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1 16:44:29
导语:在会计专业教育范文3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引言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内人力资源必须要展开的重要战略措施。会计专业是一项包括了很多学习内容的专业课程,涉及经济、管理、统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将传统会计教育与会计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二、会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全新的思维模式及培养模式,打造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但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融合到具体的专业领域中,将传统的专业教育与其他教育融合,才能真正地发挥创新的作用。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会计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同时拥有专业知识及创新理念,更加快速地融入各行各业中。
三、会计创新创业融合专业教育的目的
1.培养全方位专业人才目前,各大高校院校都推出了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不同专业,其中财经专业就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科目,主要以培养各类型的研究及应用型人才为主。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注重知识和制度的学习,缺乏实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其在毕业后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2.提高人才就业率当下社会体系竞争较大,各类人才不断涌入市场,会计专业虽然拥有很大的人才缺口,但按传统教学理念所打造出的会计人才,已经无法完全融入现在的多元化就业市场中,想要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改革教育方法,融合其他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从而提高人才就业率。3.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目前,有很多学生毕业后希望自己能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来获得积极成就。传统的会计教学理念比较单一,无法让学生拥有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各项专业知识,因此需要在会计专业中融合其他专业知识,以及在创业过程中可以实际应用的专业技能,引导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意识,使学生成为全方位专业型发展人才,降低创业难度。
四、会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知识技能局限性问题会计专业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经济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创新或改造,学生在校期间也很难利用自身所学到的知识,为社会作出服务,缺乏相关的社会实践,不利于毕业后的自主创业。相比之下,其他经济商科类学生,需要结合现有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学习,并参与到市场的经营、管理、调研、分析方面,然而传统的会计教学,缺乏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技能学习。2.工作性质问题由于会计的工作性质原因,有国家颁发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注重教育记账、算账、报账等课程,缺乏灵活的变通。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人也认为会计工作不需要进行创新,只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流水线工作即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难度。3.师资问题有丰富经验的创业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想法和思路,并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但是在目前的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学师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教学理念范围内,大部分教师都没有相关的创业经验,也极少涉及其他专业的研究中,授课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时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和创业创新的热情。4.教育环境问题目前,国家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也不断推出了对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很多地方也创建了大学生的创业基地。但这些扶持政策比较针对本科毕业的理工科学生,高职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没有相关的支持扶持政策,增加了这类学生创新创业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会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方向
1.融合培养目标目前,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给人才设置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比如,高校财经专业主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而地方财经类高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为增强会计创新创业专业的教育,应将传统会计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需要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根据不同高校的培养目标来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2.融合培养方案目前,传统教育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地使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就必须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这就需要高校考虑到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制定完整的教学课程。需要将传统的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综合整理,并授予切合实际的实用型专业知识。3.融合课程体系目前,传统的会计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等。而这些课程现在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的需求,很容易被各种新型行业所淘汰,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就业及发展。需要针对课程展开实际应用,并加以其他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融合考核指标传统的会计考核指标,是以学生的文化课学习程度进行考核,没有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针对性考核。在这样的前提因素影响下,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减弱。因此,可以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分考核制度,让学生参加相应的考核并得到学分奖励。采用这种方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的积极性。5.融合课外体验传统的会计教学比较注重于书面知识和规章制度,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学生与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结合,学习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创新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掌握。可以带学生多参加一些相关的创业实习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6.创建创业基地目前,有很多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都设立了相关的创业园区、创业实训基地等,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础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可以组织成创业群体,并在学校允许范围内使用学校资源,鼓励学生进行创业项目申请。
