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03 10:15:25

导语:在医药企业营销策略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研究:医药企业营销策略论文

一、医药企业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1.是指有处方权的医生所开据的处方,并由此从医院药房购买的药物。这种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潜在的影响,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产品研发能力差。我国生产处方药的企业在西药的研发能力较差,基本上和汽车工业相似,并不具备核心的研发能力。主要原因是我国药品企业往往比较注重短期效益,对产品研发这种资金投入小、投入周期长的产品策略热情较低。即便是新产品,基本也都是仿制国外企业专利到期的产品。渠道掌控能力弱。国内的处方药生产企业由于自身能力问题,多数以模式为主,以低价的方式把药品的经营权转让给经销商或商,经销商或商依据自己的营销网络,将产品销售到指定区域的医疗机构。这样的模式,虽然可以很大限度的降低资金压力和营销费用,但是由于不能直接掌握终端资源,对商或经销商有很强的依附力,一旦失去商活经销商的支持,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2.促销模式遭遇瓶颈。由于处方药不同于普通商品,其媒体宣传仅限于专业的医药媒体,普通患者又对医药媒体里提及的专业名词和数据无法深刻理解,造成了患者和医生信息的不对称,患者也只能按医生的处方来购买药品,这样一来,医生便成为各个处方药企业唯一需要维护的目标。正常情况下,医药代表通过直接拜访医生向医生介绍处方药的药理、药性和药效,让医生充分了解其推广的产品,为医生的治疗方案带来更为经济、高效、安全的用药选择,同时达到处方药的推广目的。可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将专业的学术推广变了味,成为了“带金销售”和“关系营销”的合法外衣。随着GSK对医生进行贿赂的丑闻曝光后,所有的处方药生产企业和医生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广大消费者对于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也日益关注,对整个行业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医生的信任危机也日趋严重,医患冲突时有发生。

二、树立产品策略在营销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1.1OTC类产品由于OTC类药品的特点,各企业的生产的产品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消费者在用药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对于产品的忠诚的获取,最初是建立在对产品的知识及使用体验之上,它意味着对产品的认可和情感上的依赖。我国OTC产品中,有大量的中药产品,原料药材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治疗效果,而理化检测无法对药材的优劣做出准确评价,中药产品的品质优劣完全看企业的“良心”。2012年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对9家制药企业造成巨大的打击,让连续多年快速成长为行业领头羊的修正药业遭遇建厂17年的最大危机,品牌遭到重创。“优卡丹”事件使“仁和”业绩受到重创。2014年底,修正药业的“肺宁颗粒”GMP证书被收回,又一次让“良心药”沦为笑柄。所以,企业应在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做到精益求精,注重长期效益而非一时得失,才能最终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2.处方类产品2013年对于GSK公司的处罚,给出了一个国家要彻底整治医疗市场的信号。可是,对于外资企业产品在医院的销售,影响并不大,反而我国的医药企业产品出现大量滞销。可见,产品本身的优劣在处方类药品的销售上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而我国企业生产的处方药产品,多数是外资公司专利到期后的仿制品,研发升本要比原研药低很多,却靠给医生的高额“兑费”来维持产品在医院的销量。我们并不要求我国的处方药生产企业可以快速赶超外资企业,毕竟我国企业在药品研发能力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但是,我们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产品上,而不是一些“旁门左道”上,才有机会去和外资企业竞争,才是真正的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三、结论

本文从OTC类药品和处方类药品两个方向入手,通过对这两类药品营销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并最终阐述出产品策略的重要性。在接下来时间里,我们更希望中国的药品企业可以生产出更多可以解决病症和品质过硬的产品,为中国的医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宋博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研究:医药企业网络设计营销策略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高科技医药企业社会网络与知识营销的基本原理;高科技医药企业创业社会网络与知识营销的规律分析;我国高科技医药企业知识营销策略思考等进行讲述,包括了知识扩散性、知识溢出性、知识主要从强势网络流向弱势网络传递、内部知识营销以强关系力量支配为主,外部知识营销以弱关系力量支配为主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本文基于高科技医药企业创业社会网络条件下,分析了知识营销活动中的知识扩散性、知识溢出性与知识选择性,探讨了知识营销活动在创业社会网络中的五大知识传播规律,并提出了我国高科技医药企业实施知识营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科技医药企业;社会网络;知识营销

