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02:44:16
导语:在贫困小学生帮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基本情况
2019-2020学年度全县中小学校共17所,其中:小学15所,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学生数4122人(小学生2686人,中学生1436人);教师353人(小学教师264人,中学教师89人);小学净入学率99.8%,初中净入学率98.7%,小学五年巩固率96.98%,初中三年巩固率112.02%;小学招生467人,初中招生501人。全县幼儿园15所,在园人数1286人,教师54人。
二、重点工作
(一)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责任
继续落实“六+二”长责任制”,建立完善“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机制。受疫情影响,3个文化技能培训中心的100名辍学少年儿童于4月20日开学。落实辍学学生劝还、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严格按照2018年县制定并下发的《县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600余份。
(二)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计划投入资金2400万元。续建香格里拉镇双语幼儿园,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93%;投入资金2205万元,续建24所乡村幼儿园,投入资金225万元,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50%;续建县中学教学辅助用房、学生宿舍、厕所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90%;投入224万元,续建巨龙中心校学生宿舍、食堂,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95%;投入170万元。续建赤土中心校教学辅助用房,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90%;投入110万元,续建贡岭中心校教学辅助用房,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85%。
(三)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1.稳步推进免费教育。大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计划,实施幼儿保教费,免费午餐补助计划,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应补尽补。生均公用经费4122人、351.3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80万元;幼儿保教费97.18万元、1286人,1-6月份完成拨付53万元;学生取暖费4122人、82.44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38.19万元;营养餐4122人、313.27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75万元;寄宿制生活补助3136人、533.12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265万元;午餐补助1265人、101.2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47万元。
2.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强招生统筹管理。2020年计划招生“9+3”40名、中职20名;完成州上下达富民安康高中招生目标,目前正在开展中考政策宣传。
(三)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3.资助高校生完成学业。一是在线申请特别资助;对升入高职、专科预科、专科、本科预科、一般本科到重本的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升学当年每人一次性资助500,1000、2000、3000、4000、5000元;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专科、本科),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连续资助直到学业结束。2020年计划资助中职生200人、大专以上80人,资助金额42万元。截止目前,完成春季中职学生资助157人,资金7.85万元。大专学生资助时间9月份开学后开展工作;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2020年计划完成生源地助学贷款60人,贷款金额42万元,贷款时间9月份开学后开展工作。
4.发挥教育基金作用。推动教育扶贫基金发挥作用,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资助,确保解决贫困学生在享受有关资助政策外的就学困难问题。2020年计划资助300名学前幼儿、义务教育、中职以上学生,拨付资金50万元。截止目前完成学生资助224人(其中,学前教育36人,义务教育186人,受疫情影响,目前尚未开展中职以上学生资助工作),资金16.68万元
(四)推动扶贫宣传进校园活动
使中小学生充分认识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了解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扶贫、脱贫意识。指导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利用班会、团会等形式向中小学生讲解扶贫工作的背景、基本形势,政策,并通过学生向家长做好宣传。
完成时限:常态化
(七)推进对口帮扶成效
1、泸州市对口帮扶
(1)县在岗教师培训学习工程项目年度投入帮扶资金30万元(含增量资金调增安排10万元),组织县中小学骨干教师10人次以上到泸州市优质中小学跟班观摩教学,带班实习;组织开展教育管理、教学专业人才培训4期100人次以上,推动帮受双方教学交流学习等,受疫情影响推迟到9月份开展。(2)县义务教育救助基金项目年度投入帮扶资金60万元,用于资助约100名品学兼优贫困农牧民学生,解决与义务教育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目前尚未拨付。
(3)县教师结对提升提能工程项目(全域结对项目),截止目前纳溪区教育体育局选派送教送培人员共计17人,为我县培训150余名管理干部与骨干教师,选派优秀初中毕业生10人到泸州纳溪高中学习(招生工作未开始,9月份才能完成),创建了4个特色研修室与学校。
2、攀枝花机电学院对口帮扶
加强对接,攀钢集团资助县教育奖励基金160万元。
3、市对口帮扶
加强与市教育局对接,已选派1名优秀教师到学校挂职学习。县中与市十一中已结对,继续做好学生联谊和送教工作(疫情影响,该项工作未落实)。落实好援建项目建设资金,已达成15万元资助意向。
(七)培训工作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根据国家、省、州对培训的要求,2020年计划完成教师国培、省培、州培、县培300人次。目前完成培训400人次。
(八)信息化建设
持续开展远程网络教学,加力推广智慧教育云平台,加快资源引进与开发,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向边远农牧区输送教育资源。今年以来完成金珠镇牧区重点寄宿制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采购与县中学课桌椅采购项目招投标工作,两个采购项目预算资金100万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实完善教育扶贫领导小组,指导各股室开展好教育扶贫工作。
(二)严格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方案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列出时间路线图,明确完成时限,责任落实到人,加快扶贫项目推进,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一、脱贫人口任务完成情况
据预测,二0__年度可减少绝对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683元以下)10000人,低收入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944元以下)28000人,占20__年底全县贫困人口127993人的30,完成省下达的脱贫任务,二0__年底全县尚有贫困人口89993人。
二、扶贫项目完成情况
二0__年度省下达我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949万元,争取省追加220万元,全年合计1169万元。首批下达专项资金用于整村推进村677.23万元,面上扶贫271.8万元。其中投入项目资金743.2万元与通村公路配合修通四级油路(含11.1公里水泥路)107.3公里;投入83万元建排灌站、节水渠、桥梁9处,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投入46万元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5所农民文化学校;投入24.8万元为3所农村小学配套;投入52万元用于劳务输出和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转移1000名贫困农村劳动力,使1千户贫困户受益。
省追加资金用于六十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养猪协会15万元,科技扶贫项目十八里铺薯类组培脱毒良种繁育及推广示范50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45万元,小额贷款贴息60万元,贫困村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50万元,可使1万贫困人口受益。
三、整村推进完成情况
二0__年全县确定30个贫困村为整村推进村,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及群众自力更生努力,贫困村达到村容整洁,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高,基本可完成整村推进计划,达到省规定基本目标。
四、积极做好信贷扶贫工作
二0__年度信贷扶贫资金规模150万元,用于鸿运轮船有限公司船舶运输及妇女联环脱贫,带动我县船运发展及蚕桑养殖规模发展。
五、帮扶工作成效显著
在省人大张主任和省扶贫办的关心支持下,二0__年我县新增了省国资委及交通投资集团路桥公司3个帮扶单位,根据省直帮扶单位帮扶意向,基本可达成1000万元帮扶项目资金。二0__年度中国石化集团投入我县项目资金230万元。其中:1、扶贫助学项目12万元,资助了20名特困大学生、100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高中生和300名贫困小学生。2、扶贫劳务输出项目40万元,转移培训920名农村贫困劳动力,为扶贫劳务输出培训基地添置了设备。3、投入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178万元,其中用于润河镇陈楼村、大王庄村两个整村推进村93万元,建石化希望小学一座,修通了2.7公里四级油路和2.5公里硬基路,建起了大王庄村农民文化学校。用于江店孜镇李庙村项目资金25万元,修通了2.7公里四级油路,建起了李庙村村民文化学校。用于红星镇大谢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修通了4.2公里四级油路。
