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0 03:22:55
导语:在大学语文教育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微信等新媒介与大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日益紧密。利用这些新媒介,师生间构建起崭新的学习共同体。新媒介激发了大学生母语研习的求知欲和主体性,拓展了母语教学的形式和空间,同时对教师的信息素养、人格素养、学识素养以及组织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发挥新媒介的优长,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从线性和平面性到立体性的质的飞跃,是当下所有母语高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介;大学语文教育;转型;能力提升
当今世界正兴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大学教育由此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媒介(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大学教育的存在方式。近年来,新媒介与大学语文教育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通过网络和微信等方式,师生之间构建了崭新的学习共同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取得较大的发展。下面拟就当前新媒介语境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崭新挑战做具体论述。
一、新媒介语境下大学语文教育的新模式
新媒介(newmedia)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历史上,雕版印刷术、凸版印刷机、无线电广播、黑白电视等都曾是某个时代的新媒介,并且引领着那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但它们都没有永恒地占据这一命名。而今,日常生活中的网络媒介、手机媒介、数字电视等逐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新媒介的主流和新宠。本文中所指称的“新媒介”,准确地说是“以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采用数字化的编码形态,所以智能化和数字化是其首要特征;从功能设计来看,新媒介的功能呈现融合趋势,也即多媒体化;从实际操作而言,互动性是其与传统媒介的重要差异,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中心——边缘式的传播方式;此外,新媒介的出现史无前例地融合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几种重要的传播样式于一身,网络和手机即是明证。”[1]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介逐渐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知识信息来源之一,时刻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新媒介与大学语文教育的结合始于上世纪的90年代,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借助于新媒介的许多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也日渐成熟。这里试举例说明。
(一)“互联网+”教学模式
过去,学生的学习收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现在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自主学习的空间被打开,学生的学习已不再局限于课堂45分钟。很多大学语文教师在校园网开设在线教学互动窗口,在课前上传讲课提纲、电子阅读材料、参考书目等电子材料;同时以论坛的形式搭建教学互动平台,与授课对象开展交流互动;授课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在网上提问和评析的质量给予平时成绩评分。例如南开大学的“大语在线论坛”,它设有“在线答疑”、“教师书斋”、“原创天地”和“自由在线测试”等板块。[2]这种教学新形态,使得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互动式启发、团队式研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双丰收。
(二)微信教学模式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教学,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作为通识课,学生人数多,专业各不相同,语文基础差异大,在课堂上无法全面兼顾,更缺少反馈互动。一些同学课下想进一步探讨学习,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或学习的氛围,渐渐地放弃了自学的兴趣。而“微信”这种新兴媒介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某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构建“大学语文课微信平台”,针对一个系的多个班级建构“微信群”,课前在群里预告讲解内容,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图片、影像、文章等相关内容都可以在群里分享讨论。课堂有争议的问题,阅读中的疑问也可以在微信中提出来,大家广泛参与,各抒己见。“微信”具备的朋友圈、语音对讲、视频对话、图片分享等功能,新颖独特,正好符合90后大学生活泼好动、追求新潮的心理特点。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参与,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发语音参与讨论,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用文字的方式表达,计算机技术好的学生可以编辑图片和影音分享给他人,随时随地掀起讨论热潮,从而形成头脑风暴,碰撞出思想灵感,提升自我表达能力。这种方式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学语文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近年来大学语文微课、慕课的出现(如爱课程网“大学语文慕课课程”),也倍受瞩目。它解决了大学语文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满足了学生掌握更多新知识的渴望。尤其是微课,短小精炼,契合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碎片化,难以进行长时间学习的情况,因而深受欢迎。
二、新媒介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及影响
十多年来新媒介广泛地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中,为母语高层次教育带来以下显著变化:
(一)新媒介激发了大学生研学母语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当今的90后大学生都是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而对此有种天生的亲切感。他们喜欢接近新媒介,熟悉并擅长使用新媒介的各项功能,习惯于虚拟空间想象和互联网思维。在新媒介环境下,很多大学语文教师积极利用精美图片、音视频、微信群、微课程等手段辅助教学,呈现教学文本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容易与学生达成心灵共鸣和兴趣契合。丰富直观的新媒介教学手段使教师更容易抓住大学生的眼球,使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更加自然和深刻,大多数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和深度学习兴趣便由此激发出来。
(二)新媒介拓展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形式和空间
印刷媒介时代的语文教育活动,师生共处同一时空,教学形式单一。随着新媒介的发展与演进,教员不断开创新的教学形式,改变了物理时空对大学语文教育活动的限制。比如上文提到,很多大学以校园网或互联网为基础,创建大学语文在线网站,师生借此进行教学和交流活动。首先是教师课前推送预习资料,把经典篇目的背景知识和基础语言点预先发到网上,减少课堂讲授的负担,课上就有更多的时间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启发创新思考,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得到改变;其次是学生通过网络与教师交流,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新媒介的即时性和便捷性让这种沟通变得很简单,师生的互动在虚拟的自由空间里得到极大的释放,学生与语文的距离也越来越近。[3]
