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9 10:23:08
导语:在中职舞蹈教学探究3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提升教师素养
教师若想有效培养中职舞蹈生的舞蹈表现力,务必要从自身出发,思考如何有效提升个人的教学素养与专业能力。这样,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逐步了解到如何根据个人的教学短板进行补差,并融合个人的教学弱点进行强化。同时,在这一教学机制下,教师与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共情能力和共同发展认知。例如:教师在提升个人素养的时候需要对舞蹈专业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结合自身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知识掌握。这样,能够在丰富教师专业知识的同时让教师学习到更多、更新、更好的舞蹈专业知识。如,教师若想对学生进行民间舞蹈教学,需要先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人文风俗,然后需要对其进行有效融合,体现在课堂知识教学中。亦或者,教师还可以把知识内容糅合到自己的生活中进行设计与应用,通过感受舞蹈、体验舞蹈等方法,探索个人教学工作开展的新方法和新渠道。基于此,教师再对学生进行舞蹈知识的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二、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的教学与辅导过程中,教师务必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通过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对舞蹈学习的热情,且能够主动的感受、理解并学习如何提升个人的舞蹈表现力。这对于优化学生的学习认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民族舞蹈教学的时候,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先结合不同民族的风采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如,在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维吾尔族的文化元素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以此让学生了解维吾尔族舞蹈的不同种类。以及赛乃姆、多朗舞、萨玛舞、夏地亚纳、纳孜尔库姆、盘子舞、手鼓舞等各类舞蹈的表现形式。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视频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相关舞蹈表现力的展示。该方法的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深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观赏相关视频的时候感受到不同舞蹈的不同表现形式。这对于建立学生个人对舞蹈表现力的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一定帮助。
三、促进表现能力
一个好的舞蹈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舞蹈变现力。这有这样才能让舞蹈表演更具有生命力,才能让舞蹈的展示更加符合审美的需求。但是,这对于舞蹈者自身有着较高的要求,如何提升舞蹈者的表现力,是当前高中舞蹈教师需要重点思考与研究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舞蹈能力、舞蹈技巧与舞蹈表现力的关键因素。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舞蹈的类型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以此让学生明白,在不同的舞蹈类型中应该应用这样的方法对其进行表现力的设计和把控。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民间舞蹈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体态对其进行知识讲解,让学生明白,民间舞蹈对于舞蹈者的体态要求较高,从身体的曲线能够反映出身体的力量,而力量的展示则是表现舞蹈感性特征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体态表现方式的重点教学,并结合不同民族的舞蹈做精细化的指导。另外,教师还需要从基本功的训练入手,对学生进行舞蹈脚步、方位、动作收放等多方面技巧的教学与指导,以此让学生能够配合自己的身体律动实现对舞蹈表现力的合理把控。
四、融入个人感情
在舞蹈专业中,舞蹈者若想实现对舞蹈表现力的快速提升,就需要在舞蹈训练和表演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将个人带入到舞蹈环境中,感受舞蹈的内涵,体验舞蹈的文化。这样,能够让舞蹈者在进行舞蹈的过程中将自己作为舞蹈的主要,应用丰富的感情将个人对舞蹈魅力的理解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务必要对学生进行舞蹈感情表现力的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与学习效能。例如:教师在基于不同的舞蹈作品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从个人的角度融入情感元素,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这样,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和影响下主动的感受舞蹈中蕴含的情感,且能够有效体验到舞蹈的魅力与文化特征。亦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舞蹈作品进行情感元素的分析与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结合舞蹈内容以天马行空的思维分析舞蹈的意境、感受舞蹈的文化、体验舞蹈的风格、阐述舞蹈的内涵。另外,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舞蹈视频对学生进行讲解,以此让学生了解如何在舞蹈的过程中融入个人的情感、发挥个人的情感并展现个人的情感,这对于促进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意义。
五、提升艺术修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除了需要从舞蹈的理论、舞蹈的技巧以及舞蹈的文化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培养和引导之外,还需要融合舞蹈的艺术修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建立属于个人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认知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学习多元的舞蹈文化,因为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美是大众化的,同时也是个性化的,是求同存异的。因此,艺术不存在高下之分,艺术也不存在优劣之别。在此,学生在学习民族舞蹈的时候,也可以感受街舞和现代舞蹈的艺术内涵;在学习中国传统舞蹈的时候,也可以感受西方舞蹈的独特性。基于此,学生对舞蹈的认知和理解深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且对于如何应用感情展现舞蹈、如何应用艺术彰显舞蹈也会做出独到的判断。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对电影的了解、对音乐的了解、对文学的了解、对美术的了解以及对民间文化的了解等,强化自己的课外知识,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艺术的审美认知不断提升,舞蹈这一艺术行为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一种新风尚和新潮流。而且,在高中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教师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如何有效学习舞蹈理论、提升舞蹈技巧、促进舞蹈表现力等做出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通过这一方法的应用有效辅助舞蹈生的个人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提升。
作者:王沫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女子学校