六、加大扶贫项目的监督、检查、审计工作,更加规范扶贫资金的使用,坚持扶贫项目的公示、招议标、报帐及审计制,继续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工作,加大扶贫宣传工作力度,努力创造了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扶贫工作,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氛围。
七、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工作决定,二0__年度完成130万元招商引资任务,超额完成县下达50万元分配任务。
二0__年扶贫开发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结二0__年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扶贫开发工作社会氛围不浓,扶贫宣传力度不够,扶贫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整体素质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待提高,有关扶贫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扶贫项目监管、检查,顾全大局,造福人民,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共同把我县扶贫工作做好。
二0__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__-20__年)》和___县“十一五”扶贫规划,继续减少贫困人口,力争年度减少贫困人口4万人。
二、集中使用扶贫资金,整合各类资金办大事。二0__年度计划新修30公里水泥路,100公里油路,彻底改变贫困村通路难和公路等级差状况,使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发生根本变化。
三、缩小整村推进村数量,提高整村推进村质量,力争二0__年将5个重点整村推进村达到“通水泥路,上卫生厕、烧节能灶、饮清洁水、做文明人”目标,达到绿树成荫,水清天蓝,村容整洁的文明新村。
四、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扩大小额贷款贴息和农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规模,力争年度使资金规模增加300万元,使2万贫困人口受益。
9月3日,团省委双联行动第一批两名驻点干部经过3多小时车程,到达了驻地武威市天祝县西大滩乡,标志着团省委双联驻点工作的正式启动。
团省委在西大滩乡挂牌成立了“共青团甘肃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驻点工作站”,为驻点干部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
根据团省委党组、双联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部署,第一批驻点干部将围绕“基层团组织建设”、“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以及“做好联系村0—3岁儿童信息采集”等10项阶段性重点任务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驻点工作。
在8月31日,团省委双联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团省委书记、党组书记、团省委双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旭晨在动员讲话时要求驻点干部要“驻实”不能“驻虚”,带着任务下基层,带着感情下基层,实实在在的帮助基层解决一些困难,认真地完成团省委双联办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第一批驻点工作。
第七届“振兴杯”
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隆重举行
由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振兴杯”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9月19日在天水市隆重举行。
本届大赛由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水团市委承办,设置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工具钳工、汽车修理工、车工4个竞赛工种,有18支代表队共计80多名青年技术精英参加了比赛。在9月19日至20日的比赛中,选手们经过紧张而激烈的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共有10名选手获得了“全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2名选手获得了“全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同时选送了7名选手代表甘肃省参加本月在沈阳举行的“第八届”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
团省委向全省团组织征集分类
引导青年优秀工作案例和优秀青年故事
为纪念建团90周年,迎接党的十和省十二次团代会的召开,集中展示我省各级团组织在团中央《思想引导大纲》转化工作中取得的优秀成果和广大团员青年在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中的崭新风貌,团省委于近日下发了通知,向全省团组织征集一批分类引导青年优秀工作案例和优秀青年故事。征集活动结束后,团省委将择优汇编成《甘肃共青团青年思想引导优秀工作案例》和《绚丽青春——陇原优秀青年故事汇》。
省青联委员赴兰州新区参观考察
9月20日,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副主席赵立香带领省青联部分经济界、文化艺术界委员一行17人赴兰州新区进行了参观考察。
在兰州新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省青联委员参观考察了兰州新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情况、二号湖项目建设情况、舟曲灾后重建兰州新区转移安置项目建设情况及舟曲中学建设情况,并同兰州新区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兰州新区管委会主任、省青联副主席李睿向省青联委员介绍了兰州新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前景和有关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情况。赵立香代表省青联向兰州新区成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表示祝贺,他号召全省各级青联组织积极行动,充分发挥青联组织人才高地的作用,动员广大青联委员和优秀青年人才为宣传新区、建设新区、发展新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家川团县委开展
“爱心手拉手 ,和谐共成长”活动
9月3日,张家川团县委和县三中结合全民教育活动和扶贫“双联”工作的开展,积极开展“爱心手拉手,和谐共成长”活动。
当日下午,团县委和县三中在东街小学举行“爱心手拉手,和谐共成长”活动启动仪式,统一组织县三中53个班级的代表与来自新建小学、西街小学、中关村希望小学等5所小学的33名贫困小学生进行结对帮扶。
此次帮扶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实行一个班级帮扶一个贫困小学生的“一对一帮扶”形式,对帮扶对象进行文化课上的辅导和其他方面的帮扶,以智力帮扶为主,大力帮助贫困小学生健康成长。
山丹团县委组织法律、技能同步下乡进校园
9月4日,山丹团县委启动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组织县未成年人普法讲师团走进山丹一中为正在军训的一千多名高一新生上了开学第一堂法律课,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评价。
9月5日上午,山丹县妇幼保健院团支部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育才中学开展了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12名医疗卫生志愿者分为四个小分队,两支小分队负责在校园内开展秋季多发疾病预防宣传,两支小分队则负责和七年级新生共同召开了主题为“青少年健康素养”的知识讲座,共有400名青少年及学校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山丹县李桥乡团委利用秋收之后的农闲时节,联合乡培训办组织60名农村青年参加了农村青年技能培训班。结合李桥乡种植双孢菇的实际情况和农村青年的特点,乡团委邀请了县农委的专家前来授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双孢菇的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和双孢菇产业的发展前景。
陇西团县委举行助学金捐赠发放仪式
9月13日下午,由团县委举办的“共青团·电力公司爱心人士助学金捐赠仪式”在渭阳乡中心小学举行,团县委、教体局的代表同志及受捐助的师生、家长共计40多人参加了助学金发放仪式。
此次捐赠的助学金由是由市电力公司的职工无偿捐赠,共计3000元,团县委积极联络,争取将爱心助学金发放到品学兼优、生活困难的学生手中,争取最大的覆盖面。本次受助的学生来自渭阳乡各小学,共计20名。
靖远团县委开展
“青年农民就业创业培训”活动
为响应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需求,全面提高农村青年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更好地为农村青年服务,9月13日,靖远团县委在北湾镇举办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内容包括日光温室茄子、甜瓜、黄瓜等标准化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县委副书记陶军参加培训班开班仪式,150余名农村青年和当地群众参加培训。团县委还向参加培训的农民朋友赠送了有关书籍和优质蔬菜种子,并为大家送上美好的祝福,希望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临夏州团组织开展
“圆梦行动”助寒门学子展翅
近期,在临夏团州委的积极努力、多方联系下,通过团省委、省青基会,争取到国酒茅台集团、雪花啤酒有限公司、贵州茅台有限公司、加多宝集团、贵州习酒公司等爱心企业的“圆梦行动”资助金33万元,捐助了全州84名家庭经济困难、成绩优异的大学新生。同时,临夏县团委争取到驻兰铁军代处的资助金2.4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4名;积石山县团委通过设立“爱心圆梦行动”办公室,共募集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33万元,为38名贫困大学生发放救助金 8.5万元,并为大墩小学身患重病的马欣等5名同学捐款6.5万元;康乐县团委为两名身患重病学生捐款3.1万元;和政县团委得到中国银监会等单位的支持,共筹款89.4万元,有180名贫困大学生和300名贫困高中生受到资助。
