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会实践评语

时间:2022-10-13 09:44:28

导语:在社会实践评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实践评语

第1篇

×××同志,在我单位实习期间,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够很好的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人际关系方面能够很好的团结同事,受到了单位同事的一致好评。希望在今后努力学习,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个人的自我鉴定评语是:

经过近两个月的实习,使我更加明白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学习到了为人处事的许多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一定多多学习社会知识,早日为将来的就业作准备。

第2篇

关键词:太平湖;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59-03

1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1.1 基本情况 太平湖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国家重要湿地之一。作为大型人工库塘型湿地,其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是华东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深水性高山峡谷型人工湖泊的典型代表,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都具有突出表现,兼具涵养水源、调蓄洪峰、调节气候、改善水质以及生态旅游、发电、养殖和灌溉等多种生态功能。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2007年11月开始试点建设,2008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4年底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安徽省首家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规划面积9 850hm2,其中太平湖水域面积8 860hm2,区划为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科普教育区、大湖亲水运动休闲区、九曲湾历史与民俗文化体验区、主题生态群岛观光休闲区五大功能区。

1.2 湿地资源及其特点 太平湖位于长江一级干流青弋江上游,属高山峡谷型人工湖泊。湖面东西长80km;南北最宽处约6km,最窄处仅10余m;水深平均约40m,最深处70m;正常蓄水量24.9亿m3。

太平湖湿地公园主要景观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滩涂湿地、湖泊湿地等,其中河口的滩涂、浅水区等达990hm2。尽管与沿江、沿淮的浅水型湖泊湿地相比,太平湖湿地在水生或湿生性生物多样性方面略为逊色,但其深水性及优良水质和周围茂密森林植被构成的多类型生境条件,可为某些深水带底栖动物及水陆交错带生活的生物提供所需的生境。

1.3 湿地生物多样性 太平湖湿地以湖泊湿地为主体,同时包含有自然河流、入湖河口等多种湿地类型,另有分布于湖体中的岛屿等陆地,整个湿地公园形成山围水体、水含岛屿的空间景观格局,为不同需要的陆生生物、湿生生物及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环境。

太平湖现有浮游植物31属,维管束植物180科627属1 210种(含变种),其中湿生及水生植物30余种。在太平湖湿地维管束植物中,蕨类植物18科23属36种;种子植物100科304属510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8属10种,被子植物95科296属500种。

湿生植物在滩涂区域形成旱柳群落、狗牙根群落、蓼子草群落、假稻群落、双穗雀稗群落。水生植物在沿岸浅水区域形成挺水的香蒲斑块、芦苇斑块,在局部区域沉水植物形成苦草群落、菹草群落等沉水植物群落。相对于沿江自然湖泊湿地而言,太平湖湿地公园沼生及水生植物群落较为单调,且群落面积有限,空间分布不均。

适宜的气候、优良的水陆环境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太平湖湿地共有脊椎动物82科193属279种,其中:兽类49种,鸟类147种,两栖爬行类40种,鱼类43种。常见浮游动物23属。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32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8种。太平湖湿地有鸟类186种,其中水鸟74种,占总种类的39.78%,属于中日保护协定的80种,中澳协定的22种。每年为近4万只水鸟提供繁殖或越冬地。鸟类资源中包括国家级保护鸟类15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3种),省级保护鸟类36种(省Ⅰ级保护鸟类10种,省Ⅱ级保护鸟类26种)。

2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

2.1 湿地公园管理架构

2.1.1 议事协调机构 议事机构为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湿地公园保护、建设与管理工作。主任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区政府相关部门和沿湖主要乡镇政府组成。根据《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依法行使下列职权:负责研究提出湿地公园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并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落实;组织编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修编工作;统筹协调湿地公园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

区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湿地公园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其他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湿地公园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2.1.2 常设办事机构 常设办事机构为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具体负责湿地公园的各项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湿地公园的各项管理制度;对湿地资源实施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湿地公园的科学研究工作;进行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支持配合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和部门,参与湿地公园保护地带和周边景观控制区的保护、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

湿地公园管理处内设办公室、保护科、经营科、建设科四个职能科室。根据工作需要在沿湖各乡镇设立6个湿地监测站和16个巡护点。

第3篇

中小学校的学生评价涵盖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活动,包括学校按照课程计划自己实施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素养的全面评价。综合社会实践基地只实施社会实践活动一项课程,所以学生评价的内容与中小学校相比显然狭窄得多,只能反映学生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只是学生某个时段的单项活动评价。因此,综合社会实践基地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只能成为中小学校学生评价体系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理论上应该包含在中小学校的学生评价体系之中。综合社会实践基地专门实施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使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得到专业化的开发和实施,某些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接近甚至达到了专业培训机构的水平,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系统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服务,也为中小学校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可供借鉴的课程样本和范式。综合社会实践基地与中小学校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有机交融、互为补充,使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得以完整的呈现。综合社会实践基地特有的资源优势、课程优势、活动管理优势、师资优势、专业的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奠定了综合社会实践基地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领域的骨干地位,使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在综合社会实践基地有效地开展起来,很好地弥补了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的缺乏资源、课程、师资等严重缺陷。同时也辐射、带动区域内普通中小学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评价目的存在层级差异

中小学校的学生评价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综合社会实践基地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将“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的综合素质目标分解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并作为学生评价的要点。但是,由于学生集中参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非常短暂,达成综合素质目标的任务应该由综合社会实践基地和中小学校一起作为长期的任务共同完成,综合社会实践基地可以起到激励和强化的作用。依据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综合社会实践基地更关注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

三、评价方法各有侧重

在较长的学制时段内,中小学校的学生评价呈现长期、稳定、连续的动态实施特征,主基调是发展性评价,主要采取激励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等评价策略。综合社会实践基地在借鉴中小学校学生评价的基本策略、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更应关注被评价者参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时程短暂、多次参加、间断不连续”的特点,制定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评价策略和评价方法。由于时程很短暂,学生会很快由一个活动项目转入另一个项目,课程的密度很大,实施评价的时间很局促;因为课程轮转的需要,项目转换导致的内容跨度也非常大,评价的连续性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综合社会实践基地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中,除了激励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等基本评价策略,更应建立针对性更强的即时性评价策略,通过“一项一评”保证评价的及时有效性。“即时性”评价策略的特点是快速作出评价(中小学校很少使用),评价者一要适当提高“结果评价”的权重,把直观呈现的活动结果包括过程中的量化结论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二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不熟悉学生甚至不认识学生的情况下观察并判断出反差最大的两类学生群体(在团队特征非常明显的项目中更有价值),作出恰当的评价结论。

