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07:36:18
导语:在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课程思政;生物教育类课程;路径探析
1生物教育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生物教育类课程承载着学生的生物教育观、教师观、教学观的塑造工作,在培养教师的专业底蕴上关注学科前沿、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深层次专业知识的拓展,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知识脉络.如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课程,构建了以“知识为底、能力为核、思政为魂”的三位一体育人目标体系.“以知识为底”构建高中生物学知识结构,研究高中生物学习题类型与解题思路;“以能力为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以思政为魂”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明确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课程兼有专业课和教师教育类课程性质,其思政元素的挖掘主要围绕两方面:一是在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中,通过从教引领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系好职业生涯第一颗扣子”,培育学生高尚的师德修养和深厚的教育情怀.二是教学素材中思政元素的挖掘.生物习题中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生命观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等内容,借助这些载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
2生物教育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开局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校级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仍不完善.评价是衡量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的重要尺度,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课程思政更好地落实与发展.部分高校对教师考核的重点落在科研指标评价上,同行与学生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如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从各维度掌握高中生物习题,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或进行思政教育的质量如何,校级层面还缺乏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二是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视还不够,教师的思想政治理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三是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仍不尽合理.思政教育是隐形教育,需要教师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担当.高校教师不但要意识到课堂思政的重要作用,还要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课程主要以“题”为中心,教师在挖掘高考生物试题中的思政元素时,倾向于将其从题目中提取出来,以说教的方式表达题目中所体现的思想道德观念,表达很刻意,学生并不能从内心上完全接受.
3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实例
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教育融合,做到“五个融入”———把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方案、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实现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连接.
3.1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方案
把分散在各类生物习题中有关生命观、生态文明、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整合[3],分类融入于教学方案之中.通过对生命自然属性、生命伦理、生命健康和安全、生命责任等相关习题的解析,实施正确的生命观教育;通过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等相关习题,培养学生对自然与生态的保护意识,落实生态文明教育;通过生物科学史的相关习题,引导学生树立质疑、实证的科学精神;通过挖掘我国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辉煌成绩,认同科学家们的爱国、奉献、敬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实施以“导、展、悟、扣、竞”为核心的“新五步”教学模式,把思政目标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之中.[4]导标激趣———围绕目标、激发兴趣;展标置境———设置情境、教书育人;悟标共振———互动探究、引发共鸣;扣标演练———回扣目标、演练巩固;竞标分层———层层递进、拓展延伸.
3.3将思政教育融入自主学习
将生物学家传记、生物学史、生物系列科普读物等列为阅读书目,指导学生查阅生命科学领域前沿问题及课堂有关内容的延伸拓展.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能力.
3.4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指导学生与校外导师、中学生物学教学名师交流,强化学生在教育见习、实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基础教育的习题命制、试卷批阅、质量分析全过程,引导学生增长实践经验,感受一线教师的敬业、奉献、严谨的工作作风.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践行科学精神,将所学、所思、所悟梳理成文,积极申报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在环保宣传、三下乡活动中争做生态文明保护的使者;在教育见习、实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中学生物习题编制等工作,注重习题课程思政情境的创设,发挥习题的育人导向作用.
3.5将思政教育融入评价体系
把任课教师、小组成员、校外导师作为评价主体,将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学习参与度、习题分析与讲解技能、基础教育衔接、习题册作业、期末考试六方面作为评价内容,进行全过程考核.使习题分析、讲解技能的评价成为课程思政考核指标之一,对学生进行多元立体的评价.[5]
4结语
生物教育类课程的建设和实践过程始终秉承“真”“实”“润”三原则.“真”,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鼓励学生追求真知、保持本真.“实”,依托实际知识和学习材料,将课程思政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试题情境中,做到真实贴切,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而非流于形式.“润”,使课程思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教学中注重从“细处”着手,把捕捉到的思政教育点做深、做透,真正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课程思政建设永远在路上,教师担负着教育教学重任,既要做人师,又要做经师,用责任和担当为师范生的成长铺路领航.
