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英语考试后总结

时间:2022-06-07 04:23:42

导语:在英语考试后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语考试后总结

第1篇

学生:老师,我在英语考试中经常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到了做第二卷时比较慌忙。如何合理分配作答时间呢?

老师:考试时间是一个定值。以江苏省高考英语为例,英语考试时间总计为120分钟,除了听力20分钟外,每个考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只有100分钟,如何分配有限的时间解出自己应该解出的试题,因人而异。我们先来看看《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考试说明》对试卷的各项答题时间进行分配的情况:

很明显表中的时间安排仅是理论上的,是针对英语水平达到理论层次的高中毕业生而言的,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按照上述安排进行答题,也并非一定要遵照上表答题。我们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题型特点重新分配时间。

学生:英语基础较好的考生按照上表分配答题时间是没有问题的,甚至绰绰有余,但是对于我这样基础弱一点的考生来说,时间显得紧张,老师您有没有好的调整办法?

老师:我给你提三点建议:

1. 涂卡时间化整为零

即把整个涂答题卡的时间分散开来。英语的选择题题量大,所需涂卡时间长。相对于解题而言,涂卡不需要繁琐的思维活动,因此涂卡时大脑可以稍作休息。如果把整个涂卡时间分散在答好每项题后(个别不能确定的待最后检查),可以让大脑作短暂的放松,张弛交替,涂卡和调节两不误。此法尤其适用于听力试题的答案涂卡。因为做听力测试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容易疲劳,而且听力测试的信息在大脑中存储的时间短,听力答题全部结束后宜趁热打铁,及时判断、及时检查、及时涂卡,卸掉“包袱”,轻松进入下一项。

2. 阅读时间化零为整

即做阅读方面的试题的时间要集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任务型阅读都属于语篇的整体理解试题。有的学生一遇到理解障碍就会打退堂鼓,存在“等会再读”的思想,匆匆进入下一项。结果半途而废,等最后检查时再从头读起,浪费了时间。正确的方法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集中时间集中理解。当然,对超越自己能力的短文则另当别论。

3. 难题时间化有为无

难题指的是经过自己冷静的综合判断后仍旧无法解答的试题。遇到难题时应大胆果断地舍弃。“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把该题的作答时间分配到自己会做且能做对的题目上,确保准确率。

学生:看来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很有讲究,分配得好,能够提高时间利用率。

老师:是的,具体的调配办法需要在平时模拟考试中慢慢调整。

学生:除了答题时间的调整,答题顺序如何安排最合理呢?

老师:最适合你自己的最合理。但是概括起来无外乎三种情况:正序、反序和调序。

学生:老师能具体给我们讲解一下吗?

老师:好的。试题的前后顺序仅仅是一个编号,它不等于试题的难易顺序,更不等于答题的顺序。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好答对最大限度的题量,这是顺序安排的原则。

1. 正序

即按照试题的先后顺序答题。基础扎实、思维敏捷、解题迅速的考生一般采用此法。因为这些考生解题的障碍少,排除障碍的速度也快,解题时间充裕。

2. 反序

指的是听力测试后,第一卷和第二卷答题顺序颠倒,先做第二卷的主观题,然后做第一卷的客观题。其好处有二:一是可以排除因怕时间不够而产生的考试焦虑;二是在答题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临交卷前对选择题可以进行“猜押式”选择。

3. 调序

即调整顺序。其原则是以易题、熟题、兴趣题(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优先。这要求考生在浏览试题后能进行准确筛选,确定先后顺序。

学生:您总结得很全面,我要应用到平时考试中,摸索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2篇

【关键词】 全国国际商务英语 英汉翻译 课程融通 课程改革

教育部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建立开放沟通的职业教育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工学结合、学分认证为基础,创新学习方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这是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前者反映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后者证明他们的职业技能;“融通”即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与就业、教学与考证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一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具体措施能够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使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素质通过证书得以清晰地体现,能增强毕业生的岗位竞争力。

一、对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CNBEC)的认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方面,各类工作岗位对国际商务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随之提高;另一方面,应用性与实践性是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色之一,高职商务英语的学生要想突出其职场竞争力,就必须具备优于其他教育层次学生的职场适应性和商务英语相关岗位的从业能力。然而,对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考证并不多,大学英语四六级、PETS等非英语专业考试以及国际上通用的托福、雅思考试考查的是考生的英语通用能力,并不能作为国际商务领域的行业准入资格考试;剑桥商务英语(BEC)考查商务环境的英语语言运用,认可度较高,但对于职业院校学生针对性不强,职场实际操作性有待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组织推出了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并于2007年4月组织了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一级)的首次考试,填补了我国国际商务领域英语考试的空白,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英汉翻译课程为例,全面展现围绕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一级)该课程所做的改革、创新与探索。