(三)新媒介强化了大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和学习主体性
在传统媒介时代,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渠道基本局限于纸质教材和课堂授课。但处于新媒介时代,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元且增长迅速,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介进行广泛的文学阅读和自我学习,查询探索自己未知、未懂的问题。教师也会在传授核心知识的同时,预留相应的教学内容或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行搜集资料或撰写课程论文,并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集中验收和评价。新媒介的诸多功能,可以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积极而高效,其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都会随之获得显著提高。当然,新媒介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看到它给大学语文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其消极负面作用。首先,新媒介理论上只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而非主体,不能让花哨的形式过分抢夺学生的眼球,而忽略教学内容本身,更不能全面取代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事实上有些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喧宾夺主现象,过分关注新媒介的运用,以眼花缭乱的课件技术掩盖了授课内容的苍白和浅薄。其次,有些大学生自控能力弱,过多沉溺于手机和网络,迷恋人机对话,热衷网上交往,上课翻网页、打游戏,不认真听讲,失去了对现实课堂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再次,新媒介的海量信息容易让学生感到迷茫而不知所措,甚至是迷失,而网络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对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也造成一定的侵害,写作文章更是难上加难,文体意识淡薄,模式化倾向严重,内容空虚,语言缺乏真情实感。
三、新媒介给大学语文教师造成的新挑战
在新媒介背景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更好地掌控教学过程、更好地利用资源推动学生的学习是教师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与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只有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我们才能在新的语境下担负起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任,才能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从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一)良好的信息素养
在新媒介语境下,学生不断提升的网络学习能力和海量的大学语文网络教学资源促使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大学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大致包括:快速而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如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如站内搜索、精确匹配等,)、有效地整合信息的能力(如判断信息质量、分析信息间逻辑关系、归纳综合各类信息形成新信息等)、使用各种平台技术完成教学功能的能力(如建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和教学BBS、QQ群、微信群等)。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并不需要教师都成为计算机的高手,然而需要教师自觉地培养自己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比如教师应让自己逐步适应网络阅读,让网络阅读成为教师获取知识、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教师应习惯用电脑写作,要掌握超文本结构如教学课件、电子幻灯片、个人教学网站的多媒体写作等等。只有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使用能力提高了,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信息工具,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手段,延伸和深化教学过程。
(二)特殊的人格魅力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主要是作为知识传授的工具而存在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稳固的以教师为中心、上对下的传播结构,教师的权威色彩比较明显,其情感态度、教学风格、人格魅力对许多教师的教学过程来讲,影响并不显著。然而,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借助新媒介扁平的传播结构和它所赋予的人人都可发言的自由传播权利,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平等的交往氛围,学生也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寻找对他们非常重要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在这样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既是引导者,更是网络教学共同体中普通的一员,教师要注意弱化自己的权威色彩,将自己作为团体的一分子,以一种真正平等和尊重的态度面对学生,通过自然、活泼、生动的交流方式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纳,团体讨论才能顺畅进行。在新媒介语境下,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会进一步凸显,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互动中,会更深入地探讨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复杂交织的情感、生动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贯穿其中的关于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教师在互动中通过饱含情感的深刻分析和点拨,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不仅让学生受到理性智慧的启迪,更可以使学生获得思想感情、审美体验、精神境界、人生价值等多方面的感悟和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格境界。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学生不仅仅是在跟一个信息的传授者学习知识,更是在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进行精神的交流,教师的情感力量、人格特点、价值追求都会更加清晰地显露在学生面前,这无疑对教师的人格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深厚的学识素养
