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2 17:02:44
导语:在考研培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杨凤芝:考研复习中有这样一句话:考研考到最后就是在考英语。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英语成了很多考生逾越不了的一个难题,很多同学在院校选择和专业选择上都会考虑到英语水平。如果英语水平好,他就敢从一个二本院校换到一本,从一个一般的一本换到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而英语过线不过线直接影响考生能不能考上。如果考生的英语基础好,就可以把大量时间放在数学和专业课上,这些科目可以考出更高的分数;如果考生英语不好,每天需要花3~4个小时在英语上,就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复习,很难考出很高的分数。总结起来,英语对整个考研的影响有三点:1.前期的院校专业选择;2.复习过程中其他科目的复习时间的分配;3.英语分数直接影响到绝大部分考生能不能考上。
《求学・考研》:2014年考研的序幕拉开,很多考生常常选择先复习英语,但这种复习是漫不经心的,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杨凤芝:这是很多考生考研失败或考研英语复习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考生对考研的复习提早,不像以前,到大四前的暑假才开始复习。现在很多学生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就已经关注或者决定考研了。决定考研了,也知道英语很重要,于是就先看单词。但是基础薄弱的同学,开始入门会很难,也比较枯燥,很多同学就学学放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之以恒,这样的复习对考研来说效果基本为零。只有能按照复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学习,才能看到学习效果,相应地带起来的不仅是英语的成绩,而且是对整个考研的信心。漫不经心、学学放放的这种复习特征,会随着学生自制能力差越来越明显。现在各家考研机构谁能管住学生,谁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就做出很大的贡献了。比如跨考集训产品很受学生欢迎。集训营会规范管理学生,你不学我管着你学,你不学我逼着你学,慢慢入门了,学生也就愿意学了。
《求学・考研》:对于一个基础一般,需要努把力英语才能够达到考研要求的水平的考生来说,怎样安排这一年的时间更科学?
杨凤芝:对于现在大三的学生来说,四、六级考完,期末考试考完,就刚好到寒假了,寒假开始就应该好好准备了,可以利用没有其他事情打扰的寒假集中攻破一些单词,至少看2~3遍,用心去记。从寒假到5月,集中攻破单词和长难句,单词有单词书,长难句有长难句的书,但是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实际应用,学习效果不好,容易灰心,因此要尽早加入早期真题的学习,即1986年~2004年真题的学习,老的真题包含的全部都是大纲词汇,另外也包含了考研英语中经常出现的长难句类型。可以通过早期真题中的文章识记常见单词,培养分析长难句的类型的能力。到5月底,如果能把早年真题复习好,每个单词、每个句子都会,那么就打赢了英语复习的第一仗。6月就到了考试月,同学们基本在应战期末考试,只能偶尔复习一下,巩固一下前期的复习成果。到7月就进入了强化阶段,这个阶段可以听大量的课。7~8月底,通过听课把单词、长难句基础转化成做题的能力,吸收大量的做题方法技巧。9月大四开学,把暑期所学的各类题型的做题方法、做题技巧通过对近10年真题的精读、演练、研究,熟练转化为得分能力,这个过程持续到10月底。这个阶段水平好的同学可以做一些模拟题,水平一般的同学就把所有精力放在真题上。11月开始,真题基本研究透了,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做一些全套模拟题进行巩固,不要忘了前面所学。现在作文成为重点,要总结大小作文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求学・考研》:单词一向让考生头疼不已,常常出现的情况是,痛下决心学好英语,在寒假里把单词书从A背到C,可是开学后,没几个能记住的。对此, 您有哪些建议?
杨凤芝:背单词前应该做一件事,把大纲中认识的单词剔除出去。5500个大纲词汇中,有3000个初高中词汇,1200个四级词汇,1300个六级词汇,初、高中词汇构成了大纲词汇的主体,要把已经认识的单词全都剔除掉。对于一个基础差不多的同学来说,5500个大纲词汇,应该有一半是认识的。后面背单词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地着重记忆不认识的单词,认识的单词已经形成永久记忆了,基本不会忘。另外,结合词根词缀记忆比较好,大纲里还罗列了四五十个词根词缀,不认识的可以结合词根词缀来记忆。另外就是刚才提到的早年真题,虽然题老,但是包含了现在的大纲词汇,任何一个都不是超纲词,如果不喜欢背单词书,可以通过早年真题文章来记忆,这样有语境,便于记忆,不容易忘。
《求学・考研》:阅读是考研英语的一个大部头,人说考研英语“得阅读者得天下”,对于2014年考研的学生来说,要想最终在考场上取得好的成绩,应该如何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稳步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呢?
杨凤芝:阅读也要结合早年真题,可以熟悉考研英语的语言,考研英语阅读是议论文,议论文有议论文的语言风格,不是看“新概念”能体会到的,必须通过考研英语特有的语言风格来学习,看期刊往往也是不行的,就得看早年真题。很多同学忽略了早年真题的价值,其实利用好它们,可以一举三得:1.解决记忆单词的问题;2.培养分析长难句的能力;3.培养阅读能力。熟悉了考研英语的语言风格,也就为暑期听课打好了基础。暑期讲课时分题型,阅读是重头戏,占8天课程中的一半。老师重点讲近10年真题,近10年真题最能反映现在阅读的命题思路、命题方法,学生通过近10年真题讲解,可以掌握近10年整体的命题思路方法,但是这些东西在这个阶段还是笔记本上的,进入9月进行演练,9月、10月要把这些方法转变成自己的得分能力。11月做模拟练习,保持做阅读的手感和速度。
《求学・考研》:目前市场上林林总总的考研英语辅导班让人眼花缭乱,怎样才选到一个合适自己的辅导班?