参考文献
[1]秦华,闫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25(01).
[2]张艳.课程思政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初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6):72-74.
[3]张晓军,吕云,郭志成,等.“课程思政”在高校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3):65-67.
[4]刘秋月,郑明顺.基于目标导向的“新五步”教学程序在一轮复习课中的应用———以“流动镶嵌模型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例[J].生物学教学,2020,45(07):29-31.
[5]杨昕卉,陈宝玲,张冰,等.教学设计:物理学史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3):62-64.
[6]郑友进,孙婷婷,邹敏秀,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质量评价机制的建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78-80.
[7]蔡悦,常飞,夏明,等.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22(02):94-98+101.
[8]邓小军.“课程思政”在高校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65-67.
一、优势视角关照下农民工子女精神文化生
活的实证研究“精神生活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活动,它包括理想、情操、志趣、信念、社交、爱情、学习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等”。针对农民工子女所处的年龄阶段和面临的成长任务,可以从学习情况、文化生活状态、社会交往、心理与价值观四个指标进行考察。本研究对山东省农民工集中的济南、青岛两市适龄农民工子女进行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76份,有效率为79.3%。考虑到农民工子女对精神文化的认知与表达受年龄与学龄影响,样本主要集中于10-13岁年龄段(占77.5%)和4-6年级学龄段(占74.2%)。
(一)学习状况分析
适应性是个体心理健康指标之一。学习是农民工子女当前的主要任务和活动形式。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对就读学校的教师水平、同伴关系、学校课程和环境四个指标满意度均达85%以上,相较于教师能力和同伴关系,对学校课程和环境的满意度较低。受就学满意度的影响,农民工子女在学习适应方面上表现乐观,95.8%的被调查者适应学校教育要求和学习方式。交叉检验结果显示,异地生活时间越久,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愈强。作为学习行为发生的中间变量,对学历和职业的期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方向。超过68.9%的农民工子女希望学历达到本科及以上,专科的占11.7%,高中/中职及以下的占15.1%。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农民工子女的首选占65.5%,其次是公司职员占8.4%,社会服务人员占6.91%,个体户与自由职业者均占1.7%。对自身学历和职业选择的较高要求,说明农民工子女充分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学历与职业之间的关联也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二)文化生活状况分析
文化生活状态是反映精神文化生活状态的重要指标。“两为主”教育政策的施行,决定了农民工子女与同所学校就读的城市学生参与的各类学校文化活动并无差异。但校外文化生活却能够真实体现出农民工子女文化生活的基本状况。调研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校外文化活动类型分散多样,看电视、上网(按频次为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查找学习材料)均占18.3%,课外阅读占15.8%,文体活动占15.1%,培训班占11.3%,家务劳动占10.2%。相较于城市学生,农民工子女的长假生活相对单调,文化类活动参与有限,做作业、玩耍占到62.2%,回户籍地与长辈度假占29%,外出游玩占4.8%,培训班学习占4%。究其原因,农民工主要选择城郊或城中村为居住地,这就决定了其子女可以接触的公共教育文化资源非常有限,少年宫、图书馆和科技馆等有利于结识同辈群体且能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公共场所并未成为农民工子女经常光顾之地。
(三)社会交往与融入分析
社会交往和社会融入是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通过人际交往,人可以在满足情感需要的同时实现对精神意义的追求。农民工子女由农村进入城市,必须通过人际互动和社会交往,才能够逐步融入并适应城市生活。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对象排在首位的是同学,占51.7%,其次是父母,占37.8%,第三位是邻居,占9%,教师则排在第四位,占1.5%。从融入社会状况来看,73.9%的被调查者熟悉或是一般性理解当地民俗与方言,这有助于其社会交往和参与当地社会活动。在目前身份自我认同上,31.3%的农民工子女认定自己仍是老家人,仅有24.4%的被调查者定位为当地人,44.3%的农民工子女游离于两者之间,身份难以明确,表明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仍未实现身份的城乡转变。对于现居城市的认知,63.8%的农民工子女将其定位为未来工作、定居之地,只有28.6%的认为是目前学习之地,70%的农民工子女有留城发展的想法。由此可以预见,对居住城市的定位有利于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增进社会融入。
(四)心理与价值观分析
在城乡转移过程中,农民工子女面临着学习适应和社会融入双重任务,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调研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精神状态积极向上,对当前生活较为满意,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自我效能感较强的均超过70%。但如何在较重的学业压力之下获得个性发展和休息娱乐的权利,这是令农民工子女倍感焦虑的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从思想道德层面来看,83.2%的农民工子女对诚信是人的基本品质表示认同,78.2%的农民工子女对道德规范和公共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持肯定态度。这些数据表明农民工子女普遍具有公民的基本素养和社会公德意识。从奉献和索取关系来看,49.2%的农民工子女倾向多予少取,35.8%的倾向两者平衡,4.2%的选择多取少予。而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面临取舍之时,46.7%的农民工子女选择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34.2%的认为要二者兼顾,8.3%的选择先考虑个人利益再考虑集体利益。由上述两组数据可见,农民工子女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态势,奉献索取并重,兼顾自我发展与社会需求是价值观的基本取向。
二、优势视角关照下农民工子女精神文化提升策略
