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寄宿制学校管理

时间:2022-02-18 00:27:17

导语:在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寄宿制学校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解决对策

农村学校实行寄宿制教育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比如说为离家远的学生节省每日来回奔波的问题,减少家长的各种上下学接送或者家庭经济负担等。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实行寄宿制学校管理教育,但是这些学校的寄宿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了诸多问题的出现。本文主要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叙述及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旨在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上的问题,让更多家长放心把孩子放在寄宿制学校。

1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经过实际调查,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四点不足:1.1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各项基础设施不完善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笔者认为其最大的缺陷为各种基础设施不完善。作为一个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楼、床位、冲凉房、冬季热水器、夏季所需要的电风扇等都是必须具备的。但是当前很多寄宿制学校明显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例如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床位明显不够,很多学生都是挤着睡觉,有些学校宿舍没有电风扇,夏季房间十分闷热,学生根本没办法睡觉。

1.2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日常饮食达不到要求

由于农村的经济比较落后,因此其日常饮食偏向于清淡。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的一日三餐通常达不到营养均衡的要求。例如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早餐都是让学生吃面条,中午一般是猪肉和青菜,晚上还是猪肉、青菜,一个星期菜种很少有所改变,再加上是大锅饭,饭菜的质量不是很好,因此很多挑食的学生会拒绝吃晚饭,营养自然达不到要求。

1.3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目前,农村学校还是很难招到新教师,很多学校都面临教师少、寄宿制教师更少的状况。农村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是当地人,很多老师下午放学后都回家,因此学校的教师很少,对于寄宿制学生的各种问题自然也很少顾不上。此外,诸多教师白天需要上课,课余时间还需要写教案、备课等,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管理学生,因此说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1.4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寄宿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管理上还面临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寄宿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很多农村教师并不愿意在校管理寄宿制学生的各种问题,除了没有时间之外,其管理方面的报酬也是非常低的。此外,学校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也是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但是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并没有多余的经费去建设这些设施。

2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存在问题原因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管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

2.1政府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投入的资金不足

农村教育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政府对其投入的资金还远远不足。当前,政府也越加重视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问题,对各个学校也拨入一些资金,但是这些资金只有很少一部分用来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各种基础建设。

2.2农村经济较为落后

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饮食、娱乐场所等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较为落后。例如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为寄宿学生提供的公共娱乐基础设施除了两三个篮球场就是几个乒乓球桌,像舞蹈室、阅览室、排球场一概没有,简单、落后的基础设备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活动需求。

2.3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较为紧缺

对于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安全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学校教师紧缺原因。很多学校教师过少,自然也没有更好地办法去保护学生的各方面的安全问题。

3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各项问题的有效措施

针对如何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上的各项问题,笔者有如下建议:

3.1国家、当地政府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资金投入

首先,国家及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资金投入。除了对寄宿制学校各种硬件设施的经费投入,同时还应该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寄宿制学校的宿舍、床位、澡房及热水器、电风扇等基础设施上。此外,政府除了投入资金之外,还应该派专门的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监察,看学校的建设有没有到位。

3.2农村寄宿制学校建立健全寄宿管理制度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相关的寄宿管理制度。在学生方面,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规定,明确规定学生不能做的各种违规事项,比如说爬围墙外出上网、半夜在厕所抽烟、晚上睡觉时没有按时回宿舍等等,这些都是要明确禁止学生的;在教师方面,学校应该规定相关的教师应该怎样进行管理,比如说多少点去宿舍巡夜、有专门的人员值班等等,各种事项都要明确写出来,把管理工作安排到相关的领导,细化到各个教师。

3.3农村寄宿制学校相关教师要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

为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效率,相关的教师要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例如学生的晚睡问题,教师应该走进学生宿舍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某个学生不在睡觉上应该及时寻找了。而对于学生在校抽烟、打架的问题,相关班主任在班级上要做好教育工作,一旦发现有寄宿学生违反规定,必须全校通报批评或者请家长,要严格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综上所述,农村寄宿制学校在管理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寄宿学生的安全权益及受教育权益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国家相关政府、学校及教师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拿出具体的措施尽快解决好这些问题。此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寄宿学生在发现学校存在哪些不良之处,比如洗澡房停水、热水器坏了等应该及时报告教师。同时,寄宿制学生还应该严格遵守学校的各种寄宿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自我的各种权益。

参考文献

[1]董世华.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邵万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湘潭大学,2014.

