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思政课程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2-10-28 11:05:24

导语:在思政课程教学研究范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思政课程教学研究范文

思政课程教学研究篇1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生成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存在前提。从事物运动角度而言,可以把高校思政课理解为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即把高校思政课作为活动过程来理解[2]。高校思政课的发生是要回答为什么党和国家要创立高校思政课,发展是要从“办好、讲好、学好”三个方面完善高校思政课。作为活动过程的高校思政课,会产生几对重要的关系:党和国家与大学生的关系、党和国家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系、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在后两对关系中,高校思政课教师都处于关键地位,是实现“办好、讲好、学好”思政课效果的关键,换言之就是关系中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3]。当然,这三对关系从属于人的社会关系,而人的社会关系变化是人的本质的历史展开。因此,要深刻理解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来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生成过程。

(一)人的本质蕴含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矛盾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社会通过劳动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实体和关系性存在[4](P62),个人通过劳动又从原始社会分化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体[4](P67),有个性的个人“以个体自身利益为标尺去审视自己所面对的自然和社会”[4](P67),这种有个性的个人虽然是自由活动的个人,但是并不能摆脱他的社会性即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因此,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P501)“现实的人”从本质上来看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有生命活动的现实的人的内部存在着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矛盾。马克思说:“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5](P3)从存在论意义上而言,林尚立教授认为“当每个人聚合在一起的时候,个人的存在就在个体性存在的基础上,获得了集合性存在,个人因这种存在而获得了更大的能量。”[6](P4)人的社会性的另一面就是人民性,就是集合性存在[6](P4),个人是一种个体性存在和集合性存在的矛盾统一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人的集合性存在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氏族、族群、家庭、民族、阶级、教会、国家、政党等等。在前资本主义时代,由于人类社会中分工和竞争的压力,生产力又低下,如果要想很好地维系个人的个体性存在,那么就要使个人的集合性存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工业革命爆发,人类从封建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伴随着个人的个性解放,人的自由空前扩展,人的本质力量得以释放,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同时作为人的集合性存在表现形式的阶级、政党和国家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大。但是,不管社会形态与国家形态如何变化,个人的个体性存在与集合性存在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

(二)党和国家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己任

在私有制产生之后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个人的集合性存在的表现形式的国家是作为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工具,个人的个体性存在受到压制,即使资产阶级社会个人的个性解放和个体自由得到很大发展,但是广大的工人阶级仍然是现代雇佣劳动制度下的现代奴隶,成为单向度的人,而不是全面发展的个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P53)消灭私有制、消灭三大差别之后,“联合体”可以理解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可以理解为个人的个体性存在,“一切人”可以理解为个人的集合性存在,因此,自由人的联合体表明个人的个体性存在和集合性存在得到了重新统一,这种统一只能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为此时国家所代表的公共权力正式回归社会,不再是个人和社会的异己力量,而是服务于个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公共权力。当然在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中,还需谨记列宁的国家是逐渐消亡而不是被主观消灭的观点[7],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掌握国家政权之后,还需要利用国家政权真正实现绝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同时大力发展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于1949年10月创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是这样一个新型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的结果,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解放得以实现,个人的解放也得以实现。尤其重要的是,我国在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在阶级对立社会中的个人的个体性和集合性矛盾中的对抗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平台上消失了。随着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实现,我国真正开启了以个人的个性解放为前提的现代化,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民的积极性得以极大激发,新中国7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它也预示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广阔前景。

