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村青年学习调查报告

时间:2022-12-12 01:59:08

导语:在农村青年学习调查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村青年学习调查报告

第1篇

一、活动主题:

宣传荣辱共建和谐崇尚科学重视实践

深入企业了解社会体会亲情完善自我

二、主要内容:

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我系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我系学生在家乡就近就便参加分组进行以下社会实践活动:,

(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全国各地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加强聊学院与地方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开展聊学院寒假大学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实践活动,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并结合此次调研成果开展关于乡情调查的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表彰。

(二)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我系学生可利用返乡机会,自主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三)广泛开展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活动。我系(青年学生应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勇敢面对挑战,把服务地方作为每一位学子的义务和责任,充分发挥我系专业学科和创新人才优势,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掀起青年学生广泛开展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热潮。要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奋斗目标,立足山东,辐射全国,积极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言献策,要深入调查研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开展广泛深入我为家乡献力量的社会调查、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表彰。

(四)以感恩伴我成长,孝心回馈父母为主题的体会亲情实践活动和真情送万家志愿服务活动。全系学生要合理安排寒期生活,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开展家庭亲情教育、礼仪教育活动,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父母减一分辛劳,添一分惬意,送一分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的家庭成员。也可深入开展真情济困进万家活动。每位经法系学生在春节期间自行组队集中开展真情济困进万家活动,为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年,特别是下岗失业青年、贫困学生、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等有特殊困难的青年群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办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办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送到他们的心坎上,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要从困难群众的实际出发,积极深入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真情送万家志愿服务活动。

三、活动方式

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采取点面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就近就便。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我系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地开展活动。

您可以访问第一()查看更多与本文《年学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相关的文章

2、重点组队。结合实际情况组队,在各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我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修养优势,深入基层形成示范带头作用。

四、实施步骤

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和动员阶段。

年1月中旬至年1月下旬,我系从整体上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布置和安排,积极动员广大学生投身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对我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意义的宣传教育。

2、具体实施阶段。

年2月上旬至2月下旬,各社会实践个人、团(队)要按照我系的要求,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务实创新,出成果出效益,同时加强实践活动的新闻报道,提高社会效应。

3、总结表彰阶段。

年3月初,我系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于下学期开学后3月10日前将调查报告和实践个人、团(队)总结材料报系团总支,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团(队)、优秀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

五(、相关要求

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系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抓紧抓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我系团总支、学生会的领导下,切实把今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计划、有动员、有指导,有考评。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保证活动轰轰烈烈、扎扎实实。

(三)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我系各地区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组织动员学生参与活动。

第2篇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进程中,向全民普及安全常识及健康保健常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在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抗击各种灾难,让全民更深刻了解急救护理措施,我们以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民成长和帮助基层群众建设新家园,开创新生活为主攻方向,激发青年学生服务奉献的热情,广泛开展灾后重建服务,教育帮扶,医疗服务,科技支农,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基层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得出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明确坚定的政治方向,真正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

医疗建设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方面,应该得到社会和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而作为21世纪新青年的我们,应该为新农村建设挥洒青春的汗水!

针对我省部分农村存在的医疗条件及相关卫生知识匮乏的现状,我们**志愿服务团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联系了**省**市**县**镇作为实践基地,并深入其中,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及相关知识宣传活动.

二,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响应院团委关于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号召,护理学院团总支,学生分会以“展示新形象爱心送健康”为主题,引导和激励护理学院学生认真贯彻“三下乡”活动精神,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展示新形象爱心送健康”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基本国情,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在夺取全面积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念信念.

三,活动时间:

2010年7月12日-14日

四,活动地点:

**省**市**县**镇

五,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安排同学自己申报“三下乡”实践地点,并结合暑期“三下乡”的具体要求和联系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

2,与实践地点相关人员及时沟通,商榷下乡活动的具体细节.

3,从**志愿服务团中选拔“三下乡”同学,召开动员大会,并进行相关培训.

4,在校内,以海报和宣传板形式对本次“三下乡”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

(二)实践过程:

1,7月12日,开展义诊工作.

与**市**县**镇中心卫生院联合设立义诊点,并及时将消息告知社区居民.然后,开展义诊工作.主要是向村民提供体检服务等.

2,7月13日,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工作.

在社区的显要位置张贴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海报.设立咨询台,向社区居民宣传这项有益的医疗制度,并积极解答社区居民们的疑惑.

3,7月14日,宣传急救护理常识,并进行走访调查.

设立宣传点,宣传急救护理常识,宣讲疾病预防,介绍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社区居民了解到防病治病医疗知识,并学会将这些知识应用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最后教授简单的急救护理操作.并组织人员,每四人一组,到社区进行走访和调查.

(三)总结反馈:

及时总结,整理成文字及相关图片材料.将活动心得及活动效果及时反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为该村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以达到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要求.

六,总结阶段:

对活动流程进行梳理,认真整理活动照片和相关材料,做好全面宣传和深度报道工作,不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此外,还要注重总结教训,以便为下一次更好的开展相关活动积累经验.

通过召开“实践归来话成就”座谈会,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会,“优秀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选”等活动,对优秀团队及个人进行表彰.与此同时,组织队员交流体会,讨论活动得失,进一步强化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一定要有重点地向团委汇报活动整体开展情况.活动结束之余,定期组织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进行交流,加强团队向心力.

七,媒体宣传:

活动过程中积极与新闻媒体联系,通过报纸,网络新闻报道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活动影响力.

八,经费预算:

九,人员分工:

十,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重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生活,进行详细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首先,从活动本身的意义出发,“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一个公益性的志愿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及影响力,可以加强社会对广大志愿者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其次团队的成员,是从广大优秀报名者中精挑细选的,实践队伍具有充分的战斗力,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对策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营,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均十分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然而,在如火如荼活动开展的背后,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急需解决。

一、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结合不够紧密。

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致使一些偏离本专业的工作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受条件所限,大学生总是干一些支教、文艺演出、体力劳动等简单工作,在总结成果时仅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对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帮助不大,相比课堂教学效果的收获不多。

2.广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认识不够。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主要实践环节之一,各高校都规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调查、义务劳动、科技服务、知识咨询、文化辅导和勤工助学等形式。有的高校还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给予相应的学分,未取得规定学分者必须重修,否则不能毕业,只能做结业处理。这充分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然而,重视不等于就提高了大学生的认识。这一点可以从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看出来。在学生所写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有的写自己在假期留校搞自学的经过,有的写如何准备英语或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补考复习,有的写听一次演讲而大发感慨或看了几篇文章就边抄边议,等等。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大学生写出了符合要求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3.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