皮亚杰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后的一种主动适应过程。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面临着城市融入、学习适应以及文化认同的多项任务,通过同化机制把城市生活需要的一般性社会规范、知识经验和价值体系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加强和丰富城市生活的经验与行为;通过顺应机制改变并调整原有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身份文化认同和社会交往方式,适应城乡生活的变迁。而农民工子女通过同化和顺应而导致的不断发展的平衡状态实际上就是适应融入城市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基于此,从优势视角关注农民工子女精神文化发展,需要注重其优势和抗逆力心理品质的作用。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中的核心概念,是个体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建构社会支持系统,发展人的抗逆力是提升农民工子女精神心理和文化适应的主要途径,具体策略可以参照亨德森和米尔斯滕“抗逆力轮”的六个方面。
(一)增加亲社会联结
针对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拓展性不足和社会活动参与有限等问题,教师要走近农民工子女,了解其在学校适应、课程衔接情况,关心学习、生活和融入困难,在学业辅导和生活关照中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校要定期开展人际辅导活动,组织城乡学生互动,帮助农民工子女建构同辈友谊共同体;社区要经常组织开展课外素质拓展活动、益智怡情文娱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在增进农民工子女与社区居民对话交流和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发展和谐良好的友邻关系;农民工子女的家长要经常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和亲子活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修正教育方法,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为此,一张由师生、朋辈、友邻、亲子关系构成的亲社会网络支持系统建立起来,在农民工子女陷入困境之时,能够为其构筑成长安全防线,为潜能与抗逆力的唤醒与激发提供缓冲。
(二)建立清晰稳定的边界
农民工子女对自己学历和未来职业的预期较高,对就地解决未来就业和居住愿望较强烈,这其中既蕴含着激发现阶段刻苦学习的机遇,又潜藏着可能引起习得性无助的危机,自我评价过高,容易产生学习焦虑,影响学业效率。为此,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农民工子女对自身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对自己的兴趣、气质和能力等个性特征和职业性向要有准确的评价,据此确立合理恰当的学业和职业目标。此外,农民工子女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心智尚不成熟,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多元利益观面前,对于道德和利益关系权衡仍感困惑与迷惘,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大众传媒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农民工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以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道德人格应对城乡转移中的价值迷茫问题。
(三)教授生存技能
目前,农民工子女普遍面临着学业压力过重的问题,各方需要予以重视。学校要通过开设压力管理课程,教授农民工子女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调适应对学业压力的认知,合理疏导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采用积极控制式和支持式学业压力应对方式和操作技巧;学习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管理和减压方法。为帮助农民工子女更好地融入城市,学校和社区开展指导农民工子女学习人际交往、沟通交流,理解分享、化解冲突的社会交往技巧活动;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策略优化和学业职业规划等学业提升策略,学习城市主流文化和社会规范、城市生存生活方式、城市思维和社会交往等社会融入技能。为此,应帮助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体悟中将城市生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整合内化为社会融入过程中扭转困境的优势和抗逆潜力。
(四)提供关怀与支持
基于人文关怀,学校要构建民主与平等的校园文化环境,制定有利于农民工子女与教师、城市学生彼此理解、接纳与认同的教育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博大的父母本能,尊重农民工子女的人格,关爱他们的成长,在唤醒激发学习潜能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工子女主动有效地学习;社区是农民工子女校外活动和社会融入的场所,社区干部应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完善文化教育场所和设施,开办各种文化类活动,组织农民工子女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农民工在子女遭遇挫折时,要多运用积极正向的教育方法,给予支持鼓励,为子女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五)建立和表达高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揭示了教师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同样,建立和表达高期望是激发农民工子女成就动机、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面对挫折逆境的有效手段。为农民工子女设立期望要注意期望的标准:一是期望是清晰且可测量的;二是期望标准是恰当水平的;三是期望涵盖学业、适应两个方面;四是期望应与农民工子女共同确定的。在向农民工子女表达高期望的同时,教师、同伴、社区和农民工等社会帮扶系统要营造一种支持性的文化氛围,要充分唤醒农民工子女的抱负水平,帮助其确立恰当的成就目标,最终通过赋权增能使他们清晰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城市学习生活。
(六)提供机会促进发展
大学生消费行为心理
当代大学生已逐渐成为时代消费的风向标和主力军,加之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等各方面力量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缺失与不健全,导致了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消费攀比、冲动消费及过度消费等不良现象。本文就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成因以及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结合我校实际)
1.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调查
⑴学习支出。学习费用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在大学生中消费占很大部分,达到大学生日常总消费的半数以上,此部分消费相对比较稳定。学习支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上交学校的学费和平时自己的学习材料及学习培训的费用。
