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00:30:20
导语:在医院成本核算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 主要包括:
(1)核算流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主要分为临床诊疗服务项目、综合医疗服务项目、民族及中医服务项目、医技诊疗服务项目、纯手术治疗项目。所有收费项目对应到相应执行科室,成本核算系统按规范流程归集相关执行科室剔除药品及专属卫材后的完全成本,并以各项目收入为分配依据核算院级、科级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医疗服务项目医务成本、医疗服务项目管理成本,如图1所示。
(2)服务项目成本归集对象选择。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时,对于成本归集对象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对于单科执行的医技检查项目,成本归集科室为相关医疗项目对应的执行科室(如B超检查为B超室);多科协查的医技检查(治疗)项目,如针灸、理疗、推拿等,主要执行科室的完全成本为基础加上对应临床科室承担的相关人力成本和设备折旧作为成本分摊对象;住院手术项目成本以剔除计价卫材后的手术室完全成本加相关手术医生的角色成本作为项目成本分摊对象。
(二)药品单品项目成本 药品单品项目成本包括药品单品采购成本及药品单品经营成本。药品单品采购成本在医院目前未实施药品单品条码化管理的情况下,是由医院成本核算系统按照批次法,每日加权平均计算药品采购成本。药品单品经营成本是以药品销售部门的完全成本为分配对象,按照药品单品项目收入比重进行分摊计算。
(三)专属卫材项目成本 专属卫材是指医院直接使用于医疗服务对象的并符合物价部门规定可以单独收费的各项卫生材料。其成本包括专属卫材单品采购成本和单品经营成本,单品经营成本是以专属卫材供应部门――医院器械科完全成本的一部分作为分配对象,按照专属卫材单品项目收入比重进行分摊计算。专属卫材采购成本在医院物料未实现条码化管理的情况下,按照物价收费规定,由医院成本核算系统接口医院his收费系统数据库,由计算机采取双控作价推算法逆向推算专属卫材的采购成本(即以项目收入推算实际采购成本)。
二、医院项目收入现行定价管理模式
(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的制定和管理机构主要为省级物价管理部门,价格管理形式主要为分地区分级别的定额和定率相结合的定价管理模式或完全的定额管理模式,前者包括医院临床护理类项目、部分大型设备检查类项目、纯手术治疗项目等,后者包括临床检验诊疗类项目、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项目、部分综合医疗服务类项目等。
(二)药品单品项目价格药品价格的管理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分别制定属于本级管理的目录范围内的药品价格,国家已明确放开价格的药品由药品经营者自主定价,不受国家规定的作价办法限制。医院按照规定渠道采购的药品按照进价加价不高于15%的差价率销售。
(四)专属卫材项目价格 专属卫材的价格管理部门为省级物价管理部门,例如江苏省医用专属卫生材料的价格管理实行品种目录管理,对列入管理目录范围内的专属卫材,实行差率和差额“双控”的管理模式,即由医疗机构按实际购进价格顺加最高不超过5%的差率作价,同时单价材料的加价金额不得超过100元。
三、医院项目成本分析
(一)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析 主要包括:
(1)医院院级项目成本。目前江苏省物价批准收费的医疗服务项目有4000余项,医院真实在用的共有1041项,院级项目成本中盈利项目601项,占项目总数57.73%;亏损50%以下项目为19项,占项目总数1.83%;亏损50%以上但100%以下项目为243项,占项目总数23.34%;亏损100%以上的项目为178项,占项目总数17.09%。盈利项目多为检验、设备检查及手术类项目,亏损项目包括护理类、临床诊疗类、综合服务类等常规性医疗服务项目,多为医院日常业务活动中工作量较大、人力成本比重较高、收费水平较低的医疗服务项目。
(2)医院科室项目成本。医院目前设有128个直接医疗科室,其中门诊科室44个,门诊挂号费项目涉及医院所有的门诊科室,下面仅以挂号费为例进行科室项目成本的比较分析。挂号项目发生收入科室为44个,其中项目盈利科室仅3个,项目亏损50%以下的科室为9个,项目亏损50%到100%之间的科室为6个科室,项目亏损大于100%的科室达到26个科室。消化科门诊、老年科门诊、急诊内科为该项目盈利科室,分析其科室成本,可以看出其科室直接成本占科室收入比重均为门诊科室中比重最小的,因而科室项目成本的水平高低实质是建立在科室控制直接成本的基础之上的。
(3)项目成本结构分析。医院成本核算系统根据医院的业务特点和各类费用的经济用途,将医院成本项目分为:人力资源费类、一般卫生材料类、专属卫生材料类、其他材料类、药品类、业务费、公用经费类、折旧及修缮类。核算医疗服务类项目成本应剔除药品费及专属卫材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内容包含五类,仍以挂号项目为例(如表1所示):2010年5月医院挂号费单位项目成本为1.81元,具体成本结构中,人力资源费比重较大,占到整个项目成本的50%以上,其次为公用经费,占到整个项目成本的四分之一。对比医院当月财务报表业务支出数据分析,医院当月业务支出费用剔除药品及专属卫材成本后,其人员经费比重基本也达到50%,两者基本一致。结合本地区医院挂号收费标准分析,目前1元的收费标准,仅能弥补医院的人力资源费用,项目收入标准仅占该项目成本的55.25%,从此数据可以看出该项目收费标准较低。
(二)药品单品及专属卫材项目成本 医院药品及专属卫材在医院的项目成本核算中有共同之处,一方面它们区别于医疗项目的服务性质是单独作为医院经销的特殊商品提供给服务对象,医院从中获取相应的差价收入,另一方面,这两类特殊商品的销售提供必须配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人才进行辅助管理、使用、跟踪、追溯,因而核算中该类项目成本时是以该商品的销售管理部门的完全成本来进行分配的。既然医院是作为商品的经销环节,且销售差率受到药品及物价管理部门的限制,因而该类项目成本中,商品的采购成本占有绝对比重。如药品单品成本中,药品采购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基本为85%左右,在专属卫材成本中,采购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达到98%,如表2所示:
四、医院项目成本核算对医院经营管理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医院积极参与价格协商谈判机制 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和调整过程医院缺乏自主性,没有主动权和参与权,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2006年江苏省物价对医院大型设备检查项目的价格调整由于缺乏准确的成本测算,未能充分考虑不同等级设备的价值差异及效果差异,导致部分大型设备的收费价格严重脱离实际成本,在实施3年后,终于2009年重新对项目进行了规范和调整。医院通过精细化的项目成本核算,完全能提供真实可信的项目成本,具备了与价格制定部门协商谈判的数据依据,可积极参与政府物价主管部门的价格协商谈判。
(二)有助于医院与医保部门单病种付费协商制度的完善补充 现行医疗保险付费制度主要有按项目付费、总额预算制、按服务单元付费、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其中按病种付费又分为单病种付费和疾病组付费,这些付费标准的制定都建立在对病种成本精确核算的基础上。医院医疗项目成本、药品项目成本、专属卫材项目成本的核算构成了医院病种成本的核算平台,医院按月生成病种成本报表,为医保部门完善修正医保单病种的结算指标提供了成本数据,同时有助于医保付费制度的改革深化。
(三)有助于临床科室寻找成本动因、进行内部成本分析 医院临床科室是医院收入产生的源泉,医院要想完成既定目标必须提高临床科室的主观能动性。医院进行科级项目成本的核算,并对临床科室开放授权范围内的成本查询平台,财务经管部门及时对各科室项目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帮助临床科室找出成本差异和成本动因,让临床科室掌握自身的关键可控成本,有助于科室进行关键成本控制,合理进行内部收入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四)有助于科室内部实行目标管理 医院成本核算系统对医院收入项目的所有成本因素进行各种分类,如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可控成本与非可控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等,医院可自定义各成本类型项目成本报表,并计算出各项目的保本工作量,合理制定各项目月度、季度、年度工作目标,进行科室内部标杆管理,最大程度发挥并提高科主任的科室管理能力和工作热情,完成医院年度预算目标。
(五)有助于集团内部转移价格制定 随着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医疗行业的可能性日益增大,医疗服务业渐成产业化发展,国有大医院的集团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医院集团成立后,集团内按照患者需求合理配置资源,集团内人才和医疗设备共享,成立集团临检中心、影像中心、消毒中心、采供配送中心,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各中心内部转移价格的合理制定直接决定集团内部的资金流向和集团内部各医院的收益水平,医院项目成本的准确核算为内部转移价格的合理制定提供了核算路径和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院 成本核算 发展趋势 医疗服务
