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2 04:34:54
导语: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R-01;C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硕士专业是医学和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群,重点培养能够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对群体健康的影响,采取社会措施来防治疾病,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来说,培养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是研究生毕业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卫生事业实际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时代呼唤。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问题,调整与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内容,能够总体上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
一、目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
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理论教学方面的优势和重视学术的传统,一些高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与管理实践、管理技巧相关的实务课程在师资和教材上都明显匮乏,相关的实践基地建设也有待加强。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得比例很少,形式较为单一,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不够全面。一些学生对毕业实习应付了事,毕业实习考核、反馈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在考核中的比重也应进一步提高。对毕业通过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2015近5年研究生毕业分配情况调查发现,90%左右的毕业生分配进入医院机关、高校、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部门,只要不到10%的毕业生能够继续读博或从事教学科研相关的学术工作。可见,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将实践教学置于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重视理论素养,轻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点的各大院校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课时比重较大。由于高校教学重理论、重学术的传统,高校普遍重视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师资力量配备较强,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课程较少,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较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大部分直接就业,除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应重点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增加实用性和实务类课程,如美国雪城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包括公共事务讨论、领导艺术等实用性课程等。
3.部分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部分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和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而是根据现有师资开设课程,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部分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论证,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科价值和实用性较差。创新往往来自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往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结果。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选修课范围有限,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待加强,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医学社会学、循证决策、健康和疾病社会学、卫生职业社会学、社会行为学等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且与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都可以纳入选修课中,并及时更新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美国各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满足研究生的兴趣和专业需要设置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比如Harvard大学为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共开设18门选修课,Iowa大学为研究生开设26门选修课。
4.方法论课程开设较少,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方法论课程通过对研究方法的讲解与总结,有助于研究生夯实研究基础,与国际学术界研究方法接轨,有助于研究生在宏观层面上把握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及趋势、特点与局限性等,对于研究生如何正确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生通过方法论课程的学习和训练, 不仅有利于掌握正确而严谨的科研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对科研的兴趣,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有助于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创新。目前,方法论课程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偏低,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着逻辑分析与推理能力较弱,缺乏严谨的实证分析,数学建模能力有待于加强等问题,应增加方法论课程的开设,如卫生服务研究方法、卫生项目制定方法、高级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模型等方法学课程都可以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加强相关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设置优化建议
1.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科研实践,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在导师已有课题思路的基础上,学生参与从开题、立项调查分析、课题实施、结题验收整个过程,熟悉研究课题的每一个步骤,通过建立学习型小组,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同一课题组研究生之间定期研讨,鼓励研究生发表创新性科研论文,为研究生今后独立从事科研打下良好基础;二为社会实践,增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是研究生顺利就业的需要,也是提高其应用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和学院应创造条件积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推荐研究生去医院、医疗管理机构、政府部门等参加社会实践,并改革和完善考核、反馈机制,将实习单位的考核纳入到研究生总体成绩的考核中。
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增设交叉学科和方法论课程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前沿性的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拓展和调整。具体来讲,在公共必修课上缩减政治理论、公共外语课时,增加专业外语课时比重;调整基础课程的设置范围,增加理论前沿性和探索性的课程;以重点学科方向重新整合专业方向必修课;扩大选修课范围,激励导师开设前沿性、开拓性强的选修课,如艾滋危机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聘请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兼职导师,举办跨学科专题讲座或学术活动,作为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的有利支撑与补充。增设交叉学科和方法论课程,鼓励学生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中寻找创新点,通过方法论课程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创新。
3.实行“双导师”制,保持导师制和课程设置协调发展
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为促进研究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协调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采用双导师制,导师组由2名导师组成,要明确1名校内导师和1名校外医院管理岗位的导师。校内导师负责理论学习与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实习实践、项目研究、调研过程、政策研究等实践环节指导,促进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毕业论文由两位导师共同指导撰写。同时,完善导师评价机制,改变实践评价流于形式的现状,在研究生总体成绩中增加实践环节成绩的比重,保持导师制和课程设置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卞永桥,等.优化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4.
[2]洪学智,程薇,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4.
[3]孙娜,刘晓晶,等.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学理论,2014,2
[4]满强,凌志海,李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岗位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5,7.
[5]王琳琳,何敏媚,洪学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调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5.