四、评价结果展示系统的差异

中小学校的学生评价展示系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般有过程性评价展示系统以及终极性综合评价展示系统。显性的过程性评价展示系统一般有针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常规评比类,如量化考核、各类“星”评比、流动红旗评比等,通过制定一系列基本规范、标准和要求长期进行,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的自主评价,其实质是形成性评价;其次还常见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目的的阶段性单项活动类,如各项竞赛、先进、标兵评比等,激励性评价方法运用较多。显性的终极性综合评价展示系统是将整个评价时间跨度分割成若干个时间节点,一般以学期、学年、学段进行,对此时间节点内学生的发展状态作出终极性综合评价,常见的展示形式有学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优秀学生评比表彰、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书、学业报告书、学生档案等。其中学业评价会更多使用结果评价法。隐性的过程性评价在师生活动中频繁产生,甚至不经意间就已经发生,教师的一句表扬、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都可以产生评价的效果。与之相比,综合社会实践基地的评价展示系统因评价实施的时间跨度短暂而显得相对简单。显性的过程性评价展示系统主要集中在生活类和以实践活动内容为主的单项竞赛,以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为主要目的,常见有就餐、宿舍和单项活动项目的考核、评优并即时展示。显性的终极性评价常见有两大类,一类是各单项实践活动课程的即时性评价,另一类是综合性评价,包括学生本次实践活动的综合评价和各类优秀的评比,主要展示形式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和优秀表彰等。隐性的过程性评价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

五、评价结果使用上的差异

第4篇

关键词:评价 评价学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 评价活动

中图分类号: G25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5-0133-04

2012年1月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1](套装上下册)(以下简称“本书”),是邱均平教授继《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2]之后,又一评价学方面的力作。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05AZX004)的研究成果之一,结项鉴定为“优秀”,被免评审进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正式出版。本书也是邱均平教授领导的“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团队在近十年的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撰著而成的,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本书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三个方面创新性研究,从而构建了一个包括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细细读来,抽丝拨茧;慢慢品味,高屋建瓴,实感受益匪浅。

1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的创新与价值

1.1 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本书作者亲身参与和经历了我国科学评价工作发展的过程,并且紧跟国际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充分把握国外科学评价领域的研究和国内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看到:目前,科学评价工作偏重于科技评估方面,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大多数的论文都是成果评价方面的,且数量相对较少,不全面、不系统,远没有形成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然而,在整个科学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为突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评估、管理的基本依据;其评价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重视和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体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建设。但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建设与自然科学相比,与国际通行惯例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已经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因此,本书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建立与完善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创新。

1.2 创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为保障评价公正性提供理论指导

(1)发现信息传导机制,深化评价过程认识。本书强调“信息”要素在评价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对评价过程中的“信息”要素的运动规律加以分析,并通过与典型的通信系统理论模型[3]进行对照,发现评价活动中的要素与通信系统模型中的若干要素存在着强对应关系。在对“评价”作为信息过程进行了重新认识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科学研究对“评价”的需求,以及同行评议、定量评价指标的“”角色。形成了对科学研究评价更为本质、更为深入的认识——信息传导机制。

(2)指出“公正”是评价的根本要求,系统完善了“公正机制”。在详细系统讨论了程序公正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元评价机制等“公正机制”之后。强调了“元评价”对于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的指导与约束作用,指出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中亟待建立有效的元评价机制。提出了对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评审态度、信度等信息,应该纳入一个可以在学术界共享的、保存有连续累积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中,纳入到一个信誉、信用管理机制当中的思想,并最终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3 全面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奠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的研究中对这些外部因素及其影响的研究呈现单向度性,缺乏系统性分析。因此,本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特点;特殊国情、文化、科技政策、学术规范;科学的整体社会建制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从人文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真理性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成果多样性和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点的分析,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应该根据其特点进行调整;从“大科学”与科学建制化、“大科学”下的“小科学”、科学承认、奖励、资助与报酬体系几方面的分析,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建制化背景下,评价活动必须坚持评价的学术性,恪守“学术自由”这条底线,维护学术共同体内的固有规范和秩序;从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和“人治”传统的分析,指出在评价体系别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意识,坚持评价标准的学术性、独立性、自主性,保证评价过程的公平、客观和规范性,注意评价标准的质量导向性;从人文社会科研究规范缺失的现实的分析,指出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学术规范的普遍遵循,是学术评价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学术规范缺失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制约了学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同时要求学术评价本身要规范,在评价标准中要将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列入重点考量,或将研究的规范性作为评价的前提。从而奠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2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价值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书分十章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从分析我国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入手,探讨了其核心体系,介绍了其要素体系,健全了其分类体系,构建了其运作体系,提出了其指标体系,并对人文社会科学人员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成果、机构、项目的评价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思路。

2.1 构建核心体系,奠定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基础结构

本书基于学科、应用、具体评价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和学科理论的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评价理论体系;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梳理了包括国际/国内、宏观/外部、微观/内部环境,以及社会评价意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体系;基于科学评价体系选择的标准与模式问题的讨论,构建了狭义的和广义的评价活动体系;从科学评价规范与科学评价管理监督机制的关系分析,构建了科学合理、健康完善的评价规范体系。从而构建了包括理论、环境、活动、规范体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核心体系,为其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2 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健全了评价的分类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包括了,评价主体、目的、对象、标准、内容、指标、方法、程序,以及评价数据与结果等要素,在之前的研究中缺乏全面的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本书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归纳总结评价的要素体系,它还是健全和完善评价的分类体系的基础。在评价过程当中对于评价要素的不同偏好偏重、关注程度、要素组合等都对应着不同的评价样式。因此,本书在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的基础之上,根据评价要素的属性、特征,以及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形态,按照评价方法的量化特征及评价过程的主客观程度,按评价过程的保密性,根据评价主体之间关系,根据评价目的性,按照评价标准要求,按评价对象,按照评价所发生的时间阶段,按照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样式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而健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分类体系。