(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是继续推

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被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在中国进而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同指引党和人民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所遇到的革命、建设、改革等重大问题,促进了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马克思主义代代相传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命运的大事,因此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中的佼佼者,是我国人口中最具有创新潜力的群体,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希望的重点所在,自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的重点人群。换言之,从立德树人的教育角度来看,党和国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说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因此,我国大学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必须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简言之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也就是回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党和国家培养大学生的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中,党和国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主渠道和关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就是说通过高校思政课的形式来塑造大学生的德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自身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矛盾,成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建设性力量。思政课关键课程性质引发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生成,根源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现实需要。高校思政课的开设意义重大,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因高校思政课的开设而存在。有了高校思政课和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方面部分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也意味着在党和国家与大学生的关系中添加了高校思政课教师这个中介,这样就由原来的一对关系变成了三对关系:党和国家与大学生的关系、党和国家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系、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在这三对关系中,当然是党和国家与大学生的关系主导了后两对关系,但是后两对关系也对前一对关系有着强大的反作用。党和国家要求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责任通过高校思政课这个中介落实到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上。[1]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虽然是党和国家与大学生关系中的中介,中坚力量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定性。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的是与教育的“四个服务”密切相关的,如果从人的本质理论视角来看,培养大学生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推动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因此站在了培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主力后备军的关键地位,是通过党和国家设立的高校思政课程的形式去培养大学生,指引大学生成长为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为了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理论,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所必备的理论。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因其抽象性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理解的距离,因此需要多支队伍多种渠道来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任务。在引导大学生学懂弄通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校全员育人队伍中,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面向学生的真理诠释者占据关键地位。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全员育人队伍中的理论教育领航者

按照“三全育人”的要求,高校全员都有落实立德树人的责任和要求,都要从事理想信念教育。在具体实践中,主要是思政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专业课教师队伍、管理人员队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任务和专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主要塑造者,具有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遵循“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9]的规律。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坚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离不开专门从事理论教育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虽然也负有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工作职责,但是其主要精力在于日常服务与管理学生。专业课教师队伍虽然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但其重点是在专业课教学中点状式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一般侧重于行为的示范和引导,在服务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发挥育人作用。因此,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魅力而言,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全员育人队伍中的理论领航者,通过高校思政课照亮学生的前进之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工作形式是多样的,在高校中除了高校思政课之外还有报告、党课、社会实践、管理育人等形式,但是从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和实践经验来看[10],通过高校思政课的形式进行教育是主渠道和关键。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思政课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岗位职责,也是相较于其他育人队伍的优势,因此也就处在关键地位。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全员育人队伍中的理论大众化诠释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系统化理论化抽象化的科学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需要学生抱有追求真理刻苦学习的态度,也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其在比较有限的课程时间里善学善用真理。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的,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为了向学生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具备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相关知识,还要关心时事,否则讲课内容就不会有深度和广度,缺乏时代感,既回答不了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也无法用学生容易理解的带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楚。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上下功夫,在高深理论和学生理解能力之间架起一座通俗表达的桥梁,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取得实效性的一个关键。换言之,要使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离不开高校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化的通俗表达,以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帮助学生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维建构。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全员育人队伍中的理论教育中坚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教育的鲜亮底色,高校思政课是我国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坚力量。理论教育中坚力量的论断可以从数与质两个方面来分析。从数量上来看,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截至2020年11月,登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的“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总数达106411人,首次突破10万人大关”[12]。而2019年中国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量为174.01万人[13]。大致是17名专任教师中就有1名思政课教师,这个数据表明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实是一支数量庞大的队伍。而到了2021年底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师生比总体达到1:350要求[14]。数量是质量的基础,当各个高校按照1:350的师生比配齐高校思政课教师之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还会进一步壮大。从质量上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大批学识渊博、终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杰出人物,例如张静如教授、郑德荣教授、陶德麟教授等。高校思政课教师用信仰坚定、专业基础扎实和教学能力强等个人素养吸引着学生,在学生群体间发挥着真理引领、道德示范、价值塑造的作用,以真理魅力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此外,党和政府投入大量资源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质量提升。党和政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搭建大量发展平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制度安排,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工程,有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有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的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等等。这些平台从不同角度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质量,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党和政府的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此外,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准入条件原则上是中共党员,按此要求配齐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几乎百分之百是党员教师,这也从政治上保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中坚力量地位。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实现路径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担当大学生的思想引路人是高校教师关键地位的本质要求。而要想最终达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跟党走的意志,则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有着献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也要有主动激发大学生的乐学情感与意志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一)首要路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从党和国家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系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实现首先在于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具体而言,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党的忠诚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得以实现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并使学生受到信仰教育的感染和启迪。