作者简介:何 畅(1981-),女,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药技术性壁垒。
左 军(1971-),男,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方剂。
关晓光(1963-),男,哈尔滨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通讯作者。
关键词 发展医疗事业 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与发展
一、引言
如今的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都追求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将财务管理这部分重视起来,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和会计核算精细化与财务管理成本的核算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二、分析如今医疗部门中有关财务管理的弊病
1、目前的财务管理方法大都呈现单一性和模糊性
这种特性是从对资金筹措使用而逐渐发展成型的,这种管理方式主要对医疗部门资金的获取及投放、利用具有相当的影响,已成为医疗部门管理的一个环节。这种特性对管理的手段有直接影响,与财务管理中决策、计划以及控制的职能有很大关系,导致这些职能也具有单一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先进医疗部门中大都将相当一部分的工作和工作的重心放在了财务核算上,并不重视财务管理这一部分的工作,这就导致本应相互独立的财务核算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相互结合了,造成了模棱两可的现象,模糊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明确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财务管理这方面的工作在医疗部门的所有工作中也就没有了位置。
2、不能科学客观地进行财务预算
医疗财务工作中,医院的规章制度是要求各个工作人员在对相关的财务预算进行编制时应使用零基预算的方法进行,然而,每个项目的预算工作特点与其规律都不相同,在对全面性预算管理实施工作时,交叉项目又相对较多。很多的医疗部门选择对预算工作的重要性采取不重视的做法,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不予认真对待,认为这部分工作与己无关,最终出现编制的预算科学性不强,可操作性差的结果。如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相对孤立而非综合地采用某一种方法来编制所有的项目,容易造成相关预算偏离实际需要的严重后果,最终有可能会导致判断错误出现在决策者身上。
3、财务控制与系统分析有待加强
现今,相当一部分国内的医疗卫生事业财务工作人员思想落后,专业知识跟不上,不去对医疗部门的具体财务经济流动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系统分析,而是将大部分工作流于账面数据处理。正因如此,财务的工作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医务部门的经济活动效益及其社会效益,而只是阐述了其收支结果,这种做法对部门管理的工作的科学和及时性不具有任何推动作用。
三、加强医疗部门财务管理的实施措施
1、加强医疗部门内部的支出精细化核算
为了加强医疗部门内部支出的制度约束性,使之有条不紊,脉络清晰,制度性明显,消灭漏洞,做到合理利用资金,避免经费的支出状况出现“跑、冒、滴、漏”的现象,使各部分资金都得到高效的利用,医疗部门应深入知晓财务相关制度,约束财务支出情况,提出综合性的管理方法,例如相关经费管理、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等。还可制定独立的管理制度,如公用电话费、办公费用、邮资费用、车辆浱发、公务接待等方面的控制管理制度。让会计核算精细化全面深入到全体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从而建立其资金效益的相关考核,将资金的使用责任落到实处。将资金的使用情况责任到人,并建立财权运作和其经济责任相互结合的制度,使支出情况与之前的审批方脉络清晰可见,将其与相关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及个人利益建立联系,方方面面都要贯彻到底,保持节约与谨慎,使每一笔钱都清清楚楚,使资金流动效率最大化。
2、重点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相关教育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政治素质与其业务素质同样重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各项综合素质是提高单位综合财务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为了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各项综合素质,提高其责任心与进取心,增强财务管理能力,使之严格遵守会计制度相关核算规定,会计工作管理的相关部门应对其定期进行职业道德的审查以及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这对合理利用会计信息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3、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财务管理
在对预算下达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应该严格采用制度规定对财务行为加以约束。会计的系统控制过程中,应合理制定部门会计制度与单位岗位的责任制度。在财产清查的控制中,应确保资金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采取定期的盘点方式。采用电子信息控制,加强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研究与维护,杜绝人为因素操纵的影响。内审之时,也应定时地对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跟进并进行评价,从而快速的发现其不足,加以改进与完善。
四、总结
随着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医疗保障体制的改进和药物流通体系的完善,医疗卫生行业市场的竞争趋势将越演越烈。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医疗卫生事业的运营机制改革势不可挡,不仅要科学的进行资金筹集和运用,更要强化内部财务管理方式改革,使服务质量管理成本更加合理化,使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反过来看,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进一步加强更能促进医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蕊.论医疗事业的公共财务管理[J].2011,(02).
[2]马世栋,张志湘.任志红;医疗公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J].2011,(08).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工资基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属于工资总额组成、用于职工(含临时工,下同)工资性支出的专用资金。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机关及事业单位。
第四条 县(含县级市、区)以上人事部门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的管理。财政、审计部门和银行按照各自的职责对工资基金实施监督。
第五条 工资基金管理应与职工人数计划和工资总额计划的管理范围相一致。各级人事部门应当根据上一级人事部门下达的工资总额计划,编制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计划,逐级分解下达到机关、事业单位,并载入《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手册》。
第六条 机关、事业单位必须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手册》按下列时限到本级人事部门办理工资基金使用审批手续:
(一)机关、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含无补贴的政策性收费事业单位)三个月申报一次;
(二)财政定项补贴的事业单位六个月申报一次;
(三)定补为零的事业单位十二个月申报一次。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工资总额或者隶属关系变更时,应当自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重新申报。
第七条 机关、事业单位支付职工工资,不得超过人事部门下达的工资总额计划。机关、事业单位因特殊情况需要追加工资总额计划时,应当填写《机关、事业单位追加工资总额计划申请表》,并按工资总额计划管理程序逐级上报省人事部门。省人事部门应当自收到《机关、事业单位追加工资总额计划申请表》之日起三十日内批复。经人事部门审核、批准的工资总额计划结余,可结转使用。
第八条 各机关、事业单位只能在银行设立一个工资基金专户。
第九条 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凭《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手册》支取工资基金。对不提交《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的,银行有权拒付。
第十条 机关、事业单位应将列入《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作为年度统计报表的依据。
第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八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将超规定支出部分在下一季度工资基金中扣除;情节严重的,可建议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三条 人事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或者不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对机关、事业单位的罚款从其自有资金中列支。
一、突出重点,切实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抓好事业单位登记监督管理,维护事业单位合法权益,促进事业单位和谐发展。工作中,__市突出事业单位登记监督管理这一重点,认真健全完善和落实了三项制度。
