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5-13 08:51:12

导语:在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紧跟时代步伐与科技创新的同时,重视发展并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渗透传统文化中对优良品德及中华民族性格的培养,是当今时展与人才教育中的重要课题。同时,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新的教育及教学理念的推动下,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和灌输也不断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加强。但是,就我国实际的传统文化教学现状调查情况来看,仅仅局限于高中语文课程教材内的古诗词、文言文等,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起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价值观,如何使传统文化真正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中发挥价值,是当今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课题。这一课题的探索和实施成效,不仅仅关乎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也关乎到当代语文教学的目标实现。介于此,本文针对此课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一、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价值

(一)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

中华民族的富强和不断地发展,需要传统文化内涵及精神的支撑。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作为主科科目和新课标改革的重点,必须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灌输,使传统文化更加全面、顺利的贯彻和渗透到高中阶段的教育及教学之中。高中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带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是学生进行所有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担负着学生语言理解及表达、文化理解及实践教学的基础性职责,是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性教学的最主要、最便利的学科,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品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因此,高中语文学科的必须承担并重视起对传统文化的灌输和渗透教学的责任,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之中科学、合理的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开展,深入挖掘学科教学内容和教材之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不断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及内涵的认同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及文化素养水平。

(二)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树立

高中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发展逐渐趋向成熟的时期,因此在学生的成长中就显得极为重要和关键。高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年龄段的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处于树立和成形时期,如若未通过科学合理、积极正面的文化精神教育对其加以引导和规劝,极易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通过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渗透教育,向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内涵,如传统文化中的勤劳勇敢、热爱祖国、尊老爱幼、诚信善良等,都对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极为积极的推动性作用。

二、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于文言文、古诗词等的学习理解能力存在欠缺和不足

尽管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材和课程规定的内容中会包含和涉及到很多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文言文、古诗词的教学,但是就目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其学习成效并不乐观,学生对文言文、古诗词的学习往往流于表面的词句理解,而对其中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缺乏应有的认知和理解。首先,对于教材和相关文字资料中对于文言文、古诗词的白话翻译、注释解读等过于关注和依赖,学生对于文言文、古诗词的理解完全取决于教材和资料中的文字注释,一旦离开这些辅助性的资料,很多学生甚至完全无法依靠自身的能力读懂文言文和古诗词,更无从谈起对其中深层次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理解了。其次,受制于当今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和束缚,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承担着考试升学的重大学科压力,因此大部分的任课老师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虑,对教材规定内的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教学会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尽管学生对于教材规定内的文言文和古诗词的相关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记忆和掌握,但是这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无法转变为学生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一旦脱离教材内容,学生则根本无法进行对文言文及古诗词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忽视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

首先,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所谓传统化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说,主要指的是“灌输式教学”以及“填鸭式教学”,先由任课老师对于文言文及古诗词中的生僻字、文言词等进行拆分、细化式的讲解,然后分句、分段的对文言文及古诗词进行翻译和理解,最后要求学生进行课下的背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一味追求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从未逐渐降低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应用的兴趣和喜好。其次,尽管当今的语文教材在新课堂改革的要求下,已经加入和融合了许多创新式的互动练习,以此培养学生建立起对语文学科中传统文化的喜爱,但是由于任课老师的不重视等客观因素,很大程度上并未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只关注于课文本身的教学。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鼓励学生扩大对国学经典的阅读量

国学经典著作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财富,对国学经典的不断阅读不仅可以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也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及能力,因此任课老师要对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行为多加鼓励和劝导。当然,要求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国学著作需要任课老师加以仔细地挑选,从浩瀚的国学作品中筛选出真正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并能够增强语文学科知识的读物。举例来讲,如《诗经》《论语》《史记》等作品,都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瑰丽诗篇和宏伟巨著,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神。

(二)深入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

在进行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的时候,任课老师就要注意并重视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使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和教材内容尽可能多的接触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知识内涵,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在任课老师进行教学任务的设置和规划的时候,就要将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考虑其中,科学合理的对相应的古诗文教学增设课程,引发学生和任课老师足够的重视。其次,对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任课老师要充分挖掘,引导学生进行认知理解。举例来说,《劝学》中则蕴含着锲而不舍、发愤图强的文化精神等。任课老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努力探索和发现传统文化教学中的不足和欠缺,进而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和认知,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康.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文学教育,2018,(12):102.

[2]高毅鑫.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中语文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109.

[3]何艳红.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赜[J].成才之路,2018,(29):51.

作者:郑成玉 单位: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