1.党和国家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提供发展支持

人的集合性存在决定人必须从社会中获得力量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讲好思政课也需要从社会上获得力量。从宏观上而言,讲好思政课是有基础和条件的,主要要点有: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思想资源;四是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1]。但是从微观上而言,高校思政课发展的现实与理想目标仍有比较大的差距。“双一流”建设为弥补这个差距创造了契机。这就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尤其是各个高校党委对办好高校思政课的领导,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高校思政课和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一直是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之一[15],为了配齐建强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队伍,各个高校党委已经在为解决此问题做出投入各种资源的决策。当然,这种投入决策如果放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来进行,那么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更强,因为“双一流”建设所培养的学生也要达到党和国家所要求的道德能力的标准[16]。

2.党和国家塑造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社会性

人是个体性存在和集合性存在的矛盾统一体,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群体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都会显示出的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矛盾。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人,个人的个体性存在和集合性存在必然会表现出张力;其次,从教师所受到的教育的学科背景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自不同的学科,学科特性所塑造的教师个性与思政课课程所要求的教师共性也存在着张力。因此,当个体选择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时,需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归属感,而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投入会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学科归属感的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社会性是由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职业的定位所决定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在高校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力量,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教书育人中担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责任。每一个参加到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当中的人,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完全接受这样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集合性存在而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党和国家为了塑造这种社会性,需要把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入口关两个关键。从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角度而言,培训是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者先要受教育。入口关是要求新进教师原则上是中共党员,因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集合性存在的内在规定性其实与党和国家对中共党员的要求是一致的,换言之,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党领导的一支拿“笔杆子”维护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部队,最优状态是所有高校思政课教师都是中共党员,从教学实践上也有利于在教研室等基层教学单位中以党建来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忠诚于教材内容,因为思政课教材是马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需要教师遵守。教研室党小组通过督查集体备课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转化。从党和国家塑造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社会性更加具体的标准而言,就是专门针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的“六个要”要求,就是针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的“八个相统一”规律的教学基本遵循要求。这些规律为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讲好信仰提供了指南。

(二)重要路径:让乐教的人教好学的人

从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来看,通过思政课来落实立德树人需要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教师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学生要发挥主体性作用,二者的自觉能动性在乐教与好学的统一中得以体现。

1.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觉能动性集中体现在以信仰为基础的乐教

[1]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社会性虽然制约个体性,但是并不否定个体性,反而要发挥其积极作用。一方面,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主动向党和国家的要求靠拢,自觉地塑造自身的社会性,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另一方面,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觉能动性,孜孜不倦地钻研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因时而新因势而化地开展教学;在服务于教学的科研中,从广度上需要在已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拓宽掌握政治类、思辨类、教育类、科技类知识[17],从深度上需要持之以恒专攻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某个方面的知识,例如学习名家几十年长期专注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教育”的做法[18]。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9]在信仰坚定的基础上向大学生传播信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必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实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达到乐教的境界。高校思政课教师如果不信而教,或者教而不乐,长此以往会影响到本身的身心健康,何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正确心态非常重要,必须是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上的乐教心态。