一是建立事业单位登记与机构编制管理相结合的监管机制。把登记工作与日常机构编制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紧密衔接、各有侧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凡机构编制工作会议必讲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凡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必考虑机构编制相关事宜。新设机构或机构调整发文时,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新成立事业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进行法人登记。
二是完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监督制度。年检是登记管理机关强化对事业单位法人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__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把好年检质量关,工作中采取现场核查与申报材料审查相结合的办法,对事业单位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同时,对个别单位执业许可证或资质证书未通过有关部门年检的,对其相关业务范围依法进行变更登记,不得再开展相关业务活动。
三是严格执行登记监督管理规定。对不按规定办理登记事项、年检不合格或不及时申办年检的,指出存在问题并下发《催办通知书》,限其在一至三个月内进行整改。整改效果差或拒不整改的事业单位,依法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印章。
二、突破难点,积极推进不具备法人资格事业单位向法人主体过渡
不具备法人资格事业单位向法人主体过渡,是事业单位登记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结合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__市有针对性地采取三项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还权于事业单位。指导主管部门主要对事业单位法人和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将人、财、物、事权还给事业单位。
二是坚持事业单位改革与法人登记管理相结合。对重复设置、职能消失及长期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对职能弱化、规模过小、服务对象单一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进行归并整合,使归并后的事业单位具备法人条件。
三是紧紧围绕改革,做好对部分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法人的定位工作。事业单位改为企业的,原事业单位法人过渡为企业法人。对没有独立帐户、资产和财务由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的单位,积极探索实行财务制的办法,由主管部门或委托中介机构账目,但财产、经费的使用权属事业单位,从而使其达到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确立事业单位法人地位。
三、选准支点,努力实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__市坚持以健全登记规章制度为支点,不断优化登记管理环境,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全面推动登记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健全完善制度,优化登记管理环境。在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实施细则》和《__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若干规定》的同时,__市全面分析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现状,反复研究论证,讨论制定了《__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规则》、《__市事业单位印章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中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为登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依据。
二是建立联动机制,提高《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效率。__市注重发挥有关部门的协作监督作用,编办先后两次联合财政、劳动、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转发了国家有关部、委、局《关于〈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问题的通知》,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详尽的说明强调,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同时,建立法人证书使用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坚持召开一次由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积极探讨提高法人证书权威性的有效途径,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不断增强法人证书效力,促使登记管理工作规范化。
三是强化“三种”意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首先强化登记管理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近几年采取举办不同形式、不同规格的培训班,先后培训登记管理工作人员120人次,有效地强化他们的法律法规意识和依法行政观念,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条件、范围、程序办事,遵循公开、方便的工作原则,认真做好登记管理。
定点采购优势与劣势定点采购特点是工作量较轻,一次采购,长期供货和服务,容易操作。采购效率较高,支付也比较方便。
一是从政府管理部门来看,通过一次招标确定了供应商,政府需要某种货物时就可以直接与定点供应商签订若干合同,简化了复杂而又费时的招投标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采购资金,又方便了管理;
二是对供应商而言,政府采购是个潜在的大市场,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增加投资,上设备或扩大经营规模,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报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加竞争,不仅繁荣了市场,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是对定点商家方面,虽然在招标时压低了价格,商品价格利润降低,但是定点增加了销售量,其经济效益只会提高,同时,通过竞争被确定为定点单位,也提高了自身的信誉和社会影响力;四是对采购单位来说,定点单位地点固定,距离相对又近,商品价格低,质量可靠,服务优良,不仅采购方便,用起来放心,还节约了大量的采购成本。
但定点采购有它的局限性,一是市场竞争力较差,一年只组织一次(如果一年组织几次,采购效率就要受到很大影响),不容易得到广大潜在供应商的注意,加上市场 经济,供应商优胜劣汰,变化频率很快,容易失去最佳的供应商;二是不容易控制价格的浮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价格是受价值规律控制的,其变化因素很多,不易掌握;三是供应商容易受利益驱动,一旦中标,不再争取好的价格和好的服务,停留在招标时的水平上;四是由于政府采购采购量的不确定因素,当采购量长期低于投标预计量且有一定的幅度时,供应商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折,就要影响到供货质量。
河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品定点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 为加强河北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品采购管理,节减开支,促进廉政建设,根据
《河北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稿)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河北省直党政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统称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自筹资金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
驻石家庄市以外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购买办公用品的,执行属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办公用品
定点采购管理办法。其中属地为省辖市市区内的,执行市财政部门制定的办公用品定点采购管
理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中办公用品是指办公用的纸张、笔墨、信封、资料夹、计算器、计算机耗
材、其它消耗用品等。
第四条 河北省财政厅负责省直办公用品定点采购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
第五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品定点单位的确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
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确定,一次确定若干家,两年一定。
第六条 河北省财政厅的职责:
1、统筹制定定点单位布局方案,对定点单位资质提出总体框架。
2、委托河北省省直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对办公用品定点采购单位进行公开招标。
3、对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的预中标人的资质、经营状况、服务质量、价格水平以及定点单
位布局等情况进行审查,提交备选名单报定点采购领导小组审定。
4、鉴于办公用品定点采购的特殊性,河北省财政厅代表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与办公用品定点
