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4 08:39:10
导语: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探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惯用语概述
1.1惯用语的特点
惯用语结构比较灵活松散,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组成,主要以三音节的形式出现,有的惯用语可以拆开,加入其它成分,有的惯用语的组成成分可以进行改变或者互换。以“拉后腿”为例,我们可以把“拉后腿”拆开说成“拉了后腿”或“拉了全班的后腿”。同时,惯用语多用于口语,体现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多源于比喻引申义并含有丰富的感情色彩。以“走后门”为例,意思并不是从后门出去,而是指靠不正当的手段来谋求达到个人的目的,含有贬义色彩。此外,惯用语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如:“鸿门宴,黄粱梦、空城计”等。从内容来看,惯用语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文化特点,如:“跑龙套”是旧戏的排场。最为重要的是,惯用语植根于悠久而深厚的传统文化中,是劳动人民日常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1.2惯用语教学的重要性
陆俭明(2000)指出,一个留学生要想学好汉语,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大量的词汇。词汇是构建语言大厦的“建筑材料”。离开词汇教学,语言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惯用语作为词汇的一部分,在母语使用者的言语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甚至有学者认为,惯用语是语言习得的中心。由此可见,惯用语的学习好坏能直接影响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2惯用语中所蕴含的文化要素
惯用语大多来自人民群众,蕴藏着大量的社会信息,反映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折射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包括饮食、居住、婚姻、民族、佛教、历史典故等文化元素。以“老黄牛”为例,该惯用语是指那些努力工作、不抱怨的人,象征着勤劳、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而牛对当时的生产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学习时,教师适当讲解社会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深层意义。
3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方法
3.1故事导入法教学
在教授惯用语之前,教师应先讲解惯用语的来源和文化意蕴,用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其能正确把握和运用惯用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化与词汇学习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其抽象意义,加深对中国文化的感知。
3.2小组讨论法教学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出一个含有惯用语的文化主题,组织大家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最后教师陈述真实信息并进行总结。学生把自己的观点与教师的进行比对,加深学习印象。通过小组讨论,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激发其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流,真正理解惯用语中的文化知识。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中学习语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角色扮演法教学
在学习惯用语时,教师针对背景信息创设场景,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惯用语大多来自群众的口头语言,这使得惯用语包含着很多精彩的小故事。训练他们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而不是参与者参与中国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搜集材料,加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亲身体验学习语言,提高教学效果,拓展知识视野。
3.4生活实践法教学
在惯用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语言环境,带领留学生在校园中或者投入到社会文化环境中,如:参加社团、逛商场、游公园、参加节日庆典活动,即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在交际中的练习,增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3.5文化比较法教学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每种语言都能表达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惯用语可以让留学生深刻体会汉语,理解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将其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在今后的惯用语学习中,通过文化学习减少实际运用中所发生的偏误。这就要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重视文化差异,并对易出现问题部分进行比较,丰富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正确认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结语
透过惯用语,可以看到中国的历史、经济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思维方式等。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适当引入文化知识,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深层意义,满足汉语学习者的猎奇心理。惯用语既凸显语言魅力,又增加教学难度,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娟.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7).
[2]王娟.惯用语的特征及文化内涵[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11).
[3]李亚楼.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4]谷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问题[D].吉林大学,2012.
[5]凌梦瑶.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
作者简介:魏莉娜(1978-),女,汉族,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