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2 10:10:41
导语:在高职育人共同体构建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议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当前,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思潮,且交互融通的频率日益频繁,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呈现“圈层化”现象。出现“圈层化”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对信息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虽然“圈层化”正好顺应了此类需求,但也造成了大学生群体间、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间关系的冷淡,信息交互的一道屏障在学校内部的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逐步形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网络社交的“圈层化”也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育人要素间的认识、沟通、交流等产生了影响,不利于大学生育人要素有效合力的形成。曼瑟尔•奥尔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要素应走出固有圈层的“强关联”,强化各要素之间的“弱关联”,以达成育人目标的一致性,以“打破圈层求新机、跨界合作迎共赢”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搭建“强联结”,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共同体[2]。在此基础上,打破各育人要素间固有的圈层,对新圈层进行重塑,实现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圈层破冰”,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1“圈层化”的概念
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在圈层结构中,城市作为中心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与空间距离成非线性反比,即距离城市中心点越远,作用力就会呈非线性衰减趋势。之后,该理论逐步被社会学、城市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个研究领域所运用,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把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己群关系归纳为“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3],这就是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处在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圈层中,同时又从属于并依附于那些资源、财富等优于自身的他人的圈层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样,圈层可以被理解为以圈层核心组织者为中心,与若干圈层从属者发生强“吸引”作用,以及各圈层内部成员之间形成无数隐性网状链接关系所组成的一切社会关系[4]。Web2.0时代的到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数字化、虚拟化和碎片化。在以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构成的“两微一端”平台为代表的新兴网络社交平台上,人们往往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限于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内容,或评述,或转发,逐步形成了一个个单独的集合体,称之为“圈”;由于人的“三观”、信仰、爱好的不同,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往往对初始信息在进行二次传播之前会加以处理,形成具备用户特性和内容特性的个性化的信息架构,称之为“层”。简而言之,有层级的圈子即为“圈层”;有层级区别的网络社交圈子则称之为“圈层化”。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QQ是大学生网络社交应用最多的媒介,其次是微信,再次是微博,社交是大学生使用微信、微博的首要目的。然而,网络社交媒介为陌生人的交流提供了自由空间的同时,也造成了交往对象身份识别的困难与不确定,使网络社交存在较高的风险。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根据“三观”、信仰、兴趣的不同,建立起多样化的网络社群,拥有了不同主题的朋友圈、同学圈、工作圈、生活圈等。根据关系层级、交流频率的不同,这些社交圈又会分为多个不同层级、级别的圈子,所以,一个大学生往往会同时存在于多个圈子中。大学生网络社交中“圈层化”现象也就随之产生了。
2“圈层化”的特征
1)信息获取呈现封闭化。“圈层化”的网络社交会导致信息获取趋向封闭性。在交往过程中,那些自己关注的、所能关注的信息被准许进入自己所在的圈层,给生活学习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使一些正面的、积极的信息被隔离在圈层之外。一是信息的同质化使大学生对某些领域的信息了解得非常深刻,但也减少了获取圈外信息的机会,使自己被困在大量重复的信息之中。二是有限的时间和碎片化的信息使大学生逐步丧失二次选择的能力,造成浅层阅读,压缩了个人思考的空间。2)社交关系趋向层级化。根据人们在各自圈层中交流频率、关系层级、亲密度的不同,圈层往往被划分为三部分,即核心圈层、紧密圈层和外围圈层。网络社交过程中,信息获取的封闭化必然会造成社交圈群趋向层级化。由于互联网信息的传递具有精准、迅速的特征,大学生非常喜欢通过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一般来说,一个大学生往往同时身处多个网络社交群体中,在不同的社交群体中,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认知水平定位、个人角色扮演是有差异的。很显然,由于大学生通常不愿意在圈层中表达出自身的真实需求,高职院校目前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圈层被设定在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的最外围。3)信息内容彰显个性化。个性化的电子名片是当今网络社交用户必不可少的形象展示工具,昵称、头像、封面、签名等都个性鲜明地展现了个人的品位、兴趣、爱好及心理状态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在自我表达、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诸多需求。网络社交媒体还配以丰富多样的图片库、表情包、网络流行用语等提升其吸引力,提高其使用率[4]。用户的表情、语气、个性等在网络社交的过程中被个性化地展现出来,极大地提升了网络社交的真实性,增强了用户间的情感交流。
3社交网络“圈层化”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的挑战
1)“圈层代沟”现象日益加剧。21世纪以来,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大众传媒的错误导向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思想解放,求实求新,敢于接受新事物、追求新观念;然而自身的理想信念极为脆弱,容易受到负面的社会舆论的影响,导致其丧失文化自信,并质疑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对其产生抵触情绪,同时,会出现排斥与拒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圈层化”的微交往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①网络圈层是基于不同需求而建立的,其固定的边界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的顺利准入造成威胁。就高职学生而言,部分学生有着明确的核心圈和边缘圈之分,一旦触及他们的安全底线和独立底线,他们就会取消微博关注、屏蔽朋友圈动态等。②由于网络圈层具有独立性,其所特有的信息免疫功能会排斥其他圈层信息的进入,从而阻碍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的有效融入。独立圈层内的信息传播相对封闭,容易形成高校舆情监控盲点,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的价值和效果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也难以实践落实。如果在某个圈层内,学生就某个错误意见达成一致,会带来难以挽回的破坏性后果。