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田径教学论文3篇

时间:2022-12-27 10:53:00

导语:在小学田径教学论文3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田径教学论文3篇

小学田径教学论文篇1

一、问题教学法在小学田径课堂中的价值

(一)培养小学生质疑的能力问题教学法的初始阶段就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所谓质疑的能力就是在问题中寻找问题。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呈现的片段化问题中发现细小的问题点,教师引导学生从片段化问题或者整个问题中寻找一个一个的小问题,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设置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二)培养小学生解疑的能力问题教学法是通过问题的设置,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通过问题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寻找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这是问题教学法设置的目的。教师只有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来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才能体现问题教学法的价值所在。

(三)培养小学生释疑的能力问题教学法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释疑的能力,问题是存在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在问题教学法的引领下,能够从最初的质疑能力发展到解疑能力,再到最后的释疑能力。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生在问题教学法的培养下,在对待问题时,能够主动回答问题,能够积极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问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体现。

二、问题教学法在小学田径课堂中的实践运用

(一)在问题驱动中,迫使学生“身动”问题的提出,最终需要得到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再进一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得出更深一层的答案。在问题驱动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操作中,从而促使身体主动探索未知的学习,体育教学亦是如此。如小学田径中蹲踞式跳远练习,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利用跳跃的动作?我们身边有没有什么动物会出现跳跃性的动作?这样小孩子们会积极地开动他们的大脑,他们会通过平时的观察或者实际看见过的景象来回答。如我们会在什么时候运用到跳跃的动作?学生1回答: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会选择跳跃过去。学生2回答:遇到横沟的时候,会跳跃过去。学生3回答:在遇到泥坑的时候,也会选择跨越过去等等。那么你们有没有见过什么动物会运用跳跃的形式进行活动的呢?学生踊跃回答:青蛙在地面上一跳一跳的,很像跳跃的动作。袋鼠前进的过程中也是一跳一跳的。小兔子也会出现跳跃的动作等等。教师通过情景教学法,在场地上布置不同的器材,如1号场地画上不同的方格;2号场地铺上距离不等的垫子;3号场地用横杆拉上橡皮筋。教师组织学生在不同的场地上自主地进行不同的跳跃形式,1号场地进行跳格子练习,2号场地进行跳垫子游戏,3号场地进行跳跃橡皮筋游戏。这样学生在问题设置的引导下,能够主动的参与到不同场地的练习中来,让小学生的身体真正地动起来,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体育运动过程的快乐,这也是问题教学法赋予给学生真实体验的价值点所在。

(二)在探究展示中,促使学生“心动”教师将问题抛出,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也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这一过程不仅保证了学生身体积极参与到运动中去,还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心理、情感及意志在探究展示中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如小学田径蹲踞式跳远学练,教师在设置一定的问题,学生通过上述积极主动的回答之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我们在不同的场地上进行不同的练习之后,有没有什么新的学练方式可以发展我们的跳跃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学练、不同人数合作学练、不同姿势学练等形式,帮助学生在不同形式学练中促进学生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如学生可以两人一组共同跳跃3号场地上的橡皮筋,或者3人一组共同跳跃3号场地上的橡皮筋。通过同伴之间的相关合作学练,可以从合作与竞争的角度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与合作的情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继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精神。再者,通过加强学练难度,比如拉长2号垫子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的心理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不是光靠教师口头语言的鼓励就能够有所提升的,这需要学生在实际学练中通过遇到真实的困难挑战,才能够真实地感悟与提升,学会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培养面对困难时沉着冷静面对的意志品质,这也是问题教学法塑造小学生的价值点所在。

