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图书馆工作探索3篇

时间:2023-01-30 11:40:38

导语:在图书馆工作探索3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图书馆工作探索3篇

图书馆工作探索篇1

一、影响文献采访工作的主要因素

(一)馆藏结构发展趋势因素数字图书馆的迅猛发展给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结构调整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综合当今国内外图书馆馆藏结构的调整策略,未来图书馆的馆藏结构调整可能表现出两大趋势:一是随着信息社会发展和新生代网络族的增多,人们的阅读习惯也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数字化虚拟馆藏的比重必将日益增加。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地方高校图书馆仍注重传统纸质图书收藏,数字资源建设学校经费投入不足[1]。二是图书馆馆藏将日趋多元化,图书馆知识储藏功能进一步扩展。在馆藏知识载体中,除收藏纸质文献、数字资源之外,图书馆的馆藏范围已开始逐步延伸。凡是记录人类文明成果的一切载体都可能成为图书馆的收藏范围。如复旦大学图书馆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收藏档案、社会文书、家谱、手稿、书信、日记、老照片等灰色文献;有些图书馆还开始收藏明信片、邮票、钱币、商标、艺术品、名人用品等,使图书馆兼有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展览馆、文化馆的多重功能。

(二)读者信息需求多元化因素有限的馆舍、不断增长的经费、大量入藏的图书和永远不能满足的万千读者千变万化的需求,是传统图书馆永恒的矛盾。随着大数据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从特定馆舍,特定时间,特定图书,必将向馆与馆相连、书与书相连的智慧图书馆发展,时时处处超越时空满足读者个性化的一切需求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就高校图书馆而言,读者有的是为完成教学活动和学术研讨,有的是为完成学术论文和科研论证,有的是为观摩和互动,有的是为休闲和娱乐等等。读者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与网络环境下文献获取方式的便捷性决定了馆藏文献建设策略变化的必然性[2]。因此,读者需求的层次性和多样性的转变将影响到多媒体文献采购在采访工作的权重。

(三)传统文献采访模式制约因素传统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模式主要以订购为主,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方面:一是缺乏理想的馆藏模型,即使有馆藏模型,学校的学科设置与师生的需求在不断变化,采访工作难以适时契合师生的需求;二是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出版动态在不断变化,读者对文献的理论需求、现实需求、未来需求与出版趋向之间存在着难以把握的矛盾;三是读者现实的迫切需求与图书采购政府招标程序复杂、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图书到馆时间长的问题难以解决;四是图书已经采购,入馆后经过开包验收、分编加工、调拨典藏的流程,图书到达读者手中的时效性大为削弱。可见,单一的固化的传统文献采访模式,制约着理想馆藏的建设和读者服务质量的提高,也无法适应现代复合型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四)图书出版价值的影响因素高校的办学经费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下拨的,根据《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图书馆年度文献购置费要等于或大于学校教育事业费收入的5%。但实际上有许多地方院校年文献购置费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学校拨款经费每年有所增加,但还是抵挡不住图书价格飞快上涨的速度,图书馆购书经费与不断上涨的图书价格的“剪刀差”已严重影响了文献采访质量。

(五)采访人员素质因素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采访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和挑战,我们的采访观念也得随之改变。采访人员面对的信息是一个涵盖各种媒介出版物在内的复杂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借助大数据连接着世界各国、各类文献信息互联的信息系统。如果一个采访人员只熟悉纸质文献,不了解全媒体时代文献信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情况,对图书采访系统、统计分析、用户荐购、书目推送等现代信息技术不甚了解,就不能从复杂的文献信息源中构建本馆的馆藏数据模型,不能全面地采集本馆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可见,高素质人才是采访工作的关键。

二、做好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的举措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献采购规划文献采访工作应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定位与目标规划,全面了解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重点学科的发展动态,以及各学院近期的专业调整、科研项目立项、教育重点和难点问题,并结合图书馆文献保障建设的远景目标和学校划拨的经费制定馆藏发展模型,实时对采访计划进行动态调控。在文献购置经费保障的前提下,确定各学科、各载体类型、各文种文献在各时期的入藏比例,制定合理的经费使用比例,做到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合理配比、均衡发展。同时调整好纸质文献和电子书刊与学科设置之间配比关系,保证纸质文献和电子书刊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本馆的馆藏建设和本校的学科需求[3]。