2.3 构建运作体系,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实务指导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运作需要建立组织系统、制度规范系统、工具系统来推动。因此本书通过整合执行、参与评价活动的机构和个人等实体要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组织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的法律、法规、行业指导性规范、政策管理性文件等软件环境因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规范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供评审专家、机构等使用的查新系统、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期刊分级系统、专家遴选数据库系统、数据记录系统、信用管理与反馈系统、评价软件系统、远程网络通讯评审系统等辅工具的硬件环境因素,建立了评价工具系统。

从而构建了以评价活动的有效执行为中心,围绕评价主体及其活动,尤其是评价方的活动而运行的运作体系,其研究结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实务指导。

2.4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提供参考性指标体系

本书至始至终十分强调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要着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体现质量和效益是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明确了构建参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并且单辟章节分别详细深入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机构、研究项目的评价体系。从而,设计了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着重体现研究质量和效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参考性指标体系,对于实际评价工作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2.5 反思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本书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量化考核简单化;同行评审形式化;核心期刊与SCI被误用;学术功利化与浮躁化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术成果效益的不确定性、数据来源与评价成本约束、指标打分法的缺陷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学术研究规范的缺乏、重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背景、学术行政化因素的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日常考核与学术“评价”的混淆、把资源投入当成绩效指标、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挂钩不当、对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认识不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术评价;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推广“代表作”评价制度;放宽评价周期,提倡延迟评议;注重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对学术评价与行政考核作正确区分;减少学术评价中的行政审批层次;正确认识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合理选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发展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元评价机制与规范;构建专门的学术期刊等级评价方法;推行学术出版认证,加强论著审稿规范等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有启发性的思路。

3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的创新与价值

3.1 重实证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提供范例

本书不仅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同时也十分重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应用于实践的实证性研究。

通过h指数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探索,详细揭示了h指数应用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实践的介绍,指出了我国期刊工作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中国期刊从数量型发展引导到质量型发展的健康轨道上,以及使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产生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提供了决策参考;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的实证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大学评价智能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评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等实证研究的思路与基本原则、具体做法、评价结果及分析、改进与优化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为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3.2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使本书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本书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构建了一个综合性、大容量、稳定安全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数据库,即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它主要是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评价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集成。它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信息通过专题仓库管理起来,大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以满足关心本领域发展的人们的需要,并为分析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它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机构、项目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组织、分析评价,以满足项目管理人员和领导管理决策的需要。它为项目申请人员提供浏览本学科领域已申请或批准的项目情况,进行项目,并提供从项目申请、立项、结题到鉴定全过程的自助管理服务。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项目管理与申报、专题信息检索与查询、研究成果评价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安全稳定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通过动态追加项目的全程信息,有利于形成一个发展的庞大体系,建立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体系。它通过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进行重组和整合,有利于对高校、科研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从而发现不足,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使本书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4 结语

本书构建了一个包括评价理论、评价体系和评价实践在内的、完整的人文社科评价理论体系,从评价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方面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可供管理类专业,如信息管理、情报学、科技管理、科技评估、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评价与管理等许多专业的高校师生以及各级管理和决策人员、科技工作者、社科工作者及广大科研人员阅读使用。可以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对今后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实践的科学、公正、规范化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等.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邱均平,文庭孝. 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第5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多元评价 教学实践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进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的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在于对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发展的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的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析。因此,在实际《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建立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其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施以鼓励性为主的评价策略。因此,对于学生建立有效的多元化评价及其相应的实践至关重要。

经过多年来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与实践,笔者认为教师们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差异化的评价,让学生有所悟

在实际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其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个性的差异。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做到区别对待,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时也应该注意评价的层次性,达到发展每个学生的目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学习生活中可能存在困难的学生,更应该针对其不同的情况做出具体而有期待性的评价进而鼓励他们学习,让他们拥有学习的乐趣。

笔者所在的三年级班上有一个学生,他头脑聪明,但是在课上总是坐不住,经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时还会影响其他学生。对这个学生,笔者注意上课的时候找机会,发现他的一些优点,给予表扬,与此同时并提出一定的要求,以帮助他改掉缺点。例如,他有一次上课时主动回答问题,笔者对他说:“你上课的时候能认真听讲并主动回答问题,你真棒。但是,如果你以后上课不随便说话,都专心听讲,那老师就更喜欢你了。”这样的评价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时间长了,就会达到教育的效果。

二、精确化的评价。让学生有所感

小学生的道德观没有确立,因此其对于事情对错判断能力不强,因此教师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误导学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学会准确地评价学生,以适当的言语,准确地评价学生。

例如在笔者所教的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快乐的邻里生活》一课时,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讨论应该如何做时,有学生回答:“我妈妈说对面邻居总是把垃圾放在我家门口,也不收拾,脏死了!他都不考虑我们,我觉得一点都不快乐!”这时笔者也会想到在实际生活中邻里之间的不快。如果这个时候,笔者顺着学生说的说自己生活中的不快,整个课堂就会变成吐槽大会。而这个时候,笔者会引导这个学生想一些生活中邻居家好的地方,后来学生说:“邻居爷爷爱养花,还送给我一盆呢,我超爱!我以后我也要帮爷爷,不给爷爷添麻烦。”这样笔者及时鼓励孩子,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及时性的评价,让学生有所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同时及时诊断学生在发言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和点拨,例如:“你的回答现在比较完整,但是如果再深入一些就更好了!”这样就能使学生不仅得到肯定,而且启发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并且这样的言语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更耐心地处理问题。在日常知识传授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日常生活的德育品质的培养,老师在课堂内外要及时以生活实例出发,进行一定的评价,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

第6篇

【关键词】社会性软件;隐性知识;知识共享;平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2―0120―04

一 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诸多挑战,扮演教育活动重要角色的教师如何在新技术条件环境下取得自身专业发展和目标绩效,这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知识管理水平、技术运用水平和人际交往水平。因此,利用Web2.0网络环境支持教师知识交流和分享,营造教师学习成长的共同体氛围是促成普通教师专家化和解决当前教师教研、教师培训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 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概述