③圈层具备自主选择的权利,以致圈层会不可控制地随时转换,这给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有效介入圈层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网络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一条热门信息的评论或转发,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为大数据,若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在学生圈层中缺席,或作为非密切关系存在,就无法对突如其来和预发性的事件做到及早发现、提前预防和适时反馈,从而失去危机管理的最佳处理节点。2)育人要素联系弱化。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是学生的“监护人”、学前教育的“家长”、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班主任”、秉持教书育人职责的“专业教师”,以及发挥朋辈教育优势的“班级助理”,构成了大学生育人的各要素。然而,圈层化的社交导致大学生育人各要素无法正常地获取与分享学生的思想动态,信息获取的闭环性也致使各要素之间交流不畅、沟通不够、了解不深。由于知识架构、工作机制、职责分工、主管部门等方面的差异,大学生育人各要素形成了各自稳固的圈层,在日常工作中缺乏交流与互动,并会潜移默化地过滤所接受的信息,导致了信息的高度同质化。长此以往,各要素便会丧失自主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与权力,仅在有效的时间内浅层化地阅读碎片化的信息,导致思维的惰性与僵化。
4圈层融合高职院校育人共同体的建构
1)锁定核心圈层,融入圈层,提高教育主导者的代入感。将自身做到极致,所有的外来反馈和参与都是在完善自身,不断进行迭代和推进。当形成了对事情的理解去共同做的时候,就建立了一个核心圈层,这个圈层是能够快速进行影响的。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主导者,应坚信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内在思想都是可塑造的,关注大学生的潜在可变性,以“总导演”的身份主动培养大学生,积极探寻、打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圈层困境”的契机,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圈层紧紧锁定。社会思潮文化的激荡冲击,知识储备与社会应用的结构性矛盾,使得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学业、专业、情感、成长等一系列困惑。在这一形势下,教育主导者应充分重视并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的优势功能,将其作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抓手,运用微信、微博、QQ、移动客户端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为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打造一个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圈层生态环境。首先,教育主导者要改变传统的交流姿态,建立民主、平等的主客体关系,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实现全面互联互通,真正成为“圈内人”。其次,在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需求,采取共情的交流方式增进师生情感交流,通过聚合兴趣共同点和利益共同点打造新的圈层契合点,逐渐地融入圈层、影响圈层、引导圈层,进而形成圈层的合力。2)吸引外围圈层,升级圈层,打造圈层文化品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育人要素要以自身所在圈层为核心,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实现时空任意化的交流互动,结合自身擅长,创建有重点、有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心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个性化、生活化和现代化,形成以核心圈层为中心的新圈层,更好地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①社交网络平台连接着高职院校的教育主体和客体,是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应当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拓展功能,优化内容,化整为零,凭借其“垄断”信息,设定学校与大学生之间信息交互的固定通道[5]。将校园网络平台所独有的校园动态、通知公告、考试报名等基础平台转变成综合性平台,包含管理、教育、服务等功能,使其内容更加鲜明,服务更趋优质,吸引周围圈层学生群体的“进驻”“常驻”与“乐驻”。②高职学生对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多样化,而高职院校现有的教育平台的内容存量已无法满足这一现状,因此,建设综合性信息平台来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势在必行。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育人要素应从大学生学习需求、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出发,形成“家长嘱托”“导师寄语”“学长(姐)分享”等推送内容,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建议性地推介外部信息链接,使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其他优质平台上的优秀文化产品。③高职院校网络平台要成为一个热闹的“市场”,不仅产品要多,服务更要佳。可借鉴热门App来设计更科学、更合理的平台界面,打造圈层文化品牌,形成示范效应。通过共享,吸引更多的外围圈层,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圈层成为大学生喜欢、爱进的“市场”,以核心圈层的权威身份重获教育管理者的话语权和公信力。3)连接紧密圈层,融通圈层,形成同心圆式“大思政”教育格局。在高职院校育人共同体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主线,形成稳固、可靠、持续的育人合力。尝试建立辅导员与家长、班主任、专业导师、朋辈导师“一对多”的联系模式,多管齐下,形成“多对一”的教育局面,构建辅导员、家长、班主任、专业教师和朋辈导师共同组成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进一步强化工作效果[5]。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精准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获得大学生认可与信任的基础上,连接以核心圈层为中心的紧密圈层,以教育管理者为中心,寻找新圈层与跨圈层的结合点,实现各紧密圈层重新部落化,构建同心圆式“大思政”教育格局,形成一个兼具平衡性和和谐性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系统。
5结束语
网络社交平台的生命周期长短不一,高职院校育人联动机制应“常做常新”,各育人要素应通过各自圈层内部的渠道,使其他要素的教育载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得以主动反馈,并有的放矢地改造与升级相关载体、内容和形式等,确保各网络圈层对大学生群体长久有效的吸引力和客观真实的教育效果。另外,高职院校应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提高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强化网络舆情辨析的日常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林英.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新知新觉)[N].光明日报,2017-01-10(7).
[2]施锋锋,赵建明.圈层视域下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育人共同体建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8(1):91-97.
[3]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5):70-74.
[4]王贺.大学生网络交往“圈层化”的困境及对策[J].江苏高教,2017(3):94-97.
[5]陈伟,熊静.微信圈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表现境遇及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6(5):80-84.
作者:柯赟洁 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