第2篇

【关键词】 寄宿制学校 优化对策 管理现状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09-01

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兴办,是小学布局调整的重要表现,其有效实施,在保证优势资源集中利用的同时,对学生自理能力的提高,对家长负担的减轻都有重要作用。然而,小学生年龄较小,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卫能力,使其在独自生活中存在较严重的潜在安全风险;其次,长期机械、规律的校园生活,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乏味及厌学的情绪等。因此,对寄宿学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1 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现状

通过对小学寄宿制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大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往往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很多寄宿制学校中,由于缺乏专职的生活老师来管理寄宿生,使寄宿学生从早上起床、白天看护到夜间的巡逻大都由值班教师和班主任交替负责,这些工作内容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强度很大;还有一些学校可能聘请了宿舍管理员,然而,这些工作人员只是负责打扫宿舍楼的卫生,管理宿舍门的开关以及晚上在宿舍楼进行值班等工作,对于如何管理能够让学生快速入睡且保障高质量的睡眠、对于学生夜间尿床及踢被子等工作却难以兼顾。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兼管学生的一切工作,需要较大的耐心、细心、责任心及较多的爱心,高强度、高时间、高压力的工作使其在“回报与付出不相符”思想的影响下,懈怠了管理工作。

1.2 生活机械规律、环境单调枯燥

大多数寄宿制学校缺乏对专职体、音、美教师的配备,学生的体育、音乐、美术课程无法正常开设,在长期语文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又缺乏对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逐渐使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机械规律和学习生活环境的单调、枯燥而产生厌学的情绪。

1.3 自理能力差,卫生情况不容乐观

小学生年龄较小,其自身的自理能力较差,再加上寄宿制学校中较多的学生,教师难以面面俱到、全部顾及,因而出现学生个人卫生情况不容乐观的现象。一些学生的头、脸、手及衣服等难以及时清洗,一些学生不能坚持每天洗澡、洗脚,致使学生身上、宿舍、教室等长期弥漫着异味,尤其是夏天,气味更大,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鞋袜、衣服脏了不会洗、尿床也没人管,长期下来学生的健康受到威胁。

2 应对管理现状的优化策略

为改变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问题,为学生提供美好、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学校环境,要注意以下策略的运用:

2.1 规范化管理

寄宿制小学要根据其管理规范,组织和建立科学、合理的三套教师队伍,即首先要建设语文、数学、英语及社会等基础学科教师队伍;其次要建设体育、音乐、美术及劳动和艺术等活动课教师队伍;最后要建设生活、保健等后勤教师队伍。在三组教师队伍的通力合作中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优秀保育员的培养,在“食宿双陪”制度的实行中,对自理能力差和低年级的学生进行食、宿、衣的全程陪同,使学生能够吃的香、睡得好,同时也使安全事故得以避免。

2.2 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寄宿制学校要坚持实行封闭式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门卫制度,通过对出入校园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监控,加强对学生安全的保卫。另一方面,还要贯彻落实家长接送制度,保证学生放学和上学中的路途及乘车安全。

2.3 配备“爱心”妈妈

寄宿制学校应该在全面系统的考虑下,可以多鼓励教师加入“爱心妈妈”的行列,自觉以爱心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即要求自己细心耐心的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具备高度的使命感、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对待自己子女的心来照顾学生,坚持半夜查看学生的宿舍,保证学生的睡眠质量与时间。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向学生灌输早上起床后要叠被子、洗脸、刷牙及盆子、口杯要整齐摆放的意识,教会他们打扫寝室和叠被子等;另一方面,吃饭时要教育学生不能浪费,鼓励他们饭后洗碗,遇到身体不舒服的学生要多带他们去看医生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使病情得到及时处理和控制;学生睡觉时要多陪护,就寝时还要经常查寝,平时多注意给宿舍开窗、消毒,使宿舍得以透气通风。总之,要努力使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在教师与学校的协调努力下做到分工明确、管理协调,使寄宿制学校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

2.4 配备体音美艺劳等专职教师

优异的生活、学习环境能够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活泼好玩的年龄,其积极性的调动有赖于教师创新的、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因此,寄宿制学校,要重视体音美艺劳等专职教师的设置及丰富多样课外活动的开设,使学生的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2.5 设置小型医务室

寄宿制学校要重视医务保健教师的培养,可以从现有教师中挑选培养,使学生的卫生防护意识得以培养,卫生保健知识得以灌输,也使学校在防控疾病等方面能够做的更好。学生小病小伤的及时处理,在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同时,也使家长的负担得以真正减轻,实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目标。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寄宿制学校在管理方面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相信,在学校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一定能够得到保障,我们的寄宿制学校也一定能够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陈关林.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余庆县大乌江小学寄宿制管理经验浅谈[J].贵州教育,2009(20).

