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零售企业市场营销探究3篇

时间:2022-12-28 10:19:35

导语:在零售企业市场营销探究3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零售企业市场营销探究3篇

零售企业市场营销探究篇1

一、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的差异

(一)沃尔玛从1996年在深圳开设第一家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店至今‚沃尔玛已经在华开设了46家商店‚并逐步由沿海向内地蔓延‚形成了华南以深圳为中心‚西南以昆明为中心‚华北以北京为中心‚东北以大连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格局。薄利多销政策是沃尔玛获得成功的根本。沃尔玛推行的每天低价策略有别于其他商店‚主要差别在:其他商店往往是在新商品刚上货架初期将销售价格标得较高‚而过一段时间则以50%、70%的高比例折扣降价出售‚以吸引顾客‚沃尔玛则是在一开始就标出低价‚让消费者每天得到低价格商品‚从而使顾客感到这是实价。除此‚沃尔玛还拥有最先进的信息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投入大、功能全、速度快、智能化并且全球联网‚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采购管理、分销管理和存货管理。沃尔玛被称为零售配送革命的领袖‚其独特的配送体系大大降低了成本‚加速了存货周转‚成“天天低价”的最有力支持。

(二)麦德龙德国麦德龙1996年10月在上海开设中国第一家C&G即现付自运制仓储式会员制商场。他以“大量消费、低价商品、特殊服务、公平交易”作为自己的经营方针。仓储式商场的销售价格一般低于市场价格的20%以上‚毛利率在8%左右。麦德龙在中国市场C&G的业态定位引领了国内批发市场营销趋势‚也填补我国传统批发业忽略的中小型零售商的需求空白‚同时其定位强调“有限顾客”和“有限利润”‚主要瞄准集团消费者和中小商店批量购买者‚其营销理念主要是针对专业客户‚比如小型企业、零售商、餐馆、机关团体、政府部门等等‚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

(三)家乐福家乐福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6年之后实现在中国市场上快速发展‚跃居为中国最大的外资零售企业‚这一成果取决于家乐福对中国内地市场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从而实施风险扩张战略。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家乐福已在沿海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基本完成了战略布局。家乐福在选址、布局、经营上都颇具特色‚深深地吸引了超市附近的大批中等收入的消费者。家乐福店址一般设在发展迅速而繁华的地区‚周围消费能力较强。家乐福选择了具备食品超市和百货商店双重功能的大型综合超市‚因此‚他会把8000平方米左右的卖场分为大小差不多的两部分‚一部分是日用百货、文娱体育用品和家电‚另一部分是各类食品‚包括农贸市场的果、蔬、鱼、肉。全部商品都供顾客自选‚另外再在家电和生鲜食品部设立几名服务员给顾客讲解示范或划价等。这些都给顾客提供了舒适的购物环境和一次性采购家居用品的满足感。

二、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营销战略的共同特征

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不断拓展领域、扩大规模‚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营运模式‚在品种管理、存货管理、物流管理、客户管理、卖场管理等方面显现出丰富的经验‚其共性主要表现在:

(一)标准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跨国零售企业营销成功的精辟之处在于正确处理全球标准化与地方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把握全球思维与本土操作的运行规律‚凭借标准化达到低成本运作的规模经济‚凭借本土化进人异地市场‚融合地方文化‚显现竞争实力。标准化运行方式是跨国零售企业一贯坚持的准则‚他们具备整体营销管理系统‚在经营理念、机构设置、业务流程、建店选址、卖场陈列等方面具有相对固化模式。跨国零售企业在坚持标准化运行方式的同时一般也都贯穿本土化操作手段‚其竞争优势也参照各国国情。

(二)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零售企业大多实现供应链管理。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集合为一个整体‚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进行控制‚在供货、补货、存货等方面反应机敏、行为迅捷‚具有较高营销效率。以高新技术支撑的供应链系统使跨国零售业绕开中间环节‚直接从厂商进货‚且是全球化适销品类的批量采购‚在货源方面占尽先机‚为销售终端压低价格提供较大空间。近年‚跨国零售企业一方面坚持决策一体化‚实行集权型采购、分销管理;另一方面基于国际贸易与零售业务所需‚开始整合中国市场的供应链‚不断加大中国市场的商品采购力度‚且在经营中保持良好信誉。

(三)信息化的客户管理近年‚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强化客户管理力度‚首先通过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与客户之间彼此关注、相互吸引‚意识到对方存在且能够互为所需、互相促进;然后通过登录客户的基本情况‚对客户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而在多项领域构架互惠、共赢的桥梁;再后通过记载客户消费信息‚加强与客户的联络与沟通;最后根据重要程度对客户做出筛选‚从而确定目标客户范围‚满足其个性需求‚建立相对紧密的联系‚以此拉动营销能力‚提升营销质量。