二、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CNBEC)对英汉翻译能力的要求

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CNBEC)着重考察被测试者在商务环境下各个业务环节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涵盖语言与商务两方面的要求,英汉翻译无论在“听、说、读、写、译”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中,还是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环节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国际商务从业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该考试分为口试和笔试两大部分,其中笔试分为听力、阅读、翻译与写作四大模块。必须明确一点,在日常教学与考试中,各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托,不可分割。无论哪种题型其涵盖的商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商务办公,如公司介绍、电话接听、来访者接待、邮件收发等;二是商务礼仪,如电话礼仪、名片礼仪、信函礼仪、求职礼仪等;三是国际市场营销,如市场与需求、消费者购买行为、产品、定价等;四是国际贸易,如合同磋商、质量和数量的表示方法、包装与运输标志、主要贸易术语等;五是其他国际商务相关内容。

涉及到英汉翻译方面,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一级)中的商务短文翻译(英译汉)涉及题型为一段50~60词左右的英文段落,要求考生将其译成正确、通顺的汉语,段落翻译的内容是实用性的应用文,包括广告、告示、报告片段、说明书片段、合同片段、商务信函等。“正确”与“通顺”两个标准,听起来容易,实则做起来难。翻译(笔译)是考查学生的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转换的书面表达能力,需要译者同时对两种语言都有较高的把握能力。商务英语作为普通英语的功能分支,其用词、句型、语篇都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在交际中还须把握专业术语、正确的格式、恰当的语气,以及须特别留意普通词汇在商务语境中的专业释义。达到“正确”与“通顺”就是要做到忠实于原文的内容,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同时要有商务意识和文化意识。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考生平时大量的积累,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大量的诸如函电、公司简介、产品说明书、商务广告、单证等现实材料进行对比练习与实践。

三、英汉翻译课程“课证融通”改革原则

围绕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一级)考试,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外贸函电、英汉翻译、英语听说等各门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方案、教材的选用及教学方法有必要进行相应改革,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综合文化水平提升与职业技能的提高做到衔接与沟通。以英汉翻译课程为例,要以就业为导向,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之中,重构课程标准,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将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有效对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掌握英汉翻译基本原则和翻译方法的基础上,强化商务文本的翻译技能。

因此,进行英汉翻译课程“课证融通”改革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将英汉翻译日常教学内容与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要求相对照、相融合,以考促学,使学习有目标、效果有参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提升课程的教学效益。借考证推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英汉翻译课程的改革和创新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思路,变枯燥的翻译课堂成为学生提高实际翻译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工作坊。

四、英汉翻译课程“课证融通”改革具体思路

1、将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一级)证书考核要求融入英汉翻译课程标准的制订

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得以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英汉翻译课程的标准要有别于本科院校的学科性和学术性,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深入分析商务岗位和外贸岗位的职业需求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安排课程内容。在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方案中融入证书考核内容,在翻译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翻译实践的能力。传统的课程标准无法与全国国际商务考试同步,课程与考证相互割裂,学生必须单独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考前突击复习和参加考前培训,从而影响了学习和考证的效率。

2、改革课程内容,把考证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根据教材内容,英汉翻译的词法翻译方法(如词义的选择、增益翻译法、凝练翻译法、词类转换翻译法、词义引申翻译法)以及句法翻译方法(如主语的翻译、被动语态的翻译、英语从句的翻译、词语调整翻译法等)占据了大量篇幅和时间,不可否认,这一部分是整个英汉翻译入门的基础。但是,对于高职学生和职业岗位需求,翻译理论不可研究得过深,根据考证要求,必须以理论为基础,重点在商务语篇的实践,诸如商务信函语篇的翻译、商务广告语篇的翻译、商务说明书语篇的翻译、商务合同的翻译、单证的翻译、公司简介的翻译等等。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将课程选用教材与考证培训教材相结合,讲授翻译方法时,多选用现实商务材料作为实例,尤其是考证考纲中重点要求的商务语篇,将商务语篇的例子分解个个击破。在基本翻译方法入门之后,通过集中的商务语篇的翻译实践强化翻译技能。在整个课程安排上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比例要恰当,可适当扩大实践环节。

3、翻译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英语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的融合

改革后的翻译课程,要以英语技能学习为先导,辅之以广泛的商务专业知识和翻译实践技能的强化。从语言角度看,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获得国际商务相关岗位上所需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中英文的相互转换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功底和专业技能。然而,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第二个层面,即学生要通过本课程涉猎各种商务、国际贸易、营销、管理、会计学原理等广义上的经济学知识,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够在商务环境中自如地运用英语语言处理各种可能面临的经贸实务。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扩充自身的知识广度,注意教学内容中英语语言与商务知识的融合。例如国际商务合同的翻译中涉及许多专业词汇,如运输标识、贸易术语、保险等方面,教师不仅教授的是英汉两种译文的记忆,而是相关专业知识的普及,让学生在理解中从英语汉语两个层面获取知识。