第3篇

关键词:童心;爱心;信心;“悟”性;“人”性

“善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写道:“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如果这个世界显示在你面前,如果你感到每个儿童都有个性,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管理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显得极为重要,须具有以下素养:

一、童心――我们必须学会变小孩子

陶行知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学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就是教师尽量使自己具备“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这样就会不知不觉中走进学生的心灵,叩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儿童般的纯真

童心意味着淳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也正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对真善美的追求,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儿童般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

3.儿童般的思维

我们常常说要多理解学生,但有时学生的言行,站在教师的角度看,是很难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的动机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寻求心理满足。但是他们的生理发育还不成熟,考虑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把孩子们做的那些动机效果坏的蠢事,称之为“可爱的缺点”。只有童心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的思维”,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

4.儿童般的情感

大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曾这样深情地写道:“我决心使我的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一起哭泣,一起欢笑。”

二、爱心――素质教育的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用爱的教育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再用严格的要求来指导学生的行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育家爱默森说过一句话:“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金钥匙,谁将获得教育上的巨大成功。”随着“布局调整”的进行,寄宿制学校中的教师扮演着“严父慈母”般的角色。既要在学习中像父亲那样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要像母亲那样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地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嘘寒问暖,给学生温暖,寄宿生远离父母,特别渴望亲情,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使他们避风的港湾,让他们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三、信心――成功的前提

“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这里的悬念,主要就我们通常所说的难题。“合班并校”因各种原因,班上的后进生多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应运而生,便觉得烦,觉得和这些学生打交道缺乏成就感。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比如面对一个后进生,无论多聪明的教育者,也无法预料明天他会给自己惹什么祸事,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后进生都当作科研对象来研究,解开“悬念”后的喜悦那将是教师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最好回答。

四、“悟”性――富有教育智慧

佛家提倡“悟”,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也要提倡“悟”。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灵敏的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追求个性的人。《西游记》里的唐僧能把孙悟空治得服服帖帖,就是因为唐僧会念紧箍咒,这就是一种教育智慧。如果聪明是天生的,那智慧绝对不是天生的,智慧是后天积累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日久天长,通过反思,不断的积累和总结,再创新、再提炼,你就会变成阿凡提式的智者。

五、“人”性――真正的教育是人学

寄宿的学生精神上需要: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心理学家,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却不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因而不知道孩子的心灵世界,不知道孩子的心灵需求,那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师应该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幼小的心灵,让我们真正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帮助者和引领者。

总之,最好的教育是看不出教育目的的教育,在教师的内心深处,教育目的应该明确,但体现在外在行为,教师的教育痕迹则应该尽可能淡化,让我们“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去续写人民教师的精彩篇章。

参考文献:

[1].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教育,2011.

第4篇

一、强化安全意识,全方位保障学生在校安全

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树立“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亲自抓、长期抓。在农村春夏秋三个季节都是农民生产忙季,家长不能及时与学校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孩子也常疏于管理,这就对学校安全和后勤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坚持从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入手,落实岗位责任制,激发教师责任感和敬业心。前勤、后勤一体化,分工不分家,在管理上形成合力,确实做到时时有人在、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住宿生管理工作琐碎而繁杂,尤其是夜间管理,更是容不得丝毫马虎。学校建立健全了安保组织,成立了夜间巡逻队,进校着装,依法安保。设置足够的生活教师负责宿舍纪律、卫生、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将文明和谐寝室评比活动列入优秀班级考核内容,同时将优秀班级考核工作列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每天学生就寝前在宿舍都能看到班主任的身影,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校有家一样的安全感,有父爱、母爱。每次学校召开家长会都有家长感慨说“:孩子在你们学校我们放心”。