1 教师隐性知识

1958年英国科学家、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首次提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概念。[1]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很多学者分别从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科学社会学、知识学、法理学等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2]而教师知识是教师完成其专业活动所必需具备的知识,它依赖于教师的经验背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为一种知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智慧技能。[3]这就是说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引导学生成长的职业,除了具备具体的学科内容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教学技能、管理技巧、交往策略、道德人格引领这样一些隐性知识。

按照教师工作的内容,教师隐性知识可以分为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科研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个人价值生成与社会服务中的隐性知识。参考Wagner和Nonaka对隐性知识的研究,这三类隐性知识又可以从技能、认知和社会维度来划分。[4]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教师隐性知识的维度细化表(表1):

2 教师隐性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发挥知识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是知识管理的基点和优势所在。在知识创新中,隐性知识具有重要地位。[5]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就是指通过教师之间不断的互动和交流以及教师个人的反思、总结、提炼等过程,促使教师将深植于个体内部,蕴含在头脑中的在教育教学工作场景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方法、教学和科研技能、教育机智、观念、情感与智慧等以及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发生的特殊的人际关系知识,扩散到教师群体,甚至学生群体,为学校教师所广泛共享,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形成影响,从而实现教师知识的创新和增值。

目前我国一线中小学教师对隐性知识的了解和意识程度偏低,分享和交流隐性知识主要还是通过日常交往,大多数教师认可隐性知识及其分享的价值,但由于所处组织文化、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的制约,他们之间分享隐性知识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在他们比较熟悉的QQ、E_mail等软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跨越时空的知识分享技术支持环境很有必要。

三 社会性软件知识管理功能及启示

1 社会性软件

Web2.0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崭新阶段,是各种新技术及其相关产品与服务的集成和聚合,其中以社会性软件的应用为核心。虽然关于社会性软件目前还缺乏权威性的概括,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社会性软件首先是个人的软件,是个人参与互联网络的工具,突出个体自主性的参与和发挥。(2)社会性软件构建的是社会网络,这种社会网络包括弱联接,也包括强联接,不同的联接关系在不同的时候所呈现的社会价值是不同的。(3)社会性软件是个人主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其很大的特点之一是能够把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社会性软件的核心可以归结为互联网应用模式的变革,即开始从“人机对话”模式逐渐转变为“人与人对话”模式。传统个人软件主要是完成文档处理或者信息处理,而社会软件的功能主要是为网络中的人与人之间进行对话提供服务,从而为更深层次的知识交往,即隐性知识分享开拓了空间。

2 社会性软件的教师知识管理功能

早期的社会性软件包括Email、Usenet news -groups、Instant等,其功能比较简单,主要完成了通讯交流的功能。[6]近来发展的社会性软件如Blog、Podcast、Wiki 等,其功能趋于完善,涵盖个人导向到群体导向,从简单的通讯到群体的网络协同作业,以及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等众多方面。这样的一种技术成长为教师进行个体知识管理,群体协作与交流,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知识创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3 社会性软件对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支持

虽然社会性软件的发展和应用并非生来就为教育领域服务的,但从对其研究的结果来看我们依然可以得到其对教师知识管理的支持作用,尤其是对教师隐性知识的分享方面。

(1)理念方面

自由和个性的思想:虽然没有统一定义,但“微内容(microcontent)”已经被看做是web2.0的一个关键词。微内容可以是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一则blog、一条评论、一幅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等等。这样的微内容与教师隐性知识的零散性、片段性、灵感直觉等的偶然性与随意性的特点相契合。从而通过社会性软件来对这些微内容进行创建、存储、传递、维护与管理,自然对开放、自由和个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传统的人机交往侧重于信息和数据的处理以便节约劳动,相应的工具和平台选择也都倾向于为人们提供方便和分享资源。然而社会性软件的出现,突破了以往的以资源为中心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强调用户中心的思想。这样使得教师之间的交往和分享又向纵深迈进了一步,因为真正的隐性知识分享不是存在于资源之间而是以教师本身为中心,使得根植于教师头脑中的,依赖于具体教学情境的隐性知识能够得以流动。

社会化的思想:社会化强调个人并非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连的,以自组织的方式让人、群体、内容和应用等充分地“动”起来,带来更多的用户互动并产生丰富内容,使网站服务的使用价值与吸引力都大为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分享其实也就是一个不断参与、不断交往的社会性过程。

用户参与构架的思想:正是由于社会性软件的用户中心思想和开放性,使原本无足轻重的浏览者成了Web内容的组织者和修订者。传统网络信息传播中一枝独秀的情景逐渐被改写,代之以个性化、去中心化的共建式网络。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应该突破以往的“只读”属性,凸显教师的主动参与和奉献,在协作、交流中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网络。

(2)功能方面

隐性知识的外化:借助于社会性软件对隐性知识进行显性描述,将其转化成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即是在传统的主要依赖于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以及深度会谈等方式来推动的基础上辅助于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反思(总结)、叙事、交流、协作、图形化等方式进而加速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

筛选聚合:在Web2.0时代,一个已的RSS Feed中包含的信息能够直接被其他站点调用,从而一个站点的内容更新越及时、RSS Feed被调用的越多,该站点的知名度就会越高,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RSS聚合技术就是通过软件工具的方法从网络上搜集各种RSS Feed并在一个界面中提供给读者进行阅读,将零散的、良莠不齐的知识中的有用部分筛选出来,并将其聚合成为我们能够方便利用的知识资源。

积累与再组织:对筛选和聚合之后的实时性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选择,将那些重要的,具有长期价值的知识提取出来,进行更进一步的组织和序化,使这些知识能够积累下来,以便于今后的查询和利用。这些知识在实际的工作运用中又可以得到验证、完善和充实,也有利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适应科技和时展的要求。

四 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平台构建

1 教师知识共享的需求框架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开始阶段,对于整个开发过程以及软件产品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7]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在于明确用户对平台的功能需求,为后续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我们对教师知识管理及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认为教师知识共享目前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需求:自我表达和展示平台、协作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和求助释疑平台。