一、引言

对于医药企业营销策略的理解,除传统的直销、地区经理制、商业公司等策略外,学术界普遍认为医药行业是典型的以关系营销为主的行业,即通过建立学科主治医师、医药协会、三甲医院、药片监督管理局等稳定、持久的客户关系,获取绝对的处方权和流畅的销售渠道,从而实现对市场份额和销售利润的争夺。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对医药行业销售标准的限制,依靠“带金销售”以及“佣金回扣”方式的销售策略将逐步失去市场。首先,医药分离使得处方量与用药量并不直接吻合,新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使得病人持处方到定点药店外配成为趋势,并且国家对药价虚高现象正加紧整治,药店的药品价格不断冲击医院,医院处方流失到社会药店的比例随之增加;其次,医院集中招标采购加剧了医药企业的竞争,价格的明朗化消除了带金销售的中间差价优势;再次,新药品管理法实施后的药品分类管理对处方药的管理变得更加严格;另外,我国医药体的改革正试图从利益体制上使带金销售失去生存环境,监督部门的打击和媒体的曝光使得带金销售陷入困境。

以Barney为代表的资源学派认为,企业内部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源。高科技医药企业在高新技术、高科技人才、先进管理理念所体现出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知识优势,而高科技医药企业作为知识型企业,其营销的要领正在于对差异性知识的传播与宣传。特别是当医药行业的销售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合理化的同时,知识营销策略将逐步成为医药企业的主流营销策略。

二、高科技医药企业社会网络与知识营销的基本原理

(一)知识扩散性

知识营销活动中的知识传播具有扩散性。现代高科技医药企业所生产的医药产品种类繁多,而医生和病人在选择用药时,其指导原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对药品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先前患者对产品的反馈信息。在某种意义上。医药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市场空间的膨胀、销售业绩的提高依赖于处方数量(对处方药而言)和病人对药品的选购(对OTC而言)。医生处方量的增加与医生对药品知识的接受、信赖程度直接相关,而医药企业的产品知识和实际疗效所具有的口碑效应将引导更多的病人消费者。特别是处于医药企业创业社会网络中的三甲医院、权威医生以及医药协会对于医药知识传播的扩散功能更强,其既可以在学术界形成扩散影响,同时也可以用来指导病人消费;另外,当病人使用某种药品的人数越多,药品疗效越好,药品知识传播越快,对该药品的认知度也高,使用替代产品或类似产品的患者也将转向使用该产品,即市场将实现对药品的锁定,知识扩散性大大增强。

(二)知识溢出性

高科技医药企业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营销活动所具有的知识扩散性会进一步导致知识溢出,即在知识营销活动中,企业、医生与病人等营销主体在获得溢出利润的同时,也能够获得非利润的溢出(如知识、声誉、品牌等)。医药企业和医生共同关注医药产品在临床应用中的动向与进展,医药企业组织医院推广医药产品临床疗效的试验结果并资助发表相关论文,积极参加全国性和地区性相关领域学术专业会议,安排专家有计划地组织专题学术推广会议等等,在这一系列知识营销活动中,凭借网络的优越性,医药企业将实现单靠自身力量所无法完成的知识宣传活动并能获得超额收益,如对药品发展趋势的把握、临床效果的了解、疗效的反馈等,而医生在活动中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在协助医药企业推广药品的同时,其自身的科研能力、学术影响和个人品牌也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在营销活动中所接受到的知识可以指导其准确了解自身的病情,正确选药,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心理损失。以上所讨论的均为知识正向溢出,除此之外还存在一定的负向溢出性。医院与医生在某种程度上的“窜谋”行为可能使得知识传播成为误导,如病人长期服用某种药品形成抗体,病人选用替代品仅需支付少量费用等等。

(三)知识选择性

知识扩散与知识溢出是以高科技医药企业社会网络中的知识积累以及知识传播的正外部性为基础的,由于社会网络构建的试错性和筛选性以及商业公司、医生和病人接受知识能力的局限性、偏好性,知识在传播过程中被选择性地吸收消化,亦即部分知识在传播中逐渐被耗散或淘汰,这就是知识营销活动在创业社会网络中的知识选择性。知识营销活动不仅具有正外部性,还具有负外部性。一方面,医药产品的选用有赖于医生与病人的双重认可,当某类医药知识(如补钙、补锌、补铁等医药常识)成为消费者与医生的共同常识时,相同或类似的医药产品蜂拥而至,率先进行知识宣传的先动者往往获得的并非优势而是白白浪费大量知识营销费用的劣势;另外,医药企业与医院既有上下游的供给关系,又有谋求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当知识从医药代表传递到医院时,医院可能凭借对医药知识的了解而形成对医药企业讨价还价能力,这些方面都将不利于知识营销活动。