2.高校思政课教师引导大学生的个体性、塑造大学生的社会性

从人的本质理论来看,如同高校思政课教师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统一体一样,大学生也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统一体。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受益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表现人的个体性的体力、智力、兴趣、才能、品质等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作为个体性存在而成长中的青年个体从人的集合性存在的社会获得了巨大能量。正因为如此,从人的世代更替角度而言,为了使这种惠及青年个体的社会能够连续不断地惠及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表现为人的集合性存在的社会必将对成长中的青年提出社会化的要求,换言之,就是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塑造大学生的社会性。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来培养塑造大学生的社会性,即要把大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满足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更加美好的明天才会有保障。党和国家已经把这个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高校思政课课程的形式授予给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实现这个任务必须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从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党和国家是主体,学生是客体,高校思政课教师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20]。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社会性的塑造需要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社会性来完成,换言之,就是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不过,当高校思政课过程进入到师生关系链条时,还需要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去处理好师生的主客体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高校思政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成为对学生而言也是需要投入激情才能过关的“金课”,使学生成为好学高校思政课之人;换言之,就是让乐教的人教好学的人。要想达到让乐教的人教好学的人的状态,从理论上说就是要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21]。学生虽然在师生关系中作为客体存在,但是这个客体是一个有激情的能动的客体,或者说,作为客体的大学生是有主体性的客体,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以尊重大学生的个体性为前提。怎样激发呢?这正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大学生学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也是突显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所在。一般而言,在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还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语言、教学体态等中介去与大学生交流沟通,以民主平等心态与大学生共同面对发现的问题,启发学生正确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达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的目的。这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最具有挑战性的地方,因为引导尊重大学生的个体性彰显个人价值很重要,特别是当前我国进入以创新来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才能;塑造大学生的社会性彰显社会价值也很重要,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大环境下各种理论、思潮相互激荡,维护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因此,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意味着在大学生身上实现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微观缩影。

四、结语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国高校在扎根中国大地进行“双一流”建设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任务必须要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作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当我们以人的本质理论为视角来理解高校思政课过程,高校思政课教师具有关键地位是来自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现实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全员育人队伍中的理论领航者、大众化诠释者和中坚力量,这是关键地位之内涵。而关键地位的实现路径也蕴含在党和国家、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学生三者关系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党和国家与大学生关系中的中介地位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信仰才能讲信仰。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主客体关系决定了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以教师的自觉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学激情最为关键,乐教的人教好学的人,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才会最强。可见,为了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实现需要紧紧抓住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乐教的人教好学的人这两条路径。

作者:左伟尘 刘桂芬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课程教学研究篇2

1课程在思政方面存在的不足

1.1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

尽管目前授课时融入了一些思政元素,例如,汽车法规一部分中,除引导学生对节能、环保等相关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外,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变化和可持续性发展,给学生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但总体来看,课程中思政元素较少,需进行充分挖掘。

1.2思政教育切入点没有理顺

课程思政应该融合在讲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而不是与专业知识相互独立,因此,需要理顺课程各部分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在讲授专业知识时适当的切入思政教育。

1.3混合式教学中思政引导不足

课程混合式教学,采用通过学习通线上推荐预习资料、布置作业、交流互动等,并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模式。推荐的视频、阅读材料等预习资料包含了很多思政元素,但无论预习还是作业,多是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思政角度引导不足。

