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9 05:56:39
导语:在小学生科技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现在我就来说一下我的小论文:
前几天,叔叔阿姨们就送来了好几盆花和几株树。门口、客厅里、房间里和阳台上都摆上了盆景。我对爸爸说:“我们家都有成植物园了,摆那么多的植物干吗?”爸爸笑着说:“植物能制造气氛,净化空气,人和动物谁都离不开它们,离开了它们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为什么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将信将疑。决定做几个小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
星期天,我从车库里抓来两只老鼠。这两只可怜的小老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珑老鼠放在一个大鱼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缸着壁,绕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窜。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绕圈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顿时,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叶茂的植物。然后轻轻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鱼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我们家附近一个饲料加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哝哝的灰尘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难受。然后,我又跑向我们家屋后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觉极为清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
关键词:问题行为;产生;应对策略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定义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课堂问题行为定义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违反课堂教学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
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我们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两大类。外向性问题行为是直接干扰课堂正常教学活动的攻击型行为。这些行为是较容易被觉察的,主要包括行为粗暴、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对抗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出怪声、做怪相等惹人注意的行为;语言粗俗、顶撞其他学生及教师的逆反行为;迟到、早退、随意离开课堂、随意走动等抗拒行为等等。内向性问题行为是不容易被觉察的,对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不构成直接威胁的退缩型行为。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烦躁不安、频繁活动、乱涂乱画等不负责行为等等。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具有消极性;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消耗了师生的精力,还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师生之间关系恶劣。
三、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把教学工作例行公事化。有些教师往往把自己预设的一套凌驾于与活生生的学生展开真实交往之上,很少考虑学生怎样在课堂里才能坐得住的问题,也很少去分析学生因能力水平差异、性别因素、社会经济背景甚至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行为差异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诉求,反倒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教学变成了教师自导自演,要学生配合的事情。学生只是作为从属而做出回应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因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容易发生一些不良行为。如;寻求逃避、寻求关注、寻求权利甚至寻求报复等。
.学生方面的原因
()学生入学时文化水平低。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初中毕业,而且多数是所毕业学校的差生,文化课水平不高,学习自控能力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绝大部分学生读书就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对文化课不重视;还有小部分学生读书是为了“混日子”,他们普遍认为,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困难,中职生还能有什么出路?
()学生的身心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独立性也在增强,他们有时喜欢测试一下教师的限度,看看教师、同学会有什么反应;外向型的学生喜欢刺激,厌倦无聊的课堂环境等。
.环境因素。当今社会,大众媒体非常发达,学生们很容易接触到庸俗的、商业性的、低级趣味的内容,学生受这些内容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体尝试其中的动作与行为,这些行为也会延伸到课堂上。
四、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对课堂问题行为,教师最关心的是怎样预防和干预。对教师而言,应以预防为主。
.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高昂的教学热情,对学生抱有极大的热心、耐心和爱心,与学生形成互相欣赏、尊重、理解、信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通过态度、表情及行为方式将一些积极的、向上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信赖教师,师生间形成融洽的情感交流,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遵其瞩”,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即先“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照顾“差生”的情感需求,课前有意识地给他们布置预习问题,课堂中安排机会让他们参与问题的解答,给他们以学习的成功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那么,学生就会在教师真诚的关爱下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获得向上的力量。同时,学生
尊敬老师,反过来会更加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两者相得益彰。