一、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研究状况
(一)成本核算方法逐渐完善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发展,其中最初的医疗行业主要借助于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将医疗行业的成本核算应用于医疗工作中。1992年在山东卫生厅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方法重点探究了医疗服务项目的平均实际成本、成本要素指数和成本指数的推测方式等。1997年以来相继提出了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公式等。2002以来着重对医院成本核算过程进行探究,并根据临床的各种路径来推测出成本核算的方式。近几年,二炮兵总医院的研究中提出了“四型三线”病例分型法计算,提高了医疗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水平。
(二)成本分摊的多元化
医院选择科学的成本分摊方法,对医院整体和各科室的核算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可见,选择科学、合理的分摊方式至关重要。一般分为双分配法、阶梯分配法、直接分配法等,通常采取阶梯分配法。分配时应该比照后勤、行政、医疗、辅助科室的成本核算。20世纪末葛仁伟等学者研究出比例常数法和相对值法,核算医院成本分摊时通过系数测算方式进行。周瑞等学者将成本分摊方式进行进一步总结和优化,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进步,这种核算方式也在不断发展。
(三)成本核算细化
一般医院的总成本通过院级成本核算完成,对医院的服务项目、药品经营、收支情况等衡量和分析。医院成本核算通常包括班组成本、科室成本、院级成本核算等方面,科室成本核算通常放映对员工的奖金分配情况和收益计算方式等,为单病种成本服务等。
二、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
(一)成本核算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不够健全,一些问题和弊端影响了医院的成本核算水平。我国成本核算体系中有关的医院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缺乏明确规定,许多医院每一按照卫生部门的规定设立成本核算部门或机构,有的参照企业的核算成本方法制定核算制度,致使财务状况不明,账目和数据信息不符,各科室财务状况混乱。医院成本核算方式不能采取全成本核算,因此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首先,没有答对医院后勤管理和行政管理等科室的费用进行核算,或者不能将费用分摊到相应的项目分类表中。第二,医务工作者缺乏成本核算观念,不能将其与自己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因此不参与成本核算工作,对成本核算重视程度和主观能动性不高。第三,医院的部分科室以盈利为追求目标,利用各种方式获取收益,价值取向偏离社会服务轨道,将心思和重点放在自身经济利益上,缺乏为患者提高服务质量和节约费用的意识。第四,医院成本核算控制应该体现全方面、全过程,但许多医院都不重视成本控制,致使成本核算控制体系不健全。
(二)成本核算计算机系统有待完善
医学科技飞速发展,涉及到的医疗项目的成本核算也会出现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模式,而通过计算机成本核算系统是近几年兴起的核算方式,效率大大提高。但很多医院的计算机成本核算系统并不是规范化和权威性的核算软件,因此在医院成本信息建设方面存在一些欠缺,导致当前的计算机成本核算系统难以适应于当前的成本核算需要,从而会降低医院的成本核算效果和核算效率等。目前很多医院都会采用HIS系统,重点包括了护士工作站、医生工作站和门诊收费等部分,后勤和行政科室等没有列入其中,导致通过网络无法将所用成本进行完全性分摊,很多情况下需要通过手工录入和人工录入等,数据准确性较低,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
三、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
(一)以病种核算为主
医院成本核算方法有: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大型医疗设备成本、作业成本等核算,核算方法各有利弊,应该选择适合医院自身发展条件的。我们国家医院通常采取项目成本核算,根据给病人提供的服务项目来收费,国外采取预付制度。我们的项目成本核算方式增加了患者负担,同时使卫生总体费用增加,导致医疗机构极端追求利益。因此,医改中将外国的疾病诊断相关法进行改造,既能精确医院的核算成本,同时减缓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
(二)医院成本
我国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正在建立健全,医院成本会计制度是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前提,能促进医院成本核算目标的有效实现,促进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采取账外成本测算法,对实际成本较难进行真实完整放映。改革发展的趋势是账内测算方法。医院成本核算结合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使成本核算走向信息化道路。
(三)全成本核算
医院成本核算技术和方法的进步,为医院科学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础。尤其是间接成本分摊法和分摊系数的运用,对医院的行政、后勤管理、辅助科室等成本的临床合理分摊化有着重要功能。医院成本核算的全面革新,带动了成本核算内容从传统的单一临床与医技科室成本核算转化为全成本核算,包括医技和科室之外的行政、后勤、医辅等在内。完善的医院成本核算组织管理系统,应该更加关注全员参与和全程控制的成本核算先进理念。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医院的科学成本核算组织管理体系,需要医院管理者数量正确的医院成本核算观念,改进医院财务管理思路和方法。财务工作要改变只关心数字的方法,要同时结合医院的经营状况。在不断规范预算的过程中,应该让医院既能适应充分的市场竞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发挥好公共服务机构的价值,获得群众满意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绩效管理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院的期望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医院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伴随着新制度的颁布和执行,对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需要根据新的制度,加强对二者的监管,进一步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使医院公益性和盈利性更好地结合,促进医院更长久地发展。
一、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关系
医院成本核算是根据相关制度规定的成本费用范围,对医院在医疗服务、药品销售、生产制剂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分类、归集、分配、分析核算,从而为医院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医院进行成本核算,能反映医院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整体把握医院的运营情况,为决策者提供了真实的数据信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医院绩效管理是医院依据自己的经营目标,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来评估员工的工作结果,从而来评价员工的工作效率。绩效管理是一种内部激励机制,通过影响员工的工资和奖金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达到医院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便于医院更好地运作。对于任何一个医院来说,虽然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并不能说二者等同。成本核算是对医院的各种费用支出进行核算并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医院改进成本费用结构;而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想经过绩效评价来激励医院的各个部门和员工,这就使两者不相符。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绩效管理是改善医院成本支出结构最好的手段,通过绩效管理,使员工主动并积极地参与在成本核算中,从而提高医院的成本核算水平。所以说,医院的二者是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的。