金铁高炉车间举办青工安全演讲比赛
为大力宣传和营造“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浓厚氛围,提高青工安全意识,切实使青年职工在思想上树立起“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理念,日前,金铁集团高炉车间举办了一场青工安全演讲比赛。
来自该车间各工段的13名青工选手依次上台,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亲身经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深情并茂的演讲阐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博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演讲过程中还穿行了观众安全知识答题,充分调动了现场观众的积极性。
兰州团市委赴贵州、交流学习
2012年兰州团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直属团干部培训班课程培训结束后,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9月8日至17日,兰州团市委兵分两路,由团市委领导带队分赴贵州、交流团情,开展了学习考察活动。
通过学习考察活动,交流了三地共青团工作的先进经验,增进了三地团干部之间的感情和友谊,也开阔了团市委干部的视野,激发了大家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
甘肃农业大学校学生团体
联合招新活动顺利进行
2020年4月5日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全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xx所,区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xx所(小学89所、教学点xx个,初中x个、九年制x所),有在校学生和幼儿xx人,义务教育阶段有建档立卡学生xx人(其他学段建档立卡学生:学前xx人,高中xx人,中职有xx人)。
按照省市教育行业部门要求,今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一是除因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无一失学、辍学;二是按照学校管辖权,确保区属各学段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精准落实好中省市各项教育资助政策。
一、工作情况
一是强化线上教学工作举措。为克服疫情影响,按照中省市的要求,我们通过网络累计培训教师xx多人次,指导全区各中小学校安全有序完成了教材发放工作,为各学段中小学生提供线上学习支持,确保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针对个别深度贫困家庭学生无学习终端、信号接收能力差等问题,我们通过赠送手机、加装信号放大器等方式,为他们创造学习条件,确保了所有建档立卡学生都能参与线上教学。二是深入开展摸排劝返工作。在疫情联防联控期间,我们利用线上教学的钉钉平台,组织学生线上打卡签到,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对区外就读的学生,按照属地要求,组织教师利用电话、QQ、微信,全面掌握学生的就学信息,并按照义务教育有保障中不属于七种辍学情形的要求(年龄满6周岁但仍在幼儿园就读或因身体等原因由家长申请延缓入学的适龄儿童;年满15周岁或年龄不满15周岁但已初中毕业;请假和休学的学生;因重度残疾而安排送教上门的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失踪失联的适龄儿童少年;有本地户籍但在异地就读的适龄儿童少年),加大动态监管工作力度,及时排查学生辍学情况,建立了控辍保学台账。截至目前,全区各校共排查疑似辍学学生xx人。目前,我们建立问题台账,向镇村反馈了信息,并聘请的心理咨询师配合学校全力做好劝返工作,截至目前劝返工作仍在继续。三是强化重点对象保学力度。对贫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学生、寄宿制学生、学困生以及有心理障碍表现的学生,采取师生“一对一”帮扶措施,建立关爱台账,落实帮扶责任,并将帮扶效果记入教师业绩档案。疫情期间,我们严格按照省市区关于送教上门工作的要求,在防控有保障的前提下,落实了全区xx名残疾儿童的送教上门工作,新华社记者对我区关庙镇送教上门工作进行了实地采访报道。与此同时,我们按照市上要求,通过“三个一点”的方式(政府配发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学校购买一点),积极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储备防疫物资,目前,向省教育厅争取的防护口罩xx万只以及其它物资(测温门系统xx套;各公民办学校已筹备防护口罩xx只,防护手套xx双,酒精及手部消毒液xx升,消毒液xx升,洗手液xx升,喷雾器xx个,热成像测温门禁系统x套,手持红外测温仪xx个);区联防联控保障组配发防护口罩x万只(手持红外测温仪xx只,xx消毒液xx升)等物资已全部配发到校,为贫困学生返校,提前做好了防疫保障。四是丰富资助政策宣传方式。在开展线上教学时,我们围绕教育资助政策的宣传,及时推送资助政策宣传专题片,开展政策宣传讲座,不断提升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效果,营造全社会关注贫困资助、关心贫困学生的良好氛围。五是提前安排政策兑现工作。随着我区高三年级安全有序返校复课复学,按照错峰开学要求,其它年级也将陆续返校复课复学,我们提前谋划,积极争取向上争取贫困学生资助资金,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各学段学生返校后,我们将指导学校及时规范发放资助资金。六是持续深入开展问题整改。对中省反馈的“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有偏差、教育资助宣传不到位、存在贫困生资助公示不规范”问题,我们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了责任人、制定了规范流程,待今春正式开学后全部扫尾清零,确保整改到位。
二、存在问题
一是执法力度疲软。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的“双线七长责任制”中,由于对学生监护人缺乏约束力、震慑力,执法力度疲软,导致在劝返辍学学生时,学校、政府始终处在被动局面,劝返成本大。二是工作合力需强化。对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外出务工,公安、镇办和村组要及时劝阻,不得出具外出务工所需证明;要加大企业违法招用未成年人的整顿力度。
三、下步打算
一、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党委、政府对教育发展密切关注,教育优先发展理念、教育的政府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县、镇(乡)两级政府在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争创省教育强县(复查)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切实做到教育“四优先”,即政策优先发展、规划优先落实、经费优先保证、项目优先建设。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和理解教育工作,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热情更高。全县社会各界再次掀起助学,全年共捐款2960万,积极关怀和帮助家庭贫困学生、留守学生及外来务工子女。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4月份,我县顺利通过省教育强县复查评估验收,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教育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
“以县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教育经费实行全县统筹,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切实增强了对全县教育发展的调控能力,加强了经费使用的监督力度。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经费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政府保障教育发展的责任得到进一步强化。开展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创建活动,并通过验收。
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不断规范完善教师职务评聘和年度考核实施办法,强化教师业务能力考核评价,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优化。严把教师入口关,严格按标准要求公开择优招聘,全年共向社会招考录用教师18名,招聘师范类应届毕业生150名。加大对农村年轻教师的培育力度,积极探索新教师成长机制,秋季试行了“农村新分配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培养”计划,对全县高中教师实行分流管理,高中教师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
教师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制发“十一五”教师培训规划,完善以“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名教师、特级教师”为主要内容的“一个序列、四个梯次”的培养、评选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教师进修学校被评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科研工作喜获丰收。有20项教科研成果在省、市获奖,其中4项获省优秀教科研成果奖,16项获市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中小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研究》获省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参评教育部重点优秀成果奖。
三、教育发展措施更加有力
名校集团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有了新拓展。20*年7月成功组建了潘天寿小学教育集团,并积极筹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和跃龙幼儿园教育集团。积极探索“名校+新校”管理模式,新建的星海初中纳入跃龙教育集团。不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培育力度,7所学校通过省示范性学校,6所学校通过市现代化达纲学校评估验收。全县义务教育段(初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比例分别达到89.2%和70%。