杨凤芝:1.选老师。考研培训行业师资越来越年轻化、职业化,以前辅导老师都是从大学出来做兼职,现在都是专门做考研辅导的老师。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师资,选择年轻化、职业化的老师,他们的授课风格更容易被“90后”学生接受,他们懂学生,懂考试。因为他们是从了解学生的需求开始成长的,了解“学情”,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们都了解;另外他们研究大纲、研究真题,了解“考情”。尽量回避白发苍苍的名师,他们可能和现在的“90后”学生有很大的代沟。2.选择小班型。现在大班型慢慢开始被淘汰了。除了氛围,大班往往什么都学不到。学生多了,老师很难做到照顾每个学生,很难做到个性化辅导,只能在讲台上自说自话。小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增减内容,调整进度和节奏。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 考研 选择
[Abstract] Obtain employment or get a advanced study, both for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 college or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a major issue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from a realistic point of view in the advanced-study and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difficult choice to make the reasons were analyzed, and student-workers to help them choose the formation of self-sense to do some research, and in hope to help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
[Key words] College-Graduate Employment Advanced-Study Choice
1.引言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考研与就业问题,无论是对社会、高校还是大学生个体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1]为了解大学生选择就业或考研时困惑的原因,帮助他们做好这一人生的重大抉择,我们就大学生就业、考研的若干问题对XX大学XX学院四个年级的本科生进行了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6份,收回问卷213份,回收率为98.61%;被调查的213名本科生中,男生125人,占58.69%,女生88人,占41.31%。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与整理,得出了科学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从现实角度对考研与就业做出客观分析、比较,对考研与就业该如何选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大学生选择考研与直接就业情况分析
2.1选择考研情况分析
考研有诸多有利的方面:考研有益于个人的发展;有益于国家的发展;有益于高校的发展。考研有益于本科阶段的学风建设,是益于国家、社会的事,是国家提倡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考研,会出现很多弊端和误区,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一是考研不是回避就业压力的“绿色通道”,学历不是最重要的求职砝码;二是考研成本太高,从总体趋势来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趋于务实,研究生就业形势亦不乐观。[2]
同时,对复杂多变的考研现状,当前大学生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和充分的了解。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在被调查的213名本科生当中,了解自己所学专业考研情况的学生有144人,占到67.61%,而了解当前社会大学生的总体考研情况的大学生更是只有107人,仅仅占50.23%。可见,当前大学生对考研情况掌握不多,即使做出考研的决定,也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统筹的规划。
2.2大学生选择直接就业的情况分析
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有利于缓解社会、家庭的双重压力;有利于及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就业,难免会出现以下弊端和误区:一是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不广不深,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不强;二是学生偏重于资格技能的培训,忽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本科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参加各种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其目的就是为了多考几个证,便于就业,而忽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统计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213名本科生中,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有133人,占62.44%;而了解当前社会大学生总体就业情况的只有111人,仅仅占52.11%。可见,当前大学生对自己专业和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亦不了解,面对变幻莫测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势必会陷入深深地困惑之中。
3.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上存在困惑的原因
当前,很多学生徘徊在考研与就业之间不知如何选择,“考研热”开始降温,就业也重重受阻,该何去何从?我们参考学院多年来对学生工作的探索、总结,并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研究,得出大学生在选择考研、就业时产生困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目标不明
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生涯规划是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上存在困惑的首要原因。学生踏入大学以后,便进入了走出学校和迈向社会的过渡时期,未来的道路复杂多变,并不像高中一样都以高考为最终目标,于是在人生目标选择的十字路口,大学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我们调查的213名本科生中,有清晰明确的大学生生涯规划和目标的只有110人,仅仅占51.64%,而2006级和2007级的学生中有清晰明确的大学生生涯规划和目标的也仅仅只有50人,可见这一问题困扰了他们四年的大学生活。
3.2定位不清
大学生对自身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对自己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上存在困惑的又一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成绩没有自信,对考研没有把握。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到了大学之后没有适应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而导致成绩的下滑、信心的减弱。正如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对自己学习成绩不自信、对考研没有把握的学生有45人,占接受调查学生的21.13%。
2.对自己的工作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能力没有自信,对就业没有把握。大学是一个强调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地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大学时期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团学组织、社团活动使得大学生逐渐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在接受调查的213名学生中,有40人对自己工作能力不自信,对就业没有把握,占18.78%。
3.3举棋不定
较高的知识水平、学历文凭与较强的实践能力、工作水平孰轻孰重,是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上存在困惑的第三方面原因。我们的调查显示,认为研究生比本科生更有竞争优势的有93人,占43.66%,认为实践能力比文凭更重要的有52人,占24.41%,可见有很多学生在此问题上举棋不定、徘徊不前,进而影响他们在考研与就业问题上做出选择。
3.4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上存在困惑的第四方面的原因。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中,选择“家人要求或强烈建议”的有52人,占到24.4%;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原因中,选择“家庭负担重等家庭因素”的有27人,占到12.7%。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在大学生选择就业与考研时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5专业差异
专业之间的差异是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上存在困惑的另一个原因。调查现实,近几年就业率持续较高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与考研率持续较高的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选择考研与就业时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前者有81.51%的学生选择就业,后者有90.00%的学生选择考研,仅有5.15%的学生存在考研与就业选择的困惑。而专业前景较不明朗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环境工程的学生,在选择时存在较大困惑,占到专业人数的56.13%,影响了他们做最终的决定。
4.解决的方案
我们在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院自身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4.1协助学生制定生涯规划
调查显示,希望学校提供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学生有57人,占到26.8%,可见不少学生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感到迷茫和困惑,因此协助学生制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建议自大学伊始即协助学生制定生涯规划,并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协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成长规划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个人发展的方向,也决定着今后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评估自己的发展倾向、能力倾向和职业价值观,这是成长规划的基础。每个大学生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如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以及周围人对你的评价等,对自身的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都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摆正自己的位子,相信自己的实力,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达到设计高度适宜。
2.协助学生确定成长目标。确立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任何人的发展目标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制约。因此,大学生制定目标时应根据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专业及社会环境的不同来规划自己的成长生涯,个人的成长目标一定要同自己的能力、个人特质、专业及未来工作适应性相符合,这才有现实的可行性。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为一至二年,短期目标又分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三至五年。长期目标一般为五至十年。
3.协助学生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在确定了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在学习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专业能力;在工作方面,你计划竞聘担任何种学生干部职务,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并且这些计划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
4.评估与反馈。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在高科技信息时代,变化更是永恒的主题。由于影响成长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因此,要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从而不断对成长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3]
4.2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当前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和考研时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学生工作者转变观念,针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新变化,在职业生涯设计、求职创业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因此,加强大学生个性化指导队伍建设,特别是根据不同教育对象实施个性化教育,对传统的一种教材、一个大纲、一套模式、一个课堂的方式进行调整,加强对学生的个体研究,加强个性化教育、指导和服务,是考研、就业指导改革的重要议题。
4.3信息途径的多样化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途径,使他们及时了解考研、就业的信息。如利用飞信、邮箱等电子网络平台;利用就业信息员、考研信息员等组织结构;利用考研交流会、就业动员会等活动,使广大同学能够快速高效的得到最新的考研和就业信息。
4.4专业的指导教师指导
在学生到了高年级之后,对专业知识的要求逐渐增高,特别希望了解本专业的考研、就业情况。因此我们可以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师指导,他们一般是本专业的教授、先进工作者等,对本专业的各项基本情况都能够了解、掌握,并能够讲授于人,有着较高的权威性。通过他们的指导,学生对本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考研与就业的选择也会理性许多。
4.5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正确认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才是最重要的求职砝码。要想在考研或就业中处于前列,就要尽早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头脑清醒、不断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使自己在激烈的考研或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5.结束语
总之,考研和直接就业到最后不过是殊途同归,关键要做出一个理性的选择,着眼于自身长远的发展,而非一时的冲动。作为高等学校来说,应加强学生考研和就业的引导,使学生了解社会并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对考研与就业做客观比较、分析,适合考研的鼓励其考研,适合就业的鼓励其就业或争取个人创业。对我们学生工作者来说,不要都抱着让学生都成为硕士、博士的过高期望。要研究学生,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之路。对学生自己来说,更要“认识自己”,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喜好,慎重选择。[4]
参考文献:
[1]刘玲玲 毛素平.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正确选择考研与就业[J]。科技信息,2008(35):125-126.
