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经济管理探讨

时间:2022-10-27 17:46:23

导语:在农业经济管理探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经济管理探讨

农业经济管理探讨篇1

一、引言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在推动农业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制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重点阐述了乡村振兴与农业经济管理的含义,指出了当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方式,为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二、乡村振兴与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一)乡村振兴战略内涵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在当下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充分激发农民参与生产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有效解决当下农村产业与农民就业等重要社会问题,推动农村地区经济长久、稳定发展[2]。

(二)农业经济管理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指的是依照国家的政策方针对农村区域的经济活动开展一系列的管理[3]。由于各个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特征与水平有着明显差异,所以在实际开展农村经济管理时,应当紧密结合本区域的市场环境与经济状况,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方针的前提下,加强对农业经济的引导与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关键在于合理分配与管控农业生产资料,稳步落实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如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同时和农业、营销、物流等相关领域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努力构建现代化新型农业产业,推动农业经济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为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确保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平稳,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4]。

三、目前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农业经济管理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现阶段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农业经济管理思维陈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等。

(一)农业经济管理思维陈旧

为了更好地提升农业经济管理能力,我国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在进行农业经济建设过程中,许多奖励政策没有被贯彻落实到实处,因而使得实际应用效果不佳,也不能有力推动农业经济的前进步伐。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首先是相关部门在将农业经济管理知识运用于实际中时结合不紧密,制定的个别规章制度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了整个经济管理过程缺乏大局观,不能够对各个环节实施有效规划[5]。其次,虽然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在农业经济发展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对各方资源统筹规划,但现阶段还有相当一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思维方式比较陈旧,缺乏必要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造成实际的农林经济管理效果较差,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快捷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重“数量”轻“质量”

受传统农业思维的影响,人们对农业的认知存在偏差,有些地区一直将农作物产量当成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并没有认识到提高农作物品质的重要性[6]。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许多地方相关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尽管这种思想认知在提高我国农作物产量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解决了建国初期粮食短缺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我国有的区域,为了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农药与化肥等化学药物,不仅会对农业生态环境以及水资源等造成较大污染,同时种植的农作物中也会残留较多的化学元素,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由于我国农产品品质不高,难以有效提高农业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也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要比其他国家更低。如图1所示为我国和美国三种农产品平均收益对比,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小麦、玉米以及大豆的平均收益要明显低于美国。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当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7]。通过不断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并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准确获取相关农业种植数据,加强对农产品的精准定位,不断改善农产品的种植效率与质量。然而从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纵观世界其他国家,美国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达到了76.9%,其次是德国达到了69.4%,相比之下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仅占比23.8%,还没有达到荷兰、新西兰等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图2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对比。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第一,需要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不断调整与优化现有管理方式,将现代化元素充分融入到管理体系中,从而获得更高的管理工作效率,另外,还需要贯彻落实市场导向原则,紧密联系市场实际需求,以此为基础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大程度降低农产品剩余量,增加农产品市场价值[8]。第二,联系市场实际需求,不断健全农业产业链,结合现代深加工技术,增加农产品附加价值,以此来提高农业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此外,依照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化要求,还必须要重视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创新与优化,科学合理运用各类生产资源,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第三,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依照自身经济实际发展状况,构建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在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同时重视提高其产品质量,创建拥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强化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种植户经济收入。

(二)强化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水平

加强农业领域创新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充分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设定专门的建设资金,积极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健全相关配套设施,比如农业机械交通体系以及农业输变电配套等,进一步强化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除此之外,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还需要科学合理采购现代化机械设备,不断改善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其次,不断健全农业产业结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中将重点放置在农产品生产方面,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当下要积极转变这种管理方式,重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与效益,最大程度挖掘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构建地域特色产业。最后,不断改善农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确保其能够有效契合当下农村经济发展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业领域创新水平,有助于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朝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提高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综合素质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农村经济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能力水平,综合能力一流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为此,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学习与进步。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各种专业教育和培训活动,相关部门以及行业组织也要为管理人员创造更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帮助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养成良好的现代管理思维,学习并熟练掌握各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和途径,不断加强管理人员自身的实力和水平。要不断加强技术员的业务能力,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也要深入到基层生产中,贴近农田生产活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技术人员了解实际生产状况[9]。最后,要完善人才选拔体系,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与科学性,提高人员的工作热情,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生产活动中,从而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四)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