2 平台的设计思想

(1)开放式教育资源

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常常是重复劳动,而且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解决之道是建设开放式教育系统(OEIS),即开放标准,开放源码,开放资源和开放服务。建立统一的技术平台和松耦合的内容整合策略,建立新的赢利模式和应用模式。这样的基于开源学习管理系统的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能够充分体现软件开源的思想,也能节省教育培训开发的成本、时间,减少重复劳动,促进教育系统的互连互通,从而符合教育生态化进化的需求。

(2)用户参与和体验

学习就本质而言是一个社会对话过程。[8]Web2.0社会性软件倡导以人为本,强调用户参与,重视用户的贴身体验,发挥用户自主创造的本性决定了以它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应用系统平台必须具有“无缝互动”的特点,以此为基础的网站内容应该有更多的用户参与和用户主动的提供而不是通过大量转载和链接,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积极参与,协作互动的学习平台。

(3)采用“Mash-ups”技术

Mashup,就是我们说的“混搭”,即网络聚合应用,由一个或者多个信息源整合起来的网站或者网络应用,从多个分散的站点获取信息源,组合成新网络应用的一种应用模式。典型mashup的内容通过公共接口或是API取自第三方来获得。

3 开发环境与系统构架

(1)平台所需的软件运行环境如下:

操作系统:Windows XP

Web服务器:Apache 2.2.8

数据库系统:MySQL 5.0.51b

程序编写语言:PHP 5.2.6.6、DreamweaverMX

PHP优化引擎:ZendOptimizer 3.3.0

(2)系统架构

本系统是一个Web应用系统,所以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

4 平台功能设计与模块实现

通过社会性软件集成Web2.0的技术应用,教师知识共享平台的整体构架如图3所示。

平台本身包括7大模块:博客、播客、维基、思维导图、论坛、文件和内容聚合。相应的,每个版块主要完成各自的功能:

(1)博客之反思叙事模块:博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进行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总结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和自己对于教育教学的深度思考,而这种批判性的思考以及对自己独特体悟的记录在更深、更广、更隐性的层面上得到了升华和凝练,同时也为教师展示和表达真我提供了很好的支架。[9]除了图片、书签、圈子等,博客日记按照我们表1的分析做如下划分:

(2)播客案例展示模块:视频展示是一种具象的知识分享的途径,对于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魅力等这样的隐性知识,我们并不便于对其编码显性化,而是尽量对它进行“原生态”传递,这是人类知识传播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模式。播客是制作方便简单,具有动态即时更新等特点,教师可以在利用RSS技术发表文本信息的基础上,传播交流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和表达自己的经典案例或学生的成长记录。播客的频道设置按照学科分类,并添加课外活动、学生作品和生活娱乐等栏目。

(3)维客协作共赢模块:维客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即是提供一种共同创作的网络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中对内容进行浏览、创建、更改[10]。维客的低技术门槛和较高的组织和协作性使得教师在松散耦合中围绕某一主体进行拓展和完善,集所有成员的劳动成果,实现知识的增长和共享,进而构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或知识库,学生在这样的协作共创资源的过程中,将展开持续的互动,学会合作学习。

(4)思维导图视化模块:借助于Inspiration、CmapTools、MindMapper、MindManage等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制作工具将植根于教师内部、深藏于教师头脑里的无形的、让人难以明确把握的隐性知识图形化、可视化,使之成为可被教师群体和组织共享的有形的、能够表述的公共产品。本平台采用Mindpin的在线功能,将平台内容按常用标签和小组的形式分类聚合,教师可以在此通过创建、编辑思维导图的方式管理自己的知识或是分享别人的思维。

(5)论坛探讨交流模块:交流工具分为同步交流工具(如QQ、网上聊天室)和异步交流工具(如BBS、E-mail等)。论坛是一种信息资源,它开辟了一块“公共”空间供所有教师读取其中信息,只要教师注册并登录到这个论坛,就可以免费地获取这些资源。通过站上文章和信件、上线交谈等方式,教师可以进行多人实时交谈、游戏等服务,从而实现迅速快捷地传递信息,参与问题讨论,发表意见,征询建议,寻求帮助等。

(6)文档上传与展示模块:文档上传与展示模块用于支持阶段性课题文档的上传与展示,以及教师之间交流教学案例、共享教学和助学媒体素材等。当然也可以上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方案、研究日志、推荐资源、结题报告、电子作品等。从而在师生交往和评价展示方面发挥作用。

(7)RSS内容聚合模块:RSS内容聚合不是一个独立的模块,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师知识共享平台的一项服务。通过RSS订阅能更快速获取信息,网站提供RSS输出,有利于让教师获取网站内容的最新更新,节省了从网站中搜集信息的繁琐。这样以来,教师利用RSS可以关注与自己有共同爱好的教师的blog的更新,方便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订阅一些网站的更新,帮助自己搜集知识。RSS对教师收集资源、管理资源提供了很大方便,也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避免了查找资源的繁琐。

教师知识的共享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校,甚至对于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而教师隐性知识的共享无疑是很重要和很困难的,其关键就在于如何便利、密切和深化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从而强调一个技术支持下的人人对话。Web2.0社会性软件以其自身的特性融入这样的实践正是我们所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2] 黄荣怀,郑兰琴.隐性知识及其相关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6).

[3]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4] Robert J.Stemberg et al. . Practical Intelligence in Everyday Life[M].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5] Nonak I.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J].Harward Business Review,1991.

[6] 张海英.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J].情报科学,2002,(6).

[7] 黄明,梁旭.JAVA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实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8] 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 鸥.叙事研究方法述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6).

[10] 谭支军.WIKI 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5,(5).

