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地理教育研究

时间:2022-07-31 02:57:56

导语:在高中地理教育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地理教育研究

高中地理教育研究:素质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它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其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阐述了素质教育与地理新课改的关系。

一、注重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培养的是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人。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是通过每位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1.提高德育素质。教育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业务能力,而且需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尊重并关心学生,以其人格魅力从正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2.提高业务素质。知识的传授靠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有一部分教师业务水平较低,课堂教学平淡乏味,使课上得死气沉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板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现代教育工作。

3.提高文化素质。一堂高质量的地理课,往往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密切的关系。地理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地理专业知识,而且要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修养,有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更要了解当代地理学的前沿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化需要。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注重知识更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中捕捉地理学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以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联系社会、跟上时代。因此,要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素养,即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4.提高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对于人的一生中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的心理素质不但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因此,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要具有轻松愉快的心境、豁达开朗的心胸、振奋昂扬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些对于学生方面的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二、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相关教育现象,对学生主体,以及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信念”。教师的教育观念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要以人为本,人是各具个性的,正是丰富多彩的人构成了生动活泼的社会,因此只有关注人、信任人,才可以发现和创造出办法来影响和改变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开放”与“封闭”、“创新”与“保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

地理教师与其他各学科教师一样,首先应树立新时期的地理教育观,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的时间。不仅要传授有关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以及与当今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教育。

三、改变教育方式,融入素质教育

在新时期,人们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起新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也有了更新,如果还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则势必与时代的发展不相协调,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启发式”教学已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的使用,可以使文、图、声并茂,使得各种教育信息更加生动、直观。地理学科区域性、空间性比较强,用文字有时很难表达。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使用,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生在现代电教育技术营造的环境中学习,各种感官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思维活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志趣,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且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而这又恰恰是现代教育技术所追求的目标。野外观察能使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器官同时得到锻炼,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爱国情感和环保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所讲授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中获取的有关自然现象和生产活动的信息相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身临其境,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点。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地理学科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感,特别是涉及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的部分,它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最佳素材。从地理角度认识国情,即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我国人地关系的基本状况,地理学科为同学们展现了全球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学生学会从全球范围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和合作、关心和交往。

党十六大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高中地理新教材把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作为核心内容,教材以大量的篇幅阐述了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与解决途径,强调了地球资源有限性。如高中地理必修一《全球气候变化》,课文阐述了气候变暖的成因、危害与缓解途径,面临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用一些相关资料来加以说明,如2002年2月,海水淹没了11万人口的西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大部分地方,该国不得不放弃家园,举国迁往新西兰,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行为习惯。

因此,在组织整个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放下“师”的权威架子,以学生学习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真正体现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与想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讨论、探究、实验、观察、调查、信息搜集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的答案。另外,拓展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和空间,把获取的地理知识信息的渠道延伸到课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育研究:浅谈改革高中地理教学适应素质教育

摘要: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着手,通过分析改革的背景和前提条件,以改革教学方法、考试内容、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学科渗透几方面改革的方法、途径来探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地理高考的变革。

关键词:改革;素质教育;地理高考

一、改革的地理背景

地理高考从“3+x”模式转到文综模式已走过多年,“3+x”地理试题为150分制,选择题占60分,综合题占90分,试题量大,覆盖面广,重在知识面的考查;而文综题100分制,选择题占44分,综合题占56分,重在能力的考查,题型求新求活,突出素质教育能力目标要求;前者重在量,后者突出活。因此,在地理教师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地理高考的要求,必须认真地对地理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二、改革的前提条件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培养学科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并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首先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在全面准确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质的认识和客观的看法,让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知识,又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出现的地理事物现象。

(二)改革教学内容,既体现素质教育又体现高考要求。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直接载体,是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基础。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但就目前高中地理使用的教材来说,它主要强调知识性、继承性,缺少对学生创造与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注意全面性和系统性,对个性和差异重视不够:引用的事例,资料较陈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不足,没有体现出地理学科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三、改革的方法与途径列举