二、改进医院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对于医院来说,成本核算是一项较复杂的工程,要想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首先,医院在财务部应该设置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通过该部门建立详细的成本核算规则,对各类药品的采购、领用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定期检查,从而为成本核算提供准确的数据;其次,医院要进行全方面的成本核算,要将医院的每一项支出都纳入在核算的范围内,并将各项成本费用分摊在每个科室,对医院的每个科室和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从而保证其工作全面和规范。
(二)推进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管理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增加了更多的会计科目,使医院的成本核算更加复杂,而也需要相关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而且药物的种类较多,工作量较大,有时会出现失误,不能及时地提供数据,这就需要医院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加强信息化管理。医院可以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系统,根据各类药物的名称,可以将各项收入和成本数据自动录入相对应的系统中,通过相关的部门进行上报并审核后将自动导入成本核算系统中,这样就可以根据系统中提供的数据及时地进行成本核算。推动医院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医院信息及时共享,防止数据出错,也可以避免人为改动,从而使医院成本核算更及时、准确、科学,有利于加强对核算的监管,以便于医院进行财务分析并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
(三)增强员工的成本核算意识和综合素质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想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需要对各项成本支出进行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领导起带头作用,调动全部人员的积极性,加大对成本意识的宣传,同时加强每个科室间的合作,从而提高员工的成本核算意识,从而有利于成本核算的正常进行,促进医院整体成本控制。另一方面,新制度下,随着成本核算的复杂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学习和掌握新的的成本核算方法,提高电算化水平,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三、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管理是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的关键,要想加强医院绩效管理,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坚持绩效管理的原则
在医院中每个部门不论在工作内容、难度还是工作风险方面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医院坚持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对各个部门进行绩效评价;同时,医院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内容的不同,将绩效管理划分为临床科室、普通科室、行政后勤三个系统,并通过这三个系统分别建立适合自己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
(二)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根据三个系统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指标和标准,在确立评价指标的时候应该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两个方面。目前大部分医院只考虑到了经济利润等财务指标,而忽视了社会效益指标,因此,增加社会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便成为了现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重中之重。根据医院肩负的社会责任,可以将社会效益指标分为:(1)医疗质量,主要包括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2)医疗效率,主要是指医疗服务效率,主要包括住院率、急诊次数、病床使用率等指标;(3)科研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论文数、科研项目数、科研成果数这三个指标。这就需要每个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将合理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相结合,从而完善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参考与自己相似的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指标数据,确定本医院全部的绩效管理指标标准。
(三)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医院应该将绩效考核和员工的奖金分配工作相结合,将考核的结果体现在奖金分配的最终结果上。
四、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相结合
医院的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这就需要医院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利于保证医院运作顺利进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医院更长远地发展。首先,医院在实施成本核算后,根据各项业务的费用支出情况,能够合理进行成本核算工作,从中可以看出医院每一年度的收支情况,通过节约成本来增加医院的年度收支结余;其次,根据医院的结余情况将资金分为激励资金和发展资金,再依据医院的激励计划和发展目标,合理确定两者的分配比例,从而根据激励资金确定总的奖金额;最后,根据分配出的激励资金确定的总奖金额,再结合每位员工当期的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金分配,从而确定每位员工的奖金额度。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将奖金直接分配给每个员工,也可以选择将奖金先分别分配在三个绩效考核系统中,然后三个系统再分别根据自己内部的考核结果进行二次分配,从而确定每个员工的奖金额。医院进行绩效管理是建立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上的。医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各项业务进行合理的成本分配和归集,为医院进行绩效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医院选择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进行绩效管理,确保其在成本核算中的实施成果。绩效管理要在成本核算的预计范围内进行,不能因为绩效管理影响成本核算,打乱成本核算的正常工作,否则会使成本核算工作很难展开;若有预计范围外的情况,可以报到下一期的成本核算中,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正常进行。
五、结束语
成本核算是绩效管理的基础,绩效管理是成本核算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医院将二者相结合,是一种创新。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绩效管理,有利于合理控制医院的运作成本,同时激励员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加强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相结合,运用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位成员的能动性,进行有效地成本控制,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从而提高了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力,保证医院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庆文.基于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问题的思考[J].经济管理,2014(22).