二、强化养成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我们可以客观的认为寄宿制学校加强养成教育就是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农村,学生接触现代文明稍晚,对待楼房及基础设施还时感新鲜,新环境往往还保持着老习惯,文明意识淡化。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加强对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寄宿制本身就是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是现在农村孩子的普遍现象。住校后一切都得自己料理,良好的生活习惯、自主生活的意识、能力亟待养成和提高。第一,抓好入学教育。通过开学典礼和学生共同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入校就能够了解学校各方面的要求,尽快融入到学校的生活中,管理起来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第二,开展好文明学生、文明寝室、文明班级争创活动。把学生的行为与集体利益联系起来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自觉规范行为的积极性,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习惯。第三,坚持日常检查,规范严格。学校坚持日检查、周公示、月通报制度,坚持学生的问题再小也是大问题的原则,绝不得过且过。时间久了,学生懒散、邋遢的现象消失了,精神面貌大幅度提升。第四,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弱群帮扶。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学生,通过品德、纪律、卫生、学习、体育、劳动、活动表现等,全方位进行考核,保证优秀典型站住脚,模范作用效果好。用优秀学生典型去影响、感染、帮助身边的同学,逐渐扩大优势范围,自然就会产生优化效应。然而“离异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始终是学校管理中的难点,光靠先进影响是不够的。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建立了教师一帮一包责任制,从学习、生活、品德等各方面给予学生支持与帮助,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加大后勤保障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5篇

一、努力完善办学条件,创设舒适的生活环境

寄宿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生活在校园里,完善办学条件,提高校园文化品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质量。为此,我校从五个方面改善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

1 完善宿舍的硬件设施,解决学生“住”的问题。新建小学部学生宿舍楼,修建了欧式围墙,保障了学生安全,更新了标准的铁架床、添置人均一个衣柜、口杯架台,设计出人性化的毛巾凉晒架,同时还为学生统一配备了凉席,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2 新建标准化膳厅,解决了“吃”的问题。兴建了600平方米的两层膳厅,底层为小学部,二楼为中学部,购置了标准的餐桌,添置了冰箱、冰柜、电饭柜、消毒柜、豆浆机等配套设施,还安装了大屏幕彩电。

3 建造了盥洗室,解决了“洗”的问题。投入专项资金建造盥洗室,配备了先进的淋浴设施、自来水供水设施,购置了日供5吨热水的空气源热水器,保障了学生的洗澡用水。

4 完善了体育场地及设施,丰富了学生课外活动。在校园内先后兴建六个乒乓球台、两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灯光球场等体育活动设施,提供了学生课外活动的良好场所。

5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育人环境。在宿舍、膳厅、厨房等校舍的墙壁上张贴各种自勉警语,在各幢建筑物布置永久性标语、名人名言,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感染,陶冶学生的品格。

二、加强精细化管理,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加强寄宿生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寄宿生管理制度,实行人性化管理,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 成立专职生活管理小组。由总务处副主任担任生管组组长,再配备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4个教师为专职生管,以两人为一组,轮流交替值班,做到宿舍随时有人管理;专门聘请1名生管工人、负责宿舍卫生打扫和帮助指导低年级学生洗衣、晾衣等,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

2 合理安排学生床位。我校学生年龄跨度大,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差。为此,我校在床位、用品橱分别贴上标签,做到“一一对应”,同时还把全校住宿学生按居住区域分组,同村同组的学生住一个寝室,按“一六”、“二五”、“三四”年级同舍搭配,高年级学生在上架,低年级学生在下架,以大帮小,不仅保证学生就寝安全,而且培养了学生爱心和责任心,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3 严格拙行管理制度,落实寄宿制学生管理目标“四三二一”,即“四个训练”、“三个学会”、“两个落实”、“一条线”。

4 宿舍管理,细致入微。按《内宿生管理三项评比要求》,每天早、中、晚开展检查评比。由于学生小,晚上睡觉时常有踢被子现象,生管老师每晚定时巡查宿舍,给学生掖盖被子,确保学生不着凉。发现学生生病,马上联系就医。

5 加强食堂管理。食堂管理人员保证厨房、膳厅等的卫生清洁,按时准点保质保量供餐。生管老师依据寄宿生的年龄特点,按照班级学生分区安排就餐,定桌定位,供给足够的饭菜。早餐实施免费营养早餐(由鸡蛋、豆浆、馒头组成),其余两餐分别为两菜一汤,菜色三餐不重复。每周菜谱菜色、菜量由生管组审核、监督,并于周一告示。

6 实施寄宿生全程监控。认真制定《寄宿生安全防范措施》,按舍别、床位编制详细的“内宿生点名册”,每个宿舍指定一名宿舍管理员。为了加强对学生全程监控,班主任与生管教师之间互相配合,学生午休、晚上自习下课到宿舍时,各班主任把学生请假情况汇报给生管老师,生管老师必须每夜睡前点名,把事情落实在人头上,以及时发现问题;禁止夜间外出,遇到事情马上向生管组长或值日老师汇报。每餐就餐时点名,对未就餐的寄宿生及时跟踪联系,周五放学时由家长到校门口接孩子回家。学生在离开学校时监督他们严禁乘坐“三无”车辆,农用运输车辆,杜绝出现交通安全事故。

