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9 10:46:20
导语:在新农村建设论文3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农田灌溉需求而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农村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期间,灌溉项目整体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地区水资源利用率,确保农作物得到充分的水资源供给,但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采用科学的规划方案,构建高标准的管理体系,并结合先进的节水技术,才能提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质量,充分发挥出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为此需要掌握关键建设要点,明确相应的建设优化措施。
1重要意义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关键性意义,能够促进农村建设与发展。1)提高农作物灌溉工程质量。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资源,但是部分地区缺水问题较为严重,存在着水资源浪费及水污染问题,为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则需要建设完善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阶段,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需求量高于供给量,在当前农村基础灌溉工程建设中,需要采用更高的建设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加强现代化工程技术的应用,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满足农业灌溉需求,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灌溉工程水资源利用与其他发展结构保持协调,从而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益。2)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率。节水技术作为农田灌溉工程的关键所在,能够提升灌溉水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所以需要加强对节水技术应用的监督与管控,让水资源的应用达到有序、规范的状态,解决以往水资源滥用、浪费等问题,让水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浪费不仅对水资源产业发展有不良的影响,还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将节水技术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形成科学的应用模式,促进水资源节约目标的实现。3)提高灌溉水资源管理规范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水平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灌溉工作进行期间,没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监管和调节,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和显著的矛盾问题。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有效优化,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对以往灌溉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使灌溉水资源利用更加和谐、顺畅,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1]。
2建设现状
在新农村建设理念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全面完善,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但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工程规划不够科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长期性,整体建设较为复杂,需要落实科学的前期规划工作,才能够确保农田灌溉工程整体质量。但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工程规划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规划工作,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后的实际效果无法充分发挥,是影响节水技术使用的主要制约因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需要全面考虑灌溉区域的农作物类型,准确掌握农作物需水量,这需要前期进行大量的现场勘察,但这些工作在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大不足[2]。
2.2工程缺乏标准体系根据当前我国部分灌区的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经验来看,工程质量没有达到要求与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虽然工程建设中采用了科学的节水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但是项目整体存在管理过于粗放的问题,由于没有科学的质量管控支持,未能达到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造质量标准要求。水利工程部门及农业部门对于灌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有着明确的标准,且一般为最低标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单位需要根据灌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采用高标准要求,才能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合格,但是在此项工作内容中许多工程建设单位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需要做好项目质量管控工作。
2.3缺乏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节水是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的核心,由于农作物生长对于灌溉水量需求较大,在缺乏节水技术应用的情况下,灌溉用水存在着严重的浪费问题。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灌溉用水,但是在灌溉过程中存在着蒸发、渗漏等问题,实际用于农作物灌溉的水量较少。同时由于大多采用大水漫灌等方式,使灌溉水资源被严重浪费。虽然近年来我国节水技术取得一定发展,但是受到其他多项因素的影响,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技术较少,且部分节水技术效果较差,不仅达不到节水灌溉的效果,还增加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本,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效果。通过对节水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节约灌溉水资源,还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但是当前关于节水技术的应用尚未达到预期目标[3]。
3有效对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保障农业生产顺利开展,还能够节约水资源,是促进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实际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效果等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需要结合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现状,采用针对性的优化措施,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3.1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1)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做好农田调查工作,准确掌握地区主要农作物类型,调查农作物生长的具体需水量,从而确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技术指标,如最大灌溉量、扬程等,并结合设计方案对节水技术进行优化,从而减少水资源浪费。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需要进行多次调整和优化,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具体的节水效果,确保设计方案能够达到最佳效果。为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需要采用全面的、科学的设计方案,确保前期规划工作质量,优化工程参数设计及技术实施方案,有效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效果[4]。
