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探讨

时间:2022-08-01 11:17:36

导语: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探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探讨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探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建立的措施

摘要:研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分析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体制结构和工作现状,并从完善会计监督法律体系、建立会计监督组织机构和加强社会监督力量的介入三方面对建立和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

1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

理论上的会计监督机制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背景下,推动机构单位有序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发展为目的的人为建设的总体监督系统,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体系中,工作人员需要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不断发现会计监督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着手解决,这就是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能够实现和机构运营会计、管理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事业单位的协调发展。

1.1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体制结构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和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人员以及政府以及社会相关审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监督、分析事业单位的财政状况,研究工作资料的完整性和合法性。会计监督工作根据《会计法》进行,并且可以细分为内部监督、国家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三部分。

1.2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作用意义

事业单位是国家事务的重要执行机构,其运行资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这种情况导致一些事业单位存在着工作态度不积极、营私舞弊等问题,导致国家财政资金的利用率不高,因此,在事业单位中建立会计监督机制,对保证事业单位工作的有效落实很有必要,能够管理和监督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情况,及时了解每一笔财政资金的用途流向,及时发现并处理会计部门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对实现事业单位运营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会计监督机制是会计工作运行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对会计行为进行约束管理的制度,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制度能够帮助会计行业实现健康的发展。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也面临着制度调整和市场竞争,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能够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事业单位的核心部门,财政工作的健康稳定是事业单位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

1.3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现状

事业单位的会计财务工作内容相较于企业单位有着很大的不同,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内容相对简单,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会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3.1会计制度和监督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和会计监督制度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机构不健全,很多单位内的会计监督机构名存实亡,不能在单位内部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外部监督机构往往又缺乏必要的监督的实施条件,这对会计监督机制的正常运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正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很多在职人员都存在乱开发票,现金、票据、财务专用章挪用的问题,会计工作缺乏完善的牵制与控制体系。

1.3.2会计管理制度缺失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管理机制中,并没有将会计独立成一个专门的部门,往往是和其他部门并在一起,所以会计人员的职位、福利待遇等都受单位制约,会计人员对单位存在依赖性,影响了会计管理工作公平客观的开展以及会计监督人员职能的正常发挥。现阶段,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机制主要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监督职能失灵的问题,并且外部监督作用不大,不能有效监督处理事业单位内的会计违规行为,为贪污腐败创造了机会。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2.1正确认识会计监督工作

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机制发展不完善,和对会计监督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是直接相关的。近些年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事业单位也开始进行内部管理机制调整,但是会计监督工作却未能得到重视。为此,需要加强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宣传,让事业单位认识到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会计监督工作能够有效约束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与此同时,要重点加强单位领导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关注,事业单位的领导要清晰认识到会计监督工作的必要性,统筹兼顾,实现各个部门机构之间的协调运营。

2.2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健全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需要法律体系的支持,所以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首先要从法律体系的建设入手,无论是国家还是事业单位,都应该正确认识会计监督工作在事业单位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编制严明的会计监督程序和范围规范,从而确保会计监督工作能够切实有效的落实。现阶段我国已经出台了《会计法》以及实施细则,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会计法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同时进一步强化《经济法》等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以及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从而确保事业单位监督工作能够依照法律规定有效执行。

2.3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管理需要具备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总结等功能,要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来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主要以其经济活动特征作为主要目标,所以需要根据单位差额和全额拨款单位之间工作性质上存在的不同来对监督管理体质进行适当调整,分析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出体系中存在的漏洞不足,并着手进行优化改进,最终完成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体制的完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事业单位内部需要形成适当的牵制关系,根据国家财政部门颁发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首先需要保证事业单位内部部门分工以及岗位职责的分配科学合理,坚持职务分离和部门、岗位权责之间的明确分离,并形成相互监督关系。为此,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工作问责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感,控制贪污受贿和受胁迫的舞弊行为的发生。

2.4外部监督机制的完善

事业单位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应该接受社会监督,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和经济监管部门相互配合,通过和经济监管部门的合作沟通强化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管,借助外部力量完成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审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外部审查工作同样需要遵循法律以及市场与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灵活应用各种监督方法。

2.4.1委派分层的监督形式

现阶段,我国审计和监督人才匮乏,因此,根据事业单位规模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实施分层管理,根据单位规模选择不同层级的监督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合理分配社会监督资源。

2.4.2建立完善的全过程会计统筹监管体系

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细化为事前审核、过程管理、事后总结三部分,事前准备阶段的监督工作主要由国家以及财政监管部门负责,过程管理以及事后总结工作主要由上级财务、国家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执行,通过加大违反惩处力度、加大责任人责罚力度等强制措施迫使事业单位部门提升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视。

