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华兹华斯的教育思想,既有评论大多关注诗人早期作品中的自然意象,忽略了他中后期作品中自然地位的相对下降、书籍和宗教作用的逐渐凸显。本文选取《序曲》和《漫游》的片段,聚焦华兹华斯在前者中有关诗意想象力的抒写、在后者在中对商贩-漫游者教育背景的设定,跟踪诗人在创作生涯的早、中、晚期对这些片段的改写,揭示华兹华斯诗教理想中的变与不变。本文指出,华兹华斯自始至终都着意培养读者的诗意想象力,认为想象力的滋养离不开自然、书籍和宗教的协同作用,但三者的相对地位在改写过程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19世纪初期英国教育现实的持续关切。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