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鸿门宴教案

时间:2023-02-25 07:15:23

导语:在鸿门宴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鸿门宴教案

第1篇

一、充分认识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

“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其开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的阅读个性得以充分舒展和张扬,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因此,我们既不能把选修课当成必修课来对待,也不能把它当作课外读物来处理,必须处理好选修与必修之间的关系。

选修课的内容究其根本还是语文内容,都必须用学习语文的方法来学习它。凡是必修课常见常用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习方法等都适用于选修课的教学。选修课虽是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但在内容侧重点与培养目标上与必修课存在差异,选修课也应有与必修课不同的设计思路与教学思路。

例如,必修教材中选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很能代表苏轼“豪放”之风的作品,在单元学习提要中,明确了其学习和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品味诗境、感受词人豪放风格、提升诗歌阅读能力。而在《唐宋诗词选读》选修教材中,选了苏轼的另一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词作抒发了词人对亡妻的深厚感情,内容平实质朴,不过分渲染词采,以情动人,与必修教材中《念奴娇・赤壁怀古》所体现出的风格迥然不同,具有明显的婉约风格。选修《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补充,对于学生全面了解苏轼词作风格是有很大帮助的,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又使学生感知到同一词人也可创作不同风格的作品,对宋词两大风格流派有了更深的了解。

所以,我们可以融合选修与必修教材,以专题的形式,把握好详与细(即重点学习一两首诗歌,其余一般阅读)、课内与课外(即详细重点的内容放在课内,一般阅读的内容放在课外)、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即难度大的放在课内、难度一般的编些练习让学生在课外边学边练)等相互之间的关系,重介绍、重欣赏、重品味、重拓展,让学生有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认识。总之,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前提与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延伸与拓展、补充与巩固,选修课程的教学应与必修课教学相融合,充分体现其具有的灵活性与拓展性。

二、在教学内容上大胆取舍,合理剪裁

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教者不必囿于选修教材的编排体系,应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尊重不同地域、不同个体的学情差异,根据实际需要,量力而行,大胆取舍,合理剪裁,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选修模块,也可以在同一选修模块内依据兴趣、能力等选择不同的方向进行学习研究。教师尊重并支持学生依据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产生的选择结果,而不以自身的喜好为目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

例如,《〈史记〉选读》中《太史公自序》,教材编写人员选此文是让学生了解司马迁创作《史记》的艰难历程,学习他为了实现伟大夙愿而忍辱负重、坚韧追求的精神。但文章语言晦涩难懂,学生理解费劲,即使花许多时间,学生仍然对原文的字词句难有彻底的理解和把握。所以,这篇课文,学生只需阅读书旁的译文,能大致感悟作者的精神并且有自己的思考即可。而有些容易把握和理解的课文,如《魏公子列传》、《李将军列传》等,则可作为必修教材的拓展与延伸,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仔细揣摩,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用必修课上所学的知识解决选修课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选修课内容的选择有着明显的学情差异,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对选修内容做出取舍。教师牢记选修只是提供一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师生不是教材的奴隶,应坚持以学定教,灵活自主地处理选修教材。

三、在学习方法选择上要体现多样性

选修课程有多个选修系列,每个系列有各自的特点,教学方法需呈现多样性。集中学习、小组学习、个别学习、合作学习,讲授式、专题研究式、索引资料研究式、主题辩论式、实践活动式、论文式、讲演式等都可作为选择的样式。如开设《史记》选修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讲授式教学法

如《太史公自序》《孔子世家》等文史知识复杂,语言晦涩难懂,可由教师讲授。《李将军列传》《刺客列传》等可由学习小组共同开发研究设计教案,选出最佳教案,由学生小组一人或几人协作讲授。

2.探究式教学法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研究资料、网站、书籍等,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探究,提出疑难问题,通过对话、探究,达成共识。也可提供相应的研究话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探究刘邦与项羽得失的根源、性格的差异,李广悲剧的根本原因等。

3.结合影音资料

赏析《史记》故事的相关影视片断。如让学生欣赏《鸿门宴》《刺客列传》等,让学生比较改编后的剧本与原著的异同,从影视文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品评其好坏。

4.组织辩论会

如结合《屈原列传》及《报任安书》就“择生”与“择死”话题展开探讨辩论,学习《淮阴侯列传》就“韩信是谋反篡权,还是被逼无奈,受人陷害”设正方、反方,为自己的结论查找相关资料,然后精心组织,展开论辩等等。