(四)成熟的自由品牌商品伴随跨国零售企业的布局设点‚其PB商品也在中国市场上大行其道:家乐福牌面包、麦得龙隆牌酱油等。自20世纪70年代法国家乐福开发PB商品以来‚许多跨国零售企业涉足这一领域‚相继开发“价格诉求型PB”‚“NB模仿型PB”和“高附加值PB”等。近年‚跨国零售企业强化品牌战略‚将商品品牌与门店品牌融为一体‚以门店名称命名PB商品并在该店出售‚将门店良好形象注人到商品中去‚借助于门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广PB商品‚顾客对门店的信赖在其购买行为中演化为对PB商品的接纳‚而PB商品的成功反过来进一步提升门店的形象和信誉。

(五)有效的卖场促销技术跨国零售企业的卖场促销充分显示营销技术的成熟。研究本土市场需求特征‚凭借谋略和技术以恰当的产品组合‚灵活的价格体系‚丰富多变的商品陈列与布局营造卖场气氛‚激发购物情绪‚提升卖场销售业绩。近年‚跨国零售企业中国市场的卖场促销显示出本土化运作手法‚刻意研究消费习惯‚在商品结构、价格组合和卖场陈设、布局等方面注意中国多种民族文化背景中的消费倾向与特征‚把握消费心理动态‚以需求为导向统筹商品结构及其价格方案‚运用现代资讯技术控制进、销、存成本‚提升卖场业绩‚以此保持营销竞争中生机与活力。

三、对我国零售企业的启示

跨国零售企业依托营销环境、整合营销资源、调动营销能量‚在组织系统、战略管理系统和业务流程系统等方面刻画出强势营销的核心能力‚为我国零售企业步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提供了借鉴经验。

(一)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要与行业竞争态势相协调当企业处于静止的、竞争相对不足的状态之时‚企业生存的主要方式是巩固和发挥固有的竞争优势;当企业处于动态的、完全竞争的状态之时‚企业发展的源泉在于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建立起独立、持续的核心能力。跨国零售企业全球化营销运作加剧了零售业的竞争程度‚行业发展现状已表明非常接近完全竞争态势‚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之下‚无论处于何种竞争位置的零售企业‚只有通过培植核心能力‚才能寻找到自我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要与目标市场竞争环境相适应目标市场各异、竞争环境的不同‚如文化、收人水平、消费习惯、政策导向等都影响着营销运作的成效。跨国零售企业异地营销须加强与目标市场交流与沟通‚坚持标准化与本土化并举的操作模式‚调节自身核心能力‚确定长期发展战略‚甚至需要以短期利益为代价换取企业目标市场上的长足进步‚只有与目标市场的竞争环境相适应‚保持耐力与活力‚才能显示出经久不衰的竞争能力。

(三)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要与竞争趋势一致知识资本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本形态出现‚使企业的竞争理念与竞争形式产生了重大变化。具有创造性、延展性、难以模仿性的知识资本及其整合构成了现代企业的核心能力。跨国零售企业营销拓展要遵循竞争规律‚以创新姿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追寻科技成果、运用高新技术提升商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速率‚实现业务流程产业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领先、才能获得相对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相比之下‚我国零售企业还处于发展过程之中‚正在积累经验‚大多数在营销系统、营销模式和营销效率等方面还很欠缺‚因此我国零售企业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以提高竞争力。

四、我国零售企业深化营销力度的措施

(一)提升营销理念我国零售企业的营销观念处于混浊状态‚遭遇了中西方营销思潮的撞击。面对跨国零售企业的竞争‚一定要提升营销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零售市场的竞争局势‚确立信用观点、规则观点、机会观点和创新观点。唯此‚我国零售企业的营销思想才能跨越到崭新的境界‚具有发展潜力与后劲。

(二)强化营销制度我国零售企业习惯于计划经济下的营运模式‚缺乏市场机制下营销运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其营销制度空洞、松散‚无法约束自身的营销行为;组织管理不健全‚缺乏运行功效;商品管理不合理‚缺乏监控措施;资金管理不到位‚缺乏制度保障;卖场管理不科学‚缺乏出货经验。面对跨国零售企业的抢滩站位‚只有规范进货制度、仓储制度、销售制度、财务制度和用人制度‚我国零售企业才能形成稳定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

