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5 22:17:27
导语:在学生资助汇报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很高兴能够担任数学计算机学院2013级年级主任并主要负责学生资助工作。新生的工作,庞杂繁琐,多项工作齐头并进。首要任务就是保障学生安全,维护校园稳定。在军训期间,为了确保对学生安全进行监察,保障日日值班我搬进了学校,尽可能的陪伴在新生左右。同时保障后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抓好连队宣传工作,维护同学们身心健康稳定。冰糖茶连日不断,督促学生将心得体会三日一交,从而获得连队宣传稿件全校第一的好成绩。后我连队又取得军歌比赛全校第一佳绩。即便如此,当我的学生不耐辛苦就倒在我的眼前时,使我更真切的意识到辅导员肩上的责任重大,工作必须细致并富有预见性,深思熟虑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同时,严把纪律关,狠抓学生思想教育。依照我院领导的思路和指示,撰写新生入学教育安排,并主持参与多场讲座,严抓学生的到勤率和会场秩序,并按照新生入学教育“博学笃行,纪律严明”的教育主题,多次向学生们强调遵守纪律,保障安全的重要性。日常上课,也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各班考勤表至少每月一报,缺勤旷勤者,皆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召开年级大会多次,对阶段的年级表现进行总结和教育。再者,积极调动学生们参与活动和各类学生组织的积极性。组织年级大会让学生组织进行宣讲,在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下,我年级学生有近十人加入校会,一百八十人报名院会并有三十人最终加入院会,还有三名同学在校团委组织的民族知识竞赛上获得了二等奖为学院增光添彩。
此外,根据资助中心的要求,由我主要负责的资助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在领导的指示下,各位同事的精诚合作下,我能够做到按期准确地汇总上报我院受资助同学情况。直至目前为止,顺利的完成了国奖、励志、国助等十项奖助学金的申请或审核工作,我院有四百多名学生获得了各类资助或奖励。
按照我院学工口“分工不分家”的精神,就像其他同事配合帮忙我去完成资助工作一样,我也积极配合同事们完成党建、宣传和团委的各项工作。帮助挑选发展我年级积极分子一百名,提供上报宣传材料并积极推荐我年级优秀学生加入团委学生会,策划组织我年级学生辩论赛以便更好的完成职业规划宣传月在我院的开展。
近年来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发展出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珠宝设计、室内设计、软装设计、展示设计、界面设计、服装设计等多个分支专业,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行业的细分不断产生新的设计门类。构成基础课程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专业应用
构成基础课程作为设计类基础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刚引入我国时差别不大。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应紧紧围绕“观察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内部结构与组织----归纳出创造美的方法和规律----利用归纳所得方法和规律进行创意设计”这一思路进行,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事物并发现其中美的存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产生美的视觉规律,并对造型、色彩和形体进行抽象和概括训练,课程内容的安排应遵循从感性感受到理性的,从具象描绘到抽象表达的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打破以往的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课程结构,根据工业设计的专业特点将其分为二维和三维两部分,二维注重对二维空间、二维造型规律、色彩基础的训练,为产品设计中的结构与布局设计、产品界面设计、产品色彩设计等提供基础训练。三维侧重三维空间、三维造型规律的训练及对材料的认知,为产品设计中的产品造型设计提供基础训练。
课程以课题的形式展开,课前向学生任务书,使学生充分了解课题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考核标准,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课上向学生讲解与该课题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作业成果以学生汇报、教师点评的形式进行,让学生了解自己做的如何。
教学方法注重启发与引导
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切实践练习需要明确而充足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目前大部分教材着重对构成的基本法则进行介绍,内容比较空泛。教师需要对设计史、艺术史、设计的现状等有充分的了解,综合多方面知识向学生透彻讲解构成艺术的产生、发展、影响及应用。
主动探索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分析事物,在训练中使用新材料、新方法进行创作,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绘画、雕塑等不同的艺术作品,发现构成艺术的应用及对这些作品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堂讨论: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意见和提出问题的平台,可对某一件作品、某一种方法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课题汇报:课题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作业结果以汇报的形式进行,学生需要充分表述设计思路、理论依据、设计过程及设计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形式与科技辅助设计相结合
结合课题训练准备不同的教学设施,除了传统的平面绘画和折纸训练外,充分发挥科技辅助设计手段,让学生了解材料与工艺,将设计方案付诸实践。如基本型抽象训练课题中可采用传统的绘画方式进行;空间布局训练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面的训练中可根据材料特性(KT板、木板、瓦楞纸、油泥、粘土等)为学生提供刻刀、曲线锯、切割机、刮刀等工具和设备;三维空间训练可结合3D打印机进行作业结果的输出,除此之外,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工艺和技术进行设计尝试。
构成基础作为基础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形成紧密的连带关系,通过构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培养专业学习中必备的审美和造型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向专业方向递进,为之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今年,省、市人民政府对我县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是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是对县、乡各级政府近年来发展教育事业的一次大检阅。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县教育工作将于6月10日左右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检查。这次督导评估检查要求之高、检查之严,不亚于去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能不能顺利过关,就看各乡镇、各部门在座的各位领导思想上重视够不够,工作措施落实不落实,工作成效明显不明显。为认真做好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验收,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市级教育督导复评情况通报
5月11日至13日,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复评。复评组对照《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和《〈云南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评估要点及评分要求》等文件内容,采取“听、看、察、访、议”等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坚持鉴定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相结合,力求客观、如实地评估元江县教育工作。复评组首先听取了元江县关于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分别召开了人大、政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和学校负责人座谈会,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深入到澧江、东峨、青龙、因远4个乡镇政府及当地的中小学共14所学校实地检查,认真细致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抽查清点在校学生情况,进一步验证、核实县政府的自评报告。通过两天多的调查核实,复评组认为:元江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作为宣传、动员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大事来抓,县、乡(镇)政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履行到位,全县上下形成了迎接督导检查的浓厚氛围,自评工作严肃认真,扎实细致,有关档案资料较为规范,掀起了继“普九”之后的又一轮关心、支持教育的热潮;自评报告内容基本符合全县教育工作的实际;检查组所到学校管理有序、师生精神状态好,教育质量逐年上升,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美化、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发挥了环境育人和管理育人的功能。评估组给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分为91.5分,基本达到“教育工作先进县”的分值要求,但由于评估过程中发现有涉及“教育工作先进县”一票否决的要素(主要是d级危房严重超标),评估组经过认真合议后,同意将元江县作为“教育工作合格县”等级呈报给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评估认定。
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在充分肯定我县教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中肯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一是危房偏高。全县中小学现有45584平方米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16.21%,远远超出评选“教育工作先进县”标准中关于d级危房比例不得高于3%的要求。
二是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我县中小学宿舍较为拥挤,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大多数是简易房,学校没有洗澡房,厕所十分简陋。实验仪器老化,自然破损、报废、消耗较大,原来配备的实验仪器与新课改教学需要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卫生、劳技器材配置严重不足,生均图书不达标,小学计算机配置生机比也不达标。
