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3 06:16:25
导语:在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均是煤矿企业的重要资产,两者具有较多的共同特点,但也存在较多的差异,部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由于同属企业的劳动资料,极易混淆并发生资产管理及财务核算的混乱,煤矿企业应明确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标准,并做好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资产管理工作。
一、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关系
根据最新的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定义是:因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固定资产根据其形态可以划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及其他设备五大类。低值易耗品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具体实务中,煤矿企业低值易耗品分为一般工具(如工具、夹具、矿车及各种辅助工具)、专用工具(专用模具、专用卡具等)、管理用具(各种办公桌、椅、橱、柜、电风扇、化验用品、衡量器具、计算器等)、劳动防护用品(防毒面具、防护罩等)、仪表(万用电表、安培表等)、特殊周转材料(如液压支柱、绞接顶梁、15千克以上轻轨、风水管如无缝管、焊管等)及其他用品。各个企业可根据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划分的标准,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编制低值易耗品目录,详细列明各种低值易耗品的类别、名称、规格、编号、计算单位和计划单价等项目,作为划分的具体标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之间虽然存在较大差别,但其联系非常紧密,其共同点在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均可以多次使用,且不改变原有的实物形态。除此之外,二者均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维修,报废时有一定的残值收入。关于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煤矿企业固定资产价值大,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如一些综采设备及智能开采系统金额特别巨大。低值易耗品价值低,使用量大,如使用量较大且可重复使用的液压支柱、绞接顶梁等,企业应设定一个金额作为划分的依据。2.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长且不易损坏,技术性强。低值易耗品使用年限短,品种多,数量大,耗用量大,在日常管理中往往不被重视,人们对其只注重实用而忽视管理。3.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会计核算不同,财务软件一般都有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固定资产主要是以提取折旧的方式来补偿其价值的。具体标准为:房屋和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等为10年,和生产经营相关的设备为5年,飞机和火车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而对于低值易耗品的价值主要是以摊销的方式计入费用中的,低值易耗品一般采用一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对新增固定资产从购入固定资产的次月开始计提折旧,低值易耗品入库当月就可以进行摊销。4.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方法不同,固定资产一般到货后要验收办理入库手续,固定资产的账、卡、物要相符,低值易耗品管理方式灵活,一般由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购置,以报列支。
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区分不清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由于资产的管理及核算涉及较多部门,各部门对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理解不同,故常常会出现该列入固定资产的列入了低值易耗品,该列入低值易耗品的列入了固定资产的情况,有些部门甚至不知道什么叫低值易耗品。2.对低值易耗品使用和监管不到位。许多煤矿企业只注重固定资产的管理而忽视了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往往只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没有制定与低值易耗品管理相关的制度。3.资产管理存在重采购轻管理。资产采购时一般会询价并货比三家,采购质优价廉的商品,但是使用时存在未设定管理责任人,造成资产使用率低下、大量闲置等现象,尤其是低值易耗品处置随意、浪费严重。4.存在公物私用、产权不清的情况。固定资产产权较明晰,但是低值易耗品由于直接在费用中列支了,容易出现公物私用的现象。5.集团企业间资产的调拨没有办理产权转移手续,造成资产的实物差异较大,账实不符。6.各职能部门(如资产管理者、使用者、财务等)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手段有限。财务只负责会计核算,固定资产划分随意,且未及时反馈其他资产管理部门哪些资产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哪些资产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固定资产有专门的资产管理模块进行核算,但低值易耗品没有建立台账,或虽建立了台账但信息填写不充分,存在错填漏填情况,台账无法反映采购和使用情况。实物管理的各部门不了解二者的区别,也没有建立台账并确认各资产的使用人,资产管理混乱造成企业领导对资产的实际数量和分布情况不了解。7.资产盘点不全面,盘点流于形式。各部门没有定期会同财务部门进行资产盘点,企业只注重固定资产的盘点而忽视低值易耗品的盘点,财务部门未对井下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进行监盘,盘点过程没有对资产的异动及使用状态进行记录。对于盘点过程中出现的盘盈盘亏现象未采取相应的措施及账务处理。8.对特殊的周转材料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井下回收的可周转使用的液压支柱、绞接顶梁、15千克以上轻轨、风水管等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回收管理,对可以维修再利用的周转材料也没有进行维修管理,周转材料的使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丢失和毁损现象严重。