.实行班内分层,强化分组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按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以及学习能力、习惯、意愿的不同,把学生分成A, B. C三个层次,教学“立足B、扶持C、发展A",通过采取同层集中式和混层协作式教学,实现让C“吃得进”,B“吃得饱”,A“吃得好”。同层集中式教学是把同一个层次的学生集中排坐,分成学习小组。教学中教师按照不同层次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分别提出程度不同的讨论题目、练习内容、学习任务。混层协作式教学是把学生按不同层次混合编成学习小组,课堂上按小组排坐,每个学习小组由学习成绩优秀的A层学生担任组长,并负责帮助、辅导C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每名学生完成提问或练习的成绩,就是本组的成绩。这种组织方式,不仅给A层学生创造了表现、发展自我的机会,而且促成了学生个人与集体的紧密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与他人共处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自控能力和团队精神明显增强。
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好的课堂管理者同时也是好的决策者。当学生发生问题行为时,教师首先必须确定干预会在多大程度上妨碍教学活动。其次,应该根据问题行为的性质和严重性作出干预。
()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许多小小的捣乱可以忽略不计,尤其是那些转瞬即逝的小捣乱。
()使用非言语线索和细小的停顿。当学生做出违规且无法忽略的行为时,教师可运用眼神注视、摇头、运用面部表情、走进、接触或打手势等方法,终止其行为。
()表扬与问题行为相反的正确行为。对许多学生来说,表扬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从表扬学生的正确反应入手,来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表扬其他学生。表扬其他学生的良好行为可能使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表现出类似的良好的行为。
关键是教师要充分用好语文课,为学生练习口语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师要秉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让每个同学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还应该特别关注那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把机会的天平向他们倾斜。几年来,我一直坚持以上做法,很好地避免了回答问题成为少数同学“专利”的现象出现,效果非常明显。假如持之以恒地这样做,单就这一形式,便可以为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提供不小的帮助。
一
能够使每一位同学都态度大方地回答问题,只是口语能力训练的一个最基本要求。我们要采取许多别的形式,真正使口语教学方法多样化。
(一)复述能力的训练。
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这一点受到不少老师的重视。例如,要求学生在熟读《桃花源记》的基础上,根据适当的提示,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内容。这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同时又可以提高其概括能力,效果是很好的。还必须进一步引导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提炼文章的主旨。除了复述课文之外,还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由学生轮流上台复述前一天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时事新闻。这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看和听的能力,另一方面可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现在,很多学生不关心国内外大事,只关心一些娱乐八卦新闻,这对学习语文是很不利的。通过语文课引导学生复述时事新闻,有助于改变以上状况,一举多得。
(二)口头小作文。
复述课文内容或时事新闻是有规律可循的,有时候需要讲清一件事,不一定有模子可套。所以,平时还多口头小作文。对口头小作文的要求不一定真正与写书面作文的要求一样,但基本程序可以参照。一是确定题目,可以跟踪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可以是别的问题;二是结构、顺序等,跟书面作文一致。口头作文一开始比较难,可能不像书面作文,但只要坚持下去,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有明显的进步。有时候,可以组织学生配合读书,读完后用自己的话评价这本书,要求有理有据;有时候,还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举行故事会。形式尽可能多样,目标就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举行小型辩论会。
这一方式的主要作用是同步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口语能力。前面提到有些学生当众说话时语无伦次,与思维比较混乱有关。学习辩论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辩论时要求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而缜密,既要善于抓住对方语言中的漏洞,又要防止自己的话出现问题,这就需要用合适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将辩论会搞得正规一些,像社会上通行的那样,也可以随便一点,搞成自由辩论,这更有利于调动全班同学共同参与。有一次,我曾经在初三的学生中组织过关于“学生玩电脑游戏”的自由辩论会,结果是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同学也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四)演讲比赛
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碰上需要向人介绍自己的主张、意见,或是需要说服、打动人家的场合。例如,班干部竞选,需要发表演讲。比较简单的演讲,初中生是能够做好的。我们只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演讲的目的,想办法“打动”人,并适当介绍一些简单的演讲技巧。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可以将这类语文课与班级工作适当有机结合,这样,两方面工作都会更主动。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都非常有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明确训练重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甚至形成系列。
二
除了以上教学方法之外,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说话要有中心,有条理。
首先,在事前应明确自己要讲清什么问题,中心是什么,说话要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不要无的放矢,不着边际。说完了,要让人明白你究竟说什么,如果毫无头绪,摸不着头脑,那就等于没说,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其次要有条理,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应有一个合理的顺序,若是东拉西扯、颠三倒四,也会使人听了不得要领,很难达到交际目的。
(二)说话要清楚、简洁。
有的同学讲了一大通,但就像一团乱麻,该讲清楚的不清楚。这就要求讲话者事先多思考,弄清楚讲的目的、对象、重点、方法、顺序和详略,只有先想清楚才能讲得清楚。另外,还要讲究简洁,不罗嗦。重复的话不要讲,该去掉的要舍得去掉,去掉那些与中心关系不大的话,去掉那些口头禅或不必要的叹词。
(三)说话要连贯、严密。
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能够连接得上,严密是指说话有逻辑性。这都要求讲话者的思维应当连贯、严密。要力戒说话不经思考,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平时就要多注意这一点。
(四)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积累。
论文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课堂消极行为,诱因与对策