新媒介语境对大学语文教师的学识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首先是因为网络学习资源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在面对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时,学生对新媒介具有高度的亲和感和热情,学生通过新媒介的学习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促使教师必须不断扩展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与其他学科相比,大学语文有着特殊的学科性质,它的外延博大而宽泛,与人文社会的许多学科边界模糊,彼此互相融合。学生在多媒介语境下接触的各种人文社会知识或者本身就是大学语文的核心知识,或者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具有错综复杂的衔接点,它们都可以拿来展开讨论和思辨,面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提升自身学识素养的要求自然会具有特别的紧迫感。那么,大学语文教师需要着重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呢?除了大学语文教学本身要求的语言和文学知识、读写能力以及读写教学能力,教师还必须着力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提升:一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教育规律特别是多媒介语境下的特殊教育规律,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了解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交往风格及相应的引导方法。二是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普遍适用的思想方法,与学生深入分析文学人物的社会伦理价值和人文价值、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蕴。三是文学发展动态、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文化热点和社会思潮等。不排斥流行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理性分析流行文化与社会心理的关系、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的关系,理性分析网络文学、影视文化等流行文化的精华和缺陷。只有在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教师才可以胜任一个指导者的角色,才能引领学生不断领略大学课文课程的魅力。
(四)出色的组织能力
随着新媒介对大学语文的介入越来越深,传统的语文课堂结构将会受到革命性的影响,近年来“翻转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便是一个证明。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能力无疑将会被提到更加显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将自己在课堂教学的“演员”角色转变为“导演”角色,将自己的作用由传授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发兴趣、创设情境、订制规则、组织讨论、引发思考、探究答案。实施新媒介平台上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拥有出色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使讨论始终不偏离正题,一步步将论题引向深入;引发所有学生的兴趣,鼓励原本不够活跃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在出现激烈冲突时果断处理,安抚学生情绪;在关键时候适时点拨,使观点不误入歧途,出现价值观等方面的偏差。教师可以允许学生的讨论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讨论有适当延伸,然而教师要始终把握好教学目标,使讨论不远离语文知识和读写能力这个大学语文的基本宗旨,促进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融合,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母语高等教育的承载方式,担负着传播中华大地悠久的语言文学和民族文化,全面提升大学生生命素质和人格精神的重任。新媒介赋予大学语文教育新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4]新媒介的发展和演化,倒逼大学语文教学技术和模式变革,同时不断为其开辟崭新的天地。如何发挥新媒介的优势,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从线性和平面性到立体性的质的飞跃,真正让学生领会到文学的价值、文化的魅力,领会到母语的博大精深,是当下所有大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最重要问题。
作者:张高杰 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摘要:大学语文教育由于其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和谐促进功能。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演独角戏的课堂教学、日益淡漠的师生关系,以及以考试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大学语文教育和谐促进功能的实现。对此,可以提倡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师生无障碍沟通、建立以素质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实现路径
引言
大学语文教育的过程,涉及到大学语文教师、学生以及具体教育内容和教学环境之间关系的处理。对这些关系予以正确的处理,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这些因素之间和谐关系的达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和谐促进功能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寻找相应的实现路径,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和谐促进功能
(一)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
虽然当前教学改革的潮流是尽可能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然而,无论具体的教学方式如何变化,课堂教学迄今为止依然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基本教育方式。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达到教育质量的最大化,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采取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这一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朗读、角色扮演、辩论、归纳总结、问答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们对相应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将精神集中在课堂学习上,从而达成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者之间的充分交流。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当是朗朗的读书声、激烈的争辩声、惟妙惟肖的角色对白声、以及错落有致的师生问答声组合在一起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和谐交响乐。因此,通过良好语文课堂教学环境的创建,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为大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证。
(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而大学语文教育对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很多文学素材均涉及到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很多鲜活的实例。如,《论语》中出现的很多涉及师生关系的成语,如“诲人不倦”“讷言敏行”“因材施教”等,都是孔子对师生关系的精辟论述。通过对这些文学素材的教学,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学生都会自觉地以此为标准对照自己的相应言行,从而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学中必然涉及到师生之间的多种互动,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尊师重道、勤学好问的过程中,必然会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为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现实基础。[1]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