2课程的思政元素

《汽车概论》课程在进行专业知识教授的同时,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主要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课程思政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2)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3)树立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4)培养学生友善和团队协作精神。结合课程内容对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并总结,本课程可挖掘的思政元素如下:在汽车发展史部分,通过让学生知晓汽车技术的发展史,了解汽车发展相关人文知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介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三部曲,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汽车工业从建国后开始发展,到现在已拥有了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众多民族品牌。通过对这些民族品牌汽车发展较为详细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在汽车性能原理部分,通过介绍燃油经济性,培养学生节能的意识;通过制动性、操作稳定性等介绍,使学生了解主动安全的重要性。汽车设计者在设计汽车时,要考虑安全对汽车产品的重要性,将友善的理念融入到汽车设计中。在汽车内燃机部分,通过介绍不同类型的内燃机,从两气门到多气门,从凸轮轴下置到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的发展、从化油器到电喷的发展、从直列式气缸到V型、W型、对置式气缸的发展,让学生体会汽车设计过程中,在综合考虑法规、性能、成本、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前提下,设计者始终抱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汽车底盘部分,通过介绍变速器不同类型和发展过程,鼓励学生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介绍传动系统中变速器操作机构时,通过解释设计倒挡锁的作用,向学生传递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鼓励学生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踏实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这也是培养敬业精神的过程。在汽车标准和法规部分,通过介绍排放、噪声法规培养学生法规意识,并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部分,介绍我国电动汽车的产业政策和智能汽车发展现状,鼓励学生在汽车产业新“四化”的背景下努力学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特斯拉汽车公司电动汽车为例,介绍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和电动汽车基本结构。介绍百度阿波罗、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等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智能汽车的类型、关键技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现状,鼓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在实验室中,要求学生对照实物结合理论知识认识学习,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汽车总成及零部件的功能。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感兴趣的汽车系统进行深入了解,进行小组汇报,从而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3各部分思政教育切入点

本课程在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需进行德育和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思政教育应该融合在专业知识授课过程中,根据课程各部分内容,找准切入点[3],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当的切入思政教育。

4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

基于混合式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4],可在线上线下进行互动交流的同时,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政教育。

4.1课前线上推送教学资源并融入思政教育引导

在上课前,通过学习通上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提前预习,在引导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融入思政教育的引导。在新能源汽车部分,课前可通过学习通上传国产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树立学生对民族品牌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2课中课堂融入思政教育

在课堂中,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政教育。如在底盘中,汽车轮胎部分,可以介绍米其林轮胎的发展历史。通过介绍米其林轮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类型轮胎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类轮胎的同时,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创新等精神。

4.3课后线上作业思考思政问题

结合课堂学习内容,通过学习通线上发布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在线上完成。作业内容可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讨论相关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之间的联系,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以变速器一节为例,该节课程目标为:理解变速器的类型及传动比的概念,熟知三轴式变速器的基本结构组成,重点掌握CVT、AT、MT的含义,并对变速器操纵机构锁止装置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有一定了解,并知晓其特点。该节课程内容和相关思政元素分配在线上线下教学中进行。

5结语

《汽车概论》课程中包含了大量思政元素,本文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对每章思政教育切入点进行了探讨,以变速器一节为例,探讨了将课程思政教学融合于《汽车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在专业知识教学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政教育。

作者:康元春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思政课程教学研究篇3

1引言

随着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学活动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重要课程之一,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当前多元思想潮流的发展趋势,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充分借助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丰富资源与便利条件,对现有的思政课程教学形式机械能给你不断的革新与优化,加强对思想课程教学形式的创新,充分彰显大学生在思政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政课程教学活动模式,在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思想觉悟的同时,借助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思想觉悟逐渐转化为行为上的自觉,进而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应用的教育意义,促进现代大学生综合化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

2高校思政课在“互联网+”背景下实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信息化教学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

随着全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各个领域实现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高职院校作为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高品质专业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对基础性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与道德意识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能够拥有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为其未来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思想基础,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日后的良性发展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与优秀的社会品质。高校思政课程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重要课程之一,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积极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朝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对现有的思政教学活动形式进行不断的革新与优化,让思政课程能够跟进社会思潮,让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审视当前存在的而社会问题,在提升思政教学成效的同时,充分展现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

2.2信息化教学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大众工作、生活、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现阶段的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开展交流活动。大学生由于其社会阅历较为有限,其对社会的事物的认知能力与是非观念还未完全形成,正处于其思想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养成的关键阶段,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意识与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为了充分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碎片化与具象化等特点,借助网络中的时政信息资源对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进而充分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