三是我县初中控辍保学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县、乡政府加大了初中控辍保学的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仍然有突破省定标准底线的危险。辍学率20*年为2.59%,从数字上看虽然不超标,但是初中生辍学是动态的,稍有疏忽,辍学率就会反弹和超标。个别初中学校的辍学率已大大超过3%的指标要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本解决了因贫辍学的问题,但对于因厌学而辍学还缺乏有效措施。
四是进一步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元江县教师队伍在区域分布、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尚不够合理,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
1、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学校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特别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完善寄宿制学校的配套建设,重点支持寄宿制农村初中改善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和文体设施的条件,加强住宿生的安全管理、卫生管理,高度关注寄宿生的身心健康。
2、评估档案资料要力求规范。加强对乡镇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更多地体现政府行为(个别乡镇的汇报材料是教育部门的工作总结)。县级与乡(镇)的统计数据要一致对应,同时要注意数据核实,如实反映情况(因远镇初中入学率92.37%,低于95%属于“不合格”指标,原因是因远二中未将户籍内在外借读学生算入)。关于档案资料和表册的一些细节问题,必须抓紧修改完善。
3、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云南省教育督导规定》,加强县教育督导机构的建设,成立元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落实编制、配备专职督导人员,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4、根据*年国务院《教育费附加征收暂行规定》第八条“地方征收的教育费附加,按照专项资金管理,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提出分配方案,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不得用于职工福利和发放奖金”要求,将“教育费附加”全额及时划拨县教育局“义务教育资金专户”进行专项管理、统筹使用。
5、抓好勤工俭学工作,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要坚持开展以校园“五小工程”为主要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把办好一个食堂,种好一片菜地,养好几头肥猪,救助一批困难学生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要从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等方面对学校的勤工俭学给予扶持。要把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改善学生生活质量。
六是实地检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一是汇报材料上的问题。几乎所有乡镇都把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写成了教育工作总结,有的乡镇简单地把20*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汇报材料修后就进行汇报。没有站在政府的角度叙述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各乡镇对本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认识上还存在偏差,错误地认为教育督导评估只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事情,恰恰相反,本次教育督导评估主要是督政,而不是督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当地党委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具体讲就是当地党委政府依法组织适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学校建设给予用地保障(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力所能及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表彰优秀教师等等情况。二是资料装档方面的问题。个别乡镇在资料装档上比较随意,笼统地把各种资料混装在一起,不但不便于查阅,而且显得混乱。根据市政府复评组的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教育工作资料应分开装订,并帖上标签。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乡镇党委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各种文件,乡镇各种教育工作汇报材料、控辍保学先进材料,强化教育管理方面的材料,“两基”表册。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对我县教育工作的检查验收,是我县今年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对此,大家务必保持清醒头脑,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20*年5月,我县“两基”“普实”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去年主要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检查验收,而这次督导评估是对“普九”复查的进一步拓展、深化和加强,涉及部门多、范围广、要求高,是对县乡两级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全面的、综合性的检查验收。所以大家务必采取过硬措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照标准,查漏补缺。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照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各项要求和指标,仍然还有很大差距。从5月13日市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反馈意见看,我县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了教育督导评估的检查验收,又制约着我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加以研究解决。冷静分析目前的现状,迎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十分紧迫。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和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将迎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第三,我们要认识到做好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是提高我县教育发展水平的良好契机。这次省检的很多内容包含了中小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如d级危房排除等)的指标。这无疑是各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契机,也是推动教育上水平的大好机遇。各乡镇、各部门、各中小学校要通过这次省检,认真对照标准,寻找差距,尽最大努力把欠账补上,把迟早要干的事提前干好,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提高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水平。
三、明确职责,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应该说,5月11日~13日市政府对元江县教育工作的督导复评只是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一次预演,说直接一点,市政府对我县的教育督导评估并不算严格,所提出的问题也很宏观,但实际上我县在前次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部门的领导在专家质询环节上,对涉及本部门的情况了解不全、掌握不清,这种情况在省政府督导评估时要避免发生。下面,我针对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具体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县级职能部门工作
1、落实教育督导机构
一是县教育局要尽快提出《关于成立元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请示》报县机编委;二是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要尽快研究,尽快批复。(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和县机编委负责落实)
2、落实教育费附加的拨付
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足额拨付教育费附加,并办理拨付相关手续。(此项工作由县财政局和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3、材料档案:一是县政府教育工作汇报材料以《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基本情况登记表》为依据,进一步核实相关数据;增加社会力量办学、教师小区建设和捐资助学情况的内容;利用图片、统计图,把县政府汇报材料做成电子文稿。二是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申报材料经修改定稿后,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要求,做好材料申报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表册档案,核对县、乡两级教育相关数据,做到表表相通,册册相符。(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4、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出席汇报会、座谈会和反馈会,并能回答专家质询本部门的相关问题和涉及的数据,说得清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县政府办:做好部门之间协调工作;相关文件的印制和下发;认真做好迎检工作方案,包括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日程、会场、食宿、车辆的安排和标语的布置等等。
(2)县发改委:熟悉和掌握“十一五”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相关教育工作和教育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及教育收费情况。
