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擿又名"揥",是一种扁平细长且一端有细密长齿的发饰,由竹木、骨角、象牙或玳瑁制作而成。其形制有方首与圆首之分,无论男女都可使用,可作为发饰,可搔头并束发或用来篦发垢。擿诞生于周,流行于西汉,自西汉以后便很少出现,其消失与自身功能涉及过多而导致实用性不强,及女子发髻由垂髻转向高髻而导致对束发器具功能要求的转变有关。本文通过文献与实物资料相互印证,考证了擿的功能、形制、戴用方式和发展演变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1202/G2。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58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