(一)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相一致的。传统的地理教学,只是把具体的知识要素作为重要内容来讲授,忽视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分析方法。这样很难使学生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点分析知识结构体系,并引导学生捕捉知识要素,使其各得其所,实现要素和结构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获得分析、综合、评比、概括等各种能力。

(1)重组法:这里所说的重组,是指变换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去重新编织所学的知识,如按地点的分布、时间的顺序、因果的联系等不同的要求重新组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编织成不同的知识系列。(2)图示法:利用地图或示意图整理知识,称之为图示法。地理事象具有明显的空间性,对地理事象分布知识宜采取形象编码,即在地图上显示出地理事象之间的“形”、“位”关系,建立起地理事象的空间形象,便于学生从图上一目了然地把握地理知识,便于学生整体地认识和分析地理问题。

(二)注意地理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与运用。即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分析、综合、比较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层次的能力可分为下列两个级别:(1)分析判断能力。指通过对复杂的地理事象的分层、分类剖析,认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征。例如,根据非洲大陆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利用气压高低判断气温的高低,利用气流的上升下降运动,推知气压的高低等等。(2)综合(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就是要在认识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善于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地理事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如,通过对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环境、技术等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分析,明白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工业区,就能够对其他任何一个地区(特别是自己家乡)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

(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应富有综合性、针对性及新颖性。各个阶段的复习课都非常重要,它是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巩固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往往有些教师忽视了复习课的这种巩固双基、培养能力的作用;把复习课只看作是“划书活动”,或是一遍遍地‘炒冷饭”。这样,不仅不能得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而且会把复习课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这种复习方法,精心设计、避免雷同,使每节复习课不仅具有综合性、针对性,而且富有新颖性,从而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总之,改革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教学方法、考试内容、能力研究与培养、学科渗透是主要的。素质教育体现的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高考则体现知识的灵活,技巧的应用,两者相辅相承。素质教育也可通过考试体现出来,所以教学的主攻方向也应体现灵活,学生学习更要注重技巧的积累,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渗透。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适应新的地理高考。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温泉高级中学

高中地理教育研究:也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 要: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文章就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等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 素质教育高中地理教学

安图县地处长白山脚下,作为偏远地区的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受条件、环境、思想观念等各种因素影响。为改变这一状况,增强教学效果,改变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真正改变那种“满堂问”、“满堂灌”的现象,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呢?

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每一堂课教师都要做充分准备,重视和利用好课前两分钟,通过多种形式,努力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即将开始的课堂教学中。上课的开场白不能唆,尽可能“开门见山”,努力做到“一字千金”。特别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目标,确立重难点,做到重点突出有层次、难点突破有方法。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语言艺术、教态等方面,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下,恰当的点拨下,多方质疑、释疑,忌问含混不清、烦琐和无思考价值的问题。不要使学生局限于一题一解,视书本和教师为真理,而要创造性地发散思维,使学生做到“一题多解”、“一问多答”,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彻底贯彻“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整个课堂要全员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新的课堂模式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敢于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这就要在课堂上贯彻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正如柳斌同志所说:“素质教育包括三个重要方面: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三是使学生主动地发展。”

主体性原则是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要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收器。学生要积极参与预习、提问、听讲、讨论、质疑、作业、总结、评价等全部教学环节,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全体性原则是对“应试教育”的反驳, “应试教育”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素质教育则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推进,保证每个学生都享有公正的受教育的机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全面发展,即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合作。这是新世纪对高中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

三、优化和谐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把微笑带进教室

1.“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过程不但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情感沟通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师爱”作用,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和关爱融入课堂,让竞争走进教室,营造和谐的、愉快向上的教学气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去学习,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一节课的主要因素。

2.教学民主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它要求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师要允许而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出不同的见解,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向学生学习。如果教师做到了这些,学生就会心情舒畅,认真钻研问题,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发言,提高认知水平,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活泼。这样启发式教学就能获得较佳效果。反之,如果教师做不到这些,学生敬畏教师,顾虑重重,就会启而不发,即使提出了很好的问题,也会因为深入不下去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课堂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素质教育提倡“个性发展”,强调个性。即学生之间基本素质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同时又存在巨大的差异,必须因材施教。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难以在单一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发展,而“第二课堂”和“活动课”因其特有的教学目标与组织形式,就可以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发展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的特长,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五、课堂教学要选择最优的教学形式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就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主要方法。教法应从老师教懂、教会学生深入到引导学生“要学”、“会学”、“学会”上来。要解决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问题,就要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

