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网站建设调查报告

时间:2022-08-28 04:16:17

导语:在网站建设调查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2012年6月1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调查报告》。报告对中小企业(不含个体工商)电子商务的应用基础、现状、效果等进行了统计,报告显示小微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较低,但是电子商务交易占总销售额和采购额的小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路径选择研究文/孙悦郭醒赵慧玲比率较高。对于受访的应用了电子商务的小微企业普遍认为,电子商务在缩短交易时间、拓宽销售范围和节省采购费用等方面确实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好处。而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应用过电子商务的小微企业来说,有些表示未来应用电子商务的可能性仍旧不高,有29.1%的受访企业认为根本不需要电子商务辅助经营活动。

    2、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2.1小微企业的电子商务意识不强在我国,由于小微企业的资源和业务能力有限,其精力主要集中在其主营业务方面,而且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电子商务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将企业网站放在网上展示而已。在面对当前互联网经济的来临,没有一点准备,甚至觉得与自身无关,这些思想都阻碍了企业与电子商务实现对接,利用电子商务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2小微企业缺乏电子商务的长远规划

    通过对我国部分小微企业的调查可知,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小微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有的企业建设了企业网站,但是不重视网站推广,后期维护跟不上,网站利用率极低,最后网站就变为了一个空壳。电子商务的发展应该是一个长远规划,从建设网站到网站推广,再到实现网络交易、网上采购,最终通过网络完善自己的供应链系统,在规划的基础上分步实施,才能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和回报率。

    2.3政府政策倾斜力度不够

    小微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政府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引导。如果政府仅仅把电子商务作为一个产业来理解和扶持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把电子商务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外贸经济发展、物流园区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战略结合起来,出台政策引导,创新本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2.4缺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小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是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而小微企业往往因为自身经济实力原因,无法承担起专业人才的薪酬费用,所以很多企业的网络营销和推广工作,大多由原有销售人员或管理人员从事。专业人员的不足直接导致电子商务模式缺乏创新,电子商务的优越性表现不出来,许多小微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心有余而力不足。

    3、我国小微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

    3.1企业网站建设与推广

    企业网站是企业在互联网上的一个名片,是企业网络品牌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企业网站不仅应该承担起企业对外形象展示和产品服务展示的作用,还应该是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互动平台,是宣传企业文化、传递企业管理信息的窗口。因此,小微企业网站建设及品牌塑造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1)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完成网站策划网站策划是网站建设的基础,小微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定位网站类型为形象展示型或在线交易型,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网站策划。根据企业的VI形象识别系统确定网站的风格和主色调,合理规划导航显示内容,同时根据行业的特点选择网站的内容、产品和服务进行布置,以最完美的视觉体验呈现给网站的用户。前期网站策划合理,网站的需求分析完善,后期的建设网站工作就变得相对轻松。(2)网站的SEO优化必不可少企业拥有了网站只是第一步,如何让用户在浩瀚的网络中迅速准确的寻找到你,则需要对网站进行优化。SEO优化(搜索引擎优化)能够利用搜索引擎排名位置服务,为网站提供生态式的自我营销解决方案,让企业网站在行业内占据领先地位,从而获得品牌收益,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认可。因此小微企业在网站建设中要对行业核心关键词进行深入研究,优化网站建设结构,在搜索引擎中获得良好排名,达到企业宣传的效果。(3)网站后期维护实时更新网站建设和网站优化工作完成之后,企业的网站运营就进入了常态化。由于企业的情况实时都在发生变化,因此网站内容也要实时更新,这样与时俱进的网站内容才能有效吸引访问者,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网站在同行同类网站中的搜索排名位置。所以,小微企业在网站维护方面要委派网络管理员定期对网站内容和产品信息进行更新,向客户和合作伙伴传递企业的最新资讯。

    3.2合理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是一种独立于买卖双方,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在线交易、支付、物流配送和信用保证体系等综合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满足了小微企业实现低成本、专业化和便捷化的电子商务需求。对于生产型小微企业可以入驻国内最大的B2B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它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基本的商业信息和外贸交易等支持,还能为小微企业提供小额贷款和融资服务。规模更小一些的微型企业可以选择淘宝网,淘宝网将小型C2C集市和天猫B2C商城相结合,可以迅速帮助小微企业扩展交易范围,降低交易成本,缩减流通环节跨度,把更多的实惠传递给最终消费者。

第2篇

【正 文】

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在互联网上重新定位,对于每一个品牌期刊来说,可谓二次创业。在资本注入有限、没有网站营运经验、没有专业网络人才的情况下,如何将传统出版领域的品牌扩展到互联网上,如何利用网站推动纸质杂志的继续发展,以及如何协调网站与纸质杂志间的关系等,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品牌期刊建立自己的网站刻不容缓

互联网与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紧密。截止2005年6月30日CNNIC统计,我国的上网用户已达到1.03亿人,居世界第二。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任何一种媒体形式都不可能忽视互联网的存在而获得持续发展。

从品牌杂志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建设自己的网站,首先会极大地方便编者与读者间的交流,有利于杂志质量的提高,增强在本领域的竞争能力。网络出版的互动性是其他媒体无法相比的。在传统媒体中读者只是受众,阅读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只能独自品味;而在网络出版中,读者真正活跃起来,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与他人分享。尽管纸质媒体有其独特优势,且不可能消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网络媒体强大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市场正在萎缩。据来自美国《连线》杂志2005年4月的一份报告,电视自1985年以来观众减少了1/3;广播听众数达到25年最低;而报纸则在1987年达到发行量最高后正逐年下降;杂志的发行量最高期为2000年,现在回落到1994年的发行水平。而网络媒体却以每年19%的增长率逐年上升,纸质媒体非主流化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

品牌期刊拥有的最大两块资源就是杂志的内容和读者群,前者由杂志所掌握,而后者由于发行方式的限制,并不为杂志社所直接控制。在现代社会,客户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它既是自身发展的有力保障,又是吸引广告和进行其他经营活动的基础。正如大家所共知的,期刊具有二次“贩卖”的特点:首先把内容卖给读者,再把读者群“卖给”广告商。实际上,在多形态媒体中,客户群的多次利用是开发品牌价值链的重要手段,因此,媒体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客户群的争夺。从目前的情况看,新的网站层出不穷,都在为达到一定的点击率而使出浑身解数。许多互联网的品牌如新浪、搜狐、网易、百度都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网络神话,这些品牌的创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周期短。而品牌期刊最有利的因素就是已经拥有大量的读者,有成熟的内容,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直接以期刊命名的网站在短期内就会拥有大量的读者,可以获得较高的点击率,这个优势是其他新成立的网站所不能比的。已经形成稳定风格的品牌期刊,可以为网站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而好的内容是一个网站生存的基础。通过与网站配套建设的数据库功能,可以帮助期刊掌握自己的用户群,积累客户资料,而对这些资料的有效分析和管理可以为期刊带来巨大的利益。如果没有自己的网站,品牌期刊的这些资源根本不可能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品牌价值链就得不到有效的开发。

品牌期刊如何建设自己的网站

就我国目前的期刊市场来说,绝大多数期刊以传统的采编方式为主,对网站建设介入不多,并不具备直接建设、维护一个综合网站的能力。科技类期刊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电子化方面起步较早。如国内较早的有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等。这不仅是科技类期刊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互联网发展和普及的需要。它们与互联网接合的方式主要是与专业的服务商合作,为他们提供内容,构建大型的数据库以方便查阅。有一些权威期刊也有自己的网站,但因为人员素质和经费等问题,其网站功能只限于一般的宣传和介绍,与一个成熟的网站还有很大距离。