(三)在多元互动中,驱使课堂“生动”体育课堂的组成不是单一的,而是由教师、教材及学生组成的多元体。体育课堂效果的呈现是在教师主导的作用下,通过形式多样化的课堂学练形式、课堂组织形式等,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下共同呈现的。因此,多元互动下的体育课堂才会具有生命性、动态性。如小学田径蹲踞式跳远教学,教师运用形式多样的场地器材,比如用横杆拉上橡皮筋这种形式,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调整练习的难易程度,同时,教师可以参与到不同组别的学练中,跟学生融合为一体。在相对较难的场地上学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一起共同完成挑战,这样也会增强课堂学练的积极性。如在3号场地上,教师可以增加横杆之间橡皮筋的高度,教师可以站在橡皮筋的正前方,待学生跳跃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外力辅助,以帮助学生完成高难度的跳跃。教师通过帮助与保护的形式,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有效提升课堂学练的互动性。

作者:张惠明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小学田径教学论文篇2

一、借助其他运动项目,释放多彩田径魅力

单一的田径运动可能会稍欠新鲜感,教师可以借助其他运动项目,让田径运动释放更多魅力。以田径运动中的跑步为例,教师可以与跳绳结合。比如,跑步跳绳运动。让学生们一边跑步一边跳绳,在跑跳的基础上,再加上追逐。在四百米的环形跑道上,每隔五十米为一个跑步位,四个人根据这个站位来开展追逐,看彼此间的距离谁能拉得最小。在这个追逐跑跳绳运动中,田径与跳绳进行了结合,学生手中握有跳绳,目光又朝着前方有自己要追逐的对象,这显然比单纯要求学生绕着操场进行田径训练来得更有趣味。比如,原地跳与跳绳结合。在田径运动中,“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比如跳远和跳高,它都对学生的弹跳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跳绳运动中,弹跳也是一个技术要点,如何能够让绳子翻得飞快但又不会绊脚,就需要学生去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开展双人跳绳、三人跳绳、多人跳绳等,运动因为有伴而不觉孤单,学生也更容易坚持。实际上,跳绳这一运动项目本身也非常受学生喜爱,除了传统的跳法以外,还有很多有趣好玩的花样跳绳,各种各样的跳法能够不断地创造出跳绳新鲜感,如果教师能够抓住田径与跳绳的共通之处,通过这种方式来开展趣味田径练习,无疑会提高田径运动的吸引力。

二、创新体育游戏玩法,呈现趣味田径形式

游戏几乎对每一个小学生都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既然如此,教师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设计田径运动,通过田径体育游戏的方式,让田径的趣味性呈现出来。以六十米和一百米这类短距离跑步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体育游戏:拉手跑,以两个人或者三个人为一组,在拉手跑时,步伐要尽可能一致,或是具有一定的速度优势,或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即大家跑步时非常协调,不会有的快,有的慢)。绑腿跑,以两人三足或者三人四足的方式来跑,这个就非常考验彼此的默契度和配合度,稍加不慎,其中的一个人就有可能因为跟不上或者过快而让队友们都摔跤。障碍跑,教师可以在跑道上设计若干种障碍,让学生们在跑步过程中翻越跨过各种障碍来跑步。在体育游戏中,除了运动本身是以游戏的方式来开展外,教师还可以尊重游戏“有输赢”的特点,设计游戏赢家的奖励和游戏输家的惩罚。游戏赢家的奖励一般可以是降低游戏难度,比如一个组有五个人依次完成一轮游戏中的各个子游戏,假如最后是三赢两败,那么就是赢一局,赢家可以任意挑选对方哪个选手来参加下一轮的游戏,或者为本组的下一轮的其中一个游戏减少难度(如增加时间或者减少里程等)。游戏输家的惩罚一般可以是完成规定的体育动作(如仰卧起坐十次,俯卧撑十次,往返跑两次等)当体育游戏有输赢之分时,整个田径运动的过程就会变得更加刺激和好玩。