五年制高职生是大学生队伍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他们都是高职院校里的弱势群体。在知识结构与心理素质上,他们与三年制高职生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五年制高职学生由于自身原因或其它因素,在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些与教师教学指向不相协调甚至相背离的消极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明显的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如谩骂、故意顶撞老师等等,干扰课堂秩序;另一种是较隐蔽的具有退缩性的行为,如睡觉、上课走神、易爱消极暗示、上甲课做乙事等等,虽未直接干扰课堂秩序,却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这一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故往往为教师所忽视。调查、分析产生课堂消极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生源质量先天不足。进入高职院校的五年制高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中考竞争中处于劣势,失去进入重点高中甚至普通高中接受继续教育资格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好、自控能力差是五年制高职的普遍特点。
2、学生普遍感到厌烦。主要是教学内容太难,或者太抽象,令人味同嚼蜡;其次是教师教法单调——照本宣科,语言平淡如水,令人索然无味;再次是教师课外话太多令人心烦;最后,教师授课总是信马由缰或者愤世嫉俗,也令人倒胃口。
3、紧张感的发泄。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基础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或行为规范方面的正常要求总是完不成,面临着失败的威胁,造成心理紧张,积累一定程度,只要有导火线作用,便不断发泄,有时还可能发泄到其他教师身上,让教师感到莫名其妙,而学生则认为“老师总是对我有偏见”;或者是教师要求过当,且滥用惩罚手段,使学生如履薄冰、疲于应付,产生不满情绪,诱发退缩性的行为,个别心理素质差的学生还有自虐行为。
4、寻求注意与地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所处的环境中得到承认、受到尊重。这些学习成绩或行为习惯较差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发现自己很难从学习或其他活动中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同时,便以明显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以“争得”在班级中的地位,颇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5、教师处置失当。教师在课堂上面对这些学生的消极行为,心里来“气”,不够冷静职业规划论文,甚至失去理智,出现了一些过激的言语与过火的动作,诸如训斥、辱骂、体罚等,使学生觉得很没有“面子”,从而恼羞成怒,导致消极行为不断升级,甚至激起极端行为——跟老师摆“擂台”。
6、家庭因素干扰。家庭环境是学生的第一教育环境,其不同构成可以造成学生性格方面的差异,如家庭贫困或父母过早离异的学生,比较自卑,心理相对封闭;家庭过于严厉的学生,比较胆怯,叛逆心强;家庭富有或受到过分溺爱的学生,比较任性、唯我独尊;父母关系长时间紧张的学生,容易激动、性情暴躁;父母中有不良嗜好且放任小孩自流的家庭,学生一般自控能力低。
上述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使课堂消极行为的诱因复杂化。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议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下列五个措施,以减少课堂消极行为的发生:
1、课堂教学求新求变,是消除课堂消极行为的关键
课堂新颖、有趣、多变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大多数公开课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当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课堂学习时,课堂消极行为便不攻自破。因此,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求新求变”:①加强教材建设论文开题报告。教学改革的种种设想和试验最终都要体现和落实在教材建设上,而作为教学改革的物化成果,教材的质量对学校教学改革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学改革水平的高低。教材建设必须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与教学摘要注意有新意、有变化,以保证每节课都能抓住学生的“心”。
2、注意融洽学生师生关系,是消除课堂消极行为的可靠保证
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情感关系不同的教师来施教,教学效果完全不同。课堂消极行为案例也表明,师生之间相互反感,诱发课堂消极行为。因而,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融洽师生关系。可从三个方面来努力:①加强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勤奋好学、诲人不倦、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富有责任心、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等等都将有助于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②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正确认识。通常,教师对于所喜欢的学生易于感知其优点,对于不喜欢的学生易于感知其缺点,并以某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反之亦然。所以教师要创造并抓住各种机会,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有时还可以尝试建立移情性的认识,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体会彼此的情感、思想,赢得相互的理解和肯定;③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如给学生送点小礼、多些口头表扬、满足其求知和人格完善的欲望、适时适当地“减压”——宽容其偶然过失、开开玩笑、搞点无伤大雅的“恶作剧”(对象最好选择教师自己或是与教师亲近且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融洽的师生关系,往往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喜欢你所教的课,课堂的消极行为自然也就销声匿迹了。
3、磨练课堂组织教学机智,是消除课堂消极行为的有力手段
大量事实证明,高超的课堂组织教学艺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制止课堂消极行为的发生。对于有课堂消极行为的这些五年制高职学生班级,教师进行组织教学时可作如下尝试:①上课提前两分钟进行教室,跟学生适当接触,并暗示学生快要上课了;②上课铃响后,全体学生起立,教师要用温和的目光、微笑的表情注视每个学生,检查课前准备和立正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上课“状态”。③对于课堂上发生的消极行为,一般以暗示、提醒为主,如用眼神制止、性地拍拍肩膀、适度变化语音语调等等,避免将学生置于众目睽睽之下,维护其自尊心,尤其是对于有退缩性行为的学生更应如此;④对于学生的行为,教师务必坚持“热问题冷处理”原则,保质冷静和理智,避其锋芒、以“柔”克“刚”,必要时可以“求弱”——找个台阶,将问题留到课后解决,这也是更深层次维护“师道尊严”;⑤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会欣赏和发现学生的优点,对有退缩性行为的学生,不能听之任之或凭空指责,要广泛使用激励机制,使课堂成为所有学生展示、锻炼、成长的“乐园”。此外,教师在平时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或观摩著名电视节目的现场主持,把握有关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4、注意形成帮教合力,是消除课堂消极行为的重要举措