[2]王芳.略谈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J].管理观察,2014(27).
[3]刘亲.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存在问题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
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手段,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医院中得到应用。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医疗服务成本的核算管理,真实反映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新医院经营管理理念,增进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有效地控制支出,节能减耗,降低医疗运营成本,从而增强医院生存和竞争能力。在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深化全成本核算管理是大势所趋,具有必要性、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全成本核算管理是适应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和《关于做好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通知》(卫医管发[2012]53号)的文件精神,公立医院改革需要破除以药补医的弊端,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将公立医院的收入补偿渠道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转变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同时发挥医保的补偿和控费作用;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价格,合理提高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疗服务的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这也就意味着公立医院单纯依靠拼设备、拼床位、拼消耗和药品差价来增加创收,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医疗机构需要主动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群众医疗负担,推进医院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全成本核算管理是保证医院完成既定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从会计工作上是由预算会计向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转变;从会计制度上,是收付实现制向责权发生制的根本变革。医院发展战略目标规定了医院的效益指标及成本控制目标,全成本核算管理能够对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通过医疗运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与成本控制目标值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所以,全成本核算管理是保证医院完成既定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全成本核算管理能够增加医院成本分配的精确性 全面成本管理运用成本动因分析进行作业成本计算,以便更精确地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传统医院的成本核算只是进行院级成本核算和科室成本核算。新医院财务制度明确提出了三级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是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的基础和最底层基本的成本核算单元,它的设计详细程度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质量。项目成本以科室全成本核算结果为基础把科室的全成本按照资源动因分配到科室的作业中,形成科室作业成本。以作业为成本分配对象,不断改进作业方式,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医院就能够实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四)全成本核算管理是医疗服务价格确定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改的深化,高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新医疗项目及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促使医疗服务费用不断增长。在迅速增长的医疗费用中,其价格确定的合理性、资源的有效利用等问题受到普遍关注,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是进行准确的医疗全成本核算与管理。只有统一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并运用统一的成本控制理论与核算方法,才能得出社会平均成本,并以此作为核定价格的基础。
(五)全面成本核算管理注重过程的控制,有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全面成本管理,通过医院医疗服务全过程的管理,改变仅重视实际成本和诊疗成本的片面性,而要从医院、科室、专业组各个层次,诊疗、技术、经营、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实现成本管理,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医院运营成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实现医疗服务全方位的控制。全成本管理通过对收入成本水平的效益分析,将医院、科室、员工的考核及奖励分配与医院成本管理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利用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提高医院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二、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实现途径与方法
要实现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制定完善的全成本核算制度,加强绩效考核 明确建立医院成本核算组织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和标准规范。全成本核算制度包括医院成本费用的构成、分类标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标准、间接成本的分摊办法、控制成本费用的策略等。医院在建立完善的经济核算系统的基础上,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把成本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成本责任中心与个人并进行考核,与科室和个人的绩效挂钩,形成医院全成本管理体系。医院经营管理依托成本核算,可以改变粗放型管理模式,实现量化综合目标考核,更加科学有效地实现对科室的管理。
(二)合理进行成本分类,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医院成本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经营层次分为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按成本与服务量的关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和成本;按成本核算的程序和责任可分为直接成本(可控成本)和间接成本(不可控成本);按成本与管理职能的联系分为经营成本、机会成本和社会成本。不同的成本,应根据其不同的成本习性来分析掌握其控制管理的重点,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成本控制方式,才能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医疗成本应包含治愈病人,满足患者需要所支出的全部医疗药品和管理费用。科室成本核算是医院总成本核算的细分,也是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的基础,因此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科室成本核算。
(三)构建科室成本核算基本框架,合理归集与分配成本费用 新的《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规定科室成本核算采取四级分摊的核算方法,因此可以将医院科室划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四类科室。医院对这四类科室进行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都要反映到体现最终医疗成果的临床服务类科室,为了满足全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需要,在科室下面还可以进行核算单元的细分。根据院级成本核算的结果,按照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进行各科室、核算单元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由于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要分摊到直接成本科室,这样也必然促使间接成本科室提高工作效率,努力降低成本消耗,为直接成本科室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属于医院基础建设、公共支出部分,属于科室不能控制、无法准确核算的部分,列入院级支出,确保科级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准确。
(四)建立成本控制的组织保证系统,完善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成本控制属于组织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成本发生在医院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成本控制也将贯穿经营始终。财务人员是成本控制的主体,但成本控制的主体还应该包括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部门管理人员,更重要的是还包括医院广大职工,成本控制具有全员性。影响成本的各项要素、各项动因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环节。实施成本控制必须控制组织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因此医院成本控制的组织系统应该按照决策、管理、执行三个层次划分。医院应完善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有关成本核算的记录和凭证,制定消耗定额和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等制度以及内部结算制度,落实买单科室及人员,实现成本计入承责科室的目标。
(五)进行成本预测分析,降低未来成本,提高成本决策水平