3.2构建完善的建设标准体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是影响工程发挥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工程质量标准体系。1)相关部门必须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管控,采用科学的管控方法,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能够达到质量标准要求。2)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建设情况,加强对质量问题的分析与管控,确保存在的质量问题能够得到快速处理,防止留下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是落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目标的关键所在。3)建设单位需要主动接受第三方专业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有效处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点和疑难问题,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3.3加强节水技术应用与创新当前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节水技术种类不断丰富,不同节水技术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需要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节水技术,并在应用过程中加强节水技术创新,确保节水技术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减少灌溉总用水量,在灌溉用水运输、浇灌等环节中进行优化,以此提升节水技术应用实效性,防止灌溉用水浪费问题发生,确保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合理性。根据当前最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来看,需要从灌溉水运输及灌溉方式等方面入手,通过对技术的创新,将其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结合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全面提高规划设计方案质量[5]。节水技术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所在,为此需要采用科学的节水技术,根据当前的建设现状来看,可以采用如下4项高效节水技术。1)滴灌节水技术。滴灌是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项节水技术,与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不同,其能够有效减少灌溉水量并降低蒸发量;主要是采用管路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农作物根部区域,满足农作物水分需求,还能够避免土壤板结,抑制杂草生长,具有较高的灌溉精准性,在合理应用滴灌节水技术的情况下能够提升农作物品质。2)微灌节水技术。当前微灌技术主要用于经济作物,由于微灌技术建设成本较高,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只在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中应用,但随着微灌技术的不断创新,其技术应用成本也在不断下降,能够在更多的农作物中应用;该节水技术能够全面减少灌溉用水量,且技术较为先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现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频率不断增加。3)喷灌节水技术。喷灌节水技术当前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水泵压力将水资源输送到对应管路中,之后利用喷头将灌溉水转化为水滴的形式,使得灌溉水能够均匀地喷洒在农田中,不仅能满足农作物基础需求,减少水资源使用量,还能与农药等进行联用,在灌溉过程中实现病虫害防治,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4)输送节水技术。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水在运输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蒸发和渗漏问题,导致灌溉水损耗较为严重,所以在灌溉水输送过程中采用节水技术,能够使得更多的灌溉水到达农田,减少过程中的损耗,如可以采用新型防渗漏材料的方式减少渗漏量,还可以在水渠内部砌筑防水混凝土结构等,都能够起到良好的节水效果。
3.4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完善建设的基础上,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进行严格的维护与管理。在工程完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强化,保证工程质量达标。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保证设备的运行发挥应有的价值。通过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使其保持高效运行,确保各项灌溉设备、节水设备等不受到损坏,并通过宣传工作使农民认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管理的重要性,促使农民共同参与维护设备[6]。结合日常的检修、保养等工作,有效促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避免出现灌溉系统故障问题,是解决农田灌溉工程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能够全面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效果。
4结语
本文简要阐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多项科学有效的对策与优化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农村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水平,保障农村地区农业发展。
作者:井强 单位:通渭县水务局
新农村建设论文篇2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村镇规划与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乡村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国目前的城乡差别已基本消除,但是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仍然有很多问题,为此,相关部门应从宏观层面上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新农村的规划与管理得到切实的落实。
1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的意义作为一个农业强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础,要实现农村的发展,必须依靠农村的支持。因此,发展农村,搞好农村的建设,是增强国家整体经济能力的关键。从经济学角度看,农民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者,发展乡村经济,拉动内需。新农村的建设和经营,不仅是贯彻三农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发展农业、小康、村庄清洁、治理”的重要目的,而且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一体化管理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的发展,而且能够有效地保护农村的资源和节约能源。它不仅可以改变农村的环境,还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的居住环境,让其享有更多的社会福利。提高乡村居民的幸福感。
2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村镇规划管理体系不成熟扎实的理论知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城镇规划的实施自然需要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等方面的理论支撑。当前,我国城镇规划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部分城镇规划主管部门对村镇规划的理解不够清晰,指导制度不健全,制约了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例如,缺乏专业规划师、行政命令、财政经费、城镇规划的功能、规划的科学性。此外,一些地方的乡村规划方案和非正式方案都有很大的问题,不但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度,还会引起人际冲突、环境卫生等问题。从实践上看,乡村建设的发展要比乡村规划的理论发展得更快,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系统既有理论又有实际的联系。当前,在我国大部分的村镇建设中,普遍采用总体发展的方式进行村镇开发,但现实却因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经常会有一些与总体计划相矛盾的事情发生。如何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建立村庄的规划和治理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2.2规划收费系统混乱目前,新农村建设存在收费标准不一、收费体系混乱等问题,新农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收费标准并不统一,有些地区甚至与城市一样。有些人的收入甚至超过了城市,有的人只会用水电费,而不会去管水费、维修费。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教育,使得征收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村民支持。另外,在服务的最后阶段,也会出现诸如垃圾清理之类的问题。在住房维修方面、税务方面会有很多的抵触。
2.3村镇规划管理中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现阶段,在城镇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违法用地,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种种经济因素的影响,闲置的耕地产量不断下降,农村出现大量闲置的耕地。在城镇规划与经营中,对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再利用,是提高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土地资源的浪费会对城镇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乡镇政府负责乡村的规划和管理,而农村的闲置用地则需要国土资源部门的介入,由于农村土地资源丰富,使得城镇规划与建设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衔接,而不能通过有关部门的管理来实现对土地的充分利用。乡村区域的规划与管理经验不足,土地的有效管理手段也不完善,使得农村土地的合理使用日益困难。另外,由于一些房屋建筑没有与城镇的发展紧密联系,使得乡村的规划和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同时也加大了建设的费用。
2.4农村环境差,农民意识不足
