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

时间:2022-12-27 23:39:37

导语:在学业水平考试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新课改; 信息技术; 课程; 评价方案;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甄宗武(1975— ),男,甘肃天水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技术教学应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现状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中新课改的必修课程之一,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

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在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和“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1]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并行设计,相对独立。各选修模块的开设条件有所不同,各学校至少应开设“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和“数据管理技术”中的任意两个模块,也要制定规划,逐步克服经费、师资、场地、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开出包括“人工智能初步”在内的所有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修满信息技术课程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有兴趣或者理、工科取向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个学分,可以作为就业或高校招生的参考。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要求

(一)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的技术操作过程及活动过程,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作品,全面考查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时应多采用评价报告、学习建议等方式,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这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2]

(二)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应注意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为了减少各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干扰,教师可以在评价之前设计统一的评价标准,并与各评价主体充分交流,提高评价主体之间的一致性,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评价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收集评价信息,统计、归纳评价结果,并尽快反馈给学生和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

(三)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高中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正视这种个体差异。同时,高中学生个性特征分化更为明显,进行信息技术创造的欲望也更为强烈,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一方面,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

三、多元化的信息技术评价方案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中新课改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其实践操作性很强,所以不能以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掌握情况的唯一标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形成性评价,也要注重总结性评价。应该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案。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3]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案例评价法、量规评价法和档案袋评价法等评价方法相结合评价的方式来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1. 案例评价

案例评价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给出解决该类问题的典型范例,学生可以参照这些范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对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的方法。[4]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分析典型的范例,分析这些范例中解决问题的成功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分析一些典型的不成功的例子,分析这些例子中不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些范例可以是教师或其他人完成的,也可以是以前学生的作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照范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进行小组内成员之间互评和小组之间互评。

2. 量规评价

量规评价是指教师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设计一套评价用的指标体系供学习者对照检查的评价方法。这种供评价用的指标体系称为量规,学习者通过使用量规,可以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量规的制定应简单、明确,便于操作。[5]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制定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量规。情感方面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如自尊心、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可以通过学生对待该课程的态度如出勤情况、课堂学习情况、是否有违规现象或者参加比赛获奖等情况给予评定。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必须容易操作,且起到约束与鼓励的作用,约束学生维持课堂的良好秩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发展个性、努力创新。例如恶意破坏系统数据或在课堂上沉溺游戏均扣10分,而如果善于创新、或参加竞赛获奖则加10分。奖罚分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表1为情感态度评价量规,可供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制定评价量规时参考。该评价量规学生人手一份用于自查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每个小组一份用于小组对组内成员进行评价。在填写量规时,对部分有该项表现的同学根据其表现程度,由小组内成员讨论决定给予相应加分或减分。

其次,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为完成某一主题或某一作品,学生需要进行协作学习的情况,为了保证学生协作学习的质量,教师需要制作协作学习过程评价量规。量规中必须说明学生承担的角色及要求,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表2为协作学习过程评价量规,供教师制定评价量规时参考。该评价量规学生人手一份,用于对自己的角色自查反思;小组的评价量规用于小组对组内每个成员进行评价。

表1 信息技术课程情感态度评价量规

最后,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完成对主题的探究或完成电子作品后,每个小组必须对成果进行展示。为了保证学习成果的质量,教师需要编制学习成果评价量规,量规必须明确说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成果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小组的评价量规用于小组自查自己的作品或成果,而教师的评价量规用于对每个小组的作品或成果给予最终的评价。表3是一份学习成果评价量规,供教师制定评价量规时参考。

3. 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法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有关学习的资料都放在一个文件夹或档案袋中的评价方法。在文件夹或档案袋中可以包括学习笔记、作业、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自己的电子作品、学习成果等。[6]通过该文件夹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收获,有利于作出公正的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而进行的探究活动,或者学生围绕某些操作技能而进行的制作电子作品的学习活动。在进行这些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纸质档案袋并建立一个电子文件夹,把学习过程中的资料如学习笔记、作业、小组协作学习的分组名单及分工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制作的电子作品、撰写的研究报告等分门别类地放入纸质档案袋和电子文件夹,以便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在省、市级信息技术技能竞赛中获得奖励的优秀的电子作品或研究报告的研究过程资料可以单独整理放入一个纸质档案袋和电子文件夹,并装入学生高校招生录取档案中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方案设计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以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果作出全面鉴定、区分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作出评定。[7]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实现的。评价方案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笔者在对各省市信息技术课程考试方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方案。

1. 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现状分析

通过对各省区信息技术课程考试评价方案的对比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并作为高校录取招生时的参考依据

大多数省市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采用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科目,基本上都采用A、B、C、D等级制的方式来呈现考生的成绩;其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依据,例如山东、安徽、天津等省市。[8]

这种评价方式对信息技术课程虽然进行了评价,但由于在高校招生录取时没作统一的限定,只作为参考依据。在“以高考成败论英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把信息技术课程当作“副科”来对待,只要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合格,不影响高考就万事大吉了。这种评价方式势必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影响,教师不会花大量时间去钻研教材,学生也不会花大量时间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而把大量时间花在数学、英语、语文等高考必考课程上,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只能是空谈。长期以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得不到学校的重视。

(2)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并将成绩进行折算计入高考总分

海南省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作为各类考生四门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并将会考成绩折算为10%的分数(满分40分)计入高考总分。[9]

这种评价方式虽然采用学业水平考试的形式,但由于要将考试成绩折算计入高考总分,直接影响到高校招生和录取。所以,采用这种评价方式,教师和学生都会对课程重视,教师会认真研究教材和考试内容,学生会花较多时间去学习相关内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不再是空谈。