4、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传统的翻译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的获得以教师的传授为主,教师注重用例子讲授翻译的基本方法等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参考译文,视参考译文为标答。改革后,课程中的某些章节尤其适合以特定的翻译项目和翻译的全过程为两条交叉的主线完成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传授。翻译的全过程分为译前的准备工作和任务分析,译中的语言转换和修改润色,以及译后的固定表达总结和翻译技巧点睛。任务教学法适用于部分句法翻译方法的传授和所有商务语篇的翻译实践,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构建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结合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一级)考证需要,项目设计重点放在60字左右的商务信函片段、国际销售合同片段、商务报告片段、说明书片段等实用性应用文的英译汉。

5、以实践教学为突破点,建立多渠道、多途径、立体式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由于专业性质与工科专业的差异,以及中小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应当全方位拓展实践教学,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校内,扩大课内实践教学比例,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建立翻译工作坊,借助现实材料强化翻译实践;聘请外贸公司或翻译公司的企业专家指导实践教学或举办讲座。校外,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地观摩工作过程,选派一定比例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同时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实操能力,不仅须考取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一级)考官证及培训师证,还须到企业进行半年的顶岗锻炼,丰富实践经验,了解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

(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4年武汉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围绕考证展开的任务型课程改革”(编号2014136)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王颖。)

【参考文献】

[1] 谢潇、罗集广:商务英语方向课程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选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7).

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考;复习策略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中国加入WTO后所带来的挑战,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国际型人才,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建设对外语教育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夺取高考大面积丰收,是摆在我们每个外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无疑,探究一下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揭示出课堂教学的规律,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定会大有好处。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听、说、读、写是人们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想交流的基本过程,英语教学是活动的过程。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为目标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这些要素着手去设置教学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的进行高三总复习,这样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优化的效果。

一、轮复习抓基础

纵观近几年广东高考英语试题,不难看出其基础知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一轮复习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知识。而基础知识的复习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掌握、夯实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高考词汇3500,并掌握重点词汇的用法;复习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其次,细致,明晰考纲中的语法考点,使语法复习重点化。而高中阶段对词汇是通过完形填空,语法填空,阅读理解,写作等题型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如果对单词的理解只限于表面,全然不顾其深层含义及其固定用法,考试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单词记忆效率,应对平时掌握的单词知识做个归纳、总结,以便掌握得更系统、更牢靠。因此,一轮复习中教师必须从这些要素着手,有序的进行复习。教师可以按照课本逐本进行复习,使语言知识的考查均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同时又把课本中丰富的语言材料从横向及纵向进行归纳,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所学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而广东高考英语试题中语法题虽然只有15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放弃语法学习。语法是指导语言的法则,是语言呈现的规律。学好了语法,就可以起到举一反再次,触类旁通和事半功倍的功效。语法复习直接影响语法填空这15分,又间接影响完型填空等题型。因此,注意语法复习是十分必要的。但复习语法时并非意味着必须面面俱到,抠得很细,必须有所侧重。要既复习基本的句法内容,还要注意词法和句型。

二、轮复习抓题型

高考复习要有系统有计划,切勿盲目地复习。进入到二轮复习阶段,就应切实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广东高考英语考试题型,教师可以在二轮复习阶段把题型整合为三类,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为一组,这两道题主要考核的是学生在正确理解语境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以及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阅读理解和信息匹配为一组,近几年的阅读理解涉及各类题材和体裁,选材全,内容广,兼顾文理综合,容知识性,趣味性,能力性于一体,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多选作一些题材新颖的热点话题,同时分星级文章逐渐加大难度训练。基础写作和任务型写作为一组,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笔头交际能力,考题中都会给出相关的提示性语言,考查学生对基本的文体,格式的实际表达能力和对考生认真审题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使用合理的词,句,形成段篇,章的综合能力。学生要掌握方法,对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写作话题加强针对性练习。审题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充实完整,要点明确全面;语言丰富,词汇句型运用娴熟连贯。多使用复杂句型,如名词性从句,非谓语结构,倒装句等。过渡词使用使上下文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在考前四个月开始进行的模拟测试,可以对学生的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估,如学生在某一方面失分过多,就应对症下药,多做该方面的典型题目,并进行理性分析,力求掌握其解题规律,争取多得分。解题能力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大幅提高的,但通过系统化的由易到难的适当练习是可以加快提高进程的。