许多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主要安排的是实地考察、参观,而没有让学生真正地体验生活。目前,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占多数,家教、勤工助学等形式次之,与所学专业知识相联系的科技服务和知识咨询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少。高校有目的地组织少数大学生进行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一种示范行为。社会实践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关键是要为大多数非组织性的大学生个体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或创造机会。

4.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经受实际锻炼,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发挥自己的特长,增长才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少数大学生到工厂、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只是走过场。由于大多数高校没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学生们需花大量精力四处奔波寻找社会实践场所,有的只好到父母所在单位混时间,开一张假证明以应付学校的检查。

5.部分实践活动成了骚扰地方的代名词。

高校往往单纯考虑学校的经费问题,而忽视了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同时还应努力帮助地方或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地方或单位只有付出,没有回报,长期以往,会影响地方或单位的积极性。家长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不务正业、游山玩水,采取经济上不予支持的态度。一些地方或单位往往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负担,而看不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因而不能主动、积极地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1.明确社会实践目的,广泛开展专业实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首先在社会实践的内容上,要尽量能够体现专业特色。比如法学专业在普法宣传上要发挥自身专业作用,编制普法材料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讲,并能够开展义务咨询;计算机、电子等理工科专业要在科技服务上多下功夫,深入厂矿、企业、农村开展“科技下乡”;管理类、经济类专业要多来到企业参观或在贸易公司与企业领导进行交流,获得前沿信息和技术;文学专业要结合时政,深入基层进行政策的宣讲等。当然,这并非是说所有的团队只能有一个专业的同学,许多团队,尤其是低年级的团队由许多专业的同学组成,但最好能在这个团队活动时确定一个方向和重点,是以“科技服务”为主,还是“企业参观”为重,否则就会造成在活动时的“非合力”,削弱整支队伍的战斗力。

2.确保长效机制,建立大学生专业实习基地。

高校要按照“办实事,求实效”的要求,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双向受益”的原则,主动与地方联系,进一步拓展社会实践基地的数量和覆盖面。在拓展量的同时更要注重质的提升。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准企业结合点,整合广泛的社会资源。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高校要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主动与知名企业长期开展实践合作。这些企业可以在向学生实践提供实践场所和有关帮助的过程中,提高企业的信誉,并通过学生为其提供相关技术和营销等方面的服务。而对于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既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又增加了自己的经历,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以后走上社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提供一种既能顺利完成学业,又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较好的形式,并已被实践证明。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安排实习和毕业实践,并指派素质高有丰富生产经验、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实习和毕业实践,并辅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学业和实习两不误,缩短毕业生上岗之后的实习期。

3.学校要有一套明确评价体系。

首先要抓好组织领导。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育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并使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习锻炼等各个环节都要有所体现。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统筹规划,使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助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积极引导,科学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掌握正确的方法;为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抓好舆论导向。通过对活动典型和活动开展情况的报道,形成引导和推动活动发展的舆论氛围。

建立宣传报道信息员制度,在第一时间将点上活动情况反馈给学院、学校及当地的各新闻媒体,为宣传报道源源不断地提供内容丰富的活动信息;对于重点小分队开展的重点活动,宣传报道组派专人负责,做到专题追踪、深度报道。真正做到对内营造氛围,对外展示形象。

抓好考核评价。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要求、实施、保障、评估等方面的制度。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就业推荐的必备条件;积极推动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计算教师工作量,并作为教师职务(称)晋升、年终考核的重要条件;同时加强对学院的考核力度,把社会实践开展情况作为学院学生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4.以专业实习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推行“就业”实践,拓展学生创业就业渠道。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围绕着合格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大学生将来毕业就业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在加强组队的针对性和特色性的同时,推行“试就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举措,让面临毕业的学生利用假期到有关用人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用人单位考察,在学生毕业时,用人单位择优录用,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缩短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期。

第4篇

  

第一部分:现状特点

珠江镇五里村是一个当代农村的典型。在五里村调查三天,我们从五里村的发展现状看到了我国当代农村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当代农村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生产结构有所调整。几十年来,农村的生产结构发生过多次变化。目前,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我们调查采访的农户中,大部分农民种植蔬菜等粮食的目的是自己食用,且规模不大。而像柿子、玉米等非主食类作物的比例较多。另外,枣子等干果的种植也有一定的发展。

二、生产方式发生不同程度变革。目前农村的生产种植方式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这种变革的程度主要有生产的规模决定。既有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大棚种植,也有规模不等的私人种植。我们采访的农户由于种植规模有限,所以没有过多地使用现代化耕作设备;但是我们了解到,在大型的农场中,大型机械的运用还是非常广泛的。

三、农民素质普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显著发展。农民是农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五里村的马飞是一位有名的枣子大王。他培育的超级大枣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一切都是凭借对科学知识的钻研精神,加上踏实的作风。他们都是当代先进农民的代表,他们是我国农业向科技化、专业化发展的干将。而普通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则是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表现。在短短三天中,我们接触到许多当地农民。他们和我们交谈时,对一些现状的分析都比较客观和透彻,阐述了他们对于我国基层农村政策的看法和意见。他们的观点充实了我们的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有了显著的发展。我们实践基地所在的行知小学就是当地的著名的农民子弟小学,招收附近六个村子的农民孩子。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设备先进、师资力量优良的学校。许多农民孩子不但圆了读书梦,还享受到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和教育资源。

四、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及收入结构的变革。目前农村农业人员的收入已不仅局限于农业生产。许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等方式来增加收入。同时,由于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出力。这样,丰富了农民的收入结构,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农村劳动力也加快了城市的建设。以农户李伯伯家为例,他的儿女均在县城打工,他自己在农闲时也偶尔外出做活。这样,他们的收入就大大增加,并且,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也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农民收入结构的变革也使他们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我们采访的若干农户中,电话、电视的拥有率高达九成;有四成的农户家中有摩托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电扇、洗衣机等电器已比较普及,我们还能看到农民从腰间取下手机发短信。这一切,电子商务资料库’"//85*2*9&:9+"说明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

五、先进的大型种植基地逐步兴起。在五里村,我们参观了浦禾园果树基地和艺莲苑水生花卉基地。这两个基地都是国家级的重点基地,许多先进的品种、技术在这里进行试验,然后推广到普通农业生产中。先进种植基地的发展带动了周边相关农业的发展,同时形成连锁反应,提供了旅游、教育等一系列资源,无形中又增加了农村其他产业的产值。这也是我国农业向专业化、大型化发展的表现。