搭建网络平台。很显然,社科类品牌期刊的性质决定了它们不能沿袭这条老路。从利用自己品牌优势的角度出发,网站一定要自己建设。因为网站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会造成品牌的流失;只有自己掌握品牌的所有权,才能将这笔无形资产转化为价值。这并不排斥和其他网络运营商的合作,因为期刊社的人员有限,很多具体的项目经验不足,必须与专门的运营商协作,才能在经营方式上多种多样,实现价值最大化。通俗地说,品牌在网络上的平台必须由自己搭建,但品牌的使用方式则可以灵活多样,这样既可以扩大影响,又能尽快赢利。

品牌期刊的网站可以凭借其在本领域内的知名度,根据读者群的特点进行一定的商务活动,并积极吸引相关产品的合作商,对网站的发展是积极有利的。瑞丽女性网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瑞丽女性网(rayli. com. cn)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女性专业垂直门户网站,成立于2001年,2004年开始实施的“同心圆发展战略”使网站广告与杂志广告进行充分整合。2004年《瑞丽》“四刊一网”(《瑞丽服饰美容》、《瑞丽伊人风尚》、《瑞丽时尚先锋》、《瑞丽家居》、“瑞丽女性网”)创造的广告收益为3亿元,其中网站首次赢利达500万元;日浏览量超过300万,拥有85万的有效注册用户。以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组织瑞丽女性参加各种线下活动,在聚会中以各种形式宣传商家的产品,在活动之后通过瑞丽女性网、《瑞丽》系列杂志及其他时尚媒体活动报道文章,从而最大化地扩展活动宣传影响,树立品牌形象;数据库资料详尽准确,使产品广告宣传可快速有效地到达目标人群。瑞丽女性网现有工作人员30多人,是媒体类经营较好的网站。

由此可以看出网站的作用举足轻重。现代的商务专业模式已经向越来越精确、越来越细化的方向发展,网站正在承担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网站的定位和目标。品牌期刊网站建设的定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美国位列前300名的杂志早就有了自己的网站,国内的一些知名期刊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如《知音》、《女友》、《家庭》等。但网络出版与传统的出版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它在表现形式、受众群体、传播方式、经营策略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

在表现形式方面,互联网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互动模式,包括在线游戏、小测验、在线投票、论坛、电子商务等,还可以在著作权法许可的范围内提供音乐下载、PDF文件下载、发送贺卡、电子期刊订阅、相关数据库的索引等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在受众群体方面,网站的读者不可能局限于原来的读者群,仅仅将纸质杂志的内容放到网站上是不可取的,必须有新的内容进行补充。网络的普及、搜索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将会极大拓展杂志的生存空间。2005年5月,国际期刊联盟组织对国际71种著名的大众类期刊网站的调查报告进行统计:84%的杂志通过建网站吸引了大量新的在线读者;81%的网站同时又为纸质杂志吸引了新的读者;76%的网站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收入和利润;67%的网站目标是围绕品牌建立一个读者社区,为目标读者群建立一个便捷、通畅的交流环境。基于对网站读者上网行为、读者阅读行为、读者资料等数据库的分析和管理,会给杂志带来巨大的信息资源,这对决策者制定经营策略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个性化的网络性质决定了每个品牌期刊网站的定位都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只能根据自身品牌的特点,走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网站建设的资金投入。网站建设的资金投入是杂志社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建立一个网站有很多种方式,投入资金可以从几百到百万、千万元不等,这取决于杂志社建网站的定位和目的。但对于一个品牌期刊来说,如果只是为了省力、省钱而放弃搭建自己的平台,日后势必受人牵制或不能扩展而影响网站的发展,不但不会为期刊发展带来任何便利,而且还会成为期刊发展的瓶颈,对于品牌形象也是一种损害。“得渠道者得天下”,如果说在传统媒体的发行中大多数杂志社不占据优势,那么在互联网中不应再丢弃自己的平台。

实践证明,网站建设在硬件的投入方面对于发展速度考虑不足,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品牌期刊在网站建设投入方面要有充分的估计,产出与投入是直接相关的。在现有的操作方式下,已有比较成熟的赢利模式,如合作开发各种短信服务等,所以在网站的定位和提供的服务上要有较高的标准,使网站有一个很好的起点,为将来的拓展留有余地。

网站的内容。品牌期刊网站的建设一定要有特点,既要保留期刊原有的风格,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设立网上投稿,可以极大地丰富稿源,同时也可以积累素材,在合适的时机出版网络版杂志;实行注册会员制度,组织各种活动,既可以聚集人气,也有广阔的商业前景;开辟论坛,就刊物内容、重点文章、社会热点等展开讨论,既吸引人气又活跃了网站气氛;网上订阅,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订阅到杂志,杂志社也掌握了读者详细的个人信息,为下一步个性化的服务和交流建立基础;电子订阅,省去传统媒体的印刷、发行等环节,以较低成本和较快时间让读者阅读到最新一期杂志的电子版。博客,是互联网的推动者,它不但让任何一个普通网民实现个人表达的网络出版,同时为纸质杂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还可以考虑以杂志上刊登的图片和文字为内容与SP合作开发,专为手机用户量身订做手机杂志,开设手机论坛、手机交友社区,丰富与读者的交流方式,同时将品牌延伸至手机这一“第五媒体”。这些具体方式都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使网站建设得有声有色,同时为杂志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之,品牌期刊的网站建设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媒体,它本身拥有很大的优势,可以不用花费很长的时间,可以不用投入巨额的资金就能产生一般的网站要经营很长时间才能有的效果。但同时,如果定位不准,或实施不力,都会有损品牌的形象,为期刊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一个网站的成功离不开清晰的目标、充足的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互联网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兴行业,在这个行业中一切充满了变数,要敢于不断地去尝试,就像互联网上曾流行的一句话:去尝试有可能失败,但不去尝试则永远不会成功!

相关链接:

《家庭》期刊集团于2002年6月建立了自己的网站(cnfamily. com),初始定位于为期刊集团的所有杂志(《家庭》(上半月版、下半月版、月末版)、《孩子》、《风韵》、《私人理财》)服务,内容以家庭视点、在线调查、评刊、家庭动态、论坛、网络文学等为主,经常在网站上举办一些“网络文学大赛”、“名家面对面”等活动吸引读者。实践证明,纸介质的《家庭》读者群与网站的读者群大部分是不重合的。另外还提供《家庭》杂志过刊免费检索,方便了读者查询。

第3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 政府网站 发展 建设 现状 对策

虽然电子政务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但是它的含义并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统一的准确定义,根据有关调查,在我国“电子政务”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电子政务”“电子政府”“政府上网”“政府信息化”“网络政府”“政府办公自动化”等,这些表达方式只是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电子政务”的概念。因为电子政务还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各个学者都对其有着各自的见解。但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电子政务是先要对传统政务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而不仅仅只是把现有的业务、办事流程、公共信息搬上网;其次,电子政务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一是在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二是政府部门之间,在计算机网络的协同下实现信息共享,进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与社会之间,借助网络实现信息的相互交流;四是电子政务能够将电子信息与网络技术与有效结合起来;五是是以建立高效、透明、廉洁、低成本的政府为目标。

而政府网站是普通大众对政府电子政务了解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普通大众接触政府的网站比较容易并且经常到政府网站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我国政府网站已经成立了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不断的总结和归纳我国政府网站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经验,逐渐找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规律,这些对于我国电子政务的理性建设和快速发展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1 政府网站的发展现状