六、结语
为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及创业成功率,应在学生入学时从源头抓起。总之,将会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当下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性,使其真正地成为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专业毕业生。
作者:张崇艳
会计专业教育篇2
会计属于重点专业,在高职类专业教学中最为繁琐,涉及内容较多。另外,该专业也是十分敏感的,其发展需要遵循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体现会计专业教学价值。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借助高职大数据优势,实现会计类高等职业教育新的突破,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品质。
一、高职大数据的应用与思考
随着科技进步,信息化教学逐渐深入,在高职院校中处于飞速推进的状态,网络学习平台功能正在完善丰富和完善中,开始被院校看重和使用,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学信息的资源库更加充实。正是因为这样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不足被弱化,同时可以看出课堂氛围得到改善,教学的内容与广度不同程度得到扩展。但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尽管教学成果喜人,却依然存在短板,例如:学习进度不受控、掌握知识的程度模糊,教师很难弄清。针对这些弊端,大数据开始发挥优势,在教育领域施展拳脚,结合现有情况看,SPOC和M0OC平台推广范围较大,属于大数据教学平台的代表,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效果十分突出。研究发现,在平台运行阶段,自动化采集属于核心优势,可以针对学习行为进行精准的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动化采集,这样便可以掌握以及多角度解读学生状态,记录专属学生的学习日记,通过辅助功能,提高在线讨论质量以及答疑的效率等。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开展更加深入以及细致的教学分析,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计划的严谨性和针对性,辅助学生们提高成绩,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让其和学习进度匹配。实践表明,这种基于大数据的高质量教学模式,推广价值较高,学生自主学习时,可以得到教师有效地帮助,从而催化学习热情,在多项措施辅助下,促使学生夯实基础,实现会计专业素养的优质提升。通过推行这种方式,可以告别灌输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行为,发挥教师作为辅助者的功效,让学生成为主角。
二、会计类高等职业教育亟须改善的问题
(一)现有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目前来说,提高就业率,帮助学生入职上岗是作为职业教育的最大心愿,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但实际却存在较大偏差,从高职院校走出的学生,无法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不能满足人才需求,导致脱节现象严重。通过了解发现,新时期会计专业人才标准与要求十分严格,需要综合能力较强,懂得会计核算这只是基础,还要具备管理知识,最好是懂得运用电算化,对会计信息化有深层次、多角度的了解,知道利用技术,提高会计实操能力。只有这样的人才,才会成为企业哄抢的对象,符合企业的根本需求。但现实情况却是职业教学阶段新技能方面的传授少之又少,再加上会计工作极为特殊,会涉及企业机密,所以校企合作开展存在障碍,协同培养人才方面不和谐的现象显著,已经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成熟。
(二)学生欠缺大数据操作能力
结合现状了解到,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升级、转型期,各领域企业需要结合自身重视并强化管理会计。从目前来看,会计专业学生时代意识并不敏感,数据收集、整理等能力有待加强,研究、财务报告编写水平不足。在大数据影响之下,数据处理能力提升速度缓慢,只会单一运用Excel表格,不懂得如何借助大数据和充分运用网络资源等。另外,会计类课程教材内容同样没有渗透大数据技术,重点全部在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方面,再加上,教学时间有限,会计专业实操性得不到机会提升,时间浪费现象严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教师实践水平有待提升
会计类专业教师,虽然理论扎实,教学能力出色,但关于实践,却明显经验不足,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降低。从现阶段了解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主攻方向依旧是财务会计,在管理会计培养方面有所欠缺,与企业需求不符。
三、教育创新发展途径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实践表明,在具体的人才培养阶段,除了基础性专业知识和配套的技能外,需要结合企业需求,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性、针对性培养,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变化节奏,贴合企业人才需求。虽然学生刚毕业,无法顺利到达管理岗位,但在普通岗位中,依旧可以凭借出色的能力,获得企业的认可。在了解以及发挥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要搭建相关的财务法律规律知识框架,同时灵活应用税法体制,将财务核算、预测进一步优化。为了培养出色人才,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和企业的匹配度,在现实教学中,需要更新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以了解行业发展形态为前提,在基础课程中,加入云计算等教学内容,借此辅助报账、查账、做账,完善财务流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阶段,高职院校要全面分析与多角度调查人才实际需求,合理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将高职院校打造成为社会价值较高的有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二)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大数据背景下,作为会计人员来说,综合预算管理的实现,是最为重要的目标。会计人员这方面能力的升级,能够促使资金管理流程清晰,得到系统化管理,同时加强监管效果,从而科学控制成本。基于此,高等职业教育想要发挥人才培养优势,需要在实际设置课程阶段,增加新的内容。在原有教学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关键性数据的能力。