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6:29:18
导语: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探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有效履行工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必须提高会计风险防范水平及会计风险控制能力。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模式为双报告、双基础、双功能,在原有的收付实现制核算的预算会计基础上,增加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降低了会计风险的发生概率,增强了会计风险控制能力,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的重要性
1.有助于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不断规范会计核算,可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目前,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行政事业单位借助财务软件,提高了会计核算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会计核算风险。财务人员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并将风险控制措施融入会计核算的每一个环节,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也是加强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各科室需要根据下一年度的业务规划,合理地编制预算;财务部门应该根据各科室申报的预算情况进行汇总审核,然后提交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编制的年度预算,进行统筹安排、综合平衡。行政事业单位在审核各科室预算的过程中,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完整性,可以降低会计风险。
3.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有资产的使用者和管理者,肩负着国有资产管理职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通过与资产管理部门相互协调、互相配合,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可以在进行资产购置时,严格审核预算,避免风险;在资产核算入账时,准确计算固定资产的入账金额,从而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4.减少违规行为
行政事业单位掌握着各种资源,在进行资源分配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政策理解偏差、人员业务素质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违规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风险防范,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调,能够有效地减少违规行为,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落实。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及成因
1.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定位不准,不了解自己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也不清楚自己是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第一责任人,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认为财务部门不能给单位创造效益,导致财务制度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支持,执行效率不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一人多岗,不能将全部精力都用在财务管理工作上,造成财务人员常常出错,从而加大了会计风险。
2.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和保障,也是降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必要手段。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能按照内部控制原则,以及结合单位实际制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只是照抄照搬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制度,也没有将制度变成流程。一些单位没有进行风险识别,也未按照财务内部控制的流程进行业务梳理,没有对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有的单位在制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没有将所有经济业务考虑在内,也未对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和重大风险进行重点管控,造成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扎实、不全面,不具有可操作性。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落实财务内部控制时,不能严格按照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造成财务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风险增加,财务内部控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
3.预算编制准确性不高,执行力较差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应该全员参与,单位所有科室都应该参与其中,使单位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树立预算管理理念,增强成本效益意识。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阶段,主要以财务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及人员的参与不足,导致预算编制不够合理;可能出现预算编制范围覆盖不全面和项目漏报的现象,也可能出现由于依据不足导致预算编制准确率不高的问题,给财务部门后续执行预算方案留下隐患,增加了会计风险。
4.会计核算过程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过程包括预算支出审批、审核原始凭证、按照原始凭证制作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按照记账凭证记账、结账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可能会因为财务人员对相关政策理解不到位、疏忽大意、操作不当,对原始凭证审核把关不严,财务软件设置有误等原因,增加了会计风险,从而造成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
5.资产核算不准确
行政事业单位承担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责,是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的具体执行者,需要落实保证国有资产完整、防止资产流失的工作责任。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具体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各项资产制度不完善、没有严格按照资产管理制度进行管理、部门及岗位职责不明确等现象,从而造成资产账实不符、账外账、资产核算不准确、资产流失等风险。
6.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较差、风险意识不强
首先,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并不是财会专业出身,这部分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对财经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的理解不深入,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认识不足。其次,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缺乏会计风险意识,不清楚会计风险给单位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财务人员在原始凭证审核和会计核算时,存在独立性缺失的问题,埋下了风险隐患。
7.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不到位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未针对财务人员制订培训计划。目前,财务人员的培训学习主要包括专业继续教育,以及学习财政部门下发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文件。这样的培训学习力度,无法有效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无法及时掌握新的财务制度和工作方法。
8.监督力度不够
财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内部监督部门,未开展内部监督工作;外部监督主要包括纪检部门的巡查、审计部门对财务状况的审计、中介机构对单位财务状况的审计等,但这些监督都是对财务收支的事后监督,缺少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每年聘请的中介机构,与审计部门聘请的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审计的中介机构为同一机构。长此以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和参与审计的中介机构相互熟悉,提出的问题会具有选择性,导致监督失去了实质意义。
四、相关优化措施
1.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加大执行力度
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并有效执行,是行政事业单位增强会计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内部控制水平的必要手段。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加大执行力度。第一,财务部门应当对所有经济业务活动的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第二,按照每一项业务发生的时间和逻辑关系,将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融入每项业务流程,确定岗位,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范围。第三,对每项经济业务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对风险进行识别,并确定风险点。第四,对确定的风险点进行系统分析,然后进行排序,明确应对措施和策略。第五,根据风险防范措施和策略,制定并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并把制度流程化;将制度文件印发至单位各个部门,组织单位各部门进行学习,提升制度执行效率。
2.加强财务人员培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在选拔财务部门人员时,需要把握好入口关。有空余编制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对外招聘专业对口、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财务人员;无空余编制的单位应在内部选拔财务人员,要对备选人员的学历专业、工作经历、日常工作表现、思想道德等进行考核,并要求相关人员持证上岗。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在职的财务人员,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阶段,知识更新速度快,财务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学习新的会计准则、财务制度、财政税收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拓展知识面,以便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第三,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机制,将年度培训计划及内部控制落实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奖优罚劣,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第四,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将财务人员培训列入年度规划;制订详细的年度培训计划,不断丰富培训内容。
3.加强认识,增强会计风险防范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单位的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水平。管理层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能够为会计风险防范提供应有的支持,有助于促进各项财务管理制度顺利执行,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首先,管理层应该积极学习上级转发的财务制度文件,并带头贯彻执行。其次,针对新的财经法律法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组织所有工作人员进行集体学习。由于财务部门的部分工作是对各个业务部门的报销凭证进行审核,因此,全体员工应该对财务制度、报销流程等进行集中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增强会计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报销凭证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提升财务报销工作的效率。最后,不断完善责任制,明确报销流程中所有签字人员的具体责任,以减轻财务部门的工作,同时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
4.加强预算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加强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体系,确保预算编制依据的合理性、内容的全面性、程序的规范性、方法的科学性,要做到预算责任明确、预算控制严格,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将会计核算相关制度流程化,明确会计核算流程的具体责任人,确保会计核算过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等结合,不断规范资产管理流程,避免资产账实不符、账外账、资产核算不准确、资产流失等现象。
5.加强监督,提高监督水平
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设置内部监督部门,并配备专业才人,定期对财务部门的工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人员编制少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定期要求中介机构对财务工作情况进行审计,但不能每年都聘请相同的中介机构。在外部监督过程中,纪检部门、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等需要加强交流沟通,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管,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管理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风险防范,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可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内部控制水平、公共服务质量及履职能力,规避各类违规问题,保证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安全性,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玲.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纳税,2021,15(27).
2.范丽娜.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商讯,2021(24).
3.周杰.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思路.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3).
4.李艳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纳税,2021,15(18).5.王晓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措施探究.财会学习,2021(29).
6.张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探讨.纳税,2021,15(11).
作者:王芳 单位:晋城市应急管理资格考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