1.1 政府网站建设全面推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根据有关调查,绝大多数中央、省级、地级市的政府门户网站、各职能部门网站,以及政府专项服务网站已基本建成。区县一级政府也大多已有自己的门户网站,甚至个别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政府也有自己的专门网站。

1.2 政府部门内部信息化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共享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办公效率。不少地方政府发展的非常快,如上海,深圳、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些城市都要求建设以电子政务为核心内容的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

1.3 政府网站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政府网站的功能不断加强,可以更好地实现双向互动。从《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中我们看出:在提供的信息服务上,基本上所有的政府网站都提供 “政府职能”,“业务介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政府新闻”。政府网站最普遍的一种服务就是“政府信箱”“留言板”“投诉,举报/”“民意调查,意见征集”等。

2 政府网站发展中存在问题

电子政务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网络化的办公技术和手段,使政府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和信息,能够陕速灵活地做出反应,从而提高了政府利用信息的效率。减去了必要的中间环节,带来了办公费用、人员的减少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但是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正处在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也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通道中。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政府网站正在慢慢的从初期阶段走向成熟,现在我国政府网站是建设并不是完善的,而且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不合理解决,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注重解决以下问题:

2.1 政府网站的发展非常不平衡。因为每个地方的政府对于电子政务的开展都有不同程度的重视,而且各地政府发展状况也是有区别的,因此难免会出现政府网站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尤其是在地区和行业之间。例如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县级市都已有自己的门户网站,甚至有的乡镇或者是发展比较好的村也都有了自己的网站,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有的地级市都还未建立自己的网站。而且,根据地区的不同网站的质量也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层级的政府网站之间发展也十分不平衡,即使是同一层面,同一发展水平的地区的政府网站也是十分不平衡的。

2.2 人们不具备较强的网络服务的观念。政府工作人员方面就不具备较好的网络服务意识,一般在网络不断普及的情况下,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多,服务网络化的进步,政府网站应当越来越明显的展示其“功能强大,服务面广,容易与公众沟通”的好处。但是现在还未能很好地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还没有完全正确的认识电子政务。仅仅是将电子政务看作是政府上网,仅仅是通过网络来展示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条例,未能将传统的政务工具和网络服务有机结合。

2.3 政府网站发展没有进行整体性规划和统一性标准。现在,跨部门、跨地区也需要数据互联共享,政府网站标准化已是热点。因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行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散开展的,分成了比较分散的条块,,诶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规划,这样就造成了大多数建成的政府网站系统模式不统一,使得他们不容易进行互联、互通、互利用、互操作。

2.4 没能很好的进行政府信息的整合。政府网站的信息比较孤立,各个部门网站之间、部门网站与门户网站之间相互封锁的情况非常多,他们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和互动,再加上政府外网、专网和内网之间不容易实现信息的共享,这使得现在很多的政府网站无法获得较好的协调效益,不容易发挥其整体优势。

2.5 重政府内部管理,轻社会公共服务。据悉,当下我国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十分关注政府内部管理,却忽视了社会公共服务,这一特征在政府网站中表现得很明显。即使人们能够从网上获得一些政务信息,但要办理一些事务时还是没有十分有效的渠道,政府与上网公民间没能进行较好的互动。我国政府网站有一种“三多”现象。一是“空站”多,在各搜索引擎上,县以上的政府网站基本上是都可以搜到的,但是点击其链接的时候,有不少都无法打开。二是“老站”多,这些网站的内容都不够新颖,没有做到随时更新;没有较多公开的信息,质量比较低。三是“死站”多,大部分的网站只是注重网页宣传介绍的静态功能,缺少对于所需的具体业务部门详细信息的动态反应。

3 政府网站发展方向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近年来信息化的发展,促使各国的电子政务也在陆续的建立或建成。不过在呈现一定的共性的同时,相互间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为信息环境的不同所以政务也是迥然不同的。政府信息资源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基础、科学决策的依据、联系公众的纽带、宏观调控的手段。那么为了高效、有序地开发政府信息资源。政府部门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3.1 制定详细而周密的开发计划,用以确保政府所需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3.2 按照既定的流程程序,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采用一体化的形式,有组织地收集、处理、传输、各种信息,这样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才会显著提高。当下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互联网为各级政府展示和宣传政府形象提供了便捷途径。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是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通过共享信息,实现联合连贯,推动各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业务协同配合,提高对公众的服务水平。特别是近年来网络监督的发展成为公众反腐倡廉,监督政府的有效形式。那么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里,面对网民的问政,面对网上的监督,政府的执政需要与人们进行互动,这样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表现。因为网络监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信息中心赴加拿大电子政务考察团.以为公众和企业服务为核心,促进政府职能转型是加拿大电子政务取得成功的关键.见: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姬泊.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建设对策探讨.宿州学院学报,2005(2):104—105.

[3]侯卫真,于丽娟.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杨雷.电子政务效益的经济分析与评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盛辉,成良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分析.科技管理研院,2004(5):18—19.

第4篇

关键词:网页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调研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144-02

网页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遭遇“学不会用”的尴尬处境,IT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特性,与学校计算机教学滞后的现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本文通过对网页设计行业岗位人才要求的调研,明确专业相对应的相关行业或企业相关产业发展现状的社会需求,并充分地了解行业人才需求与网页设计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明确专业服务面向;对我校新的网页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参考意义,为网页设计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指导建议。以提高高职网页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行业岗位分析

根据对沈阳、大连地区IT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人才需求状况、企业调研等方面调查分析,可以将网页设计岗位分为网页设计、网页制作、网站编辑、网站管理四大岗位群。分析各岗位群实际工作需求,网页设计主要是网站开发前期界面的平面图设计,它是一种审美活动,要求设计师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美工功底以及图像处理工具的使用能力。网页制作主要根据页面效果图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实现效果图向网页的映射。一款功能强大、使用简单的软件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设计师具备网页制作的相关技能。网页制作方式有两种:“表格+切片”、基于Web标准的制作方式;后者是主流的网页制作技术。网站编辑主要负责网站内容的维护和管理,要求网站编辑人员具备文字编辑、网页基础知识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站管理主要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网站的改版等工作,要求网站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网页制作经验和管理能力。

二、调研的方法及内容

为了充分地了解IT行业对网页设计各岗位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与用人单位实现“零距离”对接,有针对性、实践性、先进性,从微观上、宏观上把握行业岗位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本调研采用二类调研人群,从不同的角度看行业,看专业,分析人才培养。

(一)实习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调研

10级网页设计专业148名学生实习期间,采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对他们所在实习单位进行调研,学生返校先行通过答辩汇报的形式之后再收集、整理和分析。本项调研包括三个方面:

1.实习单位情况。实习岗位与自己专业对口分析,包括岗位和专业知识、技能及素质要求等。

2.在校学习与企业实际岗位要求差距。包括自己所能胜任岗位分析、同事和领导对自己及学校的总体评价分析。

3.与同类学校毕业生比较的优劣势分析。

(二)专业教师对行业的调研

专业教师深入到辽宁地区IT企业,对从事网页设计各岗位进行调查分析,本项调研主要是调研人员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电话访谈、座谈会、查阅文献等方式,对生产型企业、服务型企业、政府机构与公共服务单位、网络产品生产企业和网络服务型企业五种类别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询问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对网页设计人才、岗位技能的需求情况,从他们的角度来审视专业培养的要求或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行业岗位要求与我校人才培养对比分析