第二部分:存在的问题

农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由于调查程度有限,仅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保障农民权益是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然而事实上,侵犯农民权益的事件太多。仅在五里村,农民普遍反映他们的权益受损。当地工厂建设宿舍,征用农民土地,补偿十分不合理,甚至使一些农民觉得生活无依靠。而工厂在申报征用时,竟称农民的良田为荒地!这一现象引起当地许多农民的不满。而对于这种现状,农民大多抱悲观绝望态度,没有想到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无形中助长了此类现象的发生。

农民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一定数量存在的行政问题为农民威权设置了障碍。这是短期无法解决的。正如一位农民说的,中央、省、市的政策是好的,但在村、县落实时,有时发生了差错。所以,农村问题更多的是基层工作的开展和改进,这也正是三农问题的难点和重点。中国的农村人口太多,范围太广,仅五里村就发生这些问题,放眼全国,农民维权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农村城市化问题。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民对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势必使农村逐步过渡到城市。目前看来,这种过程似乎还不是很明显,但在农村中已可以看到许多城市化的现象。仅从环境角度看,农村中也有了高耸的烟囱。虽然现在环境问题还不明显,没有影响到农村的发展,但是从长远角度,农村环境的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如何从开始做起,发展农村环保经济,避免重走城市污染的老路子,是不久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 1

三、农村医疗、保险问题。经过近年来的努力,许多地方已开展农村医疗保险。五里村的农民一年只需交纳24元,在乡村医院看病便可以报销10%的费用。这无疑是一个好政策。但是农民反映药价太高,许多农民生病基本上是用土办法凑合或硬熬。药价高是普遍现象,但是能否正对农民实际,采取不同的措施,让农民的基本医疗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是我们还需努力改进的。

 

第5篇

在XX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413万,XX年年到500万,比往年增加了87万人,增长率为21.1%,加上往年待就业毕业生人数,XX年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600万人。据了解XX年年大学生就业缺口是xxxx年以来最大的,可见当今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单靠人力市场上的供需关系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是要开辟一条有效、创新和适合当代青年发展自身潜能的新道路!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时下各地方政府机关积极开展的方针政策,而且成效比较好,还适合当代青年的发展意向。有见及此,中山市团市委正创立一个“中山市青年创业基金”,来推动本土青年的自主创业,更好的解决中山市内青年就业的问题也是大势所趋。为了使这个项目更好的开展,中山市大专院校社会实践指导中心进行了一个“中山市大中院校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的校园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共发问卷有2669份,有效问卷有2134份,有效调查率为80.0%。其中大一1124份,大二666份,大三294份,大四41份。在调查中,男生1231人,女生1044人。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对创业的了解、创业所需要的各方面因数、期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内容。

中山市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情况:

根据本次的调查显示:中山市目前已经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只有4.4%,而创业成功就少之又少了,只有1.1%。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创业之艰难,同时大学生也迫切需要外界给予创业上的支持和帮助。

早在xxxx年,团中央就启动了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并于XX年设立了中国青年创业基金。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以及我省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相继开展青年创业行动,通过设立青年创业基金、举办青年创业大赛等,推动了一大批青年创业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

而目前中山市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xxxx年xx月xx日中山市正式创立了“中山青年创业基金”,该基金是中山市首个青年创业基金,该基金将为有创业计划但缺乏资金的青年创业者提供贴息贷款,并且可以免除前两年的贷款利息,到两年期满后再全部偿还。此次中山设立的青年创业基金明确规定,将中山市高校大学生和35岁以下中山户籍青年,作为创业基金的扶持对象。而在XX年xx月xx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就创立了“中山创业联盟”,这是一个汇集了校内有志创业青年聚集而成的以研究创业理论、指导创业实践、探索创业道路为方向的大学生创业组织。该联盟的宗旨是:同心共创业,携手创未来!帮助大学生就业,帮助大学生创业!

一、实际情况

现在很多大中院校的学生都对自主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觉得自主创业是一个很好体现个人才能的平台,还对自主创业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很多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开创一个事业或者一所企业,而并不了解创业除了建立企业,还要懂得怎样去运行和管理这个企业,这样才是真正了解创业是怎样一回事,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没有创业是怎样一回事。如以下图表所示:

1、你对创业概念的理解为:

创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没有好的准备,就算能够创建了一个企业,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有计划的创业才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现在社会上或者高校里都开始举办职业规划大赛或者创业计划大赛,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就业或者创业有个提前的认知与了解。但是很多同学都没有参加过校内或者社会上的创业计划大赛,而且觉得这种比赛只是比赛而已,并没有真正能够帮助个人自主创业提供一些经验,所以并没有抓紧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只有一部分同学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良好预见性,并积极的参与其中,来提高自己对就业以及创业的新认知。如以下图表所示:

2、你写过创业(商业)计划书吗?

3、你参加过创业计划大赛吗?

4、你认为创业计划大赛对大学生创业有多大帮助?

正是因为对创业缺乏了解,很多学生都是对创业抱着一个空想的态度,毕竟自己认识不多,而且创业的难度较大,因而大多数人都是想想而已或者不去想这样的问题。只有一些对自主创业有着深厚兴趣,并做出真正行动的学生开始了创业或者管理着自己事业。在生活中,金钱不能缺,为了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安定或者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富翁,很多人都是很努力的赚钱。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可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之外,还可以累积工作经验,发掘自己的才能,使自己以后能够更好的发展,这些同学们都能够体会得到。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因而创业的观念也会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大多数的人都是由于家里的亲人或者朋友在做生意,耳濡目染地也会受到他们的对拥有自己的事业有着美好的憧憬,还有传媒对事业有成的人士的报道和探讨,使很多人对这些成功人士产生一种崇拜,例如比尔盖茨是很多年轻人的偶像,想自己也成为这样一个有自己的事业王国和社会地位的人,因此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以下图表所示:

5、你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吗?

6、你进行创业的目的是什么?

7、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是来源于

有创业意向的人都会先去了解一些创业的条件,才去开始创业之路。看创业的书籍、到企业实习和寻求创业家的帮忙是很多人为自己创业而做的先前准备,而且这些也是很多人认为最为可行和最快的了解创业是怎样一回事,所以在校期间就很少人去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可见创业计划大赛在学生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在创业之前,有很多因数需要考虑,例如自己的资金来源,工作经验以及社会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很多有意创业的人所烦恼的,不过现在的家庭都比较赞同创业的,这也是现代思想观念的改变,给创业者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不过在校学生实际上都是比较看重继续升学或者就业情况,除非自己真的有条件,才去考虑毕业后去创业的,这样也是正常的。如以下图表所示:

8、你在创业之前,您会做哪些准备?

9、你认为本(专)科生创业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10、您毕业后的计划是什么?