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目前,大学生在专业课之外的素质培养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大学语文教育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其通过以下两方面发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作用。一方面,大学语文教育的文学素材中,很多涉及到对非专业素质,尤其是品质和意志力等非智力素质的强调。如,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晁错论》中所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东晋名将祖逖的“闻鸡起舞”的典故等,都会对大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培养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达到弥补单纯的专业课程在此方面不足的效果。其次,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扮演、辩论、问答、朗读等方式,可以实现专业知识之外的学生的勇气、交际,以及口头表达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2]
二、大学语文教育中和谐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演独角戏的语文课堂
大学语文教育促进课堂教学和谐的功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存在,其应当包括语文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和谐,从而保证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讲解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质量。然而,在现实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环境却远远达不到良好的标准,很多大学语文教师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缺乏必要的意愿和能力,课堂教学基本上完全由其对相关内容的讲授组成,很少甚至没有任何形式的师生互动,基本属于其个人表演的独角戏。[3]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完全被分割开来,不存在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更谈不上课堂教学之间的和谐。这样的语文课堂必然会极大程度挫伤处于完全被动状态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不和谐因素。
(二)日益淡漠的师生关系
由于当前功利化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语文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被认为仅仅是提供教学服务收取报酬与接受教学服务提供报酬的纯粹利益关系。在这样过度功利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认为自己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即对得起自己的报酬,而学生则认为只要听完课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对两者之间的互动乃至良好关系的建立漠然置之。这种日益淡漠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首先,语文教师因为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不了解,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课堂内容进行泛泛的讲解,由于其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不了解,必然难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而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学生因为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碰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学习上的问题不愿或者不敢向教师请求解答,从而大大降低自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降低其学习质量。最后,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建设和谐高校最基本的内容,师生关系的淡漠对高校统战思想工作的开展必然构成严重的障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因此,日益淡漠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损害了大学语文教育对和谐师生关系的促进作用,对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以考试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
当前以考试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使很多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根本不关心其所学习的具体内容,而只在乎教师在考试之前为其设定的考试题目范围。更有甚者,有的高校由于对语文教育的不在乎,对语文教育采取开卷考试,使学生根本就不需要接受系统的语文教育就能取得不错的语文考试分数。这种以单纯的考试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使具体的语文教学得不到学生的足够重视,从而大大限制了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促进功能的发挥。在考试形式为开卷甚至为考查的情况下,由于学校对语文教育的忽视,其培养学生非智力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功能更是丧失殆尽。因此,以考试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功能的实现。
三、大学语文教育和谐促进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提倡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
要保证大学语文教育促进课堂教学和谐的作用,就必须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者之间足够的交流和沟通。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坚决摒弃语文教师演独角戏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倡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在讲授相应内容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朗读、角色扮演,以及问答和辩论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其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通过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基础上,保证其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功能的充分实现。
(二)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师生无障碍沟通
针对师生之间关系日益淡漠的现实,大学语文教育应当充分借助当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通过QQ、微信、教学管理平台以及其他师生之间可以利用的通讯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师生关系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使相关主体能自觉地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其次,加大新媒体技术设备方面的投入,使师生能够充分利用相应的技术设备实现无障碍沟通。最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还有必要同高校统战工作相结合,将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作为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统战的思想工作方面的优势清除良好师生关系建立过程中的思想障碍。