5.微电影剧本创作

第2篇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 李思衡,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语文教师,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全国教改新星,首批青岛名师,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硕士校外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研究。

高中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顺利实施,既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相应的生成策略和面对生成的掌控策略,同时也离不开教师课前有效的预设策略,笔者从这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 高中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预设策略

1. 弹性教案的预设策略。传统教案的设计,过分强调教师的预设,往往要求教师从教学目标的设置、重难点的确定,到教学步骤以及板书设计的安排;从课堂中的提问、答案,到教师要讲的每一句话乃至每个教学环节时间的分配,都必须丝丝入扣,一着不漏。这种预设过细、过密、毫无弹性的教案无法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更谈不上动态生成。课堂教学要呈现动态生成性,就必须要求教师具有弹性化的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我们所讲的“弹性化教学方案”,是相对于上文所述的传统教案而言的,要求设计时把弹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引入到了教学过程,为师生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可能。

基于弹性化教学方案的特点,设计这种教学方案的能力最基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要教师学会弹性教学目标的设计。设计教案时,既要根据教师解读文本的经验设定教学预期目标;同时还要设定出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兴趣以及可能的期望发展等方面,当然,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二是需要教师学会弹性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时,重点策划好课堂的主要环节的时间、推进的方式等方面的大致框架,同时,还要策划好教学行进中师生对话、师生间互动方式、时间以及活动结果的预测等。当然这种弹性设计可以将教学过程设计成“板块型”,可将教学分为若干板块,每个板块之间没有纷繁的头绪,没有生硬的环节,板块之间可以随机自由调整,这样有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

2. 学情预设策略。课堂教学既要追求不可预约的精彩生成,更应讲求预设下的生成,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为了对生成的把握更具有方向性、有效性,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对学情的预设能力。这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要预设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文本的解读水平以及可能生成的疑问等。第二,要预设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情感态度的可能状况: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对文本可能产生的情感点在哪里等。第三,要预设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或产生的问题:学生可能有哪些方面的发挥?可能会产生哪些分歧?这样教师在学情预设的过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尽可能地想学生所想,充分地预设学情,就可以用高质量的预设促进课堂的创造性生成的产生。如,笔者在备《套中人》一课时,思考:学生分析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有哪些时,哪些套子学生能总结出来?哪一些学生可能意识不到或者总结不出来?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分析概括出来?学生对文章中哪些地方可能理解不透?需要给学生提供哪些支撑性的材料?这样提前预设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情况,课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文本的引领就从容自如多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3. 开放性问题的预设策略。语文课堂教学中由预设而产生的有效生成还可以是由教师预设的开放性问题所引发。开放性的预设问题容易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出学生探究的欲望,擦出思想的火花。这就需要教师建构起开放性问题的预设能力。第一要把握设问方式的开放性,如有一教师执教《鸿门宴》只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从文本的人物形象身上读出了哪一个字?这个问题极具开放性,它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刘邦、张良、樊哙、项伯、项羽等众多的人物形象进行多角度的探究分析。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就要避免“是不是”、“对不对”式的简单发问或设置对学生的思维限制性太强的问题。如讲授《项链》,如果向学生提问:玛蒂尔德是可怜的还是可恶的?值不值得同情?这种提问方式只提供了两种选择,就会抑制学生多元思维,限制学生的思路,课堂上学生很难有即时性生成。第二要把握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应多利用文本的空白点、生情点,在学生思维的疏漏处、易分歧处设置问题,这样就会使问题的答案丰富精彩,课堂教学生成就会大于预设。当然上课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出现的具体情况可以相机变化问题的顺序或提问方式,如可以利用学生产生的疑问来改变对预设的问题的探讨的角度,使课堂教学显得灵动而不呆板。

二、高中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生成策略

我们说,精心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必要条件,但是精心“预设”,却不能拘泥于“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与灵动,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素养获得切实的提高,我们就要根据课堂的动态生成,主动调节课堂的教学环节、改变教学策略,采取如下有效的生成策略:

第3篇

关键词 新课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a 高中语文

当你看到玫瑰的美丽时才会忘记了采摘的刺痛;

当你享受大海的辽阔时才会忘记了航行的辛劳;

当你感慨高山的伟岸时才会忘记了攀登的苦累;

当你品尝课改的果实时才会忘记了摸索的艰辛。

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不能一味的只知传授道理,却忽略了方式方法的重要性。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新课改大潮的推动下,我作为一线的教师,经历了对新课改的困惑,理解的不到位,有偏差,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等等过程,慢慢的总结出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原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出自于《老子》。讲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这跟我们的教育很相似。教师想要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应该“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扮演渔夫的角色,让学生会“渔”得“鱼”。