三、九年一贯寄宿制管理模式初见成效

(一)在特色管理中求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立,整合了教育资源,集中了师资优势,让边远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了同等的优质教育。集中办学后,办学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教师分科教学,专业知识更加扎实;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视野得到拓宽,学习时间得到保证,课后学习辅导的问题得到解决,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相对减轻。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加强,发展更加全面。

(二)在精细化管理中求质量。几年来学校严格管理,狠抓校风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各项工作获得了省、市、县的好评并表彰,学校精细化管理模式作为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的现场参观点并在全县摊广。

几年来,我校校园建设、教育、教学、后勤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寄宿制的优越性初步显现,得到家长、学生、社会普遍认可。通过五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地感觉到,要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是最重要的,我们坚信,特色鲜明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将越办越好,努力使寄宿制学校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亮点。

第6篇

关键词:寄宿制;管理;安全

在农村开办寄宿制学校,能较好地解决学校布局的调整、教师队伍的优化、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孩子的教育等难题,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但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如何进行管理,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合并时间不长,规模不大,只有12个教学班,学生来源于附近十个村。我校是集住宿、校车接送、走读三种情况同时具备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父母多在外打工,大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学生。我校采取高年级寄宿制和低年级校车每天接送制。如何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管理好寄宿制学校,探索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模式,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一是学生在寄宿制学校群体居住,相对于非寄宿制学校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必须加强管理,防患于未然。二是寄宿学生远离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应对潜在安全威

胁的能力有限,需要学校加以指导,并通过加强管理,消除隐患。

为了落实安全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和宣传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后勤副校长、总务主任任副组长,班主任、宿舍管理人员、食品管理人员、校车管理人员为组员,安全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安全制度,同时制订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每天定时巡查学校情况,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二是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期初学校和各班班主任签定安全责任书,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使老师、家长了解学校的安全措施,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使安全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学期末学校和各位班主任及其他教师结好安全责任书,把安全工作完成的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必备条件,对出现安全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建立安全工作档案,记录日常安全工作、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消除等情况。四是学校为全体教职工、学生购买了校方责任保险,同时采取学生自愿投保的原则鼓励学生购买学生平安保险。

二、通过人性化管理,建设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确保寄宿制学校的良性发展

对教师的管理,改变过去那种以规章制度为中心,以组织权威为基础,通过命令与监督来约束管理员工的“刚性管理”模式,实行以人为中心,以员工对组织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认知、理解与内化为基础,管理者依靠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心理文化氛围,通过启发、引导和支持对教师进行人格化管理。农村学校经济基础差,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为此,学校要为教师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为每一个教师创造发挥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只有稳定了人心,才能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正常进行。同时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各级政府和领导沟通,争取各方的支持,努力改善办校条件,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要积极支持教师在岗培训和业务进修,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娱乐生活,使学生走进来后能稳下心,留得住,安心寄宿生活

学校要抓好群体性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在开展好三操一课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文体活动。同时学校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选择一个音乐、美术、书法等方面的活动小组,发展自己的特长,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学校每年开展一次田径运动会,开展一次大型文艺汇演,开展一次各活动小组成果展览。学校少先队要每月组织一次团队活动,如,到敬老院义务劳动、慰问老人等。

四、加强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管理和关怀

我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农村青壮年夫妇外出务工者多,而他们的孩子却留在家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为照管。这种隔代教育使孩子身上普遍存在如任性自私、自理能力不强、渴望关爱的心理。这不仅使家庭教育陷入困境,而且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这是学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对这样的学生首先要给予亲情关怀,使他们在短期内适应学校生活,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让他们不再依赖于父母,学会独立生活。采取正确引导、善于等待、坚持不懈、对症下药等策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总之,学校实行农村集中办学,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寄宿制度,走办学的新路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农村寄宿制管理的完善和改革是个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它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地探索和实践,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协作和配合。

第7篇

关键词:Y理论;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班主任

对留守儿童增多形势下的“全托式”农村寄宿教育而言,班级就是学生的全部天地,班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从大处说,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关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从小处说,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关乎学生个人和家庭的未来发展。本文结合道戈拉斯・麦格雷戈的Y理论探讨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问题,为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研究现状