(3)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之一,并对成绩进行限定

江苏省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作为七门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之一,并规定学业水平测试七科中有六科成绩为A的考生增加10分投档。[10]

这种评价方式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成绩进行了限定,并在高校招生录取时有一定的优惠体现,对教学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成绩没有直接体现在高校招生录取考试中,所以效果没有采用方式二直接和影响大。

(4)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考科目之一

浙江省对于技术类考生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成绩直接计入高考总分。[11]这种方式由于考试成绩直接在高考中进行体现,所以教师和学生会很重视该课程的学习,教师不会把课程作为“副科”来教,学生也不会把课程当作“副科”来学。

2. 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方案设计

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要求和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现状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方案。

(1)模块结业评价

模块结业评价可以安排在学生修完必修或选修模块后进行,评价方式采用纸笔考试或上机考试与学生作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高中各学校组织实施,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是否重修该模块的依据。在学生修完每个模块后,由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组成命题小组进行命题,或从学校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对学生进行纸笔考试或上机考试,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所修模块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同时,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及时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制作的作品以及创新成果等,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电子文件夹和纸质档案袋,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制作的电子作品以及创新成果装入电子文件夹或纸质档案袋,作为学生模块结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于优秀的电子作品,将制作过程资料和电子作品单独整理放入一个纸质档案袋和电子文件夹,并装入学生高校招生录取档案中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在对学生进行模块结业评价时,考试成绩和学生的作品要各占一定的比例(如考试成绩占70%,作品成绩占30%),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等五个等级,主要用于对学生所修模块的终结性评价。

(2)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主要用于对信息技术课程整体掌握程度的测试,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由各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和实施,考试内容可根据各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所开设的模块的具体情况进行命题,试题内容可分为若干层次,其中一级的考试范围为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加任一选修模块;二级的考试范围在一级的基础上,增加考测与一级不重复的另外一个选修模块;以此类推,三级、四级、五级的考试范围分别在上一级的基础上,增加考测与上一级不重复的另一个选修模块。考试方式采用纸笔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每学年组织两次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的等级由学生根据自己所修模块自主选择。考试的成绩每个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等五个层次,作为学生毕业和高等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例如,如果学生要取得高中毕业证,则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至少应达到一级合格以上;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若达到二级合格以上水平,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如通信、电子、网络、信息科学、自动控制、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进行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或将考试成绩进行折算并计入高考成绩。像甘肃、青海、贵州等经济欠发达省份由于教学软硬件条件较薄弱,选修模块开设得不全,而且农村和城市高中教学条件差异较大,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程考试中采用学业水平考试方式,在高校招生录取时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限定;而对于经济发达省份如广东、江苏、山东等,由于教学条件较好,选修模块开设得较全,农村和城市高中教学条件差异较小,则可采用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折算并计入高考成绩的方式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评价。

(3)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信息技术作为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内容,其组织和实施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① 作为高考综合科考试内容

无论高考方案是中小综合(理科基础和文科基础)还是大综合,信息技术均列入综合类考试(笔试),信息技术学科分数占综合科总分的10%左右,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各占50%,其中选修模块的命题要覆盖所有模块,但考生只需选择其中与自己选修模块相关的考题进行作答。

② 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内容

把信息技术作为选考科目内容进行考试。凡是涉及通信、电子、网络、信息科学、自动控制、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选考信息技术。考试内容为一个必修模块加2~3个选修模块。考试可采用笔试加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实现无纸化考试。在计算机网络上自动实现改卷、评分和排名。

将信息技术作为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内容,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在经济发达、教学软硬件比较好的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进行。可以借鉴浙江省的实施方案,将考生进行比较详细的分类,比如将考生分为理工类、艺术类、文史类、体育类、技术类等,而理工类和技术类考生可选考信息技术课程。

总之,合理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案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在模块结业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和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使教师真正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 [2] 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42.

[3] [7]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6.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会考 监考

为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陕西省教育厅决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在此之前,已经有几个省市公布学业考试实施方案。

实行全省统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非常必要,它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保证普通高中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育教学,有利于监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它对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新课程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的重建,鉴定评价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试结果将是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1]

但是,实施高中水平考试要实现预期的目的,从会考的经验和教训看,关键是要严格考试纪律。

长期以来,许多省市实行高中会考。国家教委明确指出:“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教育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给中学以正确的导向。”实施会考的初衷是为了使学校由过去只重视高考升学率转向重视合格率;教育教学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高中毕业的实际文化水平;促进学校按教学计划开设各门必修课程,加强教学中的薄弱学科、薄弱环节,克服偏科现象;同时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理论为指导,科学评价学生个人和群体学习质量和学校教学水平。[2]

实施会考十几年来,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学校还是只重视高考升学率,不重视会考,许多学校只开设高考课程,不开设高考不考的课程;教学仍然主要面向升学有望的学生,背离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会考成绩的公信度与权威性丧失,谁也不会用会考成绩来评价学生个人学习质量和学校的教学水平。高中会考制度各项功能正在逐步弱化。

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应试教育的顽疾作祟,直接原因是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与教师都不重视会考,以至于许多地方会考的监考形同虚设,姑息学生考试作弊。

某地的几个学校在最近几年,高二理科学生没有上过一节思想政治课,学校甚至没有给理科学生购买高二思想政治课教材。同样,高二文科学生也没有上过一节物理、化学、生物课。但是,这些学校的学生近几年的政治课会考成绩不是“很好”,而是“相当的好”。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校文科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会考成绩也是相当的不错。学生们毫不掩饰――如此大面积的“好成绩”都是集体作弊的结果。