作为陕西省的第一轮新课改的教师,我在这三年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付出,也有收获。在此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主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以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注入式的授课形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管就学,不管就不学,把学习当成替老师完成任务,结果徒劳无益。现在课改的要求是老师与学生和谐,共同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主要是老师要改变教学的观念与模式,大胆的放开让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我们的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以不同的名字来命名,上课时很多问题都由学生自主的完成,老师给予不同的奖励,使得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同学都能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之中,为自己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又可以感受到小集体的荣誉感。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曾经有一次,我在上课时,提了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随着前面几名同学的回答,我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之后班里有些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也把手慢慢的举起来回答。我发现老师的提问很关键,同一个意思换成不同的表达方式竟然可以调动起很多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程之中,对老师的备课有了很高的要求。

在《鸿门宴》的授课中,分析项羽和刘邦时,我在两个人物中间加了个PK,同学们这下可来了劲,班里有个别学生对这两个人了解比较深刻,拉出了历史上有关于项羽和刘邦的一些知识,说的非常好。我却非常惭愧,自己对他们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备课时下的功夫不足,自己把学生放开了却收不回来。反而学生的补充使得这个问题更加的明朗化。

在教学过程中慢慢的感受到知识的缺乏,应不断的汲取营养来适应课改,正所谓端一碗水就要有一缸水。

三、注重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

我带的是普通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声音很小,只有走近才能听到,踊于回答问题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

总不能光让爱回答问题的回答而忽略那大部分默默无闻的其他学生,这一直以来是我的困惑。

有一个普通班的老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难易度,适当给那些踊于回答的问题的学生加分,激发了很多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那些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也不在默默无闻,不甘人后的抢答起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我也试着用了一下还不错,虽然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并没有答到点子上,可是比原来有很大进步。我坚信在不断的摸索中,会寻求到便捷的方式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的爱上学习,在老师和学生的和谐之中达到高效的课堂,为学生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教学反思

以前领导总在强调,在备教案时后面附上教学反思。我就没有当回事,无意当中看到老教师教案后附的反思,瞥了一下,很认真的总结了这堂课的得与失,我感触很深,在后边上完课时,总不忘回顾一下这节课中的一些优缺点,内心也有了一些想法,为下次上课也提了个醒,确实好处多多。

第4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 多媒体 运用 思考

一、古代文学课运用多媒体的现状分析

(一)信息量大、视听效果丰富多彩

从配合教学显示效果来看,多媒体课件比传统教学法显得生动而多彩。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及大容量的知识贮备是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点,因此,多数院校都在尝试把各科由原来的纸本讲义变成多媒体课件。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欣赏课,实为集文学艺术为一体,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文学艺术修养和文化品味的课程。因它有文言文表达、文字艰涩、口头传授不易理解的特点,需教师用一定时间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这一过程是大多是口授加大量板书完成的,费时费功。一旦将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首先会大幅度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其次节省大量板书所耗时间。特别是在介绍作品背景知识方面,多媒体课件有着得天独厚的多样功能。凡古代文学史上涉及到的文化建筑遗迹、佛道神像、书法真迹、美术作品、塑像形状、地理版图、综合图表,甚至舞台戏剧中生、旦、净、末等角色形象,电影动画片段等等。

那些难用语言和板书解决的难题,在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里均可得到生动直观的演示。例如在讲《项羽本纪》时,要想全面分析理解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就必须清楚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突围及乌江自刎等几次主要能显示项羽功业盛衰事迹的战争过程。我在用课件展示图像画面时,以时而高昂、气势磅礴,时而沉闷、呜咽悲壮的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作背景音乐衬托,依故事情节配合简要的文字提纲,依次出现项羽、刘邦、张良、范曾等人物图像,同时显示几次作战路线的地理图,最终营造出项羽兵困垓下,突围无望时与虞姬对舞悲歌的画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霸王别姬的剧照中,学生能深深地感受到英雄末路时,项羽内心的悲壮和生死相依的感情。由此,项羽这位盖世英雄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起来。

教学实践证实,当多媒体课件将古代文学所揭示的距今几千年的远古科学及文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当幅幅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激荡着学生的视听神经时,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方面的优势,将文学知识与艺术鉴赏交相辉映,创造出图文、声乐并茂的艺术氛围,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和升华,更能凸显古代文学课所特有的潜在的艺术审美特性,这不仅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也使学生产生高度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热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对提高教学效率,效果无疑是显著的。