成功实施“1+1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工程,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有了新突破。组建了包括普高、初中、小学、幼儿园在内的21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实现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相对薄弱学校在管理制度、教学业务、学生活动、教师学习提高等四个方面的统一。积极实施城乡学校“一对一捆绑式”考核机制,有力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大力实施教育富民工程,农村成人教育有了新发展。不断加强骨干成校建设,增强示范成校的辐射作用,积极创新培训模式,成人教育品牌建设有力推进,培育了“长街数控”、“力洋缝纫”、西店外来工培训等培训品牌,造就了6大培训模式,教育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县成人教育机构完成各级各类培训10万余人次。长街成校被市教育局推荐参评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
深入实施教育为民工程,教育满意度有了新提高。完善助、奖、补、减、帮”多元化帮困助学体系,拓展帮困对象,加大助学力度。全县共有2.88万人次家庭贫困中小学生得到社会团体、学校、个人的资助帮扶,资助帮困资金达1035万元,资助面达18.05%。对全县5.15万名义务段中小学生免杂费1038万元,其中为外来民工子女免杂费132万元。1.12万名中小学生继续享受“两免一补”资助638万元,962名高中、高校新生享受欠发达镇乡低收入农户子女困难补助292.69万元,3259名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吃上“爱心营养餐”,其中职高学生512人,资金达95万,实现贫困生“入学无忧”的目标。加强对外来民工子女学校帮扶,20*年派遣10名公办教师到外来民工子女学校进行帮扶支教。
四、教育发展内涵进一步丰富
以《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为抓手,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新增强。积极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注重学生行为规范养成、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系列教育活动,德育工作针对性、实践性、实效性得到增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在全省得到推广。20*年11月,全国职教德育工作会议分会场设立在县职教中心。
以加强学校体艺教育为切入点,素质教育有了新推进。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全面推行“体育、艺术2+1”活动项目,学生课外生活不断丰富。“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体艺活动在全县各校蓬勃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得到较好落实,“省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县”争创活动扎实开展,中小学生体质明显增强。
以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为关键,教师整体素质有了新提高。组织学习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开展农村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师风师德。深入实施以“三新一德”为重点的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教科研工作,全县2800余名中小学教师完成“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学习活动,考试合格率达100%,广大教师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认真组织第三届县名师、学科骨干教师评选工作,全县54名教师获得县“名教师”荣誉称号,255名教师被认定为县学科骨干教师。
以加强教学规范管理为抓手,教育教学全面质量有了新提升。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教育教育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20*年,中考、高考成绩显著。中考质量明显提高,平均分比去年高出20分,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高考又创佳绩,上重点大学人数又突破500人大关,前三批上线共1778人。中小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再获佳绩。20*年,全县478名学生在市级以上获奖,职教中心芊芊同学获得第二届“甬城十佳学子”殊荣。参加省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比赛,有4件作品获奖;参加全国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展评,梅林中心幼儿园1件作品获全国一等奖(全省仅1件),艺术幼儿园1件作品获三等奖。
五、教育发展势头进一步强劲
以食宿改造和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学校现代化建设有了新面貌。共投入资金4826万元,用于年初安排的桃源中学、力洋初中等15个“食宿改造”工程和5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完成建筑面积达3.1万平方米。投入300万元用于一市幼儿园、梅林幼儿园工程建设,启动“三省中学”和风华书院建设工程,桃源中心小学、星海中学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
以“六项行动计划”为载体,职业教育有了新气象。制订出台《县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实施办法》,县职教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基本建成,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水平明显提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行动计划”有力推进,校企间资源优势实现有效互补。20*年,职高招生火爆,招生人数突破3500人,职普高招生比例继续保持1:1以上。在全大市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县技工学校参加市纵横码汉字输入比赛,连续三年获团体一等奖。
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为抓手,教育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突破。大力实行城乡教育设施设备配备同步化,投入1700余万元经费,用于中小学起始年级多媒体进教室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加强对多媒体等教育设施设备的管理和应用,有效发挥多媒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述关于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六大任务时首先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振兴,当然首先要依靠人的素质的提高,依靠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超过美国,达到世界排第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尽人意之处依然存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还应进一步减轻;素质教育还应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改革还应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重数量轻质量、重招生轻教学、重硬件轻软件、学术****还在一定程度上滋长。
教育是民族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进一步努力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水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需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只有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才是人成长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很多贫困家庭咬紧牙关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摆脱贫困。教育公平是千千万万的贫困家庭改变命运的希望曙光。
首先,进一步做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对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要健全学生的资助制度,保证贫困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基本素质;在城市,重点规范教育收费,严禁通过择校等手段乱收费。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第二,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已经超过美国,达到世界排名第一。使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这本身对民族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高等教育规模、数量迅速膨胀的同时,质量却没有全面跟上。个别高校、个别专业出现了教学水平滑坡、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就业工作统计弄虚作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滋生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管理监督,特别是财务制度的监督。规范高等院校基础建设的规模和招投标制度。畅通举报渠道,杜绝学术****、弄虚作假等现象。
一、目标任务