来自各个学校的监考教师都知道学生根本没有学过一些课程,如果严格监考,许多学生会考成绩会不及格,将无法取得毕业证,无法参加高考,可这并非是学生的错,故而监考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严格监考,有些教师由于无法面对两难的处境,只好拒绝监考。学生当然明白,如果考不及格,后果很严重,但是又没有学过相关课程,在监考不严的情况下,只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对会考也不十分重视,大家都清楚当地中学为了集中精力抓高考,没有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如果严格监考会导致当地学生大面积不及格,这会影响到自己的政绩,所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会考监考基本上是例行公事式的走过场,口头上讲得非常严格,实际上采取放任的态度。因此,尽管省关于会考监考有一系列的文件规定,有各种各样的违纪处罚办法,但那只是为考前培训做样子而已的。

于是,本应非常严肃的省级考试,其考场纪律远远不如学校的平时考试;本该具有十分权威性的省级水平测试的成绩却完全不能够代表中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这样的考试已经丧失了当时的功能,除了增加学生负担、扰乱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没有多少积极意义。

会考监考不严,还造成严重的负面作用。除了直接影响学风,还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生参加会考后,普遍感慨:做人不能做老实人,做老实人太吃亏了。那些平时在各个方面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在会考面临道德和利益的冲突时,也大都选择了作弊。这种会考实际上给学生上了一堂消极的政治课,它完全背离了会考推行素质教育的初衷。

课改以来,许多学校认为高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国家要求的课程,只要不高考的就不开设,包括一些必修课;或者不按规定课时开课。什么研究性学习、什么通用技术、什么校本选修课,统统不管。反正学生学分由学校给予,学校还能让学生不毕业?学分认定时坚持宽松原则,甚至没有开的课程如通用技术等,学生的学分都一个不会少。

现在要实行学生学业考试了。这是一个正确的导向,有利于学校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但是,这次学业水平考试如果依然采取以往会考监考的那种形式,则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还会事与愿违,造成更恶劣的社会影响。

所以,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关键在于严格考试纪律。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像重视高考那样重视学业考试,要求监考像高考监考一样严格,督查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负责,还要启动高考的现代化监视技术、电子屏蔽技术,考生和监考考试违纪也要与高考违纪同样处罚,并且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只有这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才会重视学业考试,学校才会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开课,才会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陕教基[2008]18号.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课本插图;专题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36

学业水平考试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作为考核学校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所以,学业水平考试引起了校领导及广大师生的重视。生物学科的考试时间定在高二上学期期末,面临着课时紧、内容多的困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复习效率,是取得成绩的关键。笔者总结多年的复习备考工作,发现以课本插图为依托,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三册教材的核心内容分成七个专题进行复习,不但实现了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同时能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必考考点,也符合了学业水平考试非选择题结合图形来考查的命题形式。在此,笔者分别对这七个专题的内容进行如下介绍:

一、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主要内容:本专题涉及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和第三章共15张插图,包括原核细胞模式图、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细胞器结构及功能、细胞核结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结构模式图、生物膜物质运输、信息交流图。插图涉及的相关内容几乎都是高频考点,其中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及相关细胞器的功能往往是非选择题必考的一题,物质跨膜运输、生物膜系统、原核与真核生物的区别方面的知识,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复习策略:对于原核及真核细胞的结构以及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这一考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先找前后两者的共同点再找两者的区别。对于各细胞器可引导学生按双层膜、单层膜、无膜结构进行分类记忆。生物膜结构与物质跨膜运输这两个考点可以合在一起进行复习。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为例,可以使学生对生物膜系统这一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细胞分裂图

主要内容:本专题包括必修一第六章7张插图、必修二4张插图。主要包括细胞周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之与卵细胞的形成。细胞分裂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只有看懂课本插图,才能理解如细胞周期、四分体、联会、同源染色体等核心概念,才能分析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量的变化。抓住图形中的要点,才能正确的判断细胞分裂时期、区分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以及与卵细胞形成的不同。分析近几年来的学业水平考试题,往往都是考查细胞分裂时期的判断以及相关时期对应的细胞名称及染色体、同源染色体、DNA数量等的判断。

复习策略:教师可以在教学课件中将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放在一页,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图放在一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在明确了前后两个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的基础上,请学生自己归纳出两者的不同点。对比观察找不同,同样适用于三个前期、三个中期、三个后期图的比较。在熟记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之后再引导学生自己绘出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曲线,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对于本专题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可以指导学生画概念图来进行归纳。

三、细胞代谢图

主要内容:本专题中和酶相关的有三张插图、ATP的来源与利用两张图、有氧呼吸过程和光合作用过程各1张图,这一专题的内容是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往往结合曲线来考查,关于光合与呼吸作用的过程,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插图准确记忆各阶段的场所、物质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够看图准确分析各阶段之间的联系,进而能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复习策略:可指导学生将课本中有氧呼吸过程与线粒体的结构绘在一张图中,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叶绿体的结构绘在一张图中,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四、家族遗传系谱图

主要内容:这一专题只是在必修二分析人类的遗传病中出现,学生在分析系谱图时,要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遗传方式、正确书写基因型及表现型、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等,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复习策略: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归纳与提升,例如,可以通过“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男”为患病女的父亲或儿子);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女”患病男的母亲或女儿)”这一口诀来判断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五、DNA分子的结构、复制、转录及翻译模式图

