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职校德育教育研究

时间:2022-08-02 03:06:49

导语:在中职校德育教育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职校德育教育研究

职校德育教育研究:浅析中职校德育教育

德是人的生存之基,立足之本。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学生毕业后要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技能素质,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抓好德育教育是学校和老师们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呢?以下是笔者对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建立和完善德育教学工作体系

作为中职学校,应形成以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为主,任课教师为辅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以德育教学为主,其他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制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各项教育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管理、全程参与互动的德育教育局面。同时,还要注重在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学会“做人、做事、学习、思维、尝试、体验、创新、生存”的思维意识,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信息运用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以及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紧密联系。作为学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发展学生个性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和相应企业文化教育,为学生将来顺利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做好铺垫。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充分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担负起德育工作的职责与任务,树立每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心理观念,促进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德育教学工作,尤其是教师,一定要起到自身应有的榜样作用,在学生面前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渗透。此外,班主任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具体要求,给学生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规划等理论知识,向学生灌输社会公德意识,并积极开拓德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渠道,切实落实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作为德育任课教师,更应积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对学生实施切实有效的德育渗透。

二、不断创新德育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中职德育教育也应该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德育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德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改进。从德育课程的建设方面来说,要坚持爱国主义的主线,立足于公民的基本道德、法律意识、文明规范、职业道德,在所有学科中全面开展德育教学渗透,并综合利用研究、探究、讨论、课件等各种手段,结合时事政治与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养。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实训,实现中职学生与具体职业道德行为的零距离接触,以深化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通过校园文化渗透德育教育

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渗透德育教育,无疑能起到高效的推动作用。因此,中职学校应将校园文化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与洗礼。例如,通过创建校园德育报刊、德育宣传橱窗、广播宣传等方式来宣传德育知识,还可以成立自我管理的学生团队、协会、组织等,定期开设德育选修课程、设置文化走廊、展示学生的好人好事、开展文体方面的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旅游、参与社会调查等,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同时,学校还应努力创设有利条件,促使学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相互衔接,建立“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教育体制,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行为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意识

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的心理素质发育尚不成熟,心理的承受能力也较差,因此,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此外,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情绪及心理变化,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充分感受温暖的人文气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拓宽渠道实施德育教育

首先,要重视家长对学生的诱导作用,建立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定期开展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活动,及时了解家长的建议和要求,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德育教育方式,通过家长与学校双方面的配合教育,实现德育教育的高效性与实效性。其次, 创办校园内德育工作网站,建立大型德育影响资料库,以积极拓宽德育工作宣传途径。以上仅是本人对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几点认识和看法。面对中职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抓好德育教育各个环节的建设,不断开拓和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并结合时代特色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春风化雨,育人成才。

中职校德育教育研究:中职校德育教育浅见

德是人的生存之基,立足之本。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学生毕业后要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技能素质,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抓好德育教育是学校和老师们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呢?以下是笔者对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建立和完善德育教学工作体系

作为中职学校,应形成以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为主,任课教师为辅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以德育教学为主,其他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制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各项教育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管理、全程参与互动的德育教育局面。同时,还要注重在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学会“做人、做事、学习、思维、尝试、体验、创新、生存”的思维意识,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信息运用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以及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紧密联系。作为学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发展学生个性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和相应企业文化教育,为学生将来顺利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做好铺垫。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充分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担负起德育工作的职责与任务,树立每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心理观念,促进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德育教学工作,尤其是教师,一定要起到自身应有的榜样作用,在学生面前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渗透。此外,班主任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具体要求,给学生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规划等理论知识,向学生灌输社会公德意识,并积极开拓德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渠道,切实落实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作为德育任课教师,更应积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对学生实施切实有效的德育渗透。

二、不断创新德育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中职德育教育也应该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德育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德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改进。从德育课程的建设方面来说,要坚持爱国主义的主线,立足于公民的基本道德、法律意识、文明规范、职业道德,在所有学科中全面开展德育教学渗透,并综合利用研究、探究、讨论、课件等各种手段,结合时事政治与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养。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实训,实现中职学生与具体职业道德行为的零距离接触,以深化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通过校园文化渗透德育教育

