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2 04:00:09
导语: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探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施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获利空间是越来越小,为使企业今后的发展,或立足不败之地,施工企业都重视了对项目的管理。根据相应的管理模式,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使企业获利空间有所提高,对于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还是从管理模式上着手,从组织机构,科学技术,经济等方面,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经济效益
一、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体制不健全,责、权、利不对称
在现实生活中,普通存在的问题都是利益与风险不对等,权利与义务不相称。有的项目经理权利很大,但风险却很小,企业的盈亏很大程度依赖于项目经理的个人素质,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包盈不包亏损,正是由于这种弊端的存在,可能导致项目经营者对各类成本不重视,管理不精细,甚至有可能出现“黑洞”,而项目的职工由于成本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并无太大关系,对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模式是漠不关心,可能导致工作的失误,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当然,还有一些中层机构的领导与管理人员,没有一定的意识与责任感,没有一定的市场竞争观念,从也不考虑企业的盈亏情况,成天就成了上下级的“电话线”,好像上传下达就成了自己的工作,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是不闻不问,然而这就成了企业的负担。
以上情况都是企业制度不健全所造成的,管理模式太落后,现阶段,国家突飞猛进的发展,各行各业也是竞争激烈,之所以企业在组织技术方面要不断改进,更新,操作水平也要有新的突破;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与各项制度是否健全,要靠制度来规范操作行为,所以企业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制度规章,根据规章制度对实施过程,个人的行为进行控制,约束,跟踪监督。
2、观念保守,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多年来,我国企业利润分配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按劳分配”的口号下,实质上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极大的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这也是不少企业长期处于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质上就是打破利润分配的“平均主义”,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就是为利润分配进一步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科技工作以科学技术入股分红,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度,可以说是利润分配在新形式下的必然结果,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将成为企业的主要利润分配形式,职工持股,经营者持股将是企业和员工成为一个利益的共体,风险共担,利润则视其参股比例不同而不同,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利润分配如何才能更合理,更能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从而调动各层次,各种人员的积极性,将是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成本问题分析
1、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
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期结束为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功守,功意味着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对方索赔。因此,必须加强合同的管理,合同管理主要把握几点:一是印章管理,落实专人保管,使用登记。二是合同归口管理,就是建立合同审核会签制,重要的合同必须报经公司主管部门和领导审阅,所有合同均应建立台帐,统一保管。三是尽可能使用统一格式合同,如设备租赁合同,材料供应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以确保合同条款的严密性和合法性,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2、技术水平与成本控制
在一定时期,一定的技术水平下,成本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降低,但这种方法不可能使成本一直降低。因此,企业管理者为改进产品成本就需要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但是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对技术创新的兴趣不高,原因是经理的任期一般短于技术创新的收益期,也就是说技术开发往往减少成本利润,但不一定能增加经理任期的利润,指望经理接受一种减少其任期内的利润但增加其继任者业绩的技术创新方案是不现实的。
3、约束激励体制与成本管理
企业缺乏成本约束激励体制,而且缺乏应有的成本管理的内部牵制制度,管理者可以任意接触修改成本资料粉饰会计表,这种做法不仅使企业无法获得准确的成本资料进行管理,而且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对成本管理较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的企业缺乏激励体制,去调动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4、安全、质量与成本控制
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工程所达到的最佳质量水平,并不是工程质量越来越高,而是指工程建设总成本最低的质量水平,要附合同或国家标准的要求,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把质量成本控制在某一水平,经过综合考虑质量成本各方面因素,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即符合工程标准要求又具有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在施工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规范允许的正负偏差,节余材料的使用量,降低项目成本,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办事,减少和消灭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各种损失减到最低限度。
5、人、材、机的管理与成本控制
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首先要精简管理机构人员,避免人浮于事,减少不必要的工资性支出,控制业务费等各项非生产开支的数量。
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70%-80%,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的节约来弥补。因此,首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坚持“阳光采购”,从“廉”采购,杜绝“灰色收入”。第二,根据施工程序及工程形象进度,周密安排分阶段的材料计划,这不仅保证工期与作业的连续性,而且用好用活流动资金,降低库存成本,在资金周转困难时尤为重要。第三,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较少搬运和倒运损耗。第四,要严格执行材料消耗定额,对周转材料及大宗材料,如钢材、九夹板等包死基数,以限额领料来落实;第五,对各种材料,坚持余料回收,废物利用,这是材料成本部可忽视的最终环节。根据项目工程科学的需要,合理选用机械,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更合理的安排施工段落,尽量减少施工中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三、企业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据目的