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3.1教学方式的挑战

在以往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主要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核心,采用机械式灌输的形式进行知识灌输,该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且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进而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知识内容缺乏深思意识,无法实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度学习。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本身就属于一门理论性、政治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度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进而导致思政教学活动过于枯燥,学生缺乏对思政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质效。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活动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更无法落实现阶段我国对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首先面临的是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现有的思政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信息化改革,全面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对思政课程知识的汲取,方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成效。

3.2教学内容的挑战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共享与即时性传播成为当前信息时代的主要特点,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思政知识来源亦不再拘泥于教材知识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智能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我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中各种类型的信息。然而在网络信息中,不仅涵盖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同时还涵盖一些负面信息内容,由于大学生自身的是非分辨能力较为有限,很容易受到网络中这些不良信息的误导,对其思想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养成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面临着重要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结合当前多元思潮的发展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中的教学资源,重点培养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是非观念,逐步引导其塑造积极的价值观念与思想形态。

3.3教师素质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逐渐让教育由传统的封闭状态逐渐转化为开放状态,网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大众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日常开展学习活动过程中,已经不再局限于依靠教师的传授,可以随时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在网络中检索自己所需的知识内容,学生自身的知识范围与知识储备亦在不断拓展中变得日益丰盈。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思政课程教学活动中,传统的照本宣科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思政知识的学习需求。因此,想要切实实现高校思政课程实现信息化改革,首先作为高校思政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与教学水平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应当充分根据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需求,不断更新自身的思想意识与技能水平,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对现有的教学形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与优化,进而确保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质效的有效提升。

4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4.1充分发掘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深思意识

思政课程并非是教师单一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通过记忆固化来满足考核需求,而是应当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知识内容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养成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因此,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应当结合教材知识内容,以大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水平,充分发掘网络资源中的教学素材,将网络中一些即时性事件信息引入思政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以身边中的实例为切入点,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其中所涵盖的思政知识进行仔细的剖析,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事实的过程中,不仅是评价事件的是与非,同时还应当深度挖掘导致这一社会现状、问题的成因,进而让学生能够真正领会思政课程的内涵,在提升学生思想觉悟的同时,有效引导学生将思政课程知识转化为行为上的自觉,进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质效。例如:教师在选择社会即时性事件作为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正面的案例帮助学生塑造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同时还应当根据教学知识内容,选择负面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导致这一问题的社会因素,进而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正确的是非观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为学生未来的良性发展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与优秀的社会品质。

4.2构建思政翻转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基于网络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与普及对现有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带来全新的革新路径。家国情怀作为每个中国公民必备的思想品质,更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发展的核心理念。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群体,不仅肩负着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任务,同时更是中华民族历史未来的谱写者。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应当时刻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在自身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主人所肩负的传承使命与发展使命,为学生未来的良性发展指引正确的思想导向。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应当充分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思政翻转课堂,充分彰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结合教师预设的教育主题,自行搜集网络资源中的相关资料,实现对相关思政知识的探索,让学生在自行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将家国情怀进行深化,进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渗透,提升思政教学质效。例如: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思政教学活动之前,首先结合教学知识内容,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创设前置性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任务驱动自行搜集网络中的资源,如: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等等。让学生根据相关资料尝试完成教师预设的学习任务,并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将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学生和教师开展交流,将自己的观点以及自己在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时分享,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意见以及前置性学习任务完成进度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质效,并以此为依据对线下教学活动进行调整,重点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所遗漏的知识点进行提炼,通过线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形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深度学习,同时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思政知识进行深度思考,重点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提升思政教育成效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4.3建设网络课程平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教师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信息化改革过程中,应当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构建网络课程学习平台,教师在完成日常思政教学活动之后,将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资源、课件资料、课程练习、课外资源链接等课程相关资料上传至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当中,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随时通过网络智能终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复习,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自主学习资源。与此同时,在网络课程平台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在自主开展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通过平台的答疑区或讨论区进行分享,与其他学生开展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集思广益,逐渐引导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深度学习。并且教师在可以通过平台中的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与课程练习任务完成进度等各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质效,分析学生的优势特点与薄弱环节,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为其推送针对性学习资源,进而实现学生思政课程学习质效的整体提升。