在学校里学的,自己也想学有所用,不过现实中,并不是很多机会可以在自己的事业里可以用得上,所以大多数同学都觉得所学专业对创业关系不是太大,更多的是向着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去创业,或者是一些启动比较容易、热门的方向发展,而发展与专业相关的领域的人比较少。在创业方式上,比较多人倾向合伙或者个人创业,而家庭创业相对较小,不过这些创业方式也是因人而议,也没有哪个特定的方式比较有优势。在选择地方来创业,都会倾向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这里商机与机会都比较多,而想去西部地区的就少很多。如果在中山本地居住的学生,也是比较多人在这里创业,毕竟对这里的环境熟悉,在选择创业方向和社会人脉都有比较大的优势,一些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学都很少愿意回家发展。确定好创业的方向,就要想想自己要投入的资金了,对此比较多的学生觉得幅度在10-50万的启动资金比较合理,不过启动资金比较充裕的话更有利于创业的启动。

调查报告范文(二)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名,其中广州大学名,中山大学1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名,大三学生15名。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份,收回有效问卷5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

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

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第6篇

(一)大学生年消费额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及相关监测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1]:大学生每学期的人均消费支出高达4819元,意味着大学生人均消费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8472.2元)。如此高的消费水平,对应的却是一个基本上纯消费的群体。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05年9月至10月中旬的一份调查显示:京津冀地区大学生中消费全部来源于父母的占44.25%,不同程度得到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帮助的占21.14%,消费全部靠自己勤工助学的仅占0.44%。此外,大学生的消费视野也日益多元化,选择商品的覆盖面越来越广,除了必要的学习消费以外,也有其他消费项目。

(二)大学生的消费期望高

一项通过对某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的问卷调查[2]表明,在接受调查的900多名学生中,有41.9%的男生和43.9%的女生,认为每月生活费不够花销,与自己的期望有差距。对现在的生活状况不太满意的,有49.8%的农村学生,47.2%的城市学生。无论城乡,他们所期望的生活费在500~600元,甚至部分大学生期望可获得600元以上的生活费以应付日常开支。

(三)大学生的以“考证”“考研”为代表的学习消费花费不菲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考证热”。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平均有4~5个证书,最常见的有,英语四级、六级证书,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汽车驾驶执照,还有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上岗证书,名目繁多。另外,考研也是解决就业的缓兵之计,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自然不少。如果是反复考几次的汇总费用就更多了。

(四)大学生进行非学习消费时喜好追逐流行,其中也存在着盲目追求“标新立异”的不成熟的消费方式

大学生属于青年消费群体。在学习之余,从穿衣打扮到娱乐休闲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时时紧跟潮流的步伐。例如,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周末选择唱歌、跳舞,节日选择出门旅游,还有“人情消费”。但是,在追逐流行中,如果存在着一味地追求个性的展现,过分张扬地追求标新立异的消费行为,那就是白白浪费金钱的不成熟的消费观念,导致的恶果就是不顾实际经济能力的“高消费”。

二、分析大学生“高消费”的原因

(一)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缺乏理财知识

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05年9月至10月中旬的一份调查中显示:京津冀地区大学生除了平均513元的月基本消费(伙食费及生活必需品)和学习相关费用以外,还包括如手机、电脑、MP3、数码相机等一些电子产品的消费。其中,大学生交友应酬、手机费用、恋爱费用这三项的花费超过200元,在恋爱费用一项花费在500元以上的占到了1.5%。这些仅仅是平均数字,一部分学生的娱乐消费没有包括在内。与大学生此类纯消费的群体不相对应的是其对理财知识非常陌生。在这份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都承认,一学期结束时,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即使略有剩余,也是想着如何花完剩余的钱,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二)大学生受到“雅皮士”生活方式的影响,提前在校园里过上“伪白领”生活

雅皮士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在美国社会中的一种新的青年文化现象。雅皮士(Yuppics),是英文“YoungUrbanProfessionals”的缩写。意思是“年轻的住在城市的专业人员”,也有人将其定义为“向上层社会流动的青年人”,是当时美国青年人心中的奋斗目标。我国学者温洋总结雅皮士生活方式的特点有:第一,追求物质享受;第二,投入地工作。进入本世纪后,我国的GDP保持在8%~10%的增长率,人民安居乐业,一部分人、一部分家庭已经先富起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那批受过高等教育,以IT业中佼佼者为代表的“知识新贵”凭着“知识致富”而晋身中产或富豪阶层,似乎也享受着昔日美国“雅皮士”的优越生活。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强烈的“榜样效应”给青年学生以极大的鼓舞。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凡事有利必有弊。“雅皮士”拼命地工作铸就了自身的成功,其推崇的以“享受生活”为中心,以“追求前卫和新潮”为特征的“高消费”在大学生中迅速地找到了有力的响应者。

(三)在校大学生为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预期消费”也是“高消费”的组成部分

高校的连年扩招,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择业难”是不争的事实。在校大学生“考证”或是“考研”的消费,是面对现实的表现,是自己解决出路的手段,也是为将来获得立足之地的投资。这有利于扩充知识量,提高实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值得鼓励。反之,也出现部分不理智的学生不分析个人特点就盲目投入,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时间金钱分配不合理,最终得不偿失,甚至是一无所获。

(四)企业广告中“奢华”主题的宣传助长大学生追求享受的“高消费”现象

丹尼尔·米勒认为:“广告对于社会期待,对于总的生活方式的概念的形成具有积累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大学生获取消费信息的渠道是大众传媒。由企业精心设计的商业广告中,为了有效地彰显商品的价值和品质,营销人员极尽全力地渲染使用该商品后的幸福感。这种宣传日积月累,会让人们的消费意识、物质欲望都产生质的变化。大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广告中不良主题的侵入免疫力差,容易为“高消费”找到貌似合理的借口。

三、企业引导学生抵制“高消费”的营销对策

(一)企业应在校园内外引领积极向上的消费潮流

1900年,先哲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有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加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企业在开发大学生市场时,除了讲求经济利益,一定要负责任地兼顾社会效益。目前,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很明显,承担祖国明日建设重任的大学生在校园阶段就出现“高消费”是非常不利于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的。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企业在此时就应该明确响应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进而在营销中教育学生明辨是非,识别“高消费”的弊端,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主动引领健康向上的“以节约为美”的消费潮流。

(二)产品开发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采用“戒奢崇俭”的文化营销

中国素有倡导节俭的传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指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墨子·体过》中也说:“俭节则昌,佚则亡。”时至今日,国家又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不管是古训,还是今日的政策,都教导人们在节俭与奢侈问题上要明辨美丑、善恶与是非,张扬节俭的良好社会风尚是必要的。大学生“高消费”是不合时宜的。面对大学生这个细分市场,企业宜采用差异营销策略,注意要融入“戒奢崇俭”的文化元素,充分考虑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重视商品的文化意义。因此,企业要充分挖掘产品的文化含量,善于将商业行为与文化结缘,这样的产品易获得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符合其“文化人”的身份。