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项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即最优化原则。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还算等,应防止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继续进行,即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自终置于有效控制之下。
3、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施工进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个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正真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施工阶段成本的有效控制
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是合同的具体化,加强施工控制,就是加强履约行为的管理。如果控制失衡,会使企业经营亏本,该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为:
1、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投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控制。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的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及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超级秘书网
2、从管理模式上着手,建立建设监理制
追求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完美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约定的计价依据,套用材料单价及费用定额进行核价后支付相应的过程进度款。
3、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工程的必要保证,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同时,直接费的高低影响到间接费的高低,因此,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利保证。
4、从经济措施上展开项目成本的控制
严格控制现场费和总部管理费,合理使用由于工程建设一般周期长。如:绿化赔偿费和其他补偿费等,对大宗材料或大型设备按合同要求可直接进行甲供,已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甲供材料必须按照工序及施工进度安排材料计划,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另外,加强甲供工序及施工进度安排材料计划,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另外,加强甲供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及损耗。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量可能的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赢利的目的,就是说工程要干好,企业要增效,必须要围绕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认真分析影响施工成本的主要因素,强调项目在抓质量、抓进度的同时;必须抓好效益,对工程中的人、机、材、费实行“预测预控分析对比”的方法进行管理的控制,使项目施工成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一、要把项目评估、合同签订,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
实行项目评估、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堵塞项目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当前不少施工企业对项目评估、测算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有的评估、测算的权限不明确,方法不科学;有的评估、测算滞后,激励、约束不到位,缺乏动态跟踪考核,造成项目管理失控,项目盈亏到竣工时算总帐。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切实把项目评估、测算作为加强项目管理的基础,堵塞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来认识,自觉地搞好评估和测算。二要加强评估、测算的组织领导,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有科学的评估、测算指标体系。三要依法签订承包经营合同,上缴风险保证金、委派主办会计。四要认真进行项目运行中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帮助项目经理及时纠正经营管理偏差,确保项目目标实现。
二、要把选准项目经理,建好项目管理层,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
近几年来,我公司每年承建的大小工程项目都在200个以上。在工程项目规模、含金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有的原本微利的项目的效益却获得较高,有的本应盈利的反而亏损,看来关键取决于项目管理,取决于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层的素质。因此,要把选准项目经理,建好项目管理层,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来抓。
首先,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量德而用。《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经营管理者的三大素质条件和一条原则,就是我们选聘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的主要依据。
其次,要实行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项目经理应从受过正规培训、具有项目经理资格证书的人员中选拔。要制定项目经理任用制度,健全项目经理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险,遏制不良现象。同时要加强项目经理后备人选的培养和作风建设,让他们有机会在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助理或见习项目经理岗位上锻炼,并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业务素质。
第三,要坚持精干高效,结构合理、“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原则,做到对项目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弹性化,对项目部管理层人员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阶段的要求,在各项目之间合理组合和有效流动,实行派遣与聘用相结合的机制,根据项目大小和管理人员性格、特长、管理技能等因素合理组合。防止项目经理自由组阁,形成独立“王国”,保证项目部管理层整体合力的有效发挥。
三、要把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
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在各项目之间,对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力进行周密计划,有效流动,合理调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项目经理部要按照动态平衡、统筹优化的原则,建立劳动力整体优化、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项目需求最佳组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对劳动力的分配和流向做出总体安排,保证劳动力与项目需求的总体平衡,并定期跟踪检查,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调整,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四、要把加强外带劳务管理,作为向项目管理要效益的重要途径