单位签订《河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品定点合同》,核发定点资格证书和牌匾标志。河
北省财政厅不做为合同一方参加合同的实际履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河北省财政厅负责对下
列内容进行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定点单位合同履约情况;
(2)办公用品价格标准执行情况;
(3)规定信息向河北省财政厅反馈情况;
(4)财经纪律执行情况。
5、将定点单位选定情况通知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并制发《河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
品定点采购证》。各单位凭证到定点单位采购办公用品,享受统一的优质服务。
6、会同物价部门对办公用品定点单位收费价格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定点单位的财
政监督联络员进行业务指导。
7、会同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加强对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品定点采购执行情况的管
理、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1)执行定点采购政策情况;
(2)《河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品定点采购证》记载情况;
(3)财经纪律执行情况。
第七条 河北省省直政府采购服务中心的职责:
1、按照河北省财政厅提出的定点单位布局方案、资质要求,审查定点单位资格。
2、接受河北省财政厅委托,按照国家、省制定的招投标管理办法以及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的
有关规定组织招投标。
3、向河北省财政厅提供预中标单位的详细情况。
第八条 对办公用品定点商场(店)单位的要求:
1、热情为河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服务,设专人负责,保证售出的商品质量高、价格低、
数量足、服务优。可电话采购的,及时送货上门。
对体积超过0.5立方米或重量超过10公斤的货物,必须提供免费送货服务。对需要安装的,
负责免费安装调试。
2、按照《河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品定点合同》的规定,制作本商场(店)办公用
品定点采购价目表,除报省政府采购办备案外,还应分送在本商场(店)定点采购的省直行政
事业单位,并将办公用品价目表悬挂在本商场(店)醒目位置以备监督。
3、经销的办公用品必须是全新且符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的现货,不允许出现假冒伪劣商品。
4、对外宣传、刊登广告时涉及定点问题的,要按河北省财政厅统一规定执行。
5、设置12名财政监督联络员,接受财政部门的管理。财政监督联络员受财政部门委托对
定点单位办公用品的供应和价格优惠情况进行监督,每月5日前(节假日顺延)向河北省财政厅
政府采购办公室报送上月办公用品结算表和有关资料。
6、自觉接受财政部门的工作指导、业务协调和监督检查。
7、认真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严禁弄虚作假、营私舞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按规定
缴纳税费,必须提供带税章的正式发票,有权拒绝购买办公用品单位提出的办公用品采购以外
的不正当要求;不得为购买单位开具虚假发票;坚决杜绝给个人送礼品、给回扣等一切不正当
竞争行为。
第九条 对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的要求:
1、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办公用品购买、保管、领用登记制度,严格执行本办法。
2、建立采购询价制度。特别是在采购较大数额之前,至少应在定点范围内货比三家,择优
购买。根据工作需要,可与定点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供货关系。
3、各单位购买办公用品时,须将《河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品定点采购证》交给定
点单位,由定点单位登记购买办公用品的时间、品种、数量、单价、总金额并签字确认。《河
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品定点采购证》登满或使用满两年后,交回河北省政府采购办公
室核销,更换新证。该证不作他用,不得转借。
4、采购单位与定点供应单位结算时,使用非现金方式由财务人员办理。
5、属于下列情况,需由两家定点单位出具无货或不能供货的证明,经河北省财政厅批准后
方可到非定点单位购买:
(1)购买商品的价格和质量综合评价明显优于定点单位的;
(2)各定点单位无货供应的;
(3)其它经河北省财政厅同意的购买事项。
6、发现定点单位存在提高价格、质量下降、以次充好、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或者定点单
位的任一办公用品高于非定点单位的,及时向河北省财政厅反映。
7、擅自到非定点单位以外购买办公用品的,单位财务部门一律不得报销。因公到外地出差,
在外地购买办公用品的票据,单位领导审核签字后财务部门方可报销。
第十条 办公用品定点采购结算执行两种办法:一是河北省财政厅按照年初预算和追加预算,
按现行预算级次将办公用品购置费拨付给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各单位直接与定点单位办理价款
结算。结算时间自验收合格之日起一般不超过10日。二是对列入集中支付试点的省直行政事业
单位,河北省财政厅根据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与定点单位双方签字盖章的《结算单》、定点单位
开据的《发票》,直接从该单位经费中代为支付。
第十一条 违约处理:
1、未经批准擅自到非定点单位购买办公用品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2、定点单位违犯财经纪律、不履行合同规定、擅自提高价格或提供伪劣商品的,视不同情
况分别给予警告、抵扣履约保证金或取消定点资格。
3、用户投诉五次以上,经查实或抽查确有质量问题的,扣除全部履约保证金,取消定点单
位资格,解除合同,三年内不得参与各级办公用品定点的投标活动。
4、省直行政事业单位无正当理由拖欠货款的,定点单位有权拒绝供货。
5、触犯刑法,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的,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 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本办法执行中发生的问题进行监
督举报。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关概念的阐释
1. 应用型本科人才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理论型)本科人才而言的,是一种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它与学术型(理论型)本科人才在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首先,在知识结构上,应用型本科人才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更注重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将以学科为导向的学术逻辑体系转变为以专业为导向的技术逻辑体系,学科要服务于专业,理论以适用为度,强调服务生产一线、管理生产一线的能力。既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尽快适应岗位需求,也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能力培养上,不仅要强调实践操作能力,也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能力,也要注重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培养;不仅要强调就业能力,还要强调创业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多元化、多样性的要求。
最后,在素质结构上,应用型人才更强调职业素养。这里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是指职业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
2. 人才培养模式
最早使用“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中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从此以后,它在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被普遍使用。
3.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它是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理念、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涵盖了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内容;以科学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制度;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等的人才培养手段以及自身评价和社会反馈的人才培养评价等。
二、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确立“应用”主导的培养目标
找准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是办好专业的关键,也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息息相关,与学校的定位与办学特色息息相关。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质量观念也要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要有科学合理的定位,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从自身特色出发,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要以“应用”为导向,培养具备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能在生产和管理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2.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以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多样化了。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原有产业的不断变革、行业的细分和深化越来越深入……,产业的升级改造和结构调整都要求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必须跟上变化的步伐。必须充分调研,深入分析,抓住这些变化的实质与内涵,找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为社会提供急需的各类人才,快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还要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中心,建立起开放的专业设置机制。