(3)教育局:一是指导全县各乡镇、中小学做好复查迎检准备工作,帮助全县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备查的“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充分展示我县在强化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办学质量等方面的成果。二是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涉及“一票否决”的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三是配合县政府办做好各种迎检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4)广电局:一是制作教育工作的电视专题片;二是及时报道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在我县的检查工作情况,做到当天活动当天报道,并全程跟宗报道。
(5)人事局:熟悉和掌握全县教职工配备情况、农村富余劳动人员转移培训和社会效益的情况、禁止使用童工专项整治情况。
(6)财政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按规定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拨付情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执行情况;“三免一补”经费拨付情况;及时拨附相关教育经费。负责向省督导评估团解释和说明教育经费的相关问题。
(7)农业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农村成人中等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科教统筹取得的成果情况。
(8)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卫生局、建设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同时要安排人员,在这段时间经常开展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食品安全、文化环境等活动,认真治理学校门口摆摊设点、无证占道经营的现象。在城区中小学上学、放学时段,公安要帮助学校维持校门通秩序。
(9)其他职能部门,也要按元政办发〔2009〕12号《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的通知》的规定,负责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说明本部门所履行的教育工作职责情况;对一些未按要求达到的硬性指标要写出专题报告说明情况。
(10)其他要求。凡参加汇报会的部门领导,会后要认真通读全县的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凡是涉及本部门的相关情况和数据,务必做到汇报会当场解释得清、道得明;同时,各部门在专家质询时要能密切配合,相互补充汇报、说明情况。
(二)乡镇工作
1、对尚未入学或流失的适龄少儿,要认真梳理,摸清底子,建立翔实可靠的流失生名册;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乡、村、社和学校、教师的职责,依法采取“动员劝学”、“强制执行”等多种办法,使辍学生重返校园完成义务教育,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
2、乡镇长汇报材料:要从乡镇政府的高度,认真总结近三年本乡镇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学校布局调整、“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控辍保学”工作、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材料应包括乡镇基本情况、主要措施与成效(重点部分)、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的打算。要对现有的汇报材料进行认真修改,材料中涉及到的教育统计数据,要以20*年度学校统计年报和“两基年审情况登记表”为准。修改好后报县教育局进行审阅定稿。
3、档案: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要组织发动中小学、各站所,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认真挖掘和整理相关教育工作的材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育工作档案。具体按会上发放的《乡镇档案资料》要求建立。乡镇档案要摆放在汇报会所在地,不能放在学校。
4、要做好2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乡镇长汇报材料;二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文件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迎检方案、*年履职自评报告、*年履职自评报告和*年履职自评报告)
(三)学校(幼儿园)工作
(1)要进一步整理完善近三年“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特别要认真核实各种材料中使用的数据是否与教育统计数据相符。加强与公安等职能部门的联系,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搞好学校卫生保洁工作,以斩新的校园面貌和良好的师生精神状态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2)要做好3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材料装订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自评实施方案、近三年学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二是学校(幼儿园)特色材料(3至5个材料);三是学校(幼儿园)简介(检查组进入校门时分发)。
(3)检查期间,学校所有教职工要佩戴工作牌。
(四)迎接工作
1、县、乡镇主要领导,一是相关人员(乡镇包括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中小学校长,并由乡镇长汇报)要参与迎接;二是按通知要求参加汇报会和反馈会;三是全程陪同检查。
2、县、乡镇、学校、住宿宾馆均要在醒目的地方悬挂“热烈欢迎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莅临我县(乡镇、学校)指导教育工作”字样的标语。(此项工作由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负责落实,具体由县教育局负责通知乡镇和学校)。
3、乡镇召开汇报会时,涉及的乡镇站所长和学校校长要参加会议,并接受督导评估组的询问。
(五)相关工作要求
1、县、乡镇、学校所有表册、材料的修改完善及归档工作,要在5月31日前完成。
1、规范教育经费管理,认真做好跟踪问效。①为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2014年上半年拨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总额3339.5万元,其中:按标准足额拨付2014年春季公用经费2990.3万元,拨付寄宿生生活费补助334万元,拨付民办学校免杂费15.2万元,确保了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和家庭困难学生的正常就学。②对教育资金进行了专项跟踪检查。针对新学期学生流动情况,特别对2014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教学点学生情况,对本学期教育主管报送的教学点学生数和职校分流学生数深入到部分学校进行核实,在还未拨公用经费前确定实有学生数,从源头上防止学校虚报学生数骗取公用经费。从抽查结果情况看,今年春季学期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人数为90960人,比2013年秋季93410人减少了2450人(其中:小学减少35人;初中减少2415人,含职校分流1303人,流失1112人),通过对学生数的跟踪核查,节约了财政资金92.8万元,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③做好2014年春季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按照《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规定,与教育部门做好学校上报名单审核工作,通过乡财局“一卡通”发放春季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2255人,发放总金额169.1万元。④、做好学前教育资助金审核发放工作。市教育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学前教育资助工作的通知》。资助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784人,发放资助金39.2万元。⑤、做好2014年春季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金学生审核工作。按照省财政厅、教育厅、人社厅《省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对市职校和民办兴华职业学校在校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况进行现场清点核实,为下一步发放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金拨付提供了基础数据。⑥对校安工程、食堂改造和其他各类校建专项资金的拨付坚持按进度实行国库直接拨付资金,杜绝了资金的挪用、挤占和截留现象,确保了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今年上半年累计拨付校建资金2795万元。⑦做好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拨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资金2283.3万元。
2、认真配合文财口单位向上报送项目,为向上争取资金做好各项工作。配合市文广局上报了我市苏区文化艺术局维修专项资金申报经费260万元,九堡密溪客家文化宗祠维修专项资金20万元;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与传媒资金44万元。配合市教育上报我市2014年学前教育资金,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追加资金项目申报,配合市科协申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专项资金40万元。此外,我局专题报告省财政厅要求转报财政部解决我市中国传统村落九堡密溪古村文物保护维修资金3240万元,市“天网”工程三期高清改、扩建建设资金5000万元。
3、开展了2013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报和2014年部门预算审核确认编报工作。对文财科归口管理118个单位,在部门决算中,重点把握决算收入是否真实,决算支出项目是否按有关政策规定执行,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作为重点进行审核,审查上、下年度有关结转的数字是否一致。审查基本情况表中的财政供养人员的与平时实际人数对比情况,单位编制与实有人员及在编在岗情况。五是审查各单位资产填报情况与单位固定资产登记情况进行对比核实。对2014年部门预算编制在原已编报基础上,按照2013年新增津补贴数据,2014年初上年结转数据及其他新的编报要求,进行了科学完整准确的编制。
4、做好迎接省审计厅对我市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根据安排,省审计厅于2014年2月24日开始对我市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为此,我科认真梳理好2012年以来我市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每笔专项资金(包括营养餐资金和食堂建设资金)收支拨付情况,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和本局相关科室,搞好自查,认真准确填写好有关表格和撰写好情况汇报材料,使检查组进点后顺利开展检查。