主要内容:本专题涉及必修二第三章和第四章共5张插图,有DNA分子结构模式图、DNA分子复制图解、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解、蛋白质合成示意图、中心法则图解。

复习策略: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例如看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说出组成DNA分子的四种基本单位、三种物质、两条链、一种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看图说出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的场所、条件、过程、结果。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六、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及稳态的模式图

主要内容:本专题包括必修三第一、第二章共20张图,包括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反射弧的组成,突触的模式图,激素的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免疫调节。

复习策略:这部分内容涉及的专业术语多,较为(下转第138页)(上接第136页)抽象,学生理解记忆普遍觉得难,例如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充分理解课本正文内容,才能看懂插图中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同样还有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模式、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示意图等都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再看课本插图加以巩固和提升,才能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七、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简图

主要内容:这一专题在课本中涉及的插图四张,该部分内容难度较小,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感兴趣,属于得分题,包括识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清楚生物之间的关系,会数食物链,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

复习策略:复习中关键是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规范答题,尽量减少失误丢分。

第4篇

一、透彻研究学考考纲,紧扣考纲进行教学与复习。以纲为纲,纲举目张,加强学考复习的针对性。首先我想就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种制度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一种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的考试。新课程要求达到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下面我以物理学科为例谈一谈学业水平考试问题。物理学考考查学生对物理学二方面的基本要求,1、核心物理知识、基本物理原理、思想、方法的了解与掌握程度;2、运用物理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业水平考试,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探索自然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考的命题依据是两个,即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以及2019年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命题的原则有六个即科学性、客观性、基础性、公平性、选择性和友好性。考试能力上的要求有四个层次即了解、认识、理解、应用。命题的要求显然远低于高考,所考的内容也有限,我仍以高中物理为例。学考物理的考试内容为必修1、必修2以及选修1-1(这是偏文科),选修3-1(这是偏理科),这些内容在高二年级的上学期就已经完成,也就是说一般在高二上期就可以完成学考所考的教学内容。物理试卷结构是选择题60分,填空题20分,计算与简答题20分,必修内容占了80分,选修占了约20分。试题难度与分值是容易题70分,中等难度题20分,稍难题10分。因此,我们要这样去研究考纲,研究考试内容,考试难易程度以及各部分知识所占的比例,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热点,哪些题型是必考题,哪些定理、定律是必考的,哪些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估计学生在哪些地方会丢分,在哪些题目中可能会失误,实验题有可能是哪些实验,计算题又可能是哪几种?等等,这样,我们对于学考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复习备考,高屋建瓴,游刃有余,才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搞好我们的复习,以提高我们的复习效果和效率。

二、依据考纲进行教学,狠抓基础,培养能力,不要过难,尤其是对于艺术班和第三层次的班级。同志们,我们这个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学考,既要保证全体湘乡二中的学生人人学考过关即超过去年96.4%的合格率,又要超过去年的优良率。去年我们感到遗憾的是,优良率和平均成绩有几科低于湘乡四中。下面我对这个年级的情况进行一些分析。第一,我们知道,本届高二年级的学生是湘乡二中历史上生源最差的一届,优质生源只有12人,特别是差生人数较多而且分数又低,总分低于576分的学生超过100(今年高一新生低于576分的一个也不允许招收),有的学生成绩只有300、400来分,最低的甚至只有200多分,当然这些学生是以特长生的身份招入学校的。另外,这届学生进入学校以后,我们正好开始大张旗鼓的进行特色教育的摸索,在高一年级开展了比较多的活动,尤其是高一下学期,因此双休日的补课时间也要少一些,因此学生的高中基础也相应的要差一些,尽管进入高二以后我们马上又狠抓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第二,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对学生的冲击比较大,当然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各所学校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较大的冲击和影响。认为只要家里有钱有关系有背景,不读书照样可以有好的工作,照样可以赚大钱。第三,对学业水平考试持侥幸心理的人不少。毕竟去年的学考,有的同学不是凭真本事通过的,而是抄来的,因此有的同学以为抄袭也可以过关。我们班主任一定要打掉这些侥幸的心理,要求学生必须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搞好学习,千万不要有侥幸的心理,要凭真实的本事通过学考。

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一定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备考。应该说高二上期有的学科已经学完了学考中所规定的学习内容,文科班的理化生可以进行系统的复习了,理科则开始学习高考所考的内容例如物理就要学习选修3-2了,其余学科应该也差不多。一、二层次的班级赶赶进度是可以的,但是第三层次的班级和艺术班就要注意这个问题了,同志们要注意进度与学考的关系。大家都是老教师了,而且我们也经历了两次学考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的观点是,本学期我们要以学业水平考试为本,为第一要务,教学工作要围绕学考来进行来开展。尤其是第三层次的班级、艺术班以及第一、二层次班级中的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因此我们要针对学考考纲进行备课备考,进行教育教学。不要过难,不要超纲,不要过于复杂,一定要针对基础,针对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为试题中有70分的容易题,有20分的中等难度的题目,只有10分的稍难题。对那些学考有困难的学生,我们甚至可以只针对容易题70分和中等题20分进行教学,保证学考合格率,我们要看合格率,要保证及格率。一切以学考合格为起点,以学考合格为归宿。我们从一开学就要注意这一点,要贯穿在整个学期,不管是备课还是布置作业。有的老师谈到文科班的物理、化学、生物的作业布置问题,教材上没有什么作业,那么我们要主动出击,找一些基本题容易题最多是中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做。有的老师提到,去年湘乡市教研室发的4套期末复习题,难度适中,学生们做起来会做,因此就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我们都是老教师,不做作业是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我们必须要补充一些基础题、容易题、入门题为作业,每周都要布置几个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早点做,早一点入门,早点让学生达到复习、了解、理解、巩固和提高的目的。现在抓,时间比较充裕吗!还有,我们有的老师谈到由于时间比较充裕,讲课时,讲着讲着不由自主的就讲难了讲深了,学生们自然就会跟不上。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难度进度,紧紧扣住学考考纲,在考纲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学生过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第5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模块终结测试;测试编制策略