三、高科技医药企业创业社会网络与知识营销的规律分析

(一)知识主要从强势网络流向弱势网络传递

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产品的销售更具特殊性。由于对药理、病理、医理知识的缺乏,药品的终端顾客即病人缺乏对药品的质量感知,并无法自主选择用药,因此病人处于知识弱势群体位置,从而终端客户群构成弱势网络。医生作为药品的间接客户和处方权的支配者,其可以根据利用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向病人推销某种药品。高科技医药企业作为医药产品的研发者和生产者掌握有医药的全部知识和信息,其可以凭借广泛的媒体宣传刺激消费者的眼球和消费欲望,所以高科技医药企业与医生群体构成知识的强势网络。强势网络具有比弱势网络更完备、更充分的知识而在医药产品的营销过程中处于核心枢纽地位,高科技医药企业的营销竞争就是对医生处方权的争夺。基于此,医药企业总是试图通过对强势网络的知识营销来影响弱势网络,亦即知识将主要从强势网络流向弱势网络。不排除部分知识从弱势网络流向强势网络,如病人的病状与药品的临床表现是医生与医药企业研发新的产品以及完善现有产品的知识源泉,医生与企业同样需要关注病人的消费者需求与心理感受。

(二)内部知识营销以强关系力量支配为主,外部知识营销以弱关系力量支配为主

病人用药完全取决于医生的处方,由于多数高科技医药企业在产品和品牌上并不足以形成竞争优势,价格和人员推广仍然是主要的营销手段,依靠与医院或医生的人际关系来达成销售是营销的关键。高科技医药企业的内部网络涵盖了包括中间商、零售终端、不同层级的市场和医院在内的营销网络,在开拓市场中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于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包括医生)的交流与沟通,如举办各类型的学术推广活动、赞助活动、定期拜访等。在内部网络中,人际关系是知识的主要流通渠道,网络之间人际关系的强弱影响着知识流动的速度和质量,并且内部网络的强关系使得知识能够跨越组织、部门、群体之间的差异和界限流通,从而网络的边界趋于模糊,网络的协作效率将大大提高。不同于强关系力量,以格兰诺维特为代表的弱关系力量学派认为,当网络个体之间的互动频率较少、感情力量较浅、亲密程度一般、互惠交换较少时,目网络个体之间的关系为弱关系。事实上,高科技医药企业在其营销活动中,在考虑内部条件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外部营销环境因素的影响。强关系力量多处于社会经济相似体之间,联系高科技医药企业与政府、工商税务部门、合作伙伴之间外部网络的弱关系力量可以充当信息桥的作用,有助于知识超越内部网络而向外传播。

(三)开放网络的知识传递以复制学习为主,闭合网络的知识传递以扩散溢出为主

开放网络是网络个体之间接触频率较低、联结纽带较少的网络,日与弱关系相对应;反之,则称为闭合网络,与强关系相对应。开放网络缺乏必要的紧密联系和交流,处于开放网络中的知识营销,其知识传递过程以复制学习为主。开放网络的知识积累是外部知识内部化的过程,即通过网络个体之间的相互模仿、复制与学习获取新知识,但由于双方学习互动过程的缺失,网络个体只能获取网络中的显性知识,并将其转换为非正式隐性知识。开放网络的知识传递支持潘罗斯对企业内生成长中知识积累的内在机制。高科技医药企业与联盟伙伴的合作性竞争有助于企业复制学习(不可能完全模仿)对方的先进经验、精神与理念,共同把握医药技术的发展趋势,弥补企业对病人消费需求信息理解的不足;高科技医药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可以帮助企业随时了解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政策导向以及政府对医药行业的指导性建议,从而节省大量的交易费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医药企业知识营销活动中,与商业公司、医院(包括医生)等建立的闭合网络,其知识传递过程以扩散溢出为主,将非正式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正式的显性知识,即支持马歇尔的观点。这是由于在网络中,医药企业的知识营销过程可以改变处方医生对医药产品的知识了解程度和信任亲睐程度,在此基础上处方量所对应的销售量将随之上升,而企业也可以通过医生对药品的临床观察和反馈信息来指导营销活动;同样,通过对药品知识的宣传介绍,可以树立商业公司对产品的信心和基于信任的回款速率,从而指导医药企业对商业公司的选择。