Platform Design of Teacher’s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Based on Social Software

JIA Wei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ervice,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China)

第7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EAM平台的生产管理系统信息系统,经过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近1年多的建设和应用,初步表明:系统在提升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与工作规范性等方面效果显著。

1 概述

处于当今的网络时代,电网企业相当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根据各自不同的发展程度编制了企业信息化战略,力求全面提升对企业各业务职能战略的信息支持能力。应用系统是电网企业信息化支持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直接支持企业各项业务运作和管理,信息化是通过应用系统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持,来实现信息化对企业各业务职能战略的支持。

目前电力生产业务繁多,业务逻辑复杂,业务之间关联程度高,耦合度强。因此,电网大生产管理平台必须具有一个基于组件的、高聚合、低耦合、具有良好扩展性能的体系结构。起源于探索平台适用性的考虑,在2007年,广东电网公司以江门供电局为试点建设基于EAM平台(MAXIrdo)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不少困难,希望通过从技术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分析其先进性、易用性和局限性,以供同行参考。

2 系统架构

标准EAM平台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资产、服务申请、预防性维护、作业工单、项目、标准作业计划、库存和采购等,主要偏重于设备维护。但对于电网企业的电力生产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电网企业的电力生产特别着重于安全管理,如标准EAM缺少工作票、操作票、停电管理、可靠性管理、安全性评价、技术监督等,仅仅只有EAM不能满足电网生产需求。

为了满足电网企业生产实际应用的需求,项目开发组从制定系统功能规范、数据规范、编码规范开始,对系统数据功能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划,从而尽量使系统不仅可较好地满足管理层、决策层的需求,实现集约化管理,也可较好地满足业务层的需求,在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的同时,各种运行管理规程通过系统也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

目前电生产管理平台采用的建设方法是:以EAM作为核心产品和技术平台,扩充电网数据模型(包括变电设备、输电设备、调度端设备模型)、电网生产专业管理流程(包含工作票、操作票、停电申请等)、图形展示辅助模块。建设完成后该平台能具备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专业人员的工作流程,满足调度、运行、检试、计划、安监和技改大修项目管理等各种工作需求,构成比较完整的集约化一体化平台。从进度看来,EAM平台的建设周期较短,仅仅用了1年就基本完成建设。

3 系统主要功能

3.1 资产管理

EAM以设备资产管理、维护资源管理、标准作业计划等为基础,以工单管理为核心,以预防性维护计划和状态监测计划(预测性维护)为出发点,包容工作申请、审批、计划、任务安排、执行、汇报、分析等过程,同时结合相关的物资及资源消耗,计算出每次维护成本。设备预防性维护数据的建立,使资产的维护更加有效和及时,通过预防性维护工作和计划安排的有机结合,更好的保证了周期性维护工作的全面性,更好的保证了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在EAM平台上基于CIM电网数据模型构建的资产体系,可以非常方便的针对各专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和构建、展现其树形结构,例如:变电、输电、调度端设备等,并能针对这些设备展开检修、试验和维护等业务并得出其维护成本,非常适用于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目标。

3,2工作流管理

EAM平台的工作流引擎,能灵活配置业务流程并针对人员组进行定义,应用方便、快捷。目前已经在EAM平台上实现的业务流程包括:变电第一、二、三种工作票、线路第一、二种工作票、停电申请、运行方式变更单、远动工作联系单、安全风险预警通知单、技改修理项目管理、工单处理流程、检试报告处理流程、缺陷处理流程、安全技术交底单流程、安全督查记录流程及违章处罚通知书流程、外包工程资质审查管理流程等。

通过这些业务流程的建立,规范了全区各部门的生产业务,强化了工作过程的监管和控制。管理者通过系统可以对基层作业班组的工作内容进行监管和督导,保证了业务之间关联关系的透明化、规范化。对计划工作和临时工作的全过程管理。为工作安排的跟踪和考核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对作业相关的安全情况、执行情况、人员情况、物料情况提供了全景展示。

3.3 标准库的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分类标准库、厂家/供应商标准库、型号标准库、缺陷代码库、危险点及预控措施标准库、试验报告模板库、标准作业计划、常用语配置等内容,这些标准库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数据规范性、可用性以及系统初始化的快速性和高效性等问题。采用厂家、型号标准库进行基础数据录入后,可完全保证数据正确、可用,有效解决基础数据录入工作量大、耗时长、数据不准确、统计难等问题。

3.4 设备档案管理

设备档案内容包括:备件、技术规范、预防性维护、缺陷、评级、异动信息、运行信息、作业工单、巡视结果、检试报告等。同时,运行、检修、预试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随时对所关心的设备属性、档案数据进行查询,辅助检修、试验工作。

3.5 运行、修试记录和值班日志管理

为了能够解决巡检班、监控中心、有人值班变电站记录种类不同、格式统一、信息共享、日志小结工作量大等多模式管理问题,系统提供了各种运行日志功能、交接班记录自动生成器等智能化工具,使上述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解决,同时实现了运行日志自动生成、自动分解,有效避免了同一数据多次重复录人、造成工作量大、数据不一致问题;管理层人员不用去现场,通过运行日志的查询,可随时了解所辖变电站的运行、检修工作情况,从而可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作出迅速响应。

4 应用情况

本系统从2007年5月15日起启动建设,经过测试、培训、试用、单轨运行、系统验收等几个阶段,目前已在江门供电局本部及下属5个供电局全面实施。整个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2007年5月15日,项目正式启动;2007年10月22日,变电业务模块试运行;2007年11月5日,检试管理、输电、调度、安监管理等其他模块交付;2008年1月11日,通过省公司组织的系统功能验收;2008年4月19日,通过山东大学对系统进行的CIN符合性测试;2008年6月13日,通过省公司组织的科技项目验收。

从各基层变电站反馈的情况看,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现了网上数据共享,实时查询;通过使用该系统,使管理人员可以更快、更准确地修改业务流程;系统通过设备标准库的使用及各类记录标准术语的应用,实现了设备数据及运行记录的标准化管理。

但系统也存在一些应用上的问题:

1、智能查询功能(包括报表自动生成,查询功能自动筛选及生成等)不够强大。目前管理上对统计分析的要求非常高,且需要对各专业数据进行综合运算,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部门业务仍游离在生产系统外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利其数据源生成统计报表;

2、对网络、机器性能的要求较高,需要在加快网络速度和机器性能方面加大投入,例如:服务器更换为小型机、加大网络带宽和扩展计算机内存等都会明显提高速度性能;

3、EAM平台的应用界面、使用方法灵活、实用,但非常不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而且对用户的计算机语言水平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推广、培训方面的工作难度较大。大部分终端用户感觉其浏览器的界面不直观,不熟悉其启动中心、数据查询、书签等可以根据自己业务需要进行定制的特色功能。这些问It,g,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训才能深入人心;