[2]李冰仙.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604-610.
[3]张京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向调查分析与指导.
[4]徐体高.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63-64.
简单地说,英语科目的特点决定了考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突破,较好的英语基础是应对考研英语整张试卷的一个载体。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方法和技巧,然而无论是阅读、完型等客观题,还是翻译、写作等主观题,所有的方法和技巧的应用都要求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五轮四阶体系”,前面两个阶段都主要是为了打好基础而设计的。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英语基础的奠定。
单词:脚踏实地+技巧方法
在英语的世界里,vocabulary precedes all这不是什么名言,而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是语言大厦的砖,是基础。因此,考研英语复习计划制定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强调词汇的基础作用。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寒假阶段如何进行词汇攻坚:
1. 要及早开始背单词书(当然要选择一本适合考研的),筛选是有必要的,基础较差的同学。强调纵向和横向双重深度。首先,我们要强调横向覆盖面,尽量每天都多记忆一些单词。因为词汇是英语复习中最耗时的一项工作,到了中后期,我们要复习很多科目,又要按题型来集中训练,基本上没有大块的时间再来复习词汇。其次,我们强调纵向覆盖,每一个单词一定要掌握词形、词义、词性、词音、词用等所有方面。重点记忆熟词生义和一次多义以及近义、近形的词汇。例如:我们印象中的air是空气的意思。但是还要注意它还有“神情(举止、姿态)、气氛(气派)”的意思。而考研英语正是考查后面的这两种意思。“狂轰滥炸”是一种记忆方式,但还要善于利用日常零碎时间记忆词汇。记忆词汇时要注意多义词的确切含义和词的搭配关系。在背单词之前,应该准备一本单词本,每天记一些。并在阅读中加深对词汇的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原地踏步,才有可能螺旋式上升。
2.针对遗忘规律反复记忆。人类的大脑都是一样的,所以别人会遗忘,你也一定会遗忘。不要期望看1~2遍,单词就会长在脑海里。不过也不要害怕,因为遗忘是正常的。只要你尊重大脑的遗忘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复,那么就能事半功倍。一个单词要进行全面学习(包括词义、词性、用法,尽量做到看到这个单词就能造出句子),之后还要反复巩固,当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是最重要的。最好是采用回忆式复习法。哪个想不起来,或造不出正确的句子,就记在单词本上。这样每天都会记下几个,一周结束再集中记忆一周来记在本子上的词汇。
3.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其他方法。适合基础阶段的记忆方法有:联想记忆法、应用(例句)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和同类记忆法、分类记忆法。
词根词缀记忆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构词法,意味着我们要学习一定的前缀、后缀以及词根的知识。例如:act 这个简单而复杂的单词,同时又是一个词根,可以表示“做”“行为”之义。所以才有了action, actor, actress以及react 和reactor之类的词汇。这不仅对于扩大词汇量非常有帮助,还能够让我们动态地记忆单词和词组。例如:了解post-前缀的含义是表示时间关系,一般是“后……”。我们就会感觉post-war之类的单词有了灵性。利用词根词缀可以大量扩展单词面,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一些培训班的课程,有的会通过词根词缀法为大家集中撬开考研大纲单词这扇门的办法。
在记忆单词的时候,还要重视单词的运用和比较,基础阶段应利用例句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和同类记忆法,集中记忆单词的搭配。关于单词的复习和记忆,必须明确“记住单词及其用法”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而并非是各种方法的运用。因为,没有大量的记忆和积累,一切技巧都是苍白的。因此,调动多感官进行记忆才是最适合基础阶段单词记忆的。要经常动笔、动口甚至动耳朵。只有大量积累之后,才有可能应用自如。
语法:突破长难句
除了词汇这个拦路虎,英语的基础当中,语法就是最重要的了。对考研英语试卷进行整体把握,不难发现,考研语法考查的其实就是长难句。但是在学习长难句之前,很多同学还需要巩固初级的语法知识,例如七大成分和十大词性的对应关系、名词的数、以及动词基本时态和从句等。
基础较好的同学,还可以提前关注下英语中的非谓语动词、省略、并列、倒装、虚拟语气等几种特殊结构。很多考生经过几年的英语学习,基本掌握了常见的基础语法知识,所需要的是一个更为完整的概念。因此,过分强调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忽视意义或脱离语境的机械操练,或在没有充分语境的情况下刻意地去分析长句、难句、某些少见的语法现象,都是不可取的。所复习语法要和平时的阅读相联系。在阅读时,如果可以“通顺”地理解所读材料的含意,那么不必停留下来去刻意分析语法要点;而当你发现自己无法“通顺”地理解时,那么就有必要去分析造成困难的语法要点、重点、难点或盲点。你完全可以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习语法,并对某一语法现象“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阅读:养成好习惯
建议同学们进行一定量的精读和泛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中后期掌握阅读命题规律和技巧做好准备。“得阅读者得天下”,这早就成为考研英语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在这部分,考生们常常碰到的困难是:理解准确率和阅读速度矛盾,往往是提高了阅读速度,理解准确率就下降;而一味要准确率时,阅读速度就很慢。要想加快阅读速度,首先要养成正确、良好的阅读习惯,应克服“朗读”“指读”“查读”“译读”等不良习惯。
要提高准确率和阅读理解速度必须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细读、略读、寻读。其中细读是为了彻底理解具体内容和作者观点,针对性强;略读一般是为了回答关于文章主旨的试题,通过略读可以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寻读则是为了获取某些特定的信息(比如数字题型以及利用题干关键词的题目),以便找到文章题目所考查的信息。
关键词:蒙医温病;临床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作为医学生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培养应届学生职业道德、临床思维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由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变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所以,临床实习是将一名医学生转换成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的重要桥梁[1]。因此,让实习生学到更多临床知识,并形成蒙医学思维发展成为成熟医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1建立临床带教小组
科室内成立临床带教管理小组,成员由科室主任、带教教师、带教组长构成,教前根据科室涉及疾病的特点制定带教方案和带教计划,由带教组长对实习生进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带教教师进行严格训练,实习结束后由科室主任安排测试及评定实习生的实习质量。
带教教师应具有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需要具备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这样在能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作为实习生的学习标杆。
2通过CAI软件进行岗前临床培训
医学课程的研究主要以生命为主。计算机中的文字、音频、动画等从各种层析和角度展示了教学内容,更加全面地激发了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得培训更加生动[2]。尤其是蒙医辨证教学时,首先应针对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病因、秉性、病变位置、饮食习惯及当地气候等因素,再分析疾病属于寒症还是热症进而治疗。
CAI软件作为一种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辅助作用进行各种教学活动,方便教师与学生讨论教学过程及教学训练的方法和技巧。使用CAI软件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所以,通过掌握现代新型科学及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并合理正确地应用到教学工作过程中,也是素质教育和信息时代的要求。
在CAI软件培训后,再由带教教师带领实习生进行临床基本训练及日常的工作内容安排。通过CAI辅助教师进行蒙医辨证教学,实习生们对实习项目产生了更加浓厚的热情,实习过程中操作也更加认真,实习的质量也更高。
3培养实习生科学的临床思维
临床实习即是由一个医学生转变为合格医师的过程,临床思维就是医学生转变为一个合格医师所具备的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工作实际,并根据患者情况来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主要从5个方面着手:①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②坚持通过实践提高临床思维能力;③全面了解临床资料;④深入了解病痛本质;⑤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目前,临床医疗的模式正在由传统的经验诊治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转变。通过在治疗、诊断过程中不断地寻找不足,总结实践经验,通过带教教师在不同场合中与其讨论病历、提出会诊意见等,来培养和提升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提高临床思维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重视实习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法律意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及技巧的培养,综合能力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速度。