(四)网络个体的异质性比规模性更能影响传播效率

一般而言,高科技医药企业的药品品种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学科,诸如普药和新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儿科用药、胃药品、保健品等等。在医药企业的知识营销过程中,医药协会、权威医务工作者、处方医生对于药品知识的接受和认可对知识传播的速率和药品营销的成效具有重要影响。高科技医药企业网络个体的异质性主要是指医药企业拥有的、涉及不同药品品种的专家队伍、铺货渠道以及客户群,而规模性主要是指集中于某一领域、某一学科的医学学会、专家队伍以及选用同一药品的客户群。网络的异质性关注医药企业知识资源的的差异,强调主要通过增加网络内的知识增量而非存量来传播知识、积累知识,网络个体的异质性有助于消费者从多个领域了解医药企业,并形成对企业多个医药品牌的认识,如医药企业同时开发儿科、皮肤科、骨科等领域的医药产品,并凭借相关领域的学术推广和知识宣传活动,可以迅速开拓市场。网络的规模性强调通过主要增加知识存量而增量来传播、宣传和积累知识,力求在某一领域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开拓市场,如建议预防用药、非主要症状用药等。凭借网络的规模性,医药企业的知识营销可以通过增加药品产品的使用频率、适用范围来提高知识传播效率。由于高科技医药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与日俱增、竞争对手的模仿创新能力不断增加,而消费者和市场空间是一定的,医药企业网络的异质性(意味着知识传播的广度)比规模性(等同于知识传播的深度)具有更好的知识传播效率和知识营销成效。

(五)知识传播效率与结构空洞数成正比,与稠密程度成反比

依据罗纳德·博特的结构洞理论,关系强弱与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的优劣、多寡没有必然联系,该理论强调社会网络的位置取向而非关系取向。若网络个体之间均存在一定联系,不存在连接中断的现象,则整个网络称为“无洞”结构,否则即存在结构空洞。商业公司需要从医药企业获取一定扣率的药品,而医药企业对于各地区医院、医生、医药协会建立有长期的客户网络关系,相比较而言,商业公司与医院联系较少,即存在部分结构空洞现象。当医药企业拥有此类的结构空洞越大时,其通过知识营销所能获得的客户源和市场空间就越大,知识传播效率也就越高。医药企业与医生的联系是密切的,而医生在实际就诊中因为其自身的能力、素质与知名度而拥有稳定的客户网络(即病人),并完全了解病人的实际需求和产品的市场表现,因此医药企业与病人之间存在结构空洞现象。同样,当医药企业拥有此类的结构空洞数越多,其知识营销过程中的知识传播效率也越高,医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也越大。在稠密的网络联系中,冗余的网络联结和知识资源较多,医药企业在稠密的网络结构中往往并不具备资源优势。稀疏网络所寻求的链合社会资本更有助于营销活动中的知识传播效率。

四、我国高科技医药企业知识营销策略思考

(一)突破广告误区

同一般高科技企业一样,广告正成为高科技医药企业进行品牌诉求与推广的重要手段,亦是知识营销的首要方式。医药产品的适用病状与适用对象可以是多样化的,但切忌广告宣传的多样化诉求,即将药品的主治领域与非主治领域、主适应对象与非主适应对象等信息全部填充在广告里。此广告的误区在于表面上实现了广告信息的全面性与知识的多样性,由于消费者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是一定的,“包治百病”的广告宣传事实上并不会为消费者所信赖,相反,重点宣传医药产品的某一特色才是明智之举。

(二)拓展学术会议

目前国内医药企业的知识营销形式往往以医药领域的学术会议为依托,借助于会议期间医生和医务工作者的聚集,医药企业进行医药产品的介绍宣传与推广活动或是通过在学术会议中代表们病理知识、药品知识、临床效果的介绍与宣传,从而起到推广医药产品的作用。高科技医药企业的绝大多数营销费用均投入在学术会议的赞助方面,然而学术会议(特别是种类繁多的小型学术会议)的实际成效并不是很明显,并且学术会议后的跟踪联系与用药调查并没有随之进行,所以通过学术会议活动展开的知识营销活动效率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加强。

(三)提高业务水平

一般而言,销售代表作为医药企业的知识传播和企业形象代言人以及创业社会网络中的知识传播主体,其业务水平决定着知识传播的效率。医生作为医药代表的直接销售对象,其对医药产品的认可程度和医药企业的接受程度与医药代表的业务水平直接相关。随着知识营销策略成为医药企业的主流营销策略,知识销售活动对于医药代表的专业知识以及销售技巧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科技医药企业只有实施知识管理,提高业务水平,才能促进知识的积累、传播、共享与创新。