农村基层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村居民住房设计不规范,给乡村的规划、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一方面,部分乡镇规模不大,农户居住地域分散,导致"新屋不建"的局面进一步恶化,目前,我国村镇用电、用水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村镇道路、网络信号等基础建设尚不完善,通信网络也不完善。而农户住房的规划不够科学,导致了建筑用地的占用越来越大,且住宅的更新周期也在加快,这就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随着科技进步,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大多数农民仍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这导致了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民对乡村规划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了城乡统筹规划与实施的脱节,从而引发乡镇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不完善。
3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对策
3.1建立健全村镇规划管理体系科学、高效的规划制度与规范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按照现行的《新农村建设指导方针》,制订一系列的产业指导方针。其次,按照国家标准,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建立一套明确的城镇规划体系,并制订相关的标准,保证实施文件和规章的编制与本地的环境相适应,并进行大胆的改革,要把土地利用规划与乡镇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防止浪费。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对相关乡镇干部的培训,加强专业管理队伍的建设,对有关专业人士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补充和发展,并结合地方发展的特征,制订符合地方文化习惯的法律法规。在实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重视对当地的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积极发掘地方的特色文化,增强地方文化的联系。
3.2制定合理的村镇规划收费标准乡镇政府的规划收费是否合法,直接关系到村镇建设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对存在的不正当收费进行处罚,并要求地方政府严格实施,以确保农村地区的建设质量。各地区应按照国家标准制定有关的地方政府制定有关的费用标准,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各级政府要对农民的收费情况、收费走向进行说明,做到过程公开透明;对乡镇的各项工作要做到切合实际,使群众感到“舒适度”、“便捷性”。
3.3做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只有做好农村基层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到乡村的规划和管理中来,在乡村规划中,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与村民协商,保证村民的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另外,要加强农村公路的建设,以满足城镇的发展需要,防止土地资源 的浪费,是推动乡镇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和依据,道路、房屋和公共场所应当积极进行清洁,为农村和城镇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提供综合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
3.4做好管理人员培训和资金管理工作当前,农村社区规划与管理培训尚未形成制度化,制约着农村社区的规划与管理。为此,必须尽快建立乡镇规划管理体系,逐步对乡镇规划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继续加强员工的培训,提升其服务意识与工作效率。要加强对农村"豆腐渣"项目的查处,各级规划、建设部门要齐心协力,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村突地进行施工的工程,加强对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同时考虑到土地的再利用情况以及农民就业人数的增长。乡村规划的内容既有土地、基础设施的规划,也有资金的规划与管理。农村、城镇发展中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必须强化财政资金的管理,使有限的财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这是推进城镇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另外,要积极筹措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确保村镇经营与整体规划的有效实施。
3.5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在对各个镇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村民的需要,并根据具体的国情制订相应的村庄建设方案,是确保城镇建设项目成功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村庄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村庄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条件、历史传统、人文底蕴和民众的愿望等,合村并居,并进行村庄规模的调整和村庄结构的优化;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与文化特色,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乡土气息,让人们可以看到山,看到水,记住乡愁。要按照不同的思路,按照不同的原则,建设好村镇的优质项目,推进"多规合一",综合运用编制方式和结果,按需编制,有序推进,区分村镇编制的需要,科学编制村镇规划编制方案。此外,在收集、分析大多数村民意见的同时,也要与农业、交通、水利等有关单位进行沟通,确保项目得到各方面的认同与支援。
3.6理论规划要结合农村实际从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镇规划的实施状况来看,最大的问题在于规划的内容不够科学,许多地方都是从城镇的规划内容上复制而来,与乡村的实际不符,这就造成了新农村的环境特性无法体现。可以说,城镇规划虽然可以促进乡村的发展,但是并不能完全地带动乡村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乡村规划时,必须立足于乡村的现实,制定出与乡村发展相适应的乡村规划,要充分反映村镇的民风、民俗等特征,确保村镇规划与农户的生产需要相适应,在规划重点村、镇的同时,也要把经济发展速度快的村镇也一并提上去。另外,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对规划体系进行总结,使城乡经济能够协调发展。推动乡村规划的经济型、全方位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由于以前的规划管理部门太多,所以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把工作职责分解到具体的领导岗位上,并及时召开相关的会议,进行自我检讨,积极听取人民群众和部门领导的意见,并将相关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及时汇报。
4结语
新农村建设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村民意识不强,村庄环境差,相关部门管理混乱,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法规。这要求我们从其它乡镇和乡镇的先进做法中吸取教训,还要根据当地村民的意见,因地制宜,在村庄的规划和建设上,要坚持灵活、务实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发展特点,为新农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李柠 赵树新 单位:辽宁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
新农村建设论文篇3
1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受到传统农业经济建设方式的影响,加之农村地区较为闭塞,整体文化水平有限,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弱,导致农村地区传统的农业经济建设思想难以改变,对农业经济管理带来了消极影响。这样较为落后、不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无法很好地与现代化管理理念相融合,导致农产品转换成经济价值的速度较慢,某种程度上也促使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缺失。这样不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的改革优化已成为发展的当务之急。
1.2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备虽然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农业经济生产的相关基础设施仍然存在不完备的现象,导致农业生产力低下。有些地方政府没有给予农业建设高度重视,对于农业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较少,无法留住农业科技人才,致使农业科技的创新水平无法和社会发展同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较慢。另外,有些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导致政策和技术不能很好地传达到基层,间接阻碍了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