英语模块终结测试,是学生学完一个英语模块课程内容后,由学校自行组织实施的阶段性学业水平考试。通过测试,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某一模块后,掌握相关英语知识,形成学科能力方面的进展程度,能反映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师可从模块终结测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知识补缺,对错题进行变式强化训练。学生可以从中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缺陷并加以补救。编制和使用好一套深度适当、广度适宜、新度较高、效度较好的英语模块终结测试试题,对推进英语学科“三段六步”高效课堂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减负增效教学特色的建设与完善有重大意义。

一、把握模块教学目标,制定试题内容结构

高中英语新课程模块终结测试,既是模块课程标准的参照考试,又是相应模块的水平性测试。其试题编制要根据模块教学目标,制定模块的检测目标,拟定试题内容和结构。

1.依据教学目标,制定检测目标

英语模块终结测试是相应模块学习之后的终结性水平测试,其水平应该是大多数学生通过正常学习能够达到的水平。不能把模块测试等同于选拔性考试,更要杜绝将模块测试与高考直接挂钩的做法。只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发展的水平,来设计检测目标和拟定知识点测试目标。

2.根据检测目标,设定双向细目

双向细目表是科学命题的依据。在英语模块终结测试中,它是测试目标和测试内容两个方向上的项目及其比例的命题计划表。它既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要求制定的,又是结合模块教学的具体内容确定的,既避免了命题的主观随意性,又增强了模块命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制定双向细目表要着力根据该模块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检测的重点。重要的知识点应占据较大的权重和必要的覆盖面,同时兼顾各个能力目标之间的权重。如选修五模块一双向细目表,附表(略)。

3.参照双向细目,拟定试题结构

英语模块终结测试试题主要由测试听力、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语言知识考查等几个方面组成,其创新的“新异”在于赋予它们新的内涵,重在加强开放性和交际性题目的设计。不同题型的选择和优化搭配,要参照该模块“双向细目表”来具体拟定试题结构。其中听力可采取判断、填空、排序、回答问题等形式,阅读部分除一般的理解性问题外,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改写、续写、发表评论等,语言知识考查可以运用单项选择和完型填空,书面表达可包含实用性写作、命题作文和自由创作等多种形式。

4.题量难度适当,命题准确规范

高中英语模块终结测试试题量主要是根据该模块课程测试的目标内容、双向细目表要求、检测时间等因素确定的。模块测试一般用100分钟左右时间考查,要让90%以上学生完成试题,要保证测试内容有必要的覆盖面,以提高模块水平考试的效率。

试题难度要适当,严格依据阶段性水平考试的特征来把握。在语言知识运用、听力、阅读理解方面,通过题型变化适当设计开放性试题,提高试题层次。可在100分基本题外另设20~30分“争优题”,让中上等学生向其冲刺。如要优秀学生听完录音后对事件进展进行假设,在阅读理解部分让学生做推理判断等,激励他们自己向更高层次英语题挑战。多一些以英语为工具的进行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难度系数在0.65以上较为合适。

命题要准确规范,试题表述简明扼要;标准答案具体明确,各步骤赋分合理,对评分要求具体,提高评分信度。试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要有利于水平考核,并能促进学生提高智能,对学习方法等有引导作用。

二、抓好模块考试评价,提升模块教学水平

高中英语模块终结测试既是一个阶段性的学业水平测试,也是一个阶段的“总结性测试”。从学业水平上讲,它反映了学生该模块英语的学习水平,各模块的学业水平的综合成绩,就是该学生英语的学科水平。从发展方向上说,它必将取代今后的“学科会考”。从阶段总结性上讲,模块终结性测试不是该模块学习的“完结”或“终结”,不管学生处于哪一等级,教师都要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测试结果,对以往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更为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抓好模块考试的评价,提高模块教学水平。

1.淡化分数等级评价,引领学生提高素质

高中英语模块终结测试是高中英语模块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依据模块终结测试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评判是不科学的。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是对人的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根本目标的。在模块终结性评价中,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通过对考试方式和内容的变革,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考查;另一方面要在终结性考试之外落实过程性评价的各项措施,终结测试的结果必须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为鼓励学生日常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过程性评价在最后评价报告中所占的比重。因此,要淡化分数,积极推行等级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模块学习中的亮点,找出模块学习中的问题,不断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及交往交际的综合素质。

2.分层要求,激励指导,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智力、兴趣、爱好及应用英语做实际事务的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水平测试的英语模块终结试题,在设置时要注意分层,在评价上,更要分层,分别激励指导,促进各类学生英语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兼顾学生好、中、差的实际,评价力求对准学生最近发展区。用“合格”“良好”“优秀”等不同层次分档进行评价。对英语学习的后进生,要求确保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做完“基本题”,达到“合格”要求,努力做“争优题”向“良好”奋进;对中等生要求做好“基本题”确保“良好”,尽力做好“争优题”向“优秀”挑战;对优等生要求在做好做准确“基本题”的情况下,要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向综合性、灵活性更大的突显交际能力的更高层次的“争优题”挑战,达到“优中优”。要用激励性更强的绿色报告评语,促进优生更好地张扬个性,生成创新能力。