三、轮复习抓综合

在经过一、二轮的“展开”复习后,本阶段需要考生做好知识的总结工作,即:进行查漏补缺巩固基础,同时总结性地抓综合答题能力,有侧重性的加强限时能力训练,以迎接最后高考的到来。考生首先要对考纲要求、考试范围、难易程度等明确了解,并且清楚自己的强弱项,做到心里有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在考前两三天按计划完成复习内容,每天按计划完成短期复习内容,做到日有所获,这样,考生心态自然会适当得到调整。但不排除2011年的试题难度可能会比2010年有所增加,同时进一步加大试题的区分度。所以考生也要对此心中有数,争取基础分稳拿,难度题也有所突破。最后,学生的心里状态对于考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减少心理压力,放松心情,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最后的考验。调整好心态从容复习,必有收获。

总之,高三总复习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通过上述三轮复习,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反复的复习和强化练习,由浅入深,由难到易。为此,要达到预期的效果确实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及时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和重新认识,这有助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改进不足,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新教材的要求又适合学生,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

【参考文献】

第4篇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需要正确的政策引导。为了推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协调、稳步发展,应树立全面的英语考试评价观,理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借鉴国外先进的考试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安全管理。

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制度改革进程中,国家教育考试政策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项全国性的英语水平考试,它具有统一性、权威性、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多方面影响。目前,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在考试规模、考试技术、考试标准和考试功能等方面,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试评价的积极功能,应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在考试观念、考试功能、考试管理、考试技术等方面,推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协调、稳步发展。

一、树立全面的英语考试评价观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施20多年来,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国报考人数已突破1,400万人。这项考试在促进英语教学正规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及考试功利化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它也引发考试功能异化问题,导致考试“工具化”的倾向,引起学者和民众的激烈批评。为了矫正考试功能异化的弊端,需要树立全面的英语考试评价观,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正确认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性质、功能、地位与影响。

第一,明确认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性质、作用。这项考试属于水平考试,主要用于检测英语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以及非英语专业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的程度,为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依据。它能够发挥检测学业、激励学习等功能,使各类高校公共英语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其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忽视英语学习的阶段性发展与教学评价的个性差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但不应是唯一手段。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既需进行书面考试,也需要开放的面试;对英语学习者既要作总结性评价,也需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第二,准确把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功能定位。任何一项考试都涉及两方面:一是考试本身,二是使用考试的人。如果考试的实施者、管理者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考试评价手段,就容易引发考试功能的异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项学业水平考试,能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也应看到,前些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结果被一些高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误用,产生了某些严重的负面效应。有的高校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大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挂钩;一些用人单位,把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作为新聘人员的硬性标准。一些大学生为了通过这项考试,甚至采取各种舞弊手段。事实上,教育部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从未硬性规定大学生必须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更没要求将这项考试成绩与学位授予挂钩。问题在于,考试使用者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功能的泛化与异化。正本清源,应端正认识,发挥国家教育政策、社会环境与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使高校和用人单位不再盲目追求大学毕业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

第三,积极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评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精英教育模式的产物,评价标准较为单一。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随着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评价标准也需进行相应的调整。不仅要改变这项考试的内容和题型,更需要对英语教学评价系统进行改革。因此,建议各高校建立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对学生是否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确立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符合校情但原则上又不降低标准的英语考试评价体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个性发展多样选择的需求。

二、理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考试是检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相互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引发重考试评价、轻教学过程的偏向。为了更好地培养专门人才,需要从政策导向上摆正考试评价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树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正确导向。

一是考试评价的教学服务导向。作为一项大规模全国性的标准化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主要是为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服务。应坚持教学第一、考试第二,使英语考试评价的目的、标准和形式,立足于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多年来,这项考试以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命题依据,并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而不断调整,完善其考试的形式与标准。考试评价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科学的考试评价应根据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实施有效评估。对大学英语课程来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获得以英语为工具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将来就业后能获取本专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为英语教学服务的一种必要手段。通过这项考试,诊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引导教学改革,从而达到促进英语教学发展和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

二是科学评价导向。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于,英语教学评价的客观需要和国家统一考试的有效实施,科学性是这项考试活动的基本基础。作为一项语言水平测量活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遵循测试科学的基本要求,不断改革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提高考试测量的信度,以适应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经过不断改革,从最初单纯的笔试发展为笔试加听力测试。目前,这项考试在题型设计、听力测验、阅读理解、写作能力测验以及计分体制等方面,已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考试的信度。考试测量理论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书面表达测试部分,增加主观试题的比例,不断研究开发适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新题型,使听、读、写、译等题型更加切合语言交际能力的检验。在口头表达测试部分积极研究开发计算机化口语测试,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规模与效率。

三是多元评价导向。要实现多元评价志向,必须完善大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应该正确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需求与矛盾,并根据教学实际,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

主学习和课堂互动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教学过程,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注重对语言应用能力的检测,即对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进行测试,并逐步体现出交际特征。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与所学专业要求,对学生作出客观、全面、合理的评价。在教学测评上,打破单一的考试标准,分类测评。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扬弃终结性评价,考试方法应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相适应,使考试评价成为能力培养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1、加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考试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提高考试的效率,也是保证考试信度、维护考试公平的不可缺少的因素。近年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命题、报名、实施与阅卷各环节,加强了考试的安全管理,以保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评价功能的正常发挥。