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渗透德育教育,无疑能起到高效的推动作用。因此,中职学校应将校园文化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与洗礼。例如,通过创建校园德育报刊、德育宣传橱窗、广播宣传等方式来宣传德育知识,还可以成立自我管理的学生团队、协会、组织等,定期开设德育选修课程、设置文化走廊、展示学生的好人好事、开展文体方面的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旅游、参与社会调查等,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同时,学校还应努力创设有利条件,促使学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相互衔接,建立“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教育体制,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行为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意识

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的心理素质发育尚不成熟,心理的承受能力也较差,因此,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此外,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情绪及心理变化,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充分感受温暖的人文气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拓宽渠道实施德育教育

首先,要重视家长对学生的诱导作用,建立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定期开展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活动,及时了解家长的建议和要求,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德育教育方式,通过家长与学校双方面的配合教育,实现德育教育的高效性与实效性。其次,创办校园内德育工作网站,建立大型德育影响资料库,以积极拓宽德育工作宣传途径。以上仅是本人对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几点认识和看法。面对中职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抓好德育教育各个环节的建设,不断开拓和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并结合时代特色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春风化雨,育人成才。

中职校德育教育研究:对新时期中职校德育教育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成为中学阶段的学生主体,生源急剧减少,中职学校招生出现严重滑坡,生源质量普遍下降,中职校的德育教育管理已成为当前中职教育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本文拟从分析中职校德育现状,结合自己多年德育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中职校德育教育新举措。

关键词:中职校;德育教育现状;教育新举措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成为中学阶段的学生主体,生源急剧减少,加上受普高热的影响,中职学校招生严重滑坡,各职业学校想尽一切办法挖掘生源,有的近乎不讲底线不择手段,这种“饥不择食”的生源战必然带来生源质量的普遍下降,学生不光是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人格修养等方面也出现大幅度的滑坡,这无疑给中职校的德育教育管理增添了很大的难度。因此,中职校的德育教育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中职教育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笔者拟在分析中职校德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德育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与同行共同探讨。

二、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现状

1.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对德育教育工作重视不足,德育课的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把德育首位只停留在口头上强调而已,长期以来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把技能当“硬件”来抓,德育当“软件”可有可无,把德育教育工作简单推给班主任和德育老师了事。另外,教学研究在职业学校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教师们应有的重视,德育教学研究更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德育课应有的功用。

2.信息时代中职生心理发展呈现出新的问题。随着QQ、飞信、博客等交流工具的广泛应用,中职生交往对象扩大化、复杂化,使学生的社会化倾向更明显,典型表现是喜欢穿奇装异服、追新潮、化妆戴首饰,张扬个性等。同时,学生接受信息多,思想活跃,但是非标准不清晰。还有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助长了学生在表现自我时的毫无顾忌和欺骗,一些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混淆现实与虚拟的差别,常有非社会化行为的发生。

3.中职生的道德行为失范。在思想层面主要表现为不明礼、无诚信、缺乏责任感、法制观念淡薄,自私自利等;在行为层面主要表现为厌学逃学、违反校规校纪、不讲礼貌出口成“脏”、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过分溺爱、迁就学生。表现在对校规校纪的执行上有所放松,对违纪违法的学生宽容,对违纪严重的问题学生,学校强调以正面教育为主,只作轻微处理,目的是减少生源流失。

三、中职校德育教育新举措的探索

1.树立大德育观念,实现全员参与育人的局面。要充分认识到中职校的德育教育管理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树立起大德育观念,要让德育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班级为单位,实行生活导师负责制,即每学年初学校将行政人员安排到各班级和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作为班级生活导师,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分类搭配,搭配后由班级生活导师采用抽签的方法确定指导对象,建立导师与学生一一对应关系,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为核心,以“导”为主,努力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生活导师制的实施可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学生表现情况直接与导师教育教学业绩挂钩,表现优异者师生可同上光荣榜,改变过去班级由班主任一人管理的局面,从而实现全员育人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强化教学研究,以专业为单位进行教情、学情研究,探索出适合校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要开足开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心理健康等德育课程,这些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规划自己的中职生活目标,形成健康向上的“三观”。