三、管理建议
1.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不仅要制定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制度,还应制定低值易耗品的规范管理制度。制度要明确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强调金额及使用年限的划分依据。制度内容要做到精细化且具有可操作性,要对不同资产的计划、采购、入库信息录入及验收手续、领用、维修、回收、出售、异动、调拨、盘盈、盘亏、报废的资产全周期管理制定工作审批流程,确保资产在每个环节都管控到位。2.实行资产管理责任制,煤矿企业应明确具体的资产管理部门。建议地面资产由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井下资产由生产技术部门统一管理、回收的周转材料由仓库直接管理,并规范具体的管理流程。根据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各部门管理责任人,建立责任机制,避免公物私存、产权不清的问题及单位调拨不办理产权转移手续问题,强化使用人的管理意识,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率,确保资产账实相符。3.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现代化的管理软件对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进行管理,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各项资产的采购均按在线审核通过的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入库时由财务部对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进行区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由资产管理部门建立资产卡片,录入信息除资产性质、规格型号、数量、金额外,使用地点、部门、管理责任人都应该明确。资产全周期管理各个阶段的工作流程均应通过管理软件审批,各部门在线申请、审批、领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原来部门沟通不畅、台账不准确的问题,也便于实时查询资产的使用状态及基础信息资料。4.实行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定期盘点制度。盘点由资产管理部门发起,财务部门应进行监盘,煤矿企业地面资产应分部门按办公室进行盘点并让使用人签字确认,井下资产应分巷道和作业面进行盘点并由生产部门盘点人员签字确认,以免漏盘,过程中应对资产的异动及使用状态进行记录,财务部门应根据盘点结果区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出具盘点报告并对资产盘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有效指导各部门对资产的管理,对于盘盈盘亏情况报批后正确进行账务处理。5.加强煤矿特殊周转材料的管理。由于煤矿的特殊周转材料在生产、流转过程中用量大,能够多次、长时间使用仍旧保持原来实物形态,且大多在井下使用,当一个工作面完成后需要回收用于另一个工作面,所以特殊周转材料与其他低值易耗品不同点是需要反复进行“在用”和“在库”的管理。建议仓库管理员为周转材料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在库”“在用”周转材料进行跟踪管理,财务部门应指导和监督仓库建立在用周转材料管理台账,核算在用周转材料的使用人、存放地点、领用、报废、实存等情况。建议生产矿长和井下带班长为井下在用周转材料管理的直接责任人,配合仓库管理员做好在用周转材料的监管。周转材料由井下回收至地面时,要编制回收清单重新办理入库手续,由“在用”转为“在库”。如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还应专设已使用的库存周转材料类别,以示与全新材料的区别。对于有维修价值的废旧周转材料应调入维修车间维修,无法维修或维修价值不高、需报废的周转材料由使用部门列出明细清单,并分析报废原因,经生产部门领导审批后作为废品出售。6.提高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水平。资产管理人员应熟练操作资产管理软件,熟悉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财务部应定期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制度及业务知识的培训,指导资产管理人员建立信息完整的台账,并定期与资产管理部门核对资产信息。
四、结语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明确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责任,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强财务部门对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职能、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水平,煤矿企业对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资产管理水平一定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陈晓梅.对低值易耗品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07):114.
[2]李爽.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划分及其管理[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07):90-91.
[3]刘艳平.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的管控及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9):105-106.
[4]彭青.谈谈企业的低值易耗品管理[J].企业研究,2013(10):62.
[5]武凤荣.企业低值易耗品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223.
[6]徐争梅.关于企业低值易耗品相关管理的建议[J].现代商业,2015(11):192-193.
[7]叶剑新,杨建平,韩阜益.低值易耗品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477-479.
[8]朱敏.企业低值易耗品管理分析与研究[J].管理观察,2014(31):121-122.
作者:彭霞 单位:江西众一矿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