4合理调节实习与考研间的矛盾
目前,更多的医学毕业生选择了考研、留学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识,确实对毕业实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启发实习生了解临床毕业实习对医生生涯的重要影响,开导其正确处理考研与实习之间的矛盾。
在带教计划中,我们应考虑到以上因素,并在带教时将相关的考研知识穿插在实践中,由面到点,由临床到基础,将知识很好的联系起来,使实习生对疾病的特征和临床治疗有更加透彻的了解。其次,应合理安排实习工作时间,给予实习生足够的复习时间。
5体会
临床实习作为实习生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和学生的双方面原因都对临床实习有重要影响,对教师而言在实行临床实习带教时施行责任制,相关研究者则认为对临床实习生采用临床实习带教责任制模式可有效的提高临床实习质量。临床带教除了采用传统带教方式外,还需要采取与因需施教相结合的模式。
蒙古医学的指导理论是阴阳五行及五元学说,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综合体。五行学说认为世间的所有事物均是由水、木、金、火、土这五大主要因素构成,五元学说认为构成世间一切物质的基础是水、土、火、空、气。古蒙古人更是认为人体的构成基本是希拉、赫依、巴达干,分属水、气,土及水。CAI软件较好弥补了教师在教授该类内容时的生动形象性。使用CAI软件进行教学培训和促思维能力发展的效果显著,也为学生的思维培养提供了更加生动的客体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优点有助于培养实习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到:①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不能代替课堂教学,也不能代替教师,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②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应用于教学时要能体现观念的更新;③将个别化学习及写作学习统一在一起。
王淑琴等[3]研究者认为,因需施教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是一种符合临床医疗教学独特规律的有效教学方式。实习生在临床实践实习中遇到的相关疑问,也需要老师耐心的沟通和解答。
参考文献:
[1]王程敏,达古拉.蒙医护理专科生临床带教的几点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07,11:59-60.
关键词实践;临床医学;必要性;对策
医学类专业中合格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临床实践操作学习是很关键的。临床实践是为了通过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学习、提升达到向高水平高层次的临床医师的跨越。增强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提升医学教师的培训、矫正医学生对实际操作过程的轻视、合理安排考研、实习与就业的矛盾、使用进步的临床教学方法,进而满足人类医学需求和推进国家医学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1.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问题
1.1缺乏对临床实践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不注重对医生职业道德、医生职责、临床实践工作关心,这是很多医学院学生的问题。这些医学生往往更专注于医学书本的学习和对资格考试的准备,思想中并没有以病人、救治工作为主要关注点。在医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认为等到未来进入医院参加工作接触患者再学习、总结经验,学习过程中的目标仅仅是拿到资格证书和毕业证。这种对医学实践过程的消极看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散漫自由的心态。
1.2医学生实践阶段压力较大
我国是在过去医学界工作者在研究和实践中总结规律安排预防医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实习锻炼,在这个阶段医学生往往还面对考研或者就业的选择。准备考入更高等学府的医学生在考研过程中把大量的实践花费在专业知识的复习上而准备就业的医学生在联系医院等工作单位。这样,学生对学校安排的医学生的实习丧失了积极性[1]。
1.3医学生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常,医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对医学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对病人体质、症状的分析和解决往往不知所措。在实践过程中脱离了老师的指点后缺乏思考或者在老师的指点下有盲目听从、过分依赖,不能独立地在遇到棘手问题时候自主地思考、解决问题。
2.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2.1是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2001年中国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指出临床医学生要多见识各种普通病种,对其原因和影响熟悉,而且应该熟练掌握医疗技能和熟记医学教育疾病等知识,把预防、治疗疾病做为最终的目的。爱丁堡宜认为“病人理当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仅仅治疗某些疾病”[2]。
2.2符合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需求
随着医疗教育和卫生事业的进步,我们国家医学事业的方向就是提升社区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预防医学生未来的方向是从事医疗服务事业,是集疾病的预防、诊疗为一体,同时肩负着传播医疗教育保健知识的传播重任。预防医学生是医疗教育事业实施的关键执行者也代表着国家的医疗事业水平,可以推动国家医疗卫生进步的速度。预防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将来的医疗工作态度、工作质量有很紧密的联系。
2.3拉近预防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教育
曾经非典病的传染证实了我们国家的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脱离。大批的预防医学生没有前期预防和后期诊疗的水平,在治疗过程中显现出很多不足。而且,预防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多年来是脱离的,预防医学生通常在需要临床实践时表现出很多不足。对预防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可与拉近这两者之间的鸿沟,也有助于培育可靠地预防医学生。预防医学生只有在了预防医学中加强临床实习,才能够在未来的医疗工作者为社区医疗、为人类医疗事业做贡献。
3.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对策
3.1端正预防医学生的学习观念
医学教育过程需要预防医学生积累、学习和实践医学基础知识。预防医学生参加工作之后的工作态度、职责和水平的质量与医学生的实践过程有紧密联系。要从基础培养、端正预防医学生的观念和态度,让其对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和强烈的职业使命感。
3.2要树立崇高的医德
作为医疗工作者自身有对人类生命要有高尚的的救死扶伤的道德意识,要对病人、病情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医德水准是每一位预防医学生应有的基本职业准则。在预防医学生实践开始到走入工作岗位,崇高的原则性医德应该在其思想中树立。预防医学生从接触医疗专业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艰巨的任务,其本质就是要拯救生命于危难之间。
3.3合理安排考研、就业和实践
预防医学生毕业之际的考研、就业和实践都需要丰富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医疗水平,从本质上来讲是不充裕的。医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利用相关的专业知识运用所学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样既满足了考研需要复习的医学专业知识也为未来的就业做充分的准备。实践出真知,实践过程可以帮助医学生复习医学理论知识,并且促进医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使用,可以发现自身技能水平的不足。
3.4培养预防医学生的临床思维
预防医学生的临床思维直接关系着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和表现。预防医学生的临床思维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论知识,根据对病人病情的了解、诊断,对病人进行分析下定论的思维方法,其需要多种临床思维因素的综合。医疗工作者的诊疗水准可以通过对病房病人的接触、对特殊病例的研究、对医疗书籍的阅读、向高级的有经验医师的学习等方式提升[3]。
3.5注重临床操作技能经验
一位预防医学生能将课本专业理论和临床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并且成功地解决病人问题,相信其在日后医疗工作中是一位优秀的专业医师。预防医学的学科专业特点要求医学生把医学理论知识带入医疗工作中,让临床实践发挥诊疗和教育的作用。预防医学生要善于发现自身的操作弱点,多参加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和技能。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教育中培育综合实力较高的合格的医师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艰难的一个环节。当前的医学教育过程中对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职业医师制度的全面推进,预防医学生在临床教学中的临床实践教育亟待完善、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晓方.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4,9(1):77-79.