1.总体要求: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贫困村高于全镇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镇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稳定实现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2.主要目标:从今年起决战三年,通过“三个全覆盖”,实现“一个不掉队”,即贫困村定点帮扶全覆盖、有劳动能力扶贫对象产业帮扶全覆盖、无劳动能力扶贫对象保障全覆盖,到2017年底,实现全镇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3.具体任务:2015—2017三年内,全镇农村贫困人口分别逐年减少1184人、693人、618人。到2017年底,贫困人口降至520人左右,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二、强化工作措施
(一)核定对象,精准识别到位
一要分类对号扶持。对已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次进行核准,逐村逐户拉网式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对“关系户”、“人情户”坚决予以清除,对已脱贫的及时予以销号,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经核查,目前全镇1028户3015人贫困人口,大致分为A、B两类:A类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有805户2658人,可通过产业、搬迁或劳务等帮扶方式达到脱贫目标;B类是指丧失了劳动能力的家庭,有223户357人,只能完全依靠政府保障措施实现衣、食、住无忧目标。三年扶贫攻坚,要集中力量强攻A类贫困户脱贫销号,保障B类贫困户基本生活。
二要分年挂图作业。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三年制定脱贫规划。镇、村要逐级分解落实三年决战任务,对每年计划要求精准脱贫的A类贫困户落实到户到人,建立台账,并使用图表标注清楚,挂图作业,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决不能让扶贫任务悬空。
三要分户规范建档。定期更新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建立扶贫信息互联互通平台,供帮扶单位(企业)和社会各界查询,做到资源共享。
(二)因类制宜,精准施策到位
一要全力打好基础设施扶贫攻坚战。围绕解决交通、水利等“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加速实施“五项工程”。其一,加速实施自然村通达工程。在每公里省补助10万元、县配套2万元的基础上,县、镇再分别配套6万元、2万元,确保到2016年底,贫困村中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交通口要负责抓好落实。其二,加速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今明两年分别完成199户、200户,确保到2016年底全面完成农村贫困户土坯房和危旧住房改造任务。规划站要负责抓好落实。其三,加速实施自来水农用水工程。大力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全面实施农田灌溉规划,规划项目实质性向贫困村倾斜,力争到2017年底,基本解决贫困村居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解决贫困村较大连片农田有效灌溉问题。水务站要负责抓好落实。其四,加速实施农网改造工程。优先安排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到2017年底以前全镇贫困村电压低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供电所要负责抓好落实。其五,加速实施村庄整治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每个贫困村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2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村庄整治、生态建设。
二要全力打好特色产业扶贫攻坚战。认真对接县里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措并举,大力发展井冈蜜柚、高产油茶、有机茶叶、果子狸养殖等特色产业。其一,实行扶贫资金到户。对干部重点帮扶的A类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一次性扶持产业发展补助资金5000元以上,按规划分批实施,3年内全覆盖。同时,整合其他各块资金,形成“5000+ⅹ”的资金放大,提高特色产业开发效益。其二,实行产业奖补提标。在我县现有产业奖补政策范围内,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奖补标准,即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县定奖补产业发展规模的,按现行县定奖补政策基础上加奖50%,实现“扶贫”和“壮大富民产业”双丰收。其三,实行产业信贷试点。按照万办字〔2015〕65号文件要求,在2个试点村中开展扶贫和移民产业贷款试点工作。在开展试点的同时,县财政每年再安排6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存入县农村信用联社,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贷款范围,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困难。同时还要开展普惠金融试点,县“财政惠农信贷通”对吸纳贫困户达到30%以上的经营主体和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倾斜,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开展农民住房抵押贷款。其四,实行服务体系创新。积极引导承包土地向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围绕个人发展壮大型、产业合作社入股型、家庭农场带动型等三种产业发展类型,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提高贫困户的组织化水平,让贫困户抱团取暖,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稳定而长效的收益。加大对带动贫困户以土地出租、联营,资金入股等方式进行合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产业基地的扶持力度。广泛推行“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力争2-3年覆盖80%以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另外,积极发挥原中央苏区县红色旅游、XX湖生态旅游等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力争在年内打造1-2个乡村旅游扶贫点。
三要全力打好搬迁扶贫攻坚战。其一,在引导上体现群众自愿。对地处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就地脱贫难度大、成本高的贫困群众,通过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多方支持,扎实推进搬迁扶贫,有序引导贫困人口向城区、工业园区、中心镇或中心村搬迁转移。2015年计划搬迁移民城467人,其中:深山区移民搬迁230人,生态移民237人。其二,在方式上实行集中安置。扶贫搬迁的移民原则上一律实行集中安置,主要在中心镇(村)以及城区园区进行集中安置。其中:县城东湖小区安置点计划安置移民城215人;县工业园区安置点计划安置移民城42人;圩镇安置点计划安置移民210人,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中心村申报建设移民安置点小区。其三,在资源上做到整合用活。交通、水利、供电、教育、文化、新村办、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倾斜支持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道路、通水、通电、学校、卫生所、文化等公共设施。把移民搬迁安置用地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专项安排用地指标。列入了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范围的要落实土地收益分配政策,搬迁移民可享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试点政策补助。搬迁移民户可享受搬迁移民扶贫补助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补助,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进一步提高建房补助标准,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一对一”帮扶;搬迁移民户除享受移民安置各项扶持政策外,迁出地的土地、山林、水面等承包经营权不变;就业部门对移民进行免费培训,园区办根据移民需求,帮助移民实现“一户一人”入园就业,解决其后续发展问题,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四要全力打好智力扶贫攻坚战。主要做到“三个倾斜”:其一,教育资源向贫困村倾斜。加强贫困村学校规划,优先支持建设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同步实现标准化和现代远程教育,新招聘的教师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小学任教,县教体局每年定期安排优秀的小学教师到贫困村小学轮流支教,让贫困村的小学生能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完善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优先支持贫困村利用闲置校舍改办幼儿园、村小增设附属幼儿班、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点项目,2017年年底前每个贫困村至少要建成一所普惠性、低收费幼儿园。其二,资助力度向贫困生倾斜。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公办幼儿园、村小附属幼儿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前教育的保教费减半;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县在上级规定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500元;XX中学招收1-2个高中励志班,XX二中招收1-2个初中励志班,择优录取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到励志班上学,励志班学生除享受国家规定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外,每人每学年再给予生活补助1000元,并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对考取三本以上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特困户子女每人一次性补助8000元;为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其三,职业培训向贫困户倾斜。