4、MAXIMO产品的工作流引擎只能单线推动,不能实现同一节点向多业务环节同时推进。这对实施人员对产品的理解能力,也是对厂家在实施项目建设时其开发能力和对平台软件掌控能力的巨大考验。

5 结束语

该系统从前期需求分析到正式投入运行,广东电网公司及江门供电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听取项目工作报告、进行方案审查与现场办公,解决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局生技部、各部门等部门领导紧抓落实,从各供电局抽调出技术骨干,参与系统初始化数据录入、功能测试和现场实施等工作,有效地保证了系统工程实施的正常进行;基层班组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使系统仅经历9个月的建设,就全面正式投入运行,应用效果得以迅速体现。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业务系统,项目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项目的组织、开发人员能够全面理解业务需求;能够对系统数据、功能进行整体、长远规划。有效避免了因为对业务、数据不全面理解,造成的数据结构不合理、不稳定,现场开发、修改程序的工作量大,导致工程进度无法控制、预算超支、工作停滞等问题。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基础教育公平 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434;F120.4 文献标识码:A

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这种体制下社会财富的分配主要以个人能力及禀赋为依据,必然会导致贫富差别。而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表明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能够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教育公平实质上是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公平的不断延伸和发展,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反映,所以从本质上也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因此,我国的教育公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紧密相连并相互作用的。

教育公平被人们认为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因为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人权,教育还能够显著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教育公平可以促进每一个社会成员接受适合其天赋的、良好的教育,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其中作为教育体系基石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尤为重要。没有基础教育公平的实现,整个教育体系的公平实现则无从谈起,犹如妄想建立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

1基础教育公平的含义

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顿・胡森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应有下列三种涵义:第一,起点均等。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进学校,使所有的人入学机会平等。第二,过程均等。即享受的教学条件均等。同时还要强调因材施教,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第三,结果均等。结果均等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公平享用。虽然教育公平理论具有其客观性和有效性,但教育公平理论作为一种认识,受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范围的相对性的制约,决定了没有普遍适用性及永恒不变的教育公平理论,因此教育公平的含义应随社会背景及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

如同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样,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的关系问题是教育公平理论的基本问题。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的关系问题其实就是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如何处理平等和效率的关系问题。教育平等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基本指标。而在教育总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育效率又成为某个社会某个阶段追求的基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正确处理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的关系是教育公平含义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的特殊性――基础教育作为具有传递功能、发展功能、陶冶功能和审美功能的教育,它可以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决定了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效率不应成为教育平等所考虑的重点。因此基础教育公平的含义首先是教育平等,这个平等是建立在实际基础上的平等,即适龄儿童都享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接受基础教育的过程平等,而并不要求基础教育结果一致平等。

2我国基础教育不公平的突出现状及原因

当前我国的教育达到了空前规模,尤其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及免除中小学学杂费的目标,然而我国基础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仍一直存在并被人们关注和讨论,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表现为城乡、地区、阶层、学校间的资金及师资配置不合理及基础教育与其它教育阶段资源配置失衡;

(2)公权力寻租影响下的权学交易和钱学交易还普遍存在;

(3)弱势群体子女接受的基础教育条件和环境差,弱势群体包括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以及进城民工等,这些弱势群体的子女是基础教育不公平中受损最大的群体。

(4)教育政策导向不平衡,入学、招生制度弊端严重,例如在义务教育入学制度方面,我国采取学生按户口所在地实行就近入学的体制,这种体制对于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构成一种制度。除了这些笔者认为基础教育不公平还存在于中小学阶段就普遍存在着重点学校及示范学校,这些学校集中了优势教育资源,而这些学校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唯分是尊’,造成了对中小学生能力培养的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发育及健康也有负面影响,加剧了基础教育不公平的加剧。

教育公平问题的产生有教育自身的原因,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矛盾和问题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正确的分析基础教育不公平存在的可控性因素,有利于对其‘对症下药’。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逐渐走向社会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资源共享”,教育资源配置走向社会化的另一特点就是形成多渠道的教育投资办学体制。这些进步是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配置的弊端而言的,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的分配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发生了巨大差异,人与人之间在社会财富的占有量和占有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定差异,地区间、城乡间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越来越大。而国家出于宏观经济发展的考虑,将更多的教育投资投向了大中城市,而又由于教育资源本身的不足,使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投入更加不足。近几年来,国家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公平提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对基础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而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积重难返,多年问题的积累使得教育公平成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2)从基础教育的自身相关制度和政策设计的弊端来看。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受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市场化的影响,基础教育中设置了 “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窗口学校”,人为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国家虽曾多次强调义务教育阶段不许举办重点学校,但各种变相的重点学校依然大面积存在,如果说重点学校制度使得学校之间产生了差距,那么择校和择校费制度则使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当前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出现了择校费,这种不合法的收费被默认,因为主管部门无法规范它;另一方面师资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是在市场机制和教育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产生的。首先市场机制的存在促使人们自主选择、自愿从业,各方面条件更好的城市比农村更吸引师资尤其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其次是更为重要的是教育政策不利于师资向农村流动。如在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上,没有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教师,形成了城镇教师严重超编,而边远地区教师严重短缺;城乡教师福利相差很大,很多地方存在着“翻过一座山,工资翻一番”的说法。由此造成农村中小学形成了松散的教学管理环境,缺乏有效的激励因素,造成农村基础教育不公平的恶性循环。

(3)从人们的思想观念来看。近年来国家的扩招政策使大学毕业生激增,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严重。“读书无用论”再次沉渣泛起,基础教育作为培养基础能力的教育的所受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这些观点影响教育的重要地位的确立,也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另外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荣誉感在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中还没有普遍存在,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关爱,出现接受教育过程中事实上的不公平。