[2]卢长艳.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成效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3.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考研热;学风建设
一、知识经济时代语境下的“考研热”
自1999年以来,在高等教育改革“扩张”、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社会背景下,对广大民众而言,上大学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任何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主导。在上大学受教育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产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高、精、尖技术需要大量高学历的技术人才来开发。社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培养更多拥有丰富知识的高素质、高层次创造型人才。而各高等院校的应届大学生在毕业后,考取硕士研究生,向着更高的学习目标迈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日后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是其成为此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迅猛递增造成了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部分专业就业率逐年下降。由于大学教育的逐步发展所造成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所造成的发展压力以及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都促使广大莘莘学子将考研作为毕业前夕的主要选择。
我国近年来“考研热”持续升温,有人戏称为“高烧不退”,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或相对冷门的专业,本科生考研的比例已高达50%。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约有94万人报考,考生中,应届本科毕业生有4714万人,占报考总数的5012%,比2003年增长2314%。2005年11712万人考研,2006年超过了120万,2007年更是达到了140万以上,创历史新高。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文史、理工类学生,尤其是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等艺术类学生更是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们的优点是思想活跃,富于创造力,自我意识突出,感性认识能力强,注重专业技能学习,其不足之处是忽视集体合作,思辨能力相对较弱,不重视人文基础学科的学习,随意性较强,性情较为松散,纪律观念差。在学习课程的选择上,往往表现出专业课学习热情高,而公共基础课则学习热情低,甚至排斥,认为没有用,不必学。[1]基于此,人们往往有一种成见,认为传媒类学生虽社会活动能力强、动手反应快,但坐不住、心思多不在读书上,再加上日后所从事的新闻传媒行业是朝阳产业,所以“考研”的苦行僧生活离传媒类学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笔者任教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近5年全日制本科学生考研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部分学生刚入校时满怀对未来职业的激情与憧憬,热切渴盼“与新闻共舞”,随着学习的逐步推进,与往届学长接触的越多,再加上记者职业本身存在的一些劣势,譬如身份的被动性、工作的漂泊性等,在临近大学毕业时,有的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中文、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等专业考研。当然,也有学生对新闻传播专业情有不舍,但他们选择考研,甚至有志于在硕士学位后继续深造,一心想的就是拥有高学历、高学位,学成之后可以在新闻传播院校谋一个较为理想的职位,不用再受整日奔波街头巷尾、捕风捉影之苦,将考研作为增加就业资本的主要途径之一,从而义无返顾地投身考研大军。且不论具体出于何种动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传媒类学生中兴起的这股持续升温的考研热潮对新闻传播院系甚至整个高校的学风建设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负面作用。
二、“考研热”对学风建设的良性促进
(一)对高校学生良好学风的倡导考研是一种积极追求上进的表现,必然会相应地促进
和提高考研生学习的认真程度。他们一般在大二甚至刚入校时就已确定将考研作为自己在大学阶段的终极目标。对于学院安排的一般课程,除了在考研前如火如荼备考的那一年时间,其余时间的学习态度都相对较好,大多不会出现旷课现象。而对于新闻传播类的专业课,特别是与自己要报考的方向一致的研究生入学相关课程,学习积极性高涨,表现非常主动。上课时认真听讲,记下教师教案的每一个字,不敢有半点疏忽或遗漏;下课时更是踊跃地向专业教师反复咨询与考研相关的所有事宜,勇于提问。考研生如此勤奋好学的姿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其他非考研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风气不是很浓厚的新闻传播院系营造出一种努力向上、一心向学的学习氛围,使得一、二年级整体学风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推进在新闻传播类多门考研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相对其他
学生而言,考研生往往学得非常细致、扎实,力求对课程内容和相关学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他们对专业教师的授课有着较高的要求,往往不会满足于对知识点浮光掠影式的简单讲授,而希望教师能结合最新学术动态做出深入浅出的阐释和点拨,便于他们考研答题时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这一需求间接刺激了教师授课态度的端正与教学质量的推进。笔者认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始终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的知识结构、授课方法、授课内容、授课态度、精神状态等对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是抓好教师这一关。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求证,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供更多更新的信息,真正体现启发式和创新式的教育。更进一步,学生的学习动机还会在一定层面上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可谓“教学相长”。
三、“考研热”对学风建设的负面影响
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客观剖析正面功能的同时,我们更有必要理性审视“考研热”的负面影响。回顾近年持续不断的考研热潮及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在肯46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做些冷静的思考,有助于其健康发展。
(一)对高校本科教学秩序的强力冲击
“考研热”对高校本科教学的干扰是毋庸置疑的。由于相对某些传统学科,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考研竞争要更为激烈一些,在这样的情势趋使下,一部分势在必得的学生从大三、大二甚至刚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实施严格缜密的考研计划。不少学生在学校周边租住廉价的民房,关起门来一心只读圣贤书,摈弃一切课外活动和人际交往,心无旁骛地埋头复习考研课程;一些跨专业考生甚至逃离自己的专业课堂,终日呆在准备报考专业的课堂上旁听、“蹭课”。
近年来的“考研热”使考研培训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这种中国特色的典型应试教育通过对历年考研试题的深入研究分析,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辅之以题海战术等策略,对考研成绩确实有所帮助,多数考研生踊跃报名参加。规模的扩大使培训在休息日安排不开,只好与正常上课时间重叠,学生经常理直气壮地向教师请假,甚至直接逃课。[2]此外,由于许多学生专注于打听、了解准备报考学校的专业,执著于与准备报考方向的导师沟通,特别是从大三第二个学期开始,距离考研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考研生的紧迫感增大,感觉学习时间不足,逃课现象日趋严重,常规教学活动往往无法正常开展。对于任课教师来说,课堂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捧场”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
更重要的是,大四第一个学期安排的新闻专业实习是极其重要的培养环节,是传媒类本科生最后一个实践环节,它既是对整个本科阶段学习的实战总结,又是针对就业后开发工作的职业训练,是学习和工作的衔接过程。但学生往往以考研为由,草草应付了事,严重妨碍了毕业实习的顺利开展,使得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四年新闻本科念下来,一些学生根本无法达到一个传媒本科毕业生所应该达到的知识水平。众所周知,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相当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科,本科阶段的实践性课程体系明确了对本专业领域大学生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与训练,如果培养计划所规定的毕业实习也是马虎对待,这样的学生在破坏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又如何成为新闻事业合格的后备军,如何成为媒介竞争日趋白热化状态下所需求的“准记者”?在一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媒介化时代,新闻传媒后备军唯有不断发现应用中的问题,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然后动手解决问题,才能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在思维最活跃、最富创造激情的年龄段,大学生因考研而放弃了创造性训练,对以后的职场就业或学术深造都会造成消极的影响。