5、做好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相关工作。对照教育督导评估评分细则,查缺补漏,补拨教育教育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经费597.6万元,补拨教师培训经费907万元,补拨2011年生均公用经费175万元,拨付2013年生均公用经费提标部分金额588.6万元。5月14日-19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组财政经费检查小组,对2011-2013年财政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了祥细检查。通过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使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组对财政经费投入与管理工作检查顺利完成,检查组对我市财政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方面的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我市土地收益计提教育资金不足问题。
6、开展了司法体制改革调研和教科文经费资产管理工作调研。根据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行政政法司关于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调研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现行法院、检察院财、物管理工作现状,对财政部行政政法司提出的司法体制改革中涉及地方财政、财务管理七方面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按照省财政厅、市财政局要求,对今后三年在教科文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分类提出了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的建议。对近三年我市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经费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汇报。
7、牵头组织开展全市“三公”经费季报。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若干意见》,根据《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细则》及总理提出的“约法三章”等规定,省财政厅决定,从2014年开始编报地方“三公”经费季报。“三公”经费季报填报范围包括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填报内容为当年“三公”经费的预算安排情况、实际执行情况、上年同期执行情况,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的人次,公务用车购置辆数。为此我科牵头组织社保、农财、企业、乡财、核算中心、国库等相关科室,分口对全市各位“三公”经费情况进行填报汇总,汇总数据由国库科上报。
8、做好文财口单位2014年预算经费、非税收入、追加资金拨付。通过金财工程大平台对单位用款计划进行指导填报、审核、录入工作。对单位用款存在的问题耐心细致的做好释疑工作,按照相关政策提出改进和修改完善意见,及时纠正了存在的问题,使单位用款做到科学合理,合规合法,上半年我科通过大平台累计下拨各类经费15000余万元。
9、加强日常经费管理和追加经费审核。①严格预算经费管理。单位预算内经费,严格按程序、按时间进度拨付。②严格审核各单位的追加经费报告,在审核追加经费报告时,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情况,按照客观、真实、合规的原则进行审核,制止虚列、虚报套取财政资金的现象。今年上半年,我科收到文财口46个单位各类专项经费报告106份,合计金额885多万元,经审核后核减经费212万元,核减率为24%。③及时审核调查单位部门出台文件征求意见。对25个单位拟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文件征求意见稿对照相关政策进行论证并及时提出审核意见。
10、认真做好市本级民生资金的审核发放。对2013年下半年村两小组长报酬进行了审核发放,发放人数3782人,发放金额113.46万元,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资金进行了审核拨付,拨付各种计生利益导向资金341万元,对2014年春季普通高中家庭困难生国家助学金发放人数2255人,发放金额169.125万元。对2013年学前家庭困难幼儿国家资助金进行审核,发放人数784人,发放金额39.2万元。
11、做好上级行政政法数据统计编制上报工作。对2013年我市政法经费及上级政法转移支付资金1619.18万元使用情况进行系统数据统计上报,及时准确地上报了我市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森林公安、交警等政法口6个填报单位的政法经费统计年报;同时,对2013年我市中央及省级政法转移支付装备资金631.04万元的项目计划进行系统录入并汇总上报,两项统计数据已由6月13日前上报市财政局行政政法科汇审通过。
关键词:申请答辩制;奖学金;评定;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199-02
一、前言
自1994年以来国家实行高校并轨制以来,贫困生问题一直是困扰政府和高校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让贫困大学生上得起学,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开设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资助,尽管两年来国家资助的幅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享受面只能占到贫困生总数的30%左右。面对授奖助面宽、比例大、数额多,奖助学金的评选是否公开、公平、公正成为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引导学生成什么才和往哪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挥棒。因此每到各类奖助学金评选的时候,如何做到公正公平地评选出这30%的学生,又成为摆在高校辅导员(或班主任)面前的一大难事,做好了会对学生给予激励,做不好会打击部分学生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做好学生工作,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本文将通过实例,介绍一种比较科学地评选方法――申请答辩制。
二、申请答辩制的内涵
答辩制主要是指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当中,学术性问题的研究、探讨、问难和思辨。答辩制具有公开、公正、公平的优点,能迅速有效地判别答辩人的学术水平以及完成工作情况的优劣。在奖助学金评选过程中采用答辩制,就是发扬这一优点,通过公开、自由的交流,使答辩人充分而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完善自己,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申请答辩制的内涵主要包括“申请”、“答辩”和“满意度测评”三个方面。“申请”是指答辩人首先向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可以由相关同学、老师、学生干部、党员等代表组成,范围视具体情况而定)汇报自己一年来工作学习的情况以及家庭情况,申请获得本次得奖资格;“答辩”是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人平时的表现和现场的申请汇报以及预先设计的答辩题目向其本人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请答辩人做出明确的回答;“满意度测评”是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人的现实表现,实事求是地对其进行无记名投票,而且广泛征集同学们对答辩人的意见,这不仅是对奖助学金评选进行监督,同时也是对答辩人的一种激励和推动。
三、申请答辩制的具体实施及其效果
我院自2003年开始实行奖学金申请答辩制,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有利于对国家政策或企业形象进行有利宣传;是一个树立和宣传院系优秀学生典型的过程;是优秀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是促进优秀学生培养自我表现和锻炼演讲口才能力的过程;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相互交流的过程;更是许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传承爱心与感恩的过程。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当然实施申请答辩时,根据答辩对象的不同,答辩内容各有侧重,答辩委员会的组成也有不同。申请答辩制按照奖学金类别进行分类:各类奖学金类别不一样,其侧重点也不一样。例如:国家励志奖学金侧重于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国家助学金侧重于家庭比较贫困的。申请答辩经过“申请”、“答辩”和“满意度测评”三个环节,使答辩人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正确审视和定位。答辩过程中气氛活跃,大家充分交流思想,激浊扬清、明确是非,很符合年轻人的心理。其次在当前班级推荐测评体系当中,贫困优秀很难定量界定,许多贫困的学生不优秀,许多优秀的学生不贫困,评选结果很容易打消学生积极性;而申请答辩制能充分调动普通同学的积极性,效果更为明显。普通同学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提问和不计名的测评,公正地指出申请学生的长处与不足。这样就使得获奖学生的监督测评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不但使获奖学生的考察评议获得了更强的公正性和可信度,而且能让获奖学生倍加珍惜自己付出努力得来的成果,没有获奖的候选人在深表遗憾的同时也会更多地去考虑与其他获奖学生之间的差距。
四、申请答辩制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一,精心设计好答辩的内容,关键是抓住答辩过程中的“辩”。答辩的本质在于思考和判断,并发挥自己的才智灵活应对。但问题的把握和材料的组织有深浅、宽窄之分,辩证逻辑的应用更有养成的高下之分,要把这两者统一起来成为优秀的答辩者,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为达到理想的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辩”的环节尤为重要。
1.答辩者答辩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自身的弱项和不足要有清醒的认识,分析出材料中可能出现的纰漏和不足,这是答辩前最重要的思想准备。
2.要了解为何而辩。组织答辩的目的在于启发多向思维,使师生在问难中开阔视野,交流所得,并非一定要从中得出若干科学结论,因此奖助学金评选过程中实行申请答辩制的重点在于树立优秀学生榜样,使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通过多种灵活的方式进入学生头脑中。
3.掌握必要的辩证逻辑思维方法。由于申请答辩是面对面的、多极提问式的挑战,如何迅速理清思路、组织语言是非常重要的,答辩者有必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辩证逻辑思维方法,诸如归纳、分析、归类、推理等等。
第二,教育学生把获奖资金用于个人成长和成材上。因此宣讲主题的设定应该紧扣发放奖助学金的目的和学生关注的问题,如我们曾经设立过的“我的大学目标和实施计划”,“我的奖学金使用计划”,“在立志中成材”等。通过此类主题的宣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
五、小结
申请答辩制在各类奖助学金中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评选人员的主观偏差,其结果较为客观公正。尽管其过程有些烦琐,但它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评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国滨,李运刚.毕业答辩可推行“点评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1).
[2]施文青.论文答辩中论据答辩的难点疑点剖析[J].阴山学刊,1999,(9).