(三)建立以素质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
要克服以考试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对大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功能的限制作用,就必须建立以素质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应当扩大思想品德、意志力、人际关系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评价体系中的比重,适当削弱专业成绩的比重,促使学生认识到语文教学对相关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此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其次,在语文教学的学生评价中,适当增加平常学习表现的分值比例,减少考试分数的分值比重,并严格禁止教师在语文考试之前给学生划定考试题目范围甚至实行开卷考试和考查的行为,促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大学语文的具体教学上,保证大学语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功能充分实现。最后,相应评价体系还应当同高校统战工作密切结合,使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中文学素材的思想倾向等同高校统战工作的思想要求保持高度一致,通过两者的配合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进一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由于其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和谐促进功能,从而起到相应的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的措施保证大学语文教育和谐促进功能的顺利实现。
作者:胡海燕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一、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
“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的学科。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独立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大语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教师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虚,也要避免肤浅单调。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当然,各个层次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1979年至今,已经出版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近2000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徐中玉主编本、王步高主编本、夏中义主编本、温儒敏主编本和陈洪主编本。这5种教材从内容到体例都各具特色,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但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材中,还须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体例。在教材的编写理念上,要明确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内容延续,也不是文学专业知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技能的补偿和提升,而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也要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对传统经典性的对照和融通,能够促进学生由“学”到“思”、由“思”到“智”,以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教材的体例设计上,宜采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学科模块为纬———经纬纵横的单元式体例,既利于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也体现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资源格局。
二、总结
总之,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契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理应有新理念、新定位、新气象。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大学语文”任重而道远。
作者:郭海军张旭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肇庆学院
一、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大学语文研究的繁荣主要体现在局部领域的研究,如教学方法的锐意改革,教学手段的数字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说明大学语文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目前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1.教学目的模糊化。这些年来,不仅仅是大学语文,包括中小学语文在内的整个语文学科均为社会诟病。出现这种状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模糊,如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工具性的强化都加诸其上;仅对“语文”的理解就很难统一,或日“语言文字”,或日“语言文化”,或日“语言文学”,或日“语言文章”。无论是长期研究语文的专家,还是扎根一线的教师都难明究竟。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千差万别,因此形成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混乱的局面。
2.教学内容娱乐化与教材编写的经典化。随着大众化时代到来,大学生作为时代急先锋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内很多高校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例如,湖北某高校大学语文讲周杰伦;北大教授孔庆东开设了“金庸武侠小说系列讲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讲鲁迅不如讲张爱玲受欢迎。此外,教材的编写加入流行元素的也不少见,罗大佑的歌《现象七十二变》进入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尽管社会各界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些无疑标志着大学语文正接受着时代的洗礼,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新变化,课堂教学内容正日益娱乐化、通俗化。与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化相反,教材编写篇目的选取却日趋回归经典。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这几年硕果累累,几乎每个学校都出了自己的大学语文教材,当然其中良莠不齐、水平参差,但这毕竟可以视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更新的尝试。翻看这些不断涌现的教材就会发现一个现象:除了几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材之外,绝大多数教材传统经典篇目多,现代流行的大众文化篇目少;中国文学选篇多、外国文学选篇少;中国文学中古代部分多,现当代部分少。
