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工作途径,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辅导和支持,广泛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以促成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借此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促进高职校园的平安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