5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作为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高品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养成的重要课程之一,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与教育资源,对现有的思政教育活动形式进行不断的革新与优化,在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成效的同时,为学生未来的良性发展夯实思想基础。

作者:李能仁 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思政课程教学研究篇4

近年来,对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运用逐步加强,智能化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动态流动的过程,更是师生共建知识的平台。在现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生长出智慧课堂,是对传统的思政课模式的创新。笔者认为,智慧课堂就是充满智慧的课堂,是智能化、动态化、信息化和“云、网、端”应用的新型课堂教学服务平台模式〔1〕,是将智能终端与教师所授课程有效地结合,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教学的内容〔2〕。将智慧课堂应用于思政课堂教学,借助信息化教学辅助平台,为学生提供“私人订制”的智慧课堂。通过探究智慧课堂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与学的改进和优化,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一、高校思政课应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要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目前,传统思政课堂模式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授课效果并不理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为避免这样的教学思维,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智慧课堂的新技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因此,构建智慧课堂,需要着力从教学理念、教学流程、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使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发挥出其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

(二)思政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促进大学生核心素质发展是智慧课堂的宗旨,高校思政课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高校思政课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对大学生个体成长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下,尽管教师投入很多精力去授课,但因师生缺少互动和交流,导致授课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利用智慧课堂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调查的形式深入分析学生的专业特点、学科背景等,达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精准育人的效果。

(三)思政课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技术和智慧校园的不断发展,将智慧课堂融入传统思政课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的教学不只是理论讲授,还要有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智慧课堂借助大数据强大的资源整合和互联网的传输功能,运用多媒体、微信平台、QQ、智能APP等,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提升了思政课的有效性,为传统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

现如今的高校思政课要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运用网络强大的资源辅助教学开展,弥补思政课知识传递的单一和师生沟通的单向。本文依托超星学习通这一辅助平台,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分析在教学中搭载智慧课堂后,课堂效能提高,师生沟通顺畅,教学时效性也有了质的飞跃。因此,高校要上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应把智慧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利用网络平台创建课程

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已经是比较普遍而且常态化的模式,把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利用数字化一体平台,创建本门课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通过建立网络学习空间,推动教师加强对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方法的探究,也是对高校思政课实践的又一次全新尝试。笔者在超星泛雅平台上建立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同时也构建了每班的QQ群、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多种智慧课堂模式〔2〕,有效落实创建课程这一教学环节。通过智慧教学平台方便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实时互动教学。

(二)利用智慧课堂共建课程

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可以在课前的备课、课中的督学、课后的评价等多种教学活动与课程方案中丰富在线课程资源库,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1.课前准备

高校思政课是公共基础课,面向的是不同专业学科、不同地域的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授课对象多为大一新生。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将学生信息和专业导入所建课程中进行信息绑定,依据数据了解学生的专业需求,教师将课程资源,如授课视频、文档、ppt、推荐图书、期刊和第三方链接等,发布到学习通线上平台。另外,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程内容设置预习任务点给学生。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好智慧课堂课前的准备;教师更要有针对性,要优化教学活动内容,制定一套符合学生的备课方案,便于精准教学,实现资源的优化,拓宽教师备课的渠道。同时,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也有很强的体验感,达到最优教学效果〔3〕。另外,通过网络信息化平台也会比较容易贴近学生。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章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拍摄微视频、小短片等,谈谈自己升入大学后有了哪些更高更远的理想追求;或者用家乡话介绍自己家乡等,让学生对于课程有熟悉度和亲切感,对课程有兴趣,同时也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

