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1 10:59:20
导语: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3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尊重学生差异,分层设计作业
尊重学生差异,是指承认学生因智力因素、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不同而产生的学习表现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平等教育的机会,不因学生学习的好坏而厚此薄彼。尊重学生差异,需要我们开展差异化教学和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育重归学校,教学重归课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失为消弭学生差异的方式之一。体现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就是针对孩子的差异实际,科学设计分层作业。分层作业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通常根据作业难易程度和作业目的地指向,可分为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基础性作业主要起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熟练应用的作用;发展性作业以拓展学生能力为目的,指向学生未来发展潜力。还可根据训练对象不同,分为统一性作业和针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例如,对于阅读缺少耐心的学生,可适当增加配图,改变作业中阅读习题的呈现形式;对于字词记忆吃力的学生,可适当添加趣味记忆游戏。总之,进行分层作业的原则,就是要使学生在完成作业阶段,更加有效地复习巩固课堂知识,查缺补漏,保证学习循序渐进地发展进步。同时,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随时感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
二、明确教学目标,保证作业功能
教学目标与作业目标具有一致性,是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实现作业功能的具体表现。在“双减”政策要求提高作业质量的前提下,作业目标是作业设计中首要的考虑因素。只有目标明确,才能不会事与愿违,增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保证作业功能的实现;其次,还应考虑设计作业的形式、数量等其他因素。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围绕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萃取。相应的作业目标就是让学生练习巩固基础知识与能力;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学会语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例如,以《美丽的鹿角》一课作业设计为例。本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描述了一只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美丽的角和抱怨细长的腿,突然遇到狮子追杀的危险,在逃跑过程中又因鹿角差点葬送性命,最终却依靠四条细长的腿脱离了危险,这时鹿对自己的双角及细长的腿前后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首先,针对生字等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目标,教师可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如根据拼音填写生字,为了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可选用“谜语”形式的句子进行造词,谜面为课文中的句子,谜底就是学生需要认识的生字,以锻炼学生的生字记忆能力、书写能力、理解能力。其次,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并学会文中的描写方式。课后作业可以围绕课文给出的寓意:“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既有长处也有短处”进行设计。如让学生描述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找出它的优点和缺点,对应的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针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可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扮演“鹿”的角色进行情境表演。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表演体验“鹿”的几次情感态度的转变。老师还可以“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题设计作业内容,升华学生对“人”对“己”的态度与价值观。
三、培养合作能力,设计合作性作业
合作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从作业空间视角来看,知识具有开放性,有很多作业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提倡合作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开展合作性作业,既符合新课改纲要明确提出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能力的目标要求,也符合“双减”政策引导下多种形式,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精神。合作性作业一般有两种形式,合作探究性实践作业和合作调查性作业。我们把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亲手实践完成的作业称为合作探究性实践做作业。例如,几个学生一起饲养一种小动物,一起种植盆景,一起制作一个玩具,一起完成一项比赛项目,等等。通过日记、画画、歌谣等多种形式把亲身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在整个过程中几个同学有分工、有合作,可读,可写,可玩耍,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作调查性作业是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动手能力的最佳方式。例如,在学习《赵州桥》后,教师可以“桥”为主题,让学生调查世界上都有哪些著名的桥梁工程,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功能有哪些异同之处。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观察思考、提炼观点、组织文章……在调查性作业中更能将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满足学生需求,拓展作业时机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能力、方法、情感的综合发展。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能只有课后作业一种形式,进行机械性的布置,毫无新意,没有情趣。另外,“双减”政策对课后作业已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满足教学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对作业结构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要创造性地拓展学生作业时机。一是课前扩展性作业。是指与课文相关、但是课文中没有体现出来的内容。比如作者的经历、主要思想、主要作品等,需要学生在课前查找学习相关资料,老师可提示学生查找的相关书籍、网站路径等。二是课内巩固性作业。新学的基础性知识、课文中的经典、精彩语段处、文章中含有隐义处,需要思维发散的节点,都是需要及时巩固学习的“练点”,及时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课后延伸性作业。这类作业具有开拓学生学习视野,增强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上文提到的合作探究性作业、合作调查性作业都属于课后延伸作业的范畴。以上三种作业时机的调整,不仅仅是分散作业的时间,而是使作业结构更加合理,最大化满足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者:秦小丽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丰台镇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篇2
一、由海量向精准转变
作业的设计应避免随意和盲目,不能将课本上要求会认的、会写的字,要求背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股脑抛给学生,作业应讲求精而不是量。教师应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学生在不同学段应具备的语文基本能力,对整本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单元和课时的教学目标,再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作业的设计要以巩固课堂中的重难点知识、解决疑惑为主,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抄写类作业应少而精,如生字和词语的书写不需要过多,只要求学生书写正确、工整,学生会写的可以不写或少写,能记住的绝不多写,容易写错的字词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当堂解决。再如课文背诵类作业,根据教学要求,需要背诵的段落或课文应建立在学生对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不是课后抄得多、读得多就会背。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能力不一样,在布置思考与拓展型练习题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创编适量的作业。
二、由枯燥向有趣转变