中职舞蹈教学探究篇2
舞蹈这门艺术具有突出的表现力,演员利用身体动态来表情达意、塑造形象、感染观众,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演员要有良好的表演技巧和突出的表演意识。舞蹈演员既要具备舞蹈艺术相关的表演能力,还要有对不同舞种的敏感性,要深刻理解所表演的角色,主动体会舞蹈中的情感,从而准确、全面地把握舞蹈的内涵,并运用肢体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在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技能的培育,也要关注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
一、影响学生舞蹈表演意识的因素
(一)先天因素
舞蹈表演意识与先天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的学生的父母从事舞蹈事业,这样的学生的舞蹈表演意识会较为突出。目前,先天遗传、后天教育、成长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认可,遗传能够造就个体的潜能,环境能够影响人,教育能够改变人,三者缺一不可。每一个个体的遗传潜能都不同,要开发先天潜能,科学的教育、良好的环境必不可少。
(二)后天因素
1.家庭社会环境民族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生活习俗对个体表演意识有深刻的影响,当然,这种意识也可后天培养,比如,有的家长并非从事舞蹈事业,但从小对孩子进行舞蹈教育,为孩子学习舞蹈提供良好的条件,这样也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表演意识。这说明,表演意识既与先天遗传有关,也可通过后天教育来强化、培养。
2.学校教育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学校教育有重要作用。以中职舞蹈课程教学为例,影响舞蹈教学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课程设计。中职舞蹈课程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如果舞蹈课程的设置比较单一,就会影响学生的舞蹈表演意识。在目前的中职舞蹈课程中,课程单一的问题普遍存在,比如,一年级只开设了基本功训练和毯子功训练,二年级增加了初级民间舞课程,三年级又设置了排练课和身韵课,而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穿插舞蹈基础理论课程,这种单一的课程设置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表演意识发展;二是教师的综合能力。目前来看,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师有三类,第一类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此类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比较扎实,但缺乏舞台经验,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老套的问题;第二类是专职表演人员转行为舞蹈教育老师,此类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理论教学能力,他们尽管有良好的表演意识,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方法,在教学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第三类是进入文艺团体后又转入学校教学的老师。他们从事了多年的舞台表演工作,之后又从事教育工作,这类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较强,在舞蹈行业颇有建树,但是,此类教师的数量相对较少。近年来,中职舞蹈专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现有的教师队伍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忽视学生兴趣,教学方法未与时俱进等问题。
3.学生身心特点如今,中职舞蹈专业学生的入学动机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比以往更容易放弃,甚至一些学生还出现了厌学情绪。学生心态的变化还表现在,他们不满足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会主动对教师提出教学要求,甚至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怀疑,在学习上,学生也表现出了更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多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这种变化,严重限制了学生表演意识的发展。另外,舞蹈学习是一个繁重的任务,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运动训练,有时,学生会出现阶段性的训练停滞表现,而教师的指责也可能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心理反应,影响学习质量。
二、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方法
(一)明确培养目标与原则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培育学生表演意识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具备扎实表演技艺的同时,对舞蹈动作和情感有对应的舞蹈意象、体验能力和想象能力,最终达到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点滴渗透原则。点滴渗透原则是指,在中职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渗透舞蹈表演意识培养内容。学生要想具备良好的舞蹈表演意识,就要在平时下功夫,在欣赏他人的表演时要细心揣摩、全神贯注,关注其中的细节。在自己训练的时候,要注意肌肉的张弛动静,做到心领神会。作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遵循点滴渗透原则,这不仅符合舞蹈专业的教学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舞蹈认知规律。二是兴趣至上原则。实践显示,人们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能用积极、愉快的心情来探究,这样,认知过程和活动过程就不再枯燥乏味,在舞蹈表演中也是如此。当学生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时,这种兴趣能够使他们主动排除困难,从而坚持寻求知识、刻苦训练。中职学生的兴趣各有不同,为了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意识,教师需要做到“兴趣至上”,让学生始终对舞蹈表演保持浓厚的兴趣。三是对比理解原则。对学生舞蹈表演意识的培养,还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对舞蹈表演规律进行研究,形成符合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从狭义来看,就是要在舞蹈教学中应用各种对比方法,让学生对表演意识产生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四是氛围创设原则。要提高学生的表演意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造发挥和实践的舞台,单一的舞蹈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模拟舞台表演既能够提升学生投身于实践的主动性,也能够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五是协调发展原则。舞蹈艺术的教学不仅是学生掌握舞蹈表演技巧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创造、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基于舞蹈教育的规律,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的审美修养、舞蹈表演能力和创作表现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表演意识的培养方法