⑵日常基本生活费用。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主要包括吃、穿、住、行、用等几个方面。随着当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随之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吃喝住行也趋向高消费方向发展,集中表现为恩格尔系数的明显下降。
⑶休闲娱乐消费。大学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表现在一方面基本日常生活费用在大学生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学生用于精神享受等娱乐方面的消费正呈逐年上升趋势。
⑷人际交往费用支出。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平台,已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同r也是一个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过渡桥梁。现代很多大学生都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培养人际交往关系作为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两大部分。
2.大学生消费的典型特点
⑴经济消费来源于父母。我国的高等教育为了对教学质量和校园进行更有计划的治理,对现阶段高等教育体制还采用比较封闭的治理模式,从而导致了大部分在校大学生不得不长期在校园进行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无法从事复杂的社会工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做依靠家庭资助的方式作为自己的经济来源。
⑵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观察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消费逐渐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表现为部分家境优越的大学生出现了奢侈消费、过度消费的现象,而另一边家境一般的同学仍在勤工俭学,争取为家里减轻负担。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差异过大,且向两极分化方向发展,这在我校也有明显的体现。
⑶务实与经验相结合。据了解新学子调查课题组在对大学价值取向的调查中列出了11种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最主要的成分:知识、友谊、爱情、地位、名誉、健康、金钱、权力、家庭、事业和理想。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价值取向的实用性。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还带有明显的经验性。这些经验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集体生活或借鉴他人,亦或是自己已往的消费经验。
3.大学生仍然重视理性消费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计划上更倾向于把自己的钱花在饮食的营养搭配上,同时结合对身体健康及审美的需要,学校内设置的健身中心也很受学生欢迎,我们通过调查和访谈部分学生,发现半数学生选择定期进行身体锻炼。另外有三成的学生会相对稳定的通过书店或者网购的方式购买课外书或者专业书用于学习。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消费观念依然是理性消费,量入为出,合理规划投资自己。
4.大学生消费的多层次化
如今的大学生活已不再是单调的宿舍、教室、餐厅三点一线式生活,因此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逐渐他们的消费热点。同时现在高校中流行“人际投资”暗地风靡,借助着所谓的“礼尚往来”,“人际投资”在大学校园中蔚然成风。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1.加强社会及舆论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的引导和教育
利用大众媒体的力量和公益广告及模范效应,不断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发挥互联网的快捷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发挥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时刻提醒大学生不要盲目消费、冲动消费,并且对拜金主义和挥霍无度的行为进行强烈批判,严格抵制腐朽的消费观念。
2.家长应重视子女的消费行为及方向
父母是子女经济的主要来源,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子女的消费是否健康与父母有直接的关系。作为父母应该在平时生活中告诫子女,教育他们必要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应该买,但一些用于炫耀、不实用、可买可不买的奢侈品,是不应该在现在作为学生的身份购买的。此外,父母还应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一个勤俭持家的榜样,父母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与心理,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
3.加强校园消费教育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成长的起点和主要地点,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为在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切实提供一个平台,和有关部分联手治理好学校周围的消费环境,尽量避免出现低俗的娱乐消费场所,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4.大学生自我培养健康的消费理念
大学生在日常消费中应该坚持做到心中有售,量入为出,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水平,通过计划性消费来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另外,鼓励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这一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方法来锻炼自己,既能体验赚钱的艰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也能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消费习惯和观念。
参考文献:
[1]孔翔翊.试论大学生消费观的培养[J].科学教育论坛,2008(6).
[2]崔广新.加强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引导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8(1).
[3]闫瑛.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评述[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5(1).
【关键词】数控专业 工学一体化 背景条件 实施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38-02
一、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背景与条件