通过在农业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与效果,并为管理人员设定相关管理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确保制定的方案能够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各个区域经济管理人员要特别关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第一,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结合自身经济水平与实际情况,科学引入相应的现代化技术与设备,创设专业化的经济管理体系,依托于该管理体系加强对各项农业管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充分发挥信息数据的利用价值。在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开放性原则,确保各项数据信息能够公开共享。第二,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还要充分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逐步构建“互联网+农业”管理方式,一方面能够在第一时间精准把握农产品最新市场信息,为及时调整农产品生产加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依托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还有助于强化农产品的附加值,借助于全新的营销途径,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范围。然而,在此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对信息设备的维护与更新,确保最大程度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且有助于确保广大农村和谐稳定发展。针对当下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要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强化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综合素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吴丰 宋磊 单位: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农业经济管理探讨篇2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能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应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农村经济的不断优化和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当然,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尽管与之前相比,农村经济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与城市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农村经济的发展较为缓慢,基于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重视并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基于此,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遇到难题或者发展困境时,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财务制度内容,结合实践需求制定科学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从而为农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一)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能有效缓解农村财务管理问题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被人们忽视了,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的建设质量有待提升,从而给农村财务管理者的违规行为提供了机会,还会造成一些账目方面的问题。部分工作人员借助自己的权利进行违规操作,把一些农村共有财产利用不合法的操作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给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制约农业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制约我国农村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我们应不断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力度,还要逐渐进行制度的优化处理,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不合法行为的发生,才能及时缓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问题,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能提升农村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村财务管理的管理质量提升,只有不断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才能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和开展。农村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作用,能提升农村资金的有效利用率,还能缓和农村财务关系、资金紧张的状态,保障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从根本上提升农村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从而不断规范农村资金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作用,能提升农村资产的有效利用率,还能提升农村各项资产管理和运用有效性,革新农村资金预算方式,提升农村资金的利用效率,长期坚持下去,可以改善当前的农村财务发展情形,实现农业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

(三)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能提升农村资金的安全性

农村经济发展中,经济管理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能有效提升农村资金的安全性,这是管理制度的基本功能之一。在原有的农村财务管理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缺少较为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造成农村经济行为的一些问题,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风险,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的制定和管理工作的高质量落实,都能从侧面彰显出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价值,还能有效降低其他工作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此外,不断优化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还能保障农村经济的科学有效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决策错误或者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农村资金损失问题,也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升农村资金的安全性。

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困境

(一)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存在安全风险,核算方式需要革新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和认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成效得到了提升。虽然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资料和条例得到了法律规定的约束,但是在实践工作中,法律规定的约束作用并没有得到更高的体现,从而造成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表面化,在实践工作中,受到相关法律规定相关制度漏洞问题的影响,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自身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彰显。不仅如此,受到制度漏洞问题的影响,不少农村地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得到足够的监督,从而造成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违法操作、挪用公款等问题,财务核算模式也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力度不够

农村财务管理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从表面上看,这些制度的落实执行能从根本上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但是实际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成效并不太理想,财务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率较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缺少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关注,忽视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价值,也关系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决策正确性,这样就会阻碍农村财务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也要求管理者具备较强的自身技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者可能会存在一些关系户,其综合能力较差,这样就会影响财务管理人员总体能力的提升,还会制约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和执行可行性。

