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08:57:02
导语:在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创新,乃当今立根之本。传统行业发展动力不足,唯有创新,科技方能日新月异。“新工科”概念的提出,既给软件产业发展划定了基调,同时也给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软件工程专业作为最具有创新性的专业之一,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软件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在对创新型人才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李微等[1]提出了CDIO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的用来提升传统工程专业质量和传媒类产业发展能力。沙有闯等[2]针对高职院校中存在的专业标准缺乏、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切合度不高、教学内容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体系。张爱玲等[3]强调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只有校企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软件人才。宋友等[4]重点分析了新工科建设中的6个内涵,并结合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问”,对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汤建国等[5]提出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法。苑帅民等[6]提出了基于大创与新工科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指明了方向。周世杰等[7]提出了一种基于“2+2”和“双学位”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王国胤等[8]探讨了地方高校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路径,并以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张兄武[9]提出了由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四方共同构建“四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实践和创新能力上不足的问题。蒋海云等[10]提出了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的思路,实施专业内外兼修、学科交叉,并组建具有创新型的师资团队,着手从师资端来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水平。上面这些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和理论意义,能为软件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依据和思想支撑。笔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希望能进一步丰富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能为培养多类型创新型软件人才提供思路。
1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接下来,本文将从产业需求端、软件种类布局、学科交叉发展、产教融合、赛事活动、创新创业平台搭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等7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1从产业需求端来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
目前,社会对软件人才需求旺盛,每年仅阿里、腾讯、科大讯飞、商汤、携程、百度等名企就招募大量的软件人才。另外,随着汽车无人驾驶的逐步发展,该领域的软件人才需求巨大。高校可以与这些企业合作,共同成立实验室、研发中心、实践基地等,由这些企业的资深高级工程师或者项目经理来担任负责人。通过将企业的优秀产品带入课堂或者实训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不少高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这也是一种可行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企业来说,这样既解决了用人问题,也能减少企业的招聘成本。对于学校来说,避免了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的盲目性。
1.2从软件种类布局来培养专业性创新人才
从全球来看,软件大致可分为操作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3大类。其中,操作系统软件包含PC端的Windows、Linux/unix、Macos和移动端的安卓、IOS、鸿蒙等。工具软件包含:①编程软件,如Matlab、Java、c、VC、PHP等;②数据库软件,如Oracle、MYSQL等;③办公软件,如Office、WPS等;④其他工具软件。应用软件包括各种管理系统软件、如ERP、OA等。在这3大类软件中,中国最为紧缺的前2种软件人才,尤其第一种。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核心的底层,是IT系统中的血液。随着华为鸿蒙移动系统的推出,中国在操作系统领域迈出了一大步。各高校应与华为共同成立操作系统实验室、操作系统研发中心、操作系统应用中心等,在鸿蒙系统上共同研发,建立更为完善的技术生态链。在工具软件中,中国在编程软件和数据库软件上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些差距。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侧重于某一个分支或者某一种软件,进行精细化培养,力争做细做精,培养出高端专业创新型人才,为开发出国产编程软件和国产数据库软件服务。
1.3依托学科交叉发展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存在内部的关联或者相互制约的关系,软件技术也一样。只有将软件技术与其他行业、其他领域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优势。单一的学科或专业通常具有较大的片面性或局限性,多观点、跨专业的探索,更容易站在更高的角度获得新的思想和认识。自古以来,人类的重大发现都是从几个不同维度、不同路线上交叉而获得的。科技创新需要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则更需要交叉融合。现如今,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如需要的人才既需精通软件研发,也需熟悉行业知识。以长江大学为例,长江大学是一所以石油为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在石油领域享有一定的声誉,该校在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将软件开发技术与石油行业相结合,形成了以石油为特色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在本科生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了一些石油类的基础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行业应用背景。通过一系列的学科交叉措施和教师综合引导,使学生具有使用软件技术解决行业问题的能力。
1.4在产教融合中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
在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下,软件工程专业应积极与企业对接,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实习、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人才评价体系上形成合作机制。通过线上线下途径,企业为学生授课,将最新的技术、最新的软件工程思维带入到课堂中,并通过一些实用的项目案例或者产品模型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企业对于学校输送过来的计算机类学生,应该提供实习环境、实习导师、实习计划、实习方案,全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实习结束,需对学生的整个过程和实习结果进行评价。对于在该企业实习的学生,企业应尽可能地留在本企业就业或者提供就业渠道,从而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另外,学校也应主动和企业在协同育人模式上进行探索,形成一套适应于本校的实施方针。