1.培养表演兴趣从心理学来看,兴趣是个体接触、认识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兴趣是持久的,在学习的征途中,兴趣十分重要,否则,时冷时热很难取得优秀的成绩。舞蹈是一门艺术,要学好这门艺术,学生必须要有强烈的兴趣。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形体训练无疑是枯燥费力的,作为教师,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在学生刚刚入学后,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表达对学生的关心,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在基本功训练上,教师要多用鼓励的方法,让学生对自己选定的舞蹈专业保持恒久的兴趣。高年级学生能够更多地考虑到自己的前途和社会需求,有强烈的求知欲,经过几年的舞蹈专业熏陶,其专业兴趣也更加浓厚。教师还要注意的是,兴趣培养并不是单一将学生的兴趣集中在专业范围内,而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只会让学生成为一个四肢发达的舞蹈匠人,如今,社会迅速发展,培育学生的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既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视野,也是培育学生舞蹈表演意识的客观要求,教师要善于从多个学科,尤其是与舞蹈相关的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定期为学生推送相关的图文、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护、关心和期待,这种积极的态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干预,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2.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表演意识,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更新教育理念,从单一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转化为融知识水平、专业素质、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于一体的综合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构建起宽知识、强能力、厚基础、素质全面的舞蹈教学模式。一是中职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现代教育改革的本质是理念、课程观的改革,教师要从教条、僵化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用全新的开放式的姿态对待舞蹈教学,教师要主动树立新型教育理念,让自己成为“平等对话的首席”,成为学生舞蹈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二是教师要具备丰富的课程观。丰富的课程观是对舞蹈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多层面构建,这种丰富性来自舞蹈的假设性和开放性,这为师生互动、合作提供了渠道。同时,教师要具备关联性的课程观,寻求意义和观点之间的联系,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以学生的表演意识为依托,科学优化课程设置,在传统舞蹈教育的基础上,开设《舞蹈技能理论基础课程》《中外舞蹈史论》《舞蹈作品欣赏》《舞蹈创编》《现代舞观摩》课程等,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舞蹈家的表演风格、创作思想、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通过这类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博古通今,了解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舞蹈流派、舞蹈思想和舞蹈事件,从而深刻意识到表演意识在舞蹈学习中的重要性。例如,舞蹈创编课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用现代社会的要求培养多元化人才,培养具有表演意识的舞蹈人才,学生不仅要能够在技术上胜任舞蹈表演,还要具备良好的创作能力,而多元课程的设置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表演意识。三是要让学生积累舞台表演经验。舞台表演实践能够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表演意识,在低年级,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上台机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舞蹈才华。比如,在六一儿童节,教师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进入中小学,为孩子们表演舞蹈,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学生就能克服怯场心理,树立表演信心。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开设《模特表演》《影视表演》等选修课程,以夯实学生的舞蹈表演意识。四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舞蹈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要指即兴表演能力和舞蹈编导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开发学生的智能和体能,激活学生的表演意识。研究显示,一名出色的演员往往是出色的教学家、编舞家,通过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能够让创作、表演、教学等各个环节互相促进,使不同专业的教学协同发展。五是锻炼学生的创编能力。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加入即兴表演的内容,随着学生舞蹈能力的提升,教师要逐步增加创编难度并进行考核,考试内容中要增加与即兴舞蹈创编相关的知识的分值,根据学生的年龄,考试内容要有所差别,对高年级学生,要侧重于其创编能力的考察,从而让学生适应就业和学业的新变化,并有效激活其表演意识。
3.彰显舞蹈课程的地方特色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定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加舞蹈采风等特色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任何艺术精品都根植于民族文化热土,有着鲜明的民族性,也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我国有种类繁多的民族民间舞蹈,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各类舞蹈的表演要领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侧重点上,教师可以增加本地区的民间舞蹈内容,让学生学好、学透本地民间舞蹈,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让学生掌握各类舞蹈的风格特点和体态律动,从各类舞蹈中汲取营养,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另外,中职学校可根据学校状况、学生情况调整舞蹈课程,值得一提的是,舞蹈表演意识的培养是从积累到提高的过程,不能贪多求快,应当坚持求稳,利用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对舞蹈样式、地域文化产生感性和理性认识,在组织舞蹈体验、传授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讲述舞蹈的变迁历史、现实状况以及发展历程,让学生朝着会看、能说、善编、可跳的方向发展,成为具备表演意识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三、结语
在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一直都是一个重点问题,新时期的舞蹈教学应当在培养学生舞蹈技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舞蹈文化素质,培育其洞察力和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舞蹈表演,并具备良好的舞台表演意识和表演能力。作为教师,要对表演意识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从教法、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田玥 单位:淮安文化艺术学校