3. 围绕专业能力培养,科学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专业能力培养,因此,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应该围绕此中心来构建。为实现学历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的统一,必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反映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应该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拓展性课程等。具体而言,基础课程主要是基础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则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突出专业能力培养这个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既要强调专业特性,又要强调学生个性,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和专业发展方向设置课程,从而体现出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和个性要求的结合。
4.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要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个教育环节,应围绕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要改变那种把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把实验当作是理论验证的错误认识,要解决好教学内容的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教学与实践的比例)、实践效果(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评价)等问题,要增加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工学结合等综合性、原创性,学生参与度高、主动性强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职业能力。
5. 根据培养目标需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取决于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如果教学目标是对知识的掌握,教学内容为系统的学科理论,采取讲授法可能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技术人才,教学内容为操作性技能,反复训练也许比较奏效。但是,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完全适应学生职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要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将传统教育中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变革为真正的以“学”为主。要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来改革教学方法。
关键词 工资水平;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变动
引言
工资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相互促动的关系,虽然我国近几十年来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不能彻底改变我国工资水平偏低这个事实。这个现实使得产业结构升级进展迟缓,所以应较大幅度的提升我国的工资水平,特别是产业工人工资水平。其实,十七大报告也提出了要扩大内需,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内需拉动,走内涵性扩大再生产的道路,这就要求消费多元化,产业结构多元化,收入必然要上升,提高工资水平是现实的要求。在国际分工的现实中,我们处于低素质、低效率的产业低端,应加快产业结构变动、升级步伐,走高素质、高效率的产业高端。因此探讨工资水平与产业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工资水平的上升具有指导意义,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也具有指导意义。
一、工资水平与产业结构变动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从一定程度上讲,工资水平的高低与分配是否相对公平直接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而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如何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抓住其内在的本质联系,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是否能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机制
工资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大机制上:一是劳动力成本机制,二是消费需求机制。
首先,劳动力是企业生产配置的一个基本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工资是以货币形式支付,所以工资构成了企业成本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资成本上升,企业的利润空间减小,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丧失,这就要求企业改进技术,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或优势明显的第三产业,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变动、升级。
其次,工资水平上升,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升级要求产业结构变动、升级。当消费水平很低时,人们的消费主要是满足其生存需求,如食品等。当消费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后,人们的消费是为了满足其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时,更多的轻工业成为人们选择的消费品。当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时,人们会要求更多的耐用消费品,如车等。之后滋生的是更多的精神消费、服务消费,这时,呼吁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变动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机制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导致工资水平的上升,较高的产业结构层次要求较高的工资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三大机制上:人力资本提升机制、收入分配机制以及劳动力供求机制。
首先,从产业结构变动、升级来看,理论上要求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及优势明显的第三产业,这就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也就是要求人力资本的提升,人力资本的提升将导致劳动力价值的上升,在劳动力市场上就表现为工资收入的上升。
其次,从收入水平来看,产业结构变动到较高的层次,即发展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或优势明显的第三产业为主,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也就意味着收入的提高,更直观的体现就是工资水平的上升。
最后,从劳动力供求来看,产业结构变动以资本、技术密集型或优势明显的第三产业为主,一产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变动带动劳动力供求情况的变动,劳动力供求变动直接影响到工资水平的变动。
二、工资水平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上是从理论层面对工资水平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下面以浙江省为例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一)模型变量的选择
本文所涉及到的工资这一概念既不是指基本工资,也不是指全额工资。基本工资是指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比如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等。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加上辅助工资就是所谓的全额工资。而本文所使用的工资概念是指一种统计意义上的概念。与基本工资和全额工资都有一定的联系,但进行了相应的统计数据整理。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变动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广义的产业概念出发,主要研究三产之间的变动关系;另一种是从狭义的产业概念出发,主要研究工业部门内各产业间的关系。本文是对这两种概念的综合使用。模型创建上以第一种概念为主,在理论分析上以第二种概念为主。