(三)制定商品价格必须考虑到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能助长“高消费”

大学生基本上是全职学生,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家庭。经济来源的依赖性使得部分大学生在追求“高消费”时受到限制。因此,制定符合大学生经济承受力的价格是企业营销成功的必要条件,一般而言,定价中低、薄利多销是企业价格策略的核心。

(四)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发展直销等新兴的销售方式

目前我国的网络用户高达1亿人,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加,大学生在其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企业在利用传统渠道的同时,应该关注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加大在门户网站和各种虚拟社区中的宣传力度,有的放矢地开展网上购物,一方面利于企业节约渠道成本,使商品售价降低;另一方面也迎合大学生追求新潮事物的消费心理。

(五)促销策略中多使用公益性质的宣传方式,在大学生中树立美好形象

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对商业味太浓的促销活动普遍有抵触心理。企业应尽量减少或弃用单纯促销产品的陈旧模式,加大公益性质的促销方式的使用频率。例如,名人公益广告就是社会效果不错的促销方式。名人公益广告是利用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对社会公众有较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来传播公益理念。传播学奠基人之一霍夫兰的“态度改变模式”观点认为,传达者是否被人喜爱,对接受者是否改变态度起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利用名人传播抵制“高消费”,倡导理性消费的公益理念,一定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再辅以其他促销方式,增加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明白理性消费的必要性和做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7篇

【关键词】 思想现状 “留守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2011年据全国妇联调查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由于各地的统计口径不一样,‘留守儿童’的实际人数可能超过官方公布的数据。由于留守的少年儿童在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所在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中缺乏引导和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留守儿童已经长大,其中一部分走进了高校校园,理想信念弱化、缺乏社会责任感、思想情绪不稳定、对前途迷茫、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的思想状况成为这些大学生的常见问题,针对这种新的形势,高校在引导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切实有针对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开展丰富、优秀的校园文化,对“留守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增强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引领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新形势下大学生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

(一)理想信仰缺失

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仰?究竟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正确的、科学的?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 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理想和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可塑期和确立期,这期间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在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一种对一切都“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精神疲软现象。这些大学生在大学生生活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一切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同学、集体、社会在他们眼里都无足轻重,缺乏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牺牲的精神;只看到社会和他人的灰暗面,终日沉溺于对社会、对周围一切的不满情绪中,忽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小说中,有的学生则以“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爱情来消磨时光,并从中寻求慰藉。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认识,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二)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主下从以下八个标准给予考虑:一是智力正常;二是情绪健康;三是意志健全;四是人格完整;五是自我评价正确;六是人际关系和谐;七是社会适应正常;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留守大学生”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与父母在情感上缺乏关爱,缺少勾通,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障碍。这类大学生在性格上往往表现为内向孤僻、冷漠自私、敏感多疑、不合群且自我服务能力差。他们中很多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有的则脾气暴躁、冲动易怒、逆反情绪严重,不听任何教导;有的则有焦虑心理、抑郁症状。在人际交往中,这些大学生常常表现出过度自卑或自负,不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在与他人交往缺乏主动性,人际关系往往很紧张。

(三)缺乏自我管理控制

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我的管理能力与控制能力。从生理方面看,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后期,自控能力较差是属于该阶段的正常表现,加之由于以往填鸭式教育的惯性作用,使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被动式学习态度。进入大学后,失去了高考这样一道约束,很多大学生突然发现没事可做了,于是经常逃课,沉溺于网络游戏、小说、泡吧、恋爱中,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普遍偏低。

“留守大学生”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由于和隔代长辈在思想意识上存在代沟,故很少与长辈进行交流与沟通,进入大学后,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溶入校园生活,游离于校园主体生活之外,对时间分配及学业目标缺乏管理控制能力。

(四)就业观存在偏差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很多大学生对毕业后自我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往往缺乏埋头苦干的恒心,缺乏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在择业过程中并未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与以后从事的职业是否匹配,没有深入考虑所选择的单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在工作中盲目攀比薪资、工作环境,导致应届毕业生频繁跳槽;而一旦遭遇挫折,又很容易产生不安或不满的情绪,失去竞争勇气。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措施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而我们的教育工作却没有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而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素质的关键要素。

(二)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一生中最佳的学习时期,是大学生重塑自我,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个体角色转变的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应扎根于丰富的校园文化、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充分尊重大学生个性发展。 建设好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品德修养的提升,弥补第一课堂专业思想教育不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三)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重视感恩教育

学生的教育来自于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高校大学生60%以上组成为“留守大学生”或“独子大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或是父母的宠溺,他们缺乏感恩意识,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学生得到社会好心人的救助却不知回报,申办了国家助学贷款却迟迟不还等现象时有发生,高校感恩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四)早期规划,树立明确方向

帮助大学生进行早期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明确目标方向。大学四年里学生如何有效地塑造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成长、自我管理的意识是与将来工作密切相关的。大一的学生会很主动地接触这方面的信息,所以针对大一新生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针对大四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将素质教育和职业规划结合在一起,通过活动,培养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社交礼仪、敬业精神等。

总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多元化的社会,多样性的价值观体系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也呈现出更多新特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原因,针对大学生思想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做好大学生人生目标规划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颖 王浩 袁利;高校留守大学生现状的调查报告;《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05期

[2]袁小梅;留守儿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 第6期

[3]谢妮编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4]武晓婕;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对策研究;《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02期

[5]张国飞;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价值工程》2011年第3月上旬

第8篇

年7月26日----7月31日,厦门大学自动化系暑期实践小组一行7人,前往厦门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短短的6天里,我们在后埔村希望小学开展电脑培训、科技讲座、大学生活图片展、手抄报比赛、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就"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才是与人民相结合,人民所欢迎的,同时又是大学生所需要的"展开深入的调查访问。本次活动受到我系同学和希望小学所在地的村、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

1、在实践中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体会基层党员干部为实践"三个代表"作出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进一步增强了成长进步、奋发进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形成了一份详实的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调查报告(见附件);

3、利用所学知识,发挥青年学生科技文化优势,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4、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优秀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展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精神,宣传我系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和学术交流活动;

5、增强了团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策划经验;