我校传统网页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网页设计、制作和网站组建专业人才、掌握扎实网页设计基础和网站组建实践技能、能胜任网站组建、网站规划、网页设计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行业岗位调研的结果来看,网页设计人才的培养已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表现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单一网页素材制作、静态网页设计向动态网站建设与维护技能全面性掌握转变等诸多方面。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不确定性很大,变化也很快,同时,我校实验实习环节薄弱、特别是教材与现实的严重脱节和滞后等问题都极大地制约了网页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从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看,虽然市场网页设计岗位人员需求很大,但实际学生的就业和工作并不如人意,尤其是真正从事到网站建设与维护工作中,发现所学知识的不够,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培养目标的不清晰,岗位职业技能分析不细致有关。目标的不明确的原因也是多样的,一是对人才需求规格的把握程度低,市场调查不深入、不扎实;二是网站建设与维护发展过程中的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三是目标制定的随意性较大。目前的网页设计人才培养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验、实训、实习环节的安排。实践教学基本停留在模拟阶段,不能与现实中的企业应用相结合,即便是在学校实验室可以进行基础训练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等内容,由于课时,实验条件等原因,学生掌握的程度也不是很扎实。传统网络专业网页设计人才的培养这方面的局限性明显的表现出来,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需求。

四、构建网页设计综合型培养模式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网站的配色及制作流程,掌握网站设计与策划、网站的安全与服务器配置以及网站的搜索引擎优化技术;掌握动态网站编程技术,具有独立制作整站系统的能力,在企事业单位、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等IT行业从事网页设计、网站美工、各类网站的开发与维护等工作的网页设计师、高级技师和高级网站程序员。

(二)网页设计人才培养框架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符合行业需求、突出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框架,网页设计人才的职业能力是由岗位能力要求、能力目标定位、职业技能体系和职业素养体系四个部分组成。以对学生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网页设计岗位群,构建我院网页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三)网页设计人才职业技能体系

1.分阶段网页设计知识技能体系

构建网页设计人才的知识技能体系,结合行业对网页设计毕业生的要求,建立以下三个培养阶段:初级网页设计师、中级网页设计师和高级网页设计师。各阶段需掌握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见表1所示。

2.分阶段网页设计实践技能体系

实践技能体系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两个环节,建立网页设计人才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实现理实一体化,以企业真实的项目为校内实训的训练目标,强化网页设计、美工、动画设计能力。在校内实训中注重与校外真实职业岗位的衔接。注重网页设计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校外实践做准备。

通过传统网页设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对比研究,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型网络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本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意识教育,通过职业技能体系的实施,使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实现校企零距离。

参考文献:

[1]凌云.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2]周林妹.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51-253.

第5篇

关键词:网络学习;网络教育;移动学习

1、云南网络教育的现状

1.1何谓“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是一个多元的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其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第三世界国家尤其严重,而普及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不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专业设置灵活、岗位针对性强、学制短等特点,能有效地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的低重心高等教育,培养地方所需的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实用技能型人才。

第三,以分层次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目前高校中盲目攀比,争相进行办学层次升格的现象比较普遍:一心求大求全,专科想升本科,本科争设硕士点、博士点,争“名分”,迫“正统”。这与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评价标准不分层次的”一刀切”、评价指标量化等有很大关系,对所有高校不分层次用同一个量化指标进行评价排序刺激了高校互相攀比、积极“跑点”。因此,必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促进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共同发展。

2.2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与需求适应、改造与发展并举

科类结构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基础。一般认为,科类结构的调整就是指学科专业的新增和缩减,因此,调整与需求的适应性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新增学科专业与需求的适应性。由于高等教育周期较长的特点,使得学科专业的设置与需求往往会不协调,一般表现为滞后性。因此,学科专业的设置应适当超前,这样等学生培养出来以后才能实现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和同步。第二,缩减学科专业与需求的适应性。对社会需求不旺盛的学科专业应缩减,学科专业需求的旺盛与否可以通过相关的指标来衡量,具体指标包括生源报考录取情况、学科专业就业情况、毕业生工资市场价格等。

科类结构的改造与发展并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科类要综合化。调整学科结构,形成门类齐全、适应社会发展的的学科结构。由于交叉学科的发展,不少学科打破单一的学科隶属关系,走向综合化,为了适应这个变化,我国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上已强调将成为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报告称,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行业的渗透和应用,网上教育将成为我国一种速度更快、传播空间更大的新型教育形式,与课堂教育、广播教育、电视教育一同构成多元的教育手段体系。

1999年11月,中国教育部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指南》中指出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起来的新型教育形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效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办好大教育的重大战略措施。即网络教育。课程的综合化,淡化专业界限。第二,改造长线专业。这里所谓的长线专业,主要是需要长期进行教育投资的专业,包括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基础学科专业,如数学、物理学、哲学、经济学、历史性等,另一类是曾一时成为热点但因大量招生造成近期需求饱和的新办专业。对于前一类长线专业应当从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方式、改造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专业内涵优化。对后一类长线专业则应当通过控制招生规模、拓宽专业口径等方式加以优化。第三,保护优势专业。优势专业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师资、设备等教学力量优势的专业,另一种是具有地方资源、支柱产业等经济力量优势的专业。对前一类专业中的基础学科专业应当予以保护,并采取按理论型、应用型分流培养的办法。对后一类专业要走”外延式为主,与内涵式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办出地方特色。对既具有地方资源优势又具有师资力量优势的专业,则应大力发展,以学科群体建设为支撑,努力办成该地区的重点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作用。第四,优先发展紧缺专业和应用型专业。加快紧缺专业建设,培养社会经济紧缺人才,主要是金融、外贸、法律等领域的专门人才,生物科学、环境保护、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以及高新产业所需的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加快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产业所需的专业,加大与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相关专业的建设力度,重点发展电子、化工、医药、文化等面向浙江支柱产业的专业。

1.2省外教育资源网站现状分析

基础教育网站的推广得益于一场SARS的袭击。之后,学习网站得到蓬勃发展。云南是一个教育资源稀缺的省份,加上过去历年的高考中成绩一直在赶鸭子,弄得云南人灰头土脸,这也使得各家学习网站对云南教育市场充满期待。最早轰轰烈烈进入云南的是101网站和石景山网校,但在运作两年之后,日渐冷落。不久北京四中网校、北大附中附小网校、成都七中网校、黄冈中学网校登陆云南,各家网站纷纷亮出自己的招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北大附中附小网校在云南市场上走虚实结合的道路,即把在当地办学与网络学习结合在一起,因为该网校一直设在北大附中校本部,而且其后有一个北京教育研究院提供资源支持,因此该网校的生命力较强,其技术支持是联想公司。由于其强大的背景和联想公司成熟的市场运作,该网校在第一年发展全国1500所学校,云南有10所。但由于后期使用效果不理想,市场在逐渐萎缩,网校在第三年调整市场策略,重新改版,但市场份额已大大减少。基础教育网站的推广并没有真正解决云南省基础教育薄弱这一问题,但云南人由此了解了网络教育。而对于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而言,由于省外高等院校在网络教育中发展把握先机,加之政府资金大力支持,各高校在全国布署教育扩张战略,到今天,很多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得以蓬勃发展,网络教育学院成为其经费收入和主要来源,呈增长趋势。而云南的大学在这一浪潮中落后了。目前进入云南的省外网络教育学院近70家,参加学习者呈倍数增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

1.3学校网站建设现状分析

建设一个教育网站,其资源建设费用远非人们所想像。教育网站的成本较之一般网站的建设要高得多。云南省各校网络学习网站在建设中面临诸多资源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全国目前有70多家小学教育网站,但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原因之一是教育部对小学网络教育的投入匮乏,其次小学是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有限,无法普 遍推广。具体分析如下:

(1)建站方式有:学校委托网站制作网站,自己注册域名,主要是重点中学:其它信息化项目附带取得公司赠送的网站j学校教师自己制作网站:参加地区门户教育网站,有学校宣传网页。目前各大学均有自己的网站,但网络学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大学。

(2)运行方式包括:学校自己维护;公司维护;门户教育网站代为管理。

(3)两种运行情况:学校具有技术支持能力,成为学校通告和资源管理的平台;基本属于静态学校基本情况介绍平台,基本不更新;

(4)特点。

①云南学校网站集中在各大学、重点中学i②大学由于有自己的专业维护人员,维护能力较强;③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落后于全国,而中学的维护更新能力较弱;④学校校长和教师没有找到利益结合点,无法向社会推广;⑤应用方式单一,以宣传学校和校内管理为主;⑥资源一次性投入,没有连续性(如昆明教育信息港);⑦网站行政功能强,资源和其它服务功能弱;⑧面向社会能力弱,封闭运行;⑨教育资源的技术转换能力低;⑩缺乏一个系统的教育城域网为教师和学生、家长提供交流平台。

综上所述,云南远程教育无论是在教育技术、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还是在教育网站建设方面均落后于全国水平。教育的落后带来的必然是科技的落后、经济的落后、人才的匮乏。其最终结果是云南整体实力的下降。云南移动通信公司在全国移动学习发展趋势中,看到了通信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率先与云南省教育厅联合,打造云南移动学习平台。

2、云南移动学习的发展思路与应对

2.1何谓“移动学习”

当你边玩3D游戏边熟悉CRM软件的操作,当你用Twitter和老师交流数学题的新解法,当你坐在车里打开手机报学几个新单词,当你躺在床上用电子书看最新上榜的管理教程,也许你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悄悄加入移动学习的大军。

国际远程教育权威、爱尔兰教育技术专家戴斯孟德・基更(Desmond Keegan)博士把远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d-learning(远程学习),e-learning(电子学习)和m-learning(移动学习)。他认为,移动学习将是未来远程教育的主要方式。因为对于远程教育而言,“成功的教育技术,不是那些本身具有适合教学特性的技术,而是已经达到了广泛普及的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有史以来世界普及最广的技术。看数字就可以一目了然,目前在全世界60亿人口中,有15亿人口拥有手机,中国的手机增长速度更是飞快,尤其是在农村,手机的普及率远远高于计算机的普及率。因此,说移动学习就是远程教育的未来丝毫不为过。移动学习不是订阅短信学英文,也不是短信通知学生参加学习,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面向无线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环境中的全面迁移,必须将教学组织模式、教学内容、教务管理、教学服务等各个方面实现全面移动化。

在国内,新东方堪称最成功的面授教育企业之一,拥有200万总数的学生规模。然而其网上注册用户数是面授用户的2.5倍即500万。2009年4月中旬上线的新东方英语手机报在短短数月中,已经达到将近60万的用户。这个迹象表明了用手机来对学习充电的方法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未来用手持设备在关键的时刻学习东西可能会变成中国孩子的一个习惯。当嗅觉灵敏的新东方在商业领域探索时,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开始将移动学习引入传统的教育体系里。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移动学习网,主要基于手机应用提供校园网络课程的下载与浏览:中国移动厦门分公司、厦门软件学院共建了厦门软件学院3G校园网……中国的移动学习正潜移默化地改变传统教育的面貌,一步步走向产业的成熟。

2.2云南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思路与应对

云南移动通信公司对此学习的发展动向是敏锐的,提出应依托于云南省本土教育资源,引进全国优秀教育资源,建立云南省移动学习体系,实现教育本土化。其整体解决方案核心应该包括移动教辅平台、移动课件制作平台和移动教学交互中心等几部分。

其中移动教辅平台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分发、教学效果测试、在线讨论答疑、作业管理等在内的教学组织功能,也可以完成通知公告、招生注册、机构管理、学籍管理、考试,成绩管理等在内的教务管理功能,它允许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员以不同身份使用不同的功能集合。移动教辅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手机和无线网络实现教育流程,并完成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跟踪、统计,分析,不但改善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也使教育变成真正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事情。

作为解决方案核心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平台,可以方便地将网络环境下的内容转换成为移动环境下的课件并到网络平台上,可以为移动环境下的教学提供最大支持。在这个平台上,针对移动中学习者的应用特点设计和开发课件,以期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如将所有的移动课件按照知识点控制在10分钟左右,移动课件的短小精悍一方面刚好满足在等车、等人的空隙中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充分考虑到高效利用移动终端电池的需要;又如,由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屏幕比较小,在网络学习阶段经常使用的三分屏课件(大纲、教师视频、讲义)就不能采用,而需采用纵向穿插的方式应用资源素材制作课件。此外,适合教育机构使用的“群信通”短信应用平台和手机多媒体实时交互系统也是移动学习解决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制于资费、移动增值业务的不良形象等因素,业内观望者居多,停留在前瞻性研究的居多。究其原因,网络资费是最大的门槛。只有网络资费降下来,移动学习应用才可能有大规模的发展。相信在专业教育机构、技术提供商、移动网络的共同推动下,移动学习全面代言未来学习的那一天为时不远。

第6篇

关键词:旅游企业;旅游网站;电子商务

一、全国旅游网络营销现状

旅游电子商务由于无物流配送、便于网络营销的特点,理论上成为拓展企业产品销售新渠道、强化企业竞争力的新武器,因而备受青睐。

受国外发达国家旅游电子商务良好发展的鼓舞和国内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自20世纪90年代中华旅游网和华厦旅游网开通之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十分迅速,几乎所有企业不同深浅程度的“触网”。据业内人士估计,全国现有5000多家与旅游相关的网站。

我国旅游网站发展现状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已建有网站,并与后台企业管理系统相连,可以在线预订、网上支付;第二,已建有网站(网页),可以预订,但无法网上结算;第三,已建有网站(网页),但只能信息,无法进行信息交互、产品预订;第四,尚未建有网站(网页)。

从比例上看,第一、四种类型都是极端例子,前者以携程、E龙在线等极少数网站为代表,较接近理论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网站类型。而后者多为中小酒店、旅行社网站,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费用的降低,这一类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少。第三、四种类型占绝大多数,两者合计应该占到我国旅游企业的80%以上,网上业务寥寥无几。

现阶段我国旅游网站的经营者,无不期望把网站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尤其是交易的窗口和平台作用,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网站对于企业来说,所起的作用仅限于信息和发电子邮件,多数网站信息匮乏,并且无法及时更新、实时预订。

二、现阶段大部分企业不具备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基础条件

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企业在业务处理由单模块信息化过度到内部系统整合――ERP(企业资源计划)运用基础上,建立外部网站,实现内部信息管理与外部商务网站平台两大系统的全面对接,支撑企业全面的电子商务运作。内部ERP为核心的整合称为内部E化。ERP既是技术,也是管理思想和方法。

一方面,内部E化的成功,从营销角度上看,可确保企业信息的共享,提升外部网站客服响应速度和交易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又可简化组织机构和提升运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大企业较为重视。但实施ERP也存在不足,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元人民币的投入,一般企业难以承受,况且ERP运作要求有相对完备的基础数据和运作规范,在我国旅游行业暗箱操作的业务模式下,英雄难有用武之地,即便运作起来,也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因而,如今我国旅游企业中成功运用的例子并不多见。