(二)建立文献采访集中管理制度新媒体时代文献采访的方式、途径、特点都发生了变化。面对各类文献载体增多,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对同一种文献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及其用户对象进行调研、评价、选择成为采访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地促进各类文献之间的协调采访,防止文献重复采购,提高馆藏文献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必须建立学校图书馆咨询指导委员会,设立馆藏建设工作小组,建立内部业务协作反馈机制,采用学科馆员制度,建立文献集中采访机制。对本馆文献采访方案的设计、采购采访方式的确定、采访工作质量的保障、供货商的选择以及文献采访人员权限、经费审批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保证图书馆文献采访的制度化、完整性和连续性,确保文献采购质量和经济效益,减低文献采购的随意性和重复率。

(三)选择灵活机动的采访模式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图书馆除了继续沿用传统的根据书目订单选书外,还应采取学科馆员藏书组织、数据库利用统计分析评价、网上采访、现场采访、团队采访、读者荐购、各馆联合采购等模式,加快文献采访速度并提高其有效性和质量;要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把馆际互借、文献传递、OA服务、开放存取等多样化文献保障服务,作为文献采购的有效方式。采访人员要打破被动等待书目信息的局面,主动与数字出版企业、图书出版商、图书发行商及网上书店联系,广泛征集书目信息,了解最新数据库研发情况,并逐步建立全新的采购模式,随时跟踪出版发行动态,认真做好数据库和纸本图书利用评价,重点采选权威数据商和核心出版社图书,确保入藏文献质量。

(四)完善文献采访质量评价机制采访质量评价体系是检验文献采访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调整文献采购策略的依据,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采访质量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采访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图书的学术价值,主要包括图书的创新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一本好书的重要标志,是它能经得起学人的认可、读者的好评和时间的检验。二是文献的利用率。主要包括数据库点击访问量和下载量,纸本书被借次数、拒借次数、预约次数等。三是用户的反馈率。新兴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图书馆采用微信、微博及各种社交平台对采访质量进行评价,如学校各学科带头人对经典文献的综合评价,各学科读者满意度调查,各学科核心文献的占有率等,为图书馆采访工作提供有效指导和见解[4]。

(五)提高采访人员综合素质高质量的文献采访主要依赖高素质的图书采访人员,采访馆员个人的专业知识、爱好兴趣与责任态度影响着馆藏的质量。一位理想的高校图书馆采访人员应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一是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背景和广博的知识;二是要具备一定图书馆学、目录学和情报学知识;三是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四是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五是要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善于与师生、同行、同事、出版界和书商沟通信息和合作交流。采访馆员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善于调查研究,常态化进行读者需求调查,教学、科研需求调查,馆藏需求调查,出版发行调查等;还要有较好业务研究能力,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不断对馆藏进行评价,不断修正馆藏模型和阶段性藏书计划,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采访工作。

三、结语

全媒体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转型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图书馆人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勇于改革创新,科学把握纸质与电子出版物的收藏,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建立科学的藏书规划,采用集中管理模式,配备高素质人才,创新采访模式,建立评价机制,才能有效做好高质量馆藏文献保障工作。图书馆人只有做好对本校读者群的调研、分层次、分阶段、构建各学科数据模型,应用新数据、新技术对采访工作进行深度探究和创新,且在采访过程不断完善和调整策略,才能创建一个具有高效益且能满足读者需求的采访模式。

作者:王菊萍 单位:河西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工作探索篇2

高校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是为科研、教育等领域提供重要信息来源的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获得更多、更多元信息的需求逐渐增加,另一方面是社会人才需求逐渐朝着多样、高质发展,所以需要提供更有针对性与效果的信息,这样才能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实力。单纯依靠一种能力或者技能的时代已经悄然溜走,所以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不仅要创设信息化工作模式,还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与高校、学生发展需求的适配性。

