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刑法客观解释新塑造:“主观的客观解释论”

摘要:当下我国刑法应对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采取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探究社会秩序的客观精神"以谋求对"社会现实的客观评价",在所有刑法解释方法中,刑法客观解释轻易获得了优位权。然而,法律的形式主义与概念主义传统固然有其缺陷不能否定,以扩张为导向的刑法客观解释导致"客观解释等同于扩张解释",形成了网络时代刑法网络治理的入罪化,并造成法律公权力对技术性网络空间自由的伤害,对网络时代公民自由权利的忽视。针对网络空间层出不穷的新型违法犯罪行为,应警惕客观解释论的过度使用;结合主观解释论的法治基因优势,宜以"主观的客观解释论"重新塑造网络时代刑法的客观解释论,即在网络犯罪的解释适用中,以客观解释为基础,同时其解释不能超出"刑法条文的语言原意"之范围,以主观解释作为客观解释之限定。

关键词:
  • 网络  
  • 客观解释  
  • 主观解释  
  • 扩张解释  
作者:
刘艳红
单位:
东南大学法学院; 江苏南京211189
刊名:
法律科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法律科学

法律科学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61-1470/D。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3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