课堂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虽然都是在原教案、教学思路基础上对作家作品不同角度的个性化诠释,但对作品本身的这种情景创设与再加工,却真实地透露出教师对作家作品的独特理解,凸显着教师对作品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督促教师翻阅大量相关书籍,提高教学视野。

(二)课件应用所受条件限制颇多

作为辅教学工具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虽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有其特定的优势,但也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首先在授课教师方面就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几乎到了非多媒体不用的状况,甚至多到以课件代替教师讲授的程度,更甚者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设计课件面画的漂亮、新奇、动感上,几乎忘记了教师本人的主导作用,但其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因为,辅助手段成了主要教学手段,教师成了课堂上课件放映员,完全没有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以独具人格魅力的语言、手势、神态、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幕。整节课学生只看银幕,老师则只忙操作。如此缺少老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下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古代文学作品因内涵丰富,对它的阐释与理解,自然是多方面的、多角度并且永无止境的。课件本身只能是教师本人对作品个性化理解的方式之一,并非绝对正确、无可非议的唯一。优秀的课件往往能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但优秀课件的制作必将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况且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和制作技术的缺乏,许多教师根本不能亲自制作。倘若找计算机专职人员代为制作,非但阻碍了教学思想的灵活映射,更无法充分展现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发挥,也就丧失了课件的功能优势。同时,过于依赖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式,则又会限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倘若再有放映操作时的失误等意外事情,其效果就更不容乐观。课件制作水平的无能保证,而强烈的视听效果却会给学生留下极深的感性认识,这非但起不到辅助教学的功能,还会限制学生想象力,甚至导致对作品的错误理解。

二、多媒体课件在古代文学课中合理运用的建议

(一)综合考虑,突显科学性

教师要在熟练掌握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征和使用软件类型来设计。课件的设计首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多媒体效果,突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重点、难点。除了考虑课件平面和动静的相互映照、音乐的搭配等技术性问题之外,还要注意突出课件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以达到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古代文学课应掌握的知识表达得更准确、精炼、生动、直观,把课堂教学设计得更集中典型、精粹,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二)讲授与演示,合理搭配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活化

曾经听过一堂课,教师课堂收束语话音刚落,下课铃声马上响起,时间把握非常准确。整个课的过程,也真可说是豹头、猪肚、凤尾,设计合理,实施精准,令听课的老师们叹为观止。而今天回味此课,觉得太过程式化,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程式化行为把学生一步步带上了教师驾驶的列车,最后准点停站。程式化课堂缺乏自主品味、自由表达、合作探讨、平等交流,学生难有表现自我的机会,难以感受成功的愉悦,也就难以发展提高,与今天倡导的新课程理念相去甚远。对此,不妨让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一些,有生活的自由、舒展、真切和美好,也许更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

如生活一样丰富多彩,破除程式化的单向单一 。

程式化教学中,老师想尽办法把学生的思想引导到自己的设计上来,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来思考,而且要求速度、深度、广度都准确行进在教案本上的序列程式中,学生落后了、先行了,或者思考浅了、远了,都有可能破坏固有的程式,和老师的教学期望产生矛盾,老师就郁闷了,认为自己没有完成好教学,而学生也受到很多束缚,难以发展提高。对此,我们提倡教学设计不必太注重程序设计,而要深研教材,多从学生思维角度出发,最好能把守成性课堂转化为生成教学态势,由着学生读、想、说、写,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点拔、总结和纠正,在某些点上甚至可以深入探索挖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如教学《鸿门宴》,有学生对宴中几人的座次感兴趣有疑问,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探究古文中方向的表达习惯、君王宝座的朝向、宾主的礼节和座次的关系、君臣的座次以及几个方向表示的贵贱等问题,再由此回到课文中项羽未尽东家的礼节先行坐下,足见他自矜功伐的特点。而范增也跟着主子坐占一方,可见他妄自尊大。而刘邦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了第三位,充分体现他审时度势、能屈能伸、机巧善变的特点。最后,张良立侍一方,体现他恪守人臣之道、谦卑恭敬的性格。这样的教学,也许打破了原有的程式,打乱了时间计划,但学生学得有趣,带有探究意味,学到了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言知识,也许会让学生更有真正的收获。