在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再根据上述理论,我们选择如下变量:
Y:浙江省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X1、X2、X3:分别为一、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由于研究的需要,我们将数据进行一定的变换,使之能在一定经济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回归分析。以LNY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将LNX1、LNX2、LNX3作为解释变量。即对各变量采用自然对数的形式。
(二)数据的搜集和模型的建立
以浙江省1985-2006年指标的数据为原始样本,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一定的对数变换处理,再用SPSS、EVIEWS等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相应理论模型。
对处理后的数据采用相关图分析法进行相关分析,分别对平均工资水平与一、二、三产数据作各自的相关图,从图中可以初步看出,平均工资水平的对数形式与一、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对数形式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由此,我们将三产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模型以及工资水平对三产的影响模型确立为线性回归模型。
1.三产对工资水平影响模型:
LNY=a+bLNX1+cLNX2+dLNX3
其中a为常数,b、c、d为待估参数,这些待估参数在模型中有弹性系数的概念。如b表示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水平Y关于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1的弹性,即X1变动一个单位,Y将变动b个单位。c、d表示Y关于X2、X3的弹性。
2.工资水平对三产的影响模型:
LNX1=α1+α2LNYLNX2=β1+β2LNYLNX3=δ1+δ2LNY
其中α1、β1、δ1为常数,α2、β2、δ2则分别是待估参数,也有弹性系数的概念。
(三)参数估计及检验
利用SPSS等软件分别对上述两大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得到如下结果:
1.三产对工资水平影响模型
从经济意义方面检验参数估计量,各参数值意义明确,没有明显的错误;从统计检验来看,方程拟合优度很高,总体显著性很好,各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水平也很强;从计量经济检验来看,对该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nR2=21.78< ,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由于采用了逐步回归的方法,所以该模型能很好的排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再进行自相关性检验,DW值为1.194,小于临界值的下限1.053,大于临界值的上限1.664,所以无法判断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性。所以我们进一步采用BG检验法对自相关性进行检验。
从临界概率p=0.003826可以看出,模型存在着自相关性。又因为RESID(-1)、RESID(-2)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68、-0.65,均显著地不为0,说明模型存在一阶和二阶自相关性。
对此,我们采用广义差分法消除该模型的自相关性,得到如下模型:
再对该模型进行BG检验,发现自相关性已经消除,也不存在序列相关,该模型能较好的说明三产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情况。
2.工资水平对三产的影响模型
这个模型主要研究的是工资水平的变动对一、二、三产业的变动造成的影响。主要通过三个回归进行分析的。处理方法与上述模型类似。
从经济意义方面检验参数估计量,各参数值意义明确;从统计检验来看,方程拟合优度很高,总体显著性和变量的显著性都很好;从计量经济检验来看,各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通过广义差分法的处理,各模型也不存在自相关性和序列相关性。
三、相关结论分析
(一)一般结论
从三产占GDP比重的总体趋势来看,自87年开始,三产一直呈现出二、三、一的分布结构,处于向三、二、一的过渡时期。具体而言,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基本上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有几个波动时期,85-92年处于缓慢减少阶段,92-98年处于平缓上升阶段,98-02年又出现逐步递减的趋势,02-06年是平稳上升阶段;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总体来看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个别年份略有下降。这种变化主要跟改革开放后发展模式的转变有一定的关系。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大提高,从85年到06年增幅达到15.3%,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增幅多了7.6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产业结构朝着更加优化的方向发展。
1985年以来我国工资水平一直呈现上升趋势,1985-1992年是缓慢的增长,1992-2000年是较快的增长,而2000年以来是迅速增长阶段。这主要与我国的工资政策有关,也受物价上涨的影响。再结合三产的变动情况可以发现,工资水平的变动趋势与第一产业比重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动关系,而与第三产业成同方向变动关系。
(二)两大模型的相关结论
1.模型1为:LNY=-7.065-1.162LNX1+3.148LNX2+1.863LNX3
(1)第一产业产值变动对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
该模型的待估参数有弹性的意思。-1.162表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对平均工资水平的弹性值。该值为负数,说明第一产业比重的持续下降与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密切相关。这与上面趋势图揭示的结论基本上一致。具体来说,当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1个单位时,平均工资水平会变动1.162个单位。
(2)第二产业产值变动对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
弹性系数为正说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与平均工资水平成正方向变动关系。当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加1个单位时,平均工资水平会增加3.148个单位。也就是说,现阶段工资水平的较大幅度上升,主要是由第二产业贡献的。
(3)第三产业产值变动对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也是正方向的,当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1个单位时,平均工资水平会增加1.863个单位。第三产业的增长非常迅速,这就说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增长将对工资水平增长起到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
2.模型2为:LNX1=7.0909-0.50839LNY
LNX2=3.4276+0.0567LNY
LNX3=2.475+0.1183LNY
三产与工资水平存在着一个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平均工资水平与第二、三产业比重正相关,与第一产业比重负相关。这也与三产对工资水平影响模型的系数正、负结论相符。在这一模型中,还可以看出,工资水平的变动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正效应。
四、对策建议
(一)在合理的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工资水平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让更多的人分享改革成果,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阿马蒂亚曾经说过,你不能凭部分的富裕和繁华来判断社会的快乐程度,你必须了解草根阶层的生活。我们前文所涉及的工资水平等数据,指的是城镇单位平均工资水平,而且是经过处理的统计数据。从数据表面来看,工资水平确实是不断上涨的,但上涨的成果并未惠及所有阶层。在现实生活中,草根阶层特别是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其工资收入极其低下。这种状况很有可能将产业结构的变动、升级带入一个博弈困境,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工资水平,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打破纳什均衡,在经济的繁荣中走向真正的共同富裕。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当工资水平作为成本进入产业中时,这个成本将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以工业内部各产业(如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后,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这一现实已经遭遇严重的挑战。不少传统产业,如有色加工业、轻工业的产品因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而逐渐丧失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抓住工资上涨这一现实压力,并将其转化为产业结构变动的动力,才能继续保持不断发展的势头,将经济进一步推向前进。也就是说,东部沿海地区应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及优势明显的第三产业,在工资水平的增涨中实现产业结构的变动、升级。
参考文献
[1]张红奎.关于中国劳动力工资、产业结构和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6(10).