3.教学手段电子化。大众化时代的一个标志是以电子高新科技为传播媒介,与当代城市娱乐文化、产业文化相结合,这为大学语文教学走向多媒体教学、网络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可能。如今大学语文教学中,如果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被视为落伍,当前没有进行网上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共享的学校越来越少,似乎以信息技术与复制为手段的传播方式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无结合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大学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现代传媒技术为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确实带来了很多实惠,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对动画、声音、图像等资料的重组,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原因分析
1.理论研究的缺失。教学目的不明确源于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不明确。任何人文的任务都可以加在这门课上,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老师不知道教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教。而理论研究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语文朝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如果方向都没有找对,大学语文教师花再大的力气研究教学,都有可能是在原地转圈。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不稳定,水平偏低,大学语文边缘化是学界的共识,师资力量不够强大也使大学语文理论研究力量不足,更多老师愿意在专业领域下工夫,而不愿在公共课上花大力气,学校教科研绩效考评对此也缺乏机制保障,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大学语文理论研究的缺失造成当前研究只注重局部,忽视整体性的学科理论建构的局面。无论是大学语文还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整体性设计研究做得都很不够,根本理论建构上的缺失直接影响大学语文的发展方向和生机活力。没有大学语文理论的建构,大学语文的长远发展就只能是个美妙的蓝图。布迪•厄认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大学语文教学在实践层面上研究多,但却缺乏理论的指导,这制约了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经典与非经典的两难选择。教材编写缺少科学的序列,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在篇目的选择以及内容的选定上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相关部门也没有明确规定。针对目前语文内容教什么、怎么教,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规定,所以更多的人选取的是熟悉好讲的内容,经典篇目,尤其是古典文学中的经典篇目,就成为大学教材编订中的重头。同经典文化相比,大众文化可谓是良莠不齐,充斥着低俗媚俗的“快餐文化”“商业文化”,这对大学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面对大众文化,我ilion何对待经典文学与非经典文学?此外,教学内容的中西结合也是同样难以处理的问题,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占绝对优势,而外国文学多数只是一个装点而已,其篇幅短、数量少,语文教师有Et共睹。这两个教材选篇上的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界对中国传统经典依然抱有很高的期望,重视程度依然很高,但是否适应新的时展要求,连教师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在大学生日益“西化”、变得功利化的时候,我们大学语文教师还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维系中国传统经典的传承,困难极大。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局限性导致的结果。大学语文教师,绝大多数从中文专业毕业后就从事教学,传统的经典教育、严格的学术训练,练就了他们高雅的文化趣味,他们做教师之后顺理成章地选择经典作教学内容,一方面他们在继承传统经典时有路可循、驾轻就熟;另一方面对难登大雅之堂的非经典要么嗤之以鼻,要么持观望态度,换言之就是对大众文化不是积极地接纳。大学语文老师难有开阔的眼界,也很难不拘泥于原来专业的小圈子,专业背景使其对中国经典情有独钟。这也导致教材出现中国文学居多,尤其是古代文学占绝度优势,外国文学只是装饰的局面。因此,经典与非经典的选择、中外文学的选篇问题对大学语文教师而言是个两难的抉择。
3.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带来了很大弊端:视觉形象过于泛滥,课堂教学喧宾夺主,教学安排缺乏弹性。与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朗读相比,它又有与语文学科相悖的地方。语文学科主张情感的体验与交流,这种情感体验与交流不仅仅需要营造氛围,同样更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情绪体验来感染学生,课堂上更需要师生之间的眼神言语交流,朗朗的读书声对于大学语文课堂而言几近绝迹,这是我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最适合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方式,却被我们以多媒体朗读代替,体悟体验被视听觉刺激取代。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之精神的生长和充盈。”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精心的板书设计、抑扬顿挫的朗读被现代化的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代替。过度依赖现代高科技手段,忽视人脑不可替代的创造力,将为我们塑造一代又一代只会复制的学生,思想和感悟是无法通过快捷手段来复制的。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高科技带来的数字化教学方式各有利弊,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注重了与时代、与世界接轨,却忽视了自身传统教学资源的继承研究和开发利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更多地来源于中学语文,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兴起的互动教学法就是大众化时代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这种教学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基本都是从国外输入,从建构主义理论到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从探讨交流到互动生成,没有多少是我们自己本民族提出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自列强以武力打开我国大门,国人对本民族的东西就丧失了自信。20世纪90年代后,国人对外国理论外国文化的崇尚,说明在深层文化心理上我们依然对自己没有自信。一个国家的母语教育与研究沿用他国的理论与方法,甚至全盘照抄显然是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现,是民族语言文化的悲哀。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在未来一个阶段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上,毕竟这些是经过两三千年实践总结的经验结晶,更适合国人的接受心理。
三、解决策略
大众化时代的大学语文研究虽然很有成效,但使其更快发展还需做根本上的改革。
1.加强语文学科的整体性理论建构。这是当前大学语文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果没有系统化的整体性理论建构,大学语文的改革将很难走远,继而影响到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当前大学语文局部研究红红火火地展开了,但在关涉整个学科的根本性问题上却还存在太多争议,没有统一思想认识,这从根本上阻碍了大学语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加强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资源研究。包括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利用,处理好继承传统与融合现代的关系,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有效融合,提升母语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母语教学研究的本土化。