如生活一样轻松愉悦,破除程式化的紧张枯燥。

固定的程式化教学中,教师有着强烈的程式化期望,希望快速切入到预设的程序中,而学生的思维是多元发散的,实在难以很快地统归到教师程序所要求的层面上,教师往往由此而急躁,又往往归咎于学生,弄得课堂气氛紧张压抑,学生甚至连思考都不敢了,只想着如何防范老师的抽查。长此以往,课堂教学甚至形成了躲猫猫的师生关系,学生何以发展提高?淡化程式设计,解除程式对师生的束缚,让教师轻松地引导点拨,让学生自由轻松地探究思考,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释放学生紧张心理,形成一种从容闲适的教学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理性的顿悟和灵性的升华,有利于心灵的舒展和视界的敞亮,而情趣和创新也往往在闲适从容中一展风采。事实证明,成功有效的教育在于教师和谐、开明的工作,在于学生能从中获取他人生的未来。

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我没有再设计诸如理解意思、分析情感、赏析艺术、拓展学习等程序,而是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谈这首词的美之所在,让学生自由思考,和同学自由交流甚至是争论,而教师对学生的交流多作深入全面引导,对学生即使有很大问题的发言,也不一棍子打死。学生很快活跃起来,谈到了词中秋景画面的色彩美、层次美、生动美、壮阔美等,更有学生谈到人物的心态美、气质美、精神美、情感美,也有学生谈到词的形式美、语言美、韵律美,发言的人越来越多,谈得也越来越深刻,既提高了语文素养,也提高了人文修养,甚至还有不少新的创意,何乐而不为?

如生活一样让学生亲历亲为,破除程式化的被动接受。

程式化教学以程式的进展和完成为中心,教师成为程式的维护者,诱引甚至逼迫学生走在程式的轨道上。学生在其中大多是听取、抄写、识记一些所谓经典的结论,而缺乏对过程的参与体验,更难有创意创新,难有素养的提高。如果不过多地顾及程式,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从容阅读,深入角色体验,发现矛盾问题,想法解释疑难,大胆交流评价。从而品尝到成功的愉悦,不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可以得到提高。就是那些经典的结论,也可以记得深刻而有内涵。也许课堂教学会慢一点,场面复杂一点,甚至表面秩序乱一点,但学生会有真收获、真提高。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也说过:“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身上那些意识的东西成为自觉意识到的东西,而学生通过不断地向教师提供新鲜的经验,提供能够从本能中吸取能量的象征,反过来也扩大和拓展了教师自觉意识的领域。”

教学《雨巷》时,我没有设计过多的程式,而是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去阅读,尽情回忆自己与诗中类似的生活经历,与同学畅谈自己以后的生命历程中可能有的类似经历,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再回到诗歌的阅读和鉴赏上来,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适时穿插一些赏析现代诗歌的常识、术语,学生也容易理解。这堂课的教学表面上看来不成形式,实际上,我感到学生在这堂课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有提高的。

如生活一样让学生有自我意识,破除程式教学的教师秀场。

程式化教学设计把课堂当作教师的设计天地,当作教师的秀场,教师在课堂上激情飞扬,展示了自己理解的精辟、 表述的生动、书写的秀美,而学生则沉迷在教师的表演中,似乎也如痴如醉。这样的课堂教学如同给学生放了一场电影,似乎娱乐休闲得多,提高较少。语文学习更多的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活动,也是个体情感的体验过程,对作品的理解需要借助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积淀。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他们的表演也许不够生动,有如生活的平常,但他们参与了,就会有自己真切的教训感和经验感,他们的表演一定会越来越好,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一定能得以提高。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语言、情感和艺术都很质朴的现代诗,教师或自己深情并茂地范读,或借用名家的美读,或找水平较高的学生诵读,我以为都不如让每个学生分散去设计自己的朗读。别人的读也许能打动我们,但那是为别人感动。而我们自己的读才会唤起沉睡在心底的某种感觉,才会由大堰河引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形象,为自己的生活感动。一个为生活而多次感动的人,经验丰富起来,情感丰富起来,思想活跃起来,何愁学不好语文。

如生活一样的语文作业,破除程式教学的急功近利。

程式教学不仅课堂教学程式化,连作业也往往纳入程式计划中去,受到严格的约束,缺乏个性与自由,学生大都被迫完成,甚至机械完成,也不乏抄袭应付。这样的作业不是课堂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不是课堂的实践和应用,与现实严重脱节。我们不妨让学生的作业生活化,为生活所用,具有生活的鲜活气息,具有浓郁的自由个性,展现学生的自我风采,蕴含学生真实的情感。

第6篇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