1.5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类软件类大赛培养创新型人才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推进,各种学会、协会、高校、企业和一些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每年有不少国际、国内和省部级等各种赛事,这些赛事能将具有相同爱好或者同类型技术的人聚在一起进行交流和探讨。举办赛事或参加赛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项目的创新性,这就要求参赛者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团队通过寻找项目,能极大地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以长江大学为例,在长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一直大力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大赛,如互联网+大赛、挑战杯、计算机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通过参加这些大赛,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其能明白自己的不足,让其明白国内外竞争者在做什么、在想什么,自己如何超过竞争对手。
1.6通过成立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创新人才
近年来,不少高校成立了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中心、孵化基地等机构,这些机构或组织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零号湾孵化中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发展和创新性人才培养。这些入驻科技园和孵化机构的团队大都是由在校教师和学生组建而来的,通过成立实体企业进行运营,这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检验的途径和方法。再以长江大学为例,长江大学于2014年组建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该学院是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实训、项目孵化、项目指导、企业加速服务、财税代账、投融资对接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平台,该平台一直承担着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活动,在长江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近年来,该平台每年举办了各种大赛,如互联网+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计算机设计大赛、大数据技术大赛等,并筹办了项目投融资活动,同时邀请国内外著名投资机构进行投资,已促使一大批项目和科技转换成果落地。
1.7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高软件人才的创新意识
理论指导实践,思维指导行动。当一个大学生有了某些创新思维,才能够采取相应的创新活动。因此,除了上述6种方式,高校还应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来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业以及创新创业需要注意什么。在现实的教育中,绝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受传统思想影响,只关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忽视了思维课程上的学习。在部分高校也存在类似问题,只注重学生每门功课的考试成绩、英语四六级成绩、考研成绩等,忽视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意义和过程不甚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校大学生是最年轻、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对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产品极为好奇和感兴趣,思想活跃,容易迸发出创新思路来。因此,高校应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路和创业热情。笔者在长江大学开设了“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创新创业课程,通过对比,接受了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其思想相对较为活跃,更愿意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软件人才作为国家最为重要和最高端的人才,更应该在人才培养中融入相关创新创业课程。
2结论
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也是不断提升国力的重要保障。培养具有创新型的软件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之所需,也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科技大国的强力支撑。本文提出从产业需求端来培养通用性创新人才、从软件种类布局来培养专业性创新人才、依托学科交叉发展中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在产教融合中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类大赛来培养建模创新型人才、通过成立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高软件人才的创新意识,对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该研究不仅能为普通本专业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提供借鉴,也能为机械工程、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工科专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微,陈罡,王云泽.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软件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J].数码设计(下),2020(2):195-196.
[2]沙有闯,袁明磊,李晨诚.新工科背景下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软件工程,2017,20(12):60-62,53.
[3]张爱玲,周世生.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8(6):29-32.
[4]宋友,张莉.新工科建设中基于问题导向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9(2):115-118.
[5]汤建国,汪江桦.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28):75-77.
[6]苑帅民,许曈,万青.基于“大创”项目的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3):95-97,101.
[7]周世杰,李玉柏,李平,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1-16.
[8]王国胤,刘群,夏英,等.大数据与智能化领域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9(4):28-33.
[9]张兄武.责任共担、四方联动:构建新型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27-131.[10]蒋海云,温辉,金继承.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的构建及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2018(3):103-110.
作者:陈应霞 单位: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