(三)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中的民主监督水平较低

由于缺少较为专业的民主监督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部分账目问题的混乱和残缺问题,会计科目的设置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不规范问题,记录在案的相关资料也会出现一些不齐全的问题,相关的票据凭证也出现了不合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给农村财务管理成效的提升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这些不合规矩的管理行为出现主要是由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的不足,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不够强,从而造成报账和结账的不合理问题,私自挪用公款的问题以及相关手续不齐全的问题等,从而给农村资金管理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为了实现农村财务管理成效的提升,我们应创建科学的针对性较强的监督管理制度,还要制定相应的民主性管理制度。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不难看出,不少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制度都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的民主管理制度不完善、民主理财制度的落实不到位、财务公开的表面化、民主理财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比如,某地区的农村理财小组没有及时创建,在后期的创建过程中,由于忽略了农民这类财务管理部门外的人员,比如村干部等,就会造成理财小组的民主性出现问题,小组的民主监督性也就愈发表面化。

三、通过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内容并提高制度的可行性

为了不断优化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我们应首先优化制度的内容。在实践工作操作中,我们的农村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和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等,有针对性地优化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内容,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从而确保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内容的科学高效性,还能提升相关制度的可执行性,完成制度内容优化的最终目的。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制定满足当地经济发展情形的制度优化方针,从根本上提升财务管理制度内容的建设真实有效性。特别是在财务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方面,农村地质财务管理问题中的权利分配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理,这样才能有效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切实落实,提升制度的落实成效。比如,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聘用方面,我们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公开招聘,不能随意招聘一些亲戚。另外,为了更好地提升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在相关制度内容的优化操作中,应确保及时了解制度的可行性,结合实际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全面考虑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提升制度内容的运用效果,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制度的作用,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终成效。

(二)把财务管理制度和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管理成效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创建和优化,主要就是为了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成效,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自身价值凸显和发挥,不仅要优化制度内容,还要根据当前时代发展特点,把财务管理制度和技术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成效。基于此,我们需要不断优化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并借助其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还要重点关注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运用,从而提升管理制度的自身作用。在会计电算化等现代化管理模式背景下,财务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得到了显著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工作质量、财务管理执行工作规范化水平以及会计核算等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从而有效推动农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实现财务管理制度的财务公开透明、资产管理信息化等,更加全面地提升农村地区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性,确保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财务的公开化力度,重视村民监督

为了借助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我们应强化财务的公开化力度,还要积极响应并落实好村民的监督职责。财务管理人员应结合国家的相关要求,选择村民接受度较好的方法举办农村财务活动,并把相关结果公开展示出来,全面接受村民的监督管理。为了提升财务公开化水平,彰显出其自身成效,工作人员还要进一步明确财务规划内容、收支情形以及收益分配状况、筹集资金的状况等,并适当把其进行公开,让所有村民都能及时了解相关情况,还要及时把一些财务状况进行公开处理。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村民监督成效,工作人员还要尽量提升小组成员数量,尽量能够占据所有村民总数的70%左右,组长不能让村干部或者其亲戚担任。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结合理财小组的实际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规划方案,确保小组的合法权益不受剥夺,能及时发挥自己的核查账目内容、监督权、否决权等,从而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民主监督效果。

(四)增强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自身观念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关系到农业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关系到农民的自身合法利益是否得到保护,还关系到农村的经济稳定发展与否。因此,不同地区的领导人员应全面了解我国党中央以及各省市政府出台的相关财务管理法律规定,并积极监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开展。

(五)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

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资金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不同农村的农商银行大都是担任着农村财务的日常转账和现金收付管理职责;第二,农村财务的银行账户需要施行双印鉴管理,农村的集体现金收入也要加强管理力度,在收款之后的三天内需要存在相关银行账户内。农村财务部门的集体资金支出和使用,都要经过农村公有银行账户进行转账,还要在经村和农经站审核后进行盖章审批,这样才能完成银行的现金转账或者提现操作;第三,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应结合相关规定开设银行账户,严禁出现开设私人账户充当公有账户的行为,严禁出现把公款私自挪用的问题,严禁出现把公款转入个人账户的问题;第四,农村的共有资金支出和使用需要公开透明,接受人们的监督,才能进行科学的审批,还要村内的书记、主任和会计同时在场进行审批,并把所需使用资金填写到村内的资金使用审批表中,如实做好档案记录,并及时对账目进行审核,通过农经站进行科学审批,相反,则不能开具银行支票;第五,日常的资金审批制度需要落实到位,出现财务开支业务问题时,凡是参与到其中的工作人员都要拿出当时的原视凭证,凭证上还要有相关盖章和签字、说明等,经过有关部门再次审核,然后上报到村的党组织,让书记审批、签字;第六,严格落实好非现金结算操作,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掌握资金的动向,村集体的所有资金都需要上报并保存到银行账户内,如遇特殊情况,最晚不能超过第二天。上级部门拨的专项资金和补偿款,也要借助银行账户进行操作,不能出现现金结算的情况。村里的左右支出和资金付款,也要直接通过银行账户直接转账,严禁个人私自转发。