1复合型人才概述

1.1复合型人才的概念复合型人才的主要含义:在多方面、领域拥有能力以及特色的人才。此人才也可以被称为多功能人才,其突出特点就是多才多艺。其中主要包括在知识理论、技术能力与思维等方面的复合,因为如今知识经济盛行并且逐渐形成学科交融、技术集成等形式,因此不仅要增强自身能力综合性,还应该在拓宽知识的过程中调节心态,形成先进思维[1]。

1.2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如今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提高自身实力,还应该加强与时代理念、技术的融合性。因此首先应该兼顾专业知识与互联网信息化理论,情报资料工作是图书馆整体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其专业性非常强。其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与运用关于图书馆情报专业的知识,选择合适的工作方法,提高收集、整理与探析信息的效果、质量,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还应该掌握信息理论,因为如今图书馆信息资料以纸质与数字化为主,所以在处理以数字检索方式为主的纸质信息资源以及纯数字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深入了解馆藏与多种检索方式,提高工作、服务效率。同时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爆炸是必然趋势,所以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来源、种类以及内容,情报资料工作人员既要根据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发展情况筛选价值最高的情报资料,也要根据高校发展实际丰富信息资源储备,做好学科渗透工作。其次要有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一方面要深入了解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等等,要在丰富的纸质信息资源中提取关键词,然后将其制作成电子目录或者文件。一方面要简单掌握计算机设备维修、养护与操控技术,要熟悉网络检索方法、语言以及路径,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2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

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主要包括文摘、期刊资料管控、索引、汇编以及情报服务等方面,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任何一种资料所实现的成果,其背后都有情报资料工作的影响与努力。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的特点其实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首先就是快,因此工作必须保证文献信息资源具有实效性,因为很多成果是工作人员长期、持续且独立完成的,所以必须对文献信息资源拥有清晰地了解。其次就是精和准,因为不同文献信息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并且其内容非常广泛,所以要保证工作方法选择精确,要保证文献信息资源处理准确。最后就是广,因为很多文献信息资源年代久远、涉及范围广阔,甚至涵盖多领域内容,因此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将一些模糊不清容易出错的文献信库将其集中管理[2]。如今情报资料工作人员正处于新旧交替阶段,首先因为部分高校领导层忽视此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导致情报资料工作人员都是高校老师或者是临时人员,没有专业、高水平的人才进行接管。其次就是现代化程度不够,传统理念根深蒂固,现代化理念与技术学习仍处于进行时段,最后就是工作环境、设备支持不够,信息通过扫描等方面还原其本貌。

3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

3.1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素质水平想要做好情报资料工作并且提高其信息化程度,必须重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质水平,要促进其知识更新。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要做好教育与岗位培训工作,要让工作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一专多能目标。其次要设立考核机制,要提高学历门槛并且考核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将先进的信息知识纳入考核中,提高员工处理问题的水平与效率[3]。

3.2强化物质基础要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与发展环境,最大程度发挥工作人员能力。要不断引进先进计算机设备,购买先进软件,同时还要创造一个自由、快乐的工作氛围。

3.3采用调岗轮换工作制度调岗轮换工作制度既可以减轻员工负担,还能让员工熟悉不同岗位的工作,为后续工作奠定稳定基础。因为如今文献信息资源丰富并且信息技术多样,因此不能让员工局限于一种能力上,应该让员工通过此制度掌握多种信息技术,同时还能在最短时间内发掘员工的潜力,加强岗位与员工的适配性。并且如果长期照章办事,不仅会抹杀员工的创造性,还会让员工失去工作热情,因此调岗轮换可以缓解员工疲惫[4]。

4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的信息化模式策略分析

4.1强化信息意识想要建设完善的情报资料工作信息化模式,必须先转变思想,要看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对信息的渴望促进了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由此在以光纤通讯技术、多媒体等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提高情报资料工作的网络化与自动化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情报资料工作要突破传统工作理念,要在集合高校、学科、科研与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让高校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面向全体学生与教职工,做到针对性发展与思维转变[5]。