6、以学致用,深入体会农村生活,与当地领导、老师、学生、家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二、总结:

a、策划:综合考虑交流沟通不断完善苦尽甘来

(一)、前期策划:梦想----设想----开始策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

从4月份上任开始,我系级班两委就希望把02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办好,努力为同学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并积极联系实践单位。在联系过程中,班两委不断的与辅导员、系学生会相关负责人交换意见,并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三下乡、农村支教、社会调查"方面。

6月初,结合教育部和团中央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通知,考虑到我系专业特点和其他相关条件,我们把实践单位选定在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并且和后埔村泽慧中心负责人叶进社以及希望小学叶校长取得联系。在与他们的联系中,我们了解到: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坐落在莲花镇的莲花山脚下,校舍由可口可乐厦门有限责任公司和后埔村委共同于近两年投资兴建的一所全日制小学,目前有在校学生200名左右。学校每年暑假举办"泽慧中心夏令营"。泽慧中心是由莲花镇的几名在校大学生共同创办的,学员主要是属义务服务性质,已成功举办两期。主要活动是开办各项讲座。内容有关学习、大学、人文、科技等,邀请各名校大学生与学生座谈,举办各种比赛。我们的实践构想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回应和大力支持,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二)、中期策划:确定活动细节----经费申请----不断更改完善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们按部就班开始活动策划和经费申请。考虑到我系的专业特点(计算机相关专业)、我系学生特长(对计算机有相当的了解)以及实践单位的硬件条件(拥有17台电脑,一个微机教室,学生对计算机有初步了解),我们初步把活动内容定在电脑培训、科技讲座、以访谈为主要方式的社会调查,活动对象为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在校5、6年级小学生,实践时间初定在7月初,同时面向我系00级学生开始活动的报名工作。

在准备过程中,针对希望小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活动时间和内容进行了多次更改:为配合希望小学的暑期实践安排和电脑室的使用,将时间从7月25日改到7月27日再到7月26日。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活动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充实:把原来的电脑培训压缩,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手抄报比赛、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大学生活图片展等活动内容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另外把任务分配到人,并督促参加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各自的多媒体课件。

(三)、实践:随机应变--适时总结-不断改进

7月26日中午2:20,实践小组一行7人如期成行,4:00到达目的地。我们的到来受到后埔村领导和泽慧中心的热情接待。我们向村领导通报了这几天的实践安排,并了解了后埔村的大致情况。村副书记叶志尚表示,村两委热情支持此次实践活动,并将全力配合。在与校长联系中我们发现,由于学校电脑室维护经费的欠缺,原定三天的上机课程只能压缩为两天,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安排必须再次作出更改。接下来的几天里,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我们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完善。

计划实际备注

活动时间7.25――7.297.27――7.31时间调整

7.27上午交流会(开幕式)8:00-10:00:1、了解学校的概况、讲述这五天的内容(与校长座谈);2、发给学生每人两本笔记本,一只圆珠笔和一只铅笔;3、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5个人,选出班长、小组长,负责学习和任务;4、分配任务: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写写自己每天所学到的东西和感想,最后小组合作作出一份手抄报,内容包括小组成员的五天来的感想、对未来的理想等,给手抄报起个名字;5、说明演讲比赛的事项(时间:七月三十一日上午;主题:成长的责任;人员:所有学员;最后将评出一二三等奖)。熟悉学校电脑室,准备相关软件、课件10:00-11:30见面会8:00-10:00:1、发给学生每人两本笔记本,一只圆珠笔和一只铅笔;2、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5个人,选出小组长,负责学习和任务;3、分配任务: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写写自己每天所学到的东西和感想,最后小组合作作出一份手抄报,内容包括小组成员的五天来的感想、对未来的理想等,给手抄报起个名字;4、说明演讲比赛的事项(时间:七月三十一日上午;主题:成长的责任;人员:所有学员;最后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取消开幕式和熟悉电脑室

7.27下午3:00-4:30讲座: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4:30-5:30熟悉操作系统上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和操作;图片展。取消上机,把下一个项目上移

7.28上午8:00-10:00讲座: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基本操作10:00-11:00熟悉操作系统上机:演示多媒体课件;讲述操作系统基本操作;熟悉操作系统。上机,把上机内容集中在一起完成

7.28下午3:00-4:30讲座:计算机的应用4:30-5:30熟悉操作系统上机:播放flash;讲述word的使用技巧;布置上机作业并现场辅导。上机,把上机内容集中在一起完成

7.29上午8:00-10:00讲座: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和应用10:00-11:00熟悉操作系统上课:计算机网络基本只是和应用;计算机应用。取消上机,把下一个项目上移

7.29下午3:00-4:00求学漫谈4:00-5:30趣味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取消求学漫谈

7.30上午8:00-10:00讲座:优秀电脑作品展示、厦门大学风光介绍、自动化系学生活动介绍等10:00-11:00熟悉操作系统上机:厦门大学风光介绍、自动化系学生活动介绍等;熟悉操作系统;布置上机作业并现场指导。按原计划7.30下午3:00-4:30复习、计算机知识串讲、观看科技片《宇宙与人》4:30-5:30熟悉操作系统上机:优秀电脑作品展示;穿插计算机应用;演讲比赛特别辅导。取消《宇宙与人》的放映;插入演讲比赛特别辅导

7.31上午8:00-11:00演讲比赛:成长的责任;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奖、活动总结(闭幕式)8:00-11:00演讲比赛:成长的责任;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奖、活动总结(闭幕式)按原计划

7.31下午3:00告别、回校3:00告别、回校按原计划

从上表可以看出,适时调整活动安排,做到随机应变是保证本次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对活动组织策划者的最大考验。

点评:

在策划过程中,我们注意和实践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同时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团结协作,把责任和任务分配到人,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本次活动的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还做到每天总结一次,小组所有成员对每天的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不断改进,同时写好实践日记。由于考虑周密,灵活安排,所以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对方的热烈欢迎和积极有效的支持,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b、支教:发挥优势形式多样效果显著支教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安排。在策划时,我们详细的了解了希望小学的办学情况和具体的硬件条件和师资配备,同时采纳小学老师的部分建议,把支教具体定位为"普及电脑知识、熟练电脑技能、开拓学生眼界"。为此,将教学内容从"计算机发展和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计算机应用"四个部分展开,通过课堂讲解和课件演示、上机操作等方式,深入浅出的向参加培训的同学介绍了当今最先进的电脑技术及其应用,起到了开拓视野、拓展思维、增强学习动力的显著效果。

课堂上,我们还多次插入flash演示、网页展示、程序讲解、操作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讲解与操作相结合,个人操作和特别辅导相结合。通过集体的努力,5天的授课计划圆满完成,同学、老师好评如潮。

点评:

根据实践单位的实际需要安排活动内容;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同时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及时与学生、老师进行交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上述措施有力的保证了此次支教的圆满成功。

c、交流:大学生活图片展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趣味运动会全新的体验自我的跨越

对于小学的老师和同学来说,上述四项活动都是他们平时所未曾或者很少经历过的,所以对他们来说是新鲜感十足。图片展:大南校门、西校门、嘉庚广场、芙蓉湖、三家村、白城……精美的图片,精彩的演说,小家伙们听得如痴如醉;辩论赛、篮球赛、运动会、学术交流、班级活动、迎新晚会……美丽如画的大学校园,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小家伙们开始心驰神往!结合我们的"自家人,自家园"大学生活图片展,小家伙们表达了他们对大学的梦想和向往,对人生理想的憧憬。哇塞,完美的效果!演讲比赛:由于羞涩的缘故,学生都不敢上台演讲,所以从第一天起,队中的所有人都在一直在做说服工作并以亲身经历作示范。最后自由报名决定参加演讲的10位同学。30日下午,我们对这10位同学进行了集中的培训,同时让他们上台感受一下现场气氛。31日上午的闭幕式上,虽然个别同学比较紧张,但效果还是相当突出。从自我介绍都胆战心惊到上台演讲3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4份手抄报是本次活动的另一项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从设计、排版、内容选择、美工,所有的工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我们只是进行部分的辅导而已。虽然笔划还显稚嫩,但每一份都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童真。

螃蟹横行、搬砖过河、夹球前进……新颖的玩法,独特的思维,趣味运动会展现了运动的另一种丰姿;热火朝天的场面,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2个小时的活动显得太短暂了。山村孩子的活泼天性一览无余。

点评:

活泼、激烈、积极、向上,一起交流的感觉,一起运动的和谐,让所有的人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让学生更形象的感受团队协作(集体)的力量和重要性,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d、访谈:体会农村生活,见证"三个代表"在基层的实践

本次活动的访谈计划以访谈对象分三部分进行:村领导、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

与村领导座谈(附:访谈纪录):

村长叶根在告诉我们,后埔村主要的收入是果林收入,其他的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村里至今还没有任何企业,因此村财收入比较单一,相对有限。但村里并不吝惜对教育的投入,1995年集资和可口可乐公司对村小学进行改造,并使其成为同安区第一所希望小学。这几年,村两委一直在关注和支持小学的发展,包括支持村泽慧中心的建立和开展活动,支持希望小学与可口可乐的共建,努力向上级争取经费等。对于"三个代表",村长认为,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就是对"三个代表"的最大实践,这才是基层干部最大的目标。对于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村长认为,只要能够给学生一种努力学习的榜样和动力就可以了。

与校长座谈(附:访谈纪录):

叶校长告诉我们,小学是同安区第一所希望小学,学习永远是学校的重点与窗口,小学的文体成绩在同安区是有目共睹的:教学水平中上,经常参加学区里的或是更大的各种比赛,比如少先队的,少先中队的,和少先大队的各种比赛,像去年的学区运动会,小学就获得区里第一的好成绩;今年,学校的毕业生叶亚萍在初考中取得了全区第一的好成绩。这些都与学校老师的刻苦劳动分不开。叶校长认为,在学校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老师们尽心尽业,刻苦教学,严格做好"师德师风"就是"三个代表"的充分落实与体现。他们一直都把"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思想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把工作常规化,这样就不会只有在上级下来检查时才做做形式的这种现象。对于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校长认为,只要合理安排,活动就不会给学校老师和学生带来压力,对于老师,虽然说难得才有放假的时间,好好休息整顿一下,但也是很希望大学生下来给孩子们授课,只要时间安排得合理,对于老师来说,是热烈欢迎的。而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整天都是爬上爬下,精力旺盛得很,而且求学的欲望也很强,所以若是符合他们的口味,他们也是很愿意暑假来学校听讲的。

与老师座谈:

叶延国老师告诉我们,他们经常要在各个学校间对调。后埔村小学还算比较好的(属平原小学),他们最远的要到军营等小学(离后埔村还有几十公里),在山上待上几个月是家常便饭,有的甚至要待一年乃至几年。对他们来说,看着孩子们长大是心中最大的幸福。由于他在教授数学的同时还要兼任学校的电脑教师,负责整个微机教室的维护和教学工作,所以他自然很支持我们的活动,希望能够有机会和大学生交流交流,以便把握当今的最新技术。

第9篇

一、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现状与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越来越多从事农业的管理部门、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的经营大户和农民都开始重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利用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积极开展营销活动,有很多地方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营销的尝试,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民和农业企业网络营销意识也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利用网络营销的方式销售农产品,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更多的农民开始懂得利用网络来寻求信息,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止2011年6月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到1.31亿,占整体网民的27%,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营销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对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信息化发展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消费者也逐渐接受网络商务活动,截至2011年6月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了1.73亿,使用率提升至35.6%。但是与书籍、音像、数码等产品相比购买农产品网民比例还很低,这与农产品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

总之,虽然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农产品网络营销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制约因素阻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

(一)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网络营销意识薄弱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农村的网民数量也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统计,农村网民规模已达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尽管农村网民规模增加迅速,但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满足农产品网络营销要求。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统计至2006年,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文盲占9.5%,小学占41.1%,初中占45.1%,高中占4.1%,大专及以上占0.2%,而农村网民学历也普遍不高,初中以下学历占62.5%。数据表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农村网民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农村,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以及网络聊天成为农村网民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其用户的规模均超过了5000万人,也就是说大部分上网的农民仅为娱乐目的,利用其进行生产经营的少,这也与文化素质低导致的经营意识差有关。我国农民特别是农村网民文化程度低,直接影响着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使他们不易接受网络营销这种新的营销方式。

(二)农村信息化基础薄弱

根据《2010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显示,随着最后一批行政村开通电话,我国已全面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的“十一五”农村通信发展规划目标。此外,已有19个省份实现所有自然村通电话,75%的行政村基本具备互联网接入能力。此外,在“信息下乡”方面,建成“农信通”、“信息田园”、“金农通”等全国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涉农互联网站接近2万个。尽管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而且导致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不足、信息服务业落后和农村信息资源稀缺;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信息进村入户难,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政府没有很好发挥主导作用,由于农业信息化立法和制度建设滞后问题,使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市场管理无法可依,不能实现农业信息收集、整理、筛选和传播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三)缺乏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