支持职业学历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除实行免费教育外,在校期间每人每学年给予生活补助2000元。面向农村贫困家庭定向培养人才,今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考“三定向”的加20分录取;从2016年起,切出20%的“三定向”招生指标,专门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并根据当年招生考试情况确定具体加分标准。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职业技能证书的扶贫对象,给予每人1000元培训补助;为扶贫对象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五要全力打好劳务扶贫攻坚战。主要采取两个途径进行:其一,购买公益性岗位实现安置就业。积极探索政府通过购买环卫、园林、保洁、治安巡逻、农村公路养护等政府公益性就业岗位,确保每年拿出30%以上的公益性就业岗位给贫困户选择,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其二,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实现鼓励创业。凡通过创业带领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经就业部门审核符合相关规定的,优先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
六要全力打好保障扶贫攻坚战。主要是完善四大保障制度:其一,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五保”补助标准,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扶持范围。其二,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B类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政府代缴范围,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代缴,让其享受基本养老金保障。其三,完善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县政府出资为B类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合作医疗保险,让贫困户免费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保障和大病保险保障。其四,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或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三)结对联系,精准帮扶到位
一是健全部门“不脱贫、不撤兵”的驻村联系机制。按照万发〔2015〕3号文件要求,县领导和县直单位定点帮扶“十二五”贫困村工作继续执行到2015年12月底。同时,提前安排县领导和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十三五”贫困村,从2015-2017年,一定三年不变,强化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实现全镇3个“十三五”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各帮扶单位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力争三年之内消灭“空壳村”。年内,各帮扶单位要安排每个挂点村不少于2万元资金用于帮助该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部门要探索开展向“十三五”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以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贫困村“第一书记”与驻村工作队队长相统一的有效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管道”作用。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落实帮扶任务和责任,驻村单位没有完成扶贫任务的,驻村帮扶工作不撤兵。
二是健全干部“不脱贫、不脱钩”的结对帮扶机制。按照精准扶贫、扶持到户的总要求,确保全体党政机关干部对全镇10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全覆盖。2015年从A类8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择74户产业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较强的贫困户进行产业重点帮扶,科级干部继续采取“1+2+2”(即每位干部每年新帮2户,巩固帮扶2户)的方式进行结对帮扶,正股级干部采取“1+1”方式进行结对帮扶,其余的9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党政机关干部的一般联系帮扶户,按照副科级以上干部“1+8”,正股级干部“1+6”,其他干部“1+4”的方式进行联系帮扶。2016年和2017年科级干部和正股级干部每年分别从各自的一般联系帮扶户中选择适合产业帮扶的对象进行产业重点帮扶,到2017年底,全镇产业重点帮扶对象达到222户左右,占A类贫困户的50%左右。产业重点帮扶和一般联系帮扶的具体目标和考核奖惩分别为:其一,重点帮扶县里每年从1000万元省级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中安排800万元左右用于干部重点帮扶工作,给予每户重点帮扶贫困户5000元的产业发展帮扶资金。帮扶干部必须根据“干部学用技术”活动要求,定期到贫困户家中上门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镇里将依托农技信息和指导平台,实现农技信息共享,同时有效监督帮扶干部和农技人员的“学用技术”帮扶工作。帮扶干部应每月至少1次深入到帮扶户家中指导扶贫,年底在确保每户贫困户5000元的帮扶资金不流失的前提下,通过一年的帮扶,当年能见效的项目必须实现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当年不能见效的种植业项目要达到新建5亩或垦复扩种20亩的规模,成活率达到90%以上。将依托结对帮扶网上短信平台,将领导指示精神、阶段性工作安排、帮扶督查情况等信息及时准确地告知帮扶干部。同时要完善干部结对帮扶考核办法,既要考核当年的帮扶成效,还要采取“回头看”的督查形式,对往年的帮扶对象进行跟踪问效,实行帮扶干部“帮扶问责制”和“脱贫申报制”,即每年要对干部往年帮扶的对象进行“回头看”,如果帮扶对象未脱贫,则原帮扶干部要继续帮扶,第一次继续帮扶的帮扶资金由帮扶干部所在单位安排解决,最少不低于5000元/户,帮扶干部经过第一次继续帮扶后,帮扶户如已脱贫,则由帮扶干部向县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申报验收,经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派人到户实地审核确认后才算帮扶任务完成。如果验收再不合格,帮扶户还未脱贫,则进行第二次继续帮扶,帮扶资金由帮扶干部所在单位及帮扶干部个人各出50%(个人出资部分由县财政统一在干部个人工资中扣除),如果经过三年帮扶,属于帮扶干部工作不力而造成帮扶对象仍未脱贫,则对帮扶干部作出组织处理。在帮扶过程中如遇帮扶干部镇内工作岗位正常调整,帮扶对象不变,任务也跟着落实到帮扶干部新的工作岗位,确保帮扶对象不脱贫干部帮扶不脱钩。其二,一般联系帮扶,干部在联系帮扶时要密切联系群众,掌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现状,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利用“干部学用技术”活动所学知识,帮助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利用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政策,根据贫困户发展需要帮助贫困户到合作银行办理小额贷款,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题。镇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不定期对干部的联系帮扶工作进行督查,对联系帮扶时工作态度不端正、不进行上门帮扶等帮扶不力的行为要在全镇进行通报批评,并以此作为干部推荐使用时的重要依据。
三是健全扶贫对象“不脱贫、不销号”的跟踪管理机制。要加强对扶贫对象的跟踪管理,做到“不脱贫不销号”,落实三年决战脱贫任务,确保用三年时间消除各贫困村的绝对贫困现象。加强扶贫信息监测工作,及时更新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的数据信息,每年都要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收入变动状况、干部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帮扶、扶贫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并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按照“贫困在库,脱贫出库”的原则,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及时销号,对因特殊情况返贫的登记入库。对扶贫项目安排及实施、扶贫资金使用、贫困户得到扶持等情况,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措施。为确保“精准扶贫,决战三年”活动取得实效,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在原“镇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增设大决战活动办公室及党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保障、搬迁扶贫等八个工作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及主要职责见附件5),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村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各镇直单位都要建立帮扶小组,把扶贫攻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村、镇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落实责任措施,坚持扶贫开发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难点问题亲自协调、关键环节亲自过问,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镇党委、镇政府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每个季度调度一次扶贫攻坚工作。