在日常课堂中,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现状,提供给学生专业性较强的学习网站或平台,针对学生能力的不足,积极开展数据运用实践类活动,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对网络抱有热情,在会计专业知识中融入移动智能技术,提高财会工作品质。运用大数据平台去深入挖掘财务资源,强化学生思想意识。此外,针对学生财务报告编写水平低下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详细步骤进行规范,通过报告编写能力提升,体现出学生的素养。基于这样的前提,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在原有课程中,增加统计、管理等相关课程比重,可以通过选修课程多角度、全方位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能力,实现多种素养的提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利用课堂讲解时间(比较有限的),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通过多种资源整合和教学手段优化,催化学生探索热情,辅助学生获得优质的学习资源。除了以上方法外,微博、QQ、微信等都可以作为教学渠道,通过合理利用,全方位、多角度向学生推送实用性强的会计类知识,基于大数据,促使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增强,获得理想教学效果。
(三)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
在新的历史时期,想要提升会计教学的品质,不断开发新的培养渠道,教师团队搭建同样要高度重视。但目前来说,这方面工作比较停滞,存在较大的不足,由于教师能力不足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学生毕业后,实践企业、岗位选择局限性较大,预期的实践效果被弱化。除此之外,当代企业中,也有不少企业不愿配合,相对轻视教师实践,没有将校企合作精神吃透,企业认为学院教师深入到企业中,会让企业成本增加,同时让教师进行实践并不能获得对等的效益,甚至会影响工作秩序,对企业机密也会构成威胁,所以多数企业对教师实践不是很欢迎。基于这样的前提,需要教师强化意识,将专业知识带到企业,形成辐射效应,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提高教师自身服务企业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主动走进企业,运用自身知识,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共同攻关,攻克企业发展难题,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走进学校,将现场难题带到学校寻求帮助,与教师合作共同攻关。现实表明,以此方式可以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且为企业提供契机,注入活力,帮助企业脱颖而出。与此同时,还应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随着人才需求加大,职业教育前景良好,目前人才培养方向正在向着专业化、系统化方向转型,对教师科研水平影响是积极的。大数据背景下,教师科研呈现出的特征如下:第一,科研奖励力度加大。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教师发表的论文重视程度较高,凡是获得科研获奖的,需要依据层次、级别的不同,给予相应的科研绩效奖励。通过奖励措施,调动教师科研热情,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第二,科研定量化考核逐渐完善。考核科研业绩时,需要尊重差异化,针对不同年龄、职称,设置不同考核标准,并结合具体的科研任务选择考核方案,是进行年度考核,还是采取周期考核。对一些表现积极,超额完成的要给予肯定,通过相应的奖励,催化教师团队热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师表现得相对消极,没有按要求完成科研任务,需要通过组织激励和关心,给予重点的指导,帮助其克服困难,提升绩效考核成绩。总而言之,会计类高职院校想要脱颖而出,在相关工作落实期间,需要以市场形势为依据,真正了解当代企业对高素质会计人员的需求,将综合因素考虑进去,不断优化专业课程,提高人才综合素养。研究发现,基于大数据的趋势,创新会计类职业教育意义非凡,可以从不同层面推动职业教育的革新,借助专业人才优势,帮助企业消除危机,平稳转型,从而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作者:伍伟 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专业教育篇3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科技与文明也在快速进步,各国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不断加深。1978—2018年近四十年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全球中国留学生比例位居世界第一,而会计专业又是留学生选择商科类专业中最热门专业之一。会计作为对经济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一门学科,是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截至2018年,我国1245所普通本科院校中,设置会计学专业的院校共有655所。会计专业教育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需求,近些年也逐步国际化。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使用双语教材对部分专业课进行双语授课,让学生感受国际化的知识环境。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通过对国外应用型大学德门学院访学发现,我国与西方国家应用型本科会计教学差距较大。德门学院商学院是较早获得IACBE(InternationalAccreditationCouncilforBusinessEducation)商科认证的大学之一,并且是通过IACBE会计专业认证的七所学校之一,教学以应用型、规范化、职业化为导向。IACBE秉承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基础的认证框架,要求成员院校建立成果评估体系,运用各种评估工具衡量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商科教学单位支撑办学的运行条件。通过统一的全面严格的评估取得认证资格,意味着对教学质量和发展前景的认可。通过对比研究中外会计教学的根本差异,深入分析西方国家的会计培养模式,找出他们培养的会计人才受到市场追捧的原因,借鉴其先进理念和方法,对会计专业教育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以满足社会高端会计人才缺口,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视野,为学生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外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现状差异
(一)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现状
1.课程体系当前,大学教育的核心在于课程体系的建立,而课程体系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我国高校会计课程有: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通选课、实习和论文。专业课课时占比为30%左右,但国际的专业课程很少设置,通识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课时占比较大,为总课时的一半,而实践课课时占比很少。专业教学偏重培育学生理论知识体系,而综合商业分析内容相对较少。传统过于单一的会计教育必将被其他社会或人文学科相结合的多学科教育所取代。[1]近些年来,会计教育者也认识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单一性问题,我国学科分类较为详细,单个课程的内容更具体,但不同的课程内容上重复较多,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也增加了学生负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我国高校多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吸收的教学方式,重教而不重学,过度灌输、缺乏引导,师生之间互动较少,教学班人数规模较大。[2]教学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将知识整理后转述给学生,讲解上较少深入讨论理论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应用场景。[3]教材中的知识点常常跟不上时代快速发展,缺乏前瞻性和较新的案例;对国际会计理论知识和发展很少讲授,学生缺乏国际化视野。实践教学内容和工具偏少,通过在学校实验室采用相关模拟软件模仿企业会计业务流程,但案例往往不够丰富,模拟软件和真实情况差异较大,缺乏应用场景,对行业的真实应用情况体验不够。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以出勤率和作业完成度来评估,占总成绩的30%左右,期末考试成绩占到70%左右,考试内容基本以考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综合分析案例和实务应用题较少或者较旧。最终造成了学生的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二)外国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现状