4.2利用信息资源,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主要要做以下两种工作,首先就是做好情报资料结构收藏的特色工作,要保证文献数量充足、特点鲜明。其次要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处理、调配工作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性,要实现文献资源的网络共享。因为传统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文件资源数量庞大且种类丰富,既会出现重复、无用资源,也会受空间限制。因此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一定要重视工作开发的全面性、针对性以及战略性,要根据高校需求选择与收藏文献,提高文献信息的流通速度与利用率。同时还要在做好传统收集、整理与分析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其提供新载体,如形成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等等,还要建设数据库,以此提高文献搜集与应用的效率。要建立导航系统,方便网络搜索。并且还要实时跟踪信息,以此将重点信息及时整理与编录[6]。这样可以让学生与教职工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资源,满足其信息需求。

4.3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情报资料工作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互联网时代的显著标识,无论是保存、分析、处理还是传递信息都需要高科技设备,因此如果想要保证情报资料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必须引进先进的设备。因为受相关政策以及社会需求影响,如今高校对信息资料的要求从数量、逐渐发展到质量与多元种类,所以可知,传统的人工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多种要求,必须引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设备。例如通过光盘数据库等技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增强图书馆情报资料功能的多样化。并且只有保证设备的先进性,才能加快处理与传送文献信息资源的速度,才能进行系统规划。

4.4开展文献检索教育工作同时为了从内外两个方面发挥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的价值,一方面由上文所述实现技术更新与设备引进,一方面要从学生角度入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综合实力与创新性的人才,而此种人才的重要培养方式之一就是加强其搜索与分析知识的能力。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文献检索教育活动与讲座,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其找到应需资源[7]。

4.5建设多链路情报资料管理系统互联网时代让高校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看到更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受思想、技术水平以及人才水准限制,必然会产生相应问题。数据库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信息收集、整合、分析与分享等方面的效率与质量,再通过互联网技术带来了空间优势,可以逐渐打造出一个多链路情报资料管理科的系统,此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根据教学现状、科研需求以及学生发展要求进行精细化管理。还可以在剔除陈旧、过时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本校图书馆优势,加强辐射范围,实现多校图书馆数据库搜索以及加强整个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联合性。

5结语

如果想要实现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支持与多元化发展目标,必须看到互联网时代与相关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如今互联网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还让人们逐渐产生对信息资源的渴望。所以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引入先进设备以及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满足人们逐渐增多的情报需求,推动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朝着先进化、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

作者:肖潇 单位:武昌工学院

图书馆工作探索篇3

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图书馆工作中的优势

1.1减少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首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被用于现代教育领域,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科技的进步而出现。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批量存储和计算图书馆信息,以便将来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检索和使用,从而有助于高校进行各类图书搜索和整理。另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将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应用于图书馆,这样人们可以实时进行资料的搜索和掌握来自不同图书馆的最新动态。当读者在图书馆外或者是附近的计算机设备连接到网络,登录相应的网站时,可以阅读到图书馆资源,同时不仅能下载各种相关学习辅导材料,还能随时进行相关课程的视听学习,使学习的效果进一步加强。如果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有不了解的内容,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直接与专业讲师和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数字图书馆和远程学习机构现在非常受欢迎,可以保证为不同地区的读者提供所需的学习材料和指导服务。可见信息技术的普及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传统教育的空间局限性,并从整体上为现代教育提供更多帮助,呈现更加开放的姿态。

1.2多种信息交互传递将此类技术使用到图书馆当中,可以增强各种信息的互动交流,从而革新过去人们只是被动的收获信息而不能够主动进行信息挑选的不良状况。通过与多元化的现代通信技术相联合,可以达到信息的传递和接收的目的,能够及时进行信息交换。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工作,读者可在线实现自由选择发布各种信息,该流程也为此类信息进入各家各户创造了条件。

1.3开辟新的网络信息种类过去的图书馆工作中的信息处理一般都是基于文本信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更新大大扩张了图书馆信息交互的地域,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另外还具有同时采集、处理、保存和显示多种类型信息传媒的功能。以往的采集、加工、保存、服务,只能依靠人工或者是一些单一的媒体,或采用间接公开的书面说明,这是一种落后且效率低下的方式。计算机技术则可以轻松处理这些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人们获取图书资源的途径,提高了人们阅读的水平。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图书馆工作,是对以往图书馆服务的重大挑战。它以动静结合的多样化的形式,在更加深刻的层面上显示信息内容,供应更多的信息,智能型的馆内模式由此逐渐形成,而这是在原始的图书馆工作方法中不可能实现的。