2.针对信息时代开拓中职德育教育新途径。政治课堂讲授,课下谈心教育以及家访是学校常用的传统教育途径。面对网络信息大发展的今天,仅仅沿用这些方法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传统的教育途径接触的仅仅是学生现实生活的那部分,几乎无法涉足学生的虚拟生活。我们应该将教育途径扩大至学生的虚拟生活中,如,我们可以利用QQ、飞信、电子邮件与学生及家长沟通,也可以利用博客或空间来传递自己的思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育。同时,作为教育者应该大胆接受新生事物,理解虚拟世界的一些规则,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才能更加准确客观对学生进行教育,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释放正能量。中职学生虽说文化成绩不尽人意,但他们在技能、才艺等方面并不比别人差,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渴望有足够的机会与场合展示自己,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他们的课业负担较小,精力又比较旺盛,需要在课外得到有效的释放,为此,我们要提供平台和机会给他们,并加以正确引导,否则他们就会无所适从,甚至惹是生非,这也是中职生的种种行为失范表现原因之一。因此学校要加大投入,尽力发掘整合学校文化资源,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办好广播,宣传栏、墙面文化等,办好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开辟师生成就展台,适时举办各种主题班会、运动会及文体活动,经常开展知识、技能、文体方面的比赛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风貌的平台,使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又能让他们充分张扬个性,从而达到引导他们释放了正能量,减少负面效应。

4.用心沟通,创新德育教育方法。中职学生往往认为自己“非社会宠儿”,难成大器而自暴自弃,因此,需要我们用爱心去浇灌他们的心灵。首先要树立“有教无类,众皆人才”的观念,彻底摈弃对他们的偏见与歧视,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都是自己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扉,真心实意去关心、感化、激励他们,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形成情感的认同。其次,要充分去理解、宽容和尊重学生,当然不等于无原则的纵容、迁就学生。没有严格的纪律是行不通的,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循序渐进和正确引导,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犯错是难免的,我们可让学生在认识到犯错的同时,用做好人好事和良好的表现来冲抵过错,做到功过相抵清零,重新考核评定德育表现成绩,激励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可以起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功效。

四、结语

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始终是中等职业学校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进,教育对象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还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作为德育教育者应坚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需求及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大胆创新、探索、总结,实行合理有效的教育措施,让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不断发展。

中职校德育教育研究:浅谈中职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作为培养未来劳动生力军主战场的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这是值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深思和研究的课题。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德育教育,对中等职业学校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体育课中有效进行德育教育呢?本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体育教师掌握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目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对体育具有更为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端正体育课的学习态度,并把身体锻炼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更好地预防职业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爱护公物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安全意识、敬业意识等教育,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勇进取、不怕挫折、吃苦耐劳、自强自立、敢于创新、乐观开朗等优秀品质及心理素质。

二、结合教师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要善于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好榜样。”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影响最直接、最深刻,学生经常是从教师的人格、智慧、知识、情感等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中去汲取营养,辨别是非,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要富有爱心,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

教学中对一些容易弄脏手、衣服和鞋子的练习,如俯卧撑、推铅球、跳远等,学生往往不太乐意练习,这时,教师应多做示范、带头练习,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积极练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累的目的;如在进行跑的练习中,为了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教师主动地清理跑道、整理器材,使学生们在无意识中自觉培养起爱护场地、器材、学校公物的良好品质;在冬天上体育课时,寒风刺骨,黄沙弥漫,而教师笔挺的身姿、宏亮的声音,无时无刻地感召着那些稚嫩的心灵;在夏天,迎着炎炎烈日,教师认真讲解动作要领,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学生进行练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优良意志品质。