[2]杨宜勇,张英.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06(22).
[3]胡放之.中国经济起飞阶段的工资水平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胡放之.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中工资水平与劳动力配置刍议[J].市场论坛,2005(8).
[5]陈立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J].前沿,2007(2).
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削弱大别山地区基本型乡镇卫生院———胜利镇卫生院在2009年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5人,其中113人都致力于医疗服务的开展,医院的医疗设备如200~500mA医用X线诊断机、心电图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购置齐全,医护人员对待病人有责任心、有耐心,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体现乡镇卫生院在医疗服务的提供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卫生院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用于医疗服务的提供,而忽略了其公共卫生职能,造成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情况一直不容乐观。由于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和医疗技术的限制,以及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变,形成了农村居民“小病就近,大病进城”的现象[3~4],导致乡镇卫生院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为了换取生存空间,乡镇卫生院逐渐朝向单一服务模式发展,即只重视医疗,而忽略了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提供。其次,由于农村地区卫生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导致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也不能有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不齐全胜利镇卫生院在2009年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中小学生保健、精神病患者管理和传染病控制等7个项目。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基本公共卫生主要涵盖了11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5]。由此可见,胜利镇卫生院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离国家规定标准尚有一定差距。2008年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结构在过去的10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6]。随着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规范逐年在完善,但是实际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广泛开展的公共卫生项目仅局限于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7],慢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居民健康档案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是空白水平,个别村卫生室为了达到考核指标,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建立了健康档案,却并没有对其实施动态管理,导致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流于形式。
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未形成很好的协作关系胜利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由于乡镇卫生院体制及运行机制的限制,目前仍处于“松散式”的县乡村一体化模式。“松散式”的县乡村一体化模式仅从规划布局和业务统一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的“三制”、“四有”、“五统一”管理,但涉及乡村两级管理实质性的人员、财务和药品等仅流于形式。乡镇卫生院是直接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基层卫生机构,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由于缺乏县、乡、村公共卫生职能协作发挥的机制,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与县医院和村卫生室关系松散,这对于农村地区卫生事业的开展有很大的限制。卫生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胜利镇卫生院在2009年的总人数为141人,预防保健人员有2人,占1.4%,这意味着全镇每千人口平均只能分配0.03名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不能保证乡镇卫生院应有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人才因素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卫生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工作人员,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队伍不仅存在像胜利镇那样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还存在学历层次偏低、专业化水平较低、技术素质差、业务知识欠缺等问题[8],难以保障正在逐步扩展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全面开展。由于“重医轻防”思想的存在,乡镇卫生院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往往是医疗部门的分流人员,或者是转业、复原军人等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且预防保健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较低[9]。
乡镇卫生院可以通过定期下乡开展健康宣传、免费医疗服务等途径,在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的同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增加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缓解自身所处的尴尬局面;同时,为保证乡镇卫生院能充分发挥其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有必要将乡镇卫生院的防保工作和医疗业务分离开来,在卫生院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部门负责防保工作,各项公共卫生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并建立健全各项考评管理制度。农村地区的卫生事业需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相互协作,才能使所开展的卫生项目充分落实。建立乡、村合作机制,乡镇卫生院提供乡级卫生服务,并对村卫生室进行培训和指导;村卫生室提供村级卫生服务,并配合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服务,这对加快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效的卫生管理对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上,乡镇卫生院可尝试成立公共卫生管理站[10],对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进行组织、策划、监督、改进等一系列的辅助工作,各项基本卫生信息的统计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保证信息的采集工作能持续 、有效地开展。
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应全面开展到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率逐渐增加,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生活和环境条件都受限制的广大农村地区。因此,乡镇卫生院不应仅停留在预防保健、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传统的项目上,应逐步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健康管理、重点疾病管理等更高层次的项目服务,并落到实处,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逐步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新医改要求将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5项重点改革之一着力推进,因此,乡镇卫生院应按国家规定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强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均等化步伐。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卫生事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建设是根本性问题,它起着决定性作用。乡镇卫生院应重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培训、脱产进修学习、继续教育等手段,逐步提高卫生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与医学院校等合作,采取“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招聘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卫生服务工作,增加年轻公共卫生人员的比例[11]。研究表明,对于公共卫生人员的配置,年长人员的公共卫生绩差发生为年轻者的2.53倍,说明公共卫生人员的队伍越年轻绩效成绩越好[12]。由于公共卫生工作受到的重视与关注比基本医疗工作要晚得多,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改变,年轻人可能对公共卫生事业更容易接受。所以,在公共卫生人员的配备上,可根据乡镇卫生院实际情况,尽量增加年轻人员的比例,他们对这种事务性管理工作的主动积极性更高,且更具有创新管理思维,更易在公共卫生工作固有的模式中有所突破。