为了使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稳步推进并具有更高的效度和权威性,在政策导向上,应加强相应的考试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考试管理体系之中,另一方面需加大考试环境的整治。需要制定相关的考试法规,构建考试法治体系,对组织、实施考试的各程序、环节都进行监控,杜绝考试腐败和舞弊行为。

由于考试影响广泛而重大,在加强考试立法的同时,还需重视考试诚信教育,当务之急应建立考生个人信誉系统。为了保证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根据教育部要求,考试中心启动了“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系统”试点建设,开通国家教育考试诚信网站。该系统的建设,将为严格管理考风、考纪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切实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促进国家教育考试诚信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维护社会公平和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项改革将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保障。

2、借鉴国外先进的考试技术与经验

从考试技术的政策导向来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需要借鉴国外大型英语考试的相关成果和成功经验,引入先进的考试技术,使考试更具科学性、准确性。托福、雅思考试都是针对母语为非英语者而举办的英语水平考试。近年来,托福、雅思考试纷纷采用机考或网考形式。托福考试中,考生借助国际互联网进行计算机操作,通过互联网实现了题目和答案的双向传输,从而确保了考试的公平合理性。借鉴新托福网考的现代测试方式,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应从目前的人工考试方式,逐步向计算机化考试方式过渡。同时,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完善考务管理系统,实现四六级考试网上阅卷。实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计算机化考试,能够带来诸多便利。首先,计算机化考试具有高效的考试管理能力;其次,计算机化考试与纸笔测验相比,具有测验时间更短、测量精度更高、实施灵活、结果报告及时直接、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等优点;再次,计算机化考试可以增加每年考试的次数,还可以实现每人一卷,彻底杜绝考前泄密或考试过程中的通讯手段作弊,提高考试的安全性。另外,计算机化考试通过多媒体软件,能为语言测试建立交际情景,使测试由静态到动态,模拟更加接近真实的交际情景,从而使语言测试能更准确地反映考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可尝试研发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计算机化测试,从而扩大口语考试规模,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第5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问题;对策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不明,高职教育的特点未能充分体现。高职英语教学普遍理念和方法陈旧,过分追求语言知识的传授,注重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却没有较好的体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中心的特点以让学生能得到实际性的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与职业的联系并不紧密。

2、高职英语教学僵硬,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其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体现。我国高职院校因高考招生政策,其英语学习特点是基础不牢,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观能动性较差,适应了应试、满堂灌等方式教学,哑巴英语占绝大多数,多数学生有自卑心理,其语言体系不健全,对语音、语义、语调把握不准,一些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大多是外聘教师,很多教师刚刚走上教学岗位,他们在教学经验不足,大多数教师不能主动的去调查学生的水平差异,从而也就不能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使学生们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3、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不科学,应试倾向严重,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不科学,高职院校中的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模式的产生以及工学结合的手段对高职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冲击。当前检验教学成果方法之一就是学生能否通过国家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所以学生课上课下都十分重视多做题,而忽视了语言是要通过长期培养才能提高,所以学生的笔试成绩相对较好,而听说能力就比较差,很少会有学生敢于用口语与别人进行交流。

4、高职英语的考核方式不完善,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估体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主要采用期末考试一张卷的方式,这样学生在期末考试前几天集中复习一下就可以很容易通过考试,而且在考试后很快就忘掉刚刚复习过的内容,这种考核方式并不科学,不能体现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

二、解决高职英语教学问题的相关对策

1、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有效地运用英语,并兼顾层次差别不同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合理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与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要适合该层次学生的水平,使他们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学习某些成功的例子制定英语班级滚动制度,根据每学期末的学生英语成绩和任课教师的意见,把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互换,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滚动制度既给学生压力又给他们带来了动力,有利于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为了便于班级管理,每个英语分级班的学生人数一般在30人左右。

3、完善课程设置、革新英语考试制度。高等职业院校中影响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的不完善,同时高职英语考试的制度还停留在应试考试的方式上。这两个现象无形之中阻碍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完善课程设置,应该改变过去减少英语基础课程课时的做法,加大对英语基础课程的开设力度,由易而难地进行高职英语基础课程的设置,让英语的学习成为高职学生两年左右的基础文化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高职英语的考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口语、听力、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核力度,不断地完善高等职业英语教学,使之更好适应当前高职发展的要求。