2.强化资金投入,整合各方资源。注重整合涉农部门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0%要安排在贫困村,新农村建设村点60%安排在贫困村,支持扶贫对象搬迁移民、发展产业、增收脱贫。研究制定并落实好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特惠政策,各村、镇直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各项扶贫资金,提高扶贫到户资金占扶贫资金总量的比重,确保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优先受益。要提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避免贫困村因无力自筹配套资金而无法实施基础设施项目,或因农村公共设施项目建设而产生负债。
1、强化政府职责,实现城乡教育责任考核一体化。
一是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科学制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先后制定下发了《市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市教育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等文件,在加强义务教育领导、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等方面对县级人民政府作出了具体明确规定,促使县、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统筹、教师队伍统管、教师工资统发在2006年就全部落实到位。二是明确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责任。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市政府下发了《市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责任。2007年全市教育总经费7.1亿元,预算内教育经费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17%、81.22%。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共安排资金3852.5万元,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免学费和贫困生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全市补助公用经费资金1173.7万元,市直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由省规定的小学154元/生、初中178元/生,提高到300元、500元。三是完善党政领导教育考评制度。按照《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的意见》(〔2004〕8号)的要求,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各级党政领导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意见》,把当地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纳入县级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考核内容。将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确保教师工资、中小学公用经费、校舍建设维修改造经费等教育投入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四是积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按照“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积极化解了“普九”1.1亿多元的债务工作,同时建立起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稳定机制。
2、科学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学校规划建设一体化
一是推进学校布局合理化。按照“高中阶段学校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中心小学、幼儿园向乡镇所在地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的原则,制订并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为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市委汪德和书记、市政府副市长亲临一、二、三小现场办公,当即决定投资1200万元扩建三所小学,共新建校舍面积8475平方米,增加教室、多媒体室60间。市委汪书记召开市委常务会,决定在市区新建扩建了暨阳学校、明志小学、弘德小学、四小4所,下拨300万元用于市三中搬迁到市一中老校区,市三中原校址由区政府建设四小,市西湖小学新征地10亩扩建校园。乡镇所在地逐步将规模小的中心小学合并到乡镇中学举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罗坊镇投资650多万元将危房严重的草池中学、下山桥中学合并,在集镇兴建了罗坊二中。高新开发区在市十六中的原址上规划了一所能容纳四千学生的新学校。九龙山乡将危房较多的中学与乡政府所在地进行互换,增加校园面积15亩,规划一所全新的高标准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总投资600万元。二是实施学校建设标准化。几年来,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全市共投入近亿元对农村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新建、扩建农村中小学80所,校舍面积30多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D类危房。从2006年开始,区共投入近5000万元对农村各中小学重新进行校园规划,进行改造扩建,使全区农村学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92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4.62平方米,生均图书小学12.23册,初中16.22册。分宜县中小学实验教学开设率达100%,分组实验开设率达95%以上,其它教育技术装备利用率达98%以上。
3、激励约束并重,实现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
一是改革学校人事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农村学校人事管理权限,实行管事管人相统一。县(区)农村中小学取消级别,人事任免权归口教育部门,组织、宣传部门实行监管;校长实行聘任制,教师实行合同制,工资实行动态制,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建立一种全新的用人和分配机制,把教育成果与收入挂钩,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区从2004年9月开始,全区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称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考核、副科级以下干部任命就已全部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二是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为促进教师向农村流动,实现教师队伍的均衡,我市城区学校将增加5%的机动编制,用于安排新进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今后城区(含县城)学校招考教师,除特殊专业和紧缺专业外,报考教师均需具有5年以上农村教龄;城区学校新进大学毕业生均需先行安排到农村学校支教两年。三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一方面,加大农村教师住房问题解决力度,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财政补助的缴交部分适当高于城区教师,在农村任教达15年以上的教师可享受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另一方面,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在确保农村教师各种政策性补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的基础上,从2006年9月1日起,对全市农村教师按人均月增248元的标准增加岗位津贴。四是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加强教师继续教育。进一步理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培训职责,推进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利用投资近1200万元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让每位农村教师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中央电教馆的优质教学服务,节约教师外出成本进一步更新了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和学历、学位层次。
4、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城乡学校教学质量一体化