3.巧妙融合经典与非经典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遴选既要避免盲目排斥非经典,又要防止出现唯经典是从、非经典一律打倒、固守传统经典的一边倒做法。两者兼顾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做到?比例如何把握?经典和非经典又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给学生?如果经典以可憎的面目出现,学生自然就会远离经典;如果过多选取大众流行文化,一味迎合学生口味、哗众取宠,可能使上课热热闹闹,下课脑中空空。这就需要巧妙融合经典与非经典的教学内容。
4.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还需具备课堂协调能力、熟练的多媒体制作技术,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心理,明白其兴趣,并了解社会要求,紧扣时代脉搏。
摘要: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管理需要符合教育的根本目标,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首先阐述教育学探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管理的促进作用,然后论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所处困境并研究其发展方式,希望能给有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管理;促进作用;教育学
如何培养学生情感和兴趣?应当从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着手,在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时,不仅营造一种让人放松,快乐的教学氛围,还能培养了学生乐在其中,乐于学习的品质品格。
一、从教育学角度出发探究大学
语文教学管理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而大学语文教育管理完全符合这一基本目的,教育学家的基本学说各有异同,但是在教学管理方面教育学家们观点一致。正如夸美纽斯所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受到了合理并且适当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成长是最主要的内容,这种成长并非一般的成长而是能够展现出生命的存在的特殊成长,而教育便是以此作为内在要求,促进人的成长,推动人的事业。”但是对待事物要以辩证的方式去看待,不可否认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之中,时常会出现与夸美纽斯理论相反的教育,而我们所提倡的是前者而非后者。各个教育学者均认为大学语文教学管理是一种可以促进个体与他人和谐、精神内容和身体条件和谐,当下与未来和谐,自我认识和他人认识和谐的一种前卫的教学观念,而和谐正是倡导身心健康的根本,只有达到和谐状态,人才能健康发展,实现人身价值。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方向不明确
自从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式方法都不清晰,以致大部分学生不了解这门课程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而且许多高职院校对于这门课并不重视,开设的时间随意,课时安排少,大多以选修的模式出现,并非必修内容。这些现象的存在,让语文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别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了。所以在转变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偏见之余,亦需要转变学校领导对大学语文的思想观念,保证大学语文在大学课程之中有一席之地,这也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第一大难题。
(二)大学语文教材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不足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鱼龙混杂,内容,特点各不一样,且编写无法推陈出新,思想过于陈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和老师对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让真正的语文深入人心。所以,要提倡语文教材编写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专业制宜,因层次制宜,才能体现其管理的时代性。
(三)大学语文考试模式的要求存在弊端
在应试教育的社会,高等院校评估学生学习的方式依旧局限在考试这一范畴。而试题以客观题居多,主观题居次,学生往往怀着侥幸心理,寄希望于考试时有机会作弊以获取正确答案,从而得到一个及格分。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一种即使不去上课也能及格的假象,无法从课堂上获取应有的语文水平,同时降低了学生分析解决矛盾的能力。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的发展探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的发展探讨,归根结底为其管理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我国《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全日制高校设置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气人文性和基础性,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出一个又一个时代先驱,为我国发展画下一个宏伟的蓝图。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经济科技发展无限繁荣的信息社会,语文教育需要秉持一贯理念,优化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使教学不至枯燥乏味的同时给学生传递正能量,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
(二)合理有效安排教学内容
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与一般本科全日制大学一致,突出了“人文性”而忽略了其“工具性”,无独有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不可过分强调人文这一性质。所以,在编写高职院校语文教材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督促适合于高职院校语文的教材编写,不可一味模仿一般大学的语文教材,只有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材,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比如在《我有一个梦想》中感受演讲词磅礴的气势,领会文章妙用修辞的表达技巧。学习马丁•路德•金高尚的人生追求、无畏的斗争勇气,激发学生追求民主、自由的勇气。加强学生阅读、语言运用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所以教材更应该突出这些方面的内容,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待人处事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经济的潮流,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结语
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学语文教学管理必须好好把握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氛围下根据兴趣学习,不再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把学习变成兴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大学语文教育管理要引领学生做到这一点,就要在特定的教学活动设定下,使学生感受到心灵被洗涤,乐意投入到学习中。
作者:韩晴 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