三、增设主题校本课程,开发多元田径内容

一般来讲,每周的体育课都是两到四节,相对比较有限,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田径能力的,提高学生的田径兴趣,教师需要在课外的时间多下功夫,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进来,考虑到此,学校可以增设主题校本课程来开发多元田径教学内容。田径运动是由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项目及其由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项目,种类非常丰富,但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不能全部在课堂上教学,那么,就可以在课内教学的基础上,以校本课程来作为补充。以“走”为例,“竞走”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田径项目,但其实它在奥运赛场上占有一席之位。竞走并不是看似简单的“日常走路”,而是有着强烈的、鲜明的节奏感,且协调性要求高,长期练习竞走的爱好者走起路来常常表现得更加轻松省力。学校可以将竞走这一类在课内不被重视的项目设计为校本课程,再进行包装,比如给竞走课程起名为“陆地芭蕾舞”等,让课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校还可以鼓励对田径感兴趣的学生拉动更多同学报名参加,一起快乐运动。

四、围绕体能素养提升,设计田径体能关卡

田径运动是融合了走、跑、跳跃﹑投掷等内容,是范围比较广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教师可以将田径各项目都通过体能综合拉练的方式串联在一起,围绕着体能素养提升设计田径体能关卡。比如,在一个四百米的路程中,先后设计四个关卡,每个关卡是不同的田径子项目,如跑步,竞走,跳远,跳高等,学生在一个训练周期中,先后体验若干种项目,在熟悉了项目内容后,最终参与到体能闯关赛。体能闯关赛会按照难度等级来分别设置不同的关卡,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能水平闯关,看自己的水平在哪一个层次,这既是学生自己对自己发起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学生和教师检验田径水平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闯关水平相对客观地做出学生体能评价,找到学生田径的优势项目和薄弱项目,有的放矢地去突出强化优势项目,提高薄弱项目,助力学生体能的稳步提升,学生也可以在体能闯关中培养核心素养,在后期的训练中,改善训练的目标和方法。

五、大胆运用信息技术,打破田径僵化印象

本文在开头就提及到,当代网民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小学生将手机、网络作为娱乐的工具,教师与其强硬地进行纠正或者禁止,倒不如巧妙地去引导,在田径教学中大胆运用信息技术打破田径在学生认知中的僵化印象。比如,在网络上搜索趣味田径短视频,尤其是教学类的,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带着学生一起以这种趣味方式开展田径训练。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拍摄训练时的短视频,将学生们在训练中动作完成到位的素材归为一类,将学生们在训练中“出糗”(前提是没有任何嘲讽性质的,不会伤害到学生自尊心的)的素材归结为一类,两类素材分别用两种方式来进行剪辑,以趣味地、好玩地方式来呈现。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在引得学生捧腹大笑的同时,还能够以这种幽默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自己在田径运动中的表现,对照别人,审视自己,以轻松的方式来发现自己田径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在后期训练中加以改进。当教师能够以这种轻松幽默的风格来呈现田径训练中的亮点和痛点时,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也更加容易坚持田径训练。客观来讲,小学生处于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强烈的阶段,对很多事物都抱着跃跃欲试的态度,但是部分学生又有着“三分钟热度”,对某一事物或者某一活动怀有长期的兴趣并且能持之以恒地学习,这也是令不少教师感觉到头疼的地方。要想尽量降低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从根源——学习内容出发。以田径为例,田径运动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相应地,也就缺少了一些新鲜感,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多种方法,以多个角度来采用创新性教学思维,为田径教学注入更多新鲜活力,打造趣味田径课堂,不断地释放田径的趣味性,让学生们感受到田径的乐趣,那么其运动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就会更高更好。立足于此,教师可以在尊重田径项目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适度并适当地做一些突破和创新,让趣味田径能够引发学生的欢声笑语,助力学生健康快乐地运动和成长。

作者:李昂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长江路校区

小学田径教学论文篇3

一、简述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分层教学实质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一个班级具体的学生情况,将学生划分成不同水平、不同等级的学习小组,并根据各个小组之间的实际运动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去追求自己的学习目标。分层教学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还可以点燃田径课堂气氛,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让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更加和谐。

(二)分层教学在田径运动中的应用学生之间的各方面能力都存在着差异,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标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群体的积极性。比如在小学田径运动学习中,教师应当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让学生们都能够进入到自己的发展区,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育核心素养。