美国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是根据1986年美国会计学会Bedford委员会的报告要求会计专业课程设计应着重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造性的能力,有正确的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并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善于协调人际关系。西方国家大学商学院同样也分为通识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但必修与选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偏好方向灵活调整,且选修课占比较大。课程设置强调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综合应用,因此单个课程知识含量偏综合,科目设置相对较少。为了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改革高校的课程设置,事务所和企业都能参与教学改革,学校灵活调整培养方案,使专业知识与时俱进,提高就业率。在教学中,教师讲授是课程中的一部分,大部分课时根据课程性质安排实验、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分享、实务模拟。讲授的内容集中在重难点或一些前沿知识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答案,组织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课程的主角是学生,学生主动取得丰富的学习成果并向教师和同学展示,重视学习过程的产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课件和讲义较为精要,但会给学生大量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进行案例学习,并参与企业或社会工作实践,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索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学会应用知识。教学资料会选用一两本经典的理论教材,而欧美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案例丰富、实操性强,内容新颖;但教材并不是教学的全部资源,教师会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参考教材、报刊及影音资料,以了解社会经济活动;还会设定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主题,布置分析作业或论文等,让学生熟悉会计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鼓励学生选修多学科课程,实现跨学科知识融合,以了解会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课程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期间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有演讲、作业、小组作业、小测验等形式组成,一般占学生总成绩的40%左右,期间的几次考试和期末考试一般占总成绩的60%左右。
二、采用IACBE国际商科标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会计专业改革效果显著,长期以来不断改进优化专业建设,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培养“国际化高端卓越会计师”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参照IACBE的能力要求:沟通能力、商业道德、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专业知识能力、全球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等,要求学生在精通中国会计知识理论的基础上,拥有国际化视野和解决国际财会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中外合作形式的实施路径
为打造国际化高质量应用型会计人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对同是获得IACBE商科认证的德门学院进行了访问,探索出融合中外合作会计学专业的本科教育模式。会计专业依托本系现有的教学资源成果和师资力量,引进德门学院优质教育资源和培养模式,创新采用“4+1+1”模式。将原国际会计方向改为国际注册会计师方向,与现设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方向并列。按照国际一流的国际会计行业标准,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本专业的国际化、职业化特色和声誉。第一,在学制上采取“4+1+1”即“本科+硕士+职业”全面培养模式,学生大学本科四年均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学习,由于学校和德门学院均被IACBE认证,因此易于学分互认,减少学校学分互换障碍。毕业后可以豁免GMAT考试直接攻读德门学院,缩短留学时间,适合学生水平。第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与德门学院合作创新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采用英文教材和讲义,实行全英和双语教学。学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不仅能系统掌握中国注册会计师理论体系,也能学到国际上最新的会计理论方法,使其在国内外都能有较好的专业交流水平。第三,在课程设置方面,会计课程必须培养与职业相适应的会计核心能力。中外合作会计专业是单列国际注册会计师方向教学计划,在现有会计专业基础课程和6门中国注册会计师课程方向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保留大一和大二的计划学完CPA的核心课程,夯实会计专业基础。从大三开始将部分专国际注册会计师创新班在进行双语或纯英语课程教学中,前期要对学生英语进行强化,通过前期的雅思英语强化训练,使学生基本达到雅思6.5分以上的阅读水平。教学中,采用外国原版资料和教师编写的英文教案,全英和中英双语授课,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在授课过程中,及时补充美国准则和国际准则差异,中国准则和美国准则差异,使会计人才知识基础更加牢固。在教学过程中和德门学院教师定期研讨教学近况,研究教学方案,借鉴西方会计教学的方法,特别是在案例分享上,获得外国院校最新的教学案例资源。会计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未来社会则更需要复合型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改革教评学制度,融合我国会计教学现有思路,促进提升学习效果和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志军,熊筱燕,刘明.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J].会计研究,2004(9):72-81.
[2]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4):77-81.
[3]张俊超.推进从“教”到“学”的本科教育教学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2(8):104-108.
作者:李岩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