第6篇

2019年泰安中考高中录取招生政策有所调整,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详细信息,仅供大家参考。

普通高中招生录取

据了解,自2019年起,普通高中录取基本依据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参加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须是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C及以上等级,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考试成绩均为D及以上等级,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考查科目成绩均为“合格”。

普通高中招生录取采取“分数+等级”方式进行,即语文、数学、外语3科采用分数表达,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道德与法制)、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7科用等级表达。支持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制定录取方案,逐步实现由高中学校确定录取标准和录取方法,在规定的招生范围、标准和计划内按照择优、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自主录取学生,实行综合录取、特长录取和推荐录取等多种方式。在制定录取计划时,充分发挥招生指标分配对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公办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计划不低于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60%。

2019年起初中学考仅语数外三门显示分数

考试命题杜绝偏题、怪题

《方案》对2019年起我市初中学考的考试科目和成绩计算方式进行了明确,届时,考生成绩仅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采用分数和等级方式表达,其他科目均为等级表达。

据悉,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道德与法制)、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作为考试科目;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作为考查科目。考试科目实行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其中,信息技术采取上机考试;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科目的考试、考查,采用“过程性学习成果+专项测试”的方式确定成绩。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兼顾毕业考试和招生考试的不同功能,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杜绝偏题、怪题。考试一般安排在学年末举行,在初中相关科目教学计划完成后,按照“学完即考”的原则,及时安排学生参加考试。

在成绩表达方面,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试科目用分数和等级两种方式表达,语文、数学、外语各科满分均为150分,其它考试科目只采用等级方式表达,不公布考试分数。等级划分办法是,以县市区为单位,分为5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E等为不合格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15%、B等30%、C等30%、D和E等共25%,其中E等控制在10%以下。各考查科目成绩均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

加分或降分录取

我市对高中招生加分项进行了进一步规范,2019年起共有4类考生可享受加分或降分录取。

这4类考生分别是

烈士(军人除外)子女加10分;

归侨子女、华侨子女、港澳台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加5分;

2015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农村独生子女考生加5分;

第7篇

[概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国家课程方案,积极进行教研方式改革,组织指导全省教研系统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教学研究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指导与管理、课程改革实验与教材建设、课程教材培训、教学评价、教育质量监测,以及组织指导校本教研工作、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加强教学业务管理,建立全省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和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课程改革] 1.组织了2008年全省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抽调100多位专家,组成17个小组分赴各市,对50多所高中学校进行了评估。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是教育厅的一项制度性工作,由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分三级组织实施,由同级教研部门具体承担,每年按计划进行,原则上每3年进行一轮。2.研究制定了《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以及普通高中15个学科教学实施意见。从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评价等方面,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3.调集了部分省内外专家,研究制定了地方课程必修科目传统文化、环境教育、人生指导和安全教育4门课的课程大纲,为课程建设、教材审查和学科教学提供了依据。

[教学管理] 1.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我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的意见》、《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程》和《关于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材管理及使用意见》。2.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意见》,开展了2008年度监测工作。进行了全省8个样本县区、144所学校、5760名学生数学和心理健康情况的监测工作。3.参与了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负责进行了先进经验的推荐和审查,并主持了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论坛。4.根据教育厅的统一安排,组成检查巡视组,参与厅里统一的巡视活动,查处违规办学行为。5.开展了第三批省级教学示范学校的评审工作。6.开展了全省先进教研室和优秀教研员评选活动。共评出山东省先进教研室93个,优秀教研员370名。

[教学指导] 1.研究制定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制度的意见》,确定了首批省级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改革联系学校和骨干教师团队,并制定了日常工作方案。每个学科确定了10所联系学校和50名骨干教师。通过与教师和学校的信息交流与教研合作,及时了解掌握学科教学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指导工作。2.召开各种形式和规模的课程教学改革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工作会、经验交流会,开展远程和现场辅导,研究、指导并引领全省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召开的全省中小学暨职业学校综合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会议,研讨部署了素质教育工作背景下的教研工作。3.开展多种规模和形式的调研、视导活动。2008年,开展学科调研活动10余次、科室集中调研活动5次,平均每人听课80多节,共撰写调研报告20多个、30多万字。

[教师培训] 1.各学科每年暑期坚持开展骨干教师培训研讨活动。2.参与了两次全省高中校长的全员培训工作。3.配合有关处室组织了全省高中教师的全员培训。组成15个学科团队、100多人的学科教学教研骨干,进行了网上在线培训活动。4.开展送课助教、送教下乡活动。部分学科组织了省级教学能手、优质课获奖教师的省内西部巡讲活动。5.利用多种渠道培养教研骨干。坚持按期进行省级教学能手、优质课、全省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在全国组织的优质课、优秀论文和优秀课例评选中,我省取得优异成绩。

[教材建设] 1.进一步修订了语文、数学、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科学等国家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了上述学科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2.开展教材比较研究,帮助基层学校选好、用好教材。3.完成了初中和小学《寒假生活指导》的立项和编写工作。4.完成了《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系列教材的编写、审查和出版工作。5.参加了教育部职成教司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课程与专业课教材及教学大纲编写修订工作。