二、分层教学在田径课堂中的应用优势

(一)可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分层教学中,体育教师会正视学生在身体素质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根据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如面对一些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安排他们开展相对基础的学习与训练,想办法提升这部分学生的基础能力,而针对学习能力、身体素质都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将提升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来制定高阶的训练计划,让这部分学生的知识储备、运动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二)可有效激发出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在分层教学中,体育教师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安排与之匹配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程更容易受到大家的青睐,自然能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学生田径训练的主动性也会更高,不但可提高自身的训练效果,还能使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而感受到田径运动的魅力,更喜欢上田径课程。

三、分层教学在田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个体化分层,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如果想要在实践过程中顺利开展分层教学,首要前提是教师对学生个体之间进行科学的分层,在分层的基础之上,为学生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与计划。为了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教师可以参考学生在日常课堂中的表现、对田径运动的喜好以及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等,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划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的学生体育活动能力较强,且对田径活动表示出了强烈的参与兴趣;B组的学生身体素质中等,对田径运动的参与兴趣一般;C组学生则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较弱,对田径运动兴趣不大。将学生进行分层,并不是指要将学生进行三六九等划分,分层教学的主旨是依据学生群体之间不同的学习能力、运动能力,在兼顾了他们个人的喜好与意愿的同时,对其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此分层教学本身就不可能是固定的。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喜好及意愿发生了转变,那么对应教学方案也应该有所改变,总的来说就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之上的表现,随时对分层教学方案进行调整。若发现某一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则他归属的小组学习此时已无法满足他的发展需求,就应当将这名学生重新划分到要求更为严格、标准更高的小组中;同样的,如果有学生的能力出现了下滑,目前的小组学习可能会让他感觉到十分吃力,那么也可以将其划分到要求与标准都相对较低的小组中,保证学生不会对田径运动产生畏惧心理,让所有人都可以体会到田径训练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分层,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训练需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分层,体育教师在设计、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注重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并且教案不可一成不变,应当随着教学目标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就是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能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制定与之匹配的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分层,以此契合不同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并有效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立定跳远的训练时,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能基础,将教学目标任务分成短期、中期、长期三种。如体能较好的为A组,一般的为B组,较差的为C组,针对A组,可以要求他们跳远的距离尽量达到1.8米以上,且动作规范、标准;针对B组,则要求其跳远距离争取达到1.7米以上,且动作要基本到位;针对C组学生,由于其基础差、能力弱,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任务时,需侧重于学生的跳远动作要领的掌握,目标距离可设置为1.5米。当然,这些要求并非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自己的表现及意愿,对教学的目标任务进行不断调整,在提升学生积极性与参与主动性的同时,还要确保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教学内容分层,提升学生的训练质量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习惯利用教材的引导,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工作,少有教师会考虑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分层。不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就无法充分发挥出分层教学的优势,难以让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实现自我提升。然而在分层教学中,作为学科教师不能仅仅注重教学的目标进行分层,还要思考如何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分层,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分层教学的优势。所谓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必须保证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发展性以及创新性。基础性是指要引导学生完全掌握学科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内容,完成课程上的基础要求;发展性则要让学生在一定的学习基础之上,进一步认识、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创新性则是要求学生群体在熟练掌握了相关田径技巧的同时,对所学的内容有所升华,将知识内化,使其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而在分层教学中,基础性、发展性以及创新性都需要实现高度的契合与融合,这就好比是游戏中的打怪升级,只有一步一步地朝前迈进,才能够带领学生领悟田径运动的魅力,才能创设出良好的运动学习氛围。总之,利用分层教学不仅可以点燃田径课堂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阶段学生个体间的特点来开展教学工作,可以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下提升不同基础、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整体都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文博.浅析小学田径分层次教学的有效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4):147-148.

[2]李世镇.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与分层次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04):163.

[3]刘旭军.分层教学法在学校田径课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09):174+176.

作者:薛倩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姑苏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