1.网络安全度低,网民缺乏对网络交易的信任

在网络营销领域,人们对安全性的置疑是一个主要的阻碍因素。一方面是技术安全质疑,如网上交易的支付问题,网民网络交易信任水平偏低,仅有29.2%的网民认为网上交易是安全的,不到四成的网民愿意在网络上填写真实信息。虽然目前中国互联网商务类交易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较低网络交易信任度成为商务类应用发展的障碍之一。另一方面是信用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在商品交易过程,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商业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市场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格的社会监督等等。这些均造成网民的网络交易的信任度低,而农产品由于其易腐性和非标准性,使消费者对通过网络方式购买更加持怀疑态度。

2.消费者对农产品网络营销方式的接受度不高整体来看,网络商务交易类使用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网络购物普及率为26%,而且目前网络购物大多集中于电器、服装等产品,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仍习惯到现场亲自购买,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方式观念上还没有接受,甚至不了解、不关注。2009年上半年有4529万网民访问过农业、农村类网站,占网民总数的13.4%,而86.6%的网民没有访问过涉农网站,如果再涉及到网络查询、购买、销售农产品的网民数量将更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农村网民利用网络进行电子商务活动也不多,截至2010年12月底,农村网络购物使用率为20.1%。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还缺乏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农产品的质量、规格等的非标准化,使消费者难以像购买其它产品那样在网络上进行价格和质量对比,抑制了其消费行为。

(四)农产品物流体系无法满足网络营销要求

我国农业生产大多是单户经营的形式,很难达到经济规模。另外,农业生产资料的分散采购和农产品的分散销售也具有自发的盲目性,很容易导致设施利用率低,生产要素的供应时间长而不稳定,物流成本过高。农业专用运输工具也很缺乏,技术装备落后;存储条件不足,加工处理水平低,并且不少农业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多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都没有统一标准,给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农业物流活动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农业物流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农资生产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习惯于自行进行物流储存、运输。由于缺少足够的用户,第三方农业物流发展不完善,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小。

二、美国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经验与特点

(一)农业信息化高度发达是农产品网络营销基础

美国是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一大国,农业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农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投入,互联网在美国农村普及迅速。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报告,2007年美国共有农场2196791家,其中配有互联网接口的农场数量达到了56.5%;拥有电脑或租用电脑的农场数量为59%。并且美国农村高速上网日益普及,2009年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46%。互联网在美国农场的普及有力的促进了美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据统计,2003年以来,美国农业电子商务的销售额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全美零售额的增长速度仅为6.8%。16%的农民从事网上购买业务,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同时,美国拥有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通过立法规定由美国农业部农产品销售局(AgriculturalMarketingService,AMS)负责收集和农产品市场信息,并且主要通过网络无偿提供信息,农业从业人员可依据网上实时市场信息,寻找最佳交易对象,确定最佳交易时机,提高了经济效益。另外,美国还建立健全了农业信息化法规并注重监督,依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及知识产权等,维护信息主体的权益并积极促进信息的共享。

(二)农产品标准化监管体系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保证

美国的农产品标准体系主要存在于各种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之中,如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系统(HACCP)等。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标准监管体系。美国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督执法把重点放在对污染、疾病、加工、残留、守法和经济欺骗6个危险领域进行“关键控制”,在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前实施识别标志制度。美国的食品安全已成体系,它以强有力的、灵活和科学的联邦和州的法律为基础,同时也赋予食品行业必要的食品质量控制权力。政府各有关机构和食品生产等部门基本上能做到有效的配合与协作。同时,美国食品安全体系重视预防和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分析和预防,即美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都考虑了风险,并有相应的预防措施。质量、规格等均实行标准化的农产品,降低了消费者由于通过网络方式无法直接感触产品而造成的质量和品质方面的担心,对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了保证。

(三)发达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为网络营销提供渠道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不仅其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农产品流通模式也非常先进,有利地促进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美国农业物流组织大体有三种:一是从事农资和农产品流通的各种私营和股份制企业,如农商联合体、产地市场或中央市场的批发商、零售商、商、加工商、储运商和期货投机商等;二是农场主参加的各种农业合作社;三是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这些物流组织承担了全美农资和农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加工、包装和信息传递等,在美国农业物流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条码技术、射频技术被普遍应用,信息传输快捷而准确,大大降低了农业物流企业的单据处理、人事、库存等运行成本。同时,在发达的通讯设施支撑下,农业物流企业可以根据生产和销售的具体要求,及时组织农资和农产品的供应,避免大规模的仓储消耗。

(四)高素质农业劳动者为农产品网络营销奠定了前提条件

美国非常重视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注意提高劳动者素质。根据2007年美国农业部《农业资源管理调查》(ARMS)全国有3500所中学开设农业职业教育课,约有1/3的高中学生进修。此外,美国还有近5万个农村俱乐部,帮助农村青年学习各种专业技术,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美国的农业劳动者普遍受到了较好的教育,素质较高,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24%,完成部分大学课程的占25%,高中学历占42%。农产品网络营销需要农业管理、计算机、网络和营销管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美国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下培养的高素质现代农民,完全可以满足农产品网络营销这一要求。

三、促进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健康发展的建议

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应积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从人才培养、硬件设施、物流体系等方面全面改进,发展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农产品网络营销。

(一)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完备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是开展网络营销的前提。虽然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规模一直呈高速增长,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城乡差距巨大。应由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快农村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质量,及时将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产品市场信息通过网络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给农业企业和农产品消费者。同时,对投资于农村的民间资本积极引导,对农业企业和农户在筹集建设资金,网络设备设施购置和网络接入等予以一定的优惠政策。

(二)健全法律法规,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规范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市场,特别是C2C和B2C,双方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和信用管理作为对买卖双方进行约束的基础,那么由于网络营销中的虚拟性,必然造成双方的不信任,所以农产品网络营销必须有法制基础和信用基础。政府应加快对网络营销的立法,在消费者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征管、交易监督等方面填补法律空白,规范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行为,为农产品网络营销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法律平台。同时,政府要积极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诚信行业的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制定相关法律,为网络营销形成互信的氛围。

(三)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素质

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需要掌握充足的网络知识和营销知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但目前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体———农户或者农业企业,在这些方面还远远达不到要求。结合我国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情况,政府一方面要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就引入网络教育,普及网络知识,另一方面加强成人教育培训,有针对性的开设培训项目,并提供网络营销的技术与知识支持。同时,鼓励农业协会组织积极参与网络营销。对于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经营者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意识,培养、引进网络营销人才,对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可以建设企业网站和数据库,与专业机构合作,树立企业形象,形成产品品牌。

(四)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由于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利用完备的物流配送体系使农产品能够快速到达消费者手中至关重要,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政府应加强在公路、铁路等设施投资力度,形成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农产品物流企业要积极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借鉴国外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方面的成果,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网络和物流网络。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利用第三方物流在管理经验、人才、技术、理念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供求双方的所有物流活动进行全权,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