(二)对高校应试教育之风的推波助澜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弊端已引起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考研热”带来的大学应试教育之风也正在悄然形成。由于各高校招考研究生时一般都是按照笔试分数的高低依次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本科教育中仍然存在的应试教育弊端,这与当前中央倡导的素质教育精神是完全相悖的。[3]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激烈的考研竞争使学生局限于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忽略了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应用实践,使大学成为了高中的延续,学习局限在数学、英语、政治以及两门考研课程上。
当前,一些就业困难的地方,非名牌本科院校几乎成了名牌大学的考研基地,传媒类考研生中普遍存在着与考研有关的专业课程就认真聆听,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一些通识课程就敷衍了事的两极分化现象,存在严重的偏科。如果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考试方式来选拔研究生,我们招收的将不会是知识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好学生,而是擅长应付考试、高考分的好考生。这样的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后必然暴露出知识结构单一、创新性不足等先天性的缺点。这一问题在每年夏季的高考中一直遭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质疑,而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招生中重蹈覆辙,这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考研热”带来的应试教育之风,使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颇为纯洁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近年来也频频出现作弊现象,请“”代考已成为坊间不争的事实,在无形中助长了虚假、浮夸的社会不良习气。
(三)对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消极作用“考研全因就业难,不是考研,而是研究考试”,新闻专业学生向笔者诉说起自己考研的不得已,“我们专业呀,找工作难,找专业对口的工作更难,继续深造也是一种曲线就业”。一些准毕业生选择继续读书并非自己想要的结果,不过是实在没办法而为之,他们将考研当成了就业“避风港”。三年后就业压力是否一定能够得到缓解另当别论。笔者在这里要关注的是那些因求职无果而无奈考研的学生在考研失利后的被动局势。
考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素质培养,不可避免地也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前景。近几年笔者所在的新闻学院考研学生仅有20%能够被各大高校录取,剩余的学生就业变得困难,虽然这与社会就业的大环境有关,但我们不能不注意到,许多考研生的专业水平过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走向市场的新闻媒体不得不追求经济效益,这就使得新闻单位在招工时尤其注重应聘人员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潜力,往往希望新记者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减低媒体培养新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但往往事与愿违,有的学生在面试时表现欠佳,让用人单位望而却步。
另一个更典型的现象是有些媒体或公司的公关部门来招聘毕业生时,首先要求学工办提供考研生名单,将他们打入另册,彻底剥夺了面试的可能性。有学者分析,个中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很多考研失败的学生实际上并未放弃考研,工作后继续考研,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稳定性都必然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考研学生的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导致进入工作角色慢,与人协调和沟通的能力欠缺。[4]这两方面都是当今新闻机构用人的大忌。
四、引导“考研热”,完善学风建设
在众声喧哗的考研潮流中,大家的目的大相径庭。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者有之,为学历证书,为增加筹码,为改换专业的亦大有人在。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支配下,很多大学生身上弥漫着浮躁、浅近、轻飘的学风,研究风气淡薄,思考能力下降,缺乏真才实学、没有独立见解。[5]在这样的氛围中,很难想象,学生会潜心学习本专业课程;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又如何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可见,若不对这股在高等院校方兴未艾的“考研热”加以合理引导,将会对大学学风建设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大学是拉动社会进步的源头,大学的学风和文化若受到腐蚀,社会进步也会受到影响。大力加强学风建设,这是社会对高等院校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流的大学必定要有一流的学风早已成为各大学治校者的共识。为此,笔者所在的新闻学院针对传媒类学生的实际特点,围绕学风建设开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
(一)加强专业引导,开展读书活动针对传媒类学生专业意识较为淡薄的现状,我们注重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加强专业引导。每个学生在刚入校时就发了专业培养计划,让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知道本专业的课程安排体系。拥有丰富的知识面是新闻院系培养学生的必然要求。《中国青年报》著名记者李大同说过,明白新闻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标准,阅读200本有用之书,就没有做不好的新闻工作。学院在三年级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并统一指定了阅读书目。这20种书目除新闻传播学经典专业著作外,还涉及基本理论、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艺术学、科学技术、传统文化等著作以构筑学生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传播学者和优秀业界精英举办最新学术、业务讲座,组织学生在寒暑假参加各种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增强他们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对本专业以及日后要从事的职业的高度热爱之后,学生对自己在临近毕业时是否选择考研会有更为理性和成熟的思考,以便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
(二)倡导教书育人,实行班导师制
竺可桢早在1936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时就曾指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教授、导师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所在的新闻学院积极倡导教师除了教书还要育人,在一、二年级实行班导师负责制。由年轻博士担任的班导师能够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效应,榜样作用不仅体现在专业学习、业务实践上,还表现在进取精神、学术品格上。导师的职责包括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主动了解学生的各种困难,并给予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帮助;在业务学习、专业方向的选择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鼓励和协助学生参加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6]在本科阶段让学生接受较为严格规范的学术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考研的通过率,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终生学习的理念。
1.详细规划。校长首先要明确课改目标,把握课改方向,组织人员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改目标,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规划本校的课程改革,既要制定两年、三年或更长一段时期内的改革目标,又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相应的工作策略、保障措施,使课程改革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
2.科学管理。校长对课程改革工作的管理,一是组织,也就是以自己的权力和威信,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员、指挥和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实验,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二是协调,也就是及时做好课改各方面、各环节的协调工作。学科教学、课程开发、课程培训等,时间、设施、师资调配等,在实际工作中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只有及时处理各种矛盾,妥善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水平。三是评价,也就是对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要及时反思总结,对教师参与课改的态度、绩效要及时评价。既要及时发现问题,更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特别是对教师的工作,要及时予以激励性、指导性评价,要善于发现、总结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从而激发和维持广大教师投身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创造性。