作者:王舒 单位:通化县纪委信息中心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探讨: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刍议

摘 要:在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过程中,不断加强会计监督,是事业单位日常会计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多种问题亟待解决,只有不断地加强会计监督,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本文明确了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监督; 对策

一、引言

我国的事业单位一直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单位,并且我国事业单位一般不从事营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来维持其正常运转,从而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相应领域的服务。但总体而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水平落后,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财政部通过颁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来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能力。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在各个管理层面进行优化和完善。

二、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意义

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也逐步形成了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会计监督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对国家财政拨款的使用不当,甚至造成浪费的现象令人堪忧,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是提高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1.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是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许多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工作不到位,导致制度浮于表面而未落到实处,使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较低。强化会计监督,对于全面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有着较大的意义,从而能较好地避免失职、舞弊问题的发生,有助于推进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是处理好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必然要求。当前,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另一方面也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的责任。可见,做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是保证事业单位工作顺利开展和保护国有资产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确保事业单位管理范围内单位、个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的重要条件。3.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是事业单位的法定义务。《会计法》有条款明文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日趋复杂,职能范围不断变化,对会计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现阶段,强化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全面提升会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是每个事业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三、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多为形同虚设,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完善,有的事业单位直接按照国家内控制度来设计本单位的内控制度,并没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因此,这种情况下就无法更好地满足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也有的事业单位已经制定了适合本单位的内控制度,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能有效地落实,形同虚设。上述两种情况都与事业单位本身不重视内部控制作用有关系。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内控制度制定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提出改进意见的最直接的力量。但是现实情况是有些事业单位有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不足,或者干脆没有独立的审计部门,由行政人事部门的人员兼任,因而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2.外部审计检查频率不够,会计监督缺失。事业单位为预算单位,受政府的各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监督。目前国家各级财政部门只是通过每年的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对各事业单位收支的合理性进行了检查,偏向于事后检查,但是也无法保证事业单位的费用支出按照部门预算执行,不能有效防止事业单位粉饰部门决算报表的行为。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各事业单位的审计力度,但是事业单位众多,每年的项目审计任务重,审计机关人员有限,无法做到定期或不定期对所有事业单位进行审计。3.会计工作人员的会计监督意识淡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完成内部会计监督任务。对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进行全面分析发现,部分会计工作人员缺乏会计监督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不够强,会计知识和工作技能不够熟练,给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完善带来严重影响,会计监督的作用几乎没有发挥出来。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事业单位本身业务简单,会计核算几乎都是重复性工作,加之单位不重视财务工作,会计人员普遍没有加强自身学习的动力,对最新的会计法律法规不了解,在此状况下,会计人员容易听从领导的指令,不遵循会计法律法规,甚至与领导或者相关人员勾结,权大于法,难以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

四、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对策

1.建立内部审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会计监督体系。只有财务部门参与的会计监督制度是不健全的,逐渐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是极其重要的。内审机构要具有其权威性和独立性,要有专门的内审人员负责,内审部门良好的会计监督,可以及时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并能对症下药。审计部门除了对预算收支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之外,还要对财政拨款资金使用规范性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管理意见和建议,制定改进措施。所以,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对于社会监督来说,事业单位开展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最近很多事业单位逐渐公开自己的“三公经费”,就是结合社会监督迈出的重要一步,以后要逐步提高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和法律地位,完善上访监督制度,发挥社会公众的会计监督作用。2.财政部门加大对事业单位不同层面的会计监督。在国家层面,完善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加大对财务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就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督机制而言,一方面,各级审计部门要合理规划审计任务,加大对事业单位的检查频率。审计机关的审计活动对事业单位有很大的威慑力,通过审计机关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检查监督,对防止事业单位发生贪污腐败等违法乱纪行为有很大作用。审计机关也可以考虑利用社会审计机构的帮助来完成审计任务,从而缓解由于任务重,人手有限造成的疏于对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大各级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监督检查作用。认真审查各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剔除不合理的、虚假的项目,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部门决算,要加大账表一致性的检查力度,必要时要实地检查和翻阅相关会计原始凭证,督促各事业单位严格按照部门预算进行费用支出,在进行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时,可以分别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3.加大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强化监督意识。积极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一方面强化法律法规教育,使在岗会计人员认识到国家法律法规中关于会计监督工作的规定与要求,认识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全面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电算化水平,提升会计人员危机意识,强化监督意识,使其牢记自身工作职责,不受他人或个人利益驱使而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从而强化其会计监督管理意识。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因而强化会计队伍建设对于提升会计监督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应适当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岗位门槛,建立严格的会计招聘与考试制度,强化岗前培训,尤其是做好新法规、新制度教育,提升新入职会计人员的财会业务水平和会计监督意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会计监督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在监督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机制,可以有效地推动事业单位的不断向前发展,促进事业单位在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监督体制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督体系,促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发展和完善。