(三)变革营销方式我国零售企业的营销方式尚处于转型阶段。在新经济力量的推动和驱使下‚我国零售企业在提升理念、强化制度的同时需要采纳先进的科技成果变革陈旧的营销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营运流程控制;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建立科学管理系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虚实结合开辟网络营销;运用现代商贸技术‚提升交易质量、超越营销业绩。唯此‚才能在进、销、存各个环节降低成本‚保证商流、物流、信息流的贯通与速率。成熟的理念、严谨的制度、科学的方式‚能够使我国零售企业走出慢营运、低效率的误区‚摆脱弱势营销的低迷状态‚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自身的营运模式‚加快融通资金、扩大规模、塑造品牌的进程‚加紧海外市场连锁运作的步伐‚加速做大做强‚凭借核心竞争能力与跨国零售巨头抗衡。

作者:李静 单位:津商业大学文科实验中心

零售企业市场营销探究篇2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市场经济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线下行业相结合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又一常态[1]。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也对实体门店的客流和营收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国务院提出推动“产业数字化”“互联网+流通”“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激活消费新市场”等政策建议,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正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并赋能传统零售业态和新兴零售业态,以实现数字化转型[2]。

1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的特点分析

首先,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的主体非常多元化。传统的市场营销体系中,企业会处于市场营销活动的中心位置,扮演着市场营销的主体角色,虽然传统市场营销体系下消费者会对企业的宣传广告视而不见,甚至采取屏蔽的方式来回避宣传,但这正好说明消费者在整个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处于被动地位。在当前互联网时期,企业会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广告宣传,每一个消费者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利用互联网方式表明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质量、数量以及性能等,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所占据的市场营销主体地位已经不复存在,相反消费者的意见对于市场营销产生的影响会更大,因此也形成了市场营销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其次,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的对象会更加精准。传统的市场营销体系下,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展开调查的方式来划分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类型,但是仍然有一种泛化的分类,无法实现经济分管对象的目标。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及偏好,处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更容易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利用共同话题去吸引消费者,从而实现针对市场营销对象精准定位的目标和要求。

2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的趋势分析

2.1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策划会更加精准要制定出合适的市场营销组合方案。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对自身的产品设计、目标市场、价格、定位、促销方式等内容进行精准的评估和分析,之后完成优化重组,可以让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竞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也能够让企业的营销效果实现最优化。另外要建立以消费便利度作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组合方案,这种复杂的市场营销组合方案会导致消费者从接触商品到最终做出决策的时间拉长,在这个阶段,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特征会更加明显,同时,做出不购买产品的决定的概率会更大,因此企业就需要在制定市场营销组合方案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方便消费者购买,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方案,让消费者对于企业产品的价值认同感得到提升。

2.2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不断优化为了实现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一方面是制定出个性化策略,如今市场的多层次特点已经决定了市场促销的策略必须要更具特色,针对已经成熟的市场,要按照消费者的人数较多,以及覆盖面积相对广泛的特点来组织开展针对广大消费者的促销活动,而针对可能会成为消费者的潜在用户,则需要根据面展量相对较少的特点通过中间商进行促销,让市场中介的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次则是差异化策略的实施,不同的消费者可能有着不同的需求,而促销活动的重点就是要根据这种需求所具有的差异性来进行选择。

3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的变化

3.1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分析一方面,互联网+背景让企业的市场营销选择更广。可以在全球的市场范围中对于产品的价格、品牌以及信誉等因素进行综合对比和分析,去选择自己相对来说更加满意的服务,尤其是在网络营销的模式,能够给企业销售者以及消费者之间建立一对一沟通的平台,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以及个性化需要,为消费者提供相对更加专业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互联网+背景让企业市场营销的信息传输更加方便,生产和销售之间的联系会更加顺利和紧密,同时也会让产销体系更加全面完整,由于网络所具有的便捷性,企业的生产商能够在第一时间就搜集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使用情况以及一些看法,并根据这些内容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对产品的服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在网络中所具有的开放性能让互联网的受众更加广泛,偏好体现出差异性,获得不同的评价信息内容,这对于企业在开发以及创造产品的过程中获得的客观评价更有作用,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些更加公正的认知和评估信息。

3.2微观环境的新变化分析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变化。首先是消费者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消费时间变得更加多元化,体现出了明显的不确定性特点,消费者在消费时的时间已经不再局限在过年过节、白天到门店购物,而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网上购物。其次是消费者的消费主动性不断增强,他们产生消费和购物的欲望不仅仅是受到外在刺激之后进行的,而是在产生需求之后马上就能在手机上搜索相应的信息并完成购买。网络化的购买方式能够为目标群体提供更加快捷、准确、完整的服务信息和更加广阔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则是传统零售企业的市场营销体系产生了变化,包括理念、渠道、流程等等,理念方面主要是体现在企业不断创造新的顾客需求,从而达到留住老顾客以及同时吸纳新顾客的营销目标,企业会更加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利用口碑传播的方式树立企业自身的形象。渠道方面是指获取营销信息时更加依赖于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扩大门店规模、增加门店数量和壮大市场营销的队伍,这就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