1.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引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放在首位,努力营造“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学习氛围。

2.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师生情感。素质教育是尊重人、相信人、发展人的教育。教师要贯彻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与学生沟通。

3.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可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师者应苦心经营门里的风景,努力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课程观。

高中地理教育研究: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摘 要:生命教育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本文对生命教育的内涵、高中地理教学中生命教育意识的确立和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意识 生命教育的途径

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使之不断地趋于完美。因此,教育的起点是“人”,教育的重心是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由于我们的教育一直被功利所包围,为升学所左右,生命教育成为教育中的盲区。而地理课程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源,因此地理教学中必须确立生命教育意识,并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去。

一、什么是生命教育

顾名思义,生命教育即关于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的,在他的《生命教育》一书里,探讨了教育的真谛――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生命教育一经提出之后,很快就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并逐步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在生命教育的定义上,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有统一的看法,但其本质却是一致的:尊重生命及其价值、培养生存能力,提升生命价值。

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重视科学教育,又要重视陶冶情操,让师生在教育活动中认识世界,珍惜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取得人生的成功和享受人生的快乐,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确立生命教育意识

生命教育的内涵很广,由于既没有“生命教育”这门课,也没有一门课可以单独把生命中最重要的态度、能力和观念作完整的传授。因此,地理与语文、化学、生物等学科一起,成为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要求每一位老师,将生命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在日常的课堂上进行启发、体验、探索和陶冶。

1.地理学科特点要求教学必须关注生命教育

高中地理课程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学科。地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更应强化生命教育意识。

2.地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敬畏意识

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一门学科,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每个生命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其内在价值,是平等而高贵的存在。不论是大马哈鱼生殖之旅还是美洲旅行鼠的死亡之旅,也不论是威风凛凛的非洲狮还是笨拙可爱的大熊猫,每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珍爱。因此,地理教学肩负培养学生对生命尊重敬畏意识的重任。

3.高中地理学科有进行生命教育的有利条件

地理学科有进行生命教育的独特的有利条件。(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珍爱地球,善待环境,是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地理学科进行生命教育的基础;(2)由于地理学科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到人类的精神文化世界。在地理教学中,应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高中地理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保证;(3)高中地理教材为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大量素材,如寻找地外生命、灾害的防治、可持续发展等。

三、地理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

1.挖掘教材内涵,引导学生尊重生命

(1)运用教材,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

教材是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开展生命教育最直接的资料来源。高中地理教材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几乎贯穿每一章节。例如,宇宙中的地球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爱护地球,就是珍爱生命。“农业生产”的教学可以介绍惊世骇俗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坡度大多在25度以上,甚至达到75度,层层叠叠,有的一座山上就可有3000级)就与哈尼人热爱生命,对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密切相关等等。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挖掘教材内涵,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注重教材的生活化,用生活中的案例进行生命教育

地域性是地理环境的显著特点之一,南方与北方民间活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对于南方的学校来说,鼓励学生学会游泳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合适内容之一,除了可供娱乐外,还可于紧要关头多一条生路。南方水乡多雷雨天气,湖南省的一个小山村1975年以来已有大大小小12人被雷劈死,指导学生科学避雷也就成为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森林的开发与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少寄一张贺卡,少吃一次烧烤,积点“口福”,给子孙多留一片绿荫。

(3)拓展教材的外延,巧用新闻事件进行生命教育

新闻事件常常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其中有很多可以成为很好的生命教育的素材:“一块625欧元的树皮”“鱼儿不会说话――3厘米的蜗牛鱼与永久废弃的亿元大坝”“2.2亿澳元的风力发电项目与橙腹鹦鹉”“纸浆厂败给小鹦鹉”等等。