[3]林林.答辩、考核――推优工作的关键环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Reply system for assessing the various types of scholarships in the application
DING Ming-xia
(Yangtze University College, Jingzhou 434024,China)
关键词:循证护理学;混合模式教育;线上教学;翻转课堂;课堂教学;教学
效果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美国医学会的报告中强调[2],应将循证护理纳入到本科、硕士及博士的课程设置中,以加强循证实践能力的训练。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从2001年致力于循证护理的发展,成立了大陆首个循证护理专门机构,以此为平台,进行了系列循证护理研究、教育和培训。2008年将《循证护理学》纳入到护理研究生专业必修课中,2009年又联合上海两所高校构建了研究生课程资源共享体系,将《循证护理学》辐射到上海市[3]。但如何依托复旦大学循证护理的资源优势和平台,将循证护理的教育向全国推广,却遇到了瓶颈。2014年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的资助下,8所高校共同参与的CCNN(CMB中国护理网)混合模式的护理博士核心课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旨在探索一种全新的、辐射全国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教学模式,即“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混合模式教学与课堂教学对开展《循证护理学》的教学效果,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支持和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复旦大学参加《循证护理学》课堂教学的全日制护理研究生和研究生课程班学员80名作为对照组,以同期参加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混合模式教学且来自CMB资助的8所高校的全日制护理研究生24名作为观察组。
1.2教学方案
1.2.1课堂教学对照组参加复旦大学组织的《循证护理学》课堂教学,使用材[4],包括8次理论课,每次4课时,涵盖循证护理的理论与方法学、证据整合、证据传播及证据转化等方面的内容;4次课堂练习,3人或4人一组,就构建循证问题、文献质量评价、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及证据转化进行系统训练;1次作业汇报,3人或4人一组,进行系统评价项目或证据总结汇报。考核方式为出勤率、课堂练习和作业汇报。1.2.2混合模式教学观察组于同期参加复旦大学负责、四川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参与的《循证护理学》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教学,教材、课程内容及授课团队同对照组。包括14周在线学习,以每周为教学单元,每单元均涵盖微课视频、教学内容课件(PPT)、教学内容笔记、阅读材料及主题讨论。在14周在线学习中,完成4次小组作业,3人一组,在截止日期前提交到网络平台,作业内容同对照组。网络平台使用复旦大学elearning系统。在线学习结束后,集中在复旦大学进行为期1周的以专题探讨和系统评价项目练习为主的翻转课堂。考核方式为在线讨论参与率、小组作业及翻转课堂项目练习。1.2.3评价方法从过程和结果两个层面进行效果评价。1.2.3.1课程学习参与情况对照组以出勤率评价其课程学习参与情况。观察组借助网络平台的“站点统计”功能,评价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情况,包括访问、学习、讨论及资源利用情况。1.2.3.2循证护理知识掌握情况问卷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前后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涵盖循证护理的理论、方法学、证据综合、证据传播及证据转化等。共32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分~5分,1分为没有掌握,5分为完全掌握,总分32分~160分。1.2.3.3循证护理价值的态度问卷了解学生对循证护理价值的态度,包括循证护理对学科发展、临床护理、护理实践、护士决策方面的价值。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为1分~5分,1分为不重要,5分为非常重要,总分1分~50分。1.2.3.4开展循证护理能力自评问卷了解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开展循证护理的能力判断,包括构建循证问题、进行文献检索、文献质量评价、系统评价、Me-ta分析软件使用及证据总结等,共15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分~5分,1分为没有把握,5分为非常有把握,总分1分~75分。1.2.3.5学习循证护理期望问卷了解学生对学习循证护理的期望及期望是否达成,包括学生对学习相关知识、专业能力、科研能力等提升的期望。共35个条目,评分1分~5分,1分为没有达成,5分为完全达成,总分35分~175分1.2.4资料收集方法对照组在授课前及最后一次小组作业汇报结束后,统一发放课前评估问卷及课后评价问卷,15min后收回,共收回80份。观察组在网络平台开放前1周及翻转课堂结束后1周,通过邮件发放课前评估问卷及课后评价问卷,1周内收回,共收回24份。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或协方差分析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的一般情况
对照组年龄(29.52±6.18)岁,除1名博士研究生外,其余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本科为主,26.00%的学生曾参与或主持过科研项目,83.75%的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循证方面的学习或培训。观察组年龄(29.96±4.94)岁,除3名硕士研究生外,其余均为博士研究生,学历以硕士为主,全部学生曾参与或主持过1项~4项课题,58.33%的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循证方面的学习或培训。
2.2课程学习参与情况
对照组理论学习出勤率为80%~90%,课堂练习出勤率为95%~100%,作业汇报出勤率为98%。缺席的原因包括病假、产假、上班等。观察组在线上教学开放的14周中,24名学生的访问量为5760次,平均每人访问240次,平均每周访问411.43次,平均每人每周访问17.14次。观看微课视频4961次,平均每个视频观看183.74次,平均每个学生观看每个视频7.66次。讨论区共发帖1881个,平均每周发帖134.36个,平均每个学生每周发帖5.60个。打开文件10625次,平均每个学生打开文件442.71次。在线讨论中,有4周学生参与率为83.3%,另外10周参与率为100.0%。除1名学生因课题调研外,23名学生均参与了翻转课堂。
2.3两组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后对循证护理知识、态度及期望达成情况
经过课程学习,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分均比课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循证护理价值的态度,对照组在课程后态度评分较课程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课程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学习循证护理的期望,对照组在课程后期望得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期望得分在课程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4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循证护理知识、态度、能力及期望达成情况的影响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课前对循证护理知识、态度和期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由于基线的不均衡,故采取协方差分析两种教学模式对循证护理知识、态度及期望达成情况。结果表明,在排除基线不均衡的影响下,混合模式的教学比课堂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循证护理知识得分,平均增加33.97分,并提升了学生对循证护理价值的态度得分,平均增加3.12分,对学习循证护理期望的达成得分高出22.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2.5学习该课程后学生对开展循证护理的能力自评情况在学习课程后,观察组学生对开展循证护理的能力自评得分为63.79分±7.6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5.95分±1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P=0.041)。
3讨论
3.1混合模式教学提供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崭新学习平台
护理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因为规模小、资源稀缺等特点,开展联合培养,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是我国目前发展高等护理教育的有效策略[5]。不管是国外的大学联盟形式还是国内课程资源共享体系[3,6],都因其区域性特点而无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本研究中,参加课堂授课的研究生均来自上海市,因高昂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导致该课程对外省市学生不具备可及性。此外,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病假、上班等),课堂授课的出勤率难以达到100%。但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教学借助信息技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全国各地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并且对在职学生来说,可以很好地协调工作与读书的时间,真正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3.2混合模式教学以精致的教学设计提高了教学质量
循证护理学作为研究生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具有必要的研究、统计、流行病学基础,因此在现阶段尚不适合采取“慕课”的形式[7]。本项目中混合模式教学是以微课的形式作为教师传递知识的主要媒介,而“微课”是指根据教学目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8]。在本项目中,教学团队不但拍摄了微课视频,并根据每周的教学内容提供了课件、教学笔记、系列阅读材料,每周组织2个或3个在线主题讨论,并根据课程进度安排了4次小组作业,小组作业的考核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而翻转课堂则以个性化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题讲座、项目练习与汇报,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的环境,弥补了单纯在线学习的不足[9]。因此,通过精致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和质量大大提高,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学生对循证护理知识的掌握评分比对照组高出33.97分,开展循证护理的能力自评评分也显著增加。
3.3混合模式教学能够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虽然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直接沟通,但是对课后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掌控。而混合模式的教学借助网络的“站点统计”功能,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包括平台访问、观察视频、打开文件、参与讨论等,并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张贴在“通知”栏中,起到激励、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此外,课堂教学中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往往难以发表深刻的观点。但在线讨论中,学生却有充足的时间查阅文献、反思问题,并进行组织整理,发表深刻、有见解的观点,而这种讨论不但可以促进个人有效的学习,以评判性思维看待问题,而且同学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学生在课程后对学习循证护理的期望评分显著下降,但观察组却达成了课前高度的期望,除了与对照组学历有关外,更重要的是混合模式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对循证护理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3.4混合模式教学的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
混合模式教学的优势在于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但现阶段该模式的推广尚面临诸多挑战,如线上教学和翻转课堂的成本、成绩如何纳入参与院校的学分系统、学生筛选标准、学生中途退出、考核方式、对教师能力的挑战等,因此该模式的持续发展尚需要更多支持,例如参与院校对课程的认可并将其纳入学分系统,制定统一的学生纳入标准,制定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探索多种途径的翻转课堂形式以降低成本,加强对师资队伍的持续培养等。此外,现阶段尚不能以混合模式教学取代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学历、规模、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及其他教育资源情况,发展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促进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持续发展。
作者:周英凤 胡雁 贾守梅 邢唯杰 顾莺 李小妹 李晓玲 单位: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CouncilofNurses.Closingthegap:fromevidencetoaction[EB/OL].[2012-12-15].http://www.icn.ch/publications.