2.课中督学

智慧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政课堂应用的关键,一要师生双向互动;二要实现教学信息资源优化。智慧课堂下,学生可以将手机带入课堂,这使得手机不再是大学里的“课堂公敌”,学生也不再是低头偷偷地玩手机,而是使其变成辅助教学资源的“利器”。教师利用课前准备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改善课堂的枯燥。首先,学生通过扫码进入教师创建好的课堂,教师会发起学习通二维码、手势或者位置签到,明确学生的到课率情况。其次,在讲课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前学生预习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可在讨论区发布话题讨论,学生可以用手机端参与讨论,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避免之前教学中只有少数人参与到课堂的情况。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还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在“领悟人生真谛”一章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谈谈我的人生观”,使其参与到教学中。当然,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平台的提问、选人、抢答、分组等任务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根据学生参与和答题情况,对平时成绩的考核有一定的参考,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线上的课堂小练习、小测验,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双边互动的教学效果凸显出来。例如,开展主题演讲、主题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然后在智慧课堂网络平台展示并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交流,提升他们对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

3.课后评价

课后通过智慧课堂,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反馈、课后作业和笔记整理痕迹,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对自己课程内容进行及时总结与调整,为之后的线上课堂提供数据支撑,使课上教学与课下教学融合渗透,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提升其获得感〔4〕,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把教学结果反馈出来。另外,课后教师还可以把这节课的课程回顾、课程录屏同步发布在智慧课堂平台上,便于学生在课后或者期末复习过程中查缺补漏。这样学生既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观看课程回放,也可以在留言板块随时与教师对话;教师实时解答学生问题,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确保教学质量。

(三)利用智慧课堂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传统的思政课考核评价方式是期末考试的一张笔试卷子,存在教师不给范围不会考试的现象,60分及格万岁,以及一考定输赢的弊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思政课,学生通过平台的学习会有相关数据的产生,包括平时任务点的完成、课堂签到、分组讨论、课堂提问、参与互动话题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在线答疑等,然后会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也让教师根据平台推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情况,对每个学生进行权重设置,最后进行综合成绩统计,为线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提供支撑。当然,思政课除了理论的讲授,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体会,培养学生的好习惯。良好的课堂氛围与班级秩序也是思政课堂的最基本要求,互联网巨大的教学资源模式弥补了思政课知识传授的单一性,改善了学生学习的枯燥性,借助网络资源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合理整合优化,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三、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实践思考

高校思政课从实际应用出发,转变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把智慧课堂应用其中,使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智慧课堂理念,以此实现对思政课堂的重塑。

(一)创新智慧课堂教学理念

高校思政课想要学生在课堂上敞开心扉,真正融入教学,就要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通过超星APP学习平台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实时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针对网络平台情况教师及时调整改变教学理念,管理教学资源,对不同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施教,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找到学习状态。

(二)优化智慧课堂教学资源

高校思政课是实现思想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课程,也是引导学生树立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的课程。通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由“传统常规”到“智慧课堂”的转变,教师要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把关、选择,也要通过信息化平台与其他学科教学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同时优化智慧课堂教学平台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系统的学习资源服务,便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把握政治方向。

(三)提高思政课教师信息化素养

信息时代教学方式要面向现代化,因此,要选择符合时代发展且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其兴趣,为智慧课堂的生成添砖加瓦。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面对新的教学方法智慧课堂的产生,教师不但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还要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度,并借助拓展的网络空间进行广泛精准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四)完善智慧课堂教学评价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和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没有时间空间限制,利用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开展动态化联动教学交流反馈,通过动态的学习记录,最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加以评价,构建课前、课中及课后课程考核体系〔5〕,比传统的思政课考核评价更加丰富,最终实现智慧教学评价考核的精准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探究,是未来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到主导作用,借助互联网新平台及新技术改造、优化传统教学模式,使大数据技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惠及每一位学生,使其高效学习思政课。然而,任何现代化科技化平台方式也只会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教育教学的核心始终在于人的教学,因此,应把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深入结合,促进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研究,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成为其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

作者:王璐 孙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