1.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背景
随着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革,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然而我国目前的技术人才面临着少,老,难的现状。职业院校作为技术人才的主要培训渠道,其传统的学科教学在很多方面已严重滞后,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要求。
以数控专业为例,传统的学科教学先在教室进行理论学习,再到车间集中实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因为理论知识抽象枯燥而缺乏学习兴趣,而在集中实习环节中,又会出现实习所用与理论所学不相统一的局面,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严重脱节,甚至可能因为诸多因素最终导致学生毕业至工作岗位之后,无法更好地学以致用,未能让企业所需与学校所学有机结合。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为科学高效的新型职业院校教学模式。
2.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条件
(1)国家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环境,国外一些先进的职业教育成果,也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进步提供了经验借鉴。各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日趋完善,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数控仿真软件开发)灵活丰富。此外,随着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加强,为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导向。
(2)国家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自2009年开始,在全国挑选了30所职业院校,开始对数控、汽修、电气、机床切削与机床加工5个专业作一体化教学改革,到2012年又新增35所学校及9个专业进一步扩大改革范围,并组织各地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人员,教育部门专家及企业专家等,从一体化课程框架的确立、一体化课程内容的制定及一体化课程资源的建设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一体化教学改革工程。
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认知
1.工学一体化教学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工作过程设计并执行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活动。
2.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作为用人企业而言,他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具备工作能力,能否胜任工作,能否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作为学生本人而言,则主要关注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技能是否适用,能否为其赢得满意的就业机会,能否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发展。所以,职业院校必须基于企业需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并能适应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3.工学一体化教学打破了传统学科教学先学习“高深”理论知识,后实践“浅显”技能的模式,注重技能人才认知规律,按照学生由专业新手到专业高手的逻辑顺序安排学习任务。将来自企业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强调学习环境与工作世界及就业导向的对接,要求学生以实际行动和体验实现学习目标。力求企业用好,学生学好,学校教好三方共赢。
三、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有关工学一体化教学实施的过程及相关要求可概况为:三个转变、三个遵循、三个阶段、三个结合、三个建设。
1.三个转变
(1)培养目标转变:操作普工?隰复合型人才
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是单纯掌握操作的机器,而是集理论、技能、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
(2)师生角色转变:老师主体?隰学生主体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当好演员,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老师则主要把握对学生的科学引导。
(3)学校发展途径转变:办学规模?隰办学质量及办学水平
欲博得社会、企业、学生及家长的肯定,职业院校就必须竭力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及办学水平,才能在职业教育的竞争激流中生存和发展。
2.三个遵循
(1)遵循技能人才成长与职业发展规律,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
(2)遵循国家数控专业职业资格等级要求,形成由低到高的人才培养层次。
(3)遵循职业院校各自的办学现状及地域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三个阶段
在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确立一体化课程框架
通过对数控行业和企业的调研,分析职业特点,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形成包含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一体化课程名称、专业内容、学时分配等内容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框架。
第二阶段:制定一体化课程方案
在一体化课程框架形成的基础上,制定每门一体化课程的标准及各个学习任务的目标及教学建议等,并设计出对应的考核评价方案。
第三阶段:建设一体化课程资源
为保证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有力实施,还需逐步完善一体化课程资源的建设工作,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材建设及学习环境建设等。
4.三个结合
(1)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
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训相分离的方式,在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2)专业学习与实践所做结合
将来自企业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将教、学、做融为一体,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综合性与可行性。
(3)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结合
岗位对接是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现方式,根据工作岗位要求,抓好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