[评价与考试] 1.开展综合性、发展性评价研究,无分数评价研究,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中考、高考命题研究,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衔接研究。加强评价方式改革,落实评价改革目标,规范评价考试管理,探索构建整体规范、可操作的评价体系。2.制定了《山东省实施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方案》,利用人员、专业、活动等资源,开展课程教学评价指导与管理。3.在对每年全省中考试题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考命题质量,顺利完成2008年中考命题工作。考试结束后,对自主命题市的中考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写出评价报告。4.修订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改革了命题组织办法和审题环节,提高了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5.组织完成了高职对口升学考试命题工作。6.组织修订了2009年高职考试纲要和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高职考试辅导资料。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高考;传统教学与改革;学生信息素养

2013年,江西省即将把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列入高考范畴,社会的信息化对高中生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系统缺乏针对性,未能达到预期的成效。

笔者通过几年的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探索与总结,探讨新的教育模式下的江西省信息技术高考。

一、信息技术在高考中以何面目出现

目前高考考纲还未下达,信息技术考试内容、要求、题型将如何?通过对已开考技术课的省份和江西省每年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和“三校生”对口高考的计算机试题分析,大致能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像江西省对口高考中的计算机考试一样,限于客观条件,信息技术高考仅限于笔试,而不会采用上机的方式。

2.江西省信息信息技术会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开展了几年,有了一套完整的考试体系,因此高考的内容与水平考试大致相当,难度要略高于水平考试,但难度不大,最大的区别在于形式。

3.参照江西对口高考,信息技术高考会把学业水平考试中的操作题改成模拟操作题,要求考生写出操作步骤。

4.通过对已开考的省份试题分析,可以发现信息技术高考试题的题干描述生活化,知识考查融入到生活情境、社会热点中,而不是一味的纯知识考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学生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做好应对的准备。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信息技术不像数学、英语等科目要有很好的基础,谁能主动学习、认真学习,谁就能成功,我校每年的对口高考计算机的成绩便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关注学科新发展,多去接触时代的新气息,将探究体验与实际操作有机融为一体。再次,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情景、导学、活动、提醒、学习向导、综合活动、学习支持资源”等栏目,在这些栏目的帮助下,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二、信息技术高考解决办法

学生要重视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和学习。建立一定的机制和制度让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信息技术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最起码的开机、关机和文字录入等在小学就要求掌握;初中的学生可以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如office等。这样一进入高中我们就可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而不会出现现在这样一部分同学上到高中都不会开机、关机的状况。信息技术科目也应该像数理化等科目一样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学体系。

很多的小学、初中也不是不想开设信息技术课,而是许多在边远的山区的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备。一个学校只有几台电脑,而且从来不让学生接触。购买计算机硬件,对于山区学校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者山区学校也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一般都是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所以各地方教育部门应该尽可能帮助山区学校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

中学对信息技术课教师的重视还不够。很多的信息技术教师都被学校安排到各个科室做兼职干事。信息技术教师也就相当于半个工勤人员。所以中学很难吸引到更优秀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如果一直不改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那么信息技术高考也会不如人意。

其次,信息技术课可以向音乐、体育、美术学习。信息技术课也可以作为一个专业在高考进行测试,让一些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专门学习信息技术。学校也可以重点培养这些对信息技术感兴趣并有学习天赋的学生,让他们以后进入专攻信息技术方面的名牌大学进行深造,从而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信息技术尽管深奥和神奇,但我们完全能把握它的规律。学生不要一味地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找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使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开发新的智慧,争取在以后的信息技术高考中大获全胜。

参考文献:

1.莫里森.劳德《计算机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

2.郑世珏.马长林.杨三平《计算机技术教学方法概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3.成昊. 《新概念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M]. 科学出版社[M]. 2011年

第9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小高考”实习策略

江苏高考方案的改革,使得学业水平测试的各科成绩与高考成绩挂了钩,前者变得至关重要,被师生们形象地称之为“小高考”。如何提高“小高考”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个别辅导,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摆在高二必修科目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2008年,我承担了两个化学必修班的复习迎考工作,2009年我又承担了一个班的“小高考”教学任务,在复习策略上有一点认识,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研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学业水平测试说明

1.命题指导思想。

高中化学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结合我省化学必修科目的教学实际,全面检测学生化学必修科目的学习状况,重点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测试范围。

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学基础》二者选一,以及相关的初中化学教学内容。

3.试卷结构。

(1)题型比例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可包括填空、简答、计算等题型。选择题占分约70%,非选择题约30%。

(2)试题难度比例

各类难度试题占分的比例约为:容易题70%,中等难度题20%,较难题10%。

(3)内容比例

《化学1》和《化学2》占分共约85%,《化学与生活》或《有机化学基础》约15%。

二、2009年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科试卷的特点

1.难度适宜,着重考查基础。

学业水平考试试卷注重对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多源于课本或在课本的基础上稍作加工的基本理论或概念及基本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从具体知识点上来看,本试卷在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化学计算这几个知识点上提高了考试要求。总之,2009年化学卷过关容易,冲A则需学生有相当实力。

2.贴近生活,注重STS思想。

《化学与生活》模块中的每一个题目都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的统一。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中,而且体现在试题的导向中,以这种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实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指导思想。

3.整体稳定,保持命题的连续性。

化学卷与前两年比在试卷结构上略作调整,但与之前各次模拟试卷结构完全相同,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这与学业水平测试是过关性考试的定位一致。

三、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从考生答卷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一知半解。

(1)化学式、化学符号书写不规范。

(2)化学方程式书写不熟练,不配平,条件不写。例如一些考生对第25题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不知道配平。