相对而言,表层E化就简单一些,且花费较少,但要使网站由静态变动态,满易功能,内部E化是前提。中小企业对此态度相对保守。

旅游行业进入门坎低,竞争激烈,利润微薄,中小企业经营者极易产生短期心理。内部E化又属于基础性工作,在未能带来短期利益的情况下,期望这些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做很多的投入,也是不现实的。基础工作的欠缺,使多数企业网站先天就缺乏电子商务运作中必要的后台系统支撑,我国旅游行业90%以上为中小旅行社、客栈、酒店招待所,信息化程度不高,从技术角度上看绝大多数的网站根本不具备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的技术条件。

三、在现阶段特殊的国情下旅游网站运营成本过大

网站的建立和运行,仅仅是企业电子商务运作的初始。网站的建立只是为企业产品营销构建了对外信息交流平台,网站要具备交易功能,其后台要具备相应的信息化基础。旅游是跨地域的活动,业务联系广,参与者众多,参与交易各方的信息、业务交易处理环节的衔接程度尤为重要。

由于信息化基础欠缺,我国绝大多数的旅游企业外部网站销售平台与内部生产、调度系统、交易第三方管理和交易平台脱节,一些基本的业务操作无法做到在线实时处理。以支付功能为例,据吴建民调查,在国内的网站中,只有1.2%有在线预订功能,能提供在线支付的仅占0.88%。旅游活动涉及面广,尤其是以组装包价线路、销售为业的网络公司、旅行社等中介网站,其产品中间环节多,信息变化快,这些网站如果不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手段,则在实际运作中会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更新慢,交易各方无法实时交互,页面链接无法打开等。同时,在国内目前虚拟交易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监管尚存漏洞、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国内的消费者难以适应网络消费环境和产生消费信任。如我国民航计划实施的无票旅行,从技术上已无太大问题,但实际还是难以普遍推行,网上预订、网下人工送票与收款往往是旅行网站经营必不可少的环节。携程网在网站建立后即收购了北京海岸订房中心,在国内30个国内主要客源地有分支机构,实施网络与传统业务的融合。所有这些不仅要求网络经营者要有创新思想,还要有资金。

号称国内旅游业第一网站的携程网,从1999年5月在上海以注册资本200万元人民币成立,从注册成立到2004年6月,通过国外风险投资基金、纳斯达克股市上市、外资收购股权途径,获取了超过2亿美元的资金投入。

2006年成立的芒果网,在2007年的Alexa中国旅游网站排名中,由无名小卒一跃位居前三,连经营多年的业内网站已难望其项背,其中大部分原因在香港中旅游的背景和巨额的资金投入,在芒果网的10亿投资中,用于网站建设的前期投入也就3.5-4亿,其余投入主要在于后期的推广和实体机构建设。以上事例说明,网站运营开支主要还是在网络之外。如果成本上控制不好,则难免会亏损,这也是为国内数千家网站中,纯粹从销售中获利的网站凤毛麟角的原因。

因此,过去认为电子商务成本低,各类企业都在同一线上起跑的理论并不完全正确,持这一观点的人,可能仅看到建网站和维持网站运转的投入,而实际上如果把市场的拓展和品牌推广等后期费用计算在内,成本甚至比传统店铺也要高。

四、现阶段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空间有限

首先,现阶段我国有效消费网民比例偏低,市场空间有限。据艾瑞市场调查报告,本年度国内旅游产业市场规模达到7700亿元,然而网上旅行预定市场规模只有8.5亿元,占总值的0.1%,而同期美国为32%,欧洲为12%。数据表明,短期内我国旅游在线市场空间有限,网站要达到规模效益有较大难度。

我国旅游在线网站主要经营订房、订票、包价线路、出租车等业务,在销售比例中,订房为大头,约占比例70%,其次为机票,其余产品份额不到10%。

旅游产品无形,它主要是由一系列的服务组成,无论是产品推销、展示和预订、交割,实质上只是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传递和互动。传统市场所形成的自然区在网络虚拟空间得以打破,理论上网站的销售空间和市场都是无限的,并且边际成本很低,未来的网站会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格局,短期内众多网站的市场空间实在相当有限。旅游在线市场的这一状况,一方面是由旅游产品的特性所决定,另外一个原因也是由消费环境所决定的。消费习惯、信用、安全问题的解决成为决定性的外部因素。

虽然旅游交易可以在线进行,但电子商务毕竟是虚拟行为,如何规避风险成人们首先关注的话题,其成败取决于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银行等第三方担保、网络支付安全保障的有效实施。

全社会公民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风气,属于制度建设问题,任重而道远;第三方支付担保方面,虽属于技术性问题,但尚有待完善。电子支付以银行或银联的电子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电子支付平台,企业内部自行建设的电子支付平台为主。

五、对现阶段旅游企业网络经营的建议

在当前环境下,电子商务建设要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

(一)以务实的态度来应对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对基础较好、财力尚可的企业可以先从内部做起,在完善内部信息化基础上,通过自建或是托管建网形式,进行电子商务运作。而其他企业,不应过多追求完全电子商务的实现。

(二)发展区域社会化的ASP服务

发展第三方ASP(服务提供商)服务支持平台,解决自建网站存在投入大,信息流量小的问题。利用ASP提供设施为企业客户提供应网站设计、托管、租赁、维护服务,以减少和回避中小企业资金、技术、人力等投入风险,解决实际应用等问题。

(三)建立区域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建立统一推销平台

依托当地基础较好的网站或与国家旅游局目的地营销系统进行合作,共同出资建设区域旅游产品营销平台。为游客全面了解目的地和集中展示推销区域目的地提供统一平台,便于客户的搜寻和了解信息,解决企业自建网站产品不够丰富、访问量有限的不足。减轻企业商务前台对外招揽宣传,动态信息更新等繁重的技术维护的负担,便于集中解决企业网络安全和交易便利性、支付、清算、信用等技术问题。

(四)网站引入诚信机制,解决支付安全问题

旅游企业在线交易量上不去,支付安全没能很好解决是主要原因。企业电子商务应从区域旅游营销平台开始,通过平台第三方对商家、用户交易信用互评展示形式,对交易行进行监督,通过第三方监督机制,尽可能确保买卖双方信息真实和诚信;同时,网站完全可以引进类似于阿里巴巴“支付宝”和eBay的“贝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硬信用”保障机制,方便各类银行卡支付,也解决安全问题。

目前可以先试行让机票商、酒店和旅行社分别与消费者实现订金部分的网上交易和支付,确保用户在享受到服务后再正式支付费用,减少大额交易风险。待条件成熟后,再推广到各个企业网站的网上交易,使个人和中小企业的网上支付和收款变得更加方便、安全,从而促进了网上交易开展和推进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化进程。

(五)加强产品的独特性提供丰富的产品

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常规品种上避开与大旅行社的竞争,这就要做到有特色,如旅行社的线路特色,酒店的经营特色,形成经营上的区分,以增加自身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吴建民,丁疆辉.中国旅游网站的功能及其空间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研究,2007(2).

2、CNNIC.全球互联网统计信息跟踪报告[EB/OL].省略/chy/a/a1/200507/chy_31630.html.

3、网上酒店预订面临尴尬直销模式能否解困[EB/OL].省略/web/.