5.三个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
在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特别是师资建设(师资力量成为很多学校发展提高的瓶颈)。既要继续建设“双师型”队伍,还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企业工作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及一体化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2)学材建设
以学生为中心,建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材料,如教材、工作页、作业指导书、工具书等。
(3)学习环境建设
建设集学习区,资料查阅区、实验区、编程区、数控仿真模拟区、数控机床实训区等为一体的学生学习工作站,并参照企业布置,模拟生产现场。加快校园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建设,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引入企业管理文化,营造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氛围。
四、工学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严格执行标准,注重具体落实;
加强实施过程监控与评估;
不断总结,持续改进;
各职业院校结合自身实际,量体裁衣;
多方协作,积极参与。
进一步推广工学一体化教学,是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今后在职业教育事业工作中的重点,也是职业院校难得的发展契机。这项全国齐发的浩大工程,需要相关各界充分参与,不断探索,切实行动,才能让工学一体化教学得以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 智慧课堂 文化建设 教师成长 教育
一个学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成才、使教师成长、使学校发展,就需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学校内涵式发展,是指学校在自身现有条件下,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挖掘和形成学校内部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制,使学校内部迸发出勃勃生机,形成学校特色,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它是在自身创造各种条件的基础上,形成学校本身发展的动力、氛围和态势。抓学校内涵发展,可以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学校的文化底蕴不同,地理环境不同,设施条件不同,师资水平不同,管理策略不同,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根据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我认为应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让“智慧课堂”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亮点,让“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让“教师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从这三个视角来实现学校在内涵式发展之路上快速发展。
一、让“智慧课堂”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亮点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果。新课程改革呼唤我们给学生一个快乐、对话、开放、感悟和探究的课堂。按照它的标准,课堂教学必须从“三维目标”出发,以相关的学科学习材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为主要方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感受过程,有效学习,发展能力”。有效课堂需要我们教师智慧型的设计和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应植根于既让学生收获知识,又让学生收获能力和享受。
1.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平等互动的对话过程,教师更要善于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空气和阳光”,让学生的心灵快乐成长,让学生的个性自由飞扬,让学生的智慧自然生成,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一种成功感和一份自信心。
2.融合真实的生活背景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在教学设计时,生活情境是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意场”,它特有的激励、唤醒、鼓舞作用是润物无声地蕴含其中的。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又发展、完善于生活,教师可凭借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让他们在真正的内部动力驱动下主动学习,展示个性,寻求发展。
3.打造自主探究的时空
学习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质疑、问难中学,应当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更要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只有植根在学生自主探究这一沃土上,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发展才能根深叶茂。而探究总是从问题开始,一个好的问题能给人以方向和动力,能让人产生认知的不平衡,能让探究者总是朝着问题所显示的心理目标努力迫近。这样,通过开放、合作、探究式的教与学,学生们既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会了怎样学习,也体验到了竞争后成功的喜悦,更懂得了怎样去“生活”。让他们真正认识了自己!也懂得了如何去“做人”,去正确面对竞争。
“因智慧而精彩”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我相信只要教师尽可能地克服自身的弊端,在每一堂课前都“如履薄冰走上课堂”,在课堂中注重完善学生人格成长、差异的知识建构和创新的智慧发展,努力追求教学的真质量和课堂的真效益,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真正地让灵性焕发,让智慧闪光,让学生有效地获取真知,提高素养,成为素质高、能力强的一代新人。学生在学校中学习能真正体会到幸福,必然会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发展目标,推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让“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