大量的作业让不少学生得了“作业拖延症”,甚至出现厌学、逃课的行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优化设计充满趣味的作业。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设计如观察记录、故事大王、采访调查、手工制作等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能力。如教学三年级口语交际“名字的由来”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名人名字的由来和名字的意义;猜一猜自己名字的由来和意义,再向父母求证。课堂上,学生畅谈自己名字的意义,猜测同学名字的由来,还纷纷介绍起有趣的名人名字,整堂课学生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又如教学童话《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通过解读文本,了解故事发展的走向,同时教师设计小练笔:照样子续编故事,还有谁会来到老屋的面前,老屋会怎么做呢?有同学写道:有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来到老屋,他祈求老屋收留他,老屋同意了。流浪汉看到老屋到处破破烂烂,于是他砍了些树枝,烧制了砖块和瓦片,把老屋修葺了一番。老屋焕然一新,流浪汉一直生活在老屋里,和老屋一起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再如朗读类作业可设计为课文配音,再通过学生打分评选出班级“优秀朗读者”“最佳配音员”。完成作业过程中,学生会对有趣的作业产生浓厚兴趣,既增强了学习探究欲,又在完成作业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由专制向自主转变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业设计应由教师的专制向学生的自主进行转变。自主作业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胡乱设计作业,而是着眼于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爱好,优化设计出不同形式的作业。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有的擅长讲,有的擅长写,有的喜欢演,有的喜欢画,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商量作业形式,如独立式作业、小组合作式作业、文字类作业、实践类作业、表演类作业等,再由学生自主挑选作业类型。自主参与设计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又能提高其学习热情,更能增强其责任心和成就感。这样的作业还能倒逼课堂教学改革,只有主动地参与,才能设计出更高质量的作业,真正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四、由统一向分层转变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知识储备、思维能力都各有差异,作业也应该因人而异,统一的作业内容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学生吃不透。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收获学习乐趣,收获知识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前应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打破统一作业模式,向分层作业转变,为学生量身订制作业,作业难度呈现梯度性和层次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收获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如教学《胡萝卜先生的胡须》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设计三种可供选择的作业: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分享给父母,让他们也来认识认识这位可爱的胡萝卜先生;胡萝卜先生的长胡须还能变成什么,还能为大家做什么事呢?请你续编童话故事;童话故事离不开大胆的想象,请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五、由书本向生活转变
语文即生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树立大教育观,引导学生积累语文学习经验,运用语文方法,在现实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在学习《火烧云》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在晚饭后观察火烧云,仿照课文内容,写写火烧云时周围景物的变化、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和火烧云给天空带来的颜色变化。又如,“口语交际”大多是结合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热点话题,教师可设计热点问题的辩论赛、“啄木鸟纠错字行动”等实践类、活动类作业,设计售货员、小导游等综合类实践作业,增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把语文作业和生活融为一体,设计出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六、由单科向多科转变
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设计跨学科整合作业。围绕具体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学科的知识逻辑进行整合型作业设计,如语文与美术相结合:学习完古诗《小池》后可设计形象直观的古诗配画作业,在学生饶有兴趣的创作中,加深对古诗内涵的理解;列习作题纲时也可设计图文结合式的思维导图式作业。语文与音乐相结合:如在学习完课文《去年的树》后,可设计音乐话剧表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大树、鸟、门、树桩等不同角色,走进课文,加深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语文与科学相结合:如学完《昆虫备忘录》一课,写一写自己最熟悉的一种昆虫,把昆虫的名称、样子、生活习性、特点以名片的形式呈示出来,从被动摘抄变为主动探索。将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设计多学科整合型作业,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更能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综上,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合理高效地设计作业,从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出发,打破传统作业的束缚,优化设计符合新时代学生特点的发展性作业,发挥作业的功能,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开花。
作者:阳娟 单位:江西省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篇3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一)作业设计形式单一小学语文作业形式较为单一是当前非常显著的问题之一。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会选择让学生抄写文章中的重点字词、短语、段落等[1],或者让学生默写古诗文。这种作业形式占用了学生较多的时间,而且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不会有太多的收获,很多学生会敷衍了事,甚至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和排斥心理,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语文教师也是一个较大的负担,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主要是由于语文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对作业布置和设计的理解不够深刻,无法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作业层次性不足也是当前非常显著的问题之一。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储备、学习能力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作业的布置也需要具有针对性,能够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合适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改善自己薄弱的环节,全方位提高自己。但教师在布置过程中却缺乏对学生层次的划分和作业针对性的布置,导致所布置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而言没有大的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则会显得有些吃力,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作业,而为了交差会选择抄袭他人的作业,长此以往可能会形成错误的学习习惯,遇到题目不善于自己主动思考,而习惯性参考他人的答案,最终影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发展。
(三)作业设计趣味性不足作业布置缺乏趣味性也是当前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的阶段,他们更喜欢接触富有挑战性或新鲜的事物,在作业的布置方面也应当顺应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却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状态和年龄阶段的关注,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一味布置刻板的书面作业,导致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不到任何乐趣,压抑了学生的天性。有些教师布置作业较为随意,可能会从课外辅导习题中随意挑选一本作为作业习题集[2],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作业答案,或者直接用父母的手机搜索答案,虽然完成了课后作业,但却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没有起到任何的推动作用。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一)理念偏差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是导致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依旧存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倾向,在布置作业时更多是围绕考试重点考察内容,通过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存在偏差。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成长都离不开家长的影响,当前家长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有非常正向积极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带来了较多的压力。家长们不想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除了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努力外,在课后也为学生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学生不光需要完成课堂中的作业,还需要完成辅导班的作业,导致学生不堪重负。
(二)能力不足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的成长。当前,社会对教师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福利待遇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导致教师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有些教师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没有清楚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没有将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当作自己的首要大事,而只是一味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关心自己的职称竞聘。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力素质不够[3],无法对作业进行有效设计。部分教师也清醒认识到当前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有意进行改进,但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导致学生并没有通过作业实现个人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