成本预测可以分析和预见各种因素对医院成本形成过程的影响程度,通过成本预测,医院管理者可以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降低未来不合理、不经济成本,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合理进行成本预测分析,可降低未来成本,提高成本决策水平。根据预测的内容和期限不同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定量预测法和定性分析法;根据不同的成本分类制定医院的各项成本计划预测指标。医院成本决策应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对影响成本决策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权衡利弊,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目标成本方案。医院收费价格政策的制订、长期投资政策的制订、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政策的制订,都需要进行成本决策,成本决策质量的高低对医院的经营有较大的影响。
(六)加强医院成本执行情况分析,促进成本水平不断降低 医院可以通过成本分析,检查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找出影响成本升降的主客观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成本分析对改善财务管理、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成本信息,也是医院实行成本目标管理和分级归口管理的基础。医院成本分析的方向:(1)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医院找出差距,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反映由于医疗服务中的不合理因素给社会增加的经济负担。(2)成本与收费的比较分析,可以为评价医院医疗服务的效益,制订合理收费标准,理顺医院补偿机制提供可靠的依据。(3)医疗成本内部构成分析,可以找到总成本的影响因素,通过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小,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深化需要关注的问题
医院在深化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需关注以下问题:
(一)切实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成本管理 医院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客观上可能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度节约而影响服务质量。为此必须以综合绩效考评为指引,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只有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才能有效预防医疗风险成本的发生。医院要成立医疗、护理、医技、药事、纪检等考核组,定期对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各科室业务数质量指标、病人满意度、科研立项、教学带教、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人才梯队的建设以及各科室的资产保值增值率都要符合医院规定标准,将考核结果与科室和个人绩效分配挂钩,从而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实现医院价值的最大化。
(二)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应与医院其他管理措施相衔接 随着医改方案的出台,医院经营管理迫切需要由宏观粗放型管理向微观精细化管理转变,这为医院全成本核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医院全成本核算不是万能的管理手段,它是一种长效机制,不能解决医院或科室存在的所有问题。成本核算只有与医院的其他管理手段和措施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工作可以与医院预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物资管理、薪酬管理等有机结合,通过医疗成本核算,实现对医院的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和经营分析等,完善医院管理流程,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三)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当前多数医院开展成本核算主要用于奖金分配,实行院、科二级核算与管理。在国家财政补助有限,医疗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客观上促使科室开展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同时容易导致不合理用药和不必要检查、治疗等短期和过度医疗行为的发生,既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造成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使有限的卫生资源浪费。为此,医院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综合素质,树立医院良好形象来增加医院总价值,另一方面要降低患者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支出,使患者获得更大的利益。医院应通过成本核算工作进行自我成本控制,降低医疗费用,在社会效益优先的情况下增加医院经济效益。
(四)切实加强项目成本核算与病种成本核算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都是实行按医疗项目收费制度,以医疗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可以为制定医疗收费标准和调整医疗补偿机制提供可靠的依据,新的医疗项目,大型仪器诊疗项目的收费就是基于项目成本核算基础上的,在收费标准一定的情况下,科室会努力降低成本消耗,增加收益。病种成本核算以病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与分配费用,计算出每一病种成本,能够反映出医院管理水平和经济收益的高低,也可以作为单病种收费的参考依据。医院可以将核算出的病种成本与该病种的历史平均成本和行业先进的成本水平相比较,就可以找出差距,完善临床路径的选择,有效地控制成本。
(五)正确处理好全成本核算管理与医疗技术创新提高的关系 医院技术水平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反映,新技术的发明、创新与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应用又会节约成本费用。因此对于新技术的创新和提高需要有成本的观念,加强成本分析,把经济分析与技术分析结合起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加以评价,从而通过改进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某医院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实践
在上级单位领导和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经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某医院在近几年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成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组织机构 为保证某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医院成立全成本核算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成员由财务中心、后勤部、设备部、医务部、护理部、信息中心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全成本核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财务中心,负责日常组织管理工作,财务中心设置成本会计岗位,医院各成本核算单元设置一名兼职或专职成本核算员具体负责成本核算工作。
(二)细分医院成本核算单元 医院原有按大科室统一核算的模式不能体现科室间的收支关系,不能充分调动科室增收节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效益的提高。为达到准确核算、精细管理的目标,面向医院未来发展的需要,最终核算科室划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四类科室,临床服务类科室按照专业和责任中心、医技类科室按照医疗技术服务项目、医辅类科室按照医疗辅助服务项目、行政后勤类科室按照职能分别细分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单元。
(三)进行清产核资,核实核算单元面积 某医院通过清产核资,摸清了医院的固定资产家底,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获得了医院固定资产净值信息,并将固定资产划分为财政拨款和科教基金购入与非财政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仅对非财政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成本,保证了成本核算的数据和医院会计系统的数据的对接和一致,通过清产核资使医院的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效益。通过对医院核算单元面积的核实,准确进行相关成本费用的计算与分摊,与收入情况对比分析,有利于医院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加强医用耗材及药品的控制管理 通过选择质优价廉的耗材,降低科室的运营成本。制定各科材料支出定额并严格考核。医院每月对各临床科室制定材料消耗预算,加强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每月科室实际耗用的材料比例超过医院下达的计划的,超计划10%的部分从科室奖金中扣除。但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等特殊情况引起材料超比的,不扣科室奖金。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确定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的有关规定,从严控制各临床科室的药品比例,减轻患者的负担。采取超计划重扣、节约不奖的控制措施。科室药品比未超过医院下达计划的,不扣科室奖金;超过医院下达计划的部分,扣科室奖金和医生的绩效。
(五)规范管理费用的预算、审批、报销、分析考核流程 管理费用预算是某医院成本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做好管理费用各项目及总额的预算,制定管理费用控制目标来做好管理费用事前控制,采取预算控制法、审批控制法、归口分级管理法、定额控制法来进行管理费用的事中控制,通过成本分析和考核评价来进行管理费用的事后控制,充分发挥医院财务部门在费用预算、费用定额和费用审批及成本分析、考核中的综合管理作用,充分调动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降低费用支出,完成费用目标的积极性。
(六)明确医院招投标管理流程,加强对基建资金的管理 目前某医院正处于规模扩张时期,医院对建造、购置的实物资产,一律走招投标程序进行管理,严格压缩设备采购成本和工程造价;对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质量强化管理,杜绝验收后的大量维修成本;重视对设备物资采购合同内容的合理性管理,明确后期维修成本承担的责任,预防承担不良成本。通过集中采购控制,降低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采购成本。通过现金流控制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也合理解决了基本建设的投资的资金需求。