(六)加强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水平

农村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参与到相关的培训工作中来,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财务管理工作操作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做事,尽量不出现一些不按要求做事的问题。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也非常重要,相关单位每隔一段时间要开展一次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培训的内容主要是财务管理法规、管理机制、合同管理等,通过科学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七)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性

要想从根本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效,确保农民能享受自己的合法权益,即对农村财务管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此外,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主要位置,进一步创建新农村,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做好公开操作,从而让财务管理人员接受人们的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人们的问题,得到人们的认可。在公开内容中,需要全面公开农村内部的财务收支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等,还要逐渐公开承包合同内容以及相关规划内容,还要对一些其他农民明确要求公开的内容酌情公开。

四、结语

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新的发展局势下,我们应不断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力度,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为了优化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就要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方案,缓解财务管理制度中的相关问题,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发展。

作者:李松

农业经济管理探讨篇3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稳定、快速发展阶段。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这样既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我国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采取系统、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对策来解决日常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此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1农业经济管理的积极作用

1.1使农村经济发展趋向市场化

农业经济管理既可以推动农村经济逐渐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又能够有效改善以往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单一化特征问题,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进而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除此之外,通过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能够使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和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充分挖掘和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通过对市场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后,调整农业经济管理内容、模式和方法,以此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1]。

1.2解决对农业资源的需求

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市场对农业资源需求不足的情况。当前,在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农业土地资源非常关键,属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农村经济现有生产方式沿用传统的人工作业模式,而当前所面对的农业土地资源问题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可以借助农业经济管理来使上述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1.3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当前,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提升,农民的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农民经济收入相对偏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推进不仅可以满足农民对经济收入的基本需求,而且可以通过加强农村建设来促使农村经济更加全面、完善地发展,进而实现农村走向小康社会的目标。

1.4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通常情况下,农业经济管理主要是在分析和探究现有经济整体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制订相匹配的管理方案来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农民对经济发展了解和掌握得不够全面,大多是凭借自身经验来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从而导致效率大打折扣,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引入针对性、系统性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并加大农业经济管理力度,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经济发展数据信息与资料,并保证这些数据资料具有时效性。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资料,使农民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当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当中的实际需求,从而可以更好地建立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1.5提高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水平

目前,计算机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带动了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来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这样既可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步伐,还可以提高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作物价格,为后续农业生产经营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可以强化农业经济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并根据社会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2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常见问题

2.1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通常结合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相对比较单一,不能有效地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从而造成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并没有获取很高的质量和效率。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同时部分农业经济管理者在日常工作阶段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涉及多方面问题,包括农民负担、农村债务等,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解决。然而,我国缺乏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出现很多财务纠纷问题,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和阻碍。

2.2农民的经济收入较低

当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涉及的土地经营规模比较小。对于部分丘陵地区,大多数农民继续沿用传统的零散经营模式,很少选择大型机械设备来开展农业生产工作,这样既增加了农民的工作量,而且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我国制定了相关政策,但部分农民缺乏对政策的了解和掌握,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直接转包给其他承包者,这样会造成农村经济规模得不到充分扩张,逐渐形成“农业大国、经济小市”的社会发展现状[2]。