【关键词】 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现状;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74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02-02
公共卫生管理是通过管理单位组织人民群众共同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身体健康,防止社会矛盾的产生。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由于医疗限制、人民群众知识缺乏等影响,而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因此,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目前是公共卫生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1]。本文通过对某地区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现状进行回顾分析,提出相关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对象
本文通过对某地区6个乡镇公共卫生情况进行调研。近5年来,该地区6个乡镇人均寿命为(76.4±3.54)岁;2012年全年共有1078例感染布鲁氏菌病、百日咳、肺结核、丝虫病、猩红热、淋病等传染病,发病率为0.43%;2012年全年监测由于慢性病而发生死亡的占总死亡的83.98%。
2 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现状
根据调研发现,导致该地区农村如此高传染病发生率及因慢性病而死亡的发生率如此高的因素主要跟目前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现状有着密切联系。
2.1 医疗力量不足 目前,该地区共6个乡镇卫生院中,365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其中185名护士,120名医生,其他人员60名;85名卫生技术人员为中级职称,145名卫生技术人员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人员严重缺乏,对医疗质量的提高有着严重影响。同时,农村卫生网络不健全,重医轻预,对于多发的儿童手足病、蝉虫、艾滋病等重大灾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建立相关预防机制,宣传力度不够。并且,目前,大部分农村没有办法维持村卫生室的建设和运行[2],而以承包的方式给农村医生或卫生员,但其又没有办法增添医疗设备,导致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或不能满足患者治疗需要而越来越少的患者去村卫生室,公共卫生资源闲置。
2.2 公共卫生管理缺乏规范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普遍存在一个混乱无序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3方面:①农村普遍存在一个乱收费、高收费现象,农民难以承受高额的医药费用,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目前的一个突出现象;②庸医劣药现象泛滥是目前农村的又一现象,在农村兜售假药、无证行医诈骗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对农民的用药安全和医疗安全造成严重威胁;③少数医务工作者治疗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和服务观念低下。
2.3 农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低下 农村交通和通讯设备落后,信息渠道狭窄,一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向相关部门及时作出报告,不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事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如2002年非典型性肺炎(SARS)、2009年甲型H1N1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爆发时,我国大部分农村无法有效的、及时的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经费短缺,消毒工作不到位,救治设备尤其是医护人员不足[3]。
3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对策
3.1 政府施政目标与政策适当调整 经济增长优先是目前中国经济政策的主导方向,由此而导致社会保障、公共健康、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等问题被相对忽视。就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这一现状,应当将经济增长优先的目标转变到更广泛的社会法制目标[4]。相对的,在对政府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核时也需要逐渐从经济增长率等转变到对民生问题的真正关心上来。希望政府将向公众提供积极、有效的卫生服务作为自身基本职责来认真对待,在关心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体系,以社会为基础、健康为主导、人为本[5]。
3.2 加强法制建设和管理体系 进一步公共卫生法的建设,保证在进行公共卫生管理时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乱收费、高收费、庸医劣药现象必须给予严惩,从而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6]。各乡镇建立专职管理人员,各村设立兼职管理人员,从而做到逐级负责、垂直管理,细化管理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体系。
3.3 加强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政府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让人民群众无重大疾病均能够在本地就医,同时努力使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鼓励农村医务人员参加职业技能考核,参加各种培训,提升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及服务意识,吸收高素质、高技术医务人员到农村工作服务[7]。
3.4 加大农民教育力度 运用一切公共传媒,如发传单、小册、开讲堂、广播、网络、医务工作者教导等方式,广泛而深入的给予农民卫生健康教育,从而使他们能够掌握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思想,破除迷信,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3.5 建立健全农村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处理预案 各乡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加强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建设,加大管理工作,在出现突发性事件时,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能够及时上报[8]。
总之,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是促进居民健康,有效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应当首先重视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加强管理工作的开展,整体改善农村环境,为农民的生活提供可靠的卫生保障,促进农民身体健康、农村经济的振兴、社会的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新形势下农村卫生管理的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30(10):684-685.
[2] 范方仕,吴晓华,文莉莉,等.成都市某区农村居民患病及卫生服务利用现况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7):547-549.
[3] 刘海娟,张盼,赵雅宁,等.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9):715-717.
[4] 赵文静,王凯,尹爱田,等.基于WHO慢病创新服务体系的我国农村慢病控制障碍性因素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8):634-636.
[5] 史亚军.农村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J].江苏预防医学,2011,1(22):59-61.
[6] 马科祥.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