(四)关系营销并行

人的因素仍然是知识营销活动中的关键因素,医药企业的创业社会网络离不开组织之间、人际之间的关系网络,基于此,知识营销的顺利实施需要与关系营销并行。关系营销模型在医药行业盛行已久,由企业、商业公司、医院与病人构成的知识传播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四者之间的信任与默契,关系网络亦为创业社会网络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医药企业社会网络的知识营销效率性仍然需要以关系网络为依托。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研究:入世后中国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

一、中国医药市场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加大医疗保障和医药创新投入,以及入世带来了多种机遇,医药行业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根据相关数据,2014年1至9月中国医药制造业增速继续放缓,但利润增速环比有所改善。各子行业中,化学原料药盈利下滑,化学制剂增速放缓,中成药和生物制品表现较好。2014年1至9月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50%。2014年1至9月,化学原料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77%;化学制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29%;中成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7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06%;生物制品营业收入13.0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77%。

二、入世对中国医药行业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对加入WTO在医药行业所做的几点主要承诺

1.保护药品知识产权。WTO对于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十分严格,加入WTO后,我国将落实对100多个成员国都要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药品同样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例如,按照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条款,在专利期内仿制某种新药,开发方有权索取4至10亿美元的赔款等,这将使以仿制新药为发展手段的我国制药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知识产权协议生效后,就会因仿制构成侵犯专利权行为;同时,还会带来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人才和信息不足,以及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体制不适应的挑战。但另一方面,对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主要是为我国医药行业努力发展高科技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鼓励创新,有利于调动新药生产、研制、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产权问题可能是加入WTO对国内医药行业最大的影响因素。

2.降低药品进口关税,承诺药品进口关税税率从1999年的14%逐步降低到2003年的6%。同时我国将逐步取消限制药品进口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全面实施贸易自由化和开放流通。因此,加入WTO后,进口药品可能会因关税下降、性能价格比提高而冲击国产药品。例如一些注射器等常规性质的品种,随着关税的下降,与国外产品抗衡的竞争力也会逐渐降低,而不利于国内企业。但是由于我国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本身价格差距就很大,进口关税下降空间也并不大,即降低关税之后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价格差距仍然很大,故降低部分关税并不能造成很大的改变。因此,总体来说,进口药品因关税下降而剧烈冲击国产药品的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3.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和开放医疗服务的市场。中国承诺在2003年1月1日开放药品的分销服务业务,外商可在中国从事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同时,承诺开放医疗服务,外商可开办合资、合作医院,并可控股。这一点将对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医药流通领域、医疗卫生、保健、保险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将为我国医药服务业竞争力提高和医药服务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对推动我国医药服务业发展无疑是积极的。

4.2001年取消进口大型医疗设备的行政管制,这一点对于我国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的企业影响将是较大的。

(二)WTO在医药行业方面赋予中国的主要权利

1.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中国可在120多个成员国中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这将使中国医药产品在最大范围内享受有利的竞争条件,从而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普惠制是一种关税制度,是指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制度。其具体含义是所有发达国家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都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同时,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做出特别的关税减让,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给予同等待遇。入世将使中国从更多的会员国、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享受到这些优惠。例如中国的中药,过去,由于不能享受WTO成员国之间的普惠制,我国中药出口不是受到各国法律上的限制、认证标准上的苛求,就是被高关税挡了回来。因此加入WTO是我国中成药企业走出国门的一个好机会。

3.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目前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入世后中国就可以通过世贸组织特设的贸易争端解决机构和程序,比较公平地解决此类贸易争端,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

上述条款都将为我国医药产品迈向世界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应对入世的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各种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目的是创造顾客,获取和维持顾客,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因此市场营销策略也被称为4Ps。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医药行业完全是依照计划经济在运行。在这一背景下,医药市场是按照区域划分,实行“三级批发,一级零售”,药品经营企业实行全国统一规划,省以下统一管理,一级站调拨给二级站,二级站调拨给三级站,逐级调拨,至终端消费者。所以计划经济年代的药品销售根本谈不上营销,更谈不上营销策略,而仅仅是一种“购销”。 改革开放之后,医药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药行业逐渐脱离了三级批发、统一调拨的经营模式,而面对的是市场经济激烈残酷的竞争局面,医药市场明显供过于求。企业为了在困境中生存,营销理念也在不断的转变和创新。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要找出对公司利润有巨大贡献的重点顾客,为其提供更多更好服务,与其建立良好关系,使之成为公司的忠诚顾客,这便是所谓的“关系营销”。但是这种过度的“关系营销”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造成了药品营销当中的“回扣”、“红包”现象泛滥,影响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如前文所述,加入WTO继续改变着中国医药行业所处的环境,中国医药企业必须要考虑现行的营销理念是否能够继续适合自身的发展要求。 1.产品策略分析