2.3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机构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没有一些设置比较专业的经营管理机构,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没有设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经营管理组织,不能全面落实国家制定的政策与方针,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地区政府来讲,没有足够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对农业设备以及农村道路修建等多项工作的重视度不足,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2.4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没有相应的管理人才,当前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地区不能吸引足够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农业生产等工作。这样不仅会造成农民与政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一些先进生产技术和能源支持也不能得到普遍传播,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专业人才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对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在现有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比较常见,不仅无法满足农业经济管理对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村经济发展。部分地区并未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没有结合农业经济管理特点和要求来对专业人才进行招聘和培训,导致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低下。大部分农业人员更倾向于农业服务行业和农药研究行业,缺乏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一些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不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中,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由于农村地区生活和经济条件有限,一些专业人才不愿意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3改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法律

现有农业经济管理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法律体系,使部分农业经济管理部门不能很好地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管理效率低下。因此,从政府角度来看,需要不断健全与完善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规章制度,以确保上级部门所提出的政策能够有效落实,确保管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来开展管理工作,进而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

3.2开展农村项目建设工作

对于农业经济管理部门来说,可以通过建设农村项目,保证农民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并且改善农民经济收入相对较少的问题。对农业经济管理者而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经济生产活动中,使农民获取更强的成就感与归属感,使农民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还可以使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多。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当地的农业政策给予正确引导和解读,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农业生产项目活动,以此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3]。

3.3建立专业的经营管理机构

如今,各地区均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建立了相匹配的经营管理机构,并科学、合理地对农村补助资金进行规划,尽可能为农村建设配备相关的基础设施,使农村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不仅可以确保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且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专业的经营管理机构还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3.4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各个地区都需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农村生产设备,并不断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可以组织一批专业、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农业生产建设中,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确保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可以采用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来带领农村其他产业发展,这样既能够有效缩短城乡间的差距,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大多数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工作,从而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3.5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方式

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不断地提升政府与企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应借助相关信息技术来对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此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网络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创建农业经济管理平台,以此来大力宣传农业绿色产品,有效拓展农产品宣传范围,使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得到提升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第二,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通过现有信息技术来实时监控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得到有效提高,避免农业经济发展中潜在的风险,在确保农民经济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各地区经济发展。

3.6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对于管理者来说,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需要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这样既可以更好地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还可以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需要相应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通过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管理意识和理论知识。多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出一套比较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如果发生一些经济方面的纠纷,管理人员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当前所拥有资源的具体范围与界限,对这些纠纷进行更加高效的解决与处理,对农村群众的行为起到更有效的规范作用,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和谐的外部条件。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提供更多不同的融资方式。可以积极地与一些社会企业进行沟通与合作,保证更多的企业与社会组织更加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可以在资金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不断扩展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保证农业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3.7引进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构建一支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既能够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有序开展,还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4]。基于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手段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构建一支专业、综合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招聘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定期对团队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确保其能够更好地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5-6]。具体做法如下。第一,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招聘条件,优化岗位工作待遇,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第二,定期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加深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掌握,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第三,强化管理人员考核工作,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反之给予相应的惩处,以此来提高管理人员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为农业经济管理奠定良好基础[7]。

4结束语

为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更加稳定发展,要解决传统管理工作模式中的单一化缺陷。对于相关人员来说,需要结合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得到不断优化。还要不断提升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与农民生产效率,保证农民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加有效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作者:董巧荣 单位:中共天祝县委党校

农业经济管理探讨篇4

1乡村振兴战略的含义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

1.1乡村振兴战略的含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农村的产业结构,保证农业经济平稳发展,提高乡村的整体发展水平,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2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各个地区制订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振兴计划,目的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经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其发展质量。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和方针,而农业经济管理就是依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方针做好农村地区经济活动的管理。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经济发展和扶持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并按照国家的大政方针对农业生产进行有效指导,制订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在农业经济管理中,需要科学规划和调控农业生产资料,做好农业生产中的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实现销售和物流等资源领域的合作,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为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进而保证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稳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2农业经济管理的新目标和新任务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涉及内容较多,不仅包括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还包括文化建设、党建工作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发展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农业经济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能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有了新目标和新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发展中,应将农村的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相比城市经济发展,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应该重视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此外,应认识到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间的关系,重视对农村地区的法治建设,实现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二,在经济发展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两者的协调统一。在了解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在管理的过程中融入绿色化和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保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第三,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为了缩小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差距,应重视对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和市场调查结果发展新型农业产业。重视科技创新的力量,在农业发展中将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完善,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利用好政府的调节作用,协调农村产业的发展,为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第四,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制订科学的规划和指导,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为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应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完善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3.1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许多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导致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短缺、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农民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系统训练,只依靠传统的经验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农村经济发展中缺乏专业的人才,不能做好农业经济发展的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工作,导致农业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直接影响农业经济效益,不利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措施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发展动向,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科学的生产和销售计划,保证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实现农业增产和增收。