课堂消极行为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惯性职业规划论文,这要求我们在处理具体个案时,既要充分了解情况、对症下药,又要注意形成帮教合力。可能通过如下途径:①主动跟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班干部交流,了解其他课程的课堂情况,看看是否有类似表现,并与其他教师在课堂要求上达成共识,统一步调;②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经常交换看法,帮助家长们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③对于受消极暗示的学生要做好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工作,使之放下思想包袱,以正常的心态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④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办法,请班级中比较优秀的同学适时给予提醒、帮助,促使其提高自我控制能力;⑤在班级广泛开展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有消极行为的同学感受到的温暖,逐步实现集体荣誉感与个人荣誉感的统一,愿意为班集体的荣誉尽一份责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日,引导五年制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5、教师身心状态良好,是消除课堂消极行为的必要条件
教师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对于教师从容地驾驭课堂、有效的控制课堂消极行为,十分必要。因而,教师个人还要注意努力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建议做到:①保证每天有必要的休息时间,特别是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使自己每天都有充沛的精力。八小时之外的娱乐活动可以适当参加,但在时间安排上要合理,决不可昏天黑地、通宵达旦;②坚持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最好是户外活动,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自己健康的身体;③主动参加各种学习,多与外界交流,特别是与兄弟院校的同行们交流,开阔视野,充实自己,适应职业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不因封闭而自卑或自大;④选择发展一至两项有益的业余爱好,诸如练习琴棋书画、伺弄花草虫鱼等等,使自己一则有精神寄托,二则可以修身养性;⑤随时调整心态,笑对人生,处理好“知足常乐”与“知不足而进取”的关系,乐观豁达、锐意进取,并以自己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吕立宁.关于五年制高职改革发展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2)68-70.
[2]姚延匠.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8-20.
[3]杜宗辉.构建五年制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探讨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9(17)183-184.
首先要激发学生渴求知识,参与校外科技活动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们都遇到了一个个不可理解的问题。他们经常向家长和老师请教:这是为什么?那又是怎么怎么回事。如不回答,就会使他们感到扫兴。回答吧,有些科学道理一时又说不清楚。介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引导他们求知这一渴望,巧妙地暗示一些方法,帮助学生去探索这些问题,千万别泼冷水。可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领略大自然的奇观,考察家园周围的环保情况和有教育意义的古遗址,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和农作物增产的对比试验,或制作一些小用具,改进一些物品的样式和性能,使它们构成一项小发明。另外,还可以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支持上网查找资料,这样让学生从实践中和书本上、网络上寻求答案,解除自己头脑中的困惑,对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产生兴趣。
其次是帮助学生树立完成科技作品的信心。信心使人产生动力,一个人只要有了信心,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使事情成功。成功了,人的精神就饱满,做事就更有信心,由此形成连锁反应。小学生对科技活动中的相关项目又何况不是这样呢?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小学生树立完成科技项目的信心呢?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观察。以科技活动中的小发明项目为例:很多小发明项目都是来自客观实际,学生只有通过观察,其思维才能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发现存在的不足。因此,积极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自己的生活,观察自己的学习用品,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从中发现问题。并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日常生活用品或在商场中、市面上所见到的物品存在不令人满意,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发现问题,完成小发明项目的首要前提。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要大力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成功把握性要大一些的物品进行创新。用“放大镜”找出学生认真观察事物,而后发现物品缺点的积极因素。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材料或器具、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引导学生处理好完成作业和科技制作这两者间的关系,并用一些事例来打消搞科技小发明或开展其它实践活动不会影响学习的顾虑。使学生感觉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确实能开发智力,培养动脑、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知识的局限性,观察事物的片面性,因此在这阶段教师的指导应重点摆在介绍和传授有关的发明创新和搞实验、写小论文、参观考察、拍科学DV的一些方式方法上,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对于学生自己提出的解决办法和方案,指导教师应予以重视和肯定。绝不能随意否定,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但又要求学生不能满足现状,停留在科技活动的某一个项目上。鼓励学生反复研究和实践,逐步改进,使科技小发明、实践活动、DV拍摄和科技小论文等项目获得成功。这样就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到学习成绩和科技创新成果双丰收。
第三抓表彰,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参加科技活动的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拿出获奖的作品,哪怕是校级。如果在教师的帮助下,又经过自己的亲自实践成功了获奖作品,受到了称赞,特别是在师生的一遍掌声中走上了领奖台,那是何等的快乐。此后,不但学生有兴趣,而且会使原来一些对科技活动不感兴趣的老师也产生向往,并大力支持或亲自指导学生参与小实验、小发明、写科技小论文或拍摄科学DV片等活动。让学生认为参加科技活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因此,学校科技辅导老师,一定要协助各科教师为参与科技活动兴趣浓的学生创设较好的条件,使他们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以此得到快乐,不断促进能力的增强。