三、“双减”背景下加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综合性设计综合性设计是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对语文作业实施综合性设计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能与其他学科进行充分的融合和发展,在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设计能够使语文作业更加丰富和多元,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加强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和认知[4],更好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例如,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可以将语文作业与绘画进行紧密结合,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时,可以给学生布置手抄报的小作业,让学生以环保为主题进行设计,也可以通过绘。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作业需要进行资料查询,再通过绘画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了解课本的知识和内容,还能有效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树立环保意识,加强对自然科学的了解和认知。同时在设计作业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方面内容的结合。例如,当前的影视资源、网络资源、书刊资源等,能够拉近语文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增强合作性设计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应当加强合作性的设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索研究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发展。开展小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合作能力和水平对后续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合作性的作业设计。例如在学习《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等课文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发现它们的生活习性、典型特征、对社会自然的影响,或者鼓励学生亲自养动物或植物,记录下动物或植物生长的过程。在完成这项作业时,学生需要认真对自然进行观察,加强对自然的了解,还需要发挥合作的能力,加强分工,相互配合,提高集体责任感,同时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眼界。教师也可以适当安排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努力来发现问题的答案,但教师需要注意在作业设置时要合理控制难度,避免难度过大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加强生活作业比重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要加强生活性作业设计[5],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感受,学会观察和体验生活的百态,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新闻联播作为作业设计的一项内容,让学生收听新闻,对新闻联播中出现的热点事件进行思考,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心得,或者根据这些热点事件分享自己的感受,以书面的形式完成作业。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了解社会热点的习惯,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强与外界世界的融合和互动。再例如,可以布置服务性的作业,带领学生到养老院为养老院的老人们进行服务,学生可以为老人展示自己的才艺,也可以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或者跟老人一起包饺子、做汤圆等。通过这种志愿性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服务和奉献,也能感受到老人生活的不易,感恩和珍惜父母对自己的关怀和养育。尤其是对于当前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学生而言,非常具有现实教育意义,能够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少一点自我,多一点奉献,有助于培养其优秀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四)分层作业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过程中还要加强分层设计,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布置作业,让作业更具有针对性,也能真正帮助学生有所收获和提高。每个人的语文学习天赋、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都是不尽相同的,在布置作业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作业的科学性设计和合理性设计。例如,在学习《墨梅》等古诗词时,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放低作业标准,可以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充分朗读、背诵、默写,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和课程教学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的自信心;而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适当提高作业标准,除了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基本的了解和记忆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对古诗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进行充分了解,这部分学生需要通过思考来了解和分析作者的情感,加强对古诗词的剖析能力,还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生活的年代进行充分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库。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这部分学生有较大的提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五)提升学科性设计在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还要强调作业设计的学科性培养,要在作业布置过程中结合语文课程要求和课程特色来进行作业布置,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首先,可以加强课前作业设计。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查阅文献和资料,加强对内容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好奇。例如,在学习《黄继光》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黄继光的生平和生活中出现的主要事件,加强对黄继光的了解。其次,要布置巩固性的作业,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要结合本节课的具体要求和重点考察内容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能力和素质。例如,在结束本单元的学习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对单元中的某一课进行续写,让学生来给文中的主人公设计不同的结局,既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情感的表达。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加强对课文的记忆,还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趣味性不足等问题,这是由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同时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不足导致的。因此,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要加强作业的综合性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加强合作性设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加强生活作业比重,拉近生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要通过分层设计,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提升学科性设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薛云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高效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9):120-122.
[2]黄梅光.关于农村小学语文作业高效性设计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9(12):48.
[3]钱永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轻负高效”之路[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7):20.
[4]吴雪婷.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16.
[5]俞爱红.巧妙设计实现高效——小学语文高效作业设计浅探[J].黑河教育,2011(3):34.
作者:吴静行 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紫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