4、改革评估方式。高职英语教学日常评估应以终结性评估为主转变为形成性评估为主,适当融入真实性评估的元素;水平考试改测试语言知识为主为测试语言能力为主。形成性评估通过设计科学的过程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估,利用评估的正面反拨效应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外语教与学的发展,从而保证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求学校适时地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师自身应虚心求学,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探索实用英语与行业专业英语相结合,更新观念,加强学习,重构教学内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高职英语教学真正使学生既能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和口语交流,又能看懂专业说明书及相关专业英文资料。学生应通过合理的方式培养学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成为企业评价高、用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文娟.高职英语教学中现存弊端分析和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3(06)

[2]黄小春.试论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3]李丹丹.浅议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3(06)

[4]宋君.高职英语有效教学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沈晓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9)

[6]孙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7]刘晓霞.高职英语教学重在“以人为本”[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

[8]黄明娇.高职英语教学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8):77

第6篇

关键词:英语完形填空;解题策略;解题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175-01

在英语考试中,完形填空是较难的一种题型,因为它考查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考查学生对词汇的含义及用法、词语的习惯用法及词语搭配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阅读理解、纵观全文、前后联系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所以学生对英语完形填空题倍感困难,且常常出错。要有效提高完形填空能力,学生除了必须具备丰富扎实的语法、词汇和词法知识外,还应根据完形填空测试的重点语言技能,掌握一些解题策略和原则。

一 解题策略

1.阅读全文,弄清大意。首先把整篇文章通读一遍,速度不妨稍快,掌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主题以及细节事实,为正确选择答案奠定基础。完形填空不同于单项选择题,切勿边读边填,否则很可能欲速则不达。

2. 边读边填,初步完成。填空时,不要急于在四个选项中找答案。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学知识,从语法、习惯用法等方面入手,先提出一个设想答案,再对照四个选项,若其中有一个与你所想的相仿,该答案正确性较大,但还要对其他三个进行分析,以确定他们不正确。需强调的是:阅读是要牢记文章的中心思想,每个空格的含义,都要与前后句子联系起来理解,很可能文章的头几个空格提出的问题,要读到文章的结尾后,才能最后判定其正确答案。

3. 推理判断,解决疑难。在选择过程中,可以利用辨异法、语法判断法、推理法、选义法、逐一排除法等进行判断,还可利用语感来帮助判断。对于某些比较难填的空格,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注意词法关系。逐句阅读文章,理顺句子意思。分析所要填充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成分(主语、谓语动词、定语还是状语),弄清所要填充的词语与毗邻词语的搭配关系(主谓搭配、动宾搭配、固定搭配还是宾补搭配),判断所要填充的词语的形式(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名词的单复数等),以利于正确选择答案。

⑵ 注意句法关系。逐句阅读文章,梳理句子之间的关系。弄清句子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因果、递进、对比,还是转折、例示、结论。

⑶ 注意此处是否使用惯用语或成语。

4.复核全文,消除疏漏。填完之后,应再次通读全文,检查前后是否贯通,全文的内容与结构是否完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如果某些地方意义含混或矛盾,就应根据文章的中心意思来重新考虑。

二 解题原则

1. 先整体后局部原则。 正确的做法是快速跳过空格通览全文,力求对文章的整体意思有个大致了解,把握全局,为做出正确的选择奠定基础。

第7篇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师启发和提问、学生讨论的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授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回答,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启发,这样增加了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教师也可以由此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另外,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就必须与同学交流、协作解决问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学生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既可以参加他们的讨论,也可以在各组间巡视,以便帮助学生解决讨论中遇到的某些问题。讨论结束后要求各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并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这种方法会让学生有更多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的机会。同时,由于学生处于小组这种轻松的氛围之中,他们不必担心差错,不会太紧张,可以大胆地发言,从而大大地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二、采用设置情境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或是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设置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如身临其境,充当某一个角色。如让学生设想一个是售货员,另一个是顾客,两人进行购物的对话;或是进行问路、指路这样的对话;还可以把一些课文改编为短剧,让学生参与表演。

在这样真实的情景中进行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口语能力得到提高,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以母语为中介进行教学,而马克思在总结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时曾指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最好能够忘记母语,更不能把一切都翻译成母语来学习。所以针对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的听到声音不能直接与意义联系,想说的意思也不能通过声音来表达,而只能借助母语来思考这种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提供各种教学情境和实际场景创造真实的英语环境,让学生逐渐学会抛开母语用英语思考并直接表达是很有必要的。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和画面,让学生去体会、去感知。使视觉和听觉刺激及时作用于大脑,可以创造类似学习母语的过程,实现直接用英语教英语、用英语学习英语,排除以母语的翻译为中介,加速培养学生直接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

当前,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多媒体设备都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中,这样图像和声音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图像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情境,使交际场面更富有真实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交际内容。声音则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语言、语调和节奏,使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加强了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过程,并使这一过程更加形象、生动、更易于掌握。多媒体的应用,可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生动,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从而使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都参加活动,得到充分的感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易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实践量,有力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语言训练技巧的形成,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