3.认真指导。校长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还应该是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者。在课程改革中,校长首先是指导教师正确领悟课改精神,正确把握课改方向,帮助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统摄具体的课改研究和实践工作。
4.强化服务。也就是为教师开展课改实验和教育教学创新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参加课程培训、开展课改研究、开展校本课程等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资金、资料、设施等客观条件,校长必须努力为课改创造良好的条件,及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服务。
5.积极参与。中小学校长,既是校长,也是教师,也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直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示范带头作用。要求教师怎样备课、上课,教师首先是看学校领导怎样备课、上课。因此,校长必须直接参与课改实验,与教师一起学习、研究和探索,在参与中感受课改、组织课改、指导课改,必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率先改革创新。
二、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研究新教法,开创新教育,不仅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更是对我们校长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考验。校长要在课程改革中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使自己的专业素质适应新课程的新要求。
1.加强学习。要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教育创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管理,有效指导,首先校长自身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新一轮课改的基本精神,正确把握课改的基本目标、基本方向,正确领悟新课程体现的新理念、新思想。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新教法,尽快掌握先进教学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要认真学习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有关文件和文章,积极吸取外地的先进经验。
2.深入研究。作为一校之长,必须抓住课程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针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挑战,深入思考研究学校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略。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深入研究课改实验中的具体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通过深入研究,进一步认清方向,理清思路,促使课程改革顺利推进。通过深入研究,扎扎实实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使课改实验产生更好的实践效应。
[关键词] 医学生实习 管理工作 常见问题
医学生生产实习是医学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医学生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医学生实习的监督管理,做好学生由在校学习到医院实习的过度工作十分必要。
一、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对于医学生而言,经在校期间进行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到了大学最后一年进行生产实习,熟练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但在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实际中,我们发现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学生实习效果,阻碍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进程。
1.医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主动性
第一,由于医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学生即将面临就业、考研等选择,很多学生将精力放在了考研复习、找工作等方面;第二,很多学生在校时仍处于被管理状态,学习行为被动。而到了实习医院,学习环境相对自由,学生易产生惰性,实习热情持续时间不会太长;第三,患者对于实习学生存在抵触情绪,很多实习医院考虑到医院的效益和利益,不允许学生动手,只能在一旁观看。学生认为,不让动手的实习过程对于锻炼他们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没有实际意义,没有实习的必要性。这部分学生多数想将时间利用在理论知识学习上,而往往事与愿违。
2.岗前培训缺乏全面性
很多医院将实习学生岗前培训的重点放在实习考勤、医院规章制度宣传等方面,很少涉及医患沟通、医疗纠纷防范、言行仪表、临床操作程序等具体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对实习过程的茫然,增加临床操作失误的几率,埋下医患纠纷的隐患,影响了学生实习效果。
3.带教医生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实习生带教老师都是医院的医生,带教医生具有教师和医生的双重身份。这些医生平时工作量大,而兼带实习生无疑增加了工作量,这种付出与他们的工资收入往往是不平衡的。这就容易出现,医生只让学生干些跑腿打杂的事情,不能真正教他们实际操作技能、临床经验等临床知识,学生实习成了纸上谈兵。
二、关于加强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的意见
提高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质量,加强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对学生实习的效果至关重要。
1.转变学生实习观念,重新认识实习重要性。
学生的实习态度直接影响了实习有效性。管理者应对学生说明实习的重要意义以及实习效果对学生个人发展的直接、间接影响,帮助学生协调好实习与考研、就业等方面的关系,端正学生实习态度。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2.加强实习学生岗前培训
为了让学生尽快转变角色,医院多方面、多角度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岗前培训应拓展一下几个方面:
(1)医患沟通和医疗纠纷防范教育
可以采取调查问卷解析、模拟情景现场等趣味性方式,提高学生处理医患关系的技巧和应变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在面对患者时学会换位思考,多理解患者,耐心向患者讲解临床操作上的疑问。强化对学生言谈举止的培训,加强实习生对医疗纠纷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确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义务和患者的权利,以防止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
(2)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操作程序指导
在学生入科前,考核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实际情况。考核不合格者不准入科,留出适当时间供学生学习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学习。对考核合格的学生,进行本科室临床操作程序指导。这样,学生在保证理论知识储备量的前提下,能够较快适应不同科室的临床操作特点。
(3)调整学生心态,帮助学生转变角色
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后,学习环境由学校转变成医院,社会角色由学生转变成医务工作者,面对的人群由师生转变为医患,多少都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怎样面对新环境,进入新角色。作为管理者应急时开导学生、与学生多交流,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心态,尽快适应他们由学生向医务工作者的转变,适应实习环境。
3.提高带教医生的服务意识
首先医院应增长医生带教的工薪,合理对医生带教工作进行报酬,以此提高医生带教实习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定期、分批对带教医生进行培训,培训可以从业务知识、教学管理、服务意识等多方面入手。最后,制定标准,对医生带教效果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结语
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医学院校学生实习阶段的培养和教育,更关系到学生的就业以及个人今后的发展。作为实习学生的管理者,我们任重道远。我们应该随时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不断优化、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求完善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承,徐琦,赵鹏飞.临床实习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10,(8).