(七)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成本管理手段新突破 某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策略,逐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结构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了门诊患者就诊和住院患者就诊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由医院管理信息系统(MIS)向临床信息系统(CI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发展,使病人信息共享,提高了医疗管理水平,降低了运行成本,提升了病人满意度,医患关系也更加和谐;同时更新了医院成本核算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了与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和医疗信息系统等HIS软件的对接,形成数据共享的完整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总之,通过近几年的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实施,某医院在增加收入,提高卫生资源使用率,调整成本结构,降低与控制医疗成本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2年门诊人数与出院人数比上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出院人数增长14.52%,病床使用率达112.90%,同比增长12.50%,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上年缩短0.65天,医疗收入比上年增长24.00%;并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减轻了病人负担,医疗成本同比增长15.17%,出院患者平均医药费用同比增长3.29%;有效地控制了管理费用的快速增长,管理费用同比下降0.48%,其中水电燃料费同比增长8.67%,招待费同比下降13.05%,实现了以较少的耗费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聂素滨、张卫东、杨捷等:《医院管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金玲:《医院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3]郭静、沈红:《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探讨》,《价值工程》2009年第10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管理;经营效益;影响;医院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081-02
1 研究背景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医院从之前依靠财政拨款逐步向自营自收自支转变,其生存与发展受到医院经营效益的影响。而在医院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其经营效益无法向其他企业一样单纯追求扩大营业收入发展的道路。为实现收支平衡,降低病人负担,医院必须在医疗费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通过成本核算来实现增收节支,从而支撑医院生存发展。可以说,成本核算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建设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医院的必经之路。本文从成本核算管理入手,就医院挖掘内部潜力,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医院又好又快发展进行相关论述。
2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内涵及发展
(1)成本核算管理内涵。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是指在医院管理与决策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对医疗服务过程的各项成本支出进行记录、分类、归整、分配等,为医院管理层提供成本信息的经济管理活动。与一般企业成本核算管理不同,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不是单纯由会计准则来规范的报表成本,而是以医院经济管理活动为依据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其在不同的分类类型下,具有多样性,如,根据病种、科室不同可以分为单机成本、单病种成本以及科室成本;根据决策分析不同可以分为社会成本、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就管理而言,医院的成本核算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管理,涵盖了预算、会计、核算、监督以及分析等各项内容。从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主要是成本分摊核算管理,强调的是财务报表制作和医院资源分配需要,没有实现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这与医疗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与医院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都不相符,必须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促进医院经营效益的提升。
(2)成本核算管理发展。我国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发展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展过程。医疗体制改革之初,我国医院开始引入成本核算管理,但受长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医院作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其成本核算基础性制度缺失,即使进行成本核算管理,也只是不完全成本核算,并未计入诸如员工工资、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应计入成本的项目。很显然,这种成本核算管理,因其先天不足而使核算失真,无法起到核算的真实目的,甚至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制度障碍。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后,特别是在医疗体制改革的现实压力下,我国一些医院开始重视成本核算管理,开展了一系列成本核算管理实践。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成本核算管理的初衷存在偏差。更多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只是为考核员工效益,并作为发放资金的依据。如以科室收入减支出的分配方式,忽视了科室之间业务量本身存在的多少,造成利益分配不平衡,而且使科室在多收费上动脑筋,加重了病人的负担。二是成本核算只重视对已发生成本的管理,未考虑成本核算在成本控制上的功能,没有起到控制和降低医院成本的作用。近年来,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一些医院开始回归成本核算管理的本源,即将成本核算管理从利益分配转移到成本控制与分析上来,其主要做法对科室可控成本进行考核,综合考核科室的整体成本效益,并加强对成本数据的加工整理,按照管理经营决策需要提供分析支持,突出其决策支撑功能。在此情况下,成本核算业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3 成本核算管理对医院经营效益的影响
近十年来,医院成本管理经历了显著的几个变化,在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面前,成本核算管理以其在成本控制与决策支撑上的突出优势,使其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有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许多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实践来看,传统的成本核算目的停留在计算员工资金的高度,将主要精力放在获得多少营业收入上,而对于医院经营效益至关重要的成本支出上,却不甚清楚。造成医院各科室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巧立名目、增加患者负担的情况,使医院面临着社会口碑不佳等困境,对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利。进行成本核算管理,扩大了成本管理的范围,医院经营管理的医疗、服务、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等环节内容都被纳入到成本核算的范围,真正建立了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不仅强化了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而且使科室带头人的管理意识得到加强,将管理重点从单纯增加科室收入转向以更有效的管理、更高效的服务,对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摘 要 为了配合我国医疗体制以及预算体制的改革,国家对旧的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于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执行。本文主要对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做出了全面比较和分析,对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预算做出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 新医院会计制度 成本核算 问题研究
最近几年,因为政府补贴的不到位,各大医院主要是依靠医疗服务以及药品的收入补偿医疗成本,与此同时,再加上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医学诱导需求的各种原因,逐渐形成了以药养医、看病贵看病难等各种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过去那种旧的医院会计制度早就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推进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的需求,所以,必须要对旧的医院会计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修改过后的新医院会计制度经过试点,于2012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执行。新出台的医院会计制度规范了会计行为,同时也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各项所需,为市场竞争注入了活力。
一、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差异
(一)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成本核算比较
新医院会计制度将一定时期内,公立医院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耗费,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对其进行核算、归集、汇总,计算出这段时间以内,公立医院总成本及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这种成本能正确、及时核算出医院实际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为其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整个医院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考核了医院成本的计划执行情况,反映出了医院医疗业务的管理水平。通过成本核算,有助于医院加强成本意识,降低医疗业务成本,提高医院绩效,增强医院市场竟争意识。在过去旧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会计的成本核算把医疗业务成本分为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两个大的模块进行核算。制度中未强制性的要求医疗业务成本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集,有制度中没有要求医技、医辅及管理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摊。在新制度中对这几个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使医院成本核算对象的内容就更加的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药品成本的核算差别