关键词:科学教育 实验探究活动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38-02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不少学生对动手实验存在着自卑、厌烦、畏难心理,把动手操作实验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科学科学习效益的提高。要培养小学生实验兴趣、调动实验的积极性,我们可采取这样一些方法。
1 把握实验标准,发挥分数在实验中的激励作用
在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对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的评测,要在把握实验标准的前提下,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尊重他们的经验差异和学习特点,为他们设置合适的学习途径和评测方法,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究。这是一张小学实验课程评价表: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评价标准表
这张评价表对于当堂课学生的实验学习的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是对学生把握实验程序化的操作规程要求较高,这是影响学生实验积极性的原因之一。这样的评价表评定出的学生实验经常低分,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失去自信心,最终引起回避和退缩的反应,失去实验探究学习兴趣,形成畏难消极的心理。我们不能否认有一部分学生实验能力确实很差,但对多数学生来说,之所以低分,主要还是教师把握规范实验步骤时,把握标准存在误区:一是把学生的实验活动当作一个小实验员的作品看待;二是用成人实验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实验,难于放低要求;三是把科学标准中小学生实验的总体要求最终目的作为统一标准去评价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验,从而导致在教师的眼睛中,学生的实验过程很不规范的定势心理。因此,教师应抛弃这种片面认识,正确把握小学生的实验标准,充分发挥分数在小学实验学习中的激励作用,按照小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有个逐步提高,逐渐达标过程的规律,来确定标准考虑评分。不要吝啬分数,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的语言,采用多种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的方式记录和表达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如学生能用绘画、日记、图表、报告、小报、故事、汇报、小讲座等形式来展现实验探究过程,而不是局限于表格中的规规矩矩中,以帮助学生增强参与动手实验操作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
2 发挥实验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有效的探究式科学学习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看法和经验为起点,以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或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发展程度为阶段目标。在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发挥实验探究展示平台,设置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按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任务,分类进行指导。对好的学生,可适当提高要求,培养爱好,从实验的技巧、科学性上提出要求和进行指导,组织他们参加课外实验小组,参加各种科技小论文竞赛,以满足他们自我提高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设计坡度减少难度,分步实现实验目的,使他们能经过自己的努力每次实验达到一个小目标,有一点小进步,从而培养实验兴趣,逐步提高实验水平。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高层次需要,激励学生做好每次实验。反之,如果一个人办事总是感受不到一丁点成功的体验,再坚强的人也难免丧失信心,何况是小学生。教师要想办法积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成功的机会。例如:录制学生实验过程的DV,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实验过程进入影音,都能 “欣赏” 一下自己实验过程的喜悦;积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实验心得撰写成科技小论文,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小论文比赛;按实验能力分组进行评比封号――银河之星、太阳之星、地球之星、中国之星等,让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摘一些单项或片断的实验练习,让较差的学生也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成功……
3 主导实验活动,表扬强化,使学生增强信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学生正确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验探究式学习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程序,而是一个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师的引导和支持对探究式科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的实验从整体上讲,是很稚嫩、粗糙的,真正优秀的,符合实验要求的还比较少。在实验评价中,教师的目光不能只盯住学生实验中的缺点,不能成天只对学生讲这里不能这样操作,那儿不能随意乱动,说得一无是处,有的教师看见一些不符合规范的实验过程心中就厌烦,随意给一个低分,连评语也不写,或者气呼呼地写上一些批评、挖苦、斥责的话,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不会改正缺点,还会产生逆反心理,由怕实验到厌烦实验,有的干脆不参与实验,或跟着旁边的学生身边干看着,不动手。因此,教师评价实验时要有一颗爱心,满腔热情。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表扬强化的重要作用,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实验中的每一优点和微小进步,哪怕是一次大致合乎操作规程的实验片断过程……及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继续发扬。只要实验时有部分过程是按要求来进行的,就进行表扬鼓励,这样不断强化使优点巩固坚持,缺点就会相应减少,不仅使学生逐渐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实验规范化的流程,而且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为进一步规范实验提供巨大的动力。事实证明,以情育人,表扬比斥责批评效果更好。
4 开展实践活动,丰富课内实验材料
参考文献:
[1]陈明乐.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价值思考与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
[2]许军民.浅谈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2.