1.班级社会属性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对班级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程天君在《班级社会学研究(上):诸论述评》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归纳。他认为,班级社会学研究主要有三类传统观点:一是把班级视作保护性的因而学生应该遵从的群体,可称之为浪漫主义的客位班级观,包括“参照群体”“初级群体”及“共同体”班级观;二是把班级视作管理/控制性的因而需要学生服从的集体/体系,可称之为管理/工具主义的客位班级观,包括“社会系统”及“集体主义”班级观;三是价值评判色彩较淡而事实分析色彩较浓的“特殊社会组织”班级观。

相对于国外多视角的研究,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比较单一,往往陷入“非此即彼”的怪圈。国内学者的观点可分为三类:“初级群体论”“社会组织论”以及“中间派”;其中“中间派”包括“活动共同体论”(班级是一种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集合起来的并由协商建立的、有规则运行的活动共同体)、“折衷论”(班级是介于初级群体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一种社会群体形式,且随学历层次不同而不同,因教育改革发展而变化)。还有学者持“基于抗衡的合作主义”的班级观。

2.寄宿制教育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农村寄宿制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的布局调整、学校管理、学校的教师状况、生活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状况等方面;其中,对学校管理的研究涉及学生自主管理、全程管理、生活管理等问题。也有些学者对寄宿制教育管理持否定态度。实际上,在留守儿童增多的情况下,寄宿制这种办学形式能以学校监护形式来弥补学生家庭监护的不足,寄宿制学校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照顾和帮助。令人遗憾的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是“居高临下”,缺乏“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情怀。

二、班级社会属性分析

从组织形式上看,班级是学校的下属机构,众多班级构成学校这个整体,农村寄宿制学校亦不例外。但是否可以据此认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级就是次级群体,或者说社会组织?笔者认为,从本质上来看,班级是初级群体,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级更是如此。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是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区分标准的。初级群体又称作首属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初级群体概念是20世纪初由美国社会学家C・库利提出来的。他认为,个人总是从一些直接的、人数不多的、亲密的交往过程中形成最初的社会关系,由这些初级的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群体就是初级群体。初级群体具有规模较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烈等特性。次级群体又称作次属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次级群体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般说来,次级群体规模比初级群体要大,成员较多,有些成员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个人接触,群体内人们的联系往往通过一些中间环节来建立。

首先,从群体建立的目的来看,班级不具有次级群体的属性。次级群体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即次级群体是功利性的组织机构,像学校这样的正式组织是人们为了传承知识、传播文明而设立的。班级只是为了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它本质上具有临时性和随机性。诚然,班级需要完成学校、甚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但是,班级是伴随着课堂教学兴起的“教学机构”。

其次,从成员间的互动关系来说,班级里的学生不具有社会组织中成员间的层级,不具有个人接触的间接性;相反,学生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学生交往的圈子大小随学生的个性偏好有所不同,班级里的全部学生甚至超出班级的学生都可能是每一个学生交往的对象,也就是说,学生交往具有开放性。

三、Y理论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1.Y理论的理论观点

Y理论是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1906-1964年)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关于人性本质及相应管理模式的学说,它与X理论相对立。X理论把人性看得很坏,往往用咒骂、威胁和惩罚等手段进行管理,突出一个“严”字。而Y理论则认为人是勤奋的、富有创造性的,有责任感的,需要和寻求挑战的,对工作并不是绝对厌恶的;控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办法,还可以通过满足职工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个人和组织目标融合一致,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1970年,管理学家莫尔斯和洛希两人提出超Y理论,认为X理论和Y理论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取决于对人的需要类型、管理方式、组织目标、工作性质和员工素质等因素。Y理论适合于所有的初级群体和像科研院所这样需要发挥成员自治责任和个人创造性的组织,也就是说,就是需要成员有更多主动性和创新性的次级群体。

2.Y理论与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

有人称农村留守家庭是“类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是“制度性孤儿”。作为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弱势人群,这些儿童面临诸多问题。问题的产生直接源自儿童父母监护的缺位,寄宿制办学形式以学校监护形式来弥补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的不足,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照顾和帮助以弥补家庭监护的不足。因此,教师爱学生非常重要。

在学校班级管理中,根据Y理论来管理班级的学生,就会奉行“爱”的教育理念,就会千方百计地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让全班学生的学习、生活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3.以Y理论重新审视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班主任的角色

如何发挥Y理论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巨大价值呢?就是要以Y理论的原则实现班级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和责任人,应该始终处于正确的位置,承担恰当的角色,履行应有的责任。