作者:林钺 单位: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探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论文

一、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多是非盈利为目的的服务体,主要包括:文化、教育、卫生、科研设计、广播电视、体育等科学、文体事业单位,水利、环保、计划生育、气象等公益事业单位以及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单位,其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财政部门。事业单位会计是国家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国家预算管理、单位财务管理需要一个会计分支。其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记账、报表等一系列业务活动,如实、连续反映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及事业单位计划完成情况。通过资金管理费用,合理地安排和使用资金,防止违法乱纪,堵塞无端浪费现象,起到会计监督作用。通过事后检查预算执行情况,了解资金供求状况,掌握资金使用效果,揭示日常管理中的矛盾,挖掘日常增收节支的空间,不断改进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确保预算顺利进行。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内容有别企业会计监督,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是实现事业单位会计作用的重要保障。

二、当前事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领导人不重视会计监督,部分领导人对会计监督认识不清,认为会计监督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同自己关系不大有些领导人认为自己对单位的一切工作负责,会计监督也是“我如何说,会计人员就怎么办”;有些单位领导不但不能以身作则,带头支持会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还对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会计人员进行干扰、阻挠;有些单位领导认为会计人员对领导批办的财务支出进行抵制是“与自己过不去”、“不支持领导工作”,甚至采用不当手段对在监督中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普遍弱化。

(二)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不一《规范》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计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不但专业技术性强,且政策性、法制性也很强,还需要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没有专业会计从业人员,有些是临时聘用人员但不据备会计从业资格,有些单位因为人手紧张,从其他部门调人客串会计人员。有些单位有专业会计人员,但因会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原则性不强,在工作中不能以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片面理解领导负责制,认为领导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办。这些情况均导致会计监督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三)贯彻和执行会计监督机制不到位,流于形式,使得会计监督形同虚设,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有些事业单位虽设有会计监督机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规章要求办理,从而使得会计监督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途径

(一)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首先要获得单位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包括一些会计从业人员在内的很多人把会计监督理解为“照章办事”、“挑毛病”、“找别人的不是”,造成许多人对会计监督的误解。会计监督不仅包括对不合法的收支予以制止和纠正,更重要的是一种服务职能,通过有效的会计监督为单位的经济活动服务,达到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应转变对会计监督的观念,不断改进会计监督的方式和方法,改变单纯的事后“制止和纠正”,将事后“制止和纠正”改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控制,改变先前监督面面俱到为参与重大经济问题的管理和控制。这样,会计监督会得到单位领导人的理解和支持,会计监督应能顺利进行。

(二)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要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的重要责任,必须严格认真履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更加复杂多样,会计监督变得异常艰巨。会计人员要履行好会计监督,一方面要认真学习财经法律、法规、制度,以便准确地判断出各种经济活动是不合理、合法,不断提高会计监督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丰富职业道德情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按照会计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的要求个人行为。这样,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监督过程中才能认真履行监督职业。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单位必须以财经法律、法规为依据,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结合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加强单位会计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单位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实际实施会计监督过程中,要通过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的审核和监督,来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的审核,以确定单位是否“设置多套账,编制多套报表”、是否存在“账外账”、是否存在“随意毁灭会计账簿”、是否存在“编造假账和财务报告”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各项收支规定,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分清资金渠道,及时地、合理地供应资金,同时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按照资金管理规定,加强资金管理,做好定期结算和核对工作,定期检查、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严格遵守、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为保证事业单位会计基本任务,事业单位必须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或财务收支进行会计监督。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制度,是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所必须采取的制度。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作者:马爱民 单位:平邑县卫生局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探讨:国内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论文

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提高会计监督工作效果的重要举措。部分事业单位对于会计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混乱,甚至处于停顿的状态。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时有发生,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事前、事中防范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导致会计监督工作力度不足。

(二)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

首先政府等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还没有针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因此税务、审计以及财政等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横向的沟通,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效果十分不利。其次,在社会监督方面,由于社会监督在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一些会计监督社会机构甚至帮助事业单位做假账,会计监督效果较差。

(三)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一些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专业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素质水平较低,这不仅造成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混乱,同时由于无法对事业单位会计活动的真实有效性进行监督,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一些会计工作人员法制观念非常的淡薄,在会计业务工作中故意弄虚作假,干扰了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依法有序开展。