为了确保医院药品成本核算以及医院虚假开支得到有效的遏制,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把药品成本核算制定得更加严格和规范。而在旧的医院会计制度中,是用药品售价对医院药品进行的核算,药品的管理支出费用以及采购费用都在“药品支出”中进行核算,医院药品售价以及进价的差额在“药品进销差价”中进销核算。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药品的成本核算是根据实际取得的成本入账。药品的领用都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以及加权平均法算出药品的实际成本。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药品成本核算方法让医院的虚假开支得到了非常有效的遏制,药品的成本制定更加完善和规范。
(三)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核算差异
如果将费用以及成本的发生全部纳入到支出类的账户中,这样费用以及成本之间的界限就会变得非常模糊,对医院的医疗服务产生不利影响。所谓的公立医院,就是政府出资开办的医院,它是由政府纳入财政管理中的医院,同时也是国家出资金创办的医院。也可以看成是国立医院,公立医院分为了三个级别,一级是社区医院,二级是县级医院,三级则是市级医院。公立医院是整个医疗服务的主体。公立医院同样是体现公益性、解决基本医疗,解决人民看病难的主体,它的问题比较集中。想要将其转变成为公益性医院,就要改变传统强调医院创收的理念,让所有的民众都可以治大病、难病、重病,成为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平台。在过去旧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设有“医疗收入”、“医疗支出”、“药品收入”、“药品支出”等科目对医疗收支以及药品进行核算,规定了医院中药品的收入要按照加成的方法进行。因为在旧的医院会计制度中,把所有的费用以及成本的发生都纳入到了支出类的账户中,所以就出现了成本以及费用界限的模糊,对整个医院医疗服务的定价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成本的优化
在新出台的医院会计成本核算中,对成本核算比较合理。为了顺应公立医院药品无差价的趋势,对其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的科目。医院的“药品”“药品收入”不再是一级科目,新制度中采取的是“库存物质”下设“药品”二级科目及“住院收入”和“门诊收入”下设“药品收入”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还原了药品的职能,让药品从原来的创收工具改变成为了医疗收入的一部分。在过去的实践中,因为支出情况的不可预测,资金用途的特殊性,科教方面的资金常常会被用到专用基金的管理中,并没有被纳入到收支管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特别设置了“科教项目收入”及“科教项目支出”,以此作为整个核算以及研究活动相关的收支,加强了医院科研投入的意识,对于公立医院而言,科研投入得到了较为清晰的反映,这样就便于医院对科研项目的管理。
1.1健全财务法规与监督体系
医院要推行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发展模式,就必须在完善的财务法规与监督体系下实施。这是一体化发展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出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的各项法规,对财务管理工作、管理方法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对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行为进行严格惩处,从而对账务信息质量管理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对财务人员依法行使的职权进行保护,为财务信息的直实性和可靠性提供保证;对相关的社会监督体系进行完善,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建设始终能够受到合理的监督;进一步加强医院的总会计师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对医院财务的监管力度,保障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对全体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进行全面的提高,这是保证和完善财务监督体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证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
1.2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
医院在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进程中,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尤其是成本核算管理的网络管理系统,从而保证成本核算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能够进行有效的衔接。这样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财务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和选择,进而满足成本核算的需求。另外,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还能够实现对各类财务信息的接受与输送,并根据系统及用户设定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步骤,自动进行成本核算并生成成本信息,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因此,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也能够大大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本核算管理的水平。
1.3将成本核算与会计目标管理结合在一起
根据会计目标管理的要求,应该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医院实行目标成本会计。而成本会计的实现,需要依据比较系统的会计活动来支持,其中包括制定出相应的计划价格、健全各种消耗定额,还需要编制出各种费用预算以及各服务项目的目标成本。医院在经营活动中如果有费用发生,需要及时进行成本差异核算,同时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以便能够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对成本进行预防性管理。在这种成本会计管理制度下,目标成本和成本差异共同组成了医院的实际成本。
1.4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
医院的发展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而在医院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改革过程中,人的因素非常重要,是一切活动的实行者和决策者。因此,医院在推行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模式时,首先应该考虑到人的因素,采取以人为本的态度,加强会队伍的建设,保证医院所有会计成员的专业水谁与诚信品质。医院在强化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时,首先应该保证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避免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会计信息失真、询私舞弊等问题。另外,医院还应该建立起有效的奖罚体系,对工作不积极、存在舞弊问题的会计人员进行严格的处罚。
1.5建立完善的内部网络平台
医院在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过程中,应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必不可少,网络化的实现和内部网络平台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体化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由于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量较大,每月月初需要收集各项收入、支出的原始数据,还需要将整理完的收入、支出数据形成收支明细核算台账,还要形成各科室的核算表等等任务繁重的工作。对于这种大劳动量的工作,仅仅通过手工操作,很难保证核算数据的质量,也很难提高核算工作的工作效率。因此,医院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内部网络平台,来开展成本核算工作非常必要,这不仅能够提高成本核算的谁确性和工作效率,也能够实现医院整体管理的现代化、高效化。
2结论
前言
社会中的医疗机构属于社会中比较特殊的一个行业,在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下,很多的医疗机构都存在着看病难,看病价格比较贵的问题,这些情况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由此可见我国的医疗机构中财务会计的制度开展和成本核算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财务会计制度能够有助于医疗机构中经济水平的提高。下面本文针对最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下医疗机构中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分析,了解到传统财务会计制度中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财务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工作取得的良好优势,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医疗机构中成本核算工作的良好发展。
一、传统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影响
(一)成本分析存在不足
在我国的医疗机构中,成本核算工作受到了以往财务会计制度的严重影响,因此其工作情况也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和漏洞,在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工作中主要的问题就是对于医院的资金成本没有进行透彻的分析,我国的很多医疗机构中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医院意识到了成本分析的重要性,但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却很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混乱情况,这样的情况也会导致群众在治疗的过程中,同一项治疗费用出现多次收费,或者是乱收费的现象,也会出现结余和收支的分析并不准确的情况,导致医疗机构的经济收益受到严重的损害[1]。
(二)成本核算管理无效