外部劳务工的使用与管理是施工企业适度规模扩张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在用工高峰期适当补充外部劳务工,做到养在社会、用在企业,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施工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同企业周边地区的社会劳动力市场接上轨,同劳务公司或相关企业保持经常的联系,使之成为劳动力资源的“蓄水池”和供应基地。当前部分施工企业对外部劳务工的使用与管理,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违心地使用有“关系”的劳务队伍,使用一些无资质、低资质、低素质的劳务队伍,一旦出了问题,责任和损失全由企业承担,造成项目亏损。有的项目经理对劳务队伍重包轻管,以包代管,安全质量事故频发,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丢失了市场。因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外部劳务工的管理:
1.规范使用制度。坚持“以我为主,为我使用,合理有序,考核业绩,注重实力”的方针,坚持劳务使用“基地化、弹性化”的制度和关键、重点岗位禁用外部劳务的制度。必须同劳务公司或相关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对临时选聘的技术工人和其他人员,也要纳入劳务公司或相关企业,不得单独对个人签订用工协议。
2.严格资质审查与分包。做到资质审查“两严”、分包“三必须”。“两严”,即:严格遵循分包评价程序;严查综合实力(设备、技术、资金、业绩等)。“三必须”,即:必须签订和履行规范合法的经济合同;必须保证重难点和高技术含量工程以自有队伍为骨干;必须杜绝整体分包和层层转包。
3.加强动态管理。突出“两个原则”,抓好“三个重点”。“两个原则”,即:坚持“谁用工谁负责”和“教育、使用、管理并举”的原则。“三个重点”,即:抓好现场代表、技术监督人员选派工作,实行分包工程施工全过程“旁站”制度,确保分包工程安全、质量和工期监管有效;抓好分包工程物资采供和验工计价等管理工作,堵塞效益流失渠道;抓好外部劳务制度化管理,适时进行政策传统、形势任务、安全质量、遵纪守法和工艺技术教育,以良好的政治、技术、管理素质和精神风貌,维护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五、要把深化责任成本管理,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多年来,不少施工企业一直未能摆脱效益低、积累少、资金紧张的困扰,症结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是存在粗放经营、重干轻管、先干后算、干而不算等问题。因此,应当注重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成本意识。一是要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二是要树立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和挖潜增效的观念;三是要树立责任、成本、效益意识,营造企业整体重视,项目部全员参与,施工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
2.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体系应包括责任、策划、控制、核算和分析评价五方面内容。一要明确成本费用发生的项目部门、分队(班组)和岗位应负的成本效益责任,使成本与经济活动紧密挂钩;二要分时段对成本发生进行预测、决策、计划、预算等方面的策划,制定成本费用管理标准;三要综合运用强制或弹性纠偏手段,围绕增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偏离管理标准的问题;四要认真加工和处理成本会计信息,以期改善管理、降本增效;五要按期进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责任的分析评价,严格业绩考核和奖惩兑现。
3.堵住“四个漏洞”,实行“六项制度”。即:堵住工程分包、材料采供、设备购管和非生产性开支等效益流失渠道。实行工程二次预算分割制、材料采供质价对比招标制、购置设备开支计划审批制、管理费用开支定额制、主办会计委派制和项目经理对资金回收清欠终身负责制,杜绝项目资金沉淀和挪用。
六、要把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保证
施工企业要想保证项目生产经营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必须发挥好企业管理层调控和服务的两大职能,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调控机制。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要在管理办法可行、组织制度健全、任务责任明确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在建、竣工、分包项目的审计,对规模大、工期长的项目实行年度和终结审计,以及项目经理调离和项目部解体审计,重点是做好经营责任与效果、经营活动合法性和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的审计工作。
2.全面推行项目考核制度。要根据项目经营承包合同书,做好项目年度和终结考核工作。对实现经营目标和超额盈利的,要严考核、硬兑现,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对出现项目亏损、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经营越权行为等责任问题的,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行政或法律的处罚。真正形成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济责任监督与执行关系,以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益地运行。
3.搞好项目管理过程中党的组织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项目部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坚持和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重要工作情况通报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的制度,项目经理不搞个人说了算。坚持依靠职工群众管理好工程项目的方针,推行“厂务公开”,增强项目部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切实发挥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
创新是施工企业打造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创新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方法创新。观念创新是动力,制度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源泉,方法创新是保障。
一、观念创新是动力
先进的观念总会带来先进的行为方式。观念支配行为,思维决定出路。
只有当我们的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把项目管理看成是一种常建常新的管理科学,而不是看成依行政手段推行的权宜之计,那么就会主动地去参与项目管理的创新。事实上,项目管理是一门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即工程项目管理学,它的应用性特别强,并在不断发展。但是,许多项目管理的从业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就带来了随意性管理,有“大干苦干拼命干”的口号型管理,严管严罚的整顿型管理,听之任之的自由式管理。总之,不是科学管理型的项目管理。
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项目成本的高低,因此,要切实转变观念,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变。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环节,加强项目财务、现场、分包和设备管理,规范管理行为,有效降低成本,向管理要效益。
二、制度创新是前提
项目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并开拓源源不断的市场。
