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内生人工智能类物化技术的一般均衡模型,演绎生产中人工智能类物化技术对劳动供给变化的内生反映机制,考察劳动要素供给对产出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改变人工智能类物化技术使用产生的就业补偿效应;结合我国制造业2005-2016年面板数据,验证了人工智能类物化技术就业补偿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并测算了我国人工智能类物化技术使用规模的门槛值。结果显示:(1)人工智能类物化技术的就业补偿效应对产出的作用方向与要素供给效应相反,其能够对就业缺口形成补充。若人工智能类物化技术使用规模大于其门槛值,则就业补偿效应大于要素供给效应,并能够完全补充劳动力缺口。(2)我国制造业中人工智能类物化技术的就业补偿效应显著,且已接近门槛值。中低端人工智能类物化技术的就业补偿效应强于高端人工智能类物化技术;在中低技术制造业中,人工智能类物化技术的使用程度较高,但就业补偿效应不显著,而高技术制造业中人工智能类物化技术就业补偿效应明显。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