在学校教育中,考试与教学总是相对应的。考试是对教学的检查,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检查,同时也是刺激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考试必须体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而传统的英语考试方法则主要是测试语言、词汇和语法,注重学生写的能力,这样使学生只注重记忆,注重语法规则,而忽略了语言的交际作用。语法规则一旦离开了语言使用场景将会毫无用处;英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英语考试应着重检查学生在特定情况下依据社会、文化和习惯准确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懂得语言知识的多少,因此应该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作为衡量英语教学水平的尺度,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英语水平的标准。所以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探索一种新的考试方式势在必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言内容和语法规则,在此前提下,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不拘泥于某个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由,让学生自由地发挥;甚至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请来外教参与考试,让学生听到地道的、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和节奏,刺激学生去模仿、去说。这种考试方法将有利于激发学生训练听说的能力,避免聋哑症的出现,也有助于激发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欲望。

第8篇

在中职一、二年级的英语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打好基础,做好铺垫,使学生在第三年高职复习时能较顺利地过渡。

一、为衔接而服务的基础教学的具体对策

1.明确考试要求,确定教学目标高职招考英语考试大纲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为依据,以教育部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的英语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福州市主要使用的中职英语教材是由高教社出版的英语基础模块与职业模块。考查的知识点以《大纲》基础模块的基本要求为基准,兼顾职业模块与拓展模块中与高职相关的部分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情景交际、阅读理解、英汉翻译、应用写作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兼顾普通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对照高职考试要求对学生的相关能力进行培养。以词汇为例,2014年的英语考试大纲中提到要求学生掌握《大纲》中1900个左右单词(含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词汇),同时学习300个左右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能根据构词法自主扩展词汇。包括:(1)单词、词组在语境中的恰当使用;(2)近义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异;(3)单词的固定搭配和词组的特定含义。面对如此具体的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每个单元的词汇学习中,就应做出相应的考虑。例如,在进行基础模块第一册书UnitThree“Howmuchisit?”的词汇教学中,充分利用drugstore引出含有-store单词的合成词,如bookstore,clothingstore等。并指出store,shop以及market等是同指“商场,商店类”的同义常用词。诸如此类,举一反三,通过一个词学到多个相关词汇。2.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前中职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是,总体基础较弱,全班范围内个体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面对如此学情,课堂上教师更需要采用多样且高效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认为其中两种相对更适合中职生的教学方法,即情境教学法与分层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为课堂创造真实的生活场景,它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从源头上提高学生在高职考试中语音、词汇、情景交际和翻译题的答题正确率。再说分层次教学法。以笔者曾教过的一年级某会计专业班级为例,在日常教学中,根据他们的学习程度和目标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决心要读高职的同学,课堂多提问,课后多布置任务,课堂评价坚持高标准,比如除每单元的固定练习,还再加上相关的语法词汇类习题让他们完成,更经常在情景角色扮演中考查他们,以增强其听说能力。对待目标不完全明确的同学,则在前一个层次上降低一点,比如只是建议性地要求他们完成课堂额外的任务,评价时也适当降低标准。对直接选择第三年就业的学生,则只要求他们完成课堂基本的任务量,评价也采取最普通的标准。3.重视考试训练,注重教学反馈目前,职校生源普遍良莠不齐,存在整体文化基础薄弱的问题。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中职校对学生的学业鉴定普遍提倡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并行,甚至更多地倾向于过程性评价。采取这样的方式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基础薄弱学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也起到了维护课堂和教学稳定的作用,是适合中职教学课堂的评价方式。但这同时也导致学生不动脑筋,不重视挖掘自身潜能。众所周知,试卷的卷面成绩相对能够反映一个学生的整体英语实力和水平,而这才是真正决定学生能否在高职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根本因素。因此,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放弃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不能厚此薄彼,尤其针对有意向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更要重视他们的考试训练和考试成绩。在他们心中强化应试考试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反馈。可在课后对照教学目标进行自省,也可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对照参考,甚至可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本堂所学内容,综合各方面反馈对自己的这一节课、或一单元的课是否达到既定目标进行评定,并依此调整好课堂节奏,为下一堂课做更精心的准备。