产品策略是4Ps营销策略的核心,其自身又包括很多内容。制定产品策略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是产品的标准化和差异化问题,因为我国医药企业大多数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不可能为了不同的消费者而生产不同的产品,所以一般不适合采用差异化策略。同时,加入WTO后,随着医药产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更是加大了外资医药企业对国内中小企业的竞争。因为国内企业很难通过标准化达到经济规模而降低成本,所以采用标准化策略既发挥不了其自身优势,也使其竞争不过大型外资企业,因此国内企业应采取密集性市场策略,针对某一部分消费者或少数几种产品,更加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资源进行生产。这就要求国内企业经营者能看准市场行情,多方面了解相关信息,灵活应变。

2.价格策略分析

我国大多数国有医药企业采用的是低价渗透策略,即以低价位来快速和深入地进入市场,从而快速吸引大量的购买者并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较高的销售额能够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能够进一步获利。现在的相关价格政策是,大多数的进口药品可以自主定价,而国有企业的药品价格大多数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同时不能随意调整,导致了国有企业生产的药品与进口同类药品的价格相差甚远,国有企业很难与外资企业竞争。再加上国内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匮乏,低水平重复生产等因素,众多国有医药企业也只能采用低价渗透定价方法。当然,在打入市场之后,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状况提高调整价格,实现盈利的目标。

3.渠道策略分析

这是中国国内医药企业使用最多的一种渠道。所谓多家制,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市场上或较大的区域内选设两家以上的商,由他们分别去“布点”,形成销售网络。这种方式能够减少销售中间环节,帮助生产厂家迅速铺货,占领市场的速度较快,加强了营销的针对性,鼓励了商之间的竞争,提高了效率。但产生的问题是商之间可能因供应范围的界定不清而产生“过度竞争”,导致低效率。另外,这种渠道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医药企业应注意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与商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区域市场医药品牌的打造,实现销量的提升。另外,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完善,国内医药企业正在也应该抓住机会积极试点医药电子商务这种渠道。医药电子商务作为新技术革命的一部分,应通过实践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总结经验,示范推广。

4.促销策略分析

企业将产品或服务的有关信息进行传播,帮助消费者或用户认识商品或劳务能给购买者带来的利益,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激发消费者的欲望、促进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为此,企业应与新老客户相互沟通信息,了解情况,主动为对方服务或解决问题,及时提供更个性化,更细致化,更人性化的关心,增强伙伴合作关系。同时在入世所带来的新的环境背景下,国内医药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与国外企业及消费者们更多地进行接触。这就需要国内医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促销策略的创新,如利用在海外的半官方贸易机构展开促销活动;利用出访机会携带样品、货单以及各种宣传品,到海外进行业务性的宣传,拓展市场;参加国际性展览会,以及在海外市场举办贸易展览会等等方式。

总之,在新形势下,医药企业必须重新理顺营销思路,对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寻找适合自身发展之路。医药市场经济需要医药市场营销的支持与维护,对营销模式及策略进行创新,才能使医药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与医药行业新的营销环境和新的政策相适应,为我国医药企业带来的新的行业增长。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研究:医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与创新研究

摘要:本文在对医药产品营销的概念及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医药企业营销策略的发展方向予以明确,进而重点从产品策略优化、价格策略优化、渠道策略优化以及促销策略优化等方面对医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与创新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医药企业;营销策略;创新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形势愈发严峻,产品本身的质量固然重要,但更需要重视对营销策略进行优化。要想在制药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企业必须通过营销创新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要将核心由产品转变为客户需求,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在保持客户满意度的基础上提高医药产品销量。

一、医药企业营销的创新策略研究

(一)注重医药企业营销服务创新

一要对服务观念进行创新,制药企业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交易性营销,应将其转变为关系营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意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快速、周到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与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该企业的忠诚度。

二要对服务差异化进行创新,可以将服务划分为以下三种:第一,为所有客户提供的日常基本服务,其服务功能属于职责范围之内;第二,服务是为部分客户提供的,在基本服务之上;第三,服务只为一些高级客户提供,属于特殊服务。

三要对服务手段进行创新。例如,通过建立医药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企业也可以通过利用该平台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通过服务创新,企业可以更加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创造出更受消费者青睐的特色产品,进而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注重医药企业的市场创新

医药企业应注重市场的创新,具体如下:

一是关注终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近年来,我国药品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不断发生变化,要想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市场,制药企业不仅需要加强产品的标准化,还需要进一步掌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国内的制药企业需要加强对制药市场的调研,与消费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调研市场、掌握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过程中,电子网络的实时在线功能起到了关键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效率。这促进药品消费者朝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掌握也成了能否成功实现现代营销的关键。

二是关注消费者的特点需求。随着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病患只是药品消费群体的一部分,药品的消费群体应进行进一步扩展。企业应针对亚健康消费者开展营销,六味地黄丸等一些OTC药品的走俏说明这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是注重健康文化知识层面的营销。随着药品消费者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知识营销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药品企业应该打造自身特有的产品文化背景,进而吸引更多的知识型药品消费者。

(三)注重营销内容的创新

在注重上述两方面基础上,医药企业应高度重视对医药产品营销内容的创新。具体而言,应充分体现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转变消费者对医药产品的印象。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内心需求,并让消费者更加了解产品,企业需要提升网络文案的专业程度,在充分了解网络环境和传播途径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产品的网络受众,进而对文案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另外,推广执行人员需要深入了解以上信息。

二是赋予药品营销内容弄以创新内容。要与网络兴趣和网络热点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把网民当做一根根导火线,只要充分掌握网民的情感、情绪并加以利用,就会像引爆炸弹一样让产品的品牌信息得到快速传播,这种自发病毒式传播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功能。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产品优势,打造产品口碑,通过多层面病毒传播,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销售额,扩大品牌传播影响力。

三是注重微平台内容的维护。医药企业应当体现品牌的动态及文化,企业应该重视对其内容和形象的维护。我们可以从企业微平台判断出药企的网络品牌建设根基是否稳健,例如形象是否统一、内容是否将产品的信息和人文关怀传播出去、能否吸引潜在客户并获取持续关注等。只有根基稳固了,企业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注重营销终端的管理与优化

医药企业销售的关键是终端销售,它决定着医药销量能否得到有效提升。就目前医药销售活动中的管理模式而言,医药营销的工作重点是终端销售的直销管理和区域管理。由于我国医药企业及专业销售企业的渠道管理依然存在不少缺陷,渠道管理仍需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了对销售渠道进行优化,医药销售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销售渠道管理:一是,医药企业应该充分整合现有的渠道资源,对市场进行详细划分,准确定位出目标市场,并加以分配和建设。二是,医药销售企业需要建设起系统的销售渠道,将设计与渠道结合起来,打造出更加优秀的销售渠道团队,进而提升渠道执行力。在传统的医药渠道销售中,不增值环节会对企业盈利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医药销售企业需要加强优化流通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分销渠道中的不增值环节,这样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

二、结语

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重视对营销策略的制定和优化,除了需要谨慎行事,企业还需要充分掌握自身的经营现状和市场的发展需求,制定出满足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不断更新自身的营销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

作者简介:

吴敏(1979.06- ),女,汉族,湖北省武汉市,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医药市场营销。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研究:黑龙江省医药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在全国医药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医药企业面临着发展乏力、市场份额减少的境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黑龙江省医药企业需对医药市场进行重新了解和精准定位,研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运用科学有效的营销手段,创新营销推广渠道,同时政府加大对医药企业的扶持力度,实现黑龙江省医药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医药企业;营销策略;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个人更加注重身体健康问题,同时我国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多,医药需求不断加大,因此医药行业被看作是朝阳产业。

一、黑龙江省医药企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发展医药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人文环境,医药产业成为政府大力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医药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黑龙江省整体经济的发展。目前,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已形成集群化,涌现出以哈药集团为龙头的众多著名医药企业。截至2013年,黑龙江省医药制造企业共计104家,资产总规模达到340.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66.6亿元,利润总额40.3亿元,实现利税65.3亿元,其中哈药集团企业产品销往全国和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走向世界的目标,特别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类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位。

二、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环境低迷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医保财政压力增大等问题,政府对医药行业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医药行业准入开始更加规范和严格。经过几次医改药品持续降价、处方药限价、药品广告受到严格审查、药品实行分类销售等,医药企业利润率普遍降低。

2.市场竞争激烈

近些年来医药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国医药企业竞争加剧,竞争已经从简单的数量竞争演变为价格竞争、质量竞争,从经济效益的竞争演变为市场份额的竞争,从产业链条的局部竞争演变为行业的整体竞争。黑龙江省医药制造企业中通过研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严重不足,医药企业的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很多都是通过相互低端的模仿和低价策略抢占市场,缺乏综合竞争力。特别是近些年来,大量实力雄厚的医药外企不断进入我国市场,他们先进的制药技术、过硬的产品质量、优秀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营销经验更是给黑龙江省本土制药企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造成了市场份额的下滑。