(3)解答时化学专用名词错别字多,如一些考生将“油脂”写成“油酯”,对第14题中的质子中子和质量数之间的关系不熟,等等。这些都表明:一些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概念还没有掌握熟练,甚至包括一些最基本的。

2.轻视教材,缺少基本的化学素养。

从第25题第(3)小题的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可以看出,考生对课本上的重要反应还相当陌生。有关这一点,我们不难从他们写的下列反应中看出:Na+H2O=Na2O+H2。上述反应是课本上的重要反应。

3.审题不清。

比如第25题反应①要求填写离子方程式,反应②要求填写化学方程式,而部分学生全部填写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4.解题能力有待提高,这是取得学业水平测试A级的关键。

四、学业水平测试化学教学和复习备考的对策

1.弄清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与高考的关系,充分认识考试过关的难度。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着眼点是素质教育,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是为了加强对高中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同时向高校提供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有利于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高校更加科学、自主地选拔人才。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必修学科等级计算方法:各科原始分满分为100分。100分―90分为A级,89分―75分为B级,74分―60分为C级,59分及以下为D级。单科C级及以上的比例一般控制在95%以上。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测试达到A级考生,在划线前加分计入统考成绩。因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既要保证大多数考生能顺利达C级,又要控制达A级,所以学业水平测试试卷的难度必须在基础性的前提下有少量有较大难度的题目。

2.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统一安排计划。

学业水平复习计划安排一个月,由于选修是在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并且课程结束后马上是学业水平考试前的综合复习,因此复习时间可以短一些,必修1和2中的内容有一些在选修中进一步巩固和延伸,可以在复习时将选修的复习穿插在必修1和2中进行。

3.研读考试说明,有的放矢、科学备考。

为了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小高考”,紧扣《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克服盲目性。《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是专家命题的依据,因此,教师必须吃透标准,对标准中的“识记”、“理解”、“应用”、“综合”各层次的要求心中有数,对标准中的样题要细琢磨。教师要在认真研读《课标》、《教学要求》、教材和《高中化学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的基础上,自己出模拟试卷,这样才能对江苏新高考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做到心中有数。此外,教师只有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来组织复习,才能有效地使学生达到既定的知识、能力水平。

4.抓基础知识,抓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根据《课标》和《教学要求》,绝大多数知识的认知性考查要求的水平层次为知道、认识和了解,体验性考查要求的水平层次为体验。因此在复习时教师要抓基础知识,抓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体现课标的所强调的“基础性”、“时代性”。在复习中,教师要重点抓住化学核心知识的复习、人教版和苏教版二种教材交叉部分的复习,有针对性地对具体物质进行复习,整理知识主线和方程式。由于化学知识点多而杂,学生自己很难将知识总结到一起,可以分章节总结知识点,将知识点串起来,印发给学生,三册书的方程式也总结归类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使学生复习有方向。元素化合物知识比较多,学生记忆难度大,课堂上要强调;化学平衡知识难度大、抽象,要搭设台阶,让学生知识掌握牢靠,知识掌握准确才能达到优秀。

5.复习面向全体,落实分层次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把全班学生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几个层次,然后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授课内容和目标进行教学,它包括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课堂提问分层和课堂练习分层及课后作业分层。复习知识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不同层次,但基点要低,面向全体,夯实基础,练习要全且精。由于时间关系,复习不可能像学习该知识初期时那样细,但主要知识和重点一定要交代给学生,习题和知识点要穿插在一起系统复习。教师对学困生的帮助要落到实处,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可以,但学困生在方程式的书写、知识点的落实上还存在惰性,对这些学生的要求在难度上可以降低一些,有些地方需要抓得更实一些,这样他们成绩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6.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

训练特别是后期的训练不宜采取题海战术,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一对一地精心准备试题,知识性的训练和能力性的训练并重,加强答题规范性训练、加强有关计算的训练。这些都是教师和学生最容易忽略的两个方面,而又是学生丢分的重灾区。在复习教学中,必须从严要求,把好三关:

(1)文字表达关。平时要有计划地训练,要求学生答题时注意用好字、词、句,注意语句精炼化训练,力求做到消灭错别字。

(2)化学用语关。化学用语应用要准确、规范、严谨,包括能规范、正确地写出中学化学要求掌握的全部的化学式、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与单位符号等。

(3)审题关。要从平时的练习开始做起,培养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要求学生审题时选准切入点,注意关键词,不断通过专项审题训练来提高审题能力,包括提高审题的速度、审题的准确性。教学时课堂上应增加板书,教师规范书写,并适当地让学生板演,对课后作业有针对性地讲解和纠错。复习中要把概念的掌握与解题过程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解题前的思考,解题中的科学推理,解题后的认真反思,认真体会解题的过程与方法,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7.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复习。

学生学习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练思比”不合理,即练习做得多,研究和反思少,这样学生势必产生惯性思维,只会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而对一些新颖的、非常规的、复杂一些的问题束手无策,不能独立完成,甚至做错的题一段时间后又错。教师应安排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领悟、反思、研究和消化,如果学生看了以前做过的或类似的问题觉得很简单,就说明他对这一知识研究透了,掌握到位了,基本融会贯通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教材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它里面都是经典知识的结晶,使学生学会看书,学会从书本中自学知识是现在化学教学中尤其应加强的。

总之,化学“小高考”复习要讲究方法。教师研读考试说明,有的放矢、科学备考,针对化学各类知识的特点,将所学知识进行浓缩、精炼、迁移,扎实打好基本功,养成好的规范书写,认真对待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范解题,认真审题及时订正错题,学会思考,以良好的心态正视小高考,2010年就一定是我们的丰收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