第7篇

关键词:内蒙古畜牧业信息化

一、内蒙古畜牧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素有内蒙古“旱码头”之称的赤峰市,拥有丰富的天然草场资源。畜牧业一直是其主导产业之一。近几年,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市场的直接拉动下,畜牧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由此,我们选择了其比较典型的三个地区进行深入调研:赤峰市政府、赤峰市畜牧科技开发公司及元宝山牧场。调查结果表明,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赤峰市的畜牧业信息化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表现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其畜牧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与赤峰市畜牧业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相比,元宝山牧场的信息网络建设刚刚起步,信息服务缺乏有效的平台支撑,除区畜牧局组建了一个局域网外,其所属5个镇畜牧局的电脑仅用于日常打字复印,大多都没有接入因特网。目前全区尚未有一支专业的信息员队伍,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能力落后,大量信息资源不能及时有效地整合、开发。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项目的普及在内蒙古畜牧行业中还比较落后。内蒙古的畜产品已呈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畜产品的生产、技术、加工、流通信息不灵所致。

二、内蒙古畜牧业信息化体系构筑的制约因素

(一)牧区信息化水平低,接收手段相对落后

内蒙古农牧业信息化水平总体偏低,农牧民的信息接收手段也较为落后。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它省市相比,内蒙古的网络化水平最低,畜牧业信息服务网络延伸不足,信息资源不能及时被牧民利用。2010年1月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28.9%,网络用户中农、林、牧、渔业用户占全部用户的2.8%。全区上网用户为575万人,而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上网用户只占全区的1.8%,位于各行业比率的最低。农牧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3.8%(见图1)。

根据相关资料,目前内蒙古农牧民获取信息主要还是依靠一些传统手段,如电话、电视及广播,其普及程度远高于互联网。显然,农牧民主要依靠这些途径获取信息更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但由于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的牧业方面的信息相对有限,牧民还是被动地获取信息。电话虽然可以主动获取信息,但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有限。因此,这些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无法满足牧民对信息的需求。

(二)畜牧业网站建设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平衡

据2010年4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我国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2007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仅为20.2%,2008年差距扩大为23.5%,2009年差距拉大为29.6%。可见,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城镇发展速度,城乡互联网差距持续拉大。

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数已达到38420万人,城镇网民人数为27739万人,占全国网民总人数的72.2%。而农牧区网民人数只有10681万人。占全国网民总数的27.8%(见图2),低于2008年、2009年的增长速度。中国的网站数达到323万个,内蒙古建立的各类网站数为3673个,只占全国的0.4%,而农牧业信息网站数量则更少,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自愿登记注册的仅有47家,几乎都集中在城市。通过我们对赤峰市实地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内蒙古赤峰市的网站建设数目占全市的89%,而元宝山牧场拥有的网站数目2%都不到。各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而内蒙古12个盟市中目前还有四个盟市没有建立农牧业信息网,其他8个盟市的农牧业信息网建立的时间也较晚。

(三)牧民文化素质低,无法有效吸收和利用信息

牧民自身的文化素质是决定其吸收和利用信息的重要因素,文化素质越高,其信息意识就越强,就越能很好地利用信息去指导生产。牧民作为信息服务的接受者,必须要具有对信息吸收及利用的能力,否则就失去了信息服务的内在意义。目前,内蒙古地区尤其是牧区的牧民文化素质较低,劳动力受过培训的只占10.2%,初中程度及以下的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占到了86.58%。调查表明,初中文化的牧民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畜牧业信息部门的信息传播,对信息资源的需求缺乏主动性,造成信息传播效率不高;而文化素质高的牧民对信息采取主动接受方式,他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多种渠道收集畜牧业信市场信息的价值,不再盲目生产,并有意识地利用媒体推销其畜牧产品。所以,提高牧民的文化素质是提高内蒙古牧区畜牧业信息化传播效率的瓶颈所在。

三、内蒙古畜牧业发展中的信息化体系构筑

(一)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方式及信息服务主体

通过我们调查分析,牧民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方式并存,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牧民获取信息的方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电视、和其他牧民交谈、科技人员的技术推广,换言之,目前内蒙古牧民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前三种方式并存,而通过网络模式获取信息的方式显然不足。所以,各级牧区政府在设计农牧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坚持走信息服务方式多元化的道路。形成包括畜牧业服务专业网站、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畜牧产品生产基地等在内的。集互联网、短信服务、广播电视等服务手段为一体的多层次畜牧业服务网络。

在注重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方式的同时,给牧民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主体。畜牧产品市场信息已经成为当前牧民关心的主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内蒙古牧民信息需求排在前三位的是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市场供求信息和农产品价格信息。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要求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主体参与信息服务。

(二)着力构建内蒙古牧区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缩小城乡差距

结合调研结果及当前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着力构建一个覆盖全区,自下而上的“三网合一,多网融合”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当前的紧要任务。即将互联网、通讯网、广电网三个基础网络结合在一起,以内蒙古农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作为基础,以盟市农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中心,保证全区所有乡镇(苏木),村(嘎查)都能接人这个大平台,将畜牧业信息有效传递到牧民手中,为牧民构建一个集农牧业、教育、科技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快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加强畜牧业科技队伍建设,培养掌握现代畜牧业信息的新型牧民

要推进现代畜牧业信息技术的运用,就要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首先要对畜牧业科技人员进行计算机等信息工具的培训。其次要培育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牧民,用现代技术手段指导牧民生产,现代信息手段引导牧民经营,促进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政府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如一定的奖励政策。针对当前牧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牧民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为农户免费安装全套终端系统,普及“电视机+机顶盒+ADSL”的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模式。

(四)加强政府与畜牧企业及基层牧户的互动

IT企业掌握着丰富的信息技术,但是IT企业不知道牧民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同时,需要信息技术的牧民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导致信息技术不能很好地传播到牧区。究其原因,是由于内蒙古畜牧市场体系不完备,政府和IT企业、牧户之间没有建立起必要的交易平台。所以,各级政府要搭建平台,启动和培育基层牧户的需求,激发基层牧户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多向互动模式,使各种相关信息技术能够真正应用于草原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如果只是一味地依靠政府单向传播信息技术,而牧户不愿或接受不了更应用不了信息技术,那信息技术再先进也体现不出它的价值,可以先引导利用信息资源服务于信息经营活动的牧民经纪人、畜牧业经营大户、畜牧业龙头企业等介于牧民与市场之间的中间层,进而带动基层牧户整体参与,形成互动效应。使信息技术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霞,基于农户信息需求的内蒙古农牧业信息体系建设,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第8篇

对于可用性的研究,依赖系统、设计目标以及用户满意度等因素而有不同的重点,尤其是移动电子商务网站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特殊形式。ISO可用性概念强调了有效性、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有效性是指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电子商务网站顺利完成交易商品的任务或是浏览和搜集信息的任务。效率是指用户通过移动电子商务网站能快速完成自己的任务。满意度是指用户使用网站进行交易时应该觉得舒适而满意,用户方便、快捷地在网站中完成了目标任务[3]。Jakob-Nielsen从用户满意度出发,认为可用性维度包括效率、易学性、可记忆性、满意度、容错性等五个要素[4]。这其中,有效性、效率、满意度等都需要进一步分解成可以直接度量的指示变量。微软公司开发的微软可用性指南(MUG)包括:内容、定制服务、易使用性、促销和情感因素,形成了对移动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启发式评价的基础。而且,这5个指标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成几个小指标,当然,每个指标的权重是不一样的。结合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网站的特点和消费方面的因素影响,对这几个指标进行了细化的归纳和总结。上表列出了MUG指标、Nielsen可用性维度、ISO可用性之间的联系。从表1可以看出,MUG指标基本包含了Jakob-Nielsen可用性维度和ISO可用性的涵义。