二、强化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体系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强化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功能,必须依靠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基础,通过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确保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能够强有力的推进开展。对于国家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制定,应该重点针对现行会计制度中的一些模糊的政策或者是缺漏问题进行补充,同时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职责和权限,并应该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强化会计监督工作的执行、处罚力度。通过强化法律制度规定的方式,避免各种会计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

(二)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建设

为了确保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有序的开展,必须结合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能分工,进而确保会计监督功能的真正发挥。在内部监督机制的制定上,可以按照国家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职能机构与岗位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与分工,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对机构与部门建立能够相互约束与相互监督的内部牵制制度。同时在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上,还应该注重针对会计核算规范化、会计处理程序标准化等相关内容进行规定,确保会计审核、核算、账簿记录以及凭证处理的规范化,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强化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机制建设

对于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机制,应该将其作为会计监督的重要手段来进一步完善,以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效果。首先,国家财政监管部门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核检查,同时强化财政、税务、审计以及银行等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沟通,通过形成合力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其次,在外部监督管理上应该将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作为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以高质量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对事业单位形成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督管理。

(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

首先在会计工作人员的选择上,应该重点对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业务素质进行评鉴分析,选择业务熟知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会计工作人员补充到会计监督稽核队伍中。同时对于会计监督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定期的轮换,以确保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准确全面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流转以及经营活动成果。其次,在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上还应该重视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提高整个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再配合各种考核手段,确保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结束语

会计监督是事业单位经济监督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确保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规范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建设、强化执行力度以及提高监督人员水平等几项举措,强化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力度,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作者:刘华清单位:枣庄市市中区财政局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探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论文

一、实际工作中会计监督存在的不足之处

1.社会会计监督执行力缺乏

经济活动中,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由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国家会计监督及社会会计监督三位一体。当前国家会计监督管理不严、单位会计内部监督弱化、社会会计监督执行不当。国家财政部门由于机构和人员的限制,监管力度收到影响,根据国际通行做法,国家简政放权监督企业的财务活动要交给社具职业资格的会计中介机构进行监督。但当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体制原因、人员素质等的职业环境的影响使社会监督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

2.内部控制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建立的企事业内部控制体系,要求各单位按照内控准则制定各自的内控制定,由于我国内控起步较晚、单位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虽然制定的内控制度,在制度建设方面没有达到规范行为,表现在几个方面: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等等实施不够,没有切实保证内控工作规范有序有效的进行。

3.会计职业道德缺失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会计工作中会计监督意识不强,会计执法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没能充分发挥会计职权,由于受会计地位的限制有时不敢坚持原则,在处理局部利益时参与制假、造假,会计信息失真严重,致使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监督弱化。

4.企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监督认识偏见

目前,在一些单位中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单位负责人独揽人权、财权、物权、管理权统统包揽于一身,股东大会、董事会履行职责缺失不到位,监事会职责形同虚设,单位领导为了完成目标利益,恶意包装公司财务数据,违法办理会计事项,教唆做假帐,伪造会计凭证,从而影响正常会计工作,会计监督不当。

二、改善企业会计监督的具体措施

1.完善会计监督法律体系建设

有法必依,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需要有完善的财经法律法规体系作保障。随经济发展变化,进一步明确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执法职责和权限,以便于单位实施的监督职能;同时对会计违法行为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对《会计法》、《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税收征管法》、《证券法》、《金融法》等法律、法规实时修订和完善,有效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控准则》、《企业审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执法必严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有效实施。

2.发挥会计中介机构监督作用

经济改革开放,会计市场国际化,加强社会审计监督主要是加强会计中介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大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转变政府对会计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手段。加强政府监督主要是加强财政、审计、税务、金融机关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首先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监督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会计专业中介监督与群众监督,保持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政府监督三位一体配套协调一致,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我国的《企业内控基本准则》、《企业内控指引》、《企业内控审计准则》等的颁布,标志着内控体系的建立,但内控制度的实施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要求必须遵守,对中小企业不做严格要求,因此部分企业对内部监督还存在着很多误解,会计监督能力弱化,会计信息失真常有发生。鉴于此这就要求企事业单位,不管规模大小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都要加强内部监督的程度。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从管理层做起,职责分明、分工明确,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整个业务流程和各个环节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所规定的各项制度,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会计人员要培养高尚的品德,需要努力、认真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对现代会计的认识,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战胜错误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能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经济在发展,会计业务呈现出复杂化和国际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更新、补充会计知识,与时俱进的学习会计专业,并且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不定期举办会计培训班,会计培训与奖励挂钩,鼓励会计人员素质提升;不定期对从业人员轮岗,全面掌握各岗位业务,使会计人员从管理的角度处理问题。

作者:马祥慧单位:青州市风景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