1.3农业产业经营理念落后虽然近些年国家一直大力调整农村的产业模式,帮助农村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部分地方政府对相关的农业经济管理政策没有足够重视,管理者和农民都对农业产业经营理念没有足够清晰的认知,没有贯彻落实经营管理理念,导致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受到限制,新农村的整体发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1.4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基层管理人员是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不仅需要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整体规划,也需要把农村现有资源合理分配给农民,保障每一位农民的利益,从而有效管理好农村经济。如果要更加高质地完成好这些任务,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就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而现在农村缺乏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员,大部分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不能根据国家形势以及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做出科学判断,不能制定出合理高效的农业生产规划和管理方案,无法指导一些农业经济活动,从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2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路径
2.1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和体系第一,建立新型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地评估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水平,全面整合农村的土地资源,并对承包人员数量和资质进行充分了解,创建与新三农政策相符合的新型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第二,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制度。相关政府部门要注重对土地承包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设置定期考核,制定奖惩机制,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其对土地承包档案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另外,也要不断完善、及时更新档案库资料,确保档案的有效性。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制度作为重点任务努力推进,保障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第三,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部门要贯彻落实政府制定的惠农政策。比如减少无效和低端农产品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农产品供给,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的供需平衡向高水平转化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农业经济朝着现代化方向稳步发展[1]。
2.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目前较为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阻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扩大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农村的硬件设施建设。不仅要科学规划修建农村道路,也要不断优化农村的电网系统,集结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实施农村水利工程。除此之外,也要不断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机械化、高水平的新型农业经济。配备相关技术人员,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定期的检修和保养。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应该合理统筹分配各种资源,科学把控农村的财政预算,提高农业活动的生产效率。第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和现代化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改变了生活生产方式。那么农村经济建设也应该顺应发展潮流,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化平台,将农民、企业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让农民更加了解企业,更好地把握相关农产品的市场变化情况,农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种植农作物,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调整,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能更好地得到满足,从而实现二者的平衡。管理人员也要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农业信息化平台也具有资源共享的作用。比如农民可以在平台上学习农作物种植的知识,科学规划农作物的种植地区,完成高效生产。也可以实现农民们的交流沟通,相互分享经验,探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合多方智慧。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平台也能够升级传统的农业市场,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通过多样化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2]。
2.3创新现代农业产业经营理念农业经营理念的创新能够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指明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及时更新管理知识,在培训以及实践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经验,研究分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出现的问题,积极创新,根据当地的农业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发展对策,不要故步自封。应该不断加强管理人员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要求其具备动态考察、灵活应变农业发展形势的能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创新和发展。同时,要拓宽知识宣传的渠道。比如可以通过公众号、小视频、各类APP等手段,及时向农业生产者推送一些农业经济管理相关的知识,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管理当中,从而提高宣传的效率和质量[3]。
2.4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我国目前农业管理知识普及率较低,缺少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因此,要想推动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打造一个具备专业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第一,对现有的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在培训中要传授新的经济管理知识和信息化管理方法,普及农业政策和法律制度,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其对新“三农”问题的认识。另外,让其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深入基层,在实践中了解并掌握农业管理的新变化,不断改变管理方法,有效地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第二,多引进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比如,政府部门可以主动积极地与各大农业类院校展开合作,通过举办讲座、设置网站等形式吸引更多优秀专业的人才加入农业经济管理中,为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也可以多开辟社会招聘通道,吸纳经验丰富、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另外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对于工作绩效好的人才给予补贴,改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薪资待遇,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为新时期的农业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经济管理策略,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稳步进行。
3结语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创新。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农业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摆脱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方式的束缚,结合农业发展新形势,对农业管理体系、基础设施、生产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改革和优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韩艳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途径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22):198-199.
[2]冯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2(5):15-16.
[3]张桂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1(50):9-10.
作者:王丽华 单位:德惠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