中职舞蹈教学探究篇3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数量也日益增多。作为我国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舞蹈,也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通过舞蹈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专业技能,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产生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还能在帮助学生掌握舞蹈技能的同时,逐渐提高其自身的内涵素养以及创新能力。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重要的技能课程内容,舞蹈教育能够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技能教学,更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学生的质量,为其升学和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一、舞蹈创新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
不同的人在看到同一个舞蹈作品的时候,会表达出不同的观点,因此在舞蹈教学的时候,要重视个性发展,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发表个人观点,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充分体会舞蹈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主题,发表自己对于舞蹈作品独特的见解,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舞蹈课程属于一门艺术课程,也是一门技能课程,舞蹈课程的艺术灵感主要来源于生活以及学生自身的联动性,在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需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观点,充分展现学生在舞蹈学习当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艺术,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舞蹈学习当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艺术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对于学生的舞蹈课程的学习极其重要。除此之外,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创新能力是衡量人才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在实际的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成长以及发展的作用,在教学的时候没有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的思想过于僵化,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之后的舞蹈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出展现自己特点的舞蹈作品,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能够培养创新能力,在舞蹈教学的时候,教师在教授完一个基本的舞蹈动作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动作的哪些地方存在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出最为适合的动作方案,通过采用边回忆动作边思考的方式能够充分地展现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主体性,进一步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舞蹈学习兴趣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并没有接触过舞蹈学习,对于舞蹈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导致舞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无法充分展现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很多学生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之前,仅仅是在电视上了解舞蹈,在生活当中并没有接触过舞蹈。对于该类学生而言,在实际的舞蹈教学时采用传统的舞蹈模仿式教学的模式,很难提高舞蹈教学的效果,让学生逐渐丧失舞蹈学习的自信心,导致舞蹈教学的氛围比较呆板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舞蹈作品的创新,教师便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有效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舞蹈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之前需要提前了解当前中职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和基本的舞蹈水平,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选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教学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舞蹈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引起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要求教师采用有效的方法,将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让学生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进行舞蹈学习,全身心地投入舞蹈课堂当中。比如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要做好备课工作,根据教学的内容准备一套视频教学课,在选取视频教学课程的时候,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尽量选取经典并且有趣的舞蹈影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观看影片,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舞蹈学习的魅力,提高舞蹈练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在播放视频的时候,教师也需要随时讲解视频,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视频知识,讲解舞蹈影片当中所蕴含的一些舞蹈基础知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舞蹈学习并不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学习任务,而是一种情感的展现,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舞蹈学习的好处,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根据教学的效果布置合理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类似的舞蹈题材影片,在观看舞蹈题材影片之后学生需要及时写观后感,在下次舞蹈课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交流与讨论,集合他人观点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舞蹈影片推荐给教师,将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影片作为下一次的教学素材,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舞蹈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方便师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提高学生舞蹈学习以及编创的能力。