一是开展了结对帮扶和支教活动。从2006年起全市组织开展了“三个一”帮扶活动,即一个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帮扶一所农村学校,一位行政事业单位县级以上干部资助一位贫困学生,一所城区学校帮扶一所农村学校。2006年起全市94个市直单位帮扶了94所农村学校,498位县处级领导干部资助了509名贫困学生,城区学校结对帮扶50所农村学校,帮扶资金、达数百万元。建立了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服务制度。2007年秋季开始,城区学校已选派了61名教师赴农村中小学支教。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既优化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又稳定了农村教师安心在农村执教。二是完善扶贫助学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家庭困难学生助学教育制度,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捐资助学,落实对捐资助学单位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设立专项资金。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6311名贫困生发放了资助金631.1万元,完成率为121.67%;为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数1961人,发放资助金额156.88万元,完成率为115.22%;为高中生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478位学生,发放资助金额达239万元。三是强化了农村教师师资培训。从2002年起,市里每年都会举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会,聘请北京等地专家学者为农村教师授课;举办农村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城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每年3月,市教育局组织城区中小学骨干教师面向全市农村教师上示范教学课,每年都有近万人次参与听课。组织开展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每年一万节以上;提高了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四是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均衡招生名额。出台了系列中招改革措施,扩大优质高中均衡招生名额。从去年秋季起中招扩大优质高中招生名额1000名,扩大比例约30%。实施30%的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招生的制度,减少择校生招生名额,做到优质教育普及化、平民化。
5、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城乡学校办学行为一体化
一是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上学问题。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联席会议制度,下发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范围,凡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依据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学校就读,其义务教育阶段收费与城区学生一视同仁,保障了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维护了教育公平。二是积极推进学制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从2002年起,小学全部由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计划,既按国家规定开足、开全课程,又坚决制止乱补课现象的发生。对全市中小学教材、教辅用书进行全面审定,坚决制止学校私自乱订教辅用书。三是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收费政策,由校长负总责,全面实行“一证(收费许可证)、一卡(明白卡)、两公开(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收费使用情况)、四统一(统一制作公示牌,统一时间、统一收费、统一收据)”制度,认真落实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对违反规定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或者党内处分,行政撤职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四是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抓好了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和管理,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多渠道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加强了新课程教学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建立健全了素质教育督导体系。2007年全市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信息学(计算机)奥赛(赛区)决赛,获提高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获普及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获初级组二等奖5名。数理化生等学科全国奥赛获国家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获省级赛区一等奖15人次,二等奖34人次。全市已立项的国家级、省级课题达100多个,有50多个省级课题结题,并有近20个课题获奖。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大举措,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实践,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院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院领导亲自参与帮扶,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我院1-11月,共计对贫困人口住院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及“一站式”结算人次1605人次,完成困难群众大病专项救治阶段性治疗的贫困患者人数269人次,累计免收住院押金金额1947万元。接收困难群众门诊重大疾病357人次,医疗费用579538.87元,垫付政府救助31189.98元。门诊慢性疾病253人次,医疗费用122532.37元,垫付政府救助19445.34元。现将其他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亲自带队参与帮扶
2018年医院12位帮扶责任人继续深入35户贫困户家中宣传扶贫政策,完善扶贫档卡资料,针对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帮助他们落实各项行业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五月份增派两名职工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协助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活动。
我院经过多次协调**村完成项目立项的文化广场已经投入使用;协调争取到修路项目资金,修建入村道路2.6公里已建成通车;协调解决资金3万元用于党群活动中心建设;为大西营村捐书近500册,捐桌椅柜41套,送食品和日常用品计205件;第一书记资金10万元用于村内太阳能路灯安装,共计35盏;为实现村民早日用上自来水,多次与区水利局沟通,现村内自来水改造项目已审批,等待开工建设。六一儿童节期间医院安排专家,对全村100多名小学生进行健康筛查和体检。2018年经过村两委核实全村拟脱贫29户49人。在帮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荣获“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区直单位”称号,院领导**同志被评为“2017年度区直单位优秀帮扶责任人”。
二、精准对接,继续做好对口支援
2018年度,医务科继续做好支援**医院及**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元月份我院对口支援医院支援人员进行了轮换,5名医护人员到**人民医院、5名医护人员到**人民医院。我院支援人员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他(她)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基层医护人员举办了多场健康教育、医学专题讲座,讲解疑难问题,传授前沿知识。
2018年1-9月份,参与科室门诊、病房、会诊、手术等临床工作,帮助受援科室带教,共参与会诊29人次,住院诊疗162人次,手术11人次,教学示查房52次。不定期开展科室业务培训,工作期间组织进行了“医疗法律法规”“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腰椎穿刺护理规范”等专业讲课32次,参加培训360余人次。2018年5月28日,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带领科室医务人员赴淅川县人民医院,在专家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活动后,对淅川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了《从临床需求出发 合理选择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培训,参加培训50余人次。2018年5月31日,医疗适宜技术推广巡讲活动”赴**医院,本次巡讲活动包含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演示、专家授课等环节。巡讲团专家深入各临床科室,进行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活动,并为淅川县近20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等多个领域的医疗技术授课,授课活动间隙,还由骨科专业技术骨干**医师为大家进行了一例骨科手术示教。
三、积极开展义诊活动,为百姓带去健康
医院经常组织年资高、业务精的专家团队开展义诊,院内义诊和院外义诊。如为稳步推及精准帮扶“无遗漏”,由医务科组织,医保办主任8带队到88镇开展医保宣讲、扶贫义诊活动,邀请**为群众讲解医保政策和知识。2018年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再次组织医院专家,到西营村开展义诊活动。共发放健康教育资料900余份,免费义诊患者300余人次,义诊手术2台,疑难病例会诊2人,健康讲座2次。
为切实做好双向转诊工作,医务科2018年2月9日组织心内四科、神经内三科医务人员庄镇卫生院义诊;4月23日组织心内二科、内分泌科、呼吸内二科、神经内一科医务人员赴英庄义诊;10月16日,组织内分泌科、心内一科、神经内一科、神经外一科、呼吸一科、骨一科医务人员赴潦河镇义诊;先后组织心内二科、神经内四科、骨科、中医科专家分别赴潦河坡、车站街道办事处、光武社区等乡镇及社区进行健康巡讲活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好评,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这些科室的科主任及骨干医师到基层卫生单位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演示、专家授课等,形成有效的上下联动,力求实效,促进了双向转诊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