(1)做学生的带头大哥,不能做孤家寡人

生活中,常常听人说,学生听老师的。对于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环境中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来讲,班主任就是他们的带头大哥。学生听从老师的,这是班级有效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要让学生听班主任的话,首先,班主任要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笔者以为,人格魅力由个人优点和特点组成。班主任必须将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完全展现给学生,从而俘获学生的心。班主任要表现出严于律己、勤劳俭朴、锐意进取等优点,要体现自己在教学上的追求与特色。其次,班主任要培养自己的“知心”学生。学生认识和接受老师有一个过程,班主任必须通过培养自己的“知心”学生来加快这一进程。

(2)做学生的学习伙伴,不唱独角戏

班主任是集教育者、管理者、学习者和研究者于一身的角色,学生是专职的学习者。两者的共同身份是学习者。不学习的学生是玩世不恭的,不学习的教师是不称职的。

班主任懂得学生、懂得学习,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和鞭策者。首先,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学生的学习伙伴。要做好教师,首先要上好自己的课,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做学生的学习合作者。其次,班主任在课堂辅导中要做学生的学习伙伴。

(3)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做狐朋狗友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的成长,做到“三心”,即信心、细心、耐心;不要“二意”,即粗心大意、词不达意。

首先,班主任要对学生充满信心。信心是力量之源,发现学生的一丁点儿优点要及时表扬;即使暂时没有发现,也要想方设法提前表扬。学生会讲信用的,对提前支付给他们的表扬信用,他们会加倍偿还的。其次,班主任要细心,以便发现学生的问题。通过学生的面目表情、走路姿势、言谈举止等,教师要敏感地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日常表现中的问题。发现了问题之后,教师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择机而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班主任对学生要有耐心。学生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段,学生是八九点中的太阳。我们对他们欠缺最多的是耐心。家长对小孩缺乏耐心,那是一个家庭的苦难;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就是无数个家庭的灾难。

(4)做学生的心理按摩师,不做路人甲

教师是促使学生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重要他人”,班主任应该做学生的心理按摩师。首先,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课给学生做集体按摩。班会课要对学校工作和班级日常事务做传达、安排和处理,但仅有这些远远不够。给学生做心理按摩是班会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按摩采用专题讲座、学生演讲、唱歌等形式。其次,班主任可以通过每天小结会给学生做补充按摩。小结,短则三五分钟,长则十余分钟,用一两分钟点一个问题,有时能达到点醒梦中人的效果。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给学生做特殊按摩。对问题学生,班主任要多关心,经常的按摩会给他们带来几缕阳光,化解他们思想上的疑团,解开他们的心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级是初级群体,这为运用Y理论进行班级管理提供了基础和前提。班主任应该为以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寄宿生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实现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原青林.英国公学的寄宿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6):42.

[2]谢维和.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J].教育研究,1998(11):19-24.

第8篇

一、寄宿制小学管理现状

(一)学生年龄小,管理难度大,安全隐患多

就目前来看,农村寄宿制小学专职的生活教师太少,对住校生的管理,从早上起床、看护到夜间巡查,大多由班主任及值周教师轮换负责,工作内容看似简单,但强度很大。城区寄宿制学校虽然向社会聘请了学生宿舍管理员,但只是负责对宿舍楼的卫生打扫,负责楼门的开锁,晚上在宿舍楼值班而已,而对于怎样让学生睡好觉,防止学生夜晚着凉、尿床等却难以细致到位。学生的一切问题仍由班主任负责,他们需要为学生付出极大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这样就使得班主任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但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是极不相称的。

(二)学生学习生活机械、枯燥,环境单一、单调

农村寄宿制小学大都没有配备音体美专职教师,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同样无法正常开设。再加上寄宿学生在校时间过长,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就无所事事,生活显得枯燥、单调。

(三)学生自身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住校的学生多,教师不可能全部顾及,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幼龄学生,衣服、鞋袜脏了不会洗,吃饭后的碗筷洗不干净,甚至个别有尿床史的学生经常尿床无人过问。平时学生的个人卫生也不乐观,学生的手、脸、头、衣服都不能得到及时清洗,很多学生不能做到天天洗脚,更不用说洗澡了,造成教室里、宿舍内异味很大,长此下去,学生的健康问题逐渐凸显。

二、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行为的准则,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宿舍管理制度》《文明宿舍公约》《寄宿生请假制度》《卫生管理制度》《优秀宿舍评比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配备具有浓厚爱心的“妈妈”老师,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

寄宿制学校必须加强保育工作,可从现有教师中挑选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师担任生活指导老师,实行食、宿“双陪”制。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衣、食、宿要进行全程陪同,为他们分饭,替他们铺床叠被,做到让学生吃得饱、睡得好,杜绝发生安全事故。