三、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进行身体练习为主要特点的教学进程,它具有暴露性的特点,在运动中更容易暴露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和意志。是自由散漫还是雷厉风行;认真练习还是消极应付;吃苦耐劳还是怕苦怕累;勇敢顽强还是怯懦软弱;奋勇争先还是不思进取;勇往直前还是半途而废;谦虚谨慎还是专横跋扈;沉着冷静还是惊惶失措;讲团结还是闹分裂;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遵守规则还是投机取巧;实事求是还是弄虚作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如排球自垫球练习中1013班阎某、吴某两男生坐在球上休息,我及时教育他们向其他同学那样爱护器材、刻苦练习;在广播操比赛前的体育课上1016班王某、陈某因身体不协调学动作慢分组练习时没组要,我集合队伍讲明广播操比赛的团体重要性,于是同学们欣然接受了他俩,等等体育课上这样那样的现象需要体育老师的及时进行德育教育。

四、利用教学条件,运用合理的教法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意义、途径和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接受教育,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如在测试男1000米女800米中长跑练习教学中,许多学生有怕苦怕累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参加中长跑锻炼对身体的益处,又要讲明这是磨练人的意志力的最好办法,从而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并不是听之任之,也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在某些情况下对学生适当的“宽容”能使学生感受到潜藏在教师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尊重、信任和爱护,从而使他们自觉主动地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但采用“宽容”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思想基础较好、分辨是非能力较强的学生,如女生面子薄可直接采取宽容的态度。

五、运用情感和榜样力量来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或体育各种竞赛中表现出来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是职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一环,如表扬学生拔河比赛的拼搏精神、篮球比赛的友好态度、队列队形广播操赛的集体荣誉感等等,它既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学生道德思想的不断强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自尊心、上进心特别强。因此,教师在学生取得进步、哪怕是十分微小的进步时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就会产生极强的激励作用,促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所以教师应学会正确运用表扬、激励的方法,不断激励学生去追求进步、追求完美。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榜样对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用体育英雄的事迹来教育学生。如在进行排球教学的过程中,以中国女排的英雄事迹,从84年第一次夺取世界冠军,要连续四次勇夺世界冠军。2004年奥运会克服重重困难再次夺冠,这是一种集体力量的结晶,这是一种民族的凝聚力;我国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健儿,在世界大赛上屡夺冠军长盛不衰;国家跳水队被世人称为“跳水梦支队”;我国的男子体操队、短道速滑队勇于拼搏夺得冠军为国争光等的团队的先进事迹。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熏陶他们的情感,来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

中职校德育教育研究:以德育教育为基点 构建和谐中职校园

吉林航空工程学校 吉林 132102

【摘要】怎样做好新时期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如何促进学生思想的正常发展?这是当前德育工作有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套路,以克服德育工作中盲目无序的现象。本文通过德育实践探索,分析了当前中职学生的现状,提出了切合实际、操作性较强的中职学生和谐发展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生 德育工作 和谐发展

众所周知,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全面的新型劳动者,成了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改革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科学地认识和分析这一问题,是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缺失的有效途径。

1.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品质现状如何呢?毋庸置疑,素质参差不齐与总体素质较低,是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状况的基本特征。由于多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毫无选择地定格为普高落榜生和中学后进生。而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体现了一个学生素质的高低。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曲直、正确与错误在他们心中是淡薄的、模糊的,没有积极的人生追求,失去人生前进、奋斗的动力,这给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观察到这批学生有如下特征:

1.1 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等情况呈多样性。有四多:单亲家庭子女多,父母文化低、修养差的家庭子女多,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多,家庭经济条件好、厌学好动的学生多。

1.2 自制力差,逆反心理重,行为偏差明显。不少在校中职学校学生在组织纪律、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事实上,行为偏差的纠正,正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品德、行为、教育、引导)任务繁重的诸多原因之一。