3.2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经济体制

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措施能够实现农业经济的稳步有序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分散式农业经营发展模式,形成专业性较强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3.3减少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前城乡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足以及技术创新力度不足等方面。有些农村地区的交通不便,影响农产品的销售,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一些地区政府扶持能力有限,从而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4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主要要素

4.1资本要素

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资本,主要来自于政府和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为更好地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应重视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农业经济领域,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4.2法治要素

稳定的环境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些指导,但是有些地区缺乏规范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农民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比较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4.3人口要素

调查显示,人口达到适宜的程度能够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但是有些地区对人口增长缺少理性,在人口增长的同时无法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

4.4人才要素

在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应该引导经济管理人才深入了解“三农”问题对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在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法治建设情况,制订科学的经济发展措施和方针,对本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管理和专业化指导。

5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出现的问题

5.1缺乏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支撑,但是有些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比较短缺,导致一些科学的经济发展方针和政策无法有效落实。有些管理人员没有深入农村地区了解农业的发展情况,不能掌握农业发展的基本知识,无法给农民提供专业的农业生产指导。受农村地区福利待遇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许多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不愿意深入到农村地区发展,导致农村地区的农业专业管理人才短缺。

5.2缺少创新意识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而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措施能够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从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有些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缺少创新意识,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发挥。5.3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发展体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一些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被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发展中,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有些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设计不科学,没有结合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措施,从而影响了农业经济整体水平的发挥。

5.4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些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科技创新的能力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也加强了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许多农村地区不能有效落实,导致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5.5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使许多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力度。但是从当前农业经济管理情况来看,有些地区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应用不高。由于农村地区的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效率提升缓慢。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民对于网络比较陌生,不重视网络技术的应用。有些农村地区的信息网络设施不健全,信息网络不能够实现全面覆盖,从而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6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6.1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应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设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重视对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合作社等方式,开展对农民专业技术和知识的培训,让农民掌握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知识,从而能够结合本地区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第二,转变经济管理理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对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做好农产品加工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指导工作,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力度,引导农户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1]。第三,重视对经营模式的创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管理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引导管理人员负起自身的责任,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重视对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设,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推动农业生产朝机械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6.2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应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加入到农业经济发展和建设中。政府部门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对农业管理手段和措施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手段,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还要重视对科技型人才的培养,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加大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推广力度,重视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让农民清楚地认识到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2]。

6.3重视对管理人才的吸引

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管理人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针对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应加强对人才的引进,提高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应重视和高校之间的合作,为优秀的毕业生提供实践平台,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投入到农村建设发展中。重视和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合作,加大对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建设力度,通过人才优势来发展本地区的特色农业,打造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对于一些返乡创业的人才,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壮大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3]。

6.4强化组织管理职能

在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重视组织管理职能的强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能力,应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制订科学有效的发展规划和完善的农村经济发展管理机制,从而更好地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质量。第二,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为人民服务。尤其是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深入农村地区,调查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了解农民群众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农民服务。第三,在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重视农村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6.5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能够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关部门可以开设农民培训班,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让新型农民能够掌握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同时推广和普及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引导农户正确使用新型农业机械设备和保养维护机械设备,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和讲座,让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法规,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6.6强化农业经营管理模式

通过强化农业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掌握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重视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加强对农业经济的监督和考核,提出科学的管理办法,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质量。

作者:杨红希 单位:安阳市殷都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