地震是我国比较普遍的一种地质灾害。“5・12”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这也启示我们要在进行自然灾害内容的教学时,可以以“珍惜生命,学会生存”为主题,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提高学生自救互救、防灾救灾的能力。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这一案例引来了学生的一片赞叹,也引发了学生对自救知识的渴望。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生存能力

(1)学习有用的地理,提高生存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合学科内容,可以很轻松地培养学生野外辨别方向、寻找食物、寻找清洁水源的能力,提高生存能力。

(2)共享师生生活体验,珍惜生命

师生的生活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知识与生命的关联。2008年暑期的西北之旅,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西北地区保护草场的艰巨性,“风吹草低见牛羊”已成奢望;而在宁夏中卫沙坡头,腾格里沙漠在劳动人民的智慧面前,被草方格固定下来,再也不能对旁边的包兰铁路有所企图;在银川,宾馆里比东部地区明显增多的是节水口号和举措,我把对劳动人民的敬仰、对沙棘树的敬佩之情与学生一起分享,引导学生珍惜生命。

3.加强学科能力的培养,提升生命价值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既是进行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抓手,地理考察可以引导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结合学校每年春季的踏青活动,可以了解本地区的风土人情,而在假期调查本地区的人口、环境、资源状况,则可以理解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理,感受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命、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借助这些活动,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及地理实践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个性,学会与人沟通、接纳他人,享受成功的喜悦,释放生命的活力。

总之,地理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高中地理教育研究:浅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摘要]立足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外实践活动等渗透环保教育。

[关键词]高中 地理 环保教育 培养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是全国著名的“锰三角”,随着锰矿的开采,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已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以资源、人口、环境为中心,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树立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环境观及全球意识,并能自觉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地理教师也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族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充分利用地理教学,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巧妙地把环保教育渗透于地理教学之中。笔者就教学实践,笔者就教学实践,谈几点环保教育的做法。

一、充分利用课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高中地理教材是围绕人类和环境关系来编排的,一方面向学生介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讲述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生产活动。地理环境包括宇宙环境、大气环境、陆地环境、海洋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等。人类活动包括资源利用、灾害防治、农业生产及工业布局、工业生产及工业布局、城市、交通及可持续发展等。在地理教学中,笔者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大量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阳光、空气和水以及广阔的空间与活动场所,没有了环境也就没有了人类。如果盲目、掠夺式地发展生产和消费,必将导致资源的缺乏和枯竭、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其结果将危害人类自身,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及环保意识。

二、结合第二课堂,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通过现场讲解,使他们切实理解人与气温、气候、空气、作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密切关系,知道酸雨的形成原因、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等。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一方面深化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意识到环境问题就在身边,并时时影响人们的生活。既深化教学内容,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关注生活中的环保热点,在教学中及时渗透环保热点的动态信息

除了充分挖掘教材,笔者还经常从电视、报纸杂志上搜集一些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报道、环保的成功案例及环保方面的科研新成果,并在教学中及时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增强环保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从事件的发生原因、造成的影响到解决的措施,笔者都全程关注,及时讲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千亩土地难复耕村民忽视租地后果盼解决”的专题报道,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敦煌将建全球最大太阳能发电站”的新闻,又使学生的环保激情空前高涨。

四、开展各项环保活动,以切实的行动升华环保意识

理论联系实际,适时开展一些活动,通过亲身实践,积极参与,使学生升华环保意识。

1.倡导学生每天做一些随手可做的环保小事。比如,在教室里栽花养草,净化室内空气;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节约资源;使用布袋、可降解塑料餐盒,减少白色污染;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为保护森林尽一份力;少吃罐装食品、饮品;回收废纸、废电池、废金属、废玻璃,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外出旅游时,做文明游客,避免旅游污染;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所学的环保知识,向有污染的企业出谋划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配合世界环境主题日,有效开展环保教育。比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都结合当届主题,举行专题活动。

3.引导学生利用幻灯、黑板报、图片展、风光纪录VCD片等多种形式,介绍和交流环保方面的知识内容,宣传植树造林,绿化山河,美化环境的重大作用及国际上环境保护的最新动态等。

总之,中学地理是阐述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所以地理教师应承担起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任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将环保意识随时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担当起环保教育的重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