(三)在宿舍管理中,生活指导老师从大处着手,小处着眼

精心细致地关心学生日常生活,把每一名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子女,让离开家长的学生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在学校生活得快乐。比如,值班教师在夜晚要不怕辛苦,多次起床查看学生宿舍,叫醒尿床学生按时上厕所,给爱蹬被子的学生盖好被子,防止他们生病;要教会学生起床后叠好被子,打扫寝室;教会学生刷牙、洗脸,将口杯、盆子摆放整齐;吃饭时督促学生把饭吃完,并将碗洗干净;学生身体不舒服时要带其看医生,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处理突发问题;平时给寝室开窗、消毒,让寝室通风透气。做到让学生在校安心,家长在家放心。

(四)强化安全保卫工作

学校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和严格的门卫制度,对学生出入校园和外来人员进校严格把关。实行家长接送制度,确保学生上学和放学路途安全及乘车安全。对住宿学生严格管理,因病、有事履行一式两联的请假手续,住宿记录一份,门房登记一份,使宿舍管理和门卫管理不脱节,保障学生的自身安全。

(五)配备音体美劳艺专职教师

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要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在课内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要更多地开展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例如,南关小学利用少年宫活动场地开展电子琴、书法、绘画、象棋、轮滑、空竹等兴趣小组活动,选择有特长的老师辅导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对应的兴趣小组。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又转换了学生的思维,为学习书本知识做了铺垫。

(六)设立小型医务保健室和心理咨询室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管理成了一个新课题。因此,笔者结合本校寄宿生管理方面的问题与解决途径,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管理几个重要因素

(一)家庭因素。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问题较为复杂。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同时,许多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又是动态发展,不断变化,更为管理增添了许多难度。所以,对待留守儿童家庭方面的管理措施应该有针对性,并且不断变化,适应留守儿童家庭的具体情况。

(二)学校因素。学校管理是留守儿童管理的关键。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时间最多,与教师接触、交流的时间最多,因此,学校应该扛起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大旗。当前,农村学校在留守儿童管理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以肯定的成就,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社会因素。由于社会方面对留守儿童管理重视不够,留守儿童在社会化管理方面的问题最为严重。所以,学校留守儿童管理应该与社会教育挂钩,协调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为留守儿童创造较为理想的社会环境,从而达到管理留守儿童的目的。

二、留守儿童管理学校策略

(一)家庭管理教育

1.要注意与留守儿童家长、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班主任要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每位科任老师要负责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教,以短信、电话等的形式向在外打工的家长通报其孩子在校的学习、思想、生活等情况,发现不良问题要及时沟通、处理,共同教育好孩子。

2.开办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的培训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临时监护人了解最新的教育管理资讯,学会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对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学校可根据学生家长逢年过节回家休息的惯例,举办家长座谈会和教学开放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间邀请家长回校参观了解,集思广益,共商教育大计,这样既能较好的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又能增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二)学校管理教育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一是要求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家长”,并定期督促留守儿童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与联系。二是任课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对学生的生活困难提供相应的资助,对学生的学习负责辅导,建立目标考核制度,确保结对帮扶有成效。三是班级优秀学生、干部、团员与学习、生活又困难的留守儿童结对子,留守儿童中的优秀学生与困难学生结对,实行“兵教兵”帮扶。班主任建立考核制度,定期监督考核,确保实效。

2.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培训。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亲情视频室”。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选派专业老师开展心理咨询和视频聊天活动。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视频聊天。让留守儿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在生活、感情上增加了解、互动,建立了家长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长与教师的互信,缓解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得以健康成长。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压力大的问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每天开展大课间活动,借助集体舞蹈、新闻播报、口语演讲、大合唱等形式树立学生的自信。学校每周四下午开展两个小时的“社团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立20个社团小组,让每一位学生都参加到自己喜欢的小组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定期开展“六一节”、“元旦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朗诵、演讲等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营造健康氛围。让学生既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课堂,又树立了自信,达到环境影响人,文化陶冶人,精神感召人的教育目的。

4.寄宿生管理。寄宿生一直是学校管理的一大难题,又是家长、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学生住进了学校,学校安排责任心强、管理有力的教师负责住宿生管理。晚餐后学生可以在食堂大厅看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然后上两个小时的晚自习。学校派四位教师专门负责监管寄宿生的晚自习、就寝。并对学生按班级点名、巡查、登记自习、就寝情况,每周按班级、宿舍评比奖励,对住宿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寄宿生活温馨、舒适,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