[3]禹勇.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
[4]朱忠祥,童政权.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南京工业大学学生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0,(3).
[5]刘芳丽.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技能的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6]汤继承.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
[7]皮祖训,刘何清,朱国梅.影响大学生安全因素评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8]郭亚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量探讨[J].科技信息,2013(22).
[9]程海梅,陈思源.高校安全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
[10]胡如朝.论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
[11]丁淑敏.关于高等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12]薛立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参考文献:
[1]王世鹏,甘新东安全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J].河北教育,2006(4):24
[2]宋洋,王雪松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155-161
[3][21]李开勇,冯维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5):86-87
[4]陶海寄宿学生安全教育探析[J].新西部,2014(14):122
[5][17]欧文姬应试教育归因下学校安全教育的异化[J].小学德育,2010(6):9-11
[6]蔡之青,陶渊博,徐培全安全教育三维设计的基本架构[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7):107
[7]刘畅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与实现条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8][13][14]孙盼想江西省潘阳县S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D].江西:江西師范大学,2012
[9]曹海永莫让制度管理成为安全教育的软肋[J].教学与管理,2010(5):6-7
[10]王霞学校安全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J].教育与教学究,2010(11):19-21
参考文献
[1]2016两会聚焦教育热点话题[EB/OL].http://gaokao.xdf.cn/201603/10433032.html,2016-03-11,新东方网.
[2]陈贵兵.完善教育渠道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成效[J].北京教育(高教),2012(10):64-65.
[3]李丹,程燕.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72-73.
[4]周水平,万江红,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江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8-150.
[5]耿一波.实施体验式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江苏教育研究,2013(11):49-51.
[6]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43-145.
关键词: 小学生 厌学问题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当代小学生厌学问题严重困扰着老师和家长,对我国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也逐渐被重视。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小学生厌学问题”为题目进行搜索,共搜索到了94条记录,其中包括期刊论文、报纸文章、硕士论文和会议论文。通过查看文章的题目和摘要,筛选出其中的30篇做重点阅读,就所阅读的文章进行梳理,以期通过对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做一综述,使教师和家长能从中得到启发。
一、小学生厌学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所查阅的资料来看,关于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厌学的内涵的研究
关于厌学,研究者基本达成一致,普遍认为,所谓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倦、抵触的心理状态及其在生理和行为方式上的不良表现。
(二)关于小学生厌学表现的研究
厌学,无论是作为一种现象、抑或是一种问题,总有一定的外显行为。因此很多研究者都比较关注小学生厌学的表现。陈洪友,武秀玲(2003)研究认为小学生的厌学表现为:部分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课下不完成作业,不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更有甚者,个别学生上课故意捣乱,顶撞老师,师生矛盾激化后逃学现象也时有发生。郭志芳等(2011)研究认为:厌学的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甚至于想辍学。周福英(2006)根据厌学外部表现程度的不同,厌学可分为三种:一是轻度厌学。通常表现为能坚持上学不旷课,偶尔会对某门课程或对某位教师产生厌烦,讨厌上某门课程或不愿听某位教师的讲课。二是中度厌学。通常表现为经常旷课或经常对某门课程或某位教师产生厌烦,上课经常睡觉,不做作业,某门课程或所有课程的学习成绩差,在学习某门课程或所有课程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如头痛等生理反应。三是重度厌学。通常表现为拒绝上学,因被父母通迫上学而逃学或离家出走,对所有课程均不感兴趣,对书本、教师甚至“逼”他上学的父母充满恨意,讨厌阅读、听课和做作业,一提到读书学习便会出现诸如头痛、呕吐等生理现象。
还有研究者对于如何判断小学生厌学的标准进行了研究。比如,梁爱红等在2013年对东营市东营区城乡部分中小学生厌学现状进行调查时,对厌学的判定标准进行了叙述: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不愿意继续学习;目前在学校完全是被动混日子;因不努力而致学习成绩差又毫不在乎;厌恶学习3科及3科以上者。具备以上4条中的1条即判定为厌学。
(三)关于小学生厌学现状的研究