[2]USInstituteofMedicine.Thefutureofnursing:leadingchange,advancinghealth[EB/OL].(2010-10-05).[2012-12-15].http://www.iom.edu/.
[3]姜安丽,李芳芳,吴蓓雯,等.上海市护理学研究生专业课程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护理杂志,2012,29(10A):64-66.
[4]胡雁.循证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
[5]马伟光,刘华平.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41-543.
[6]李芳芳,姜安丽,顾申.护理专业教育资源共享的方式———大学联盟及其发展[J].护理杂志,2010,27(7A):990-992.
[7]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关键词:Wiki平台 微信墙 慕课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上海理工大学“精品本科”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以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德语(科技)”培养方案综合改革》;2015年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综合德语》资助项目
一、使用Wiki平台
Wiki平台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文本多人在线协作写作系统,可以让学习成员在网页上创作、编辑、添加、修改、删除内容,可以应用知识和体现知识构建的关联性;Wiki网站是专业的网络学习平台,针对性强,预习和学习的内容比较有条理,相比如QQ更正式,便于引导和培养习惯,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Wiki平台上,每个人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答案公开,大家都可以看到,可以从别人处学到知识,发现自己答案的不足,在比较中进步;督促能力强,可以看到更多同学的评论和观点,促进主动学习。
二、利用微信墙
微弹幕等利用微信的课堂互动技术,针对目前学校的课堂教学,将改变课堂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上的头脑风暴。
(一)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普通课堂中较为常见的活动之一。然而在班级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传统做法凸显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学生的参与度受到限制:一次活动就算单独提问10位左右的学生,所占用的时间也会相当可观。因此很多教师都只能进行集体的头脑风暴,顺带提问几个学生。
微信墙的方法是:教师给出问题,学生经过短暂讨论,可以选择把观点于墙上,亦可直接口头表达,但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前者。在学生观点上墙后,教师可针对有特色的观点再进行深入提问与讨论。事实证明,教师能得到的观点数量大大增多,在一个80人左右的课堂中,每次头脑风暴活动都能得到30条左右的有意义观点,而教师在学生观点上墙后对发表了特色观点的同学的提问,比传统头脑风暴中的提问更有针对性、更加深入,对课堂而言极具启发性,是一种高质量的课堂互动。
(二)集体纠错
外语教学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因此教师常常组织学生针对语言表达进行纠错。如果这些语言表达的错误是明显的,这种活动组织起来比较容易,因为学生的观点较为一致。如果错误有争议或者难以分辨,那么学生的观点会呈多样化,特别是当纠错的对象是一些较为复杂的语言表达形式,教师给出科技德语的句子,让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并把意见于微信墙上。这种方法相对于让学生把句子写在黑板上的方法,能节省一定的时间,更重要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很多同学的答案,方便教师进行对比呈现。
(三)即时评价
一般的课堂上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直接反馈和评价是非常少的;同时,当站在台上的是学生在进行汇报时,更多的听众选择的是安静地听,而非主动提出评论意见。这种状况使得课堂中的深度互动少之又少。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微信墙所开辟的话语通道,当主讲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台上发言的时候,台下的听众可随时发送评论信息上墙,特别是在学生上台汇报时,这种同伴互评的消息更多。当学生在台上汇报的时候,教师利用微信墙进行即时评论。
从效果来看,长期使用这种活动形式,对于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大有裨益,因为微信墙把以往的“单向聆听”转变为“双向聆听”(既有听又有互动反馈,这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换,而不仅仅是活动形式的变化。
(四)检查输出
在科技德语课程教学中,语言输出长期以来被忽视,在实行大规模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组织有效的语言输出活动尤为困难,教师发现有意义的、有深度的语言输出更加困难,同时教师亦难以监控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
微信墙的介入,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更有效的语言输出活动。虽然微信墙活动本身是进行无声的手机键入过程,但教师可以把其键入的内容与学生的后续语言输出活动结合起来。教师组织学生针对进行观点的表达,学生再把自己赞成或者反对的观点上墙后,教师挑选出有深度的观点再组织讨论。同时,教师亦可利用学生进行手机键入过程来查看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例如,教师请学生对相关的科技文章内容进行翻译,学生在给出口头翻译后,教师要求学生把翻译的文字发送到微信墙,以此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拼写出该表述。
(五)同伴交互
在传统的课堂中,特别是国内的课堂,学生的座椅都是固定的,而且在正式的上课过程中,亦不允许随意走动。然而在学生汇报的活动中,常有听众希望针对汇报提出相关问题和疑问,这个时候,固定的座椅、打断汇报的担心等因素都成为阻止这种交互的障碍。
针对这个问题,鼓励学生之间使用微信墙进行课堂上的即时同伴交互。例如在一个小组汇报展示完之后,有同学针对其展示的视频很感兴趣,便通过微信墙询问他们使用了什么工具制作该视频,该小组负责视频制作的同学很快把详细的做法发送到微信墙上。可以说,这种通过微信墙进行的实时文字交互,突破了课堂中的空间限制,既不需要中断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亦能详细地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使同伴之间的交互达到受益面的最大化。
(六)精华回顾
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回答、每一个问题、每一项评论,都是教学过程的一手资料和珍贵记录,教师可以从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了解学生对每次内容的掌握情况,观察个体学生的成长进步。然而一般的课堂是无法把这些信息保存下来的,即使使用摄录设备,教师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语码的转换工作。
使用微信墙教学自然不存在以上问题,所有的上墙信息都被完整保存在微信公众号的消息记录之中,教师需要在课后对消息进行导出、保存和归档。在一个阶段的教学之后,或者在学期末的时候,教师可对这个时期内的消息进行汇总、分类和筛选,挑选出精华的内容与学生一起复习和回顾。因为这种素材来源于学生,所以精华回顾展示的过程对学生本人就是一种鼓励。教师也可以对某学生的消息进行汇总,以此查看其课堂参与度,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种参考。此外,教师亦可对每次活动的消息数量和质量进行统计,以此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一个参考指标。
三、慕课
慕课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根据相关研究慕课主要呈现如下特征:其一,研究视角多元化。就慕课与高等教育变革的互动关系而言,有学者认为其兴起有助于我国大学走出人文教育的困境。慕课为大多数人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试验场所。其次,研究意识主体化和应对态度的理性化。无论从名称还是操作方式来看,慕课始自美欧,“中国式慕课”的提出无疑体现了我国学者在研究中的主体意识,我们既不能因为把慕课理论上所具有的优越性当作现实的优点而盲目乐观,也不要因为其在发展中遇到的挑战而对其失去信心。
慕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只需一台电脑和不错的网络连接速度,就可随时随地可与世界各地名校课堂对接,与在线的数万名同学一起互动交流,有利于在线学习者比较便捷地获取知识,也有助于各个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交流,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慕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只需一台电脑和不错的网络连接速度,就可随时随地可与世界各地名校课堂对接,与在线的数万名同学一起互动交流,有利于在线学习者比较便捷地获取知识,也有助于各个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交流,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慕课呈现了与互动方式是针对大规模人群的,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促进大众的互动和回应。注册同一课程的学生可以通过加入当地的学习小组或者在在线论坛上讨论等方式来互相促进和互相学习。至于该课的成绩,可能会使用客观的、自动化的在线评量系统,比如在线随堂测验,也可能是由学生互评产生的。同时,慕课可以跟踪所有学生的互动学习,包括每个学生与教学资料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给授课教师提供相关数据,例如哪些方法和材料能帮助学生学习,哪些与教学无关或冗杂无聊。这些教学意见和数据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很难得到。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教学并重”的模式。