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2.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导读系统中的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使用是广泛的,每个图书馆可能有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它们选择的服务方式也可能不同。但是他们的工作对象都是读者,在这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做到尽可能多地展示馆内的信息内容,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每个读者的要求。在产品信息的开发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包括产品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相关文字、表格等,还通过建立的网络及时更新价格和库存量,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搜索信息。在导读系统上的应用一般来讲,图书馆的多媒体导读系统主要包含一些重要模块,如图书馆的概况、机构组成、服务类型、借阅规则、检索指南等服务项目。其中每个大的模块项目中又都包含着许多的小模块,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及动画等媒体形式,将图书馆充分地介绍给读者,方便读者借阅和学习。图书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的导读系统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其一,导读操作简单、顺畅。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多图书馆的导读系统采用的是触摸屏形式,只需要用手指轻轻触碰电脑屏幕就可以实现想要的操作。读者在进行计算操作时,不用进行烦琐的输入,即使是对计算机一无所知的读者,也能顺利操作该导读系统,真正体现了方便、简单的特点。其二,操作指南全面而详细。这种指导方式比较人性化,而且较符合国人的认知习惯和学习规律。速度上更快,质量上更胜一筹,是传统的教科书无法比拟的。其三,涵盖的信息形式更全面。这种方式涵盖的信息形式更丰富,主要有文字、图片、声音及图像等信息形式,储存量非常大,而且导读的界面更生动、直观、新颖,对读者产生着强大的吸引力。其四,形成了新型的读者关系,建设开放型的图书馆,使得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都跃上了新的发展高度。

2.2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文献收藏和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也彻底改变了图书馆文献的收集和管理方式。和以往旧的书本保藏的方法相比,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文件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打破了原有的文件载体格式,转而用光电信号进行存储。不管是纸质书还是音像出版物,这种转变都是在一个简单的过程中完成的。此类保存方式可以避免传统方式中书籍的损坏和丢失,并且由于文档格式已经转换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格式,而计算机本身具有强大的处理和存储能力,再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强大的恢复能力,对于文档的收集来说有巨大的优势,它可以通过特定的设备进行复制,显著提高了文件收集和管理质量。除此之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我国书籍搜集保存与管理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将会给其馆藏出版模式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良好的视听材料搜集和管理的应用前景。其主要是将图案示例、文本内容、视听图像、示例等不同种类的资源组织起来进行概括性的显现,使复杂而深刻的信息形象生动、直观明了,能够不言自明。同时,视听资源的数目的快速增加,提高了其在图书馆内馆藏、存储和动态流动服务中的比例,增加了对图书馆管理的需求。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视听资源的管理,需要了解视听资料的独特特点和广大民众的阅读习惯,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进行图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制作时,考虑人们的需求,消除“不注重管理”的常规设计短板,将其设计为便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运用的智能型软件。

2.3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需要得到很多的技术支持,例如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技术、平台互联技术及检索技术等,是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多媒体信息要从全文方面实现检索,还需要众多相关技术的辅助,比如国内一些知名的高校全文检索,基本都具有明显的自身优势,具有容量大、图文丰富、画面逼真、检索迅速等优点,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读者的使用需求,还对读者构成了足够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了读者的阅读热情。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越来越完善,未来多媒体技术一定能够在图书馆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2.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方面的应用目前,随着微信平台越来越普及,多数的图书馆都纷纷建立了微信公众号,进而可以更好地开展读者宣传交流工作。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微信公众号内容更加丰富,通过制作更加生动的微信图文消息,给读者带来良好的听觉以及视觉效果。通过多种多样的微信编辑器,能够使图文信息呈现各种动态效果。除此之外,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制作工具,能够对图片进行配色处理;在微信图文的消息当中,能够插入音乐,使读者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阅读图文,有效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

3结束语

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工作的开展已成为如今科技大背景下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与其他服务和工作融合越来越密不可分。这就需要强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工作当中的应用,加强管理人员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以更好地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给读者带来高质量的服务。

作者:赵建霞 单位:衡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