审视我们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其低效、亏损的根源,管理落后是重要原因,尤其是管理制度的落后,导致了项目管理的失控,“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如现场管理混乱,材料浪费丢失;工程质量管理把关不严,返工现象时有发生;人工费超支,工资含量居高不下;工程预结算工作松散,分包工程管理、材料设备管理不到位,使施工企业竞争力受到严重制约。所以,通过项目管理制度创新,着力解决项目管理水平低下、项目管理风险加大等问题,已刻不容缓。要创新项目承包考评制度。完善项目承包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责任制的考评,以此来规范项目部及项目经理的责任范围和行为。要建立健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推行项目经理责任承包,必须逐步建立“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由项目经理按工程产值的一定比例,拿出一定量的风险抵押金,对项目全责经营,赢利重奖,亏则重罚,形成一种“责任、风险、权利、利益”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要完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目前的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基本上停留在“事后”被动控制为主,尚未建立起较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因此,要侧重于对实际成本的控制,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和牵制制度,抓好项目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基础工作,强化项目成本费用的日常管理,实施对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建立成本考核的预警机制,保证项目承包责任制落实到实处。
三、技术创新是源泉
当今的世界,已进入科技昌明的时代。项目管理要创新,离不开技术创新。首先要积极推广新技术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是国内建筑业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我们在许多项目工程中已应用推广。昌吉世纪花园工程,2003年荣获自治区优质工程新疆建筑工程天山奖,因在施工中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被建设部授予“国家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妇保院二期扩建工程,应用了8项新技术,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示范工程,该工程继获得市优、省优工程后,已申报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其次是项目中开展群众性的QC攻关活动,是技术创新的又一重要手段,我们在这方面常抓不懈,取得显著成果。到目前为止,已有5项成果获国家级奖,11项成果获省级一、二等奖,8项成果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其三是加快人才培养,为项目技术创新提供保证。为适应建设项目领域不断发展和项目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需要,必须加快高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以重点工程为舞台,加快培养青年人才群体,委派他们担任项目经理助理、项目工程师等职务,让他们在施工第一线挂职锻炼。
四、方法创新是保障
管理方法创新是项目管理有机处理和协调好工期、质量、成本多项目标的关键,是项目管理成败的重要保证。
进度控制手段创新。作为进度控制来说,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工程项目各个阶段性的控制点,并从阶段性的成功取得最后的成功。
质量管理方法创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要获得市场主要靠质量。质量控制核心是落实质量责任,严格执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坚持做到时间再紧程序不超越,任务再重标准不降低,条件再差要求不放松。通过质量控制手段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实现不断创优和铸造精品工程的目标,赢得客户满意,从而不断开拓新领域,占领新市场,最终达到市场创新的目的。
成本控制措施创新。项目是成本中心,成本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成本”是企业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绝大多数管理活动都是围绕成本而展开的。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交,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完善的项目合同管理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关键因素。
摘要: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窗口”,生产和管理的基点,经济效益的源泉。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当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归纳了当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从五大方面详细探讨了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质量;成本;经济效益
当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施工生产管理不规范
施工准备不充分,整体计划性不强,没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施工过程中,技术力量不足,资源使用不当,劳务人员配置没有达到最佳状态,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等等,经常造成节点工期完不成,重点工程工期滞后,由此出现的赶工和窝工给项目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合同管理不规范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不成熟,即使制定的合同条件存在“不平等条款”,施工企业也会接受,而企业为了盈利,往往会影响工程质量;合同违约现象严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需要,临时随意修改合同条款,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缺少合同的规范管理,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增加了企业的法律风险。
(三)项目管理人员责权利界定不明
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标准,没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责任目标管理体系,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挣得一样多,一项工作人人都管,又人人都不管,这种“想当然”的态度不仅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同时也影响了项目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四)工程监理存在问题
承包商往往将工程监理当作质检员,限制了工程监理在控制工程质量中的作用;工程监理的范围狭隘,监理应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始终,并且根据其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从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但目前工程监理仅限于施工阶段;工程监理市场不规范,施工单位随意压价,工程监理为了能够得项目而勉强接受,抑制了工程监理的积极性,不但难以起到工程监理应有的作用,也使监理市场十分混乱,限制了监理事业的发展。
(五)风险认识和市场解读不准确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认识不足,对潜在的市场风险、产品风险、财务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简单归咎于市场竞争激烈、生存环境恶劣等。对市场解读不透,对盲目扩张带来的管理覆盖和资源配置问题估计不足,对资金严重枯竭、贷款与日俱增等财务危机麻木不仁,对人才流动没有找准深层次的原因。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施工管理的目标
包含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安全文明目标、成本目标。 (二)项目管理制度的构成