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而学校是传承文明和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和灵魂的集中体现,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教育品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才能成就教师的人生价值。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实现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积淀文化底蕴,提供文化支撑。建设校园文化,是以师生发展为本。对学生,重在“文化育人”;对教师,则是“文化充电”,从而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师德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谈谈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各项具体工作。
1.抓环境文化建设——寓情于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为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因地制宜,先后将充满艺术气息和教育意义的学生书画作品制作成可以悬挂的镜框,通过在走廊的合理布局展示学生才华,以此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以“让校园的每块墙壁都‘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育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积极做好“三风一训”(校风是团结、勤奋、严谨、创新; 教风是敬业、爱生、务实、奉献;学风是文明、诚信、勤学、善思;校训是自立、谦和、笃学、明志)建设。同时,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以唱响校歌为主题的歌咏比赛,让全校师生都能做到熟练地演唱校歌。让师生员工置身于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校园环境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的教化。
2. 抓学生文化建设——寓德于行
杜威说:“一切教育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赫尔巴特曾有过这样的论断:“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样一个概念之中——道德,道德被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而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由此看来,德育属于教育目的的范畴,并且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不以培养学生道德为目的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最终归宿。我们学校坐落在抚河岸边,学校非常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弘扬。多年来,学校注重与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系,成立了“家校联系小组”充分发挥学校在文化建设领域的优势,对当地的精神文化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也得到了上级行政部门和社会的好评,被评为 “市文明单位”。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已制订了学校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发展方案,争取走在当地先进教育理念的前列。
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环境育人的效能。学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在的育人效能,设立教育宣传长廊,向师生宣传国家大事、法律法规、学校新闻、科普知识、班级情况;办好校园画廊,教学楼、办公楼、教室里悬挂学生的书画作品,树立学生的自豪感;建立学生作品展室,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件作品都会开言,突出 “美丽的校园,成长的乐园,温馨的家园 ”这个主题;提升学生阅览室,添置大量学生读物,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坚持每周升降国旗,举行国旗下的讲话,对全体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抓好教室环境布置,在各教学楼张挂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定期出好板报,美化教室环境,提升教室文化品位。成功举行了第三十七届校运会、第十四届“抚河春”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展“学雷锋精神,做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弟子规》背诵比赛、“庆六一读书乐”知识竞赛、“五星评比”活动、小主持人大赛、辩论赛、少年模拟法庭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展示风采、锻炼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营造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1) 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校初一年级300余人于6月1日举行了中华传统节日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伴随着悠扬、婉转的古典民乐,配上一幅幅颇具中国元素的画面,《对酒当歌》《听月诗》《秋天的怀念》《中秋月泊》《明月几时有》等一首首中华经典诗文缓缓道来。学生们抑扬顿挫、饱含深情的朗诵,富有创意的表演形式,把大家带入了艺术的世界,精彩的表演博得在座师生阵阵掌声。经过激烈的角逐,评委老师的严格把关,最终评选出了本次活动一二三等奖。通过这次“庆六一,诵经典,传美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同学们领略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激发了同学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加深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2) 感恩教育活动。为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团委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开展“献给父母的爱”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了学生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质。
(3) 布置德育作业,如:每日为父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每日完成读一句名言警句、掌握一条科普知识、摘抄名人成长的故事,把这些事情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来做,使之日常化,持久化,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培养情操,铸造品格。