一、高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教育科研课题来源有四类,一是国家级和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二是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是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四是学校立项的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规划课题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重视基础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加强应用研究,增强教育研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开发研究,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4]。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主要是凭借学会优势,建立短周期的课题平台,以本区(领)域的教育改革重点为主。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足学校,以学校急需研究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提高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研究机构对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紧密相关。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方向管理,机构与队伍管理,选题与成果管理,信息与情报管理,学会管理,刊物管理,中外高教研究的比较、鉴别与借鉴等[5]。我国目前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主要包括教育部高教司,各省教育厅高教处,全国及各省的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各高等教育学会,各高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或高教所。以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为例,湖南农业大学的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归学校教务处统一负责。除各高教学会立项的课题教务处不参与管理外,对于其它类别的课题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在规划课题和省教育厅的教改课题的管理上,教务处主要是上级课题管理部门的协作者,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报送课题相关材料;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作为管理者,负责课题指南拟定、下文、组织评审、立项、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全流程的管理。不论是作为协作者还是管理者,高校在整个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课题成果转化管理亟待加强
随着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投入,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为加强对这些课题的管理,许多高校都出台了专门的文件。但这些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课题成果转化管理这一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湖南农业大学早在2000年就制定了《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并于2006年再次修订,对各类教育研究项目的申报、评审、管理,结题与鉴定,经费管理办法等作了进一步完善。这对于加强学校课题管理的规范性有着重要且有效的指导意义。但是,所修订的《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中包含附则在内的7章共30条的管理条例里,没有专门涉及课题成果应用与转化的管理办法。这就导致课题结题就基本上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后续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及应用较少,很多研究成果只是些文字材料,未真正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虽然教育科研项目在转化成教育生产力上有较长的时滞性,且对教育政策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但为研究成果寻求更多的转化机会应该是课题主持人重点考虑的问题,为课题创造更好的转化环境也是课题管理者应尽的义务。
(二)课题管理单位工作热情不高
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将其视为学校声誉和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高校不仅成立专门的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而且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管理制度。可以说,绝大多数高校对科学研究工作是积极主动的,但是对教育科研则另当别论。高校一般没有将教育科研归属于科研管理部门管理,而是归属教务管理部门管理。教务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常常被边缘化。目前《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与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负责领导,教务处负责日常管理;省级规划课题由省规划办管理,教务处协助;国家级课题由教育部或国家级相关单位管理,主要由课题主持人与所立项课题的管理单位直接联系,教务处基本上只保存最后的材料;在省教育厅立项的课题管理上,开题与结题由教育厅统一组织,教务处只负责转发文件,报送材料。因此,在国家级和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上,教务处扮演的只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成了发文单位、材料保管单位和组织评审单位。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教务处作为主要的管理单位,对于课题研究过程的检查力度不够,除一次中期检查外,很少与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院长交流各院教改课题的进展情况以及各院对于教改课题的支持情况等。课题管理上的不主动导致做课题成了课题主持人一个人的事,使课题质量受到影响,于教学改革,于教师自身发展,于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于学校发展都不利。
(三)课题结题质量不易衡量
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表现形式特殊,最常见的形式是论文、著作,也有心得、建议、评论等,或是成果在教育制度、条例中体现。而且教育科学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其研究成果未必能获得揭示事物规律的结论,即使有结论,又因教育本身的迟效性,其社会效果的显现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结题质量不易衡量。目前,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材料包括文字材料、音像材料、PPT课件和师生做课题期间的纪实材料(如学生所发表的论文,实地考察的纪实照片与记录)等,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文字材料中以课题主持人及参与者发表的论文为主,也有著作或论文集,还有少量调查报告形式的材料。各种结题材料装订成附件,厚厚的一本,但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材料很少,反映课题推广效果的材料很少,尤其是反映学生对课题中所涉及的教学改革的反馈的材料很少。因此,一般来说,课题只要能通过中期检查,结题前能发表一定数量论文,就基本上能过关,至于课题是不是对促进学校办学或学科或某门课程的质量提高真正起到了作用,课题管理者和专家仅凭借的数量和级别,以及少量的反映实效的材料,难以客观衡量结题质量。
二、改进高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课题管理部门的成果转化职能
教育科研要同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成果必须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才是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和归宿。第一,鼓励、支持项目研究与外校的合作。从湖南农业大学2000年以来教学改革课题参与人的单位可以看出,课题的完成人基本上以各院的教师为主,与外院或外校合作的极少。立足本校,联合外校和外企一起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仅能拓展教育研究的视野,而且更利于教育改革的创新和成果的推广。第二,定期召开教育科研成果汇报会。成果汇报会分为院一级的和校一级的。院级的成果汇报会主要在校级成果奖评审前,由各院教务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学生和同行参加。这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成果奖评审的前奏,既可以避免评审中专家因时间不允许而无法详细阅读上报材料影响最终成果的评定,又可以及时指出汇报成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以后研究的开展指明方向,提高结题质量,同时还可以在无形中消减教师们对成果奖评审中的种种疑虑。校级的成果汇报会由教务处主办,报告会时间可在每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会后,请所有获得一等奖的教学成果奖主持人或相关人员向全校师生汇报其成果。成果汇报会不仅是检验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各院教师相互学习、改进教学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
(二)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育科研课题合作
严格意义上来说,教学成果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教育科研课题,而是多个相关课题的整合,以更好地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发挥,整体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教育科研的后续能量。湖南农业大学于2009年对17个实体性的二级学院下的一百多个基层学术组织进行了优化设计,将之前的“系、教研室、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科研中心、专业(课程)小组、基地管理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心”以专业或课程群为依据成立“系”,各院再另设一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中心,并在《湖南农业大学教学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各基层组织应根据专业与课程群特点,结合教学改革规划,组织教师申报教学研究课题。基层组织的优化为促进各院各系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形成教学研究的合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在课题申报前实行分块申报。即在课题申报中,分教师个人申报课题和团体合作课题。在省级、国家级课题申报通知下来后,教务处应及时要求各院组织学科带头人进行会议讨论,根据各院实际情况,向教务处告知其申报意向;教务处在汇总各院意向后,作出初步分析,再次召开各院院长,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分管副院长会议,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申报项目进行整合,形成各院在教育科研上的互动合作。在校级教改课题的申报上,教务处应该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立项指南,结合本校的发展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课题指南,正确引导课题的申报,调控好教改方向。校级校改课题分重大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重大课题以团队名义或单位名义申报,一般课题以个人名义申报。重大课题依据实际需要加大资助力度,鼓励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研究,鼓励教育理论工作者针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专业引领与智慧共享的“对话”,形成教育理论者与实践者真正协作性的“研究共同体”,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者的共同发展[4]。教育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后,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团体合作申报项目的主持人所在的学院或领头的学院应为参与课题研究的各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负责。这种合作不仅是分管科研的院长们之间的合作,还要加强同一级学科下的科研合作,以学院老师的微观研究为基础,提升教育科研层次,最大程度上利用各研究成果,以提高教学改革实效。教改课题的管理不仅是教务处的事,同时也是各教研室的日常工作之一。教研室主任有责任重点掌握本教研室教师的教改情况以及粗略了解本院其他教研室教师的教改情况,为教师们的教育科研整合提供切实服务。