二、移动电子商务可用性的特点

(一)移动电子商务的时刻在线众所周知,市场推广一般是通过单独的渠道进行,如邮件或离线文件,现今的移动应用程序需一直在线。移动用户的长期在线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程序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们更多的是根据用户间接活动,如登入或访问一个网站,并非依赖于用户的直接行动来提供优惠和价值服务。通过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可随时随地地获取所需的服务、信息和娱乐。(二)移动电子商务的整合现代移动电商应用的关键是整合各种资源为客户提供价值服务,网页和移动解决方案的无缝链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想社会网络那样整合前端,或者在后端提供优惠、进行促销等,都不尽人意,但这对移动电商应用程序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也就是说我们的商业社会的生活把过去的营销、购买、服务通过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变化将这些流程紧密的整合到一起,同时移动电子商务能为客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合作伙伴,不必像过去那样交流。(三)移动电子商务的大众化现代电子商务应用程序被写入移动设备应整合具有营销和促销活动特性的社会化媒体。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领域,通过创造性的方式使消费者和他们的网络系统参与进来,允许用户成立小组进行分享与协作。(四)移动电子商务的游戏化手机游戏收入在增加,它能发挥电子商务产品的巨大潜力,但竞争也在加剧。手机游戏收入翻番的同时,游戏商也增长5倍。如果不算专为海外制作产品的开发商,国内至少5000家游戏公司在争夺手游市场。2013年的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形成产品上线密集期。(五)移动电子商务的语境意识也许手机比起个人电脑和桌面浏览器最持久的优势是它具有在用户操作过程中提供语境的能力。不管是通过用户登录跟踪他们的位置,还是根据用户的喜好传递动态的自定义菜单,或是简单的将用户行为与相对流行的产品相混合,在用户使用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程序时,对消费者语境的理解和采取的行动,是其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六)移动电子商务的多样化终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突破以及政策环境的优化,未来移动电子商务入口将更加多元化,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终端设备都有可能成为用户下单的入口,各种终端购物模式也逐渐趋向融合。实行多样化终端是移动设备繁衍发展的开始,即各式各样的设备,在不同平台运行,在传统电子商务之外开阔更广阔的的空间,使很多电子商务不敢想象的事实变成现实。近年来,全球移动支付市场呈现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全球移动支付收入自2004年起实现成倍增长,从2002年的55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近20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0%。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移动支付业务,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近些年来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具体数据由如下图所示:注: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亿元)

三、移动电子商务可用性研究案例

(一)研究背景根据《中国互联网热点调查报告》[5]和《2013年移动互联网蓝皮书》[6]的分析得知:移动电子商务的魅力正在日益呈现;年轻用户的很大一部分购买力,或将通过移动电子商务来完成;移动设备上,更多的是冲动消费。目前,智能手机虽然发展很快,但手机性能、屏幕尺寸和联网速度都制约着用户购物体验,局限的小屏幕和多变的消费场景不适合做复杂的购买决策。我们针对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结合启发式评价方法研究移动电子商务体验活动的行为。(二)测试用户的选取我们通过专业调查网站设立问卷的方式选取了60人进行问卷调查,受试者需要有移动网络购物的经验。同时要求被调查者登录指定的网站,填写调查表,并在指定的时间之前收回调查表。(三)问卷设计在启发式评价中,利用“清单”(checklist)进行移动电子商务的可用性评估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它通过清单设定的基准,来检查评估其可用性问题。此问卷设计采用清单式的形式,一般采用李斯特5等级度量法,即将各基本要素对网站可用性影响的重要程度从1到5分为无影响、影响较小、影响一般、比较重要、非常重要。调查的内容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使用移动网络的影响因素。(四)调查结果在对问卷进行筛选后,得到53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86.7%。其中包括下列标准的问卷判定为无效:被调查者无通过移动网络购物;问卷填写不完整;整份问卷的选项相同。初步分析问卷,有效问卷回答者平均年龄24岁,选取样本全部有过移动网络购物,因此可以认为他们能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可用性作出正确的判断。(五)结果分析和建议通过移动电子商务的问题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几个结论:目前移动电子商务的可用性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大多数的用户完成任务的准确率、完整性和满意度不是很高;网站应注重网站建设的可达性设计,方便消费者快捷的到达网站的任意界面;移动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其目的是方便消费者进行购物,所以网站的设计应考虑易读性;网站应尽可能的让用户迅速掌握使用方法。

四、结语

第9篇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招生宣传 生源质量

中图分类号:G473.2 文献标识码:A

1硕士研究生生源现状

2014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实施了全面改革,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两年持续减少。2016年受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的影响,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止跌回升,研究生招生形势有所好转,但生源分布不平衡问题依然严峻,特别对于省属高校而言,理工类专业报考情况并不乐观,而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持续升温,报录比一直居高不下。同时,以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为代表的优秀硕士研究生生源向名校集中的现象日趋明显。由于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规定了所有推免生均享有依据招生政策自主选择报考招生单位和专业的权利,各名校不断加大推免生接收比例,使推免生进一步向名校集中,各省属高校则面临着优秀生源危机。

2探究有效提高生源质量的招生宣传方式

2.1加强招生宣传队伍建设

各高校应建立由导师、管理人员和在读研究生组成的三位一体研究生招生宣传队伍,其中,导师宣传队伍应由熟悉本单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学术水平较高、有热情、有责任心、有精力的导师组成。管理人员宣传队伍应由各单位负责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研究生宣传队伍应由本科学习经历来自不同高校的在读研究生组成。在宣传工作中,各类宣传人员发挥自身优势,各司其职,优势互补,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侧重的开展宣传工作。

2.2强化网络宣传

各高校结合研究生生源特点,加强学校官方网站建设,及时研究生招生信息;建立移动端招生宣传平台,提高考生获取招生信息的便捷性、及时性;持续强化新媒体平台宣传,创新宣传内容及形式;同时,在各类研究生招生宣传网站招生信息,不断扩大招生宣传范围。

2.3实施优秀大学生学术夏令营

优秀大学生学术夏令营是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选拔优秀生源的重要途径,具有定位准确,宣传特色突出,考核全面等优势,面向对象为本科期间成绩优秀大学生,特别是可能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大学生,一般于每年6-8月在接收推免生及硕士研究生报名前开展,通过举办招生政策宣讲、优秀导师学术报告、营员学术沙龙、重点实验室参观,实验技能与理论水平考核等活动,让考生身临其境感受学校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理解学校研究生培养理念和学科优势。同时,学校可以根据考生在夏令营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全面考核考生的理论知识、综合素质及科研潜力,有效的解决了只根据分数来衡量考生水平的问题,极大程度上避免了“高分低能”现象发生。

2.4实施优秀硕士研究生生源培育计划

优秀硕士研究生生源培育计划是深入挖掘校内优秀研究生生源的长效化宣传途径,面向对象为本校的低年级本科生,有效解决了以往研究生招生宣传缺少长期性、连续性的问题。优秀硕士研究生生源培育计划应择优选拔低年级本科生,并根据其兴趣爱好及所学专业,与在校研究生和导师组建科研兴趣团队,帮助低年级本科生提前了解学术前沿,培养科研能力,提高专业认同感。导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科研课题研究情况,提前了解考生情况,根据其水平将研究生期间的培养过程前移,指导他们提前进入实验室协助研究生做一些基础工作,尽快的融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为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抢占先机。

2.5强化招生宣传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均集中在报名及调剂开始之前进行,在短时间内向考生传达大量的招生信息。而考生的报考选择是经过长期积累的,在全面了解学校办学条件、学科水平、就业状况后,谨慎确定的,并非短时间的仓促选择。因此,高校的招生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坚持连续性,在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行业认知度的同时,要把招生宣传工作融入到考生的日程生活、学习当中。

基金项目:2016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研究生招生计划配置与调节机制研究――以质量为导向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研究”2016-YB-09。

参考文献

[1] 2016年全国研招调查报告[EB/OL].中国教育在线,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