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上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探讨

时间:2022-04-12 09:12:12

导语:在上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探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上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探讨

1绪论

银行,不仅是整个金融行业的中心,也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它的经营绩效直接关系到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2005年4月29日,我国开始了商业银行的股权分置改革,这使得国内的广大学者开始关注到底一个怎么样的股权结构模式对于商业银行才是合理的,能够使得其经营绩效最大化。本文将从上市商业银行流通股股权集中度的角度切入,探究其与经营绩效的两两关系。股权结构是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因素,公司的治理结构自身又是股权结构的外在运行模式。因此股权结构的不同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不同的深远影响。除此之外,股权集中度实际上就决定了企业控制权的分布,进而会对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关系产生影响。然后进一步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对于我国而言,商业银行的经营跟其他一般企业来说有比较大的特殊性。因而,本文在此背景下从16个上市商业银行入手,拟研究上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和其经营绩效的关系。跟之前的文章相比,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了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选择了时间跨度更长和更新的数据,然后特意选用了季报数据,增加了样本量,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第二,是在变量选择方面。本文考虑了商业银行本身的经营特点。由于银行是通过吸收存款转化为银行贷款赚取其中的利息差来盈利的并且一般情况下银行本身提供的资产数较少,其资产数据有时无法代表银行经营规模。因此笔者认为银行净资产收益率不适合作为其绩效的衡量指标,选择了每股收益这一指标作为对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考量。

2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和股权结构的理论分析

2.1股权结构的内容和概述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股权结构有两方面:第一是指上市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在此基础上,可以分为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以及商业银行拥有较大控股控股和其他的大股东。第二是指商业银行的股权构成。在我们国家,股权构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法人股、社会公众股以及国家股。

2.2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概述

任何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均需要透过绩效衡量,以此来检视一个企业管理活动和自身运营的成效。目前,我国的上市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在研究中提及的绩效往往是指经营绩效。笔者在本文中所指的商业银行绩效也是以此作为考量。企业经营绩效一般来说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量化:一个是企业的经营者业绩;另外一个则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效益。在大多数学术研究中,我们往往使用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这四项指标来衡量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益水平。而对于经营者业绩来说,现有的文献中多数是使用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这几个方面来作为研究方向。基于此,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体系中往往都会包括了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这两个方面。而鉴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特殊性,本文之后在对商业银行的绩效的考核角度仅从盈利性出发,后续会再做详细说明。

3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3.1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经营绩效和股权集中度的关系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Berle,他早在1932年就指出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现象。控制权是由管理层掌握的,管理层的行为会对股东的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这表明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低,公司的经营业绩就会越差。Steen的实证研究发现,股权的集中度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股东的财富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股权集中对银行绩效存在正面积极的作用。Hasan对十一个处于转型中的国家的银行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私有化本身不能提升银行的经营业绩,不过通过对境外战略进行投资会对银行的经营业绩产生十分显著的提升。Antonio的研究认为集中股权度会对银行的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股权结构公司绩效不存在关系。早在二十世纪,Sheedan通过比较股权相对分散的上市公司与绝对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发现了两者的业绩并没有比较大的差别。此后,也有一部分学者得出了相同的结论。Raym等人在2002年以78个地区和国家的958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对它们的股权结构经营利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股的变动与银行的经营业绩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

3.2国内研究现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也陆续开展了对银行与股权结构的研究。比较著名的有李雄安等人发现集中的股权结构对绩效会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刘远军通过对13家股份制银行组成的样本研究发现,银行的绩效随着国家控股比例的增加而变差。我国的刘艳妮、张航认为商业银行中经营绩效与国有股比例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王攀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2006到2010的财务数据和股权结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这些银行的第一大股东的控制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越集中越不利于其自身的经营业绩的提高。刘燕妮等人的研究发现国家控股能力和银行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存在着一种U型的二次曲线关系。他们所使用的数据是14家上市商业银行在2007年到2009年的财务数股和股权结构数据。

4上市银行股权集中度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4.1研究假设

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自身的绩效都存在着特定的关系,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完善,让人不禁想问,商业银行是不是也和别的一般类型的企业一样,自身的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会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关系呢?在此,笔者大胆假设我国的上市商业银行中股权中的流通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和银行的经营绩效存在线性相关的回归关系。

4.2样本选择

本文在综合考量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选择了位于我国境内总计十六家上市商业银行在2009年到2017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并且把时间间隔缩短到季度来划分样本数据。

4.3变量设定

笔者研究的被解释变量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纵观以往的研究,学者大多数选择了资产收益率作为了盈利能力横梁商业银行的绩效,也有部分学者从发展性、流动性等多个角度使用因子综合分析法来评价往年我国境内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笔者认为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类型的金融企业,其安全性和流动性方面由于国家政府的调控和保障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而且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银行自身不会有过多的资产收益率。因此笔者打算使用上市银行的每股收益率作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来衡量银行的经营绩效。本文的解释变量主要如下:银行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二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和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银行前三位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银行第二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到第十大流通股持股比例之和;银行前三位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4.4描述性统计

由股权结构指标数据可以发现:(1)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相差悬殊。最大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达到了64%,在样本横跨的八年时间里也都在60%上下。而最小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在这八年里都只有10%上下。均值为28.7%。(2)第二大流通股股东会对最大的控股股东产生一定的制约和约束作用,前者流通股的持股比例的和后者流通股的持股比例均值为0.46。4.5上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与每股收益的回归分析借助统计软件stata的帮助,可以得出上市商业银行第二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到第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与商业银行的每股收益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式为y=0.236+0.0277。通过此线性方程可发现,上市商业银行的第二大到第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银行的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虽然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系数是正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流通股股权的集中和上市商业银行的每股收益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上市商业银行的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为负,虽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也可以得出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5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流通股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得出下列结论:第一,流通股股权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对集中对银行提高经营绩效是有利的,当前阶段过度分散流通股股权对银行的经营绩效有不利影响。我国目前的市场机制还未成熟,如果股权相对分散,更有可能会出现管理者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不利于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第二,不需要一家独大的大股东。通过实证研究的结论我们发现,虽然第二大到第十大的流通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银行的每股收益存在着正相关的线性关系,然而第一大流通股东的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却是负的,说明一家独大的大股东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在股权集中度上对银行绩效的正面积极影响被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所抵消,甚至产生负面的效果。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笔者猜测在有一家独大的大股东出现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大股东为了谋取私利,暗中转移企业的资源,从而作为对企业本身不利的决策。针对上述结论,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第一,进一步提高流通股比例并且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随着股份制改革的实施,我国上市银行的流通股比例虽然在总体上呈现着逐年增加的趋势,流通股比例的增加从总体上有利于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第二,需要倡导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现阶段分散股权对于提高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没有帮助,分散股权模式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投资者保护机制,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待完善。股权相对集中的模式能够更适应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地区和国家,因此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需要选择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来改善自己的经营绩效。第三,我们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存在一家独大的流通股股东同样也会对银行的经营绩效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多个机构投资者在各个大股东之间形成制衡关系,这样我国的上市商业银行才能做到在相对集中度的股权结构中获得最佳的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

[1]何军.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改革之借鉴———基于淡马锡模式的思考[J].时代金融,2009,(5)

[2]吴栋,周建平.基于SFA的中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选择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7).

作者:谢文元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