(4) 创新班会课活动。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课活动,并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变化情况。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班会,对表现特好者或行为习惯相对好转者、班级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5) 校社团组织和活动阵地齐全,有完善的学生会、团队组织、校园广播站、学生网站、文学社、音体美兴趣小组、学生民主小组等多种学生社团组织。各社团开展活动及时,并能体现出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学校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认同学校核心价值观。例如,开展“向白色污染宣战”“绿色上网”“感恩月”“祖国在我心中”“校园艺术节”等各种活动;同时,学校围绕重大节庆日让学生自主性地开展好活动,发挥其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在活动中激发和锻造学生具有学校文化特征的兴趣爱好和意志品质。
华中科技大学的杨叔子院士说过一句十分精辟的话:“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文化,不打自垮。”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易被师生所接受,并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内化,更好地建设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文化,从而让厚重的文化积淀更好地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
三、让“教师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
对新时期的教师来说,具有先进的健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比具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首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是全面提高学校质量的重要手段。
1.发展教师的基本维度:识、心、德、能、风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人的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完整发展”是“多方面”“自由”“和谐”发展的结果。作为教师,不但具有一般人的共性特点,同时具有教师的专业特点。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笔者认为教师的发展维度应包括“识、心、德、能、风”几个方面。
“识”包括知识、学识、见识。知识是认识是经验,学识是学术是修养,见识是思想是智慧。学识水平就是一个人的专业造诣;见识是建立在知识和学识之上的判断力、预见性。作为教师,知识要广泛,否则难以胜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我们学校每年暑假都要布置教师看一本好书,写一份读书笔记来增长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思想、专业技术、专业眼光在内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会有独特的智慧,看得远、想得深,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否则就不可能创新,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要有战略家的见识,着眼于长远;还要有艺术家的见识,着手于细节;更要有教育家的见识,着力于引导。
“心”即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愉快生活的基础和保障。笔者作为学校“馨语工作室”的第一批参与者,深深明白教师的劳动是崇高的,责任重大;教师劳动也是复杂的,任务艰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做到既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以适应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又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德”即师德,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加强师德修养是教师发展的永恒话题。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师德修养的内涵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概括。
“能”是教师顺利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不但要有教书之能,更要有育人之能。我们每年四月份,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青年教师业务素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每年举行以"练内功,蕴内涵”为主题的说课比赛。说课大赛旨在以大赛创先进,以大赛强队伍,以大赛促改革,引领全体教师一起来打造高效课堂、精品课堂。参赛教师十分重视此项活动,都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他们对教材的编写特点和设计意图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说课”中所涉及的教材地位、重点、难点的把握比较得当,学情分析比较全面,教法、学法设计合理,教学流程清晰,重点突出;多媒体、教具辅助教学恰到好处,反映出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这样的说课活动举行,为全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风”包括教师的工作作风和教学风格。作风决定成败,风格决定效率,良好的师风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新师风应该是民主爱生、和谐热情、进取求新。教师的作风要朴实,工作要务实。当前在教师作风建设中要注意克服“浮、娇、躁”,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和认真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2.发展教师的根本措施: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就是“以校为本”的研修,它以学校为研修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研修目的。它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既是一种关于教师和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关于校本研修的途径和形式,这方面的论述很多,如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办教育”,“潜心研究育新人”,在以上几个方面不断地总结、规划、探索和实践,使我们的教育让学生快乐、教师开心、家长拥护、社会认可。学校才能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走进内涵式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萧宗六,余白.学校管理学新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2]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3]杨叔子.教育雏论选(套装上下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1,1.
[4]杜威全集-早期著作(1882-1898)(第2卷)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