3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路径思考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和探讨,并借鉴西方教育公平理论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公平理论,学术界对实现教育公平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对实现教育公平具有改革性的意义,其中不乏创新实效之举,但是有的也存在局限性。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下,许多学者借鉴西方的教育经验,提出将“教育券”制度引进基础教育中,将教育进一步产业化,市场化。所谓“教育券制度”,就是政府把价值约等于该学区每个学生平均费用的教育券发给学龄儿童所在的家庭,供家长选择学校,学校凭借所收取的教育券到政府兑换教育经费。学校办学质量越高,招生越多,得到的教育券自然就越多,就是得到政府的财政资助越多,也就更有实力竞争,就能获得更大成功,从而更能招徕优良师资以及社会力量的扶持。用引进“教育券”制度实现教育公平不能照搬照抄,需要同中国的客观实际联系在一起,真正实现基础教育公平化。

(2)教育政策应最大限度的改善最差者地位。按照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社会经济制度的安排应“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在社会公共资源分配时,应奉行一种最大限度地改善处境最差者地位的原则,哪怕这可能意味着损害另一些人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因此,优先保障处境不利人群的受教育权益,成为在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的过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政府应当进行“弱势补偿”,从政策制定上对教育中的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倾斜,大力扶持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加大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和福利待遇,从总体上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3)当前基础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点学校的存在,有人说重点学校的存在是必然的,因为中考升学的压力,重点学校以及择校费等都会应运而生。所以实现基础教育公平,废止重点学校制度应从源头抓起,也就是对中考进行改革,缓解小升初、中考压力,均衡生源。目前在安徽、大连、盘锦等都尝试中考制度改革,他们把重点高中60%―70%的名额下放到每一所初中,使学生无论在什么样的初中,只要在中考中通过录取的及格线都有机会上重点高中,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没有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之差,择校费也就无从谈起,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化分配也有道可循,基础教育公平有待实现。

作者简介:向玲(1986-),女,河南信阳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武昌理工学院讲师,从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8).

[2] 雅克・德洛尔.教育:必要的乌托邦[A].教育――财富蕴藏其中[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袁杰.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教育公平影响因素解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

[4] 郭彩琴.教育公平论[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93.

第9篇

摘要: 在我国,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进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唯一道路,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脚步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之一。在此基础之上才可以谈到科学发展这一重要理论,这也是我们一贯主张的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和平发展。在世界,和平已经是世界发展的主题,每一个国家想要又好又开的进行建设,那么和平自然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大家违背了这一基本路线,那么对于发展来说只能是纸上谈兵,不具有现实意义。发展也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话题,在国际社会人们把和平发展看的要比科学发展更为的重要,因为它是对科学发展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所以说我们要寻求发展自然要先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是硬道理,那么和平则是为发展提供有力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和平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丰富;发展

在我国当今社会,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经济发展,在此期间就自然对国内的发展及国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主要的一点那就是“和平”,虽然说当今社会处于一个和平年代,但是和平发展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仍然是最大的威胁之一,发展要面向社会,面向全球,所以在谋求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还要谋求和平,和平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但是在以后的发展的过程当中,“和平”则是一个永久的主题所在,因为越来越多的恩门已经认识到发展环境对于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在我国,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科学社会主义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科学二字,如何能将科学与和平两者进行融合就显得有为的重要,下面我就通过自身的阐述来说明这一问题,给和平发展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阐述一下我自身的想法与观念。

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我国,独立发展已经是一个定局,发展的独立性是保持我国一贯的主张,所以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当中,外部气氛的营造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托看自己的领域,真正的做到高效的发展,但是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和平”。在对外方面,和战道路是我国科学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对外方面,我们应该做到互利合作,经验交流共同发展,这样才是促使和平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垄断式发展这显然已经不在符合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所以我们只有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才可以是我国科学生会注意得到其进步,是科学发展真正的实现它应有的价值。

2.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作为一个国家兴衰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在我国见此走发展的道路那么首先就应该坚持吧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就是一个国家从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迈进的一个中要标志,所以想要社会进步,那么发展自然是其重中之重。我当坚持走和平发展这一执政路线,以和平促科学发展,以和平加快发展,这样我国党和政府的领导才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更加迅速,科学发展才会真正的祈祷他应用的作用。

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和平发展则是我国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说,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那就是在和平道路上要想自己的新台阶迈进,那么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就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已经不陌生,但是再走很平发展道路的过程当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的坎坷遇波折。在这里就要求我们党和人民更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坚贞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科学社会主义对于我国社会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在我国提出的时间还不是很久远,但是他的理念却是我们国家所要坚持的,那就是走科学的社会主义道路,用科学改变国家的命运,促进国家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将我国送入国际化快车道的一个重要枢纽。所以和平发展就是起着一个交通指挥的作用。

我国随着世界的发展已经逐步的成为世界发展大国,在购机中已经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说我们要比其他国家更需要和平,做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最重要的选择。在国际发展的大潮中,互利共赢,多方合作已经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和平发展,双边及多边贸易往来,提高科学生产的前提条件依然是和平。只有在和平发展道路上我们才会走得更远,只有在和平发展的前提下我们才会加快科学发展的脚步,引领世界发展大潮,在此过程当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和平协商,互利共赢,科学发展。这才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除此之外一切发展都是空谈。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就是要用科学手段将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此其中,和平发展一直都是我们永久的主题,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坚贞不渝的走很平发展道路。

三、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各国对和平发展已经都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其目的都有一个,那就是有利于本国的发展因素就是发展的动力所在。其最终的目标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文本发展。有很多国家认为发展要靠战争手段去获取,所以在经济上会采取垄断与封锁,在军事上形成强强联合用于对其他国家的垄断,这并不是发展的一个最有利的条件,促使国际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和平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有人说和平发展可以分为和平与发展,正是这一种观点才可以使发展在和平的前提下得到实施,给各国带来前提保障。

在我国,本世纪20年代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但是其前提就是要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走进小康社会,这样我国才能加快发展的步伐向小康社会迈进,人均生产总值才会有较大程度上的提高。在当季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世界各国对和平发展也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只有通过不断地进步才会有发展,只有科学手段不断的提高才能够得到进步,所以在科学社会理论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应该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前进,这也是整个世界发展的主题所在。

四、如何做好和平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1.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丰富和发展了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

指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强调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理论。

3.提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

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结论: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中,我们必须确立和坚持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必须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国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 徐崇利;国际经济法律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以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的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