从已有研究来看,研究者们有把农村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也有把城市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还有把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关于小学生厌学的现状,就厌学率基本形成了一致的结论。即厌学率基本在14%~30%之间,而且男生的厌学率高于女生,且厌学率随年级增高而增高。比如郭志芳,范安平在2011年对江西省5所城区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所做的调查表明,学生厌学率为16.4%,男生厌学率显著高于女生(χ2=15.232,P
(四)关于小学生厌学原因的研究
小学生厌学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使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因此,探索小学生厌学原因成为众多研究者所关心的课题。从已有研究来看,关于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小学生自身因素。比如,关欣(2011)认为小学生厌学的校园因素包括学校的不良环境、来自教师的压力、同伴关系;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家庭因素指家庭教育方式及教育观念;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自身因素包括自我归因不当、归属感缺失、替代性动机过强、自我监控能力不完善;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社会因素指不良社会环境。宣新华关于厌学产生的原因有以下观点:首先是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低俗文化的传播、读书无用论的滋生蔓延);其次是不良的家庭环境(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错误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不良榜样);再次是学校教育的失误(重应试轻素质的思想、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不良教学态度);最后是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学习能力不足引起的学习障碍、多动症)。
(五)关于解决小学生厌学问题对策的研究
关于解决小学生厌学问题对策的研究有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几个因素提出解决方案,有的研究者只笼统地提出解决的措施。牛欣欣,周彬(2008)认为政府是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强力后盾(政府要对农村小学做出政策和财政上的倾斜、组织大学生进行支教活动、提高农村小学的师资水平、利用媒体的宣传力量鼓励社会助学);学校是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的主导(建立友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完善农村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家庭应成为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的重要参与者;社会应为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提供环境支持。陈洪友(2003)提出了7个方面的对策: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要淡化考试意识,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关爱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把握好中年级的教学,尤其是三年级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探索新形势下学生乐学、善学的教学模式;加大教育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家长懂得一些教育法规、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发挥家庭教育的效能;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科技兴农,减少税收,增加收入。
二、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关于小学生厌学问题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法(问卷、访谈)、经验总结法和个案研究法。一线教师往往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厌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而一些研究者则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比如,郭志芳,范安平采用分层抽样问卷法对江西省5所城区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的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运用χ2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进行资料处理。
总之,过去关于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内容比较集中,集中在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方面。而且研究也关注到了小学生不同群体之间的区别,比如城乡之间、男女之间及年龄之间的差异性。但是在研究方法方面实证研究相对不足,从所收集到的材料能看出其所占比例不高,大多数是通过思辨的方式得出结论,期望以后的研究者们更多地关注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志芳,范安平.城区小学生厌学现状调查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8):92-95.
[2]刘明涛,梁爱红,薄传梅,唐烟台.东营市东营区城乡部分中小学生厌学现状调查[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3(11):654.
[3]李才邦.对小学生厌学情绪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0):203.
[4]陈洪友,武秀玲.农场小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J].教育理论研究,2003(1):7-8.
[5]牛欣欣,周彬.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08年11月号上旬刊,132-133.
[6]郭志芳,盛世明,郭海涛.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J].教育学术月刊,2011.9:58-60.
[7]周福英.农村小学生厌学原因分析[J].教育探索,2006(5):102-103.
[8]郭志芳,苏春,张德乾.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学习负担过重[J].中小学学教育,2012(9)245-246.