4创新策略研究——以某企业转型为例

某企业是集团成立的专业化运营全资子公司,为客户提供自主品牌、联合品牌的终端产品及配件,其线下门店业务近年来发展受限,近三年来公司线下140多家零售门店的客流量受到巨大影响,导致部分门店关闭、大店缩短营业时间,零售收入大打折扣,但人工成本仍在支出,这对线下零售的发展来说是致命的。企业的线下门店在全省十几个地市分布较为分散,省部管理部门在基础管理上需投入更多精力及费用,房租、人工成本都是极大的支出项目,门店库存和资金稽核等风险也非常大。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司开启线上探索之路,逐步深入研究OAO(OnlineAndOffline)模式。

4.1开展多元网络营销渠道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必须要明确自身的发展现状,了解网络营销渠道的构建,通过电商网络平台的构建,实现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良性互动,掌控顾客反馈信息和成果。案例企业初步探索线上业务,组建线上运营团队,构造省内线上终端销售平台,并拓展全国互联网各大平台官方旗舰店,开启线上、线下直营销售、直播销售等多种形式,但是线上线下还尚未完全连通在进一步巩固线上后,案例公司开启探索线上线下融合之路,真正做到互相引流,最大化沉淀粉丝价值,构建起以终端商城作为产品、政策载体,输送供应链,通过线上线下流量池互通,实现形象、服务、营销、操盘与管控“五统一”,强化全渠道集中运营能力。主要方式如下:一是融通线上线下流量池,实体渠道通过粉丝转化留存,引流至线上沉淀。同时,线上通过贴补和福利来刺激用户分享,以获取裂变并向线下引流;二是融通线上线下订单流,实体渠道作为线上渠道订单的前置仓,实现下单即时配送;商城平台作为实体渠道的云货架,实现渠道无需备货、垫资即可开展全品类销售。三是重构合作分润模式,实现订单交互分润,以及用户沉淀的持续分润。对社会渠道及省内广大直销团队进行激励牵引。

4.2打造价格优势进行创意营销在现如今的互联网+背景下,信息透明度增加,市场价格成为各大企业相互竞争的重要因素。商家可以采取价格促销的活动方法,在促销的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创新效果,让消费者能够真正感受到企业的用心和创新的意义,通过企业对于目标价格的判断,采取更合适的促销活动,能帮助企业更好的占据市场中的关键位置,让市场的营销能力得到上升[4]。该企业作为集团的子公司,依托集团的合约优势,基于终端销售的基础上,拓展不同惠购、生态类产品等多品类,并打造多样化阶梯政策优惠,适配不同的消费群体,既支持了集团的主营业务,获取营收增量,又增加了自身的产品价格优势,是一举两得的创新营销策略。在企业的市场营销中,物流运输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营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要在物流运输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科学组织开展物流运输工作,增强物流运输管理的效果,助力企业市场营销目标的实现[3]。该企业在融通OAO模式的同时,积极塑造“2小时达”物流配送能力,建立订单预测模型,实现“预测-接单-实发”三线高度吻合,打造多模式物流交付体系,引入智能化设备,当日发货及时率从88%提至99.6%。

4.3合作关系创新市场营销如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融合,在此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需要重视新型营销合作关系的建立,将企业获得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让企业在产品的技术以及营销的模式等多个方面实现平衡和优势互补。还应当在企业遵循平等互助的原则下,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探讨,确保企业在相互合作过程中能够激发灵感,提出更多的创意和想法,让企业实现双赢的要求,这样的方式不但能保证企业的良性竞争关系,不至于为了达到各自占有市场的目的而恶性竞争,导致整个市场的秩序被打乱,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开拓营销业务的范围和市场,促进企业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5]。案例企业作为某国企集团设立的第一批专业全资子公司,既要做好自身门店的零售运营工作,又要积极发展系统内集团团队、兄弟公司的协同作用,更要努力拓展外部合作关系,依托线上平台和异业触点,打造传媒社群、个人推手,建立起全方位的合作体系,创新市场营销策略。

5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零售企业市场营销方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果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就必须要适当转变传统的思想,创新市场营销的模式和方法。对此,企业应对互联网的现状以及市场营销的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出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的有效方案,最终帮助企业实现转型。