二、在基础教学前提下的高职复习

众所周知,改革后高职复习的时间已减少一半,上文已经探讨过在一、二年级基础英语教学中就必须兼顾好第三年的备考,在此前提下真正进入第三年学习时才能顺利做好衔接工作。做好衔接工作要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紧密围绕考纲,制订高效复习计划。目前的形势下,一个正常的高职复习周期是从暑假7月至第二年1月,共计6个月。其中实际教学时间只有4个月。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充分利用4个月的时间做好复习教学。在一、二年级较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进入到第三年的招考复习时,要紧密围绕考纲,制订高效的复习计划,采用科学的复习策略。目前,福建省高职复习用书采用的是由厦门大学出版的《福建省高职单招考试复习指导用书系列》,其中英语科是由李育红主编的《英语》和《英语综合训练》。这两本书针对性强,练习量足,按考试题型进行编排,复习科学性强。教师在开学初务必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教材制定一个较全面的复习进度表。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得出以下复习心得:以考试用书为主,以练习册为辅。复习考试用书时,大体顺序如下:课堂复习主线是语音—词汇—语法—写作,即这四类型知识点与练习是需要花费较多课堂时间进行讲解的,而情景交际、阅读理解与翻译的复习因为多是纯练习题,又注重综合能力,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训练,因此可以按照时间安排到学生课后练习题中。比如从学期初起,每周完成五个题的情景交际、三篇阅读理解、两个翻译段落,并隔周进行讲评。这样既能把课堂时间大部分花在需要教师辅导讲解的基础题上,又能保证学生每周有综合题型训练。其次,注重阶段性考查,及时查缺补漏。阶段性考查可以是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模拟考或质检考。要在学生心中形成考试的常态,帮助他们适应真正的大考节奏。通过阶段性的考查,必然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不足。如大部分学生通过考试发现,自己对语法类题目中的形容词和副词掌握不够好,错题多,这时候教师就要再次复习相关的考点,即形容词与副词的基本用法,相应的比较级与最高级的基本用法等。唯其如此,学生才能从每次的考查中获益,并取得进步。

三、结语

第9篇

【关键词】 英语 复习 五步 分类

本人担任初中英语教师22年,其中教了18年初三,对于如何上好初三英语复习课,我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概述如下:

首先,整体把握,确定重点。初三复习时,作为教师,我总是先对初中三年学习过的内容进行专题把握,梳理出复习的重点和要攻破的难点,以便统筹安排,有计划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此外,我也要求把三年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以便学生在复习时,进行对照,发现自己有遗漏的知识点,及时补充,完善。

其次,分步进行,分类突破。

第一步:以“本”为本,分单元逐课复习。根据中考大纲要求,初中生学英语要听、说、读、写、译五会并举,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运用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必须以书本为基础,加强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复习课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水平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因材施教。从这一阶段起应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多地做命题作文,主要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开始。教师仅提醒学生所要写的内容和格式,如可能会用到的时态、句型等。学生写作文时就会把自己熟悉的一些词和句子用上,然后再对学生的作文逐一批改讲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不仅增加了求知欲,而且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二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教材进行系统回顾。经过复习,学生基本了解了每课、每单元该掌握的内容,哪些是重、难点已心中基本有数,但还缺乏熟练程度须及时巩固。作为教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运用一定的方法独立获取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在这一阶段应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加强阅读和判断能力的训练。让他们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掌握阅读技巧,弄清楚作品的文章题目,段落大意,人物性格以及作者未加陈述的观点,提高阅读水平。

第三步:按语言功能项目,分类归内指导。人的大脑具有接受加工和保存信息的功能,使有组织的经验材料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输出。针对这一生理特征,在复习时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将每单元、每篇课文的内容进行纵向联系,按语言功能项目进行分类归纳。这不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且也可提高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第四步:依据语法体系,分项总结对比。语法知识虽然在各册书的教学中均已讲述,但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对某些类似的语言现象也极易混淆,因此,进行复习时很有必要强化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语音方面从最基本的26个字母音标开始,既要学生掌握一般规律,又不忘一些例外;词类部分的词以名词为例,复习它的性、数、格及用法,总结复数规则,注意在neither…nor,either…or,there be等结构中的就近原则等;句法部分主要复习五大基本句式:状语从句、宾语从句、感叹句、反意疑问句、倒装句等。

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了极大提高的基础上,可侧重做些短文改错练习。要求学生先通读全文,取得对文章完整、确切的理解后再进行改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主谓或人称不一致、动词时态不当或变化形式错误、固定搭配错误或不完整、单词多余或拼写错误等,它们涉及语法、句法、习语、行文逻辑等内容。这种训练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第五步:查漏补缺,适当加大练习量。反复循环是巩固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手段,在考前留给学生消化、理解发挥的天地,让他们将知识内化为智能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从表面上看教师似乎“不教”,而实际上仍在高效率地“教”。针对复习中的遗漏和疑难之处,教师须进行全体或个别的讲解指点。例如,英语中少数动词的主动结构可表被动之意等特殊现象。当然学生既要有自己讨论的时间,又要有练习的机会,因为任何技能的获得都须进行一定反复练习。这一阶段应依据中考考纲的要求来确定,适度进行一定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应试能力,在中考中能得心应手。同时,这一阶段还要加强听力训练,不仅强化学生的听的能力,而且让学生熟悉题型,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技巧,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句意,作出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