关键词:贫困生;绩效管理;资助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各大高校形成了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学校也成立了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心,帮助各学院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当前我国各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学校进行改进,以提高资助工作的效果。首先,没有明确贫困生资助工作考核制度实施的目标。学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很多都是走过场,没有保证考核有明确的准则。其次,在考核的过程中缺少标准的体系,导致考核工作无从下手,没有统一的标准,没办法保证考核的公信力。再次,在考核的过程中学校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学校一般都是根据各个学院上报的材料进行考核,与学院之间缺少沟通,对贫困生资助工作不清楚,影响考核结果。考核结束后,一般都是把结果通知给各个学院,学校很少会花时间去总结经验,导致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的构成
绩效考核的概念源于管理学,主要是为了有一套制度化的方法来衡量人们的职责,保证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从绩效计划的制定到绩效考核的实施以及考核结果应用,强调的是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发展。在高校资助工程中建立绩效管理体系,也是为了保证高校能够顺利进行工作。学校资助工作的绩效可以看成是组织绩效,各个学院在实施工作中可以看成是员工职责,资助工作的绩效应该对应员工的绩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以及绩效结果这五个部分。一是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开始,有计划才能够引导资助工作进行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管理者和实施者要根据学校资助计划、学院贫困生的分布状况对资助工作进行实施,保证资助绩效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指标。二是绩效实施。学校为了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施,就需要确保资助工作按照计划进行。在进行资助时要保证学校、学院、学生之间的沟通,只有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才能够发现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问题。三是绩效考核。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绩效考核占据很大的位置,学校根据资助计划收集信息,学院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四是绩效反馈。绩效考核结束后,学校和学院就会进行谈论。然后通过绩效反馈,认识到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五是绩效应用。学院可以按照考核结果应用到资助资金的投入上。
三、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议
1.明确权责,建立管理组织机构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比较复杂,其中牵扯到很多问题。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流程主要有资金来源的主体、资助工作管理者、资助工作实施者以及资助对象等主体。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各个学院的管理者是资助工作的实施者,而学校既是资助工作的管理者还是资助资金的主要来源。要想更好地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就需要明确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权责问题。学校和学院在资助过程中分别担任资助工作的管理者和员工的角色,为了保证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就需要学校的资助管理中心承担好资助绩效管理考核,各个学院也要设立管理机构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贫困生也可以参与到资助工作中,及时向学校反映信息,保证资助工作的透明化。
2.从贫困生的需求入手,制定资助绩效考核
在制定资助绩效考核时,首先要从贫困生的需求入手。制定不同的工作阶段,保证最后“资助育人”战略的实现。资助绩效的制定需要掌握各学院贫困生的特点,然后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分布和贫困程度,比如可以采取贫困生评议,让学生来进行评价。学校可以和学院进行沟通,然后根据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资助计划。资助资金除了国家拨款、银行贷款以外,还可以向社会寻求帮助。让学校和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单靠经济的资助是很难完成的,还需要学生多从自己的生活入手,找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既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转变工作方法,提高管理绩效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中,为了保证各个阶段的工作都能够得到及时整理,就需要转变工作方法。在资助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学院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然后建立比较系统化的资助工作管理标准,比如贫困学生认定制度、资助资金管理使用制度等,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规范资助工作。高校在发放贫困生资助金时,不要抱有发放完之后就没事的观念,要保证学院能够花时间去监测学生的动态,当发现贫困生拿到助学金时做一些不符合资助要求的事情时要进行干预,保证资助金能够被合理利用,帮助贫困生完成自己的学业。在资助的过程中,学校可以与学生签订协议,保证学生有计划地去使用这笔资助金,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利用资助金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学院也要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对于不合格的学生在次年资助金的发放上可以进行及时调整,提高管理的效率。
4.根据资助绩效计划,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绩效目标具有现实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所以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要结合贫困生资助的指标,这样能够保证高校各学院之间能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良好的资助绩效考核体系主要包括学生对于资助的满意程度、受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否得到改善、资助工作运行的指标等。资助工作成效最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满意度,这个能够衡量资助工作的公平性。贫困生接受资助主要是为了改善他们当前的物质生活,只有改善了物质生活水平才能够让他们有更好的机会去学习,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学校管理者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保证获得更全面的资助信息,让学院可以把日常资助工作汇报给学校,可以给学校提供更科学的数据。
5.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
为了建立更全面的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就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收集、分析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数据输入到管理平台中,有助于资助过程可以有存档,保证资助的情况有记录,方便以后的资助工作绩效管理的开展。高校可以在贫困生资助工作管理系统中分别建立贫困生档案数据库、资助资金来源管理模块、各类资助资金发放管理模块、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管理等。通过这个管理系统,让学校能够掌握各个学院资助学生的情况,然后根据各个学院提供的资助对象的信息,分析资助对象的情况,进而提高资助学生工作的效率。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上学,实现教育公平,贫困生资助体系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要想有效地进行贫困生资助工作,就需要高校管理人员从多方面对资助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构建全新的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给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评估提供合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孙文远,罗希.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思考.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3).
2.计建洪.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研究.经营管理者,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