要在成熟的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企业就必须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其包含了企业行政程序管理制度、企业工程业务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实施细则制度、企业监督保障制度等等。通过严密的制度,来控制落实项目施工管理的每一环节。从而形成总承包单位的严密的项目建设管理系统。 (三)项目管理的架构
作为总承包施工单位,要根据承接的每个项目的特点、建设规模、技术复杂性、质量要求、工期要求等综合内容,挑选组建一支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队伍。涵盖技术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文明管理、材料管理、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的项目班子。 (四)项目管理的阶段
项目施工管理包含招投标、施工过程(包含主体结构封顶、装饰及外立面完成、总体施工完成)、施工验收、竣工结算、维修保养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管理的侧重点,每个阶段的良好完成都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品牌效益至关重要。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管理的对策
(一)创新项目管理理念
要实现管理理念创新,首先是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加快思想观念的更新步伐。因为只有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才是项目承包合同的履约主体,也是项目管理成败的最终承担者。只要企业管理者的观念真正实现创新,就必然极大推动项目管理者的观念创新,整个企业就会形成一种不换观念就换人的氛围从而为项目管理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施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确保与业主的合同条款中的承诺得以实现,就必须加强项目管理,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质量目标。明确和处理好“三大目标”的对立统一关系是项目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确定目标值时,不可能达到三个目标都是最优,也不能使每个目标都绝对满意。在确定每个目标时都要考虑其它目标的影响,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比较,做到目标最优化。应当注意的是,工程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功能目标以及施工质量合格是必须优先予以保证的,并力争在此基础上使整个目标系统最优,满足确定目标值的相对满意原则。对于设定的最终目标要使工程达到优质水平,让用户、社会满意,为企业在竞争中奠定坚实基础。
(二)通过项目质量和安全目标控制,实现以优取胜
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企业要靠质量出信誉,靠信誉闯市场,靠市场增效益。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础,是企业竞争举足轻重的筹码。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包括投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施工和安装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2、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两大永恒主题。
安全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特性。质量和安全要相互保证,通过安全控制保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任何的人身事故和财产损失,促进项目的按期完成并提高项目经济效益。质量为本,安全为天,安全就是市场,安全就是效益。
(三)要把强化项目成本管理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提高目标成本管理意识,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是搞好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引入科学管理方法,实行作业成本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应从工程项目中标开始,一切活动都以目标为导向,并以完成目标的程度作为评价标准,以达到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和增加效益的目的。
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在企业的管理总部要构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应将成本控制思想贯穿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根据项目方式的特点以及工程专业要求,灵活设置成本控制阶段与成本科目,各项目部、工程分包商、材料与设备供应商等授权使用,为企业构建一个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的、多方参与的全天候管理平台。
建立健全项目的跟踪监控制度,完善项目成本约束机制
坚持依靠职工群众管理好工程项目的方针,增强项目部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切实发挥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
(四)建立和落实激励约束机制
1、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
要在管理办法可行、组织制度健全、任务责任明确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在建、竣工、分包项目的审计,对规模大、工期长的项目实行年度和终结审计,以及项目经理调离和项目部解体审计,重点是做好经营责任与效果、经营活动合法性和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的审计工作。
2、全面推行项目考核制度
要根据项目经营承包合同书,做好项目年度和终结考核工作。对实现经营目标和超额盈利的,要严考核、硬兑现,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对出现项目亏损、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经营越权行为等责任问题的,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行政或法律的处罚。真正形成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济责任监督与执行关系,以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益地运行。
(五)做好及时沟通、协调工作
沟通是保证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顺利开张的主要手段。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协调各方人员、物资、机械、交叉作业等,从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管理来保证工程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而这些方面正是工程项目管理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及时沟通协调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些矛盾,保证各项工序有序衔接,积极推动工程项目进度,使工程项目目标顺利实现。作为现代施工企业,我们必须要善于利用并用好沟通协调这一管理手段,理顺与建设方以及承包队伍之间的关系,使工程项目顺利、圆满的完成。
结语
综上,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多方面、复杂的过程,要想将工程项目管理好,现代施工企业必须要做好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期策划,科学设置施工组织机构,合理配置人、机、料,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管理,并做好全过程控制,严格控制成本,从细微处着手,精打细算,同时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以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只有这样,施工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才能达到做活、做大、做强、做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