一、健全领导班子、加强统一管理健全的领导班子为有效地开展寒假活动提供有力的保证,统一管理是扎实落实各项活动的基石,学校成立以滕校长为组长的暑假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年级组长
二、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提升教师素质,深化素质教育为了抓好落实,我校按照上级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具体内容如下:1.年暑假35岁(含35岁)以下教师制定出长期(3-5年)的读书计划,利用暑假期间读两本书籍,其中《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必读,另一本自选,写不少于3000字的心得体会。2.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构思编排“经典诵读”节目,开学后,各年级教师进行展示。
三、加强体验教育,深化生活教育,促进养成教育,落实素质教育假期是开展体验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大好时机,学校将拓展体验教育层面,开展生活教育,注重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动手动脑、团结协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1、社区实践
要成立自主社区实践小队: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居住区域,成立社区实践小队,安排队长组织开展活动,就近参加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各种公益劳动和公益活动,向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劳动美化社区环境、净化社区文明、体验社区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开学后,1——2年级各中队收齐社区实践活动表,装订后以年级组为单位交政教处(班级填写开学后的);3年级各少先队员在家庭作业单上总结社区实践活动情况,班主任统一装订叫政教处(各班推选5名队员用A4纸打印社区实践活动总结,同时附过程性照片材料)。
2、家务承包
假期,各少先队员进行家务承包,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各队员在家务劳动中承包自己的一块“责任田”,坚持每天做。开学后一周内,每班评选出5名“班级家务承包之星”并把名单电子稿发送ftp“政教处文件夹”内“成长记录文件夹”。4年级全体少先队员在稿纸上誊写自己的感受,开学后,班主任收齐后以年级组为单位交政教处(各班推选5名队员用A4纸打印家务承包感悟,同时附过程性照片材料)。
3、动手操作
(1)手抄报制作
4年级每位少先队员用A4纸制作一份“普法”为主题的手抄报;5年级每位少先队员用A4纸制作一份“科学知识”为主题的手抄报。要求书写认真,配图精美。开学第一周,以班级为单位收齐,装订成册,交政教处。
(2)手工制作与科技制作
1—3年级每位少先队员,利用假期制作一件手工作品;4年级每位少先队员,利用假期进行科技发明小创造,制作一件科技作品。开学后,每班评选出2份优秀作品,注明班级姓名上交政教处。〖作品要注明班级和姓名(班级为开学后的)
(3)科技论文与科学实践
5年级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展示和竞赛活动,开学后每班交5篇科技论文,5份科学实践活动材料。要求用A4纸打印,同时上交电子稿,电子稿命名方式为:班级、姓名、题目。
4、学生读书活动
(1)活动主题阅读促进文明;阅读—享受智慧的生活。
(2)活动内容
(一)举办中小学生征文比赛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以“阅读享受智慧的生活”为主题,写读后感和从身边的人与事中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征文活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创新。
(二)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
通过“书香校园”建设、“朝阳读书计划”、争创“图书使用示范学校”、农村小学“爱心书屋”建设、“中华诵”等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读书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充分享受读书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请语文教师根据学校经典诵读篇目和潍城区经典诵读篇目布置学生诵读。
为了更好地开展读书活动,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组委会组织专家遴选了一些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推荐给中小学生阅读。除省组委会推荐的阅读书目外,各中小学校要结合“朝阳读书计划”推荐书目指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思想性强、具有阅读价值的图书。
(3)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
(一)工作程序。此次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各开发区文教局(教管中心)和有关市直学校逐级组织初选、初赛,市教育局组织复赛,并择优报省,参加全省决赛。
(二)时间安排。至月份,全市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广泛开展阅读活动,积极撰写征文。
月日前,以学校为单位遴选优秀征文电子版报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区教育局组织评选表彰优秀征文,并择优报市。月日语文教师收征文包括电子稿,并按要求填写推荐表,月日上交教导处。
(三)报送要求。
(1)参赛作品内容要紧扣主题,题目自定,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3000字;(2)征文中不能出现作者信息,作者信息以各学校上报的《推荐表》(见附件)为准;(3)征文必须是原创,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评资格,并对所在学校通报批评;(4)征文电子稿保存为.doc格式,以征文题目作为文件名。(5)排版要求:题目居中,二号黑体;正文四号宋体,单倍行距;A4纸张;页边距上、下、左、右:3厘米;页眉,页脚:1.5厘米;页码位于页脚居中排列。(6)报送数量:各城区中学每校5篇,乡镇初中、城区小学每校4篇,乡镇小学每校3篇,以学校为单位连同《推荐表》(电子稿),一并于月日前发至。各学校要全员发动学生参与,并在校内评选出等次,根据数量择优上报区教育局普教科。
(4)表彰奖励
经典诵读、演讲与征文比赛将分别评选出区级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同时评出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市级评选。班主任鼓励学生利用暑假,积极参加以上布置的各种综合实践,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作品的自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假期注意事项
1、班主任在放假前要做好假期安全教育,与学生签定《安全公约》,教育学生要有计划地完成寒假作业,不搞突击。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假期不自己到河里、水库、游泳池游泳,不进网吧、游戏厅,做到防火、防电、防坏人、防雷电,遵纪守法。假期内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传染病的发生,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