1.3 具有道义感,但法制意识相对淡薄,意气用事,不计后果,主体意识较差。在校中职学生大多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标准,无自知自控能力,以盲目为特征的从众心理严重。

1.4 “触网”学生较多。网络痴迷者所占比例较大,沉溺网络游戏导致荒废学业、泡吧无度导致金钱支用失控……,如此种种,学生误入歧途的危机重重。

由此可见,如何低进高出,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成为摆在我们职业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认为,应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抓起,构建和谐发展的育人机制,帮助他们从失败走向成功。

2.针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设想。

2.1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行为决定成败,基本素质尤为重要。通过行为规范养成习惯,帮助学生由挫败者向成功者转化。

2.1.1 让学生学会做人。要想做事必先学会做人,以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做人的基本准则。如,进行军事训练、礼仪训练、队列训练、内务训练,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做到集体行动快、静、齐,内务管理军事化,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2.1.2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体系。如,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立等。

2.2 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2.2.1 热爱专业,树立专业理想。请校内资深专业课教师,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全面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就业情况;请校友回校作报告,以便使学生对现阶段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观看介绍学校的录像,了解本校成才毕业生典型事例;参观各技训室和实习、实作场所,定期实施技能比赛,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爱好。

2.2.2 对学生进行新型人才观教育。通过请知名校友、行业专家给学生作报告,学生与优秀毕业生和普通劳动者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才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一是让学生懂得社会需求的职业种类多,各项各业都有自己特殊的专业领域,都大有所为;二是让学生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

2.2.3 教育学生明确即将从事的职业的性质、社会责任、社会作用、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熟悉本行业守则和其它规章制度,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职业道德榜样。结合专业课,组织开展以培养职业理想、激发专业情趣为重点主题的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活动。如“我爱我的专业”、“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把个人爱好与未来职业的需要结合起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2.3 社会适应能力教育。

2.3.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经济成分,认清劳动力市场开放后职业双向选择的就业途径,从而正确对待就业问题。结合毕业前实习,为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讲座,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的技巧和方法,教育学生正确剖析自己,就业服从工作需要,安心搞好本职工作。

2.3.2 教会学生适应社会的生活技能。如:如何与人沟通。人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人际关系是你和社会交往的一个纽带。人际关系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沟通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3.3 教会学生以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步入社会,增强自觉融入社会的能力。应做到:对自己有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有自知之明,不自骄、不自卑、不自欺;能正确理解自己学习、工作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意义,能与同学、亲友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别人要真心诚意,保持尊重、信任、赞美以及帮助的正面态度;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生活,做情绪的主人,不歪曲现实,不逃避现实,尤其要能面对现实,塑造完美的心灵,修正不健康心理。

2.4 以教师敬业奉献精神为支撑点。教师们敬业、乐业的奉献精神、人格魅力,对育人工作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1 更新教育理念,确立育人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是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为社会输送技能型劳动者。重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观和“能力为本”的人才观,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突出“专业技术”这一特色,为达到这个目标,德育工作不容忽视,是职业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校成立以党委书记挂帅的德育领导小组,挑选责任心强、综合素质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团委、学生科人选,军事管理办公室协作,组成了德育工作班子,同时强调学科育人、教书育人、全方位育人,把德育工作始终贯穿于学生学知识、学技能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在校的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案,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团结向上的班风校风、刻苦学习的学风。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制定了各个阶段的德育目标,围绕德育目标,做到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定期评估检查,师生共同努力,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2.4.2 根据学生实际,创新德育方法。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发挥内因作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他们亲自体验,才能提高觉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品质;而教师则要正确引导,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肯定关爱,特别对后进生,不能歧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改变过去“家长式”、“批判型”、“行政型”、“防堵型”的说教,转化为“服务型”、“建设型”、“互动型”、“疏导型”,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之以行,持之以恒,改变沉闷僵化的育人氛围。

综上所述,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寻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努力构建职业学校学生和谐发展的育人模式是很重要的。我校在实施这种教育模式下,使我校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