3.产品结构不合理

黑龙江省医药产品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和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属于高污染、高耗能、低利润型的产品,属于产业链低端产品,因此该类产品常常处于买方市场,供大于求导致利润偏低和无竞争优势。例如截至2013年黑龙江省化学原料药及化学药品制剂实现工业总产值59.36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5%;中成药实现总产值58.98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4%。其他制药企业子行业如医疗器械、制药器械、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等因为受到技术、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黑龙江省医药产品结构不合理,继续依靠化学原药和中成药来带动整个行业,难以实现产业的长远发展。

4.销售手段落后

黑龙江省医药企业营销推广模式缺乏创新,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靠产品是否满足市场需求和自身的质量和疗效获得,黑龙江省医药企业更多的是依靠密集的广告宣传来树立品牌形象和抢占市场,这一方面产生巨额的销售费用,另一方面也面临同行业产品低价竞争的压力,应对策略只有不断跟进降价,使得企业利润微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不能实现良好的沟通,导致企业生产盲目化,难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改进和创新产品实现更新换代;很多企业仍然采取落后陈旧的营销手段,比如代金销售、拉拢当地商经销商、商业贿赂,依托客情关系维持市场占有率,缺少长远的营销策略规划。

5.研发资金投入不足

相比其他医药强省,黑龙江省医药产品研发资金严重不足,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黑龙江省医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135.8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0.98%,投入资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1%,更是远低于欧美国家的4%;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占全省科技研发经费支出不到3.65%,也低于全国医药产业的平均水平3.97%,与发达欧美国家的16%更是有着巨大的差距;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占消费收入不足1.29%,低于全国医药产业1.73%的平均水平,与欧美国家更是无法比拟(见表1)。正是由于黑龙江省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上和资金上的不足,导致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得不到市场推广机会,转化率较低。部分企业只能依靠购买国外产权来进行仿制,因此每年要支付巨大的产权使用费,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医药企业各自为政,缺乏资源共享的理念,呈现分散态势,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三、提升黑龙江省医药企业竞争力的营销策略

1.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

市场信息总是不断发生变化,只有及时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对市场信息的把握,不仅包括市场需求信息,还包括竞争对手的动态、市场的发展趋势等,只有基于全面、及时、详实的市场信息企业才能对有关产品改进、价格更新、促销手段、渠道改善等相应的市场营销进行决策,企业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进行战略调整。因此,市场信息获得的渠道越多、传递信息体系越完善,越有助于企业获得真实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使企业在“市场最大化”的理念下,积极开发和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制定市场接受的价格,建立能够到达目标市场的渠道,采取市场接受的促销手段。

2.创新营销推广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国家政策调整等一系列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应适时调整市场营销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在保证现有营销渠道有效运转的前提下,不断开拓新的、有效率的营销推广模式,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在探索新的营销推广策略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避免“短期效益为本”的营销模式;尽量省去中间流通环节,实现扁平式的销售渠道;利用企业自销的成本优势,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借力媒体资源优势,选择受众面广、新颖并且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宣传媒体。

在制定好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之后,企业仍需跟踪管理,做好营销组织结构、营销计划、营销人员等相关管理工作,以开发市场、培育市场、联系市场和扩大市场,最终实现企业销售目标和市场份额。总之,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定位产品,并保证产品的质量,真正诠释“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的含义,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使医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调整产品结构

制药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不断开发新产品来适应市场需求,制胜的关键就是要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地域文化的制药产品,黑龙江省制药企业应加大新药、特药的开发研制力度,逐渐将生产重心从能耗高、污染大、利润低、易制造的药品转向那些耗能低、污染小、高利润、科技含量高的生物制药和化学制药。黑龙江省中药资源丰富,有刺五加、防风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应充分利用这一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中成药,围绕制药中心,建立集种植、培育、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成药贸易基地,促进黑龙江省制药企业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

4.加大扶持力度

黑龙江省拥有医药产品研发的良好基础,省内有多所医药类高校、研究所等,制药行业的研发具有投入大、收益期长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政府要加大对企业及科研机构的资金扶持力度,尤其要加大对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制药企业的扶持力度,如设立专门的医药创新基金,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要为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搭建对接平台,加强对创新型医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开展科研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依靠仿制药和廉价药品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发挥产业集群化的优势,探索以知识产品换股权的模式,加强医药企业的相互协作,使企业间在药品研发上形成合力,促进黑龙江省医药企业的协调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