关键词: 考研 就业 利弊分析 前景选择
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数量急剧上升,本科文凭贬值,在就业市场上不占优势,是否继续深造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然而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其教育质量相对下降,供给量与需求量不均衡,研究生文凭作为筛选人才的标杆作用逐渐弱化,是否值得花费大量时间、金钱、精力进一步完成研究生教育也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此外,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弥补自身在学校所学与实际社会需求的落差的不足,增强自身竞争力,更多的大学生愿意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考证,而为应对考证,许多在校大学生未能正确处理专业学习与社会培训的关系,请假、逃课参加“速成班”,并且通过死记硬背获取证书,偏离储备更多知识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原意,这种行为在大学校园屡见不鲜,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针对大三学生现状迷茫问题,对于大三学生普遍选择的未来发展方向——考研和就业的利弊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合理规划好大学最后阶段的学习生活提出了建议。
一、考研利弊分析
1.考研的有利之处
从家庭方面讲,在一定程度上,学历越高,相应的社会地位越高,在精神层次上家庭成员越会得到相应的满足。
从个人角度讲考研有利于缓解本科就业压力,提高学历和自身能力,学成后所站起点相应提高,工资待遇、升职机会等较本科生多,为日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另外在本科阶段中存在着不少对就读专业不喜欢、不适合的同学,可以通过继续深造改变专业方向,弥补本科所学专业的缺憾,完成职业规划的梦想。
从专业角度而论,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强,知识储备多,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更适合在科技研发等技术含量较高领域易开展工作,求职时更受欢迎,待遇相对较好[1];另外,很多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通过考研进入更有知名度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就读,改变了大学本科阶段的出生背景,在中国普遍存在“门第观念”的情况下,一个更好的大学毕业背景显然更有帮助。
2.考研的弊端
从家庭方面而论,随着就业时间的延后,家庭所需要投入的经济、精力、关怀等成本更多,这对家庭来说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
从个人角度而论,考研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身体上及心理上的考验,存在着风险性,而且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其教学质量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待商榷,因此,考研不应该作为回避就业的方式存在。
从就业方面而论,首先研究生报考多愿意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虽然这些地带发达、就业机会多,但过多于集中也易导致市场饱和。其次,目前企业用人观念愈渐趋于理性化,并不完全注重学历文凭,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而且研究生易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地位,如果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用人单位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就不用研究生;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考虑,要真正具备较高的科研素养,必须完成硕士到博士阶段的研究生学习,这个阶段一般需要六年的时间,所需要的时间投入太长[2]。尤其对女生来讲,错过了这个年龄阶段,恋爱、结婚、生子等一系列个人问题将面临很大压力,并因为上述问题增加就业难度。
二、就业利弊分析
1.就业的有利之处
于家庭而言,减免了对研究生时期所要投入的经济上或是精神上的投资,减缓了家庭的压力。于个人而论,避免了考研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及心理成本,可以将这些时间、精力用于为日后工作准备[3]。就目前而言,研究生的报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应届毕业生,很多往届毕业生在工作后根据自身需要决定是否再继续深造,这样不仅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一些就业经验。
2.就业的弊端
从个人角度而论,多数大学生未仔细考虑自身的职业规划,而在选择工作时,又存在着眼高手低的毛病,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频繁“跳槽”,遇到很多的就业纠纷,三五年后还没有明朗和稳定的职业,这对个人发展非常不利。
从就业竞争的角度而论,随着高校的普及,大学本科学历已经没多大的竞争力,对应届毕业生来讲,存在着极大的就业压力。而且本科生的知识系统不够深入,想找一份专业对口同时又自身喜欢的工作存在着挑战性。
从就业前期准备而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存在着一部分的考生选择通过考取各类证书来增加砝码,合适的证书在应聘时能锦上添花,但若未处理好考证与专业学习生活的关系,或者选择的证书含金量不高,不仅影响专业学习,而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1.理智的分析
对于考研还是就业,一定要全面考量自身的实际情况,理智分析后作出睿智的决定。可以从如下方面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
家庭方面:全面地考察自身家庭是否有压力,家人或亲戚在就业方面是否对自己有帮助。若家庭本身无压力,对自身就业也不能提供协助,那么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使得自己的知识储备再上一层,为日后就业增加砝码。
学业兴趣方面:在经过将近三年的学业学习后,发现自己确实对自己所学学科或其他学科有浓厚兴趣,那么继续读研深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1]。
学业性质方面:是研究性的专业还是实践性的专业也影响着是否继续考研深造,若是研究性的专业,考研可以更进一步满足需求,而若是实践性的专业,更多情况下,经验往往比学历更有用也更需要。
学习能力方面:认真分析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状况,定位自己可能考上的院校和专业,然后认真审视所选择的院校专业,个人觉得尤其是女生,若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所考取的院校专业不怎么出色,没必要再花更多的时间去换取一张含金量不高的文凭。若是男生,家庭方面不怎么有压力,那么可以试试看,读完研究生可以继续读博士、博士后,甚至出国镀金。不可否认,一张含金量高的文凭在许多方面是极有竞争力的。
2.适时的交流
适时地与家长、师长交流,适当地采取建议,但不要过于重视他们的意愿,避免盲目性、从众性,不要“被动考研”抑或是“被动就业”,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做好日后的人生规划。
3.务实的准备
当确定未来道路之后,必须沉下心务实准备。
(1)关于考研的建议
若决定考研,首先可以选择合适的考友,懈怠时可以相互督促鼓劲;其次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是否报班学习;然后选取合适的地方、院校专业,最好寻找一个好的导师,这对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1]。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向考上自己意向学校的师兄师姐请教经验,获取资料;最后制订计划,按着规划进行,做到事半功倍。
(2)关于就业的建议
就业准备是多方面性的,主要有几大方向:考公务员类、考证书类、自主创业类及理想择业类。
考公务员类:首先应选取合适的地点岗位,在符合自身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选取条件要求多的岗位,这样竞争人数会减少一部分;关注时事,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及新闻敏感度;根据自身需要决定是否要报辅导班;精做历年习题,注意归纳总结积累;注重全局观,合理分配时间等。
考证书类:考证应该以工作需要及自我兴趣为出发点。大多学生大三时期学的多为专业知识,因此首先要处理好自身专业与考证之间的关系,认真衡量考证所要放弃的机会成本,思量是否值得放弃专业的学习去考取证书。其次,关注职场需求,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选择性地考取需要的证书,注重证书的含金量、证书之间的关联度,以及对自身的有利程度,可以多做准备,但切忌贪多而太滥。
自主创业类:若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敢于冒险的精神及敏锐的市场觉察力和良好人际交往能力,个人觉得并不是十分适合自主创业。当然,若有良好的创业环境,例如资金、父母的人脉网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创业提供相当大的便利。
理想择业者类:所谓理想择业类即对于未来就业单位有明确意向的同学,可以多多关注各大招聘网站的相关信息,根据要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此外,每年都会有一些校园招聘会,这是非常不错的锻炼机会,可以选择自己有就业意向的单位提前进行交流,做好相应的就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参考文献:
[1]李梁.两难的选择:考研还是就业——浅谈大学生毕业前期的双向选择问题[J].科技创新报,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