作者:王春林 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零售企业市场营销探究篇3

一.零售企业与生产企业选择供应商的差异分析

(一)采购过程与商品视角如何来选择供应商,建立供应商池(VenderPool),并通过构建完善的供应商考核评估体系(KPI),来甄别合格供应商(AVL),发展优秀供应商,淘汰不合格供应商,最终提升供应商群的整体水平,以此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商业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人们在零售商品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促销人员,他们总是极力向顾客推荐某些同类商品,这些商品往往就是毛利润高的商品。与价格相比,零售企业更关注毛利润。

(二)采购的商品不同零售企业是为了确保有足够的商品销售给顾客而进行采购,采购的产品主要是产成品或终端消费品。因此,生产企业必须采购满足企业生产所必需的产品,而零售企业必须采购消费者愿意买单的商品。采购不只是寻找和开发培养合适的供应商,而是为企业寻求战略性的竞争力提升。成功的采购不仅依赖于采购人员出色的谈判技能,或者依赖于高水平的供应商管理水平,而是依靠采购对于供应市场的把握及其对供应商开发的正确选择和评估管理。由此,供应商管理由原来的“推动”式管理转向当今的“拉动”式管理,对采购的主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供应商选择与采购商等级升降级

(一)评价指标的建立对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研究最早影响最大的是G.W.Dickson,他通过分析170份对采购代理人和采购经理的调查结果,得到了23项供应商绩效评价标准。选择合作伙伴时,主要的标准是产品质量,98.5%的企业考虑了这一标准,这与国际上重视质量的趋势是一致的;其次是价格,92.4%的企业考虑了这个标准;另外,69.7%的企业考虑了交货提前期。价格是选择供应商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绝大多数企业都愿意选择能够提供质优价廉产品的供应商,因此通过价格计算采购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支付的成本。

(二)供应商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企业在进行物料采购时往往和供应商建立长期的供应关系,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企业采购的顺利进行而且还有利于企业减少不必要的采购费用。但是,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不意味着企业不用再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相反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应商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企业制定合适的采购策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然而,为了避免一期供应商的偶然性企业可以根据T期对各供应商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以后的采购策略。

三.企业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一般来说,采购人员通常从价格、品质、交期交量和配合度(服务)几个方面来考核供应商,并按百分制的形式来计算得分,至于如何配分,各公司可视具体情况自行决定:1.价格:根据市场同类材料最低价、最高价、平均价、自行估价,然后计算出一个较为标准、合理的价格。2.品质:批退率:根据某固定时间内(如一个月、一季度、半年、一年)的批退率来判定品质的好坏,如上半年某供应商交货50批次,判退3批次,其批退率=3÷50×100%=6%,批退率越高,表明其品质越差,得分越低。平均合格率:根据每次交货的合格率,再计算出某固定时间内合格率的平均值来判定品质的好坏,如1月份某供应商交货3次,其合格率分别为:90%、85%、95%,则其平均合格=(90%+85%+95%)÷3=90%,合格率越高,表明品质越好,得分越高。总合格率:根据某固定时间内总的合格率来判定品质的好坏,如某供应商第一季度分5批,共交货10000个,总合格数为9850个,则其合格率=9850÷1000×100%=98.5%,合格率越高,表明品质越好,得分更高。3.交期交量:交货率=送货数量÷订购数量×100%,交货率越高,得分就越多。逾期率:=逾期批数÷交货批数×100%,逾期率越高,得分更少;逾期率越长,扣分越多;逾期造成停工待料,则加重扣分。4.配合度(服务):配合度上,应配备适当的分数,服务越好,得分越多。将以上三项分数相加得出总分,为最后考核评比分数,以此来考核供应商的绩效。供应商评估主要有哪些控制要点?通常供应商评估的控制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商的安选及选择条件。2.供应商的品质保证能力的调查。3.供应商的样品品质鉴定。4.供应商评估内容及步骤的确定。5.供应商评估结论的审核与批准。6.合格供应商的批准。7.合格供应商档案的建立。8.合格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定期监督与考核。9.根据供应商定期考核情况,进行优胜劣汰或辅导。10.监督以及发现问题的处置。对供应商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哪些?对众应商的控制可根据物料采购金额的大小,对供应商进行ABC分类,好分重点、一般、非重点供应商,然后根据不同供应商按下列方法进行不同的控制:1.派常驻代表。2.定期或不定期到工厂进行监督检查。3.设监督点对关键工序或特殊工序进行监督检查。

参考文献:

[1]娄平,陈幼平,周祖德,袁楚明;敏捷供应链中供应商选择的AHP/DEA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邵晓峰,季建华,黄培清;供应链中供应商选择方法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作者:沈来平 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