(二)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舞蹈创新能力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进行舞蹈作品的创新,教师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当前的特点,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时候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舞蹈教学环境。通过建立共同参与的环境,能够让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地沟通以及交流,当学生在进行舞蹈训练或者改编的时候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制,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及时地询问教师,教师需要及时地回答学生,并且帮助学生进行舞蹈作品的改编。在舞蹈教学的时候,教师为了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需要在教授完一个基础舞蹈教学动作之后,讲解相关的要点,让学生自主完成,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舞蹈动作,及时指出在舞蹈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纠正。由于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舞蹈时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在同一时间内,部分学生在学习基础舞蹈动作的时候存在问题,与他人的学习进度不同。因此,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教学内容,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师需要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对一些技术不好的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让学生自己发现动作的缺点。当学生完成舞蹈之后,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舞蹈表现,全面地讲解该舞蹈动作的要点风格以及内涵等,让学生将自己的舞蹈与教师的讲解进行对比,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舞蹈改编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舞蹈创新的能力,也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尽量多采用鼓励式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观点,让学生发现该舞蹈动作是否能够运用到其它的舞蹈动作当中,尝试对舞蹈动作进行扩展,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思维。在进行鼓励式教学的时候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授舞蹈动作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更好地感染学生,便要求教师在表演时带着情感进行表演,通过采用饱满并且富有张力的舞蹈肢体的动作,更好地感染学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及内涵。通过采用富有情感的舞蹈表演,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动作,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舞蹈表演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观众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在学前教学专业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舞蹈作品进行创作,能够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舞蹈创编以及参加艺术实践在培养中职学前专业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时候,关键是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进行舞蹈的创编以及参加各类艺术实践,给学生足够多的机会进行舞蹈作品的改编。比如在中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所要学习的舞蹈内容比较多,在学习幼儿舞蹈时,学生需要完整地学习该舞蹈的内容,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舞蹈表现,及时发现舞蹈动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也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启发,引导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编排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进行舞蹈作品的二次创作。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经过二次舞蹈创作之后的视频进行评价,将学生二次创作的舞蹈作为考核成绩的重要标准。在舞蹈学习的时候采用成绩考核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该种舞蹈创编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舞蹈教学中教授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在课余时间考核学生的舞蹈水平。当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舞蹈风格特点和规律之后,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其他的学生进行沟通以及交流,交流自己的看法以及观点。在舞蹈创作时,学生所选择的舞蹈题材是自由的,可以由教师制定,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选择,但是,考核的重要评价标准便是舞蹈必须是由学生自己改编的。为了能够减少学生舞蹈创编的压力,保证创编质量,需要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在学生舞蹈作品创编的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但是在整个舞蹈创编时,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让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能够在二次创作舞蹈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舞蹈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弥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舞蹈社团中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以及交流,借鉴他人经验,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检验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提高学生舞蹈创编的自信心。
三、结语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时,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发展,突出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积极采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提高舞蹈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任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好家长,2019(68):33-33.
[2]薛莲莉.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57-58.
[3]蔡路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J].文渊(高中版),2019(06):412.
[4]杜丹青.试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教育观察(上旬),2019(02):14.
作者:覃艺 单位:开封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