在传统的会计财务制度的影响之下,很多医疗机构在成本核算的工作中并没有产生有利的影响,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由于医院对于成本核算工作重视程度的缺失,所以这样的现象也导致成本核算工作不能够有效的在医疗机构中实施。在传统的会计财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并不能够顺利的展开,这样的情况也导致了即便是有着成本核算工作,也无法达到最终的效果[2]。
(三)从业人员成本控制意识低
在现阶段的医疗机构的成本控制工作中,很多医院中的医生一直认为自身的主要职责就是能够对患者负责,并实施有效的治疗手段,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高效的技术保证,但是却忽视了自身在成本核算工作中的责任。这样也导致医疗机构中所有员工对于成本核算手段的重视程度都比较低,严重影响了医院中的经济收益,甚至会间接的影响医院中的医疗质量。传统的财务会计制度对于成本核算工作所产生的影响,还存在着项目实施不科学,实施手段不完善,工作责任无法落实等问题,这些情况都会比较严重的导致成本核算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甚至经济收益也呈现出下降的现象。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成本核算的改善
(一)完善医院成本核算模式
在医疗机构成本管理工作中,对最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正面影响,并且在这样的制度影响下,医疗机构中的成本核算工作效果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在最新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能够得到有效的完善。并且在新财务会计制度模式的完善中,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工作和服务质量也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在现阶段的财务制度中,医院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出现了良好的改善[3]。
(二)补全医院成本核算制度
在最新制度的影响下,医疗机构的财务成本核算工作也会按照其发展方式找到核算的对象,并且制定出一人一责任的制度,这样也能够保证成本管理制度符合新制度中的要求。同时这项制度也能够密切的和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科室、部门相联系。最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不仅能够完善医疗机构的成本责任制度管理,还能够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效果,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三)提高从业人员成本控制意识
医院中工作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是医疗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并且在最新的会计制度影响下,医院中所有人员都会出现思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样也能够在全方面的提高医疗机构中人员成本管理的基础意识。改善医院中成本核算管理的质量,并且通过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结果。
(四)提高医院成本管理制度信息化程度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有效提高,对于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工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其工作的效果,把信息化技术使用在这一工作中,并且加强信息化的建设,这样能够更加完善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提高工作人员对于这项工作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能力,加强医疗机构的办事效率,避免乱收费现象的出现,增加其经济效益,保证医疗机构成本核算的良好效果。
三、结论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传统的财务会计制度导致我国的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工作出现比较多的问题和漏洞,而最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能够有助于我国医疗机构中成本核算工作的改善,但是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医疗机构中的管理体系依然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强和完善,并且彻底放弃传统的财务会计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才能够保证医疗机构中的经济管理和成本核算制度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促进我国医疗机构中经济收益的提高。
【关键词】医院财务;控制审计;财务核算;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推广,给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带来新的变革和挑战。不仅如此,我国各行业均开始实施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财务管理的审核和监督。而单位成本控制和内部管理直接影响着单位的发展,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所以,作为一名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在医院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同时,应该如何应对当前工作形势的变化,以寻求自身的发展,从而能快速的适应工作基本要求,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是当前必须要重视和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下面本文将开展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一、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正在不断变革和发展,医院发展所面临的市场和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当前我国推行新会计准则的情况下,各单位都纷纷实施内部审计制度,为了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单位都非常重视成本核算与内部控制工作。但是,传统与现代制度和体制的冲突,导致内部审计与核算工作在实践中遇到很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专业团队综合水平有待提升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然后很多医院的财务从业人员,并不具备内部审计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的财务知识存在缺失。不仅如此,在当前医疗事业不断市场经营化的形势下,作为财务人员,还应该不断学习市场营销和经济风险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只有审计人员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才能面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当前,很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年龄结构构成不合理,没有新鲜的生命力,队伍趋向老年化,从审计人员担任的职务来看,很多人员都是转职或者兼职,并没有内部专门的工作团队,导致整体队伍水平有待于提升。
2.审计与成本核算机制不科学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市场化,自主经营时代的到来,使得医疗产业不得不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然而在内部审计方面,虽然医院已经在逐渐变革,但是实际存在的问题非常之多,很多问题都体现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够科学方面。例如,进入市场化后,财务管理人员本身也应该懂得经济分析和风险防范等知识,但是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对广泛而专业的知识认识和学习不够,常常在审计过程中,因为不了解成本的构成要素,成本资料的收集方法掌握不够熟练等,导致遭到执行部门的抵制,使审计意见和建议得不到采纳和实施,极大的降低了审计的工作效率。归根结底,是由于在医院内部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审计制度,很多人员对审计工作不够重视,从医院领导者到各部门的管理人员都无法重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所以,在很多时候,导致整体无法积极参与审计工作。因为,在医院没有成本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成本核算系统,并且虽然有成本核算的机构和部门,但是由于很多机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很多环节的工作都无法实现有效的沟通,导致各部门之间的成本核算数据和信息无法及时共享和核对,在财务部门中,经济管理者被漠视,导致很多工作无法开展,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者又无法意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终问题越积越多,必然造成严重的后果。
3.审计与成本核算信息化水平不高
当前医疗事业逐渐走向信息化,但是根据目前已有的信息系统,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信息模块都是针对医院日常业务方面的,即患者出入院、医生出诊等情况,而对于后勤和人员以及财务等方面的核算和录入却不够全面。
4.缺乏审计和成本核算组织机构
很多医院缺少内审部门,有的虽说有内审部门但也是兼职的,不能够完全发挥内审作用。目前好多医院内部审计,多停留在各类型仓库盘点、医用耗材盘点、门诊及住院收费项目的查错、财务科目之间的平衡、小型维修项目的审计等一些小的、零散的数量意义上的审计,严格说来不能说是审计,顶多是查查帐。审计目的不清,审计计划不明确,审计方法简单单一,审计证据不严谨,缺乏大型基建项目审计和重大项目效益审计分析,缺乏对医院各经济部门内控制度的建立、工作流程和大型资金往来的效益分析,不能适应医院迅速发展的需要。此外,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发展,给医院、尤其是县级和乡镇级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医院的收入、效益、规模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交往也日益频繁,这就要求医院在长期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医疗设备的添置等方面要有详细的计划和效益分析,但在这些经济活动中,医院内部审计没有参与或是参与不足,即使参与也多流于形式,缺少审计应有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机制,也使得在医院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营私舞弊、资金浪费、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亟待解决。
二、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及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在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下,对当前核算工作的变革和发展提出如下建议和看法: